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29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1903年冬天,列宁在伦敦听了一部交响曲。
他立即给姐姐写信,兴奋地说:“我第一次参加了一个非常好的音乐会,大家都很满意,特别是对于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交响曲。
”列宁所说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
从1889年开始,作曲家曾先后三次酝酿构思和起草这部交响曲。
他说:“我非常想写一部宏大的交响曲,它也许是我全部创作生涯的终结。
”果然,这部交响曲成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之歌”——作曲家的绝笔之作。
1893年11月6日《第六(悲怆)交响曲》首演之后十天,柴可夫斯基便不幸患病去世了。
艺术家把他最后的天才火花和哀伤悲他的情感美尼日在大地上。
这都浸透悲哀的作品写于柴可夫斯基悲哀的暮年。
当时,十三年来一直支持他的梅克夫人突然与他绝交。
长期关怀他的妹妹不幸去世。
作曲家在国外遇到童年时代的家庭女教师又唤起他的激动而痛苦的回忆。
难言的空虚与怅惘压抑着柴可夫斯基的心灵。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黑暗的长夜又加深了作曲家个人悲剧的色彩。
他说:“我们心爱的,然而却是可悲的祖国处在最黑暗的时刻。
所有的人都感到莫名的不安,好象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行走;都感到时局不稳——但看不清前途”。
在意大利期间,他曾写一首题为《铃兰》的小诗,用文字表达出他的低沉情绪:我们感到人世的欢愉,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但等待着我们的坟墓,却是那么黑暗!”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撞击着,幻求的希望与痛苦的绝望冲突着,迸发出悲泪似的音符。
作曲家在一部题为“人生”的交响曲的札记中反复写道:“终曲是死亡——房沉的结果”;“3.失望;4.沉寂地结束”。
但同时,他又写上“胡说厂:“结尾:前进!前进!”而在构思这部悲剧性的巨作中,柴可夫斯基说: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在旅程中起腹稿时我常常愉哭失声”。
1893年,作品写成。
巴拉基列夫忧郁地赞叹说:“一个人要经历过多少苦难才能写成象这样的作品啊”!这部作品原来没有文字表述的标题与释文。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乐派中影响最大的作曲家之一,莫斯科音乐学院就是以柴科夫斯基的名字命名的。
第六交响曲《悲怆》B小调,OP.74年,作于1893年,该年10月28日由柴科夫斯基指挥首演,作品题献给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它的标题是《悲怆交响曲》,悲怆的标题是柴科夫斯基弟弟的建议。
柴科夫斯基曾经说明:“这首交响曲的构图归根结底是‘生活’”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位伟大的交响音乐作曲家创造性生涯的最后总结。
他自己说过:“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全曲包括四个乐章。
第一部分是激情冲动、自信、渴望行动,必须简短(末乐章是‘死亡’——崩溃的结果)。
第二部分是‘爱情’,第三部分是‘失望’,第四乐章结束是逐渐消失(也要简短)。
1、慢板序奏,低音管奏呻吟似的旋律,B小调,转主部不很快的快板。
第一主题为序奏动机的发展,它快速而具节奏感,给人苦恼、焦躁不安的印象。
形成高潮平静后转行板,弦乐以D大调呈示哀愁而美丽的第二主题,如陷入幻想,再现时强调哀切。
这个主题单簧管呈示后,在短笛弱奏中孤寂中止而进入发展部,活泼的快板,两个主题在排山倒海的节奏中呈示惨烈的搏斗。
进入再现部后,强调最低沉、被撕裂的惨痛。
之后,转快行板的终结部,柔美的旋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2、温雅的快板,D大调,三段体。
主部主要旋律似乎来自俄罗斯民歌,先有、由大提琴呈现,各件乐器反复,在圆舞曲节奏中有不安的空虚感。
中间部为B小调,部分主要旋律以哀歌形式表现,然后主部再现,进入D大调终结部。
3、很活泼的快板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
以谐谑曲塔兰特拉舞曲主题始,柴科夫斯基在意大利旅行时对其节奏极感兴趣。
这个主题进行中进行曲主题以片段加入,形成堆积,中间部有一个新乐念反复,再进入悲壮的进行曲,谐谑主题低语般伴奏,使进行曲中隐含有恐惧,进行曲构成对苦恼的爆发,强烈的结束。
4、终曲,悲怆的慢板,B小调,自由的三段体。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作为柴可夫斯基所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
这部作品,堪称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最为哀婉动人的交响曲之一。
它深情而激烈地展现了作曲家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伤,被誉为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中最能触动人心的一部。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这个名字本身就揭示了它的情感色彩。
在创作这部交响曲之前,柴可夫斯基正身陷于个人生活的困扰和精神上的折磨。
他的婚姻并不幸福,而且他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和痛苦。
此外,他的好友纳代日新斯基逝世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伤感和失落。
所有这些负面情绪都在他的音乐中得到了宣泄。
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以哀伤而沉重的音乐开场,暗示了作曲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这或许是柴可夫斯基最为私人和真实的流露,非常直接而震撼人心。
乐章中的音乐高潮部分较为激烈,展现了作曲家曾经尝试解放自己困境的努力与决心。
然而,这种努力最终被绝望所覆盖,乐章以悲怆的结束而告终。
第二乐章是一个明快而富有樱桃气息的舞曲,提供了对比鲜明的音乐氛围。
这个乐章轻松而愉悦,似乎为作曲家承受的痛苦和哀伤带来短暂的放松。
然而,这种快乐仅仅是表面,作曲家内心深处的阴郁情绪仍然没有解脱。
第三乐章是一个安静而悦耳的舞曲,展现了一种优雅的情感。
这个乐章主题明快轻盈,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然而,在优美的旋律下隐藏着一丝伤感,它是对失去挚友的思念之情的一种表达。
最后的乐章是整个交响曲中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作曲家从头到尾构建了一种令人动容的音乐结构,将听众带入了崭新的境界。
乐章以一种突如其来的安静结束,仿佛是柴可夫斯基对生命的无奈和不解的哀叹。
这种终结方式给人一种无法平复的失落感,也成为这部交响曲最令人难忘的地方。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创作和演奏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超越了时代和文化的界限,成为了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热爱的经典之作。
这首交响曲以其悲怆的情感、动人的旋律和深度的内涵,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灵。
第六交响曲《悲怆》
本曲大概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第二乐章 温柔的快板,D大调,5/4拍子。自始自终 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 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后半部分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
第三乐章 甚活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 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 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 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
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二乐章》作曲技法浅析
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二乐章》作曲技法浅析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第六“悲怆”交响曲》,尤其是其中的第二乐章,被誉为他最动人的音乐作品之一。
本文将对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作曲技法进行浅析。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交响曲的背景。
柴可夫斯基创作这首交响曲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的心情十分沮丧。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这首交响曲以及其中的第二乐章给人一种悲怆的感觉。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柴可夫斯基在这首曲子中充分展现了他的作曲才华和深沉的情感。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的音乐结构。
第二乐章是一个悲伤的、温柔的、具有强烈情感的乐章。
在整个乐章中,柴可夫斯基运用了许多特殊的作曲技法,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忧伤。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他运用了大量的对位法和变化的音色,来表现出乐曲的复杂和多变。
柴可夫斯基还在这首乐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对位法。
对位法是指两个或多个声部之间相互交织,互相呼应的一种音乐构思。
在第二乐章中,柴可夫斯基巧妙地使用对位法,使得不同的声部在音乐中相互交织,从而营造出一种悲伤而又温柔的音乐氛围。
这种技法的运用,使得整个乐章显得更加丰富和动人。
柴可夫斯基还在这首乐章中运用了变化的音色。
他精心地安排了管弦乐队的编配,使得各种乐器在不同的音乐时段中都能够发挥出他们独特的音色,从而使得整个乐章听起来更加动人和丰富多彩。
特别是在乐章的高潮部分,柴可夫斯基将各类乐器的音色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宏伟而又悲怆的音乐效果。
总结一下,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二乐章》无疑是一首充满悲伤和温柔情感的杰作。
在这首乐章中,柴可夫斯基充分发挥了他的作曲才华,运用了大量的对位法和变化的音色等多种作曲技法,使得整个乐章显得更加丰富和动人。
这首乐章的成功之处在于,柴可夫斯基巧妙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通过音乐传达给了听众。
这首乐章成为了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为动人和令人难忘的音乐之一。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版本比较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版本比较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版本比较在我的版本收藏中,不知不觉已积累了逾十个悲怆交响曲版本。
这么多版本在我的收藏中只有贝五、贝九可以相提并论。
与两部乐圣的巨制相比,柴科夫斯基的这部天鹅之歌更容易打动我。
尤其是优美无比的第一乐章副部主题,真有苏轼般的高洁与多情。
卡拉扬70年代版我听的是磁带,在我人生那段孤寂混乱的日子里,第一乐章六分钟左右处长笛的婉转与弦乐的悸动前行总是引起我阵阵共鸣。
这个版本典雅华美,庄严刚强而又戏剧性十足。
第四乐章结尾处低音弦乐极弱的哀鸣处有几下周而复始的SFP,在卡拉扬的处理下仿佛起伏的胸膛血浆喷溅。
卡拉扬50年代版只认真听过第四乐章(那还是读师范进的卡带),感觉音色更丰润,气氛也更亲切些,戏剧性的爆发也十分到位。
70版更多的是“骨力”,而50版更多的是“气韵”。
60年代版(DG)粗粗听过,无甚至太深印象,感觉还是与50年代的演绎一脉相承,但既无早年的气韵,亦少后来的风骨。
卡拉扬八十年代版指挥的是维也纳爱乐,他似乎在这个作品发掘出更多的告别意味。
这个版本以绵长大气,沉静超拔自成一格,然依旧不失典雅华美的风格。
富特文格勒的悲怆让我们从卡拉扬精心导演的舞台剧中走出来,经历一场真实的人生。
一切都是未知的,命运是随着下一刻的音乐而到来的。
柏林爱乐各声部音色几乎达完美之境,一上来大管深厚肃穆,低音弦乐暗流涌动,若隐若现,中段号角的哀鸣近于人声。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富特的悲怆,字字血泪,句句血性,处处真情。
优美无比的第一乐章副部主题被处理得一波三折,凄风苦雨,真有晚年杜甫“沉郁顿挫”之境。
高潮处,所有乐器迸发出巨大的哀恸,然而又那么饱满,那么人性,决无半点虚张声势,皆是血泪的流淌与泣述。
富特的这个版本被许多乐迷视为首选,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托斯卡尼尼1942年的现场版“悲怆”由NAXOS发行。
这个版本证明托斯卡尼尼善于把握不同作品风格。
他一反在瓦格纳、贝多芬作品中那种如火如荼的惊人声压,而代之以引导乐队各声部优美地歌唱,细腻处亦显英雄之柔情。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是他在创作生涯中最富有情感和最为悲剧的作品之一。
这部交响乐作于1893年,而在当年的10月16日于圣彼得堡首演。
柴可夫斯基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正经历着一段情感上的挣扎和痛苦,而这些情感在交响曲中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悲怆交响曲”这个名称既显示了作曲家的情感状态,也预示了作品中的主题。
整个交响曲被分为四个乐章:慢板-快板-舞曲-终曲。
柴可夫斯基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这些乐章,将他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传达给了听众。
第一乐章是整个交响曲的开端,以悲伤的、沉重的音乐引领听众进入柴可夫斯基的内心世界。
这一乐章的开头是一段温暖而流畅的旋律,充满了深情和哀愁。
柴可夫斯基用悲痛的旋律描绘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忧伤。
这种情感的表达贯穿了整个第一乐章,让人感受到作曲家的痛苦和内心世界的沉重。
第二乐章是一个明亮而活泼的快板,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乐章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展现出了柴可夫斯基对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然而,在快乐和活力的背后,听众依然能感受到作曲家内心中那种深沉的伤感,并且这种伤感在柴可夫斯基独特的旋律中找到了表达。
第三乐章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舞曲。
该舞曲曾被描述为一种悲喜交加的歌舞,其中夹杂着愉悦和痛苦的情感。
这一乐章以其独特的节奏和活力的旋律将听众带入一个民俗舞蹈的场景中。
然而,在舞曲的背后,柴可夫斯基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压抑。
这种复杂的情感和矛盾在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中达到了顶峰。
最后,第四乐章是这部交响曲的终曲。
这一乐章以其庄重而沉重的氛围,以及悲伤而充满希望的旋律,将整个交响曲推向了高潮。
柴可夫斯基在这一乐章中展示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并最终通过音乐表达出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最后,整个交响曲以低沉而深情的旋律结束,给听众留下了思考和回味。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是一部独特而感人的作品,以其深情的音乐和表达内心情感的能力而闻名。
这部交响曲不仅展示了作曲家复杂的情感世界,也让听众得以在音乐中找到共鸣。
浅谈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浅谈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锣像丧钟⼀样预⽰着结尾的到来,铜管奏出庄重的和弦,引出弦乐带有哭腔的乐句,那个不幸的⼈⽣命即将⾛向终点,最后⼀点⼀点地失去呼吸,痛苦地闭上眼睛。
这部悲怆交响曲,是作者的天鹅之歌。
作为作者最后⼀部⼤型交响乐。
在⼩编介绍这部交响曲之前,让我们回顾⼀下之前的第四与第五交响曲。
第四交响曲热情洋溢,但是危机四伏,因为作者刚从情感危机中解脱出来,但是也预见了命运的⽆情。
第五交响曲虽然情感起伏不如第四那么⼤,但是那种莫名的危机感越来越近。
以上两部作品虽然表达了⼈⽣的⼀些负⾯的东西,但是⼆者的结尾都是以胜利甚⾄狂欢结束的。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六交响曲⾯前,这部⾃传性质的悲情之作⾯前。
这部第六交响曲被冠以悲怆的标题,其实并不是作者的初衷,这部作品⼀开始以⼀个没有任何悲剧意味单词做为标题,翻译过来叫热情,或是激情。
但是由于出版商的缘故,被弄成了⼀个法语单词,⽽这个法语单词的意思,就是悲怆。
这部作品有四个隐藏标题:青春,爱情,失望,死亡,就像是⼀个⼈的⼀⽣,虽然包括青春,爱情这些很美好的事物,但是负⾯的情绪⼀直贯穿着整部作品。
这⼀点不难发现:第⼀乐章死⽓沉沉的主部主题与凶神恶煞的发展部,第⼆乐章中部叹息⼀样的下⾏乐句,第三乐章机械的抓狂的三连⾳,到最后⼀个乐章痛苦地闭上眼睛,迎接死亡。
这部作品的主⼈公是谁?就是柴可夫斯基本⼈,这⼀点也不难发现:从他的⽣活上看,⽼柴的⼀点也不幸福,他⾮常敏感多情,以⾄于⽤"玻璃"来形容他⼀点也不为过,这也导致他的⽣活充满了烦恼。
从爱情上看,他更是痛苦的(不明⽩的⾃⼰⽹上搜⼀下),他有过极其失败的爱情。
事业上,他也不是⼀帆风顺,⾃⼰的作品时常被⼈否定。
从社会⼤环境上看,当时的俄国也呈现出混乱不堪的局⾯。
最后加上作者觉得⾃⼰时⽇不多(作者在写第五交响曲时就写信给梅克夫⼈:"我还不算⽼,但是我已经感到年龄的威胁)以及梅克夫⼈由于破产停⽌对⽼柴物质上的资助,⼀切的⼀切使得⽼柴写了⼀部⾃传性质的杰作,这部作品是作者的⼼⾎,就像作者说的⼀样:"这部作品就像是我的宠⼉,以前的所有作品都不能与之相⽐。
第六“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最后的挽歌
第六“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最后的挽歌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B小调第6号交响曲,作品74(Pathétique)是他最后完成的音乐作品。
于1893年2月至8月期间创作。
同年10月28日于圣彼德堡作首演,九天之后,柴可夫斯基便逝世了。
经作曲家生前修改过的版本,则于11月18日由Eduard Nápravník在纪念音乐会中演出。
而在莫斯科的首演,则于12月16日由Vasily Safonov指挥演出。
▲郑明勋/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作曲家最初为此曲定了标题,称为“热情”(Патетическая/Pateti?eskaja),也曾打算称为“标题”(Программная/Programmnaja),最终选择了前者。
然而,现时出版的乐谱,通常都已使用了法语的翻译名字:Pathétique,翻译出来便成了“悲怆”(和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的译法相同)。
自此便沿用至今。
本曲除强烈表现出标题《悲怆》所示的情感而闻名以外,也以音乐中独特优美的旋律、均衡的曲式与精巧的管弦乐法等,成为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而杰出的乐曲之一,也位于古今交响曲中最顶级的作品之列。
整部交响曲的前三乐章承袭了传统的惯例,但第四乐章一反常规,是速度平稳而充满悲痛咏叹感的乐章。
柴可夫斯基曾写信给其侄儿说:“去年(1892年)12月到巴黎旅行时,心里就浮现出一首新交响曲的构想。
这一次是拥有标题的交响曲,但这个标题可能是谁都无法解开的一个谜,就让有想像力的人去猜想吧﹗因为这个标题完全是主观的东西。
我在旅行途中,一边在脑海里作曲,一边好几次掉下眼泪”。
确实,我们在听第一乐章时内心就开始随着音乐被感动了。
本曲完成后,柴可夫斯基给弟弟莫杰斯特写信说:“这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最真诚的一部。
亳不夸大地说,我已经把我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曲了……”。
本曲所欲表现的是人生所面临的恐惧、绝望与幻灭的情绪,也就是一切肯定人生或享受人生的相反的情绪。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国作曲家,1840年生于俄罗斯一个工程师家庭,他幼年便已显出钢琴即兴演奏的天分,1848年,全家搬到圣彼得堡,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又被送到一家严格的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却并不喜欢这个职业。
1862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从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1877-1890年获得梅克夫人资助,摆脱繁重的教学工作,专心从事创作。
在这段时期里,柴可夫斯基四处旅游并巡回演出并交往了很多像格里格、勃拉姆斯等优秀的作曲家。
他勤奋的工作,在音乐的各种题材上都大显身手,创作出极其优秀的作品,《天鹅湖》、《胡桃夹子》、《叶甫根尼奥涅金》、《1812序曲》、《第六交响曲》等优秀作品都成为传世之作。
但在柴可夫斯基一生的众多作品中,《第六“悲怆”交响曲》被人们认为是他的代表之作。
作品中充满了自传式的悲剧特点,成为十九世纪末叶交响乐创作的高峰,很值得人们赏析和学习。
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三部戏剧性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到《第六交响曲》),由于思想内容和情绪氛围彼此相近,时常被总称为悲剧三部曲。
这三部作品在揭示人的精神悲剧以及个人同遭遇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方面,都达到了真正的哲学深度,其中每一部作品分别反映出悲剧发展的不同阶段;《第四交响曲》可以说是悲剧的第一幕,展示了个人的悲剧性体验的内心世界;作为悲剧的第二幕,《第五交响曲》表现出险恶力量的寒冷气息;至于《第六交响曲》,是他的最后一步交响曲,是带有总结性的代表作,是他全部创作的终结,反映的是个人的悲惨遭遇,阴暗的力量终于用前所未有的威力把悲剧的主人公拖向死亡。
一、创作背景1893年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领域里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悲怆》,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在圣•彼得堡首演,反应不佳。
也许是由于这部乐曲惶惑不安的情绪和异样的阴暗使他碰壁。
但是,当柴科夫斯基死后,此曲再演,也许是由于听众懂得了它的含义,场内一片哭泣。
经典的悲伤: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经典的悲伤: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作者:张艺圆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4年第10期[摘要]1893年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领域里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悲怆》。
正如他自己说过的:“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首演后欣然接受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用了“悲枪”的标题。
《悲怆》交响曲并非像被视为西方浪漫主义标题音乐之滥觞的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那样具有明确的叙述性内容,也非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那般具有明显的描绘性特征,正如柴科夫斯基的弟弟莫德斯基透露的,这个“悲怆”的别名是作品完成之后在偶然的灵思驱动下附加的,因此并不具备标题音乐的特征。
[关键词]悲哀喜悦诙谐曲和进行曲结合深情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作品74,作于1893年,同年10月28日作曲家本人指挥首演。
《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的全部交响曲中最能反映其创作个性及特点的作品。
它是一曲表达内心激烈矛盾冲突的悲剧,对美好生活充满渴望与憧憬,而现实生活却痛苦而黑暗,让他心如刀绞。
绝美、凝练、惊艳。
柴可夫斯基(1840-1893)的音乐创作活动是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大概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成熟时期。
柴可夫斯基写作这部交响曲的时候,俄国正处于亚历山大三世最黑暗的统治时期。
农奴制刚刚废除不久,受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俄国的进步力量已经感受到封建统治的强烈压迫。
自上而下的革命虽然正在酝酿之中,但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力量。
当时的俄国思想文化领域受到悲观主义和不抵抗主义、向“精神”呼吁的影响,这是这种历史环境下必然要出现的思想体系。
这一时期的俄国大师的作品无不带有这种思想体系的烙印,比如托尔斯泰的文学、斯宾诺莎的哲学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
《b小调第六交响曲》正是产生于这样一个彷徨的时代,柴可夫斯基说:“第一乐章是激情、满怀信心、渴望育所作为;第二乐章是爱情;第三乐章是失望;第四乐章以生命的熄灭来结束。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标题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标题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标题是《悲怆交响曲》,也被称为《命运交响曲》或《帕蓝卡交响曲》。
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柴可夫斯基最具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的作品之一,它展现了作曲家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这个标题的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称之为《悲怆交响曲》是因为这部作品充满了悲伤和忧郁的情感。
柴可夫斯基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正处于人生低谷,他面临着婚姻破裂和心理困扰等问题,这些负面情绪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曲中的音乐表现了深沉的悲伤和绝望,给人一种沉重的情绪体验。
其次,被称为《命运交响曲》是因为柴可夫斯基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他感觉自己被命运所束缚,无法摆脱困境。
这种命运的力量在乐曲中得到了巧妙的表现,特别是在第四乐章中,柴可夫斯基通过强烈的音乐冲突和动态变化,展现了命运的力量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最后,被称为《帕蓝卡交响曲》是因为柴可夫斯基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受到了文学作品《帕蓝卡》的启发。
《帕蓝卡》是一部关
于爱情和命运的故事,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交响曲时试图通过音乐表达这个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题。
虽然这个标题并非柴可夫斯基本人所起,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曲家对这部作品的情感投入和创作动机。
总的来说,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标题《悲怆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或《帕蓝卡交响曲》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这部作品的情感内涵和创作背景。
这部交响曲以其深情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摘要]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其作品有序曲、交响曲、歌剧、芭蕾音乐等多种题材,他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中尽显他的自传性的悲剧特点,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经典之作。
本文通过对第六交响曲《悲怆》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总体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使我们对该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音乐分析悲剧特点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国作曲家,1840年生于俄罗斯一个工程师家庭,他幼年便已显出钢琴即兴演奏的天分,1848年,全家搬到圣彼得堡,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又被送到一家严格的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却并不喜欢这个职业。
1862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从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1877-1890年获得梅克夫人资助,摆脱繁重的教学工作,专心从事创作。
在这段时期里,柴可夫斯基四处旅游并巡回演出并交往了很多像格里格、勃拉姆斯等优秀的作曲家。
他勤奋的工作,在音乐的各种题材上都大显身手,创作出极其优秀的作品,《天鹅湖》、《胡桃夹子》、《叶甫根尼奥涅金》、《1812序曲》、《第六交响曲》等优秀作品都成为传世之作。
但在柴可夫斯基一生的众多作品中,《第六“悲怆”交响曲》被人们认为是他的代表之作。
作品中充满了自传式的悲剧特点,成为十九世纪末叶交响乐创作的高峰,很值得人们赏析和学习。
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三部戏剧性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到《第六交响曲》),由于思想内容和情绪氛围彼此相近,时常被总称为悲剧三部曲。
这三部作品在揭示人的精神悲剧以及个人同遭遇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方面,都达到了真正的哲学深度,其中每一部作品分别反映出悲剧发展的不同阶段;《第四交响曲》可以说是悲剧的第一幕,展示了个人的悲剧性体验的内心世界;作为悲剧的第二幕,《第五交响曲》表现出险恶力量的寒冷气息;至于《第六交响曲》,是他的最后一步交响曲,是带有总结性的代表作,是他全部创作的终结,反映的是个人的悲惨遭遇,阴暗的力量终于用前所未有的威力把悲剧的主人公拖向死亡。
生命的悲剧美——柴可夫斯基和他的第六交响曲“悲怆”
一位十八世纪的哲人曾预言:“这个世界对于思索的人是喜剧,对于感受的人却是悲剧。
”这位俄罗斯有史以来最赋天才却悒郁乖戾的音乐巨人,以其瑰丽而多舛的艺术魅力,在十九世纪辉煌的音乐生涯中,印证了岁月漂涤的这句箴言。
柴可夫斯基具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力,惟其如此,世界对他来说是永恒的悲剧。
你也许不信,为追忆那凄恻颤栗的娓娓乐思,他可以在冰寒料峭的莫斯科河里孤寂地伫立数小时,任凭情感滔滔的悲剧流横无际涯地漫过苦楚的心,他没有泪。
然而我们却无法否认,全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的音乐瀑布,都因此被感动得珠花飞溅、玉沫流彩。
毕生踽踽独行在绝望的危崖边,他翘首远方,似乎只有死神的悲悯和灵兆才能燃起那狂傲不羁的想象力。
抑扬激荡的乐魂和忏悔的人生一样,飘逸着幽咽如歌的悲剧美,缪斯神殿内回荡的是他来自地狱里的呼嚎。
神经质地多次湮毁心血呕沥的佳作,因为它们典雅而不深邃,直至第六交响曲“悲怆”铅灰色乐幕垂落和袅袅哀音逝去时,他才欣慰地哭了。
“起腹稿时我常常潸然失声,我从不曾像爱它那样爱过我其它的音乐子女”,他踌躇地写道。
然而,这已是1893年的深秋暮霭,如火如荼的生命之枫行将陨落的季节了。
“悲怆”上演后的第九天,喝了一杯污水——也许并非无意,他真诚地合上那双疲惫而睿智的眼,蹊跷但没有痛苦。
天知道,开始孕育这部杰作时,也许他颠沛坎坷的灵魂已默默随心泪漂入无垠的瀚海,游弋在浩淼的天宇,仅剩残驱在聆听心脉的澎湃起伏了。
的确,柴可夫斯基无比庄严地承诺了沧桑恢弘的人生悲剧。
在死亡徜徉的天涯极目流放,他冷眼静观生命落潮的博大与悲壮,深深地企盼绝对的精神超脱和灵魂尽处圣洁崇高的栉沐洗礼,他怅惘唏嘘。
无疑,死是对生命坦诚而潇洒的接纳,然而生命的终极价值却是泯灭后凡心缓缓如梦似烟的升华。
缥缈无极的生命意识,是最永恒浩瀚的悲剧美,他幡然彻悟。
于是,灼热的真谛谱成“悲怆”那一路广阔悠长、激越跌宕的滚滚音响。
仿佛是天连衰草、旷野肃疏,无尽忧郁的天空噙满了阴霾愁云。
★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
★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柴可夫斯基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是他晚期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他最经典的乐曲之一。
这部交响曲的名字“悲怆”来自于作曲家自己的命名,它描绘了柴可夫斯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绝望。
这篇文章将会对这部交响曲进行详细的赏析。
首先是交响曲的结构。
这部交响曲有四个乐章,分别是慢板(Adagio),快板(Allegro con grazia),舞曲(Allegro molto vivace),大结局(Finale)。
第一乐章的开头就让我感到深深的忧伤,它如同一幅无尽的沙漠,给人以沉重的感觉。
非常慢的节拍,以及深情的旋律,使人想到一个疲惫的旅行者在茫茫大漠中迷失了方向,逐渐远离人类文明而陷入无尽的孤独之中。
这个乐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段的冲突部分,在全曲的乐器声中体现出一种绝望和孤独,到最后乐章的结束,慢慢化解到最后的莫明其妙。
第二乐章快板(Allegro con grazia)是一首轻松快乐的民间舞曲。
它的旋律起伏不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由三重奏部分和完整的乐队交替演奏而成,从而形成富有变化的音乐构成。
第三乐章舞曲(Allegro molto vivace)带有浓郁的弦乐器节奏,并附带大量的打击乐器。
第四乐章大结局(Finale)是这部交响曲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
这个乐章的速度非常快,充满着巨大的音量和活力,同时也充满了悲伤的情感。
这个乐章可能是柴可夫斯基对自己离世的预感和困惑的表述,特别是结尾部分,伴随着巨大的一击痛苦的留声机龙头旋律,非常感人。
最后这个旋律越来越轻柔,直到它消散于空气中。
总的来说,这部交响曲展示了柴可夫斯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希望。
它使我们思考人类生命的真正问题,包括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生命,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希望和悲伤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柴可夫斯基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音乐作品,它使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分析1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分析彼德•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
《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 , 是柴可夫斯基最后的一部交响曲, 是反映他的世界观和艺术成就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部作品最初的草稿拟题为“生活”,他对这个标题所写的注释为: “青春、爱情、沸腾的工作, 困难的克服和尾声——死。
《第六交响曲》固然叫“悲怆交响曲“ , 也有一个悲剧性的结尾和主题, 但是, 整个交响曲的思想内容却不是悲剧性的, 也不是把悲剧做为主要思想来阐述的。
主要的思想是积极的、向上的、充满斗争的; 充满对未来、对理想、对幸福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这种思想内容在布局、音乐的发展等方面, 完全可以看到。
第一乐章( 1) 引子。
旋律由大管演奏.第二乐句, 旋律逐渐上升, 使乐思复杂化, 和弦外音的不协和性带来了戏剧性的不安定。
音乐材料是主部第一主题的变奏, 很好地为呈示部的出现做了准备。
结束在属六和弦上。
( 2) 主部。
主题的调性是开放的, 有连续的离调和转调。
在第二部分中, 已经具有了展开性, 经过变奏, 结构加长, 使这个二部曲式具有三部特点。
开始的动机的个性是强烈的, 表现出顽强的斗争性, 短小干脆, 第二个动机将斗争深入了一步。
接着综合两个动机的乐节, 同音反复的音阶下行好象表现了斗争的一次回合, 强拍的减七和弦, 造成紧张、动荡不安。
后半拍的伴奏音型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性。
b段的对比: #c小调上出现的新材料, 把斗争进一步明朗化, 有了展开性的发展, 使主部音乐上升到高潮, 表现了作曲家旺盛的斗争精神( 3) 连接部。
主部的最后乐句, 不安定的动机运动到低音区,去掉了休止符, 减慢了速度, 把斗争暂时告一段落。
接着中提琴、单簧管的上升的独奏乐句, 把音停在副部主题的第一个音上。
( 4) 副部。
高度的抒情性和优美的歌唱性和主部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由单三部曲式构成, 具有方整性和收拢性, 再现段非常匀称地平衡了整个副部。
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赏析
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赏析摘要:本文把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作为赏析对象,通过对《第六“悲怆”交响曲》的创作背景、音乐赏析、总体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我对该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音乐源于心声,它折射出作曲家人生的态度和内心世界。
关健字:柴可夫斯基,音乐赏析,总体评价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生于乌拉尔沃特金斯克的一个工程师家庭。
他一生中创作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十分广泛,其中交响曲占有突出的位置,尤其是《第六“悲怆”交响曲》,它是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创作的顶峰之作,也成为十九世纪末叶交响乐创作的高峰。
很值得人们赏析,体会柴可夫斯基作曲家当时创作的心情。
一、创作背景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创作领域里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在圣·彼得堡首演,反应不佳。
也许是由于这部乐曲惶惑不安的情绪和异样的阴暗使他碰壁。
但是,当柴可夫斯基死后,此曲再演,也许是由于听众懂得了它的含义,场内一片哭泣。
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位伟大的交响音乐作曲家创造性生涯的最后总结。
他自己说过:“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1他在构思和创作这部作品时“深深地哭过”,首演后欣然接受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用了“悲怆”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虽然不是真正的标题音乐,但标题性却是十分鲜明,那就是人生的美好理想与笼罩着整个俄国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无法调和,导致悲剧的结局。
柴可夫斯基创作这部作品的时期,正是残暴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期。
他像无数俄罗斯知识分子一样,心中苦闷仿徨、无所适从,在这段时期中,他曾苦苦地思索着人生的意义。
他所要表达的是在铅一样沉重的天空下,那些被置于黑暗的深渊里的、面临着窒息的那个时代的全体俄国民众的绝望和悲哀以及对死亡的恐惧。
同时,也表达了要摆脱那一切压迫而谋生存的人们的徒劳的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辑英文名: Mozart Symphony No.29/Tchaikovsky Symphony No.6
专辑中文名: 莫扎特第29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艺术家: Karajan 卡拉扬
BPO 柏林爱乐乐团
古典类型: 交响曲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1988东京现场版(Tokyo Live)
发行时间: 2008年
地区: 日本,德国
语言: 英语,日语,德语
简介:
专辑介绍
引用
欢迎大家移步我在ED2000 的资源列表里面都是各种原因无法在VeryCD加精的好资源/FileList.asp?
转自:指挥大师的终极艺术-卡拉扬在东京最后的演奏会
指挥大师的终极艺术-卡拉扬在东京最后的演奏会
奥地利指挥大师赫伯特.冯.卡拉扬一直对日本-这个美丽的东方国家充满了好感!在他整个指挥生涯中曾先后11次到日本访问演出!其中有9次是自己带着像维也纳爱乐和柏林爱乐乐团这样的世界一流演奏团体。
从最早的1957年率维也纳爱乐乐团访问日本到他生命的最晚年1988年在东京的最后演奏会时隔了三十年。
要知道日本是一个保守传统的国家,尤其是在古典音乐表演艺术方面。
日本听众和评论家推祟的是像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和克伦帕勒这种指挥风格的演奏。
并在他们的头衔上冠以巨匠的字样。
而卡拉扬当时只能被称为名手之类的。
可见卡拉扬并非是一到日本就被认可的,有一次他去日本开音乐会,他的自弹自挥的巴赫第三号勃兰登堡协奏曲演完竟然无人鼓掌,第二天报刊上恶评如潮、著名评论家在论评卡拉扬的指挥时用了表面化、程式化、没有进入到作曲家的内心世界等评语!但卡拉扬对待艺术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的,在他其后的访问日本演出使的日本的评论慢慢的转变了,听众和评论家的风向开始变化了,从批评苛求转为一味赞美!我想卡拉扬这个唯意志论者不可能去使自己的艺术表演去迎合听众,只能是他用强大的意志贯穿于音乐作品中去征服观众。
在卡拉扬的晚年,日本人开出了最高的价码、最高的礼遇去诱使卡拉扬访问演出!这三张唱片分别取之1988年5月2日、5月4日、5月5日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的实况演出录音!当年这几场音乐会的票价最低是500美金!人们明白在历经多次脊椎手术的卡拉扬大限将至,一位教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要永远记住这种声音,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即将消失,再也无法重现!
第一张唱片的内容是莫扎特的第29交响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
卡拉扬在解读那首莫扎特第29交响曲时,和通常我们在唱片中听到是完全不一样的,卡拉扬用简单直接的手法,把这首看似简单的交响曲表现的音调如歌,那些美妙的旋律直接由卡拉扬心中流出,流进听众心里那样,完全没有以往卡拉扬的莫扎特交响曲唱片里那种僵硬、华丽、不近人情的表述方式。
我坚信晚年的卡拉扬是回归莫扎特的那种内心欢乐的。
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则充满了巨大的热情。
卡拉扬一生在录音室灌制过八次,这些唱片我都有,在没听这个东京现场前,我认为卡拉扬与英国的爱乐管弦乐团和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那次立体声数码录音为最佳。
卡拉扬一生反复演奏、灌录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次数超过他的德奥同胞的交响曲!依我看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那种管弦乐技法充满了色彩绚丽和奢华的表演、浪漫的热情和激情之间巨大的戏剧冲突深深吸引着卡拉扬,令他乐此不疲!我坚持认为卡拉扬棒下的柴可夫斯基交响曲胜过穆拉文斯基的,老穆的那些突然炸响的铜管令我心脏病发作!经过反复聆听,东京的这个录音对表现即将来临的死亡、作曲家的心境是超一流的、与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死与变形》中的死亡描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