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

合集下载

案例利丰

案例利丰

2、利丰经销
利丰(经销)有限公司(简称“利丰经销”)成立于 1998年,由利丰集团和其他四家金融投资机构所组 成,利丰经销还收购了英之杰在亚太地区的市场推广 及相关业务。利丰经销的核心业务是为世界各地的
品牌产品在亚太地区提供批发经销一站式的代 理服务,包括生产制造、品牌推广、营销渠道管理
乃至物流配送等各种组合。2002年,利丰经销获Best Practice Management集团颁发的“最佳业务实践—— 供应链整合”。
利丰经销在泛亚地区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为客户提供 全面的服务。利丰经销通过生产、物流和销售三方面业 务的组合,合理配置资源,为代理的产品提供一站式的 配套生产、市场推广和物流服务。这种组合使利丰经销 的竞争优势可以朝着新的方式发展,提升效率和创造价
值,并完善供应链各环节中的增值服务,从而更直接地
一、利丰业务: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
20世纪70年代,利丰业务的经营和管理传至 冯家族的第三代,即冯国经博士和冯国纶博士。
经过100年及三代管理层的刻意经营,利丰 集团已经演变成为国际性大型跨国商贸集团; 经营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三大核心业务。 业务网络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聘用 员工超过13000名,年营业额超过50亿美元。
三、研究价值:利丰供应链管理创新的特点
世界著名的《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佳创意、 最具有竞争力公司,整个亚洲只有15个,香 港只有两个,它不是和记黄埔、也不是新鸿 基地产,而是很多人还不熟悉但是是香港最 大的贸易公司利丰集团和ESPRIT公司。其中 利丰集团的的供应链管理颇具研究价值。
1、真正的客户导向
1、利丰贸易
利丰集团的贸易业务(即上市公司利丰有限公司, 简称“利丰贸易”)是集团中历史最攸久和最重要的 部分,从事消费产品的出口,以美国、欧洲和日本 为主要出口市场,采购基地主要集中在亚洲。采购 出口类别以成衣为主,同时还包括时尚饰物、家 具、礼品、手工艺品、家居用品、玩具、运动及旅 行用品等一系列产品。

香港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香港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香港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香港利丰集团公司成立已过一个世纪,从1906年一个小型华资贸易公司演变成为在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设立了七十家分公司及办事处的跨国贸易国际化
公司,年营业额已逾135亿美元。

经历了冯家三代人的不断营造和创新。

从一个简单的采购代理演变到一个全球性的供应链管理者的角色,并且在当今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不断地完善,改进并增强和扩充这种供应链,形成了当今世界消费品领
域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

本文以利丰公司从早期产业背景及其成长过程为案例,运用供应链的概念、收购和兼并的动因分析及约翰·哈根的杠杆式成长理论以及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环境和趋势、产业结构、竞争优势等分析方法,阐述和分析利丰公司自1995年收购了英资英之杰(天祥洋行)之后,从一个区域进出口公司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跨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并且总结利丰在供应链管理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利丰的管理哲学,并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此案例的借鉴意义,给正在或即将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一点参考和启发。

香港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 ppt

香港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 ppt

10 -
第四阶段:整体供应链管理
更全面的供应链服务
市场调查
和选 生择 产供 监货 控商
以产品 为中心 的活动
原材料采购
与产 开品 发设

11 -
第四阶段:整体供应链管理
更全面的供应链服务
办理进出口文件



进出口清关


手续和当地


物流安排





安排出口运输
12 -
第四阶段:整体供应链管理
3. 根据市场最新潮流趋势,设计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4. 与客户共同选择最佳的采购国家、地区及制造商,执行无疆界 生产,实现产品全球化增值
5. 监控采购、航运,配置原材料与配件到各国工厂
16 -
利丰为客户提供的服务
6. 在生产过程中提供技术援助,确保产品质量和各生产环节遵 循客户的生产要求
7. 监控主要生产原料的供应,策略性地管理库存并适时适量补 充库存
取消了时、 空差异带来 的障碍
23 -
不断改进供应链的各个流程






体 优


信息流程
企业内 部环境
实物流程








24 -
缩短产品完成时间,使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
生产实践是业务成败的一个关键: 过时
零售价格下跌
压缩收到订单到交货的时间
将各生产环节交给 多个生产商同时工作
一些制造商事先只 生产中间零部件或 某个核心部件
以核心业务在供应链上定位

案例分析: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

案例分析: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

案例分析: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第一篇:案例分析: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光荣队一、利丰贸易的成功评价利丰公司屹立百年而不倒,引领发展潮流,从当年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企业成长为一个卓越的企业,其成功绝非偶然。

从资料分析看来,其成功有着几个主要因素:1、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有效的产品供应,以达到“为世界各地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合适、合时和合价的消费产品”的目标。

利丰承诺为客户采购优质的产品并为客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选择一个新的供应商之前,利丰甚至会去实地考察和评估。

品牌以及客户的信赖就是又利丰百年来孜孜不倦的努力,时刻心怀顾客赢得的。

2、坚持不懈的创新动力。

百年间利丰贸易的业务角色从简单的采购代理,经历采购公司、无边界生产、虚拟生产模式到目前全球性的整体供应链管理,不断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持续地创造高质量的附加值。

可见利丰高瞻远瞩、视野开放,紧紧把握时代大势,及时调整与时俱进,创新经营策略。

3、现代信息系统应用于供应链管理。

利丰推出的无边界、虚拟生产,特别是整体供应链管理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量,对利丰今日的辉煌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通过全面掌握、运用和分析供应链上的信息,不断优化供应链的运作,增加供应链伙伴间及时的协同沟通,大幅度的降低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

4、国际化视野。

随着利丰的业务角色向进出口贸易产业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利丰逐步布局全球化市场,特别是自无边界生产、虚拟生产及全球供应链管理阶段后,利丰已然引领全球供应链的业务,并充分调动丰富的资源,从而为全球范围的顾客创造无限的附加值。

二、利丰目前供应链管理模式存在的风险和威胁分析诚然,我们在借鉴其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首先,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同样存在与利丰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中。

产品的需求信息随着供应链上的流转,“鞭稍效应”会使需求变异加速放大。

荟智案例利丰集团从一家传统贸易商成功转型为以供应链管理概念运作的现代跨国贸易集团

荟智案例利丰集团从一家传统贸易商成功转型为以供应链管理概念运作的现代跨国贸易集团

荟智案例利丰集团从一家传统贸易商成功转型为以供应链管理概念运作的现代跨国贸易集团♥整体供应链管理!这是一家香港甚至世界范围内商贸业的一个著名创新企业。

没有厂房、仓库、运输工具,也没有任何垄断权力,凭借着复合型的知识和人才、规范的工作流程、良好的商誉,为客户管理着采购、分销、物流、信息、在途资金等各种重要环节,并以这样的服务获取着稳定的回报和快速的成长。

它独具特色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更使其四度成为哈佛商学院MBA的教学案例,其当家人冯国经、冯国纶兄弟,被称为“亚洲最有头脑的商人”,这家企业就是利丰集团。

利丰集团从一家传统贸易商成功转型为以供应链管理概念运作的现代跨国贸易集团。

多年的企业实际运作经验,使利丰集团对供应链管理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利丰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有效的产品供应,达到“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合适、合时、合价的产品”的目标。

1利丰集团的业务转变之路1、采购代理利丰贸易成立之初,充当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建议中介人角色,仅作为沟通的桥梁。

2、采购公司该阶段,利丰贸易扮演一家采购公司即地区性的货源代理商的角色,通过在亚洲的不同地区,如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开设办事处来拓展业务。

3、无疆界生产该阶段,利丰贸易从采购公司变成了无疆界生产的计划管理者与实施者,接受客户的初步概念,如产品的外形、颜色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再由利丰贸易为客户指定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

4、虚拟生产该阶段,利丰贸易直接充当客户供货商的角色,直接与客户签订采购合同,是客户的直接供货商,但利丰依然没有工厂,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工厂进行,它负责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从事一切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管理与控制、物流与航运等其他支持性的工作。

5、整体供应链管理在虚拟生产模式的基础上,为了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更加合理和流畅,利丰贸易开发了一系列更全面的供应链服务,包括监管一系列进出口清关手续和当地物流安排。

利丰贸易实行多样化的业务模式,包含作为代理商和直接供货商的业务,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需求的具体要求,提供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

【供应链管理案例】香港利丰全球供应链价值做到极致

【供应链管理案例】香港利丰全球供应链价值做到极致

香港利丰集团林至颖:将全球供应链价值做到极致错误!图为香港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至颖(2013年5月)对话嘉宾:林至颖,香港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客座教授这是一家香港甚至世界范围内商贸业的一个着名创新企业。

没有厂房、仓库、运输工具,也没有任何垄断权力,凭借着复合型的知识和人才、规范的工作流程、良好的商誉,为客户管理着采购、分销、物流、信息、在途资金等各种重要环节,并以这样的服务获取着稳定的回报和快速的成长。

它独具特色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更使其四度成为哈佛商学院MBA的教学案例,其当家人冯国经、冯国纶兄弟,被称为“亚洲最有头脑的商人”,这家企业就是香港冯氏集团(原利丰集团)。

从一个传统贸易商发展成为现代跨国商贸集团,香港冯氏集团在实际的市场运作中成功实践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操作方法,利用深厚的商业关系、敏锐的市场触角和创新的流程设计,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作为商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者,冯氏集团协调着供应链的每个流程,使在其供应链网络上的客户和生产商能更加专业化,从而结合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四大核心业务——出口贸易、经销、物流和零售。

其中,集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利丰贸易上市以来,实现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年均超过20%,平均PE高达30倍,市值增长150倍以上的神话。

当香港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至颖站在人大商学院EMBA智慧人生论坛上讲述这一百年企业的创新发展历程,阐述其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实践经验,台下满满的听众专注而认真,捕捉触动自身业务的灵感。

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1906年,冯柏燎和李道明在广州创立了利丰贸易公司,这是当时中国第一家华资的对外贸易出口商,距今已有107年的历史。

从其英文名称Li&Fung不难看出,利丰是创始人冯柏燎和李道明姓氏谐音的合称。

后来,合伙人李道明宣布退休,将所拥有的利丰股权全部转让给冯氏家族。

2012年8月1日开始,总部在香港、核心业务涵盖全球消费品市场的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香港利丰集团(Li&FungGroup)改名为冯氏集团(FungGroup)。

利丰案例

利丰案例

利丰案例附录1 案例: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1利丰集团(Li & Fung)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跨国商贸集团,经营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三大业务,其中,利丰有限公司(LI & FUNG LIMITECD, 上市股票编号0494)经营出口贸易业务,是全球最具规模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之一;利和经销(上市股票编号2387)经营经销批发业务,为亚太地区客户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包括物流及品牌推广等;利丰零售包括上市公司利亚零售有限公司(上市股票编号8052)及其它私营业务:玩具反斗城、Branded Lifestyle 及利邦优先公司。

利丰集团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一直来备受关注,尤其是从传统的华资贸易商转型为运用供应链管理概念来统筹生产和流通的模式。

本文内容主要关注利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丰贸易)的出口贸易业务模式及其信息系统的应用。

一、利丰贸易历史背景利丰于1906年在广州成立,是当时中国首家从事对外贸易的华资公司,打破了当时外国洋行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

1937年利丰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20世纪70年代,利丰业务的经营和管理传至冯氏家族的第三代,即冯国经博士和冯国纶博士。

2007年,利丰集团三大核心业务网络遍布全球40多个经济体,聘用员工超过25000名,年营业额超过135亿美元。

利丰集团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有效率的产品供应,以达到“为世界各地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合适、合时和合价的消费产品”的目标。

利丰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数项成功的并购活动,包括1995年收购老牌英资贸易企业英之杰公司旗下的采购出口业务(天祥洋行);1998年收购英之杰公司在亚太区的欧美快流消费品及医疗产品的经销业务及相关的物流与生产业务;1999年收购太古集团旗下的两家出口贸易公司:太古贸易有限公司及金巴莉有限公司;2000年收购香港从事采购出口的Colby集团;2002年收购香港出口商Janco公司。

供应链管理案例

供应链管理案例
但是,对装瓶商绝对控股的策略,又使得可口可乐提高了公司的资本密集程度,扩大了公司的资产规模,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这样,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并能控制供应链管理的谋略,又摆在了公司面前。
持股方式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公司的经营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但供应链中的不同链节,其赢利能力是有差别的,大量资金投入获利能力不强的链节,将导致股东收益的下降。改善公司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就成了可口可乐必须作出的决择。
有了这种战略定位,可口可乐公司不遗余力的发展起1200家装瓶商,这些装瓶商为可口可乐占领市场,立下汗马功劳,为可口可乐销售网络的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正是有了装瓶商的密切合作,可口可乐才得以轻装上阵,迅速成长,成为软饮料市场的领导者。
控股经营方式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随着饮料市场竞争的加剧,竞争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竞争对手,采取了咄咄逼人的竞争策略。一方面在新的饮料细分市场,如大型连锁店,饭店等取得了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又在想方设法地蚕食可口可乐的传统市场,竞争态势对可口可乐的发展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形下,可口可乐只有奋起反击,才能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扭转销售增长缓慢的局面。
利丰集团——“分散生产”先行者。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不是在一日之间建立起来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利丰一直是一个采购代理商的角色。当现任集团主席冯国经于1976年进入集团管理层时,他的朋友曾提醒他采购代理是一个夕阳行业,4年之后就会消失。在种情况下,利丰集团开始了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从采购代理商转型为生产计划的管理者和实施者。 在采购代理模式阶段,某位经营布料的客户会对利丰说:“我需要这种布料,请到最好的地方给我买来。”而在新的阶段,客户则对利丰说:“下一季度我们需要这种外形、颜色和质量的布料,你能提出一个生产计划吗?” 从设计师提出的草案出发,利丰对市场进行调研,找到合适种类的纱并对样布染色以达到与其要求的颜色相一致。然后,利丰根据产品构思生产出样品。客户看到样品后说:“我喜欢这种而不喜欢那种,你能生产出更多的这种产品吗?”接下来,利丰就具体说明产品的调配及方案,为下个季节的产品提出完整的生产计划并签订合同。然后,对工厂的生产进行计划和控制以确保质量和及时交付。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利丰一直采用这种交付生产计划的战略。但接着利丰又遇到了新的挑战:亚洲小龙的出现使香港的生产成本增加而丧失了竞争力。祖国内地的开放政策使香港地区可以把生产的劳动密集型部分向祖国南方转移,这就解决了成本问题。比如说晶体管收音机,利丰只生产收音机的配套元件,然后运到祖国内地去装配。这一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完成后,成品再回到香港地区进行测试和检测。利丰将这种模式称之为“分散生产”。这种方式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利丰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先行者。

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

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

利丰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演进总部位于⾹港的利丰集团是⼀个标准的“百年⽼店”,成⽴于1906年的利丰如今拥有世界上最庞⼤的采购和⽣产⽹络,并为知名品牌及零售商提供全球供应链管理。

历经全球商界之百年风云,利丰集团从传统的贸易商转型为⼀家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现代跨国商贸及分销集团,其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商学院管理案例的经典。

利丰集团——“分散⽣产”先⾏者。

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不是在⼀⽇之间建⽴起来的。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利丰⼀直是⼀个采购代理商的⾓⾊。

当现任集团主席冯国经于1976年进⼊集团管理层时,他的朋友曾提醒他采购代理是⼀个⼣阳⾏业,4年之后就会消失。

在种情况下,利丰集团开始了⼀次重要的战略转型—从采购代理商转型为⽣产计划的管理者和实施者。

在采购代理模式阶段,某位经营布料的客户会对利丰说:“我需要这种布料,请到最好的地⽅给我买来。

”⽽在新的阶段,客户则对利丰说:“下⼀季度我们需要这种外形、颜⾊和质量的布料,你能提出⼀个⽣产计划吗?” 从设计师提出的草案出发,利丰对市场进⾏调研,找到合适种类的纱并对样布染⾊以达到与其要求的颜⾊相⼀致。

然后,利丰根据产品构思⽣产出样品。

客户看到样品后说:“我喜欢这种⽽不喜欢那种,你能⽣产出更多的这种产品吗?”接下来,利丰就具体说明产品的调配及⽅案,为下个季节的产品提出完整的⽣产计划并签订合同。

然后,对⼯⼚的⽣产进⾏计划和控制以确保质量和及时交付。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利丰⼀直采⽤这种交付⽣产计划的战略。

但接着利丰⼜遇到了新的挑战:亚洲⼩龙的出现使⾹港的⽣产成本增加⽽丧失了竞争⼒。

祖国内地的开放政策使⾹港地区可以把⽣产的劳动密集型部分向祖国南⽅转移,这就解决了成本问题。

⽐如说晶体管收⾳机,利丰只⽣产收⾳机的配套元件,然后运到祖国内地去装配。

这⼀劳动密集型的⼯作完成后,成品再回到⾹港地区进⾏测试和检测。

利丰将这种模式称之为“分散⽣产”。

这种⽅式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利丰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先⾏者。

香港利丰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概要

香港利丰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概要

快捷、全球化和创业精神:香港风格的供给链管理—冯国经访谈录【思考题】1、香港利丰集团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香港利丰集团发展历程:1906年祖父创立翻译15%的佣金(从西方乘船到中国要3个月,从西方寄信要1个月)19世纪中叶父亲采购代理商(撮合买卖双方)10%~5%~3%“我”的阶段第一阶段:地区性采购代理商(混合包装)。

了解地区的信息,如何更好的分配地区的采购业务。

第二阶段:生产计划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根据客户的采购计划,生成生产计划。

根据客户的设计草图,进行修改,生产产品结构与生产时间表。

需找合适的原材料供货商,并组织、监督和管理生产过程。

*在香港生产)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分散生产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全世界寻找原材料以及生产厂商。

并统一进行管理。

现在(1998年),利丰集团在20个国家或地区共有35个营业处,1997年其收益约为17亿美元。

2、 你认为该公司是否是一个成功的公司,成功的地方有哪些? 利丰集团的生产过程—以服装制造为例从地图上解释为什么通过整合使总成本降低。

(运输和集装箱装载效率的问题。

反复装卸、分拣错误率高,导致成本的浪费。

)生产周期有3个月下降到5周。

1) 整合全球资源:技术、劳动力、配额、原材料、政策(反倾销)2) SCM 的管理和控制: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地点、时间、订单、生产计划、库存)质量保证、渠道、对工厂的管理(30%~70%的生产能力供给利丰)) 3) 理解客户需求:设计、协调、when and what4) 成本控制:软三元的问题。

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采购、生产、配送 生产的劳动力和批量生产的成本很难再降低。

硬1元。

运输、库存、配送软三元:各个环节的协调,物流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降低成本。

5)伙伴关系—信任3、该公司是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利丰集团给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有哪些?)1)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时间、库存、质量、成本、生产能力。

基于时间的竞争2)单点接触:客户可以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案例分析: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

案例分析: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

案例分析: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乔建锋,广州)一、利丰集团的简介:于1906年,利丰集团由一人年轻的企业家冯耀卿(别名:冯柏燎)和一位瓷器贸易商李道明在广州创建成立。

至1937年,利丰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后来经发展成为香港最在的出口贸易公司,公司是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跨国商贸集团,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经营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三大核心业务。

①二、利丰集团由传统公司演变为全球性公司的切入点是什么?一个公司的成长,也有一个生命周期的问题。

公司的发展阶段、规模大小、管理水平、和经营范围,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这要求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变革,以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否则公司的生存就是一个问题。

当然,公司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利丰集团由小变大,由传统变为现代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因素的影响。

从其切入点,或者说是关键点来说,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1.公司规模的变化要求新的组织管理方式。

①PP.23,24;P74。

在管理学理论中,有一个管理幅度的问题。

但是管理幅度只是相对于单个管理者而言。

对于公司的整个组织而言,传统的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只能对一定规模的公司组织进行有效管理,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系统的复杂,家族式的管理已经显现出它的局限性。

是否能顺利由家族式的公司转变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现代化公司是许多传统家族式公司发展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利丰公司,在1973年,冯国纶和冯国经兄弟二人劝说其父亲把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即把公司上市。

这一点正是公司由传统公司转变现代公司的关键步骤。

②2.随社会环境变化的公司定位转移在P57介绍,利丰贸易向高增值模式转型,从贸易中间人、简单代理商、增值代理商、贸易供货商、和虚拟生产逐渐过渡。

这一点的逐渐过渡或转移下是公司的一个定位转移。

公司外部环境变化,要求公司适应变化。

这不仅是公司的适应变化,而且是公司在社会中价值所在。

供应链管理案例利丰课件

供应链管理案例利丰课件

定制化生产
利丰根据客户需求,提供 定制化生产服务,包括产 品设计、生产计划、生产 执行等。
供应链管理
利丰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管 理服务,包括供应链优化 、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 。
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全球供应链网络
利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供应 链网络,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 现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
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05
利丰集团供应链管
理的启示与借鉴
强化供应商合作关系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 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
制定科学的供应商评价标 准,选择优质的供应商, 确保供应商具备可靠的质 量保证和交货能力。
供应商沟通与协作
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 作,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 题,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 挑战。
加强供应链各方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
协同计划与预测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各方的计划与预测协同,提高整 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THANKS.
物流和运输管理
优化物流和运输过程,确保商 品按时、按量、按质送达目的 地,降低运输成本。
库存管理
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方法,平 衡库存和需求,降低库存成本
,避免缺货或积压现象。
利丰集团简介
02
利丰集团的发展历程
1906年,利丰在上海成立,主要从 事纺织品和丝绸贸易。
1990年代,利丰开始转型为全球供 应链管理企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 购解决方案。
信息安全管理
利丰集团重视信息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供应链中的商业 机密和敏感信息,确保信息安全和可靠。

香港利丰公司(LiFung)供应链管理案例

香港利丰公司(LiFung)供应链管理案例

香港利丰公司(Li&Fung)供应链管理案例案例分析(20分)利丰公司(Li&Fung)是香港最大的出口贸易公司,该公司一直致力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对上层行政部门而言,供应链哲理是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为了了解该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情况,哈佛商学院的自由编辑琼.玛格丽塔对公司董事长进行了一次访谈。

在这次访谈中,利丰公司的董事长维克托.冯不仅说明了供应链管理所包含的道理,而且对利丰公司逐渐降低成本、引导潮流以使顾客方便地从市场上买到产品的具体实践作了说明。

1906年,维克托.冯的祖父在中国南方创办了利丰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自己的出口公司(那时,中国的贸易被外国商业机构控制)。

在20世纪70年代初,维克托.冯在哈佛商学院任教,他的弟弟威廉(William)刚刚获得哈佛MBA学位。

这两个年轻人被他们的父亲召回以振兴家族公司。

从那时起,兄弟俩领导着利丰公司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

在哈佛商学院的自由编辑琼.玛格丽塔的访谈中,维克托.冯描述了利丰公司是如何完成下列三个转变的,即从采购代理商到供应链管理者,从旧经济到新经济,从传统的中国家族式企业到不断创新的上市公司。

我们来看一看利丰公司这家香港最大的出口贸易公司是如何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创新的。

作为它的客户(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的零售商)的代表,利丰公司和全球数千家供应商打交道,而且这个供应网一直在扩展,公司的产品包括衣服、玩具、服装、配件、旅行袋等。

维克托.冯把公司看成是一种集中于核心业务的新型企业的一部分。

这种新型企业在分销程序技术上采用香港的经验,公司具有强大的信息集中服务功能,包括产品开发、货源、金融、运输、处理和后勤。

问:你能介绍一下利丰公司目前的供应链管理同你祖父在1906年创立的传统商业之间的区别吗?答:90年前,我的祖父在中国广东省开办这家公司时,那时候还是清朝,他获利的资本是他会说英语。

在那个年代,从西方乘船到中国要3个月,寄一封信也要寄1个月,中国工厂里没有人能说英语,美国商人不能说汉语。

香港利丰的供应链管理

香港利丰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实训三案例一、香港利丰的供应链管理当前的竞争逐渐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激烈竞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传统、单一服务为特征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更不能让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战略。

利丰集团于1906年在广州创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主营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三大业务,业务网络遍布全球,2008年集团总营业额达167亿美元。

利丰为跨国客户提供一站式经销服务,包括生产制造,市务推广和物流配送三大业务;为亚洲区业务伙伴提供综合分销服务,包括营销、物流及制造三大业务。

利丰从一家传统贸易商成功转型为现代跨国贸易集团,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不断创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

利丰以供应链理念运作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利丰以“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合适、合时、合价的产品”为目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产品供应服务,这一供应链管理过程给利丰带来丰厚利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一条龙本地化生产模式逐渐被全球网络化运营模式所代替。

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配送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

以利丰贸易日常成衣订单为例,其所需原材料包括:棉线、布料、拉链、衬里、纽扣、标签和其他辅料,这些原材料的合适的供应商可能分布在全球,比如面料来自韩国、衬料来自台湾、纽扣来自中国内地、标签和其他辅料来自香港等。

在生产程序上,衣服可能在南亚染色,在中国内地裁制,然后送回香港作质检和包装,再出口给欧洲、亚洲或美国的客户。

因此,要保证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所有原材料顺利运送到生产地、不同生产地生产的成衣如同出自同一工厂、准时配送等,如果按照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么复杂的任务,只有建立现代化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将无数的工序、地区和企业组织协调起来,实施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才能确保各类订单按时、按质完成,客户才能得到更优质、廉价和多元化的商品,供应链管理对利丰的快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

案例分析: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

案例分析:利丰贸易——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光荣队一、利丰贸易的成功评价利丰公司屹立百年而不倒,引领发展潮流,从当年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企业成长为一个卓越的企业,其成功绝非偶然。

从资料分析看来,其成功有着几个主要因素:1、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有效的产品供应,以达到“为世界各地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合适、合时和合价的消费产品”的目标。

利丰承诺为客户采购优质的产品并为客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选择一个新的供应商之前,利丰甚至会去实地考察和评估。

品牌以及客户的信赖就是又利丰百年来孜孜不倦的努力,时刻心怀顾客赢得的。

2、坚持不懈的创新动力。

百年间利丰贸易的业务角色从简单的采购代理,经历采购公司、无边界生产、虚拟生产模式到目前全球性的整体供应链管理,不断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持续地创造高质量的附加值。

可见利丰高瞻远瞩、视野开放,紧紧把握时代大势,及时调整与时俱进,创新经营策略。

3、现代信息系统应用于供应链管理。

利丰推出的无边界、虚拟生产,特别是整体供应链管理模式,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量,对利丰今日的辉煌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通过全面掌握、运用和分析供应链上的信息,不断优化供应链的运作,增加供应链伙伴间及时的协同沟通,大幅度的降低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

4、国际化视野。

随着利丰的业务角色向进出口贸易产业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利丰逐步布局全球化市场,特别是自无边界生产、虚拟生产及全球供应链管理阶段后,利丰已然引领全球供应链的业务,并充分调动丰富的资源,从而为全球范围的顾客创造无限的附加值。

二、利丰目前供应链管理模式存在的风险和威胁分析诚然,我们在借鉴其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首先,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同样存在与利丰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中。

产品的需求信息随着供应链上的流转,“鞭稍效应”会使需求变异加速放大。

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虽然极大地冲抵了这种问题,但利丰供应链的复杂性决定了此类问题并不能彻底根除。

利丰供应链案例分析报告

利丰供应链案例分析报告

《利丰供应链管理实践》案例分析报告班级信142学号141254姓名韩兴华2017年5月11日利丰供应链案例分析一、利丰介绍1.利丰是一家什么样企业?业务有哪些?利丰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跨国商贸集团,为香港上巿公司及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摩根士丹利香港指数成份股。

利丰集团运用供应链治理的概念经营出口贸易、经销及零售三项核心业务,是从传统的华资贸易商转型为运用供应链管理概念来统筹生产和流通的跨国企业。

利丰集团有三大核心业务:利丰贸易、利和经销、利丰零售。

利丰贸易:集团的出口贸易业务,利丰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具规模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之一,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提供高增值及高流量消费品的原料采购、制造、及出口统筹等服务,业务网络遍布全球40多个经济体。

利和经销:集团的经销业务。

由利和经销主理,为亚太地区客户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核心业务包括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及品牌推广等。

利丰零售:集团的零售业务。

包括上市公司利亚零售有限公司及其他私营业务:玩具“反”斗城、Branded lifestyle及利邦有限公司,分店网点分布于大中华市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和菲律宾等。

2.什么是价值链?利丰如何进行价值链分解?P3-8价值链: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利丰的价值链分解:例如,公司获得一欧洲客户服装订单后,一般不会简单地要求在韩国或新加坡的分支机构直接从所在国进货,其可能的做法是,从比较成本出发,在韩国买进棉纱运到台湾纺织和染色,最后在泰国的多个工厂同时生产,再按时、按质、按量交付,这一工作流程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和最优化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演进总部位于香港的利丰集团是一个标准的“百年老店”,成立于1906年的利丰如今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采购和生产网络,并为知名品牌及零售商提供全球供应链管理。

历经全球商界之百年风云,利丰集团从传统的贸易商转型为一家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现代跨国商贸及分销集团,其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商学院管理案例的经典。

利丰集团——“分散生产”先行者。

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不是在一日之间建立起来的。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利丰一直是一个采购代理商的角色。

当现任集团主席冯国经于1976年进入集团管理层时,他的朋友曾提醒他采购代理是一个夕阳行业,4年之后就会消失。

在种情况下,利丰集团开始了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从采购代理商转型为生产计划的管理者和实施者。

在采购代理模式阶段,某位经营布料的客户会对利丰说:“我需要这种布料,请到最好的地方给我买来。

”而在新的阶段,客户则对利丰说:“下一季度我们需要这种外形、颜色和质量的布料,你能提出一个生产计划吗?” 从设计师提出的草案出发,利丰对市场进行调研,找到合适种类的纱并对样布染色以达到与其要求的颜色相一致。

然后,利丰根据产品构思生产出样品。

客户看到样品后说:“我喜欢这种而不喜欢那种,你能生产出更多的这种产品吗?”接下来,利丰就具体说明产品的调配及方案,为下个季节的产品提出完整的生产计划并签订合同。

然后,对工厂的生产进行计划和控制以确保质量和及时交付。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利丰一直采用这种交付生产计划的战略。

但接着利丰又遇到了新的挑战:亚洲小龙的出现使香港的生产成本增加而丧失了竞争力。

祖国内地的开放政策使香港地区可以把生产的劳动密集型部分向祖国南方转移,这就解决了成本问题。

比如说晶体管收音机,利丰只生产收音机的配套元件,然后运到祖国内地去装配。

这一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完成后,成品再回到香港地区进行测试和检测。

利丰将这种模式称之为“分散生产”。

这种方式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利丰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先行者。

利丰集团——过渡到供应链管理。

与这种分散生产相伴随的,是一种产业价值链的分解。

利丰也因此而过渡到供应链管理者的角色。

比如说,利丰获得了一份来自欧洲的一个零售商10000件衣服的订单,这种衣服可以在韩国采购获得,但利丰不会简单地要求在韩国的分支机构直接从韩国进货。

可能的做法是,从韩国买进纱运到中国台湾去纺织和染色;同时,由于日本的拉链和纽扣是最好的,并且大部分是在祖国内地生产,因此,利丰会从YKK(日本的一家大型拉链厂商)在祖国内地的分厂订购拉链,之后再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去生产服装,因为考虑到配额和劳动力条件,可能在泰国生产服装是最好的。

又由于客户要求迅速交货,利丰会在泰国的5个工厂里同时生产,这样就有效地分解了价值链,以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5个星期后,10000件衣服就到了欧洲的货架上,它们看起来像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的。

这是一种价值增值的新方式,结果是使产品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

利丰并不寻求哪一个国家可以生产出最好的产品,相反,他们对价值链(生产过程)进行分解,然后对每一步进行优化,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

这样做的好处超过了后勤和运输的成本,而且高的附加值增加了利润。

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可以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并降低成本。

还是以上面这个订单为例。

利丰在获得100000件衣服的订单时,还不知道它需要何种款式或颜色。

客户公司将在要求交货的5周前告诉利丰具体的要求。

利丰则需要和供应网络建立相互的信任,这样才能使供应纱的厂商为他们保留未经染色的纱,还需要向负责纺织和染色的工厂作订货的承诺,以使它们保留生产能力,在交货的5周前,再告诉它们利丰需要的颜色。

同样,利丰还会告诉生产服装的工厂:“现在,我们还不知道需要何种款式的产品。

但是,在某个时候,纺好的纱在染好色后会交给你,你有3周的时间来生产100000件衣服。

” 这样一种模式要求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恰到好处,这对利丰管理供应链的精确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一切由利丰自己来生产,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要求倒不会太高,但是,那样的话,整个订货过程要花3个月,而不是5个星期。

利丰在其几百个客户和几千个供应商之间传递信息,在接到订单后立即将价值链进行分解,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关于商家的能力、资源、质量、产品特性、产品范围、业务专长等各方面的信息,对客户提出的要求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来满足,实施分散化制造。

用冯国经的话来说,利丰是一个“无烟工厂”。

他们所做的工作是设计、购买并检查原材料,利丰的工厂管理人员提出生产计划并对整条价值链进行协调。

他们还检查生产,但并不管理工人,利丰没有自己的工厂。

利丰要和26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大约7500家供应商打交道。

如果每家工厂平均有200个工人,那么,实际上有100万以上的工人在为利丰的客户工作。

正是这一点使利丰不想拥有价值链中任何有关管理工厂的部分,因为要对100万名工人进行管理是一项巨大的工作。

那样,利丰有可能失去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因此,利丰把管理工人的工作交给一个个的企业家来做,然后再与他们签订合同。

而利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具备为许多类型的零售商寻求许多种类的产品方面的丰富经验。

当接到客户的订单时,利丰所做的增值服务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交货期,进行最佳的资源组合,设计出最适宜的供应链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利丰还担当起了确保订单按期执行的协调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从利丰公司供应链管理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谁对潜在合作企业的信息掌握得越详尽,并能加以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按照客户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能使这些合作伙伴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有效地承担起在供应链中各自的职能,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

利丰集团从一家传统贸易商成功转型为以供应链管理概念运作的现代跨国贸易集团。

多年的企业实际运作经验,使利丰集团对供应链管理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利丰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有效的产品供应,达到“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合适、合时、合价的产品”的目标。

利丰亦利用供应链管理有效地节约了成本。

通过共享设备、减低库存等手段,减少占用企业的资产,做到以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生意,带来可观的回报。

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案例中的“分散生产”的实质是什么?并阐述典型的“分散生产”方式。

(8分)2、结合案例分析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

(8分)3、结合案例分析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之处。

(9分)——信息和关系管理可口可乐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策略经过百年风雨,可口可乐公司仍以其知名的品牌闻名遐迩,雄居碳酸饮料行业之首。

一个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没有多少新点子问市的公司,为什在饮料经营方面,如此引人注目?除了饮料的秘密配方外,可口可乐还有什么秘密竞争性武器呢?从可口可乐的成长历程,考察其供应链管理策略,便可3种其发展奥秘。

特许合同方式的管理供应链策略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可口可乐仍然采取特许合同方式管理着供应链,这条供应链由浓缩液制造商、装瓶商、经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所组成,形成一个由可口可乐控制浓缩液制造,其它链节根据市场调控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在这一管理策略下,公司的竞争实力与市场的竞争环境达到完美结合,造就了可口可乐的知名品牌。

在公司发展的起步和成长阶段,一般商家的做法是通过自身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打开产品销路,扩大市场份额,但前提是公司资金雄厚和大笔资金的投入,若资金投入不足,则会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公司的成长速度。

可口可乐经过深思熟虑,没有采用这种其它企业惯用的经营套数,而是将公司定位于广告商和浓缩液制造商,通过特许合同的方式,以固定的浓缩液供货价格和区域独家经营的方式,将销售的权限授予装瓶商,借助装瓶商的企业家才能,建立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把可口可乐饮料送到千家万户。

这种特许合同的经营方式,是可口可乐的一种战略经营选择,有了这种抉择,可口可乐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成为出色的广告商,将可口可乐推向市场。

事实上,即使到了今天,可口可乐的广告仍然相当出色。

有了这种战略定位,可口可乐公司不遗余力的发展起1200家装瓶商,这些装瓶商为可口可乐占领市场,立下汗马功劳,为可口可乐销售网络的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正是有了装瓶商的密切合作,可口可乐才得以轻装上阵,迅速成长,成为软饮料市场的领导者。

控股经营方式的供应链管理策略随着饮料市场竞争的加剧,竞争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竞争对手,采取了咄咄逼人的竞争策略。

一方面在新的饮料细分市场,如大型连锁店,饭店等取得了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又在想方设法地蚕食可口可乐的传统市场,竞争态势对可口可乐的发展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形下,可口可乐只有奋起反击,才能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扭转销售增长缓慢的局面。

面对不利竞争,可口可乐所采取的策略是向装瓶商施加压力,要求其加快现代化生产过程的投入,以强化可乐的市场竞争地位。

但装瓶商也有自己的如意盘算,他们认为饮料市场已趋于饱和,是回收资金而不是增加投资的时候。

由于装瓶商有长期合同作后盾,并控制着可乐的营销网络,又锁定了可乐的进货成本,因此,对任何改变现状的举措,要么否决,要么怀疑而不积极配合。

就这样,可乐的战略意图受到了重挫,供应链的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可口可乐利用其开发的新品种,高糖玉米浓缩液上市契机,同装瓶商展开了艰难的谈判。

一方面,如果新品种能够顺利替代原有浓缩液,就可以为可乐节约20%的生产成本,但可乐不是独享其成,而是与装瓶商分享获利的机会,条件是装瓶商同意修改合同条款,并在部分条款上作出让步,这样在调整供应链管理方面,可口可乐就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另一方面,可口可乐通过特许权回购,购买控股的方式和提供中介和融资的策略,对装瓶商的经营活动施加影响,使装瓶商接受可乐的管理理念,支持可乐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而那些不愿意接受可乐所提条件的装瓶商,因得不到可乐在融资和管理资源方面的支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江河日下。

但是,对装瓶商绝对控股的策略,又使得可口可乐提高了公司的资本密集程度,扩大了公司的资产规模,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这样,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并能控制供应链管理的谋略,又摆在了公司面前。

持股方式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公司的经营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但供应链中的不同链节,其赢利能力是有差别的,大量资金投入获利能力不强的链节,将导致股东收益的下降。

改善公司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就成了可口可乐必须作出的决择。

在供应链管理上,可口可乐可谓游刃有余。

为了对付众多曾经为可乐开拓市场建立过功勋的小型装瓶商,公司在采用特许权回购的收购战略之后,面临的是如何将“烫手的山芋”转手出去。

在经过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之后,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了装瓶商控股股份公司,由装瓶商控股公司控制装瓶商的经营活动,通过装瓶商控股公司,可乐可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战略调控,这只是可乐剥离绝对控股权的第一步战略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