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本节课的重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希望大家课后能继续思考,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如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要求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字数不少于500字。
2.教师详细讲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表现,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方面的变化。
“在近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了解这些变化。”
3.教师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如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2.教师对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对于这些习题,大家可能存在一些疑问。下面,我将为大家进行讲解,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3.指导学生正确评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各种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人教版必修2历史
教案
1. 学习目标
•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
•掌握近代中国不同经济结构的特点;
•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
•当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及其演变;
•不同经济结构对中国的影响。

学习难点
•经济结构演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学习内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19世纪的中国经济结构
2.新旧经济结构的冲突
3.20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变局
4.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化
不同经济结构对中国的影响
1.传统农业经济的体制及其弊病
2.国民经济的新变化——大规模工业化和改造
3.农民的觉醒和资源的转移
4.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
•课堂讨论
•小组讨论
5. 学习评价
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课堂讨论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学习成果的评价
•测验
•期末考试
6. 课时安排
共计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二课时:学习不同经济结构对中国的影响。

7. 作业安排
1.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并做好笔记;
2.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扩充对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
3.小组讨论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3.讨论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入分析问题。
4.结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设计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表现、原因、影响等,形成知识体系。
3.情感教育:强调经济发展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4.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表现及其影响。
(3)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案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针对难点内容的教学设想:
(1)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讲解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分析工具。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不同历史角色的立场,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2.请同学们从以下话题中选择一个,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分析
b.洋务运动在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作用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现代经济的影响
3.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认识。要求同学们认真作答,及时提交,教师将针对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和讲解。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涉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例,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深入剖析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过程和原因。
(5)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讨论、分析中的表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意义。
3.教学策略: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活动。
-强化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图片和数据,如“洋务运动时期的工厂”、“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等,让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产生直观的认识。
2.提问:“为什么说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撰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独到,论述清晰,体现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4.选择一本关于近代中国经济史的书籍,阅读其中相关章节,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2)运用案例分析、史料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内涵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图片、数据等,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详细介绍关键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4.引导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逻辑,探讨其历史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4.练习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纠正错误观念。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意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强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理解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探索与尝试,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变革等,学会分析其成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4.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教学设计《历史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 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

《考纲要求》:晚晴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知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案教学,采用情景教学、自主学习、分析、讨论、看图、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全面、客观、辩证的认识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变化 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经济结构的变化 ②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的兴起。

2、教学难点:①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②民族工业的特点;③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学案辅助教时:1课时导入新课:请将下列史实用一段话联系起来(通过图片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应用所学知识。

引入新课)西方国家经过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对外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冲击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中国被迫走向近代化。

补充:什么是近代化?现代化:(又叫近代化)表现为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过度:中国是如何开启近代化的呢?其冲击表现为新课讲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变动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板书)合作探究一: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是指什么?其特点是什么?解体的原因表现或影响传统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①男耕女织(耕织结合);②自给自足;③以家庭为单位;变动二:自然经济的解体解体原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破坏性和建设性)内因: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和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展示材料: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短文。
2.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在其他国家的表现及其影响。
3.提醒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结构变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充分发挥教学策略的作用,关注学生的需求,创设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合作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的整体脉络,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及这些变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内容涉及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以及中国近代农业、手工业的变革。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认识这一变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导学—探究—讨论—总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整体脉络,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接着,我组织学生分组探究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因及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分析、归纳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1
5.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结构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变化。
2.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曲折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结构变动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探讨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与影响过程中,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经济结构变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总结本节课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让学生全面掌握经济结构变动的知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作业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主题,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我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其次,我以洋务运动为例,让学生了解清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探索与尝试,以及洋务运动的成果与局限。然后,我引导学生关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作用与影响。最后,我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经济结构变动中的不断尝试与努力,以及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经济结构变动方面的认识和观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结构变动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3.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5.倡导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学会运用史料分析、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提高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解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过程、影响等进行深入剖析,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2.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形成共识,并准备汇报成果。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等方面。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认识到经济发展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思维品质、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开展学生互评活动,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尊重他人的评价态度,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
4.定期组织教学反思活动,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近代中国社会的图片,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的画面,引发学生的思考:些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经济结构变动有何关系?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奠定了基础。
2.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讲授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系统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知识;
(2)针对难点内容,通过设疑、解答、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3)注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4)布置课后作业,强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3.教学评价: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
(2)强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3)提出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成就与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2.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质课教案_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质课教案_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材分析】在必修2模块课程中,本课上承本单元《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近代中国的变化就是工业革命冲击下的产物。

下启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同时,在整个高中历史课程中,本课上承必修1的《鸦片战争》,实质分析的是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制度、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表现,理解外国的经济侵略是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通过学习能够辩证地看待列强的经济入侵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起到的作用。

(2)掌握洋务运动的科学概念,认识其作用,并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3)通过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创办的近代民族工业的概况,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原因,理解其发展概况,归纳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并且总结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先学”——课前预习提供预习学案,书面材料、参考书目、网站,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后教”——情境体验式教学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并结合学生发现的问题,充分准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论从史出的治学方法,透过现象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兴办近代工业的一些企业家的事迹,感受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危难之时,有识之士为救国自强而不懈奋斗的进取创新精神。

总结早期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得启迪与智慧,激励自己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2)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使学生认识到被动卷入世界潮流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苦难,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三)小组合作
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和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形成互动式的学习氛围。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课程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然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最后,我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反思与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4.反思与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认知能力。
5.教学内容与过程: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讲解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结合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同时,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展示历史事件和图片,以及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近代中国的历史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史。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和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我进行了总结归纳。我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变动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学生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珍惜当下的发展机遇,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小结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使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5.亮点五: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师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讲授新知
1.鸦片战争后的经济结构变动:详细讲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如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的兴起等,让学生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历史背景。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贡献,如民族企业的兴起、新兴阶层的壮大等。
1.亮点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设计具有时代背景的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同理心。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背景。
2.运用历史分析法,探讨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和探究,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学会运用历史发展的视角,观察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结构问题,提高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到经济发展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3.针对学生回答,逐步引导他们思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因和过程,为新课的学习设定问题情境。
(二)讲授新知
1.首先,详细讲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解体等,通过实例阐述这些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其次,讲述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介绍民族工商业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产业,帮助学生了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解体等。
2.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产业。
3.掌握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变化,如土地制度的变革、农业生产的调整等。
c.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和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当前农村改革和城市化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教师应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史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亲自参与历史研究,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2.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增强历史思维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史料、分析史料,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分析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经济结构变动的方面,如小农经济解体、洋务运动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5.亮点五:教学策略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视频、音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近代中国经济的变迁,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利用多媒体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图片,如农村景象、城市风貌、工厂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经济结构的变动。
3.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小农、企业家、外国资本家等,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诉求。
3.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史料搜集、整理、分析和论证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教师跟进: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3.历史故事引入: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如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李鸿章的洋务事业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欲望。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是什么?”“洋务企业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何曲折?”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2.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小组竞赛:组织小组竞赛,如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洋务企业的兴起:介绍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如清政府的内忧外患、洋务派的形成等,以及洋务企业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阐述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中的角色,以及其产生、发展和曲折的历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就特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如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企业的兴起等。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经济形态的特点,认识各种经济形态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素养。
3.案例解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进程。

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4.设计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历程,激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客观看待历史事件,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
1.选择题练习:请同学们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中的选择题部分,加深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基础知识的理解。
2.分析题: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如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经济等),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影响。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字数在500字左右。
3.案例研究:请同学们分组,选择一位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家或商业家,研究其生平及其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作用。每组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人物简介、主要事迹、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贡献及影响。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设计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3.深入分析,拓展思维:针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列强侵略、国内政策等对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1.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
2.针对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课堂参与度。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针对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的片面性,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业完成,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表现和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讨论主题: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3.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汇报。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学习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3)教师强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注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1.必做作业:
(1)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认识。
2.提出问题:通过展示资料,教师提出问题:“近代中国经历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3.学生思考: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思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教师按照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
(2)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简短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交一份300字左右的思考报告。
2.选做作业:
(1)收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史料,如图片、文字、视频等,制作成PPT或小册子,与同学分享。
(2)选取一个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份500字左右的案例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主题内部的知识结构如下:
根据上述示意图,我们可知: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耕织分离、纺织分离,这就为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洋务运动兴起的另外一个条件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而洋务运动兴起之后,又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洋务运动的诱导以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环境下产生与发展的,这就决定其发展历程曲折艰难。

本主题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如下图:
由图可知,纵向看,本主题上承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特点,下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横向看,本主题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分析
本课纵横古今中外,概念性强,对正处在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高一学生而言,认知上存在很大困难。

照本宣讲,不但枯燥乏味,也难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不能让学生在真实感悟中深刻理解历史。

如果在遵循教材所选择、所呈现的基本史实的前提下,通过创设新情境,将故事和相关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历史思维。

通过对课标的研究,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本课教学内容有了这样的理解:本课知识的内涵就是“一个变动”。

“变动前”即指鸦片战争中国固守传统经济结构,“变动中”即指自然经济的解体。

“变动后”指自然经济解体影响下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因此我补充了大量相关材料,设计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感悟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的曲折过程和近代中国农村生产生活的变迁,体会近代企业的艰难起步。

二、课程标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原因和表现;知道洋务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辨认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企业;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洋务运动对民族企业的诱导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类史料的研习,初步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艰难环境,对民族资本家在艰难环境中涅槃新生和爱国情怀表示敬意。

四、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难点:客观的评价洋务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