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展营销环境的 SWOT 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会展营销环境的SWOT 分析
会展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它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展的成功举办不仅能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还能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大大增加举办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影响力。而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一座拥8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解放初期,国家在全国安排建设四大家展馆,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一同被确定,可谓“领全国风气之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武汉市会展场馆初具规模,会展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但纵观在武汉举办的各类展览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现在另外三个城市的会展业也已远远超过了武汉。下面运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目前武汉市的会展营销环境。
一、S—优势
1.历史经验
武汉地处我国中部,产业基础牢固,科技实力雄厚,交通运输便利,商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1909年,武汉曾在全国率先举办过“武汉劝业奖进会”博览会,观众达26万人次。解放后,武汉曾成功地举办过苏联和日本工业展览会等国内外大小型展览500多次,20世纪90年代初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达40多次。这些展览涉及仪器、医药、汽车、纺织、电力、五金百货等20多个行业,促进了武汉对外的经济交流,繁荣了市场,引进了资金,对武汉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地理区位优势
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尤其是汉口因地处中部两江交汇处,形成“九省通街”独特的地理区位,当南北之要冲、东西的枢纽。长江在此为中游,京广铁路干线以此为中点。此地距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西安、广州、昆明等大都市堆在1200公里左右,这一居中的区位,对于武汉经济中心的形成,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的扩大,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武汉的会展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不可比拟的优势。
3.具有全国闻名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武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商业流通中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资金流通总额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商业发达,还有全国首屈一指的汉正街商品批发中心以及其他各种专业市场。武汉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商业贸易活跃。武汉市的金融业也日益发达。目前,已同世界2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武汉市高度发展的商业和日益发展进步的金融业都为其会展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科技教育优势
武汉科技教育发达,拥有数量居全国第三的高等院校,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光纤光缆、通讯、生物医药、激光、计算机软件、新材料等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六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而且武汉是华中地区惟一进人全国综合实力十强的特大中心城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
区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正在这里建设。因此,发展会展业有较强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
5.具有较完善的服务功能设施。
武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实力雄厚,据统计,武汉市共有星级宾馆、酒店超过百家,其中饮食业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各种小吃闻名全国,各种美食兼容并蓄。这些较为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设施为武汉市会展旅游提供了坚实的保证。6.展馆建设
会展场馆是会展业的硬件,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是武汉市重要的世纪性工程和标志性建筑,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现代化专业会展中心、,总体规模居全国第四位。
二、W—劣势
1.市场环境不规范
武汉会展市场环境存在竞争秩序不够规范、办展水平较低、各会展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环境不好等问题。具体表现在武汉市有些会展项目,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是会展搞起来了,场面很大,但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这是由于会展本身就是一个经过包装的产品,没有好的市场环境必定没有好的会展,也难以奢求向会展经济要效益。同时,由政府主导的展会因为大量使用政府的“公权力”,不按市场化的运行规则办事,使得由企业等市场主体举办的同类型展会因面临不平等竞争而同样难以支撑。加之由于“政府主导型”的会展活动大多数是没有市场可行性可言的,一旦政府支持力度减弱,其生存就存在问题。
2.会展的硬件设施不够国际会展的要求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为武汉大力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在展馆建设上与国内会展旅游名城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虽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但是要举办国际性会展,仍有许多的欠缺。如第51届“医博会”,有些参展商被请进了没有空调的地下展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不大,左右2个大厅,上下5层,观众不方便参观。
3.会展还未引起相关的行业的足够重视
目前武汉市会展业的发展大都局限在流通领域,与其他产业的分工协作还末形成,突出反映在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息、营销、金融、运输保险等相对滞后,制约了会展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
4.缺乏品牌会展资源
武汉会展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还处于起步阶段。武汉会展经济发展速度也是逐年递增,行业经济规模也逐步扩大,专业场馆建设日臻完善,成为武汉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但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个最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武汉没有一个如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深圳高新技术交易会、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北京的国际机床展、汽车展、国际通信展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品牌展会资源缺乏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武汉会展业发展的瓶颈。虽然近年来,武汉会展业极力打造“机博会”、“光博会”、“中博会”、“食博会”等一大批展会,并培育了“农博会”、“文博会”、“汽车展”等展会成为区域性品牌。但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些展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都是令人遗憾的。
5.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展览人才和展览公司
从整体上看,武汉会展组织者、管理者的专业水平相对偏低。尤其是缺少高素质的会展策划、设计与营销人才,会展经济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息等相对滞后,这些制约了展览规模经济的发挥。虽然目前武汉已有学校或高职院校率先开设了会展专业,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经济学院、武汉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院校也在积极争取促成国家教育部门把会展列入教学体系,但总体上武汉的专业会展人才十分缺乏和不足,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系统学习和培训,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
6.武汉的会展软包装有待改进
展会在时时提醒我们,企业是真正的主角。政府同样要发挥公共服务的作用,为展览会提供必要的协调、监督、服务:交管部门在布展、撤展时在周边实行交通管制,疏散人流;质检部门在现场提供咨询服务。
三、O—机会
1.会展经济满足了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
入世后,我国在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深度和广度上明显加强,商务活动日趋频繁,商务型客人数量激增。上海APEC会议、世界园艺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一批重要大型的国际性会议相继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等地举行。亚洲正成为全球会展业发展最快的地区。据有关部门预测,21世纪前二、三十年,中国将是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会展中心。在此大背景下发展会展旅游可谓天时之利。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施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武汉市虽然是华中的重镇,但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下也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地位。今后,武汉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将逐渐显现,一些大、中型的学术研讨会,商贸洽谈会和咨询会和政府的文化、艺术、体育等交流活动都为武汉市更好的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3.有利政策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决定,确定将其发展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3大城市圈相呼应的、我国内陆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的奋斗目标。随着这些重大政策和举措的出台,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武汉城市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并在协调区域经济、承接梯度转移进程中,将发挥联结南北、启动东西的重要“支点”作用,从而在政策层面和规模影响上,为加快武汉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武汉将设立2000 万元会展发展扶持资金,用于培育本土品牌展会,并吸引国内外品牌展会入驻武汉。”2012年3月1日,武汉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的胡宏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他们已制定好具体的实施细则并得到上级政府批准,正在与武汉市财政局协调相关事宜。最近一两个月,这一政策措施将对外公布。为了培育和促进会展业发展,武汉市除了设立会展发展扶持资金外,还于今年1月1日起,将会展业营业税纳入“服务业——代理业”税目,并对各个环节实施差额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