【配套K12】大班下册科学教案
【K12学习】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
![【K12学习】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8b88690066f5335a81219c.png)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幼儿积极主动地实验,认真地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热情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也顺应了幼儿的天性。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一:1. 让幼儿学会按图片的顺序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并丰富词汇:又、再。
2. 通过结合情境表演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完整叙述能力。
3. 懂得拾到别人的东西应物归原主。
有关图片四幅,小熊、小公鸡、小白兔、小猫的头饰各一个。
实物皮球一个。
(一)开始部分:1. 教师出示一皮球,提问幼儿:这个皮球找不到它的主人,怎么办呢?2. 师小结幼儿的回答,提出要求:让我们来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二)基本部分:1. 教师完整出示四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
2. 鼓励幼儿大胆上台来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3. 教师完整讲述,并丰富幼儿词汇:又、再。
4. 提供给幼儿每人一本小图书,让幼儿学习自己讲述。
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向前走——又向前走——再向前走。
”(三)结束部分:1. 集中幼儿,鼓励幼儿回家后可以讲述给爸爸妈妈听或在语言区进行讲述。
2. 提供小熊、小公鸡、小白兔、小猫的头饰,让幼儿进行情境表演。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火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火的一些知识,懂得火对人们的好处和危害。
2、了解防火的简单方法,培养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活动准备火柴、蜡烛,大小不同的三个玻璃杯,防火、灭火挂图。
三、活动重点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简单的防火措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过程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红光光,大大篷,见风它就更逞凶;无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风。
2、出示挂图,了解火的发展。
导语:火是怎么来的呢?最早是钻木取火,后来从打火石发明了火柴,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打火机,现在我们能用电子打火。
3、通过实验了解火的特点。
a、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火苗的颜色(蓝色、黄色、红色),并通过观察说出火能发光。
b、点燃蜡烛,让幼儿用手靠近火,感受火能发热。
大班下册科学教案全文
![大班下册科学教案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976b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e.png)
大班下册科学教案全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大班下册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展开,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认识天气现象》、第二节《探索水的奥秘》和第三节《了解光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变化的基本知识,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光的传播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探索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光的传播原理,掌握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 教学重点:观察天气现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图卡、水实验器材、光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镜子、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气图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和光的传播原理。
a. 讲解天气现象时,结合实际天气情况,让学生观察、记录。
b. 讲解水的三态变化时,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c. 讲解光的传播原理时,利用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身体验。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现象a.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b.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2. 水的三态变化a. 液态、固态、气态b. 三态变化过程及原因3. 光的传播原理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折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b.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c. 运用光的传播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答案:a. 天气变化记录表。
b. 水的三态变化描述。
c. 光的传播现象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观察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b. 开展水的三态变化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dbd75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a.png)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大班下学期科学教育课程标准,选取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单元“自然界的秘密”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天气的变化”,重点探讨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第二章“动植物的生长”,聚焦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生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理解其成因。
2. 使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现象的成因、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动植物生长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现象图片、植物生长过程图、实物展示。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天气现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讲解天气的变化,分析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
(2)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展示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2)结合植物生长过程,讲解相关例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观察窗外天气,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并分析成因。
(2)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与同学分享。
(2)拓展延伸:讨论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生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天气变化:晴、阴、雨、雪等。
2. 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表。
(1)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分析成因。
(2)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 答案:(1)天气变化成因分析:如晴天成因、雨天成因等。
(2)植物生长过程描述:如种子发芽、植株生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学生是否掌握了天气变化和植物生长的特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大班下学期教案科学
![大班下学期教案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0e29129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4.png)
大班下学期教案科学一、第一章:认识天气1.1 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说出常见的天气名称,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天气名称。
天气变化的原因。
1.3 教学活动: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下来。
教师与幼儿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
二、第二章:探索植物的生长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植物茁壮成长等。
植物需要的水、阳光、土壤等条件。
2.3 教学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
教师与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的条件。
三、第三章:了解地球上的水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地球上的水的来源和作用。
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
3.2 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的来源,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水资源的重要性。
3.3 教学活动:观察水的来源和作用,记录下来。
教师与幼儿讨论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第四章:探索动物的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4.2 教学内容: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鸟类、哺乳动物等。
动物生存的环境。
4.3 教学活动: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记录下来。
教师与幼儿讨论动物生存的环境。
五、第五章:认识人体5.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
培养幼儿对身体的保护意识。
5.2 教学内容:人体的基本结构,如头、身体、手、脚等。
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心脏、肺、大脑等。
5.3 教学活动:观察人体的基本结构,记录下来。
教师与幼儿讨论身体的保护意识。
六、第六章:探索科学现象6.1 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如磁铁吸铁、彩虹等。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6.2 教学内容:简单的科学现象,如磁铁吸铁、彩虹、风等。
科学现象的解释和原因。
6.3 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描述科学现象。
教师与幼儿讨论科学现象的解释和原因。
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b53f0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0.png)
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1设计思路:有一天,有幼儿问:“热水怎么会变成冷水的?”这促使我分析幼儿有关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发现幼儿已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让热水快点变冷”的办法。
其实,平平常常的生活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于是,我决定引领幼儿运用各种方法让“热水快点变冷”,关注、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
活动中,我首先通过“一杯热水一直放着不动,结果会怎样”的问题,让幼儿了解热水会自然冷却的常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提出各自的想法,运用不同方法探究其中的小秘密,如借助空气流动,在热水中放进冷的东西,将热水放在一个更冷的环境中,等等,都会使热水冷得快些。
在整个活动中,我除了提供大量材料以外,更多的是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大胆尝试,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关注、引导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热水冷得快些”,从而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1.知道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热水快点变冷,探究热水变冷的秘密。
2.乐意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设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3.敢于在集体中提出问题。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1.玻璃杯(最好有刻度,可让幼儿感知水量相同),内装颜色水。
2.温度计、毛巾。
3.冰块、冰毛巾、冷水、鹅卵石等各种材料。
4.幼儿每人一份记录板、笔。
活动过程:一.提出主题1.师:这里有许多杯热水,如果想知道它现在有几度,该怎么办?2.幼儿很自然地想到使用温度计测水温。
个别幼儿试测并将水温38摄氏度的结果告诉所有幼儿,大家记录水的温度。
【K12学习】大班科学实验教案
![【K12学习】大班科学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d97d0a43323968011c926e.png)
大班科学实验教案大班科学实验教案:小船开开开设计意图:此次活动由科学、体育活动组成,在整个半日活动中,我们提倡幼儿自主创造、同伴经验共享、教师支持引导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在自我、同伴、教师三位一体的互动中获得经验、提高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经验获取过程!随着我对纲要的深入学习理解,科学活动的价值趋向定位于:幼儿乐学、会学、会用,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科学现象、理解科学原理、并学习将科学原理运用、解释于实际生活。
根据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将科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在: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船开的快和远。
2、感知纸船开的快慢与风力的集中程度、大小等因素有关。
重点: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船开的快和远。
难点:感知纸船开的快慢与风力的集中程度、大小等因素有关。
形成原因:大班幼儿已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他们能用较简单的比较、推理等方法探索事物,而在这个科学活动中,可以让船开动的方法有很多,产生风力后它的集中程度、大小影响着幼儿对船开得快慢,这样的现象对幼儿的判断推理产生了困惑,所以我把这个作为我的教学难点。
解决策略:1、实验探索法2、归纳演绎法3、原理运用法教学过程:一:第一次探索:让幼儿不用工具让纸船动起来,初步感知风能使船动起来。
但是船动得很慢,怎样让它开得快呢?这样就激发了幼儿下一步的继续探索的愿望。
二、第二次探索:通过不同工具让船动起来,感知风力大小与船开得快慢的关系,但是风力的集中程度又制约船开得快慢,这就为下一步的探索提供了可能。
三、第三次探索:解决了风力集中程度影响船开的快慢问题。
四、运用已学的经验解释了生活中的现象。
这也就是我们科学活动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大班科学实验教案:种子的旅行【设计意图】植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漫天飞舞的柳絮、杨树、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这些也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接触到的,它贴近生活。
所以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幼儿最感兴趣的。
在奇妙的植物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
【K12学习】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案
![【K12学习】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6f63cbed5b9f3f80f1c0d.png)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案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案:《美丽的小金鱼》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金鱼的主要特征和习性。
2.学习按照从头至尾的顺序进行观察,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实物小金鱼、鱼食金鱼头饰,拼图图片课件。
活动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感知金鱼的主要特性和外形特征。
难点:学习按照从头至尾的顺序进行观察。
教学过程:1.设置情景:金鱼妈妈邀请小朋友到它家玩,引起幼儿观察小金鱼的兴趣。
*老师:今天金鱼妈妈要邀请我们小一班的宝宝到它家里玩,小朋友高兴不高兴?我们一起喊金鱼妈妈出来吧!(师和幼儿一起喊“金鱼妈妈”)金鱼妈妈戴头饰游出来,“小一班的宝宝你们好,听说小一班的宝宝最乖,金鱼妈妈想请你们和我的金鱼宝宝一起做游戏,快跟我一起来吧!(幼儿用手做游得动作)2. 师播放课件,幼儿自由观察小金鱼。
提问:你看到的小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小结:小金鱼非常美丽,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我们都喜欢看它。
3. 教师出示实物小金鱼,引导幼儿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观察。
*老师:金鱼妈妈看到我们这么喜欢小金鱼,就送我们一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小金鱼,幼儿自由观察)。
提问:你看到的小金鱼是什么样子?小金鱼的眼睛在哪里?你觉得小金鱼的眼睛是大还是小呢?(引导幼儿做大眼睛的动作,并跟老师说:小金鱼眼睛大。
金鱼的身体上面有什么?(鱼鳞鱼鳍学习词汇:鱼鳍) 金鱼身体后面有什么?你觉得尾巴像什么?师小结:金鱼长的非常可爱,头上有两只圆圆的大眼睛,眼睛是突出的,身上有鱼鳞、鱼鳍,身体后面有漂亮的大尾巴,像扇子。
4. 引导幼儿观察金鱼的生活习性。
* 小金鱼在什么地方生活?(水里) 它是怎么活动的?(在水里游来游去游上游下)* 我们跟小金鱼打个招呼吧,“小金鱼,你好啊”咦,小金鱼说话没?跟老师一起说:游来游去不说话。
* 小金鱼来我们小一班我们要用好吃的东西招待它呀,你们知道小金鱼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大胆猜测)* 师出示鱼虫和鱼食,“看,这是小鱼虫和鱼食,都是小金鱼最喜欢吃的。
【K12学习】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案
![【K12学习】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cea7bbe1e650e53ea992f.png)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案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案活动设计背景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与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如何变“传授为主”为“以幼儿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于是,我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1.动手操作,能够按物品的特征分类,2.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学会谦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按物品的特征分类难点:感知分类的概念;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图形卡片,玩具,铅笔,书若干,动物图片数张,白纸;活动过程一.整理物品1.小熊搬新家,小朋友帮助它把玩具和学习用品整理出来,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2.幼儿动手整理,对物品进行分类摆放。
3.谈话;你对物品是怎样整理并进行分类的?二.分卡片1.小朋友都累了,小熊家有这么多的图形卡片,让我们玩一玩分类的游戏吧!2.动手操作,幼儿自由分类。
3.讨论:你是怎样分的?三.动物分类1.小熊搬新家,它邀请了很多小动物来做客,它们是谁呢?(出示动物卡片)2.小朋友,我们把这些动物分一分,你想怎么分?3.粘贴画.按动物特点分成飞.走.游三类.将小动物送到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快乐的游戏。
活动延伸;这些小动物除了按其特点来分,还可以有很多种分法,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下一节课我们来继续分类。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用数的组成计算8的减法;2、使学生掌握看图列减法算式;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8减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动画片中的巧虎吗?(喜欢)师:今天巧虎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学数学,好不好?三、复习首先巧虎带我们来到开心乐园里面,复习一下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大班科学(三篇)
![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大班科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d90d75647d27284b7351aa.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大班科学(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大班科学一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科学幻想故事二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教案认识整点、半点三一科学:《拖鞋》活动目标:1.了解夏季的特征及各种拖鞋的外形特征、制作材料等,并能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与同伴共同讨论游戏规则,大胆地表达、表现。
活动准备: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各种拖鞋带到幼儿园。
游戏用货币。
活动过程:1.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收集的拖鞋。
2.引导幼儿讨论并设计各类“拖鞋商店“游戏,如冬季拖鞋商店、夏季拖鞋商店、儿童拖鞋商店、妇女拖鞋商店、塑料拖鞋商店、工艺拖鞋商店等。
3.在讨论开店的过程中,启发幼儿观察拖鞋的款式、制作材料等特征,分析其使用季节,使用人群或其他用途等。
4.请幼儿讨论分工管理商店,按一定规律陈列拖鞋,布置展示台。
鼓励“售货员”使用广告语大力推销自己商店的拖鞋,并热情接待前来购买拖鞋的“顾客”。
故事二目标使幼儿对科学现象和科学发明产生好奇与兴趣,敢于大胆想象。
准备科幻录像片、图书、故事等。
过程活动(一) 欣赏科幻故事1、由教师讲科幻故事。
如“机器人奇奇”、“我的梦”、“到月球上去”、“海底旅游”等。
2、组织幼儿观看科幻录像片。
如“机器猫”、“可赛号”、“变形金刚”等。
3、让幼儿自由阅读关于科学知识或幻想故事的图书。
活动(二) 创编科幻故事1、续编故事:让幼儿根据自己知道的科幻故事中的人物、背景、情节继续编故事。
2、按主题编故事:让幼儿根据一定主题编出不同情节的故事。
如“飞到天上去”、“未来的交通工具”、“假如我会变”等等。
3、自由编故事:让幼儿自己出题目,自己编故事。
4、科幻故事会:请几名幼儿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可以边讲边表演。
教师要鼓励那些构想独特的幼儿。
5、自制科幻故事书:鼓励幼儿将自己编的科幻故事画成图画。
然后将他们装钉成册,再加上封面。
制成科幻故事书。
6、画幻灯片:为幼儿提供无色透明的投影胶片或塑料纸,让幼儿用彩笔将自编的科幻故事画在上面。
【K12学习】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盐水
![【K12学习】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盐水](https://img.taocdn.com/s3/m/d099b6206bd97f192279e9c9.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盐水教学活动目标: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杯子、鸡蛋、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1、师:“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三幅图片,你们想看吗?”2、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观看。
提问:“你们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人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让老师来告诉你,它不是普通的河,是死海。
死海里的水很咸,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5到6倍,海水吃了盐以后,会变得很咸,浮力也会变得很大,所以人不会沉下去。
”(幼儿一一说说:浮力)二、幼儿操作活动过渡:人在很咸的水里会浮起来,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
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调羹充分搅拌,放入鸡蛋,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
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鸡蛋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鸡蛋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鸡蛋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鸡蛋能浮起来呢?(盐变多)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鸡蛋,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鸡蛋,让鸡蛋浮起来。
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鸡蛋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鸡蛋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鸡蛋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观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
【配套K12】昆虫运动会-大班科学公开课优秀教案
![【配套K12】昆虫运动会-大班科学公开课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d0f83e783e0912a3162a56.png)
昆虫运动会-大班科学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育教学目标 :
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过程
活动(一)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
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活动(二)昆虫运动会
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
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
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
注意观察
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活动(三)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
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
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K12学习】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K12学习】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56443bb52acfc789ebc9c8.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意图】我们幼儿园是一所城郊街道中心园,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能观赏;能玩游戏;还能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我们的河边、马路、山上、造房子等地方都可以看见它们,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我小时候也特爱玩石子棋、收集石子的游戏。
在与孩子们散步时孩子们发现幼儿园里也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头,激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咦,这石头怎么都是白白的?”、“石头是哪来的呢?”、“石头可以用来……”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起来,顺着孩子们的兴趣,思路,我决定带孩子一起走进石头的世界,探索石头的秘密。
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孩子接触自然环境,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和认知兴趣,并在做做玩玩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1、通过玩石头,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探索石头,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石头的多样性,丰富地理知识。
1、幼儿能说出三种石头不一样的表象。
2、教师引导对三种石头产生不同现象后的思考与探究1、教学课件2、实验材料、用书同幼儿人数。
3、幼儿自带喜欢的石头。
4、教师准备石灰石、花岗岩、鹅卵石三种石头。
活动过程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石头。
1、欣赏各种各样的石头画大千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石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石头风景中吧!2、提问、猜想、记录提问:在大自然中,石头成为美丽的风景,石头又分为哪几种,每种石头又叫什么?并且介绍石头的正确名称观看课件,了解石头名称。
猜想:①你觉得三种石头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是哪一种?②你觉得三种石头能写字的是哪一种?③你觉得三种石头摸上去最光滑的是哪一种?纪录:幼儿把猜想记录在《幼儿用书》的猜想表格中。
3、幼儿动手实验,感知石头的特性。
把石灰石、鹅卵石和火山石放在手中,感受那个摸起来最光滑。
用石灰石、鹅卵石和火山石在黑卡纸画画,哪个可以画出来。
把石灰石、鹅卵石和火山石放进水中,会发现哪个能浮起来。
【K12学习】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K12学习】大班科学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4dc4134b73f242336c5f69.png)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篇一大班幼儿对影子这一有趣的光学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和影子做游戏,因此我们经常会开展有关影子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围绕着影子产生的原理展开,幼儿较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本次活动我们运用反证的方法,通过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让幼儿自己对有关影子的错误或模糊的前概念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理解纸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而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就能透过等粗浅的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1.探索为动物的影子找“眼睛”的方法,知道纸没有挡住的地方光能透过,反之则产生影子。
2.能与同伴合作观察和记录,并对生活中的光和影的现象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剪纸动物的头饰、手电筒、剪刀若干、背景板一块、幼儿记录纸若干。
2.教师演示材料: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已剪好眼睛的兔头、手电筒、集体记录纸一份。
活动过程一、说说影子,引起兴趣1.师:这几天我们都在玩影子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幼:影子有时会变得很长,有时又会变得很短,有时又会消失不见。
幼:我跑影子也跑,我停下来影子也会停下来。
幼:影子的颜色都是黑黑的,有的深,有的浅。
2.小结:影子真像一个魔术师,有时会出现,有时又会躲起来;有时会变长,有时又会变短。
(分析:在本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刚刚结束的影子游戏进行交流,教师在提问时特意突出“有趣”二字,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特性的兴趣。
通过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回顾关于影子的各种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比较不同的影子,记录各种猜测结果1.教师演示关于动物影子的PPT,幼儿根据局部特征猜测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影子。
2.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个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3.猜猜为什么兔子的影子上会有眼睛,幼儿结伴商量并记录猜测结果。
4.交流各种猜测记录。
猜测一:在兔子头像上画两只眼睛;猜测二:在兔子头像上贴两只眼睛;猜测三:在兔子影子上画两只眼晴;猜测四:在兔子头像上剪两只眼睛。
【K12学习】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K12学习】大班科学领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a488d70975f46527d3e168.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图形的变换》一、活动目标: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幼儿园来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先向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好吗?2、今天的天气那么好,陈老师想带着小朋友一起去图形王国看一看吧!(教师出示:平面图形3、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小朋友想认识一下他吗? (教师出示课件),一幅画展现在幼儿面前。
(二)基本部分: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教师:你能告诉老师机器人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呢?幼儿观察自由回答(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看来咱们大班的孩子观察得真仔细?2、那么你能数一数,每一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注意数完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好吗?师:谁能说说圆形有多少个?(那你能到前面来指一指吗?)分别指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圆形6个,正方形2个,长方形7个,梯形2个,三角形5个。
)教师小结,并记录幼儿点数情况。
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观察的非常仔细,所以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请小朋友轻轻地回到你们自己的座位上吧!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封(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
里面是什么?(各种图形)我们的图形还会变魔术呢?我们一起变一变吧!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5分钟左右)(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配套K12】适合幼儿的科学教案
![【配套K12】适合幼儿的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c69a7ca5e9856a57126050.png)
适合幼儿的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绿色食品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1、课件。
2、绿色食品的标志一个,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的字卡三张。
3、幼儿收集的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若干。
一、出示标志,直接引题。
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想像什么?(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直接引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
)2、教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表示什么以及它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培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耀下长的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
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
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
找一找,把绿色食品的放在有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有非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
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对比。
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则是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
(本环节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亲身体验,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并通过验证比较给幼儿一个明确的答案。
)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看一看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
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3)山清水秀风景地。
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K12学习】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
![【K12学习】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https://img.taocdn.com/s3/m/8411ea29a21614791711286e.png)
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体验物体沉浮现象。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能够根据沉浮现象将物体进行分类。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操作材料: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副美丽的图画,(出示图画)叙述,在蔚蓝的大海里生活着好多各种各样漂亮的鱼,这些鱼在大海里游得多开心呀!可是有一天,这些小鱼都伤心地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一些游客来游玩,把好多废旧垃圾丢到了水里。
这些垃圾严重污染了水里的环境,使小鱼生命受到了威胁。
2、“你们想知道人们扔到水里的都是些什么吗?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你们认识这些都是什么物品吗?(展示桌子上的物品,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3、师:环境遭到破坏,小鱼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小朋友你们想帮助这些小鱼吗?那我们今天就赶紧组织一批打捞队,去帮助小鱼把水里的垃圾打捞上来好吗?4、可是,这些垃圾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入到了水底,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打捞队分成两队才行,一队去打捞浮在水面的垃圾,一队去打捞水底的垃圾。
你们说好吗?5、猜测活动,师:小朋友,那你们知道哪些物品会沉到水底,哪些物品又会浮到水面上来吗?(教师操作演示,引导幼儿观察)6、操作活动师: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样?(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请小朋友对照自己的猜测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
)7、师:小朋友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讲给大家听听?(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让幼儿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和物体大小没有关系。
)8、师:对,它们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来,真有趣!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精选汇编)(K12教育文档)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精选汇编)(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f6eb8cde2bd960591c67766.png)
(直打版)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精选汇编)(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精选汇编)(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精选汇编)(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精选汇编)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活动目标:1。
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2。
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活动前期经验:1.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2。
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纸.活动准备:1。
铅画纸若干.2。
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
3.每人四张纸活动过程: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1。
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2。
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
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几下啊?两下。
你呢,数不过来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二、再次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探索1。
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
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2。
幼儿猜测后,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
3,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下册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49bf4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1.png)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下册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科学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下册将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科学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一、探索力和观察力的培养1. 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在野外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花的开放过程、昆虫的生长变化等自然现象。
通过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2. 利用实物教具培养观察力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实物教具,如显微镜、放大镜、天平等,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探索。
通过触摸、看、听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二、科学知识的学习1. 动物和植物的认识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并通过实地参观、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展示给幼儿。
帮助幼儿认识它们的特征、习性和生活环境,增加幼儿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识。
2. 季节的变化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观察天气和植物的变化,让幼儿了解季节的变化规律,培养他们对时间和季节的感知能力。
3. 物体的浮沉利用各种材料和容器,让幼儿观察和研究物体浮沉的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掌握物体浮沉的规律,并了解自然界中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4. 身体的部位和功能通过引导幼儿触摸自己的身体和利用模型展示人体的各个部位,让幼儿了解人体的构造和不同部位的功能。
帮助幼儿认识人体的奇妙之处,增强他们的身体意识。
三、科学实验的实施1. 声音的传播利用各种乐器和音响设备,让幼儿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
通过敲打、吹气等方式,让幼儿亲自参与声音的制造和传播,培养他们对声音的认识和理解。
2. 水的循环通过观察水的蒸发、凝结和降水过程,让幼儿了解水的循环和水在地球上的重要性。
可以设置小水池和水壶等实物,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变化过程。
四、生活中的科学实践1.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垃圾分类、节约能源、保护动植物等。
【配套K12】金色的玉米棒教案及反思
![【配套K12】金色的玉米棒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294cb37fad6195f312ba68b.png)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及反思《金色的玉米棒》用户名:洪雯琪作品标题:加一段,小动物来借玉米棒,小兔子都不借,而且也没有给他们干蘑菇之类的替代物。
秋后,小兔子藏起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
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爱。
冬天,冷飕飕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
小松鼠想,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个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鼠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
他送给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雪花飘落了,大雪盖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
有一只小松鸡抖抖口袋,剩下的粮食不多了。
她想,小兔子是好邻居,去向他借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鸡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鸡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
他送给小松鸡一碗小豆子。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猬一觉睡醒,肚子饿极了。
他想,我帮小兔子干过活,找他借个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刺猬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刺猬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
他送给小刺猬两个红萝卜。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挖了一个个小坑,他剥下黄澄澄的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获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
他送一筐给小松鼠,送一筐给小松鸡,送一筐给小刺猬。
大家过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冬天。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藏了起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大班语言活动:金色的玉米棒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地、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领会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玉米的图片小动物头饰三、活动过程导入:教师:今天,老师首先要让大家来猜一个谜语,大家要听仔细哦!看看哪个小朋友才得最快。
一个老头子,头上长胡子,脱去绿袍子,满身金珠子。
大家知道谜底是什么吗?倾听故事:第一遍讲述:教师:XX小朋友说对了,谜底就是玉米,玉米是非常好吃的一种粮食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下册科学教案李场小学幼儿园活动课教案班级活动内容 1、对植物生长过程感兴趣。
活动目标 2、能用语言描述根、茎、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植物良好生长所需的条件及根、茎、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幼儿大班活动科目科学备课教师活动时数植物的生长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植物的根、茎、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2、物质材料准备:能用语言描述根、茎、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3、环境场地准备:植物生长挂图、视频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请幼儿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或了解的关于种植植物的经验。
教师:谁都见过或种植过花草树木?你是怎样帮助它生长的?你种植的植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二、基本部分、组织幼儿讨论植物良好生长都需要些什么条件、结合简单图示引导幼儿了解并讲述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教师小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结合植物生长挂图,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根、茎、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大树的身体有哪几部分?每部分都有什么特点及特别的作用?、组织幼儿进行语言讲述小活动:“你说,我说,大家说,听听谁最棒”三、结束部分幼儿相互讲述植物生长小知识。
教学反思:植物虽然就在幼儿生活的周围,幼儿对植物的了解其实比较少,比较浅。
通过本次活动,主要是想把幼儿零散的知识和经验连接起来,形成对植物更深刻的认识。
幼儿对所学知识很感兴趣,通过图片和视频有了了解,接下来在科学区会投放一些相关材料,比如新鲜树叶,让幼儿了解树叶会“呼吸”等。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讨论。
活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
实验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索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兴趣很大。
实验中我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记录能力,以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李场小学幼儿园活动课教案班级活动内容1、大胆交流竹子的各种功用,感知竹子用处大。
活动目标2、学习初步的分类方法,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幼儿大班活动科目科学备课教师活动时数竹子的本领 1、知识经验准备:各种竹制品:筷子、簸箕、菜板、扁担、竹篓、竹篮、牙签等. 活动准备 2、物质材料准备:各种竹制品上都贴有标签,“货架”三只,上面贴有标签。
3、环境场地准备:PPT 活动过程: 1、导入:师:“前几天,小朋友们出去找春天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小竹笋长大后就是非常有用的竹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竹子的本领。
”2、交流调查表: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用竹子做的?请幼儿以小组调查的方式交流调查表,第一组调查的是厨房用具:厨房用具菜板蒸架第二组调查的是农用工具:农用工具扁担竹篓第三组调查的是生活用品及其他:生活用品及其他席子牙签3、除了以上小朋友刚刚说的之外,你还知道竹子可以做什么东西?请幼儿补充说明,师小结:竹子的本领真大,像扁担、畚箕、竹篮、牙签、席子、坐垫等等,都是用竹子做的。
4、开竹制品商店:师:“今天我们教室里也来了很多竹制品朋友,让我们也来开一家竹制品商店,好不好?”请幼儿将竹制品按要求分类摆放:5、师小结,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我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首先让幼儿通过看、摸、玩,充分激活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有了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在活动中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材料丰富,本节活动我所准备的活动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或是动员幼儿从家里拿来的,做到每位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始终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李场小学幼儿园活动课教案班级活动内容1、让幼儿了解手机的功能和用途,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发现。
活动目标2、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幼儿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启动幼儿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幼儿大班活动科目科学备课教师活动时数我身边的手机 1、知识经验准备:手机广告的报纸活动准备2、物质材料准备:关于手机资料的书籍、记录纸、笔 3、环境场地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 1、多媒体出示嘉兴手机城群众抢购手机的画面 2、多媒体出示一群人在车上、家里谈论关于手机的话题 3、投影出示关于手机广告的报纸提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一些录象、投影都与什么有关?你对手机熟悉吗?你对手机又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让幼儿畅所欲言。
把对手机的一些了解教师汇总二、揭示本次活动主题,布置任务 1、师:小朋友,刚才大家都说到你对手机的一些了解,但关于手机的知识还有很多,例如:发展史、机型、品种、使用注意点等等,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手机的问题。
2、发放填写关于幼儿想了解手机的哪些知识的表格3、集体汇总,确立研究小组预设成立四个小组。
4、幼儿共同讨论、寻找合作伙伴——进行问题的解决5、展示幼儿活动的成果三、教师总结:本次幼儿活动情况活动反思:手机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幼儿对手机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并对之产生了兴趣。
教育的内容应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能符合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让孩子们对手机的一些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让我们在活动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了解手机的各种功能,知道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李场小学幼儿园活动课教案班级活动内容1、了解不同的电梯,认识电梯里的标识。
活动目标 2、学习电梯的乘坐方法,学会谦让,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行为。
3、初步了解乘坐电梯的急救措施。
4、体会实践活动的有趣。
幼儿大班活动科目科学备课教师活动时数神奇的电梯 1、知识经验准备:课件事先和附近高层的保安联络。
活动准备 2、物质材料准备:分组做电梯的安排 3、环境场地准备:PPT 活动过程: 1、师出示楼梯图片给孩子认识。
提问孩子这是什么我们从教室到操场就要走楼梯,那你们觉得走楼梯累不累。
2、出示第二张图片。
提问这幢楼高不高,你觉得我们从一楼走上去累不累?3、小结: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电梯。
二、认识电梯里的标志。
1、你们乘坐过电梯吗?2、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电梯图片,出示图片升降梯3、看来小朋友们都坐过电梯。
那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电梯里有一些标志,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这些标志。
出示图片,认识电梯里的标志,说说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三、学坐电梯。
我们接下来看看视频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来坐电梯的,看时候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待会老师有几个问题,看看哪个小耳朵听得最仔细。
1、播放视频。
2、提问:视屏中的小朋友要犯了那几个错误:①用身体挡住电梯门;②乱按电梯按钮,这样做会怎么样?③在电梯里又蹦又跳,这样会碰到别人,让电梯发生故障,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3、教师小结:乘电梯既要注意安全,也要相互谦让。
四、学习急救措施。
1、如果电梯出故障了应该怎么办,看看我们的急救超人是怎么做的?2、播放视频。
3、你们来说说看应该怎么做。
4、教师总结:首先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慌。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报警铃。
打119,或者脱下鞋拍打电梯门,向外面的人求助。
如果我们发现电梯运行突然加快时,我们要迅速按下每一层楼的按键,做好自我保护的动作。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
在这个社会情境中还创设了问题情境,迁移幼儿的经验,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电梯的问题,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社会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可缺的环节与步骤,也是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
当然,孩子的社会发展并不会通过一个社会活动就有所成就,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老师进行社会活动的设计时,如果只是纸上谈兵、说教,没有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去操作,去解决生活问题的话,是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的。
李场小学幼儿园活动课教案班级活动内容幼儿大班活动科目科学备课教师活动时数雨的秘密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1、知识经验准备: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活动准备 2、物质材料准备: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环境场地准备: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一、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二、小朋友做小实验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1.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 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 3.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放幻灯 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1.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活动反思:这一堂课下来,幼儿非常开心,他们了解了雨的秘密。
他们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来认识天上怎么会下雨,了解雨对我们人类的利害关系。
李场小学幼儿园活动课教案班级活动内容幼儿大班活动科目科学备课教师活动时数萤火虫亮晶晶 1、巩固对昆虫基本特征的认识。
知道萤火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发光的原因。
2、通过电影教学,让幼儿感受故事主人公克服困难刻苦读书活动目标的精神。
3、欣赏萤火虫的相关歌曲,学会用肢体表现萤火虫飞舞闪烁的优美情态。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事先设计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活动准备 2、物质材料准备:影片《车胤襄萤》,做好相关处理剪接。
3、环境场地准备:小电池照明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发现萤火虫,认识萤火虫教师导语:“小朋友,今天杨老师带来了一幅非常漂亮的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看。
” 1、教师提问: 1)这幅画表现的是一天当中的什么时候? 2)你们是从哪里发现是夜晚的? 3)在树丛中有许多闪烁的亮点,那是什么? 2、原来它们是一群飞虫,名字叫萤火虫。
我们走进它们仔细观察一下,萤火虫有哪几部分组成?象这种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头、胸、腹组成的小飞虫,应该是哪个动物家族的成员?扩大知识视野,认识不同种类萤火虫 1、刚才我们只看到一只萤火虫,其实它还有很多的萤火虫朋友,就象我们有很多朋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