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经典句子
道家经典名句50句

道家经典50名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
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道家学说经典句子

道家学说经典句子1、少则得,多则惑。
2、物得以生,谓之德。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7、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8、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10、天地之外,别有天地。
1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2、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13、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1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16、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1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8、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19、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1、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22、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
2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4、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5、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
26、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27、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2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30、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31、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3、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7、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38、道德,天地之神明也。
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39、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40、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41、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4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3、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
44、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4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0句道家文化精髓经典,先哲智慧,句句直指人心,低谷时可以看看

30句道家文化精髓经典,先哲智慧,句句直指人心,低谷时可以看看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2.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荀夜羽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老子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庄周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6.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管子·白心7.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8.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淮南子·说林9.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唐。
——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1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11.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列子·说符1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13.唇亡则齿寒。
——庄子·胠箧14.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阴符经15.德积者昌,殃积者亡。
观其所积,乃之【祸福】之乡。
——十六经·雌雄节16.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淮南子·原道17.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淮南子·原道18.穷则反,终则始。
——庄子·则阳19.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鬼谷子20.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鬼谷子21.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事,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战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鬼谷子22.灾人者,人必反灾之。
——庄子.人间世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2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2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2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家学说经典句子

道家学说经典句子导读:经典句子道家学说经典句子1、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2、道德,天地之神明也。
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5、少则得,多则惑。
6、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7、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9、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10、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
12、天地之外,别有天地。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6、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17、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18、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19、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2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2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4、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2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6、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8、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29、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3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1、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32、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
道家经典名句50句

道家经典50名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
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道德经》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家的名言210句

道家的名言210句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老子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老子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
老子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老子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庄子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庄子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庄子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庄子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2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篇》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道德经》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淮南子说林训》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淮南子缪称训》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淮南子说林》3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淮南子泰族》3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道家经典名言五十句

道家经典名言50句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3、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10、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1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3、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14、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1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7、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18、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9、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2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1、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2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2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4、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2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8、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2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3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道家经典语录

道家经典语录道家经典语录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家经典名言二十句,超然物外!

道家经典名言二十句,超然物外!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7,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德经》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8,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12,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道德经》大意: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道教经典语句,让你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道教经典语句,让你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1、修道要济世度人,但又不乱发慈悲。
2、修道之人当有高风亮节,心存傲骨,敛心凝神,行事不能受外人影响,心要稳,志要恒。
3、义与利并非一定对立。
取义兼利,明大义是真,取小利是假,是让世人敬畏,法不空法也。
4、忠臣不事二主,贞妻不侍二夫,世间诸事,法理相通,不可三心二意,否则必真法不得。
5、只有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修道之人明生死,求正道,惩恶扬善,利益苍生。
我们能把握的就是今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7、无财不养道,道家重视传承,讲究尊师重道。
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成就不了道心,当年祖天师创教,入教者还需五斗米呢。
8、修道必须修心,皈依道经师宝。
道教讲究口传心授,有谚语可以借来形容:“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从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9、道是万法之宗,中华民族之根。
鲁迅先生亦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10、有道无术,独善其身;有术无道,害人害己;以道御术,兼
济天下。
道家语精选100句

道家语精选100句1、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言人性命生死,由人自己。
人若能知自然之道,运动元和之气,外吞二景,内服五芽,动制百灵,静安五脏,则寒温饥渴不能侵,五兵白刃不能近。
死生在手,变化由心,地不能埋,天不能煞。
此之为我命在我也,不在于天。
5、广车不能胁其辙以苟通于狭路,高士不能樽其节以同尘于隘俗。
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到老死不相往来。
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9、言有宗,事有本,失其宗本,伎能虽多,不如寡言。
10、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11、物得以生,谓之德。
12、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13、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1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5、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16、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17、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18、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1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0、钩曲之形无绳直之影,参差之上无整齐之下。
21、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
2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道家学说经典句子

道家学说经典句子导读:1、少则得,多则惑。
2、物得以生,谓之德。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5、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7、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8、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10、天地之外,别有天地。
1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2、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13、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1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16、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1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8、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19、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1、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22、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
2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4、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5、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
26、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27、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28、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30、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31、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3、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7、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38、道德,天地之神明也。
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39、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40、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41、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4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3、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
44、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道家经典名言五十句,超世境界

道家经典名言五十句,超世境界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德经》【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道德经》【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
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道德经》【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家经典名句50句

道家经典50名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中.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
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道家10大经典名言,拔高人生境界!

道家10大经典名言,拔高人生境界!1、还虚之功,唯在对境无心而已。
【出处】《仙佛合宗语录·最初还虚第一》。
【译文】还虚的功夫,只在对境不起心动念罢了。
2、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
出自《慧命经集·正道工夫直论第十一》。
【译文】温养道胎时不要特意相助也不要刻意忘记,不要死气沉沉也不要执意关照。
3、无人心即有道心,道心是心非心。
出自《周易阐真·卷一》。
【译文】人心去除就有了道心,道心就是此心非心。
4、名在无极不可名,名在太极则可名。
出自《太上十三经注解》。
【译文】名在无极的时候是不可以名状的,名在太极的时候就可以名状了。
5、神住则精凝.精凝则气归,气归则丹结。
出自《玄肤论·元精元气元神论》。
【译文】神安定了精就自然凝结了,精凝结了气就自然回归了,气回归丹就结成了。
6、凡人有呼吸,则有生死;无了呼吸,即无生死。
出自《天仙正理直论增注·胎息直论第九》。
【译文】普通的人,只要有了呼吸,就有了生死;没有了呼吸就没有了生死。
7、人道顺施,仙道逆取,取药于坎.而造丹于离也。
出自《金丹就正篇·上篇》。
【译文】人道是顺着施与,仙道是逆着取回,从坎位取药,在离位造丹。
8、修真之道,全是盗天地虚无之气,窃阴阳造化之权。
出自(参同契>笺注直指中篇》。
【译文】修身成真的大道,全都是盗用天地间的虚无之气,窃取阴阳造化的生杀大权。
9、儒家、道家,养气各有不同。
养自然之气,可以得生。
养浩然之气,则可生、可死。
出自《李涵虚祖师圆娇内篇·第二卷·三车秘旨》。
【译文】儒家、道家的养气各有不同。
养自然之气,可以获得长生。
养浩然之气,既可以长生,也可以赴死。
10、夫易,广矣,大矣。
以言其远,则不御,以言其迩,则静而正;以言其天地之间,则备矣。
出自《易理阐真序》。
【译文】周易,广阔而且远大。
用它来说远,远的无法驾驭,用来说其近,安静而中正.用来说充满天地之间,就完备了。
道家的经典名言名句

道家的经典名言名句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老子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老子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
——老子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老子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庄子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庄子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庄子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庄子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20、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道德经》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篇》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道德经》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淮南子·说林训》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淮南子·缪称训》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学说经典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道家学说经典句子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道德,天地之神明也。
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5、少则得,多则惑。
6、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7、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9、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10、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
12、天地之外,别有天地。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
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6、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17、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18、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19、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2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2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4、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2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6、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8、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29、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3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1、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32、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应化之道,平衡而止。
33、物得以生,谓之德。
34、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3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6、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3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3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3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0、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4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2、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
4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6、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8、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9、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1、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5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3、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5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5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6、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57、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5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60、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61、治大国,若烹小鲜。
6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6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5、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66、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67、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6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7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7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