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范文
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范文大学生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学生犯罪案件呈现出不容忽视的趋势。
大学生犯罪案件不仅涉及到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也波及到社会公共安全。
因此,对于大学生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及时解决犯罪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打击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查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犯罪案件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2019年全国共发生大学生犯罪案件3000余起,其中包括盗窃、贩毒、校园暴力、欺诈等多种类型。
这些案件的发生对大学生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和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调查内容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各地大学生犯罪案件的当事人进行深入访谈和调查,以了解他们犯罪的原因、手段和动机。
2.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给被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和针对性的面对面访谈,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3. 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犯罪案件的主要原因如下:(1) 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社交、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一些学生无法承受压力而产生逃避、反抗的心理,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2) 经济困难:一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支付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选择了犯罪行为。
(3) 个人成长问题: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教育缺失、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对待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产生犯罪倾向。
(4) 就业压力: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选择了通过犯罪手段获取经验和资源。
四、调查分析1.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应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本文是一份调查报告,涉及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情况。
以下是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1. 背景信息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的样本包括来自各个大学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
他们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的学生,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
2. 罪行种类和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涉及的犯罪类型较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盗窃、网络诈骗、赌博、吸毒、暴力犯罪和欺诈。
其中,网络诈骗和赌博是最常见的犯罪行为,占比分别为30%和25%。
其他犯罪行为的频率相对较低,占比在10%以下。
3. 犯罪动机和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犯罪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经分析后发现,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犯罪产生较大的影响:- 经济压力:经济困难是一些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可能为了赚取额外的收入而选择从事非法活动。
- 社交圈子:与犯罪团伙或有犯罪倾向的朋友接触频繁可能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风险增加。
- 网络诱惑: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机会,某些学生会被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活动所吸引。
- 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一部分大学生在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方面存在缺乏,对于犯罪行为的后果理解不够清晰,从而酿成错误的选择。
4. 预防措施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为降低大学生犯罪的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干预:- 加强经济扶持:学校和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经济压力,降低犯罪的动机。
- 拓宽社交圈子: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扩大交际圈子,与正面影响力较大的朋友为伍,减少犯罪倾向的影响。
- 加强法律教育:学校可以设置必修法律课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让学生清楚犯罪行为的后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5. 结论:大学生犯罪是一个严重而复杂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压力、社交圈子、网络诱惑以及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犯罪产生影响。
大学生法律案例及其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在校园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以一起大学生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律素养。
二、案例简介某高校大学生小王,因涉嫌盗窃罪被警方逮捕。
据调查,小王在宿舍内盗窃了同宿舍同学小张的笔记本电脑,价值5000元。
小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并表示愿意赔偿损失。
但小张认为,仅赔偿损失并不能弥补自己的损失,要求小王承担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案例性质本案属于侵犯财产罪中的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案例分析(1)犯罪主体本案的犯罪主体是小王,一名普通大学生。
大学生作为犯罪主体,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法律知识,但仍然会因一时冲动而犯罪。
这提醒我们,大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2)犯罪客体本案的犯罪客体是小张的财产权。
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国家法律予以保护。
小王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财产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犯罪主观方面本案的犯罪主观方面是小王的故意。
小王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财产权,仍然故意为之,构成盗窃罪。
(4)犯罪客观方面本案的犯罪客观方面是小王实施了盗窃行为。
小王在宿舍内秘密窃取了小张的笔记本电脑,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3.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小王应承担刑事责任。
同时,小王还需赔偿小张的损失,包括笔记本电脑的价值以及因盗窃行为给小张造成的其他损失。
四、启示与建议1.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提高其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大学生法律案件典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校园盗窃案件也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大学生校园盗窃案为例,分析案件审理过程及对校园安全的启示。
(一)案件基本情况2019年5月,某大学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系该校一名大二学生,受害人为该校一名大一女生。
犯罪嫌疑人趁受害人不注意,将其宿舍内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盗走。
案发后,受害人在宿舍内发现物品丢失,立即报警。
警方经过调查,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二)案件审理过程1. 警方调查取证接到报案后,警方迅速对案件展开调查。
通过现场勘查、监控录像分析、询问目击者等手段,警方收集了大量证据,证实犯罪嫌疑人盗窃事实。
2.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后,将其移交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过程中,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讯问,进一步核实了案件事实。
同时,检察机关依法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了评估。
3. 法院审理检察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充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
最终,法院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悔罪表现,依法作出判决。
(三)案件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犯罪嫌疑人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鉴于其犯罪时系未成年人,具有自首情节,认罪态度良好,且赔偿了受害人的经济损失,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判决犯罪嫌疑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二、案件启示1.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之所以犯罪,与其法律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
因此,高校应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2.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高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监控系统,加强对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的巡查,确保校园安全。
3. 加强心理辅导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等原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大学生犯罪案例及分析(大学生犯罪案例及分析心得体会)
大学生犯罪案例及分析(大学生犯罪案例及分析心得体会)求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要带图片的!1、【案例一】感情受挫竟做“黑客”近日,公司向洪山警方举报,由该公司提供服务器服务的15家政府网站被侵入,政府信息发布很受影响。
警方调查发现,武汉高校一名大三学生小君有重大作案嫌疑。
2、请根据作用机制的标准,分析石章碧的犯罪原因。
(35%) 试论非道德现象与犯罪现象的关系。
(15%) 试述犯罪预防的概念及其特点。
(15%) 针对本案,你认为应如何加强犯罪预防工作。
3、年1月至4月,在高校相对集中的南开区,法院共受理大学生犯罪案件24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5%。
在24件案件中,男性21人,女性3人,其中累犯3人;被告人主观上均有犯罪故意,无过失犯罪。
4、案例分析:李、王和徐预谋实施的是绑架罪,但具体实施犯罪过程中,他们不仅实施了绑架的行为,并且还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实施绑架行为并杀害被绑架人的,以绑架罪论处。
1、【案例三】顺手牵羊知法犯法小常是武汉重点大学应届法学硕士毕业生,虽毕业临近,但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家庭条件本就不好的他,经济上更加捉襟见肘。
前不久,小常像往常一样回宿舍。
2、没有钱花大学生做起“梁上君子”盗窃案例是大学生犯罪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为临时见财起意,慑于法律的威严,发案后大多会主动投案,量刑上也会从轻处罚。
3、案例1:陈xx、单xx均为学校在校学生,一天陈约单去中学打龚成,因龚向另一学生强索钱财。
两人在校门口,正好碰上学生胡栏住龚,陈上去就打,打后胡提出要钱,龚只好同意交出70元钱由陈、胡等人分。
4、案例 1 因为在租影碟的时候与他人发生口角,海淀走读大学学生栗从保安手里接过藏在保卫室里的砍刀,将对方乱刀砍伤。
5、沉迷程序设计误了学业今年27岁的卓科,1978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
1998年,卓科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知名高校的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成为村里走出来的第一名大学生。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其犯罪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大学生犯罪案例,探讨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特点以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网络诈骗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
某大学生小张,因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获取游戏装备,通过非法途径购买,结果被诈骗团伙利用,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小张的案例反映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案例二: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影响校园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小李因与同学发生口角,情绪失控,对同学进行了暴力攻击,造成了严重伤害。
这一案例揭示了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冲突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采取极端手段。
案例三:盗窃行为大学生小王因家庭经济困难,为了维持生活,选择了盗窃同学的财物。
虽然小王的行为是出于生存压力,但这并不能成为犯罪的理由。
此案例说明,大学生在面对经济压力时,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求助渠道。
案例四:考试作弊考试作弊是大学生犯罪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
大学生小赵在期末考试中,为了获得好成绩,选择了作弊。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小赵的案例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存在侥幸心理和诚信缺失。
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对法律法规了解不足,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容易在不经意间触犯法律。
2. 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学业、就业等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疏导,可能会走向极端。
3.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行为偏离正轨。
4. 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若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可能会导致学生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缺乏正确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措施1. 加强法律教育:通过开设法律课程、举办法律讲座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了解法律的底线和界限。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预防措施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缓解 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 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受到外界 。同时,他们也应该学会自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改善社会环境:社会应该加强对网络游戏、校园欺凌等问题的关注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 法。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 大量关于大学生犯罪的资料 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选取 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最 果,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和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小王是一名大学生,他在一次考试中作弊被发现,受到了 王感到非常沮丧和失落,他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且经常逃课。最 被学校催缴,并被要求退学。小王的父母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他们 处分是因为他缺乏自律和责任感。因此,他们与学校进行了沟通,要 并让小王重新回到学校。然而,学校认为小王的作弊行为已经违反了 此无法撤销处分。最终,小王因为自己的行为而退学
-
THE END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原因分析
心理压力过大: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这 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采取 行为来缓解压力,如作弊、逃课等行为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受到 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自律而犯错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1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 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社会环境存在 一些不良因素,如网络游戏、校园欺凌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
常用大学生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大学法学院一年级学生小张,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
一日,小张在宿舍发现丢失了一部价值3000元的笔记本电脑。
由于宿舍门并未被撬,小张初步判断是同宿舍的同学所为。
在多次询问无果后,小张决定报警处理。
二、案件经过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
通过调取宿舍监控录像,发现小张的同宿舍同学小李有重大作案嫌疑。
小李平时较为低调,但近期购买了一款新款手机,引起了小张的怀疑。
警方随后对小李进行了讯问,小李在强大的证据面前,最终承认了盗窃笔记本电脑的事实。
三、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1. 盗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本案中,小李盗窃了小张价值3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属于数额较大的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
2. 共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在本案中,虽然小李是单独实施了盗窃行为,但考虑到小李与小张同住一室,存在一定的共同生活关系,且小李对小张的电脑盗窃行为并未与小张进行过沟通,因此不能认定小李与小张构成共同犯罪。
3. 自首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小李在警方讯问过程中,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小李的行为构成盗窃罪,鉴于其有自首情节,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判决小李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五、启示本案给大学生带来了以下启示:1. 加强法律意识: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大学生犯罪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犯罪案件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的分析,探讨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特点及法律应对措施,旨在为预防大学生犯罪提供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犯罪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本应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大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犯罪案件的分析,旨在揭示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应对措施。
二、大学生犯罪案件的特点1.犯罪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犯罪案件涉及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强奸等多种类型。
其中,盗窃和诈骗案件较为常见,抢劫、故意伤害和强奸等暴力性犯罪也时有发生。
2.犯罪手段隐蔽化部分大学生犯罪手段较为隐蔽,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盗窃等犯罪活动。
同时,部分大学生犯罪后,采取销毁证据、逃避侦查等手段,使得案件侦破难度加大。
3.犯罪动机复杂化大学生犯罪动机复杂,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情感、心理、道德等方面的原因。
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走上犯罪道路;也有因情感纠葛、心理压力等原因而犯罪。
4.犯罪主体年轻化大学生犯罪主体年轻化,犯罪年龄多集中在18-22岁之间。
这一年龄段的个体,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导致犯罪。
三、大学生犯罪的原因1.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过于溺爱,导致子女缺乏自律意识,道德观念淡薄。
同时,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进而走上犯罪道路。
2.学校教育不足部分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德育教育。
导致学生在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等方面存在缺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犯罪有着重要影响。
如网络不良信息、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色情内容等,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模仿心理,走上犯罪道路。
4.个人心理因素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他们采取极端行为。
大学生犯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的调查报告宜春电大2010秋法学大专陈扬近两年受理的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
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笔者对我院受理的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
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
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
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七)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
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李心草案件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李心草案件是指2019年8月14日,四川大学一名女大学生李心草在昆明一家酒店内不幸离世的事件。
案件发生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舆论热议。
经过调查,李心草离世的原因与室友及男友有关。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李心草案件进行分析。
二、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1. 室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在此案件中,室友在李心草离世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对李心草进行言语侮辱、殴打等行为。
因此,室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男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避险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男友在与李心草发生争执后,采取了极端行为,导致李心草离世。
因此,男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酒店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此案件中,酒店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未能对入住客人进行有效管理,导致李心草在酒店内遭受伤害。
因此,酒店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警方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正在进行的殴打、侮辱、恐吓、非法拘禁、抢劫、抢夺、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受害人或者在场人员有权立即报警。
”在本案中,警方在接到报警后,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违法行为,导致李心草离世。
因此,警方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件的法律分析1. 室友法律责任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室友在共同实施侵权行为中,对李心草进行了言语侮辱、殴打等行为,侵犯了李心草的人格权和身体权。
因此,室友应承担侵权责任,包括赔偿李心草的损失、承担刑事责任等。
2. 男友法律责任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规定,男友在与李心草发生争执后,采取了极端行为,导致李心草离世。
大学生法律案件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秋季,某大学校园内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受害者是一名大二学生,名叫李明(化名)。
李明在学校宿舍内发现其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被盗。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系该校一名大一学生,名叫张强(化名)。
张强因家庭经济困难,产生了盗窃的念头。
二、案件经过1. 盗窃行为:张强在夜间潜入李明的宿舍,利用李明外出时未锁门的机会,盗走了其笔记本电脑。
2. 调查取证:李明发现电脑被盗后,立即向宿舍管理员和学校保卫处报告。
学校保卫处通过监控录像,发现了张强的盗窃行为。
3. 抓捕归案:张强在盗窃后不久被学校保卫处抓获。
警方随后介入调查,确认了张强的犯罪事实。
三、法律分析1. 犯罪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张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2. 犯罪事实:张强在夜间潜入宿舍,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量刑分析:根据案件情况,张强盗窃的财物价值为5000元,属于数额较大,且为初犯,可以考虑从轻处罚。
同时,考虑到张强系在校学生,具有悔罪表现,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四、案例分析1. 校园盗窃的原因:张强盗窃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
这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经济压力时,容易产生违法犯罪的想法。
学校和家长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经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校园盗窃的防范:学校应加强宿舍安全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经济压力,避免因经济困难而走上犯罪道路。
3. 法律教育的缺失:张强盗窃行为的发生,也与他的法律意识淡薄有关。
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加强法律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逐步繁荣,大学教育的普及率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然而,与大学生人数的增加相比,大学生犯罪案件的数量也有所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大学生犯罪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揭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犯罪类型及案例分析1.1 盗窃大学生盗窃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以小额物品的盗窃居多。
例如,在某大学校园中,学生们的手机、自行车和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频繁失窃,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和学习氛围。
1.2 贩毒虽然贩毒案件在大学生中并不常见,但其危害性极大。
研究显示,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兴奋剂需求或追求经济利润,涉足贩毒行业。
他们购买毒品并将其销售给其他学生或外界,往往导致毒品泛滥和其他严重后果。
1.3 抢劫抢劫是大学生犯罪中最为严重和危险的一种行为。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学生们也面临着诸多压力,某些学生可能会被迫或影响下投身抢劫行为。
例如,在某校附近的商店内,多名大学生联手作案,对店主进行持械抢劫,造成严重经济和人身伤害。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2.1 经济压力大学生学费、生活费等经济压力的增加,很容易使一些学生沉迷网赌、偷盗或参与非法活动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以缓解经济困难。
2.2 价值观缺失一些大学生在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下,对法律和道德规范缺乏敬畏和遵守,轻易参与违法活动。
2.3 心理压力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社交压力等,使得一些学生心理孤立和承受能力不足,易被不良信息和不法分子所利用。
三、大学生犯罪防控措施3.1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使其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
3.2 优化心理健康服务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等,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击诱惑的能力。
3.3 加大监管力度学校和社会公安部门可以加强校园安全巡逻,增加监控设施,加大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减少各类犯罪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案例法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一位大学生在校园内发生的一起盗窃案。
被告人小王,男,20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
2021年11月,小王因经济困难,产生了盗窃他人财物的念头。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王发现同宿舍同学小李的笔记本电脑价值较高,且小李经常外出,笔记本电脑无人看管。
于是,小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趁小李不在宿舍之际,盗走了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价值人民币8000元。
二、案件经过1. 犯罪预备阶段:小王在盗窃前,多次观察小李的生活习惯,确定小李笔记本电脑的位置和价值,并制定了详细的盗窃计划。
2. 犯罪实施阶段:2021年11月某日晚,小王趁小李外出,进入宿舍,将笔记本电脑盗走。
3. 犯罪既遂阶段:小王将笔记本电脑盗走后,将其卖给了二手手机店,得款人民币5000元。
三、法律分析1. 犯罪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小王盗窃的笔记本电脑价值人民币8000元,属于数额较大,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因此,小王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2. 犯罪形态:小王在犯罪过程中,已经将笔记本电脑盗走并卖掉,属于盗窃罪的既遂形态。
3. 犯罪主体:小王系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件。
4. 犯罪客体:小王的行为侵犯了小李的财产所有权,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客体。
5. 犯罪主观方面:小王在犯罪过程中,具有盗窃的故意,且实施了盗窃的行为,属于盗窃罪的主观方面。
四、判决建议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对小王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五、案例分析1. 校园盗窃案件的特点:校园盗窃案件往往发生在校园内部,作案手段简单,犯罪成本低,作案时间短,给校园治安带来严重影响。
大学生犯罪案例及法律(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犯罪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本应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然而,一些大学生却因种种原因走上犯罪道路,不仅损害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也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偏离。
本文将通过对几起大学生犯罪案例的分析,探讨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特点及法律处理,以期引起社会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重视。
二、大学生犯罪案例解析1. 案例一:大学生抢劫案某高校大学生李某,因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为筹集游戏资金,李某与同乡王某密谋抢劫。
两人于一天晚上,携带凶器闯入一家便利店,将店主打伤,抢走现金5000元。
案发后,李某被警方抓获,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
解析:李某因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家庭经济负担加重,最终走上抢劫道路。
此案反映出大学生犯罪的一个原因:道德观念缺失、法制意识淡薄。
此外,李某与同乡王某的作案行为也反映出大学生犯罪往往具有团伙性。
2. 案例二:大学生诈骗案某高校大学生张某,利用网络交友平台结识了一名女子,以结婚为名,骗取对方信任。
随后,张某以各种理由向对方索要钱财,共计10万元。
案发后,张某被警方抓获,依法判处有期徒刑7年。
解析:张某利用网络交友平台进行诈骗,反映出大学生犯罪手段的隐蔽性。
此外,张某的诈骗行为也暴露出大学生犯罪具有欺骗性、欺诈性等特点。
3. 案例三:大学生贩毒案某高校大学生王某,因结识了一名毒贩,逐渐沉迷于毒品。
为筹集毒资,王某开始贩毒。
经警方调查,王某共贩卖毒品100克,案发后,王某被依法判处死刑。
解析:王某因结识毒贩,逐渐走上贩毒道路。
此案反映出大学生犯罪的一个严重后果:毒品犯罪。
此外,王某的贩毒行为也暴露出大学生犯罪具有暴力性、危害性等特点。
三、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大学生家庭环境复杂,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法制意识淡薄。
2. 学校教育不足: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大学生在面对诱惑时缺乏抵御能力。
大学生刑事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
本文将以一起大学生犯罪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刑事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探讨大学生犯罪的法律责任及其预防措施。
案例简介某大学四年级学生李某,因沉迷网络游戏,欠下巨额债务。
为了偿还债务,李某在网络上结识了不法分子,参与了一起盗窃团伙。
在团伙中,李某负责收集情报、传递信息,为团伙盗窃活动提供便利。
经过多次作案,李某团伙共盗取他人财物价值数十万元。
案发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二、案例分析1. 犯罪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在本案中,李某参与盗窃团伙,为团伙盗窃活动提供便利,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2.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本案中,李某团伙盗窃数额巨大,且李某在团伙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李某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法律后果。
3. 刑事责任年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李某已满十八周岁,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 教育改造对于大学生犯罪,我国刑法强调教育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在判决时,法院会考虑李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依法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同时,对李某进行必要的教育改造,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三、预防措施1. 加强法律教育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 完善管理制度高校应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预防犯罪的发生。
大学生法律案例及剖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心生盗窃念头。
一日,甲潜入学校实验室,窃取了一台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
事后,甲将电脑以4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同学乙。
不久,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电脑丢失,报警后将甲抓获。
乙在甲被抓获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二、案例分析1. 案例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在本案中,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实验室的笔记本电脑,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2. 案例分析(1)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甲在盗窃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① 主观方面:甲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想通过盗窃获取经济利益。
② 客观方面:甲秘密窃取实验室的笔记本电脑,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③ 主体方面:甲已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综上所述,甲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构成盗窃罪。
(2)乙的行为构成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在本案中,乙在甲被抓获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
(3)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在本案中,乙明知甲盗窃的电脑是犯罪所得,却以4000元的价格收购,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三、法律建议1.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等高风险区域的监管,防止类似盗窃案件的发生。
3.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学校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因心理问题导致违法犯罪。
学生被抓案件分析报告
学生被抓案件分析报告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对学生被抓案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1. 事实概述:根据报道,一名学生在某校园内被抓,但详细信息并未提供。
因此,我们需要为了解该案件的背景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予以更多的信息。
2. 分析学生被抓的原因:a. 违反校规或法律:学生可能被抓是因为他们违反了学校规定或法律。
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欺凌、抄袭、违反校园安全规定或非法持有物品等。
b. 违反道德或职业道德准则:学生的行为可能违反了道德或职业道德准则,例如作弊、欺诈或不诚实行为等,这可能导致学生受到相应的处罚。
3. 影响和后果:a. 学生个人的影响:学生被抓可能对其个人形象和声誉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这可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个人和职业生涯中面临挑战,如就业机会的减少或受限。
b. 整个学校群体的影响:学生被抓的事件可能对整个学校社区产生负面影响,破坏学校声誉和形象。
这种事件可能导致学校面临舆论压力、信任问题和社会关注。
4. 应对措施和建议:a. 教育和指导:为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学校应该加强学生教育和指导,教授他们遵守规定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这可以通过课程、讲座和辅导活动来实现。
b. 学生支持和心理健康:学生的行为往往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应对压力和挑战。
c. 制度和规定的修订:学校应该审查和修改现有的制度和规定,以确保其适应社会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这将有助于减少学生违规行为和相关案件的发生。
5. 提高公众意识和透明度: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被抓案件的公开信息透明度,确保公众了解学校对此类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这将有助于提高公众信任度,并使学校能够更好地应对类似事件。
总之,学生被抓案件的发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教育、支持和制度的改进,我们可以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养环境。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
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大学生犯罪案例分析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大学生则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以下将就一起典型的大学生犯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该案例中,一位大学生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调查得知,该大学生原本是一位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眼中都是一个榜样。
然而,由于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和错误的朋友圈子的影响,他走上了犯罪道路。
首先,大学生犯罪案件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家庭经济压力。
大学生犯罪案例中很大程度上可归于家庭因素。
许多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负担起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这使得大学生们在经济上倍感压力。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一些大学生可能会选择非法手段,比如盗窃等,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境。
其次,大学生犯罪案例背后还存在着错误的朋友圈子的影响。
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基本现象,人们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然而,错误的朋友圈子往往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往往被诱导、引诱或者激发出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针对大学生犯罪案例,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确保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其次,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规范管理,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培养正确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降低其对犯罪行为的诱惑。
最后,家庭和社会都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爱和教育。
家庭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困境和需求,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注与关爱,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让大学生能够顺利地过渡到社会,并有一个发展的舞台。
综上所述,大学生犯罪案例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大学生被抓案件分析报告
大学生被抓案件分析报告# 大学生被抓案件分析报告一、案件概述在某某大学的校园中,发生了一起大学生被抓的案件。
该案件涉及一名大学生在校内持有非法物品并进行交易的行为。
二、案件经过该案件始于某某大学校园安全人员的巡逻中发现了可疑行为。
当时,校园安全人员注意到一名大学生在晚上离开宿舍时携带了一袋可疑物品,并向校园内另一名陌生男子交付了物品后离开。
校园安全人员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涉及非法交易,因此对该名大学生进行了截查。
经过现场搜身,他们发现了一些可疑物品,其中包括毒品。
校园安全人员将大学生带到校园保安办公室进行进一步调查,并根据大学的校规校纪,立即报案向警方求助。
三、警方介入接到校方的报案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
初步询问后,警方决定对该名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盘问和侦查。
通过对大学生的讯问,警方得知该名大学生是一个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赚取额外的收入,他参与了非法物品的交易。
警方进一步展开调查,以尽可能获得更多线索。
他们查看了该名大学生的手机通信记录,并联系了与该名大学生交易过的人员进行问讯。
通过这些努力,警方逐渐了解到该非法交易行为的背后存在一个犯罪团伙。
四、犯罪团伙调查警方决定将调查的重点置于犯罪团伙身上。
他们通过对大学生的供述和通信记录的分析,逐渐掌握到一些重要线索。
通过多次追踪和蹲点,警方成功地捕获了该团伙的核心成员,并搜查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
在搜查中,警方发现了大量的非法物品和涉案证据。
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确定该犯罪团伙已经在校园内进行非法交易一段时间,并已经涉及到一部分学生。
警方将此情况向校方做了汇报,并与校方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校园的安保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
五、案件结果及启示经过警方的调查和努力,该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相关成员被逮捕并被起诉。
大学生被抓的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起案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教育部门和相关校园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宣传,让学生对违法犯罪行为有足够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
在我院近两年受理的刑事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
这些生活在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笔者对我院受理的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
(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
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
(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
(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
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刑期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
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七)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
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
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
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
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
一些港台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
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
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
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在犯罪大学生所属的学校中,民办大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学院。
不可否认,某些民办大学为吸纳高考落榜学生和低分学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人教育学院也为社会上希望继续进修的人员提供了机会,但二者注重经济效益、实行松散管理的办学模式也为当地的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3、犯罪大学生心理原因分析
(1)侥幸心理、冲动心理作祟。
大学生犯罪当中,蓄谋犯罪的几乎没有,多是冲动型犯罪,即临时起意。
犯盗窃罪的大学生多存在贪慕虚荣,贪图享乐思想。
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将他人物品“顺手牵羊”,仅有一例是出于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窃;犯故意伤害罪的大学生多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待到把人打伤后又追悔不已。
(2)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响。
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犯罪
主体全部是大学一、二年级(包括大专)的学生,尤以外地学生居多。
外地大学生初来北京求学,远离家乡和亲人,周围环境变动很大,心理处于学生向成人过渡的转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涩,心理易产生失衡或彷徨,孤独感也油然而生。
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贯懒散的学生这时如果没有人从旁开导,容易走上歧途。
4、诱使大学生犯罪的“导火索”分析
诱使大学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诱使犯罪的导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范意识不强,给思想不良大学生以可乘之机。
在盗窃案例中,被盗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随手放置在暴露于公共视线之内的地方,引发了思想不良的大学生顺手牵羊;故意伤害案例中,被害人对有暴力倾向(或醉酒)的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不懂得适时避让,以退为进,结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伤害。
三、承办人在办理大学生案件中应注意的问题:
承办人在办理大学生犯罪案件中,应以挽救为主,以攻心为上,针对个案制定案件审查方案,对不同性质的大学生犯罪要采取不同策略。
对一贯表现良好仅是一时糊涂的大学生,要给予其适当安慰,鼓励其继续学业(或是继续学习);对于确属主观恶性较大、劣迹斑斑的个别“害群之马”,承办人员也应注意将其与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区分,仔细审查后作出适当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