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陶渊明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孟子 全国通用 (共12张PPT)

孟子,名轲,字子舆。他的祖先是鲁国的贵族,一代大儒,著名的思想家,教 育家。他的成就,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所以,儒家思想被称为“孔孟之道,” 人们称孔子和孟子为“孔孟”,又把孟子成为“亚圣”。著作是《孟子》。
孟子的主张
主要思想,还是“仁”。他主张国王要实行“仁政”才能成为天下之王。
孟子的主张
在中国,凡是实行仁政的时候,国家就富强,社会就稳定,百姓就幸福。不实行仁 政实行暴政的时候,老百姓就造反,这个朝代很快就灭亡了。
善于运用比喻,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 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揠苗助长
下次再见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长。一个人做某些事会比其他事做的更好。但许多人从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往往是他们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如果你对一切都随遇而安,那总是会有一天你会后悔莫及的。心,只有一颗,不要装的太多。人,只有一 生,不要追逐的太累。心灵的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简单的快乐,来自心态的知足。家,很平淡,只要每天都能看见亲人的笑脸,就是幸福的展现。爱,很简单,只要每天都会彼此挂念,就是踏实的温暖。幸福并不缥缈,在于心的感受。爱并不遥远,在 于两心知的默契。人与人之间,尊重是相互的,心与心相交,尊重是必须的,尊重,是一个人教养,体现在做人做事,尊重,是一个人的人品尊重,让人与人走近。人无所舍,必无所成。心无所依,必无所获。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自己的心还须自己去 度。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怨恨嫉妒的是自己,能智慧温暖的还是自己。心中有岸,才会有渡口,心有所持,才能行之安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我们没必要去干涉别 人,影响别人,甚至攻击别人。他好,不会嫉妒,不会报复;他不好,不去打击,不去鄙视。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生活中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走得更顺。学会理解、尊重与帮助。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苦逼的时光。或许是因为一 份学业,一份工作,一段爱情,离开了爸爸妈妈,去了一座别的城市。当你倦了厌了时,想想你的父母正在为你打拼,这就是你必须坚强的理由。不管发生什么,记住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不要轻易放弃。一个人在外面,很不容易,没啥,拼的就是坚强! 每一个闪光的人,都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努力。穿越孤独,战胜恐惧,完善自己。可以流泪,可以休憩,可以抱怨,但绝不放弃。酸甜苦辣,阴晴圆缺,都会途经,也都将过去。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佛说,人的痛苦,源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 常常,我们苦苦的追逐,又执着的放不下。殊不知,有些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争取的,有些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心静下来,心静下来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让心静下来,静观自在。人,要么像辣椒一样有脾气。 要么像白菜一样有层次。要么像莲藕一样有心眼。可我做不到!我就像一根甘蔗,直,不会拐弯抹角,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虽然这样的性格吃不开,容易得罪人,但我还是喜欢这样的自己,不虚伪,不算计别人,喜欢做真实的自己,我相信傻人有傻福。 人的善良一定要有底线,大度要讲原则,道德讲底线。你不发脾气,别人就以为你没脾气,你不争取,别人就会占尽你的便宜。宁愿你有点心机,也不要活得太单纯。不要别人跟你说几句好听的,你就不管不顾地对人家好,到头来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好意。 生活是自己的,你的每一天,每一份快乐,都得靠自己去感受,去捕捉。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相信自己,美好的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有了它,就迈出了成功 的第一步;有了它,就走上了义无反顾的追求路。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青春赚的钱,难赚回青春;生命赚的钱,难买回生命;幸福换来的钱,难换回幸福;爱情索取的 钱,难索回爱情;时间挣来的钱,难挣回时间。即使用一生得到全世界的钱,全世界的钱也买不回你的一生,请记住金钱不是万能的。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该放松的时候要放松,快乐生活才是最给力的。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事事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 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化解,要时时拥有快乐的心境和乐观的心态。前行路上,遇见烦恼的时候,不妨学说三句话,第一句话:“算了吧”;第二句话:“不要紧”;第三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心若晴朗,人生 便没有雨天。别人拥有的,不必羡慕;只要努力,时间都会给你。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考前两个月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更快、更高、更强。领先就是金牌成功的母亲是失败, 成功的父亲是汗水面对目标,信心百倍,人生能有几次搏?面对成绩,心胸豁达,条条大陆通罗马。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高考试卷是一把刻度不均匀的尺子:对于你自己来说,难 题的分值不一定高。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不怕考不上, 就怕不敢考。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在冷峻的雪山上很多朝圣者倒在半路上 。学习与坐禅相似,须有一颗恒心。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调节好兴奋期,学习一浪高一浪名列前茅是银,日新月异是金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 诚的部分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生活比电影狠多了,从来不给弱者安排大逆转的情节。即使赚得了全世 界,却失去了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要把时间、财力和劳动,浪费在空洞多余的话语上。永远以用心乐观的心态去拓展自我和身外的世界。人的一生,有许多事情,是需要放在心里慢慢回味的,过去的就莫要追悔,一切向前看吧 任何打击都不足以成为 你堕落的借口,即使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你却依然可以改变自己,选择条正确的路永远走下去。不肯下一点功夫,永远不会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又将立足于何处。. 凡事不要想得太复杂,手握的太紧,东西会碎,手会疼。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与你白头偕老。有的人是拿来成长的,有的人是拿��
诗人陶渊明生平介绍ppt桃园源记PPT文学常识介绍学习成品PPT课件7

衡,通横,衡宇,横门,隐士居住的用横木为门的简陋居室。 《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意思是 贤者安于贫贱。古代的人们常用“衡门”、“衡宇”指贫贱 者的居处。
3、三径就荒: 萧统《文选》李善注引《三辅决录》说:汉蒋诩隐居时,在 房前的竹子下开了三条小路,只和求仲、羊仲两人来往,后 人就以三径作为隐者居所之称。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 出仕和辞官情形的写照。
(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孤松”示孤高坚贞之志, 托物言志。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 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陶渊明以旷达的心境和超然态度对待生死天命。 此句是诗人对“归去来兮”哲理性归结。“不为 五斗米折腰,乐夫天命”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
4、审容膝之易安: 意思是明白狭小的地方也易安身。容膝,仅足容膝的居室, 形容住处的狭小。《韩诗外传》:“今结驷列骑,所安不过 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
5、复驾言兮焉求: 驾言,指处游,《诗经》:“驾言出游”。驾,驾车。言, 语气助词,无实义。
肆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悠采 然菊
见东
“虽託楚声,而无其
辞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___屈__原__创造出的 一种新诗体,又称楚辞。 特点: _形__式_自__由__,_句__式__散_文__化_ , 四句为一小 节,两句为一组;以__六___字句为主,多 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
贰
课文解析
解释文题
• 《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 “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毛庆 蕃评《古文学余》),现今一般说法认为“来”是 助词,兮,语气词。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归 去吧”“归去啊”之类。
陶渊明PPT教学课件

(九)两个重要的生态学特性
• 排脏与再生 • 夏眠
第二节 刺参人工育苗技术
•
一、基本设施及要求
• (一)育苗室及饵料室 (二)培育池 (三)沉淀池 (四)砂滤池 自然砂滤过滤池
第四章 陶渊明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 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出 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 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均 作过太守。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 长史,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
• 陶渊明生在晋宋易代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 盾斗争剧烈,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初怀着济 世壮志,从二十九岁步入官场,之后十三年仕 隐无常,四十岁时彻底归隐,之后亲自参加农 业劳动,表现了厌恶写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 高洁人格,六十三岁病逝于家。
•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 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 年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 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 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 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 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 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 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 以消极的影响。
• 刺参性成熟年龄为2龄,而且往往与个体 体重有很大关系
早期胚胎发育
• 生殖细胞 • 受精 • 卵裂 • 囊胚期 • 原肠期
幼虫发育
• 耳状幼虫 • 桶形幼虫(樽形幼虫) • 五触手幼虫 • 稚参
耳状幼虫
• 小耳状幼虫 • 中耳状幼虫 • 大耳状幼虫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诗词讲解:陶渊明:淡泊名利,隐居人生(含答案)全国通用

第17 节.陶渊明:淡泊名利,隐居人生
一、本集提到的知识点:
1、陶渊明,字元亮,又名陶潜,谥号“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给自己取个笔名,叫“五柳先生”。
东晋伟大的诗人、辞赋家,被称为“田园诗人之祖”“千古隐逸之宗”。
2、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个典故,百度一下陶渊明)。
3、陶渊明隐居的二十多年,写下了大量表现隐居生活的诗歌,甚至一个题目,能写好多首,比如《归园田居》就一共写了五首,《杂诗》十二首,《饮酒》二十首。
二、本集中提到的诗句:
名句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归园田居•其三》)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出自《归园田居•其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出自《归园田居•其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出自《饮酒•其五》)“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出自《读山海经•其一》)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出自《归园田居•其五》)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出自《乞食》)
三、默写闯关:
1、陶渊明,字,又名潜,谥号,笔名。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
有《陶渊明集》。
2、评价陶渊明的这一人物。
四、闯关答案:
1、元亮,靖节,五柳先生,田园诗人之祖,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 专题(课堂PPT)

27
28
25
陶渊明,我因仰慕你,我的眼睛有 些湿润,我的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 和温暖。陶渊明,你伟大,不仅是因为 你才高八斗,不仅因为你不摧眉折腰, 这都算不了什么,最主要的是你在“天下 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的尘世,你抽身官场,看破名利,成就 了你淡泊的一世清名。(作者:陈国涛)
26
课后作业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
《饮酒》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7
陶渊明
8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5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
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 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23
你,有你的齐天大志,你说,“先师有遗 训,忧道不忧贫。”你曾高歌,歌词曰:“精卫 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 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你有你的战 斗方式,你想学那东海精卫神鸟,为救苍生, 去衔木抗争;你想作那刑天战神,即使头颅落 地,也要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战斗到底。
少年时的你,是一个珍惜时光的学子。大禹
陶渊明生平成就介绍文学常识PPT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作于赴任途中,而反复抒发对田园自由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
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
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世说新语》 全国通用 (共17张PPT)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 百余人,皆绫罗裤,以手擎饮食。烝豚肥美,异于常 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帝甚不平, 食未毕,便去。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 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 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 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 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 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这本书原名叫做《世说》,作者是临川王刘义庆。
《世说新语》这本书,按照内容分类,有德 行、言语、文学、任诞等三十六篇,记载了 汉末到东晋时期的名人的逸中,人见讥之。 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 入我裈(kūn)中!”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 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 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 ,失道,坠枳(zhǐ)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 云:“偷儿在此!”绍遑(huáng)迫自掷出,遂 以俱免。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 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 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 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他 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 《肘后方》、《西京杂记》、《神仙传》等。
雄黄中所含的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艾叶中含有挥发性的芳香 油,毒虫很怕它,所以我国民间在五月节前后烧燃艾叶驱虫。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 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 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 阏氏yān zhī。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 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 巳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 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 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 龚宽。……同日弃市。
四章陶渊明知识课件

第二节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是一位诗文兼善的作家。陶文数量不多,辞赋、散 文今仅存十一篇,然影响不小,特色独具。 一 關于隱逸情懷
1儒家的安貧樂道,獨善其身.
2道家的返樸,自然.
3伊璧鳩魯主義
當我靠面包和水而過活的時候,我的全身就洋溢着快樂,而且 我輕視奢侈的快樂,不是因為它們本身的緣故,而是因為有種 種的不便會隨之而來.(轉引自羅素西方哲學史)
裏說: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 (和郭主簿詩)
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和劉柴桑詩)
《酬劉柴桑》:“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此 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和郭主簿詩二首》)
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在世無所須,唯酒與長年。 (讀山海經詩)
二 陶淵明的用世之志
C 王脩齡嘗在東山,甚貧乏。陶胡奴(案陶侃第十子)為烏程 令,送一船米遺之,郤不肯收。直答語:王脩齡若飢,自當就 謝仁祖索食,不須陶胡奴米。余嘉錫案曰,陶氏本出寒門,士 行雖立大功,而王、謝家兒不免猶以老兵視之。故修齡羞與範 為伍。於此固見晉人流品之儼,而寒士欲立門戶為士大夫亦至 為不易矣。 (世說新語方正)
第三節 陶渊明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一.陶詩之藝術特征 1、在題材上有開拓之功:陶淵明以平常事入詩,顯得洒 脱活絡。改變了以往詩不離宴會思友模倣樂府的套路,
2 陶淵明的詩在風格上平淡而又淳厚,
平淡是指語言上比較自然,不矯揉造作,出語不費力氣, 有似白話,內容上不表達很激烈的大起大落的感情,寫 的景是農村日常之景致,抒的情也是淡淡的喜悅的之情, 仿佛有自得其樂不足為外人道的意味,講的理也不故作 高深 。
自古歎行役,我今始知之…靜念園林好,人間良 可辭。歲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雜詩》)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遠翥。荏苒歲月頹,此心 稍已去”。(雜詩)
陶渊明PPT课件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 忽:尽快。 • 与:赐予,施与,给予。 • 樽:盛酒器。 • 持:拿着。
快给我一杯美酒,日夜拿着酒杯,欢 欣畅饮。
2021/6/20
32
•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以草木枯荣作比,引出论点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以典型的历史人物进一步论证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王维《老将行》
2021/6/20
—
— —
27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 代谢:更替变化。 • 人道:为人之道,指社会中要求人们遵循的
道德规范。 • 每:每每,即常常。 • 兹:此。
暑往寒来是自然的更替法则,人世间 的荣辱变化也是这样的。
2021/6/20
28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豪放豁达的人。 • 会:指理之所在。 • 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第五讲 陶渊明
2021/6/20
1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2021/6/20
2
一、简介
2021/6/20
陶渊明(352或365年— 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 (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 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 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 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 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 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 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 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3
2021/6/20
4
陶渊明立像
2021/6/20
5
晋代古砖渊明故里遗迹处
2021/6/20
6
三个阶段两个分期
三个阶段:
少年、青年的闲居阶段(29岁前):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屈原全国通用(共18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通用 (共18张PPT)
张仪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通用 (共18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通用 (共18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通用 (共18张PPT)
子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共18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通用 (共18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通用 (共18张PPT)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 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通用 (共18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通用 (共18张PPT)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zhí四马,援玉枹fú兮击鸣鼓。 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 之温蠖乎!”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 屈原 全国通用 (共18张PPT)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 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 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 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 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 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 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 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欧阳修 全国通用

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欧阳修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从此,咱们中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再一次步入了一个新的王朝。
宋朝前期也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时期。
按照某些专家的说法,丝毫不亚于唐朝。
这一点,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跟唐朝一样,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也带来了文学的繁荣。
在当时,文人辈出,各类文学作品,比如诗、词、散文、小说等都繁荣起来,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宋词,成为了宋朝文学的代表。
也就在此时,文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这就是被称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y í然有声。
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欧阳修字永叔,是庐陵人,按现在来算,是江西人。
江西在宋代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出了很多著名人物,咱们后面会慢慢讲到。
欧阳先生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孤儿寡母的没法生活,只好跟着母亲去投奔叔叔。
叔叔家不富裕,欧阳修家更穷,能解决吃饭问题就不错了,所以,根本就没有钱去给欧阳修读书。
好在,欧阳修的母亲是大家闺秀,自己读过书,所以,就亲自来教欧阳修。
没有钱买纸笔,母子俩就用芦苇杆在沙土地上认字、识字,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好在欧阳修聪明绝顶,勤奋好学。
没多久,识字就没有问题了。
他很喜欢读书,家里没有,就去别人家里去借来读,他少年时代写的文章,就非常成熟、老练,这让欧阳家的人都看到了希望。
到他23岁的时候,欧阳修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从此,开始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虽然欧阳修当官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有做到副宰相的得意的时候,也有被贬官的诗意的时候,但整体来讲,也算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了。
到他死后,朝廷给他的谥号是“文忠”,所以,后代人也称他为欧阳文忠公。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屈原 全国通用

屈原和《离骚》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咱们都要过一个传统节日,叫端午节。
在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比方说佩戴香囊,挂艾草和菖蒲,赛龙舟等,最重要的,是要吃粽子。
可是,你知道端午节的来源吗?来源一、曹娥投江寻父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
父盱,能弦歌,为巫祝。
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
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
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
你能读懂是什么意思吗?来源二、纪念伍子胥(夫差)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pǐ 为乱矣,王乃反诛我。
我令若父霸。
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
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
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
”乃告其舍人曰:“……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乃自刭死。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chī 夷革,浮之江中。
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跟吴王夫差有关联的人还有谁呢?来源三、纪念屈原屈原,本来叫屈平,“原”是他的字。
他是楚国的贵族。
曾经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后来还当过三闾大夫,很受国王的信任:对内,国家的很多政策,文书等都要经过屈原来写,来传达下去。
对外,什么接待外宾出使外国之类的外交大事,也都由屈原来做。
当时有个上官大夫是个奸臣,他嫉妒屈原的才能。
有一次,屈原又写了一个政策条文,还没有最终定稿,上官大夫就跟屈原说:“你把这个给我吧,就说是我写的。
”屈原看不起这种人,就不给他。
所以这个奸臣就跑到楚怀王那里去,说屈原的坏话:“这个屈原啊,大王,太过分了。
他总是觉得楚国离开他就不行了,天天骄傲自大,看不起人,估计以后也不会把大王您放在眼里了啊!”这国王一听,你牛是牛,但不能比我牛啊,一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这屈原呢,也不反思自己,他觉得国王被坏人蒙蔽了,自己是个好人,但是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还被国王疏远,所以就写了《离骚》这首诗。
陶渊明讲稿.ppt

陶渊明《饮酒》赏析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xiàn)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huán)。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
译文
•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但却没有
世俗交往的喧扰。
•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 然幽静远邈。
• 同时他又深受魏晋玄学和老庄思想的影响,但 并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他是一个很脚踏实地的 人。
• 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 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二、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 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 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
• 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 朴的田园生活。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饮酒》[结庐在人境] 等。
1、诗文简介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 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 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 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 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 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说 山里面自然的景观早晨和晚上都非常好, 在傍晚时分飞鸟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大 自然是在这个很自然的气氛中飞鸟就回 到鸟巢中去了。
• 2、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三仕三隐,时出时 归。
• 3、四十一至四十四岁,离开官场彻底归田的 第一阶段,经济情况尚好,心情较为轻松愉快。
• 4、十四至六十二岁,家中失火,生活贫困, 思想斗争激烈,苦闷与悲愤交织,实际生活与劳 动人民的距离缩小了。
一、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有儒家入世的精神。也 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守儒家 经典的章句,显的通脱而不拘泥。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元曲四大家(下) 全国通用

元曲四大家(下)对于关汉卿这个人,历史上留下的资料很少。
一般都认为他是元代的大都人,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人。
他有个号,叫已斋叟,还说他做过太医院尹。
照这样来看的话,关汉卿貌似还懂医学,甚至还可能是个医生?不过关汉卿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博学能文,滑稽多智,为人风流倜傥。
他自己曾经写过一首《南吕一枝花不服老》的曲子,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zhuó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在这个曲子里,咱们可以看出来关汉卿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不像咱们之前看到的文人比如李白啊杜甫啊苏轼啊之类的人,即使遇到困难,这些人都是想做官想跟当时的上流社会的人物在一起的。
但是关汉卿却不愿意,按照传统的思想来看,关汉卿简直是自甘堕落的。
不过用咱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关汉卿一生写了大概 60 个剧本,其中出名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窦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咱们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悲剧之一。
这个故事的起源,是《东海孝妇》: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
姑曰:“妇养我勤苦。
我已老,何惜余年,久累年少。
” 遂自缢死。
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
”官收系之,拷掠毒治。
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
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
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
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读者:
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陶渊明
咱们先来读一篇古文,叫《五柳先生传》。
老师讲的时候,你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五柳先生姓什么叫什么?
2、他为什么叫“五柳先生”?
3、他有什么爱好?
4、他们家里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你可以在原文中画出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上面这篇《五柳先生传》,作者是陶渊明。
据说,这是他
的自传。
在这篇文章里,他自己自号五柳先生,说自
己不贪慕名利,喜欢读书,爱喝酒,家里很穷。
那么,
真实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
也有人说是名潜,字渊明。
谥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
他生活在东晋时期,是浔阳柴桑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的出身其实还是很好的,他的曾祖父叫陶侃,曾经当过大司马,大将军,地位非常高的。
《世说新语》里曾经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g ān z h ǎ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
尝以坩鲊饷母。
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
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年轻时做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曾经
(派官府里的差役)把一坛糟鱼送给母亲。
陶侃
的母亲将送来的糟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
回信责备陶侃,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本应
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愁。
”从这个故事里,咱们可以看出,陶侃是个孝子,她的母亲是个良母,在母亲的教育下,陶侃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古人曾经把“孟母、陶母、欧母、岳母”称为“四大贤母。
”
他的爷爷和父亲也都做过太守、县令之类
的官,可惜,他们家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
一代。
这倒不是陶家人不努力,主要是当时门
阀制度盛行,没有家族背景,光靠有本事也是
不行的。
陶渊明的曾祖父虽然身居高官,但不
是门阀士族,就有人骂他是小人,是狗。
再加上陶渊明的父亲死的早,所以,陶渊明即使有才华,得不到重用,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陶渊明很博学,也擅长写文章,但他的性格很耿直,这也就注定了他在当官这条路上是坎坷的。
一开始,州郡里请他出来当官,也许是因为官小,也许是因为志向远大,他都不去。
就连大人物来访问他送给他的粮食酒肉,都被他扔到一边去了,这还真是有个性啊。
有空的时候自己也去种种田,享受下田园生活。
陶渊明一直到了 29 岁才出来做官,做的也是什么参军啊,祭
酒啊之类的小官,没什么权力,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甚
至,工资低到不能养家,陶渊明还要自己下田劳动。
再后来,他又担任了彭泽令,这次的为
官经历,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事情是这
样的:那时候有种官叫督邮,督邮的官不大,但是权力
不小,有点像现在的纪委的人,发现你有什么贪污受贿
等非法行为,就可以报告上级处罚你,所以古代的督邮
里就有很多的坏人,借此敲诈勒索,大发横财。
《三国演义》里不是有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吗?现在陶渊明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那时候陶渊明当彭泽令只有八十多天,上面派了个督邮来检查工作,手下人告诉陶渊明,到尊敬督邮,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接待,陶渊明就生气了,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意思就是我怎么能为了这么点工资,向这些小人们卑躬屈膝呢?老子不干了,于是,就辞官而去,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还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其中说:
xī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
xiù
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富贵非吾
zǐ
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一隐居,就隐出了田园诗,就隐出了一个大诗人。
而且,对后代的文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当官场黑暗,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远离官场,隐居田园。
陶渊明的田园诗,最出名的,是《归园田居》中的这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j ī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还有他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到饮酒,这可是陶渊明的最爱之一啊。
据史书上说,陶渊明家有三百亩土地(也是个地主啊,所以想隐居的话也是要有资本的。
)陶渊明就让下人全都种高粱,为什么呢?因为高粱可以酿酒啊!按这位先生的意思,我常常能够有酒喝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可是你这样家里人吃什么呢?所以在他夫人的苦苦哀求下,陶渊明才同意拿出五十亩地种水稻。
也算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五柳先生传》里说的“性嗜酒”还是很真实的,而且还到了酒鬼的地步。
思考一下:
陶渊明爱菊花,那么,咱们古人里面还有哪些文人有自己对花草的爱好呢?
苏东坡:
周敦颐:
林逋:
当然,陶渊明不只是写了这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不仅只是爱他的菊花,他还有一些诗,很有力量,按照鲁迅的说法,是“金刚怒目式”的,比如这首《读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jù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里的一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和上面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都是陶渊明的代表性诗句,这个,一定要背下来。
除了诗歌,陶渊明还有一篇文章非常出名,那就是《桃花源记》。
现在,桃花源成了世
外桃源的代称。
咱们可以读一下这篇文章的一部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据说,陶渊明还写了一本志怪小说,叫《搜神后记》,里面有一篇《白水素女》,完了之后,你看看是哪个民间故事?
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
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
始出mǐn
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
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
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为人者。
端谓邻人为之惠也。
数日如是,便往谢邻人。
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
”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
cuàn
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着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而出,平早潜归,于篱外窃视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
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壳,乃至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
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
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
而卿无故窃相窥掩。
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
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
xī
渔采治生。
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
”端请留,终不肯。
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
于是邻人以女妻之。
后仕至令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