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的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的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的实验报告篇一: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实验十二氧化还原反应一、实验目的1.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和介质、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加深理解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浓度变化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 .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电解及电化学腐蚀等基本知识。

[ 教学重点]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 教学难点] 原电池、电解及电化学腐蚀等知识。

[ 实验用品]仪器:低压电源、盐桥、伏特计药品:0.5 mol ・L- 1Pb(NO3)2、(0.5、1 mol ・L-1)CuS04、0.5 mol • L-1 ZnSO4、0.1 mol ・L- 1KI、0.1 mol • L- 1FeCI3、0.1 mol丄-1KBr、0.1 mol ・L- 1FeS04、(1、3 mol ・L-1) H2SO4 6 mol • L- 1HAc、(2 mol • L-1 、浓)HNO3、(0.01 、0.1 mol • L-1)KMnO4、6 mol ・L- 1NaOH0.1 mol ・L- 1K2Cr2O7、饱和KCl、浓NH3・H2O 饱和氯水、12水、Br2水、CCI4、酚酞溶液、Na2S2O3红石蕊试纸材料:导线、砂纸、电极(铁钉、铜片、锌片、碳棒)二、实验内容(一)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1.2Fe3++ 2I-= 2Fe2++ I2 I2 易溶于CCl4 ,CCl4 层显紫红色2 .Fe3++ Br- 不起反应,CCl4 层无色3.Cl2+ 2Br-= 2Cl-+ Br2 Br2 溶于CCl4,CCl4 层显橙黄色(二)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1.浓度影响在两只50mL烧杯中,分别注入30mL0.5mol・L-1 ZnS04 和0.5mol - L-1 CuSO4,在ZnSO4中插入Zn 片,CuS04中插入Cu 片,中间以盐桥相通,用导线将Zn 片Cu 片分别与伏特表的负极和正极相接。

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压。

氧化还原实验报告范文

氧化还原实验报告范文

氧化还原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氧化还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氧化还原实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形成了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来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仪器和试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硫酸、硫酸亚铁溶液、溴水、甲醇、醋酸、铁粉、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等。

实验步骤:1. 首先取一定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入适量的硫酸,使其呈现粉红色。

2. 取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少量的溴水,使其呈现淡黄色。

3. 将甲醇和醋酸混合,加入铁粉,观察其反应过程。

4. 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记录滴定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5. 通过滴定结果计算出硫酸亚铁溶液中的还原剂的浓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表明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硫酸亚铁是一种强还原剂。

通过滴定结果计算出硫酸亚铁溶液中还原剂的浓度为0.1mol/L。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学会了使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实验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提高实验操作的技巧,以便更好地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理解。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3、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反应。

氧化数升高的过程称为氧化,氧化数降低的过程称为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总是同时发生的。

氧化剂是在反应中能够使其他物质氧化,自身被还原的物质,其氧化数降低;还原剂是在反应中能够使其他物质还原,自身被氧化的物质,其氧化数升高。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

例如,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Zn + CuSO₄= ZnSO₄+ Cu在这个反应中,锌(Zn)的氧化数从 0 升高到+2,被氧化,是还原剂;铜离子(Cu²⁺)的氧化数从+2 降低到0,被还原,是氧化剂。

三、实验用品1、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

2、药品:稀硫酸(H₂SO₄)、铜片、锌片、铁钉、氯化铁溶液(FeCl₃)、碘化钾溶液(KI)、淀粉溶液。

四、实验步骤1、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约 2 mL 稀硫酸。

放入一小块铜片,观察有无明显现象。

实验现象: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解释: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之后,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所以不发生反应。

2、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约 2 mL 稀硫酸。

放入一小块锌片,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锌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解释: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氢,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Zn + H₂SO₄= ZnSO₄+ H₂↑,锌被氧化,氢离子被还原。

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约 2 mL 硫酸铜溶液。

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解释: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能将铜离子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 + CuSO₄= FeSO₄+ Cu,铁被氧化,铜离子被还原。

氧化还原干预实验报告(3篇)

氧化还原干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2.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机制。

3. 评估氧化还原干预对实验体系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或离子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改变其氧化态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两个半反应:氧化半反应(失去电子)和还原半反应(获得电子)。

本实验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变化,并分析氧化还原干预对实验体系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氧化剂:FeCl3、KMnO4- 还原剂:KI、FeSO4- 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试纸- 溶液:0.1 mol·L-1 HCl、0.1 mol·L-1 NaOH2. 实验仪器:- 烧杯- 滴定管- 电子天平- 移液器- pH计- 伏特计- 铁钉、铜片、锌片、碳棒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溶液:- 配制0.1 mol·L-1 HCl、0.1 mol·L-1 NaOH溶液。

- 配制0.1 mol·L-1 KI、0.1 mol·L-1 FeSO4溶液。

- 配制0.1 mol·L-1 FeCl3、0.1 mol·L-1 KMnO4溶液。

2. 观察氧化还原反应:- 将FeCl3溶液滴入KI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将KMnO4溶液滴入KI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氧化还原干预:- 在FeCl3溶液中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观察沉淀生成情况。

- 在KMnO4溶液中加入0.1 mol·L-1 HCl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 测量电极电势:- 使用铁钉、铜片、锌片、碳棒组成原电池,测量电极电势。

- 改变溶液浓度,观察电极电势变化。

5. 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氧化还原反应:- 当FeCl3溶液滴入KI溶液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Fe3+被还原为Fe2+,I-被氧化为I2。

化学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化学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化学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常涉及到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还原;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氧化。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氢氧化钠溶液(NaOH)2. 硝酸银溶液(AgNO3)3. 氯化铜溶液(CuCl2)4. 锌片(Zn)5. 银电极(Ag)6. 铜电极(Cu)7. 锌电极(Zn)8. 电源9. 导线10. 试管11. 烧杯12. 酒精灯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将银电极、铜电极和锌电极用酒精灯烧热,使其表面干燥。

b. 准备好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并标明浓度。

2. 实验操作:a. 将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铜溶液。

b. 将另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c. 将铜电极分别插入两个试管中,并将试管放置在实验台上。

d. 将锌片插入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并将锌片与银电极连接。

e. 将电源的正极与银电极连接,负极与铜电极连接,并打开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1. 在含有氯化铜溶液的试管中,铜电极逐渐变浅,溶液的颜色逐渐由蓝色变为无色。

2. 在含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银电极逐渐变黑,溶液的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白色。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氯化铜溶液中,铜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铜离子被还原为铜金属,而氯离子则接受了电子,被氧化为氯气。

Cu2+(aq) + 2e- → Cu(s)2Cl-(aq) → Cl2(g) + 2e-2. 在硝酸银溶液中,银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银离子被还原为银金属,而硝酸根离子则接受了电子,被氧化为氧气。

2Ag+(aq) + 2e- → 2Ag(s)2NO3-(aq) → O2(g) + 2e-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氧化还原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学会运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3. 熟悉溶液酸度、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其所对应的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它反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倾向性。

电极电势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倾向性越强。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低压电源、盐桥、伏特计、烧杯、量筒、导线、砂纸、电极(铁钉、铜片、锌片、碳棒)等。

2. 试剂:0.5 mol·L-1 Pb(NO3)2、0.5 mol·L-1 CuSO4、0.5 mol·L-1 ZnSO4、0.1 mol·L-1 KI、0.1 mol·L-1 FeCl3、0.1 mol·L-1 KBr、0.1 mol·L-1FeSO4、1 mol·L-1 H2SO4、6 mol·L-1 HAc、0.01 mol·L-1 KMnO4、6 mol·L-1 NaOH、0.1 mol·L-1 K2Cr2O7、饱和KCl、浓NH3·H2O、饱和氯水、I2水、Br2水、CCl4、酚酞溶液、Na2S2O3、红石蕊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按实验要求配制相关溶液,注意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2. 电极电势测量:将电极插入溶液中,用导线连接伏特计,通过盐桥与标准氢电极连接。

测量电极电势。

3.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以及溶液酸度、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极电势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

氧化还原的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的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的实验报告氧化还原的实验报告引言: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原子的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和测量氧化还原电位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性和规律。

实验一:铜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目的:通过铜的氧化还原反应,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和测量氧化还原电位。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

2.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两个不同的试管中,并加入足够的稀硫酸。

3. 观察反应的现象,记录下气泡的产生和颜色的变化。

4. 使用电位计测量铜片和锌片的氧化还原电位。

实验结果:在稀硫酸中,铜片被氧化,产生了蓝色的溶液,同时产生了氢气;锌片被还原,溶液呈现无色。

通过电位计测量,铜片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34V,锌片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76V。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铜片被氧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Cu2+离子和氢气。

反应方程式为:Cu(s) → Cu2+(aq) + 2e-;2H+(aq) + 2e- → H2(g)。

2. 锌片被还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Zn2+离子。

反应方程式为:Zn(s) → Zn2+(aq) + 2e-。

3. 铜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34V,锌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76V。

根据电位差的大小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电位差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

实验二: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实验目的:通过构建电池,研究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锌片和一个铜片,将它们分别插入一个柠檬上。

2. 使用电压表测量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

3. 观察电池的工作现象,记录下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实验结果:在柠檬中,锌片被氧化,铜片被还原。

电压表显示,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为0.7V。

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池是由氧化还原反应驱动的装置,通过电子的转移产生电流。

氧化还原的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氧化和还原的概念。

2. 掌握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3. 研究介质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4. 学习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操作及原理。

5.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化学腐蚀等基本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失去电子),而另一个物质被还原(获得电子)。

电极电势是衡量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和程度的重要参数。

根据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与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 酸度计- 烧杯- 量筒- 导线- 灵敏电流计- 铜片- 锌片- 胶头滴管试剂:- 0.1mol/L KI溶液- 0.1mol/L FeCl3溶液- 1ml CCL4- 酚酞溶液- 红石蕊试纸四、实验步骤1. 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实验:- 在0.5ml 0.1mol/L KI溶液中加入2-3滴0.1mol/L FeCl3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加入1ml CCL4,震荡后观察CCL4层的颜色。

2. 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实验:-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KI溶液和FeCl3溶液。

- 在KI溶液中插入铜片,在FeCl3溶液中插入锌片,中间以盐桥相通。

- 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与伏特表的负极和正极相接,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压。

- 在KI溶液中加入饱和氯水,观察电压变化。

- 在FeCl3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逐渐加入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实验:- 加入FeCl3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说明Fe3+被还原为Fe2+。

- 加入CCL4后,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I2被氧化为I2-。

2. 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实验:- 加入饱和氯水后,电压增大,说明Cl2的氧化能力增强。

- 加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呈红色,说明Fe3+被还原为Fe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习通过实验观察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3、掌握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

4、学会运用化学试剂和仪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数(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氧化过程是指元素的氧化数升高,还原过程则是元素的氧化数降低。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总是同时发生的。

常见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KMnO₄)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一些还原剂氧化。

常见的还原剂如碘化钾(KI)中的碘离子(I⁻)容易被氧化为碘单质(I₂)。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玻璃棒。

量筒、烧杯。

2、试剂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

01mol/L 硫酸亚铁溶液。

01mol/L 碘化钾溶液。

3mol/L 硫酸溶液。

淀粉溶液。

四、实验步骤1、高锰酸钾与硫酸亚铁的反应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 A 和 B。

向 A 试管中加入 2mL 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向 B 试管中加入2mL 01mol/L 硫酸亚铁溶液。

用胶头滴管向 A 试管中逐滴加入 3mol/L 硫酸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由紫红色变为近乎无色)。

再将 B 试管中的硫酸亚铁溶液缓慢倒入 A 试管中,振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由近乎无色变为黄色)。

2、高锰酸钾与碘化钾的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 2mL 01mol/L 碘化钾溶液。

向试管中滴加 2 滴淀粉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

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 01mol/L 高锰酸钾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1、高锰酸钾与硫酸亚铁的反应向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硫酸时,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近乎无色,说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自身的紫红色褪去。

将硫酸亚铁溶液倒入上述溶液中,溶液变为黄色,这是因为生成了三价铁离子(Fe³⁺),三价铁离子在溶液中显黄色。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引言: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和结果,探究其反应机制和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现象;3. 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材料和方法:1. 材料:锌粉、铜片、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硫酸、试管等;2. 方法:a. 实验一:将锌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b. 实验二:将铜片放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c. 实验三:将锌粉放入硫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粉逐渐变成铜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这是因为锌粉被氧化成了锌离子,而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被还原成了金属铜。

这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2. 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逐渐变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

这是因为铜片被氧化成了铜离子,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成了无色的锰离子。

同样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3. 实验三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粉逐渐溶解,溶液中产生气泡。

这是因为锌粉被硫酸氧化成了锌离子,并与硫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4.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其中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实验延伸:1. 进一步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2. 进行更多不同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观察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现象和结果;3.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电池、腐蚀等。

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和结果,深入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应用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

化学实验报告_氧化还原

化学实验报告_氧化还原

实验名称: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6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观察并记录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

3. 通过实验验证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某些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的同时,其他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关键。

实验材料:1. 试剂:氯化铁(FeCl3)、硫酸铜(CuSO4)、锌(Zn)、稀硫酸(H2SO4)、碘化钾(KI)、淀粉溶液。

2. 仪器:试管、滴管、试管架、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确保所有试剂和仪器均符合实验要求。

2. 将氯化铁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锌粒,观察反应现象。

4. 将硫酸铜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锌粒,观察反应现象。

6. 将碘化钾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7. 向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8. 将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9. 将稀硫酸滴入碘化钾和淀粉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1.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滴加锌粒后,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并产生气泡。

2.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滴加锌粒后,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无色,并产生气泡。

3. 碘化钾溶液呈无色,滴加淀粉溶液后,溶液颜色变为蓝色。

4. 稀硫酸呈无色,滴加碘化钾和淀粉溶液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实验结果分析:1. 氯化铁溶液与锌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锌被氧化,氯化铁被还原,生成氢气和铁离子。

2. 硫酸铜溶液与锌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锌被氧化,硫酸铜被还原,生成氢气和铜离子。

3. 碘化钾溶液与淀粉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碘离子被氧化,淀粉被还原,生成蓝色复合物。

4. 稀硫酸与碘化钾和淀粉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碘离子被氧化,淀粉被还原,生成蓝色复合物。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并记录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验证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报告引言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化学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探究其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一:金属与酸的反应首先,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金属(锌、铜、铁)和酸(盐酸、硫酸)进行反应。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金属片分别放入不同的酸溶液中,观察其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锌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氢气的气泡,并伴有溶液变绿的现象。

这是因为锌具有较活泼的还原性,能够与酸中的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而铜与盐酸反应则没有明显的反应产物,因为铜的还原性较差,不易与酸发生反应。

实验二: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还原剂(亚硫酸钠、亚硝酸钠)进行反应。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氧化剂溶液和还原剂溶液混合,观察其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高锰酸钾与亚硫酸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产生了气体的释放。

这是因为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而亚硫酸钠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两者反应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被还原为无色物质,同时释放出气体。

而过氧化氢与亚硝酸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发生了剧烈的气体释放,产生了气泡和白色的沉淀。

这是因为过氧化氢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而亚硝酸钠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两者反应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气体和沉淀。

实验三: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电化学池,将金属电极(铜和锌)分别浸入盐酸溶液中,通过连接电极与电源,观察其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铜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铜离子被还原为金属铜,同时伴有氢气的气泡产生。

而锌电极发生了还原反应,溶液中的氢离子被氧化为气体的形式,同时伴有溶液变绿的现象。

这是因为铜的还原性较差,容易被氧化,而锌的还原性较好,容易被还原。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涉及到物质的电子转移。

氧化反应实验报告小结(3篇)

氧化反应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基本类型,它涉及电子的转移,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包括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介质和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以及原电池、电解和电化学腐蚀等基本概念。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 掌握介质和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3. 熟悉原电池、电解和电化学腐蚀等基本知识。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的电极材料(如铁钉、铜片、锌片、碳棒)和溶液(如饱和氯水、水、酚酞溶液、红石蕊试纸等),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压,分析了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 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通过改变溶液的浓度和酸度,观察电极电势的变化,探讨了浓度和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3. 原电池、电解和电化学腐蚀通过构建简单的原电池和电解池,观察电极反应,理解原电池、电解和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密切相关。

当电极电势较高时,氧化反应更容易发生;而当电极电势较低时,还原反应更容易发生。

2. 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浓度和酸度的变化对电极电势有显著影响。

随着浓度的增加,电极电势发生变化,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而酸度的变化也会导致电极电势的相应变化。

3. 原电池、电解和电化学腐蚀在原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电流。

在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流,可以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在电化学腐蚀中,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金属腐蚀。

五、实验结论1. 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密切相关,电极电势越高,氧化反应越容易发生;电极电势越低,还原反应越容易发生。

2. 浓度和酸度的变化对电极电势有显著影响,浓度和酸度的变化会导致电极电势发生变化。

氧化性还原实验报告

氧化性还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

3. 观察并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现象,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而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指能够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指能够还原其他物质的物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试管、滴管、酒精灯、玻璃棒、铁钉、铜片、锌片、碳棒、电极、导线、灵敏电流计、酸度计、盐桥、伏特计等。

2. 试剂:0.1mol/LKI溶液、0.1mol/LFeCl3溶液、0.5mol/LPb(NO3)2溶液、0.5mol/LCuSO4溶液、0.5mol/LZnSO4溶液、0.1mol/LKI溶液、0.1mol/LFeCl3溶液、0.1mol/LKBr溶液、0.1mol/LFeSO4溶液、1mol/LH2SO4溶液、6mol/LHNO3溶液、6mol/LNaOH溶液、饱和KCl溶液、饱和NH3·H2O溶液、饱和氯水、I2水、Br2水、CCl4、酚酞溶液、Na2S2O3、红石蕊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3. 进行以下实验:(1)氧化还原反应:在试管中加入0.5mL 0.1mol/LKI溶液,滴加2-3滴0.1mol/LFeCl3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再加入1mL CCl4,震荡,观察CCl4层的颜色变化。

(2)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1mol/LH2SO4溶液和0.1mol/LKBr溶液。

在H2SO4溶液中插入铁钉,在KBr溶液中插入铜片,中间以盐桥相通,用导线将铁钉、铜片分别与伏特表的负极和正极相接。

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压。

(3)氧化还原与电化学腐蚀: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0.5mol/LPb(NO3)2溶液和0.5mol/LCuSO4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理解。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3、学会使用常见的化学试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并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其特征是元素的氧化态发生了变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氧化,称为还原剂;得到电子的物质被还原,称为氧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通常伴随着电子的转移,这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等现象来判断。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有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非金属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等。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亚铁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铜单质,反应方程式为:Fe + CuSO₄= FeSO₄+ Cu 。

三、实验用品1、仪器:试管、滴管、玻璃棒、酒精灯。

2、药品:硫酸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氯水、碘化钾溶液、淀粉溶液、稀硫酸、锌粒。

四、实验步骤1、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 2 mL 硫酸铜溶液,然后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

观察铁钉表面的变化以及溶液颜色的变化。

2、氯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 2 mL 碘化钾溶液,然后滴加 2 3 滴氯水。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并用淀粉溶液检验是否有碘单质生成。

3、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 2 mL 稀硫酸,然后加入少量锌粒。

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1、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铁钉表面逐渐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分析: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铁原子失去 2 个电子被氧化为亚铁离子(Fe²⁺),铜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铜单质,生成的亚铁离子使溶液呈浅绿色。

2、氯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

分析:氯水中的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使淀粉溶液变蓝,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报告_氧化还原

实验报告_氧化还原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及操作技能;3.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极电势与反应方向的关系;4.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发生电子转移,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失去电子),另一个物质被还原(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电子转移、化合价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态发生变化。

电极电势是衡量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温度、标准电极电势等因素有关。

电极电势越高,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越强。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电子天平、pH计、电极、盐桥、伏特计、导线等;2. 试剂:FeCl3溶液、KI溶液、NaCl溶液、HCl溶液、CuSO4溶液、ZnSO4溶液、NaOH溶液、KMnO4溶液、KI溶液、FeSO4溶液、H2SO4溶液、HNO3溶液、Na2Cr2O7溶液、KCl溶液、NH3·H2O溶液、CCl4、酚酞溶液、红石蕊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1.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2mL FeCl3溶液,然后逐滴加入KI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若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棕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取一支试管,加入2mL NaCl溶液,然后逐滴加入HCl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 电极电势实验(1)取一支烧杯,加入2mL CuSO4溶液,插入铜电极,用导线连接伏特计,记录电压值。

(2)取另一支烧杯,加入2mL ZnSO4溶液,插入锌电极,用导线连接伏特计,记录电压值。

(3)将铜电极和锌电极分别插入两支烧杯中,用盐桥连接,用导线连接伏特计,记录电压值。

(4)向两支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NaOH溶液,观察电压值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eCl3溶液与KI溶液混合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棕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性实验报告(3篇)

氧化还原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3. 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反应中的变化。

4. 探究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氧化剂是获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量筒、滴定管、锥形瓶、电炉、温度计、秒表、pH计、电极等。

2. 试剂:硫酸亚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碘化钾溶液、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淀粉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硫酸亚铁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1)取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2)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直至溶液变为浅紫色。

(3)记录反应所需时间,计算反应速率。

2. 碘化钾溶液与淀粉溶液的反应(1)取一定量的碘化钾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2)逐滴加入盐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直至溶液变为蓝色。

(3)记录反应所需时间,计算反应速率。

3. 探究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1)分别取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2)比较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分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探究温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1)将硫酸亚铁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中。

(2)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分析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 探究催化剂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1)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如氯化钴。

(2)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比较有无催化剂时的反应速率,分析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硫酸亚铁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高锰酸钾溶液的逐滴加入,溶液颜色逐渐由浅绿色变为浅紫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化学实验报告

氧化还原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氧化、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 掌握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实验现象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3. 熟悉使用标准电极电势表来预测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行性。

4. 学习使用滴定法测定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剂是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提供电子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实验现象来判断。

三、实验用品1. 仪器:烧杯、滴定管、移液管、玻璃棒、电子天平、酸度计、伏特计。

2. 试剂:K2Cr2O7溶液、KI溶液、硫酸铁溶液、氯水、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盐酸、硫酸、硫酸铁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1. 颜色变化实验- 取少量K2Cr2O7溶液于烧杯中,加入几滴硫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向溶液中加入KI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记录现象。

2. 沉淀生成实验- 取少量硫酸铁溶液于烧杯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沉淀生成。

- 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加入几滴硫酸铁铵溶液,观察沉淀生成。

3. 标准电极电势表应用- 查阅标准电极电势表,比较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势值,预测反应可行性。

4. 滴定实验- 准备FeSO4溶液,用KMnO4溶液滴定,记录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

- 计算FeSO4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颜色变化实验- 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呈橙色,加入KI溶液后,溶液颜色变为红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 沉淀生成实验- 硫酸铁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 硫酸铜溶液加入硫酸铁铵溶液后,生成蓝色沉淀。

3. 标准电极电势表应用- 查阅标准电极电势表,比较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势值,可以判断反应的可行性。

4. 滴定实验- 滴定实验结果显示,FeSO4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氧化性化学实验报告(3篇)

氧化性化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氧化还原反应的探究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方法。

3. 观察并记录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实验材料:1. 试剂:硫酸铜溶液、锌粒、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高锰酸钾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铜晶体、氯水、碘化钾溶液等。

2. 仪器: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试管架、玻璃棒、电子天平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试剂和仪器摆放整齐。

2. 将锌粒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3.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含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4. 将稀盐酸滴入含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5. 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含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6. 将氯水滴入含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7. 将硫酸铜晶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溶解,观察反应现象。

8. 对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现象:1. 锌粒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红色固体。

2.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3. 稀盐酸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

4. 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棕色。

5. 氯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

6. 加热硫酸铜晶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

7. 无明显现象。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1. 锌粒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锌被氧化,铜被还原,反应方程式为:Zn + CuSO4 → ZnSO4 + Cu。

2.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应方程式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大学氧化还原实验报告

大学氧化还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2.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反应程度等概念的理解。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剂接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1. 氧化还原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存在一定的电势差,即电极电势。

3.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极电势,电极电势高的物质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三、实验用品1. 仪器:酸度计、烧杯、量筒、导线、灵敏电流计、铜片、锌片、胶头滴管。

2. 试剂:0.5 mol·L-1 Pb(NO3)2、(0.5、1 mol·L-1) CuSO4、0.5 mol·L-1 ZnSO4、0.1 mol·L-1 KI、0.1 mol·L-1 FeCl3、0.1 mol·L-1 KBr、0.1mol·L-1 FeSO4、(1、3 mol·L-1) H2SO4、6 mol·L-1 HAc、(2 mol·L-1、浓) HNO3、(0.01、0.1 mol·L-1) KMnO4、6 mol·L-1 NaOH、0.1 mol·L-1 K2Cr2O7、饱和KCl、浓NH3·H2O、饱和氯水、I2水、Br2水、CCl4、酚酞溶液、Na2S2O3、红石蕊试纸。

3. 材料:导线、砂纸、电极(铁钉、铜片、锌片、碳棒)。

四、实验步骤1. 在0.5 ml 0.1 mol·L-1 KI溶液中加入0.1 mol·L-1 FeCl3溶液2~3滴,观察现象。

再加入1 ml CCl4,震荡,观察CCl4层的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二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和介质、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加深理解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浓度变化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电解及电化学腐蚀等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
原电池、电解及电化学腐蚀等知识。

[实验用品]
仪器:低压电源、盐桥、伏特计
药品:0.5 mol·L-1Pb(NO3)2、(0.5、1 mol·L-1)CuSO4、0.5 mol·L-1 ZnSO4、
0.1 mol·L-1KI、0.1 mol·L-1FeCl3、0.1 mol.L-1KBr、0.1 mol·L-1FeSO4、(1、3 mol·L-1) H2SO4、6 mol·L-1HAc、(2 mol·L-1、浓)HNO3、(0.01、0.1 mol·L-1)KMnO4、6 mol·L-1NaOH、0.1 mol·L-1K2Cr2O7、饱和KCl、浓NH3·H2O、饱和氯水、I2水、Br2水、CCl4、酚酞溶液、Na2S2O3、红石蕊试纸
材料:导线、砂纸、电极(铁钉、铜片、锌片、碳棒)
二、实验内容
(一)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
1.2Fe3++ 2I-= 2Fe2++ I2 I2易溶于CCl4,CCl4层显紫红色 2.Fe3++ Br-不起反应,CCl4层无色
3.Cl2+ 2Br-= 2Cl-+ Br2 Br2溶于CCl4,CCl4层显橙黄色
(二)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影响
1.浓度影响
在两只50m L烧杯中,分别注入30mL 0.5mol·L-1 ZnSO4和0.5mol·L-1 CuSO4,在ZnSO4中插入Zn片,CuSO4中插入Cu片,中间以盐桥相通,用导线将Zn片Cu片分别与伏特表的负极和正极相接。

测量两电极之间的电压。

现象:伏特表指针偏到E=0.80处解释:(-):Zn2++2e-=Zn
(+):Cu2++2e-=Cu
CuSO4溶液中加浓NH3.H2O到沉淀溶解为止,形成深蓝色溶液;
Cu2+ + 4NH3 = [Cu(NH3)4]2+ [Cu2+]下降, E变小,E=0.45V
ZnSO4溶液中加浓NH3.H2O至沉淀溶解为止;
Zn2+ + 4NH3 = [Zn(NH3)4]2+ [Zn2+]下降, E变大,E=0.76V 最后达到平衡, E=0.8V接近初起值. 2*.酸度影响
在两只50mL烧杯中,分别注入FeSO4、K2Cr2O7溶液。

FeSO4溶液中插入Fe片,在K2Cr2O7 溶液中插入C棒,将Fe片、C棒通过导线分别与伏特表的负极和正极相接,中间用盐桥连接,测量两极电压。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现象:测得E=0.61V
解释:(-) Cr2O72-+ 6e- + 14H+ = 2Cr3++ 7H2O
(+) Fe2++ 2e- = Fe
在K2Cr2O7中,慢慢加入1mol·L-1H2SO4,再加入6mol·L-1NaOH。

加H+后E = 1.1V 加OH-后E = 0.36V
(三)浓度、酸度对氧化还原产物的影响
1.浓度对产物的影响
Zn + 4HNO3(浓) = Zn(NO3)2+ 2NO2↑(红棕色)+ 2H2O 4Zn + 10HNO3(稀)= 4Zn(NO3)2+ NH4NO3+ 3H2O 2.酸度对产物的影响KMnO4+ H+→Mn2+肉色(无色) KMnO4+ H2O → MnO2↓棕黑 KMnO4+ OH-→ MnO42-绿色
(四)浓度、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1.浓度影响
2Fe3++ 2I-= 2Fe2++ I2 Fe3++ 6F-= [FeF6]3-
I2易溶于CCl4呈紫色,加入Fe2+反应向逆方向进行、CCl4层颜色变浅;加入F-,生成[FeF6]3-,[FeF6]3-不能氧化I-,CCl4层无色。

2*.酸度影响
I2+ 2AsO33-+ 2H2O = 2I-+ 2AsO43-+ 4H+ AsO33-+ H2O - 2e- = AsO43-+ 2H+ 2I- - 2e- = I2 (五)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
2MnO4-+ 16H++ 10Br-== 2Mn2++ 5Br2+ 8H2O
[H+]越高,反应越快。

硫酸是强酸,[H+]浓度高,反应速度快;醋酸是弱酸,[H+]不能全部电离出来,反应慢。

三、注意事项
1.加CCl4观察溶液上、下层颜色的变化; 2.有NO2气体生成的反应,应在通风橱中做; 3.注意伏特表的偏向及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