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 课件 第七章 力和运动 章末复习 (共38张PPT)
![沪科版 物理 八年级 课件 第七章 力和运动 章末复习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864b6da216147916112832.png)
物理
八年级全一册(下)
新课标(HK)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章末复习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章末复习
整合归纳 实战中考 走进重高
章末复习
整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纳
核心框架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两种观点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力与 运动
力的合成
定义
同一直线上二力 的合成
平衡力
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
定义 条件
定义 应用 二力方向相同 二力方向相反
章末复习
例2 [宜昌中考] 如图7-Z-2所示,甲、乙两名同学坐在向左匀 速行驶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鸡蛋, 如果列车突然刹车,则桌上的鸡蛋( A ) A .向甲滚动 B .向乙滚动 C .静止不动 D .在原地转动
章末复习
例3 [陕西中考] 下列说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D ) A .通过拍打衣服,除去上面的灰尘 B .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 .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 .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章末复习
考点三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大 小等于二力之和,合力方向和这两个力的方向一致;方向相反 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合力方向和较大力的方向 一致。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二力的方向。
章末复习
例4 [厦门中考] 小阳用 8 N 的力水平推着一辆购物车匀速直线 前进,突然发现前面有台阶,他马上用 20 N 的水平力向后拉购 物车,使其减速。则购物车在减速过程中( B ) A .受到的摩擦力是 28 N B .受到的合力是 28 N C .受到的摩擦力是 12 N D .受到的合力是 12 N
八年级全一册(下)
新课标(HK)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章末复习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章末复习
整合归纳 实战中考 走进重高
章末复习
整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纳
核心框架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两种观点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力与 运动
力的合成
定义
同一直线上二力 的合成
平衡力
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
定义 条件
定义 应用 二力方向相同 二力方向相反
章末复习
例2 [宜昌中考] 如图7-Z-2所示,甲、乙两名同学坐在向左匀 速行驶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鸡蛋, 如果列车突然刹车,则桌上的鸡蛋( A ) A .向甲滚动 B .向乙滚动 C .静止不动 D .在原地转动
章末复习
例3 [陕西中考] 下列说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D ) A .通过拍打衣服,除去上面的灰尘 B .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 .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 .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章末复习
考点三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大 小等于二力之和,合力方向和这两个力的方向一致;方向相反 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合力方向和较大力的方向 一致。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二力的方向。
章末复习
例4 [厦门中考] 小阳用 8 N 的力水平推着一辆购物车匀速直线 前进,突然发现前面有台阶,他马上用 20 N 的水平力向后拉购 物车,使其减速。则购物车在减速过程中( B ) A .受到的摩擦力是 28 N B .受到的合力是 28 N C .受到的摩擦力是 12 N D .受到的合力是 12 N
第七章 力与运动 复习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第七章 力与运动 复习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d47796a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a.png)
度后释放,视察小车能否静止。这样目的是探究二力_方__向__的特点。
【例题1】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 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
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C )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本来静止状态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考点2 惯性及其应用 1.性质: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法,正确的是 ( A )
A.发球手将球发出时,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二传手将球传出后,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C.主攻手大力扣杀时,球受到手的力大于手受到球 的力 D.球落入对方场地时,只有球的形状产生了改变
实验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_科__学__推__理__法。 【实验关键】 (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或同一高度)由静止分别滑到粗糙程度不同的 水平面上,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2)理想推理:假如水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阻力),小车的速度 将不会减小,将会匀速地永远运动下去,即小车将保持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 状态。
2.二力平衡的应用: (1)求力的大小:已知二力平衡的其中一个力,另一 个力与已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是平 衡力,则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思考:若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呢?
【例题7】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C)
A.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汽车在弯道上匀速转弯 C.物体在斜坡上匀速直线滑下 D.向上抛出的石块
2.描述:在解释惯性现象时,能否说物体受到惯 性力或在惯性作用下?
【例题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例题1】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 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
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C )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本来静止状态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考点2 惯性及其应用 1.性质: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法,正确的是 ( A )
A.发球手将球发出时,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二传手将球传出后,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C.主攻手大力扣杀时,球受到手的力大于手受到球 的力 D.球落入对方场地时,只有球的形状产生了改变
实验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_科__学__推__理__法。 【实验关键】 (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或同一高度)由静止分别滑到粗糙程度不同的 水平面上,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2)理想推理:假如水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阻力),小车的速度 将不会减小,将会匀速地永远运动下去,即小车将保持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 状态。
2.二力平衡的应用: (1)求力的大小:已知二力平衡的其中一个力,另一 个力与已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是平 衡力,则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思考:若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呢?
【例题7】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C)
A.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汽车在弯道上匀速转弯 C.物体在斜坡上匀速直线滑下 D.向上抛出的石块
2.描述:在解释惯性现象时,能否说物体受到惯 性力或在惯性作用下?
【例题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沪科版力与运动复习通用教学课件
![沪科版力与运动复习通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2ef4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8.png)
平方成反比。
重力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 的一个分力。
航天运动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运动 轨道和速度。
摩擦力及其对运动的影响
摩擦力
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产生 阻力,分为静摩擦力、滑 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
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是滑动摩擦力的两倍。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 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有关。
错误计算摩擦力
要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以及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方法。
易混淆知识点的辨析与总结
01
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辨析
让学生明确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平衡力
是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02 03
惯性定律与牛顿第一定律的辨析
实战演练:解决实际力学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01
02
03
04
问题建模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力学问题, 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确定解
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受力分析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特点,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合
力和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建立方程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其他力学 理论,建立方程或方程组,解
决实际问题。
检验答案
运动方程与轨迹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总结词
建立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详细描述
建立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运动方程通常表示为位置、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而 轨迹方程则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轨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 具体问题建立合适的方程,并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求解。
重力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 的一个分力。
航天运动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运动 轨道和速度。
摩擦力及其对运动的影响
摩擦力
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产生 阻力,分为静摩擦力、滑 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
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是滑动摩擦力的两倍。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 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有关。
错误计算摩擦力
要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以及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方法。
易混淆知识点的辨析与总结
01
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辨析
让学生明确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平衡力
是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02 03
惯性定律与牛顿第一定律的辨析
实战演练:解决实际力学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01
02
03
04
问题建模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力学问题, 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确定解
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受力分析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特点,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合
力和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建立方程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其他力学 理论,建立方程或方程组,解
决实际问题。
检验答案
运动方程与轨迹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总结词
建立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详细描述
建立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运动方程通常表示为位置、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而 轨迹方程则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轨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 具体问题建立合适的方程,并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求解。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第七章 力与运动 复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第七章 力与运动 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6b60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1.png)
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
图7-T-3
A.图甲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 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图乙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 性的作用
C.图丙中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 单杠对他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类型三 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判断等知识点是
常见考点之一,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情势考查。
例4 (多选)将一杯牛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7-T-5所示),
下列关于作用力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BC )
图7-T-5
A.牛奶对杯底的压力大小等于牛奶所受的重力 B.杯子和牛奶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图7-T-10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知识。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
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说
明物块B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弹簧测力计向左拉物块B,
的效果
“总”
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或”
含义是指两种状态必具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即静止 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不
受力的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意]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
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来 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类型二 力的合成 协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已知协力求分
图7-T-3
A.图甲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 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图乙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 性的作用
C.图丙中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 单杠对他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类型三 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判断等知识点是
常见考点之一,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情势考查。
例4 (多选)将一杯牛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7-T-5所示),
下列关于作用力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BC )
图7-T-5
A.牛奶对杯底的压力大小等于牛奶所受的重力 B.杯子和牛奶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图7-T-10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知识。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
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说
明物块B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弹簧测力计向左拉物块B,
的效果
“总”
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或”
含义是指两种状态必具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即静止 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不
受力的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意]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
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来 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类型二 力的合成 协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已知协力求分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力和运动复习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力和运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ef093f227916888486d758.png)
右图:质量为3kg的物体被200N的水平力压 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 竖直向上 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是;若将水平压力减小 30 为100N,此时物体刚好匀速下滑,则物体受 到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g取10N/kg 30 ) 竖直向上
f
G
•
导学案:
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 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所说的两个 C 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小球的拉力。 C、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 D、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地球对小球的吸引力。
复习课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不受力作 用时怎样运动
(在不受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
物体的惯性惯性现象 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 作用怎样运动
二力平衡的条件(4个)
非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方向相同:
同一直线上二 力合成的规律
方向相反:
•
•
例题分析: 例1.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 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C A.物体立即停下来 B.物体继续做曲线运动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将改变运动方向
•
导学案5、6、合力大小与方向?
合力的方向
方向相同时 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时 跟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
•
下列四图反映了二例3、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 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f
G
•
导学案:
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 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所说的两个 C 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小球的拉力。 C、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 D、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地球对小球的吸引力。
复习课
•
•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不受力作 用时怎样运动
(在不受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
物体的惯性惯性现象 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 作用怎样运动
二力平衡的条件(4个)
非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方向相同:
同一直线上二 力合成的规律
方向相反:
•
•
例题分析: 例1.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 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C A.物体立即停下来 B.物体继续做曲线运动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将改变运动方向
•
导学案5、6、合力大小与方向?
合力的方向
方向相同时 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时 跟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
•
下列四图反映了二例3、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 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七章力和运动ppt单元复习课(22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七章力和运动ppt单元复习课(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ff03bb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4.png)
差(即F合=FrF2)(这里F}>F2),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中较大 的
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三、力的平衡 1. 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或二力平衡。
1跟踪_】(2012 -济南中考)由图可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 须使 用安全带!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 ① 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 ② 当驾驶员驾车髙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
③ 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④ 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 序是()
第七章单元复习课
基础知识青单
❷肉谢^系构建)
❸考点整合突破)
单元评价检测
基础知识清单
f *11 iB -W*Βιβλιοθήκη :•申獻U字霉象:奢盛_辩■
寶勿计身、tut斧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宄实验, ①设计思路:分别将滑块放在斜面上同一髙度处,让其自行滑
下,观察滑块在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的运动情况。 ②结论:水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块的速度
令 考点整合突破
®考点1 \惯性与惯麵象 1.对于惯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 性; (2)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不论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 以 及是否受力,物体都具有惯性; (3)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就大; (4)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作用力。
二、力的合成 1.合力、分力 ⑴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 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
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三、力的平衡 1. 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或二力平衡。
1跟踪_】(2012 -济南中考)由图可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 须使 用安全带!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 ① 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 ② 当驾驶员驾车髙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
③ 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④ 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 序是()
第七章单元复习课
基础知识青单
❷肉谢^系构建)
❸考点整合突破)
单元评价检测
基础知识清单
f *11 iB -W*Βιβλιοθήκη :•申獻U字霉象:奢盛_辩■
寶勿计身、tut斧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宄实验, ①设计思路:分别将滑块放在斜面上同一髙度处,让其自行滑
下,观察滑块在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的运动情况。 ②结论:水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块的速度
令 考点整合突破
®考点1 \惯性与惯麵象 1.对于惯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 性; (2)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不论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 以 及是否受力,物体都具有惯性; (3)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就大; (4)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作用力。
二、力的合成 1.合力、分力 ⑴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 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复习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74333bf5335a8102d220bd.png)
力的合成:同一直
合力方向与二力的方向相同
运
线上二力的合成
动
反方向:合力的大小为二力之差,即F=F1-F2 合力的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
二力平衡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二力平衡。
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返回目录
核心知识总结
专题一、惯性现象及其解释 专题解读
〖例4〗“蹦床”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蹦床”的床 面弹性很大,运动员可在上面反复弹跳.从高空落下 的运动员刚好与水平床面接触的点为A点,能到达的最 低点为B 点,如图所示.运动员从A点到B点的运动过 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例3〗2013年6月11日,承载着中华名族“飞天梦”的“神舟十
号”飞船顺利升空.
(1)“神舟十号”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合金材料,这种
材料具有密度
(大/小)、硬度大等诸多优点.如图所示
是利用火箭将“神舟十号”发生升空的情景,该过程中涉及的物
理力学知识是
(写出一点即可).
(2)王亚平是我国第二位女宇航员,则随“神舟十号”进入太空轨道
D.用秒表测量时间
E.用温度计”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合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
密度小、硬度大等诸多优点. 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燃气,火箭给燃气一个向下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所以燃气给火箭一个向上的推动力,使火箭升空,火箭升空时,速 度不断增大,运动做功不断改变. (2)王亚平的位置改变,王亚平的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神舟十号”在绕地球轨道运行时,“神舟十号”的方向不断改变,“神舟 十号”一定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3)A.在地球上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是因为物体和砝码都受到重力作 用,放在天平上对天平有力的作用,天平才能完成质量的测量,在太空中, 物体和砝码都不再受到重力作用,放在天平上对天平没有力的作用,天平不 能测量物体质量. B.在太空中,物体不受重力作用,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C.物体的长度不受重力应用,在太空中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D.秒表是利用物体的弹性形变工作的,在太空中也可能发生弹性形变,可以 用秒表测量时间. E.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液体热胀冷缩跟物体是否受重力 没有关系,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故答案为:(1)小;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不变;非平衡力;(3) AB.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与运动 复习课(共31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与运动 复习课(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ade66676a20029bd642de4.png)
• 作用在_____ __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
此
。
7
考点精讲精练
8
一、牛顿第一定律
• 考题衔接1:在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
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做( )C
• A. 加速运动
• B. 减速运动
• C. 匀速运动 • D. 曲线运动
热点归纳:分析思路
原来的运动 状态
• 三、力的合成
• 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
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
•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
• 2、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和 • 同方向:合力大小为二力之
,即F=F1+F2
,合力方
向与二力方向
差
• 反方向大:的合力力大小为二力之
,即F=F1-F2
,合力方
向与力较
方向 相同。
17
考题衔接5:南京市有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 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如图所示是某公共自行车存放处,
下列关于自行车结构及使用说法正确的是(B )
A. 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增大座垫面积能减小坐垫对人的压强 C. 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D. 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条件:不受 力
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
9
• 考题衔接2: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 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 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 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
为其中准确的A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
学)
A. 保持静止状态 B. 继续来回摆动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做匀速圆周运动
沪科版力与运动复习通用教学课件
![沪科版力与运动复习通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0d30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f.png)
VS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揭示 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根 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 ,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此,任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力都会使 物体产生加速度。
CHAPTER
03
重力与弹力
重力的概念与性质
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
实验: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总结词
探究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学生将观察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匀速直线 运动,记录数据并分析,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 特点。
实践:设计并制作简易的机械装置
总结词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详细描述
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机械装置 ,如滑轮、杠杆等,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沪科版力与运动复习通 用教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力的概念与性质 • 运动的基本规律 • 重力与弹力 • 摩擦力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实验与实践
CHAPTER
01
力的概念与性质
力的定义
总结词
力的定义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详细描述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这种作用使得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有施 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分。
详细描述
测量力的工具称为测力计,根据测量的类型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同 类型。测力计的精度和量程是选择测力计的重要依据。
CHAPTER
02
运动的基本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
总结词
物体在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状态。
沪科版第七章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沪科版第七章力与运动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c5fd74376baf1ffc4fad50.png)
物体
受力
平衡力 非平衡力
运动状 态改变
课堂反馈
2.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 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 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他的运动状 态一定改变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 素可能相同
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B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首先小车表面是光滑的,则m1m2 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遵循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m1m2将以原 来的速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 以两球一定不相碰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为什么突然刹车时, 车内的乘客向前倾, 而突然启动时,车内 的乘客向后仰?
答:乘客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刹车, 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下来,而身体的上部 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乘 客就会向前倾;反之,汽车突然起步,乘 客的脚随车向前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 惯性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就会向后仰。练一
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正确理解:
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 把惯性误认为是一种力,如“在惯性的作用
下”,“受到惯性的作用”,“克服了惯性” 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二 物体有惯性,惯性是属性, 、 大小看质量,不管动与静。 对 几种错误的认识:1、把惯性误认为是一种力,如“在 惯性 惯性的作用下”“受到惯性的作用”等; 要 2、误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正 3、误认为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确 4、误认为变速运动的物体无惯性; 的 5、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误认为是“克服了惯性” ,物 理 体由静止变为运动误认为是“增加了惯性” 。 解 上述认识都是错误的。
沪科版力与运动复习通用课件
![沪科版力与运动复习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51a6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0.png)
沪科版力与运动复习 通用课件
目录
• 力的基础知识复习 • 牛顿运动定律的复习 • 运动学基本知识的复习 • 动力学问题的复习 • 摩擦力与阻力的复习 • 力与运动的关系复习
01
力的基础知识复习
力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力的定义、力的性质
详细描述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 失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解方程得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05
06
4. 讨论并得出结论。
动力学问题中的常见错误与分析
错误一
受力分析不准确,漏掉或多加了力。
分析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要认真分析每个力的来源 ,确保受力分析准确无误。
错误二
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公式中各项单位不匹配。
分析
在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公式中各项单位必须匹配 ,否则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03
运动学基本知识的复习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01 位移
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用矢量表示,是矢量函数 。
02 速度
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函数 。
03 加速度
描述质点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函数。
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 运动。
变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或方向变化的 运动。
力的分类与作用效果
总结词
按性质分类、按效果分类、力的作用效果
详细描述
力按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效果 可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力的作用效果可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单位与符号
01
目录
• 力的基础知识复习 • 牛顿运动定律的复习 • 运动学基本知识的复习 • 动力学问题的复习 • 摩擦力与阻力的复习 • 力与运动的关系复习
01
力的基础知识复习
力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力的定义、力的性质
详细描述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 失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解方程得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05
06
4. 讨论并得出结论。
动力学问题中的常见错误与分析
错误一
受力分析不准确,漏掉或多加了力。
分析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要认真分析每个力的来源 ,确保受力分析准确无误。
错误二
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公式中各项单位不匹配。
分析
在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公式中各项单位必须匹配 ,否则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03
运动学基本知识的复习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01 位移
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用矢量表示,是矢量函数 。
02 速度
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函数 。
03 加速度
描述质点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函数。
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 运动。
变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或方向变化的 运动。
力的分类与作用效果
总结词
按性质分类、按效果分类、力的作用效果
详细描述
力按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效果 可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力的作用效果可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单位与符号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将一个重4N的物体压在竖直
的墙壁上,如果作用在木块上的
F
水平力为6N,如图则木块对墙壁
的压力_____,墙壁对物体的摩
擦为______。
7、所图所示,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
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其受力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物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重物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重物只受重力的作用 D、重物受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的 作用
3、坐在汽车里的乘客若身体突然向前倾,则可 能是汽车正在_____________若乘客的身体突然 向后仰,则可能是汽车正在_____________若汽 车向左拐弯,乘客将_______
4、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 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 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多选)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左运动是突然刹车
5、一人面向前方站在一艘匀速航行的轮船的甲 板上的某处竖直上跳,当他下落时应落在( )
A 原处 B 此处的前方 C 此处的后方 D 不能确定
6、飞机水平匀速向西飞行,从飞机上先后落下 三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 三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应该是( )
A
B
C
D
物体在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怎样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
F合≠0
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滚动是因为_________而 终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 变的是( )
2、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F1=3N和F2 =5N,且两力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则F1和F2 的合力( )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重为G,物体对桌面 的压力为F,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在这三个 力中,互为平衡力的是_____________,相互作 用力的是______________.
3、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
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继续向前运动速度变快
C 慢慢停下来
D 立即停止
4、一个物体在5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在水 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 同时增大到50N,则物体( ) A速度增加 B按增大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变速直线运动
5、一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磁铁 静止不动,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 B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 C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 D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
一、什么是二力平衡?
分析放在桌子上
一个物体在二个力的作用下,保持的静墨止水状瓶态、或吊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天花板上的电灯
的受力情况和运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动状态
同体 等值 反向 共线
三、物体在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怎样运动
同体 等值 反向 共线
平
物体保持静
衡
止或做匀速
力
直线运动
1、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力 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比较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不同点
(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 惯性定律是一条规律,它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 运动状态 (2)惯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惯性与物体的 形状、速度、受力与否都没有关系;惯性定律中揭 示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必须以“不受外力”为先 决条件
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一定是8N
B、一定是2N
C、可能是3N或5N D、可能是2N或8N
3、运送货物的电梯里运送着4×105N的重物, 在电梯静止时,电梯对重物的支持力是_____N; 若以1m/s匀速提升重物时,电梯对重物的支持 力____ 4×105N(填“大于” 、“小于” 、 “等于”),若以5m/s匀速提升重物时,电梯对重 物的支持力____ 4×105N;若以1m/s匀速下降 到一楼时,电梯对重物的支持力____ 4×105N
()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B、人走路时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倒
C、子弹从枪膛射出后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D、地球以360m/s的速度自转,当人使劲一跳,
总是落回原地
2、下列现象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 A、运动员百米赛跑结束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中小型汽车司机必须带上安全带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熟了的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第9章 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物体不受力作用 时怎样运动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在不受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物体的惯性
Hale Waihona Puke 物体受平衡力 作用怎样运动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
实验思考
(1)实验中用同样的小车从____的高度滑下,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推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人同时用水平方向的力 拉它的左、右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10N,则两人的用力的情况是( ) A两人各用10N的力 B两人各用5N的力 C一人用3N的力,另一人用7N力 D一人用10N的力,另一人没有用力
物体不受力 (运动方向上不受力)
物体保持静止 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
物体的惯性
当用小棒猛击塑料板时,看到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
如图,木板随小车一起向右运 动,当小车被挡板制动时,看到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