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6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共19页文档
《社会学》第七章 社会分层
分层广告
二、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及影响
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和权力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
济、文化和政治的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依据“市场
购买力”来划分 。
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影响人们
声誉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出身门第、风度仪表、知识 教养、生活样式。
普通村民阶层:是指那些拥有少
量经济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的农村 居民(他们的社会关系网大多仅 限于自己的家人、亲戚、街坊邻 居等)。这些人生存的权利得到 了一定的保障,解决了温饱问题。
弱势群体阶层:指农村社区的下
春天什么时候才来呢
层,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少社会资 源可以利用,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也受到威胁。
展权利都会得到最充足的保障。主要包括农村管理者骨干、私营 企业主、村集体经济的负责人、农村的种养殖大户等,也就是我 们通常所谓的农村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社会精英。这些人是农 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代理人阶层:是指那些间接握有
社会资源或掌握社会资源中的某 一小的方面,比如具有某种社会 关系、某方面声望等的农村居民。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经理人员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 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产业服务人员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
十六大报告指出: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 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 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据相 关统计,新的社会阶层以及 从业人员人数已超过1.5亿, 约占总人口的11.5%,掌握 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 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 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 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
社会分层社会学
(social stratification)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 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 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 会资源的不同而被区分为高 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 过程与现象。
二、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不平等现象?
功能论主要观点: ◆社会中某些职位的功能比其他职位的功能更重要,更需要
B 各层次之间的沟通方式、交往状况 和频率,相互之间的基本态度—把对方作为
仿效、参照的群体还是敌对现象?如何评价对方?等等。
C
各层次之间的冲突状况—如果发
生冲突,是以个人形式还是以群体形式出现?是局部 性的还是全局性的?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冲突 各方的目的何在?有无妥协的可能?其妥协又将如何 达到?等等。
◆社会经济地位(SES)测量法—用来测量社会地位的综合状况 。
基尼系数:G=A/A+B
A: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
B: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
(二)层间关系定性研究
A 各层次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和谐、
相互依赖、功能互补,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分歧?矛盾 和分歧的性质、范围和发展趋势如何?。
自然差别 精 英
执 政
决定着该集团在社会分层阶梯中所处的位置。
非精英 帕累托以精英及精英循环概念说
明社会系统——特别是其中的政治系
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
A
C
社 会 差 别
非执政
帕累托以性质不同的两个标准:天 赋能力的自然差别以及掌权与否的社
会差别——进行交互分类。
B
D
图示中,A类是执政精英,B类是非执 政精英,C类是执政阶层中的庸才,D 类是芸芸众生、庸常之辈。箭头指示 方向则是精英循环路线。
社会学:第六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三、社会分层的方法与标准
1、分层的主要方法: 、分层的主要方法: ★客观法 ★主观法 ★声望法
2、分层的标准有两类: 分层的标准有两类: • 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 • 以潜在地位为标准 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有以下几种: 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有以下几种: 收入 职业 教育程度 权力
第二节 社会阶层
第四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含义
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从个人角度看, 从个人角度看,广义的社会流动就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 的改变。从狭义上讲,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的改变。从狭义上讲,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社会流动不同于物理空间上的位移, 社会流动不同于物理空间上的位移,而是人们的具有 社会意义的、地位上的变化。 社会意义的、地位上的变化。 社会流动不一定是人们地理空间上的移动。 社会流动不一定是人们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 由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多重的, 由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多重的,所以其社会流动也 是多重的。 是多重的。
一、社会阶层的含义
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 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 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 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与社会阶级这两个概念的用途有所不同。 社会阶层与社会阶级这两个概念的用途有所不同。
社会学概论丨第六章 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
• 2、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 三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影响是互相的,而不是单向度地一方决定另 一方的关系。
评析
• 1、经济地位具有根本的意义 • 2、韦伯没有解释权力和声望是从何而来的 • 3、韦伯的理论把社会阶级、阶层、社会地位群体分层标准混同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级、阶层理论
• 我国逐步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阶级斗争 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矛盾主要是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
•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阶层关系,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 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进程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特 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有时 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还会激化,但我国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 争,阶级关系主要表现为各劳动阶级之间、人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关 系,更多的是一种协作而非对抗关系。
第六章 阶级、阶层与社会 流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阶级与阶层
一、阶级、阶层概念的区别与阶 级、阶层分析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 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 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 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 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为取 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 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 阶层: • 由经济地位或社会特征相似的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 • 有两种阶层现象: • 第一种指的是阶级内部的阶层现象 • 第二种指的是阶级外部的阶层现象,认为阶层可以跨越阶级
社会学课件中国社会分层
很自然,但就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而言,两者有
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财政收入的提高是以一般
居民收入的增幅放缓为代价的。反映在贫富差距 上,也就越来越大。
▪ 3、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
▪ 先赋因素: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
经后天努力就具有的因素。
其次,从职业而言,包括国企在内的
企业高管收入大大高于一般职工收入也是 造成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之一。从图表
来看,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的收入差距 普遍在20倍以上。调查表明,国企领导人平均收 入高于职工的平均收入14.5倍。
在图表上还可以看到,政府财政收入2000年 是1.3万亿元,到2004年上升为2.6万亿元,2005 年更是超过3万亿元,四年时间,财政收入就翻番, 增速不可谓不快。而与此同时,工资占GDP的比 例,则从1989年16%下降到2003年的12%。一国
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 备注
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1%
2
经理人员阶层
1.5%
3
私营企业主阶层
0.6%
4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1%
5
办事人员阶层
4.8%
6
个体工商户阶层
4.2%
7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12%。
8产业工人阶层源自22.6%9农业劳动者阶层
44%
10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3.1%
社会阶层总体变化图
上述民谣反映了何种问题?
四、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和变迁
▪ 1、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总体特征
▪ 社会差异巨大 ▪ 城乡分野 ▪ 金字塔形社会结构 ▪ 身份社会 ▪ 官民社会 ▪ 家庭纽带弥补社会差异
第九章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 (二)十个社会阶层
•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 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各部委和直辖市中的处级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 省、市、地中的乡级以上干部。目前,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阶层在趋于等 级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的主导性阶 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这一阶层的社会态度、 利益及行动取向和品质特性对于正在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和将要形成的社会阶 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他们拥有很强的组织资源。 2、经理人员阶层。这一阶层的社会来源主要是三部分人:第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和集 体企业干部;第二部分来自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或高新科技产业中的民营企业;第三 部分是三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的成员支配着大量的经济资源,他们都 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政治社会地位也较高。他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 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对政府经济决策的影响力大于私营企业主,而且这种影响力还在 继续扩大。在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5%。 3、私营企业主阶层。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 人。这一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0.6%。在私营经济发达地区达3%, 落后地区在0.3%以下。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 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 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大多是经过中高等专业知识及专门职业技术培训的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中等阶层的主干群体,他们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之一,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之一,而且,他们还是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及意识形态的 创新者和传播者,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激励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当代中国,专业技 术人员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理念的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专业 技术人员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5.1%,但城乡差异很大,在经济发达地区 的大中城市中,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所占比例为10%—20%,而在城乡合一的县(市) 仅为1.5%—3%。
《社会分层》PPT课件
构成的结构性要素。 第六,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他的整个社会变迁
理论中的一部分。
19
(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1、把市场的竞争力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的, 而不涉及在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的。
客观的产权状况与市场竞争中的个人相互交织,真正 构建了阶级。韦伯区分出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四个社 会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缺乏财产的知识分 子与专业人士、凭借教育和财产获得优势的阶级,他 们在基于市场处境的报酬获取渠道方面相差甚远。韦 伯指出,这四个阶级之间的流动是封闭的。
A、若封闭性程度较低,大部分社会成员能够通过社会流动获 得一定的成功,社会分层就会激励社会成员努力学习和工作, 不断竞争,争取较好的社会地位,形成强大的动力机制,有力 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B、若封闭性程度较高,较低阶层的社会成员不能通过社会流 动改变自己的低地位状况,就会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基于 共同的利益诉求,产生群体意识,进而引发一些反社会行为。
10
(三)阶级与阶层
1、阶级
①阶级是指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居 于相同地位的人构成的群体。 ②达伦多夫将阶级理解为在某方面具有共同 利益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社会群体。 ③美国社会学家伦斯基认为阶级是在各种权力、特权和声 望方面处于相似地位的社会成员所构成的社会群体。
2.阶层
第一,阶层是一个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如土地革命时期, 曾将农民阶级划分为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
20
2、社会分层的三个要素即财产、权力和声望
声望的差异产生了地位群体或阶层。 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之间往往是彼此相关的、 紧密相连的。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 转化为其他两个方面。
第六章 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于阶级、阶层的错误判断已经形 成了理论体系。错误地认为,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 物、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内、政府内、军队 内和文化领域的各界,相当多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 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认为过去的 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 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 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总之,认为在无产阶级 取得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还要进行一个阶级 推翻一个阶级的革命,而且不止一次,要长期持续地进 行。这些观点被概括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 论”
列宁的阶级定义指出了在生产 体系中的不同利益集团(阶级) 的三大差别:第一是占有或不 占有生产资料的差别;第二是 在社会劳动组织中作用的差别; 第三是经济分配上的差别。
一、阶级、阶层概念的区别与阶级、阶层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 政府“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 也是比较严格地按照经济方面的因素 划分阶级的。
上、中、下收人群体的说法 本身就是相对层次的划分方 法,而不是属性的划分方法
收入的调查和计算十分复杂, 这也为中等收入人群体的合理
界定增添了相当的难度
找到一个统一的收入标准具有相当 的难度
三、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战略
其一,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其二必 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 生活。其三,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 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企业、 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其四,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加 大人力资本投人力度,着力把教育质量摘上去,建 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五,必须发挥好企业家作 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化解困惑,保障各种要素 投人获得回报。其六,必须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现 代产权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 业法人财产权保护,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社会学(杨刚)第6章 社会阶级与阶层
社会的阶级和阶层做了系统的分析,反映了那个时代我国的社
会阶级和阶层结构。
(2)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在陆学艺等人的社会分层研究中有初步表现:在 指出中国社会有十大阶层后,研究者们又把它们分为五大社会 经济等级。除了少数阶层全体(如办事人员阶层,城乡无业、 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只属于一个等级之外,其他阶层的成员 都会分属于二至三个不同的社会经济等级。一些学者指出,改 革以前我国有“反分层化现象”,即社会在收入分配方面呈现 出平均主义特征。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十分明显, 不仅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而且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社会流动 都相当显著。
(2)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内涵
历史的产物、 共同经济地位和利益(阶层)、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 的必然产物、 私有制的消亡是阶级消亡的
(3)20世纪80年代 “新中间阶层”
小业主
占有阶级
资产阶级
(是否雇工)
小资产阶级
→赖特→新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生产资料占有)
非占有阶级
(工资劳动者)(九类)
技能资格认证 组织资产能力
社会成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的过程。
2、社会分层的理论
经济标准---财富,财富不等于经济收入
(1)马克思·韦伯 政治标准---权力,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中都存在权力,
权力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社会标准----声望,声望与身份、知识教 养、生活方式
(2)索金斯
社会分层是由社会等级造成的个人或家庭地位的垂 直分化的状态
出现,下层阶级在缩小,中间阶级在扩大
3、地位一致与地位相(P150)
(1)地位一致:一些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 的位置排列顺序大体是一致的,我们称这种情况为地位 一致。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阶级和阶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阶级和阶层与社会流动)第六章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阶级与阶层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阶层就是由经济地位或社会特征相似的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
包括阶级内的分层和阶级外部的分层一、马克思的阶级思想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是最具决定意义的社会关系。
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了人们的基本社会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分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劳动力无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马克思对阶级的分析:阶级关系的实质是“剥削“,资本家无偿占有了生产剩余价值以“剥削“为核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形成了利益对抗关系,阶级斗争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阶级作为一个历史现象,最终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走向消亡。
阶级的消亡意味着社会不平等的消灭二、对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评析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韦伯认为,财产所有权对于成员阶级位置有重要意义,但市场交换领域的权力关系才是阶级关系的决定因素韦伯认为,阶级,主要是指因在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中获取经济利益(占有财物与获得收入)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生活机会的群体。
(阶级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状况)阶级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动,是旨在获得市场中的商品和服务的行动拓展:韦伯财富-声望-权利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韦伯的分层理论既强调经济因素,同时也强调政治和社会因素。
它主张从财富、权力、声望3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分层和不平等问题财富地位,依据可以折算的货币量权力地位,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拥有权力的大小确定声望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望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之间彼此相关、紧密相连。
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转化为其它两个方面第二节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演变封建社会:分层:士、农、工、商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20c20s中国: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游民阶级1956-19778年: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知识分子的阶层1978年以来阶级、阶层的变化一、改革前的社会分层结构1956-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区分社会地位和社会群体的标准:“身分制“主要依靠先赋或某种特权获得的地位(政治分层)户籍身份:不仅是一种社会管理手段,还使人们按户籍身份的差异不平等地占有社会资源(城乡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差异)单位身份:单位级别、所有制、规模、行业差异影响社会地位档案身份:干部身份(管理岗)和工人身份(生产岗)连带的待遇差别影响社会地位其他:如家庭出身、政治身份等对机会、资源分配的影响二、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一)、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特点社会分层结构的决定机制发生变化收入、职业、教育、财富成为新的重要分层维度社会分层结构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两大阶级内部分化,出现中间群体。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科院)【精选文档】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前言关于阶级、阶层结构的分析和研究,向来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毛泽东选集》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在这篇纲领性的文献中,毛泽东同志通过对当时中国阶级阶层形势分析,指出了在进行民主革命时期要”依靠谁,团结谁,打倒谁”这一革命的首要问题,为我们党进行革命并取得胜利奠定了阶级路线基础。
经过20多年的革命斗争,我们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实践证明,这条阶级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土地改革,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国家工业化建设,我们国家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大变化,逐步形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
这是同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类似的,并没有形成现代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阶层分化了,有些阶层新生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提高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下降了。
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分化和流动的机制变化了,社会流动普遍加快.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正在向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转变。
正确认识目前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变化,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的地位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向,正确认识各个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从中得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结论,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当代基本国情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政策。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我们党和政府实行的政策和管理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并据以形成新的理论和新的经济社会政策,用以协调好党和政府同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课件-阶级和阶层
2.社會分化的類型 (1)水準分化和垂直分化 (2)基於自然因素的分化
性別區分 年齡區分 智力區分
還有其他的嗎?
(3)基於社會和文化因素的分化 職業 民族 種族 社會階級
二、等級、身份和種姓
1、等級制度
2、身份制度 3、種姓制度(caste)
第二節 社會分層 一、社會分層的涵義
社會分層: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人們區分 為高低不同的等級序列。社會成員、社 會群體因社會資源佔有不同區分為不同 的社會階層。
工業化、城市化和產業結構變化會給不 同群體和個人帶來什麼樣的流動機會?
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 流動機會是否增加了?
3、教育與社會流動
現代社會是地位自致的社會,而不是地位先賦 的社會,即在現代社會中,個人通過自身的努 力可以獲得地位上的向上流動,而個人獲取社 會地位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便是教育。
北大學生眼中的職業聲望(2)
北大學生眼中的職業聲望(3)
(4)聲望不平等的原因
(5)聲望及其社會現象
標準四:根據政治權利劃分階層
(1)權力定義 韋伯對權力的界定 布勞
(2)權力來源 (3)權力的測量及其問題
標準五:按照職業劃分社會階層
代表性研究:新韋伯主義者John Goldthorpe
形成社會分層的機制:
社會分層與社會階層 社會階層是社會分層的結果。
二·研究社會分層的意義
三.社會分層的主要理論
1、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 2、馬克斯·韋伯的階層理論 3、功能論的觀點 4、衝突論的觀點 5、供需論的觀點
1、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
什麼是階級? 階級劃分的依據 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的基本內容
核心概念: 生產力 生產關係 私有制 剝削 矛盾 自在階級 自為階級 階級意識 階級鬥爭
07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第三节 社会流动
2、社会流动的类型
o
o
(1)按社会流动的方向划分: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 水平流动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层次的橫向流动, 人在流动前和流动后财富、权力或声望等方面的状 况基本没有变化。例如,A公司会计工作转到B公 司会计员工作。 垂直流动是指人们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31
第三节 社会流动
17
第二节 社会分层的理论
(2)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三个标准可能相互强化,存在密切联系, 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必须将它们加以严格 区分,它们并不必然存在因果决定关系;
18
2、社会阶层的多元特征 3、社会阶层研究的意义
19
二、社会分层的理论与标准 1、社会分层的理论 (1)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社会分层是根据某种标准将社会成 员分属为相应社会阶层的过程。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在西方社会学 界处于重要地位。韦伯认为社会阶层的 划分有三重标准:财富、权力、声望。
印度种姓制度让年轻情侣惨死
人民网新德里8月10日电 记者钱峰报道:据此间 媒体报道,印度北方邦日前发生惨剧。一对来自不同 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 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 属于较低的种姓。据当地警方称,他们逮捕了这对情 侣的亲属,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将两人吊死的暴行。警 方还表示,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 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为此导致双方家 庭采取了过激行动。此间舆论指出,由于种姓制度的 根深蒂固,目前在印度农村地区,人们对于不同种姓 和不同宗教男女之间的婚姻普遍持反对态度。 (人民网 2001年8月10日) 8
第二节 社会分层概述
阶级与阶层有什么不同吗? 在中文中,情况有所不同,“阶级”这一 词汇往往是指传统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 级概念--即由生产资料占有来进行划分的、 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对立、斗争关系 的群体,这一词汇让人联想到的是严重的 社会冲突、动荡或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有 些学者和民众对这一词汇还带有反感情绪 和否定倾向。而“阶层”常被认为是不那 么具有冲突性并带有等级性质的群体概念。
第七章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有学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社会分为六个阶级:
(1)资本家阶级(1%) (2)上中层阶级(14%) (3)中层阶级 (4)工人阶级(3与4合计占60%) (5)劳动贫穷阶级 (6)下层阶级:(5与6合计占25%)
第七章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阶级
一. 社会分化 二.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三. 当代社会中的阶级划分 四. 等级、身份与种族
对上层社会网络的进入;社会关系,社团和 俱乐部,会员资格
声望;“好名声”;声誉;尊重和诋毁;种 族和宗教的优越性
财产,契约,选举的权利,议员资格;结社 和言论自由
技能;专长…经验;正规教育;知识
韦伯;达伦多夫 布迪厄 沃纳 希尔斯 马歇尔 斯瓦拉斯托加
第七章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阶级 第二节 社会分层
• 社会分化具有功能分化和地位多样化的重要特征。
社会分化的类型
水平分化 垂直分化
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 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
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主要表现为人们对具有不同生物特征 的人给予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他们就有了社会差别。
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是指社会对某些具有社会 特征的人给予评价,从而使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
资产类别 1.经济类Fra bibliotek举例对土地、农田、工厂…流动资产、人(奴 隶)、劳动力(农奴)的所有权
相关学者 马克思;赖特
2.政治类 3.文化类 4.社会类 5.荣誉类 6.公民类 7.个人类
家庭权威(家长);工作权威(经理);政党 和社会权威(议员);宗教领袖
上层社会的消费行为;“优雅的举止”;特 权化的生活方式
第七章 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阶级
第二章 阶级阶层
◦ (二)韦伯的阶级思想
◦ 韦伯也讨论和分析了阶级,但他的理论和马克思的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很大 的区别。 与马克思一样,韦伯也认为财产所有权对于成员的阶级位置有重要意 义,他曾经说过 “财产占有和毫无财产是一切 ‘阶级状况’的基本范畴” ,但 他认为,社会中的权 力关系 (人对人的统治、支配或命令关系)具有重要的意 义。权力可以区分为三种不 同的类型,即经济的、社会的和行政的,其中,经 济的权力来自市场交换领域。以经 济的权力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可以称为 (经济 的)阶级,主要是指因在商品和劳动力市 场中获取经济利益 (占有财物与获得 收入)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生活机会的群体。他明 确指出, “在市场上的这种机 会是表现个人命运的共同条件的机制,阶级状况归根结 底取决于市场状况 ( ma r k e ts i t u a t i on)” ,市场地位 和市场状况强烈地形塑着成员的生活机会 ( l i f e c han c e)。 韦伯 认为,社会封闭 ( s o c i a lc l o s u r e)是将弥散分布的权力 类型化的重要机 制。通过这一机制,社会群体将报酬和机会限定为一小部分精英群体 所拥有并谋 求报酬最大化。在经济或市场领域中,这种封闭主要是通过经济机会的 “垄断” 实现的。市场中的优势阶级能够通过垄断机会排斥来自地位较低阶级的成员, 维 持乃至增强自身的优势。和马克思强调大规模的阶级行动不同,在韦伯看来,阶 级 仅仅是潜在的共同体,只是构成了共同体行动可能的、经常的基础,它离真正 的社会 共同体还有很远的距离。
结构测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 二战结束以来,伴随新技术革命
和经济持续 高速增长,西方发达
社会的社会结构及其社会不平等
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 要表现
第六章 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阶级、阶层
一、阶级、阶层概念的区别与阶级、阶层 分析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 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 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 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迪尔凯姆的职业分层理论
对于地位差异现象,一种最为温和和解释是职业分工, 即认为人们的地位不同是源于职业的不同、本领的不同、 技能的不同。迪尔凯姆的最终的目标是要推进社会整合。
在对西方国家的分析中,迪尔凯姆的观点显然属于比较 保守的思想。资本主义社会雇佣者与本被雇佣者之间的 基本矛盾,并不会因为职业群体具有整合功能就可以解 决。当然,我们也可以吸收和借鉴职业分层理论的某些 合理因素。借鉴职业分层、职业共同体、社会整合的某 些合理思想,对于推进我们国家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 具有积极意义。
再次,处理阶级、阶层关系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党和国家不懈奋斗的目标。在处理阶级、阶层关系 方面,我们始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追求的目标,努 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如 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还存 在着阶级、阶层的利益差别,社会矛盾也会频繁发生。这样就 要求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各个阶级、阶层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 后,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 的经验教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 于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作出了一系 列重要部署,特别注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社会各个 阶级、阶层的优势,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进一步处理好阶级 阶层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