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手册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e12992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d.png)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一、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利用系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
2、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3、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规范流程管理、规范操作管理、风险管理、事件报告与分析、绩效评价等。
4、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科学决策、突出重点。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1、明确目标。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要明确具体目标并加以量化,以便进行评价和改进。
2、全员参与。
护理质量管理是全院范围的工作,需要全院人员的齐心协力,护士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和落实人员。
3、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要求对护理流程进行全面规范,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正确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4、规范操作。
规范操作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求护士按照规范操作程序执行护理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
5、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工作中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进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6、事件报告与分析。
事件报告与分析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要求护士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7、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对护理服务进行全面评价和监督,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1、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在医院内设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明确各职责和权限。
2、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中明确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
3、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
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护理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
4、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档案。
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档案,包括相关文件、报表、记录等,以便随时查阅和汇总。
5、护理质量管理的落实与改进。
护理六大质量管理内容
![护理六大质量管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809ca3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1.png)
护理六大质量管理内容
一、护理质量管理的定义。
护理质量管理是一个过程,它控制和确保护理的过程和性能符合护理实践的最新标准,并促进护理的连续进步。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
1.护理面向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提供患者安全、有效和个性化服务,以满足患者的病理、生理和心理需求。
2.护理基于科学:护理质量管理需要基于有效证据,发展和改进护理活动,使得护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患者的需求。
3.护理展示尊重:护理质量管理以尊重患者的健康权利,尊重患者的文化和宗教观念为基础。
三、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
1.护理服务改进:护理质量管理将护理过程改进为更安全、有效和适应患者需求的服务。
2.护理评估:护理质量管理涉及评估护理工作,以改进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护理文书:护理质量管理包括护理文书,确保护理服务是准确、完整、清楚、准确的。
4.护理教育:护理质量管理涉及护理教育,以更新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的质量。
5.护理问责:护理质量管理涉及护理问责,以确保护理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并能够及时纠正不良现象。
护理质量控制内容
![护理质量控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630fe37ad51f01dc381f140.png)
护理质量控制的内容(一)基础护理管理1.基础护理管理的内容(1)一般护理技术管理:包含病人出、住院处理;各样床单位的准备;病人的洁净与卫生护理;生命体征丈量;各样注射的穿刺技术;无菌技术;给药法;护理文件书写等管理。
(2)常用急救技术管理:主要包含给氧、吸痰、洗胃、止血包扎法、骨折固定、心电监护、心内注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机的使用等管理。
2.基础护理管理的主要举措(1)增强教育,提升认识:因为基础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宽泛,个别护理人员对此不够重视,要求不高,所以,应增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不停提升对基础护理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2)规范基础护理工作①拟订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在拟订操作规程时应按照以下原则: a. 依据每项技术操作的目的、要求、性质和应当获得的成效来拟订; b. 技术操作一定吻合人体生理解剖特色,防止增添病人的难过; c. 严格恪守无菌的原则; d. 一定有益于保证病人的安全; e. 一定有益于节省人力、物力、时间,使病人舒坦,吻合科学性原则; f. 文字应简单了然,便于护士掌握并在临床上推行。
②增强培训、查核:经过训练和查核使护士娴熟掌握每项技术的操作规程,实现操作规范化,提升效率和质量。
③增强检查、监察:成立健全质量监控制度,并仔细组织落实。
发现问题实时采纳纠正举措,提升基础护理成效。
(二)专科护理管理1. 专科护理的特色专科护理是指临床各专科独有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术。
拥有以下特点:(1)专业性强:专科护理技术使用范围窄,专业性强,常常仅限于本专科,有的甚至只限于某一种疾病。
(2)操作复杂:专科护理多配有仪器设施,技术复杂,操作难度大,要求高,护理人员除掌握专科基础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懂得仪器的基根源理和操作程序。
(3)高新技术多: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批高新尖的技术被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这要求护理人员不停学习和掌握新的专科知识,这是专科护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特色。
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d376b9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1.png)
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是指为了提高和保证护理质量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和活动。
其管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对门诊护理全过程进行评价、规范和管理的活动,包括门诊流程管理、药品管理、护理记录管理等。
2. 住院护理质量管理:住院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对住院患者护理全过程进行评价、规范和管理的活动,包括入院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操作、护理记录等。
3. 护理质量评价:护理质量评价是通过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护理质量进行量化和评估。
4. 护理培训、教育和继续教育:护理质量管理需要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和继续教育,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5. 护理质量改进和创新:护理质量管理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适应医疗卫生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以上就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结合不同的护理领域和实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76f90725fbfc77da369b132.png)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1 —目录一、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1)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2.护理理念 (2)3.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3)4.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4)5.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5)6.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6)二、护理核心制度 (7)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7)2.病房管理制度 (9)3.抢救工作制度 (11)4.分级护理制度 (12)5.护理交接班制度 (14)6.查对制度 (16)7.给药制度 (18)8.护理查房制度 (19)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20)10.护理会诊制度 (21)1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22)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23)1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24)14.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25)三、护理工作制度 01.护理部工作制度 02.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1)3.医嘱执行制度 (2)4.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3)5.护理会议制度 (4)6.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5)7.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6)8.岗前教育 (8)9.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9)10.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10)11.聘用护士管理制度 (12)12.护理执业人员准入制度 (14)— 2 —13.护士注册管理制度 (15)14.护理人员考核制度 (16)15.护理质量考评制度 (17)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性事件” (18)17.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18)18.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20)19.病员管理制度 (22)20.探视、陪伴制度 (23)21.病员座谈会制度 (24)22.患者入院、出院护理制度 (25)23.饮食管理制度 (26)24.病区药品柜管理制度 (27)25.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28)26.临床用药治疗护理规范 (29)27.输液巡视制度 (30)28.物资保管制度 (31)29.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32)30.护士长例会制度 (33)31.护理临床示教室管理制度 (34)32.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35)33.设备、仪器维修制度 (36)四、护理部部门工作制度 (37)1.换药室工作制度 (37)2.抢救室工作制度 (38)3.治疗室工作制度 (39)4.门诊工作制度 (40)5.门诊注射输液室工作制度 (41)6.急诊室工作制度 (42)7.护士工作站微机联网管理制度 (43)五、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44)1.医疗护理差错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 (44)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45)3.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46)4.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47)5.护理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48)6.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50)7.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52)8.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53)9.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54)— 3 —10.急诊室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55)11.急诊室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 (56)12.病房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 (57)13.病房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58)14.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59)15.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61)16.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63)17.危急值报告制度与管理流程 (65)18.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 (68)19.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69)六、护士职业素质管理标准 (70)1.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70)2.护士行为规范 (71)3.护士职业道德规范 (73)七、护理人员岗位任职资格 (74)1.主任、副主任护师任职资格 (74)2.主管护师任职资格 (75)3.护师任职资格 (76)4.护士任职资格 (77)5.护理部主任岗位任职资格 (78)6.病区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 (79)7.急诊室护士岗位任职资格 (80)8.手术室护士岗位任职资格 (81)八、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82)1.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 (82)2.主管护师职责 (83)3.护师职责 (84)4.护士职责 (85)5.护理管理部门职责 (86)6.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职责 (87)7.护理部主任职责 (88)8.护理部干事职责 (89)9.病区护士长职责 (90)10.急诊室护士职责 (92)11.输液室护士职责 (93)12.病房护士职责 (94)13.病房护理员职责 (99)九、护理质量标准 (100)1.护理部工作质量标准 (100)— 4 —2.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01)3.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102)4.整体护理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103)5.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 (106)十、护理差错的预防措施 (113)1.预防处理医嘱差错 (113)2.预防注射差错 (114)3.预防青霉素注射差错 (116)4.预防服药发生差错 (117)5.预防输血差错 (118)6.预防输液差错 (120)7.预防输液反应 (121)8.预防药物变性、错用或麻醉精神药物丢失 (122)9.预防烫伤 (123)10.预防坠床与跌倒 (124)11.预防褥疮(压疮) (125)12.预防各类导管及各种引流管脱落 (126)13.老年病人护理的防范措施 (127)十一、护理质量关键过程流程 (128)1.住院病人护理服务管理流程 (128)2.危重患者质量关键过程流程 (128)3.围手术期质量关键过程流程 (129)4.护士各班工作流程 (131)5.优质护理服务程序 (134)— 5 —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分管院领导指导下,由护理部以及护士长组成。
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
![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3bc00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a.png)
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一、引言本手册为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旨在规范和提高天津市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本手册适用于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二、管理原则1.规范: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进行编写,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2.安全:护理管理工作必须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确保医疗机构内的护理工作环境安全,并防止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3.效果:护理管理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与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疗效。
4.人性化:护理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三、组织架构1.护理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的领导层和护理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推动和监督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护理质量管理团队:由护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护理管理的实施、监督和评估。
四、工作流程1.护理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评估。
2.护理计划: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3.护理实施: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计划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和护理技术操作,保证护理质量和效果。
4.护理评估:定期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效果。
5.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护理效果,为医疗决策和患者随访提供参考。
五、质量控制1.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护理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技能和专业素质。
2.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风险。
3.感染控制:护理部门应制定科学的感染控制制度,加强护理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4.质量评估:护理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改进措施1.改进流程: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护理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化操作。
护理质控手册模板
![护理质控手册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55d8a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0.png)
护理质控手册模板
护理质控手册模板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图,明确各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岗位职责。
2. 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方案,包括质量标准、考核办法、持续改进方案等。
3. 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包括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等。
4.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患者安全、药品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等。
5. 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包括夜查房安排、检查内容、反馈与整改等。
6. 护理质量与安全检查时间表,明确各项检查的时间和频次。
7. 夜查房值班表,明确夜查房人员的安排和职责。
8. 科室护理安全与质控方案,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
9. 科室护理质控职责,明确各级护理人员在质量控制中的职责和要求。
10. 科室专题护理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记录科室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问题。
11. 院护理质控小组质量检查记录,记录院级护理质量检查的结果和反馈。
12. 护理夜查房检查记录,记录夜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13. 护理质量检查分析记录,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模板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医院要求进行制定和完善。
护理质控手册
![护理质控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2530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c.png)
护理质控手册
护理质控手册是一本用于规范和指导护理质量管理的工具书,主要内容包括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等。
手册的目的是确保病人安全和护理质显的持续改进。
护理质控手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明确护理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和权限。
确保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
2.护理质量标准:制定明确的护理质量标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等方面,为护理人员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导和行为规范。
3.考核办法: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对护理人员的表现进行定期评估。
激励优秀表现者。
改进不足之处。
4.持续改进方案: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不断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和服务质量。
此外。
护理质控手册还可以包括其他相关内容,如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病历书写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等。
这些内容旨在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确保病人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总之,护理质控手册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书,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内容
![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ce0e7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d.png)
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内容
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质量目标:明确护理服务的质量目标,如提供安全、有效、及时、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2. 组织架构与职责:明确各个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并确保充分的沟通和协作。
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维护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护理服务的评估、控制和改进过程。
4. 护理服务标准:制定详尽的护理服务标准,确保护理人员符合规定的专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5. 护理服务评估: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收集和分析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服务质量。
6. 人员培训与发展: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7. 资源管理: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8. 安全管理:确保护理环境的安全与卫生,规范护理操作,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9. 意外事件和投诉处理:建立适当的意外事件和投诉处理机制,追踪和解决护理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10. 绩效评价:定期评估护理人员的绩效,并对其进行奖惩措施,以激励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制度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d6952ba58da0116d1749ef.png)
韩城矿务局第二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手册韩局二院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一、组织结构主任:惠小芹委员:马雪毅贺燕雷月娥李燕娥高芳琴杜艳胥桂增孙桂英薛晓莲二、委员会工作制度1、建立完善二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加强对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质量教育及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2、由护理部组织质量管理委员会,不断创新护理管理理论,修订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工作程序.3、为了确保病人护理效果,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对全院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行科学量化管理.4、落实以病人效果为依据的质量评价标准.质量管理委员会将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反馈到各科室,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5、为了不断改善各级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调查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实行公平、公开和激励的原则.6、加强对全院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及考核,组织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提高护士长科学管理水平及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7、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医疗安全教育,杜绝护理差错事故隐患。
8、按照国家规定,加强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及一次性医疗用物处理管理工作。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方案一、管理组织:1、包括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科质量安全控制组织.2、实行二级质量安全管理.二、管理措施:1、制定护理管理服务理念。
2、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考评细则,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3、制定院科两级质量管理计划和目标及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重点措施.4、制定质量考评制度,院科两级定期进行质量考评、分析和评价.5、院科两级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不良事件分析、安全教育活动。
6、制定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挺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保证护理质量。
三、奖惩办法:1、质量考评结果与科室及个人年度评比、奖励相结合。
2、按具体的考评办法进行奖罚措施兑现.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根据二级甲等医院质量管理要求,护理部在总结历年度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本年度质量管理工作具体安排如下:一、实行院科两级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二、确定本年度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管理目标如下:(1)特护、一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0%(2)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3)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合格率≧95%(4)急救物品器材完好情况合格率100%(5)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合格率100%(6)入院评估符合率合格率≧80%(7)健康教育实施率合格率100%(8)健康教育知晓率合格率≧95%(9)病人满意度合格率≧90%(10)年褥疮发生率0(1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率100%(12)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率0三、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考评制度和措施(1)、护理部每季度组织院质控成员进行全院质量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召集质量委员会成员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通报并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改进工作,对改进结果随时进行通报。
(完整word版)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完整word版)护理质量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5daa872aef8941ea66e0562.png)
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主管院长指导下,由护理部以及护士长组成。
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工作制度、职责、程序及考核标准定期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及反馈。
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实行三级级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即:护理部——病区三、充分发挥二级护理质控组织的作用,护理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检查讨论会,根据检查情况,护理部分析、全面总结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
护理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优质高效的服务,安全温馨的环境,精益求精的追求。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一、在护理部的管理下,制定和完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为主要任务。
二、负责检查落实护理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考核标准,每月对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护理教育培训等进行考核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协助各科室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三、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院病区、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急诊科等护理质量控制。
四、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理论、操作考核。
五、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六、每季度由质量管理委员会将理论、操作考核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重点分析评价,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及时总结反馈到各科室,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医院护理质量控制;负责制定、修改和完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护理各项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和质量标准;制订护理质量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
二、开展全院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教育,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负责检查落实护理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做认真地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反馈到各科室,以便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21a1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c.png)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医疗服务效果、满足患者需求、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也是护理管理的永恒主题。
如何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安全,是护理管理者以及全体护理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一节概述一、质量与护理质量质量(Quality)又称为“品质”。
这个词有两个不同范畴:一方面是指“度量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质量”或“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另一方面是指产品或服务的优劣程度。
管理学中的质量通常指第二种含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将质量定义为:“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中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面要求的能力的特性。
”在这个概念中,好的质量不仅要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符合性),同时还必须适应顾客的需求(适用性),满足社会(环境、卫生、员工)的要求。
质量评价的对象从产品扩展到过程、体系等所有方面。
护理质量(Health Care Quality)是护理服务满足服务对象(个体和群体)的健康需求以及改善其预期健康结局的程度。
高质量的护理应该基于最佳临床证据,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共同决策,从护理技术和人文关怀两个层面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一)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护理质量管理(Management of Nursing Quality)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工作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
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高效、便捷、整体的护理服务,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
(二)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1.制定护理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护理质量方针是由护理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质量方面的行动纲领,并为组织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和指南,应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
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8082d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5.png)
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护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实施和评估护理服务质量的一系列策略、程序和活动,以确保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并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质量。
以下是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患者安全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通过优化护理过程,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提高护理团队的协作和效益。
2. 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包括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以患者为中心、科学决策、监督激励、信息化建设等。
全员参与强调护理团队成员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持续改进追求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目标,以患者为中心强调以患者的需求和安全为核心,科学决策强调护理质量管理要依据科学的依据和方法,监督激励强调对护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强调护理质量管理的数据化和信息化。
3. 护理质量管理的策略:护理质量管理的策略包括标准制定、流程改善、质量评估和培训教育。
标准制定是指制定适用于护理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包括护理操作的标准化、护理文档的规范化等。
流程改善是指对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质量和效率。
质量评估是指通过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和改进。
培训教育是指通过对护理团队成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质量意识。
4. 护理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护理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包括PDCA循环(Plan-Do-Check-Act)、流程图、鱼骨图、Pareto分析、统计方法(如SPSS软件等)等。
PDCA循环是指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四个步骤,通过循环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质量。
流程图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护理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环节,以便于分析和改进。
鱼骨图是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的各个因素,找出问题的根源。
Pareto分析是指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和排序,找出主要的问题和关键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
2020护理质量管理手册(最新)
![2020护理质量管理手册(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51e2086be1e650e52ea99e7.png)
2020年护理质量管理手目录一、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2.护理理念 13.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4.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25.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36.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4二、护理核心制度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42.病区管理制度 53.护理抢救制度 54.护理查对制度 65.护理交接班制度 86.消毒隔离制度97.分级护理制度108.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29.护理差错(缺陷)、事故管理制度1310.护理查房制度1611.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612.健康教育制度1713.给药制度 1814.术前患者访视制度19三、护理工作制度1.护理部工作制度 202.护理文件管理制度213.医嘱执行制度214.护士长夜查房制度225.护理会议制度226.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237.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238.岗前教育 259.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2610.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2611.聘用护士管理制度2712.护理执业人员准入制度 2813.护士注册管理制度2914.护理人员考核制度2915.护理质量考评制度30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性事件”3117.应急处理管理制度3118.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3319.病员管理制度3420.探视、陪伴制度 3421.病员座谈会制度 3522.患者入院、出院护理制度3623.饮食管理制度3624.病区药品柜管理制度3725.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3826.临床用药治疗护理规范 3827.输液巡视制度3928.物资保管制度3929.危重病人抢救制度4030.护士长例会制度 4131.护理临床示教室管理制度4132.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4233.设备、仪器维修制度42四、护理部部门工作制度1.换药室工作制度 432.抢救室工作制度 443.治疗室工作制度 454.门诊工作制度455.门诊注射输液室工作制度466.急诊科工作制度 467.产房工作制度478.母婴同室管理制度489.护士工作站微机联网管理制度 49五、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制度1.医疗护理差错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50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513.护理投诉管理制度524.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535.护理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546.患者身份标识制度557.腕带标识管理制度578.转科交接登记制度579.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5710.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5811.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 5912.病房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5913.病房与产房交接登记制度6014.病房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611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6216.手术风险评估制度6317.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6518.危急值报告制度与管理流程6719.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6720.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68六、护士职业素质管理标准1.护理人员行为规范692.护士行为规范703.护士职业道德规范72七、护理人员岗位任职资格1.主任、副主任护师任职资格722.主管护师任职资格733.护师任职资格744.护士任职资格755.护理部主任岗位任职资格756.病区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767.急诊科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768.手术室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779.供应室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7810.急诊科护士岗位任职资格7811.手术室护士岗位任职资格7912.供应室护士岗位任职资格79八、护理人员岗位职责1.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 812.主管护师职责823.护师职责 834.护士职责 835.助产士(师)职责846.护理管理部门职责847.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职责858.护理部干事职责 869.病区护士长职责 8610.急诊科护士长职责8711.手术室护士长职责8812.供应室护士长职责8813.门诊分诊护士职责8914.急诊科护士职责 9015.输液室护士职责 9016.病房护士职责9117.病房护理员职责 95九、护理质量标准1.护理部工作质量标准962.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973.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984.基础护理质量标准985.病区管理质量标准996.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1007.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1038.产房护理质量标准1049.供应室护理质量标准10510.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10611.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标准 10712.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质量标准10813.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标准 10914.护士长管理质量标准11015.分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1116.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1217.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续)11318.整体护理病人护理质量标准11419.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 11820.责任组长工作质量标准 11821.责任(辅助)护士质量标准11922.主班护士质量标准12023.治疗班护士质量标准12124.付班护士质量标准12225.夜班护士质量标准12326.护理员工作质量标准12427.助产士工作质量标准12428.手术室护士工作质量标准125十、护理差错的预防措施1.预防处理医嘱差错1262.预防注射差错1273.预防青霉素注射差错1284.预防服药发生差错1295.预防输血差错1306.预防输液差错1317.预防输液反应1328.预防药物变性错用或麻醉精神药物丢失 1329.预防烫伤 13310.预防坠床与跌倒 13411.预防褥疮(压疮)13412.预防各类导管及各种引流管脱落13513.老年病人护理的防范措施135十一、护理质量关键过程流程1.住院病人护理服务管理流程1362.危重患者质量关键过程流程1383.围手术期质量关键过程流程1394.护士各班工作流程1415.优质护理服务程序144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主管院长指导下,由护理部以及护士长组成。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59613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2.png)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依据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以及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任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地方有关护理质量管理的政策文件。
二、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1. 院级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
2. 护理部:负责制定本部门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3. 护理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协助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收集、统计和分析护理质量数据,提出改进措施。
4. 护理班组长:负责监督本班级护理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三、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1. 护理操作规范:制定和完善各种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工作按规定进行,减少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人员培训和考核: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护理技术考核,评估护理人员的绩效。
3. 护理质量评估: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评估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4. 不良事件报告与分析: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病人满意度测评:定期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6. 护理质量管理的技术支持:鼓励使用现代化的医疗信息系统,提高护理信息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可控性。
四、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考核1. 护理质量评估和监督:定期开展护理质量评估和监督工作,对不合格的护理行为给予警告、批评、奖励等处理措施。
2. 护理质量考核:设立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对各个班组和个人进行护理质量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3. 不良事件的处理与追责:对发生的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进行及时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出现。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13bbd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6.png)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内容护理质量管理手册内容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2大足区人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手册科室:呼吸、肿瘤科护士长:李利年度:2022年手册填写要求1.护士长手册是门诊护理工作动态变化的真切记录,也是考核护士长管理水平的依据之一,护士长应仔细填写。
2.按照医院、护理部及本科护理工作状况,制定科内护理工作年方案、月重点及周支配。
3.月方案、周支配应详细可行,有完成时光;本月工作小结应注重总结经验,反映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案未完成应写明缘由。
4.“护理质量科内检查记录”是护士长每月举行科室管理的概要记录。
5.护理质量控制及护理差错/缺陷分析会议记录每月一次。
6.护士长休假、出差时光较长,手册应交代理护士长填写。
7.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抽查手册记录状况。
附:各项目合格率指标基础护理合格率≥90%护理文书质量合格率≥95%急救物品、护理器械合格率≥100%常规物品消毒合格率≥100%门诊管理合格率≥90%门诊护士长职责1.在护理部、医务科和门诊部的领导下,负责门诊护理行政管理,催促检查护理人员和卫生员完成所分工的任务。
2.制定工作方案,负责护理人员分工排班,常常深化各科门诊检查护理质量,复杂的技术应亲手执行制定本科室详细的护理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评价效果,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3.深化细致地做好护理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他们敬业爱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病人、社会对医院的惬意度。
4.负责科室护理人员的分工和排班工作,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做到职责分明,工作有序。
每日每班按照病人病情及需要支配工作,做到科学管理,责任到人。
5.负责护理质量的控制。
催促检查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则制度和操作技术标准规程,仔细执行各项护理常规。
有方案地检查规则制度的落实状况和医嘱的执行状况,加强医护协作,严防差错事故及院内感染的发生。
6.伴同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查房,参与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以及大手术、新手术前的研究或死亡病例的研究等。
2023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2023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35056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2.png)
2023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手册简介本手册是为医疗机构的护理部门制定的质量管理指南。
它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以确保医疗护理的质量和安全。
目标本手册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框架,以帮助医疗机构改进护理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
它涵盖了以下方面的内容:1.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原则2. 护理部门的职责和角色3. 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4. 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流程5. 员工培训和发展6. 危机管理和事故报告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护理部门,包括医院、诊所和护理机构。
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都应遵循本手册中的指南和要求。
质量管理为了确保医疗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护理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目标和策略。
2. 确保护理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包括评估护理操作、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报告。
3. 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感染传播和减少医疗差错。
4. 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以促进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
5. 提供员工培训和持续教育,以提高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质量改进护理部门应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包括:1. 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2. 定期进行团队会议和讨论,共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3. 与其他部门合作,改进协同工作和患者流程。
4. 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定期更新和改进质量管理计划。
员工培训和发展护理部门应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1. 提供基础护理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
2. 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活动。
3. 定期进行技能评估和绩效评估,为员工提供反馈和支持。
4. 建立 mentor 系统,提供新员工的指导和支持。
危机管理和事故报告护理部门应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包括:1. 制定危机管理计划,明确危机响应的流程和责任。
2. 建立事故报告和反馈机制,以便追踪和分析事故原因。
3. 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 提供心理支持和应急培训,帮助员工处理危机情况。
护理质量与安全手册1
![护理质量与安全手册1](https://img.taocdn.com/s3/m/c4d910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a.png)
护理质量与安全手册1前言在医疗服务中,护理质量与安全是必须保证的一项工作,它关涉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护理人员应在工作中时刻注意护理质量与安全,以保证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本手册就护理质量与安全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并提供相关管理和应对方法,以供护理人员参考。
内容护理质量1.患者个人信息搜集要全面。
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状况等,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2.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应规范且安全。
在护理活动中,护士要准确掌握相关护理技术,确保技术操作符合标准流程和规范标准。
特别是在使用医疗器械时,一定要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正确操作。
3.护理文书记录要完整准确。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记录要准确明了,以方便病情交接、医疗服务改进等。
护理安全1.患者安全保障。
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病情稳定、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等。
2.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安全规定,包括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控制方法、医疗废物的处理、护理器械的消毒、手卫生等。
3.护理安全事故预防与应对。
护理人员要学习预防和应对各种护理安全事故,如跌倒与滚床、吸氧器官压迫等。
同时,在预防和应对事故时,要注意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健康。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法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从患者入院开始到治疗结束的所有环节,以确保护理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
2.实施严格的管理流程。
护理人员需要按照相关管理流程,保证护理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如护理标准化、文书管理等。
3.实施全员培训。
护理人员应不断提升护理技能和管理意识,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护理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的需求,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护理人员应时刻注意护理质量与安全,保障医疗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医院、管理者也应加强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培养专业护理团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bc63c3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4.png)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在医疗护理领域中,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不仅关乎患者的安全与保障,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护理工作的效率。
因此,建立健全和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医护服务水平意义重大。
制度内容概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护理标准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标准,确保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都符合医疗行业的要求和规范。
护理标准应该涵盖护理技术、护理程序、操作规范以及护理质量评估等方面内容。
2. 护理操作规范具体规定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流程清晰明了,避免因疏忽或错误导致患者受伤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护理操作规范需要包括患者信息管理、护理记录、药品使用等内容。
3. 护理质量评估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定期的护理质量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
评估内容应该包括护理质量指标、护理问题处理、护理效果评估等方面。
4. 护理绩效考核建立科学的护理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的实际工作表现和结果来评定绩效,激励优秀护理人员,促进全员提高护理质量。
绩效考核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技术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
5. 护理风险防控制定并执行护理风险防控措施,识别和评估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
防控内容应包括感染控制、营养支持、跌倒预防等。
制度的重要性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同时,制度规范也有助于提升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
总之,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是医疗机构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内容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大足区人民医院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科室:呼吸、肿瘤科
护士长:李利
年度:2012年
手册填写要求
1.护士长手册是门诊护理工作动态变化的真实记录,也是考核护士长管理水
平的依据之一,护士长应认真填写。
2.根据医院、护理部及本科护理工作情况,制定科内护理工作年计划、月重
点及周安排。
3.月计划、周安排应具体可行,有完成时间;本月工作小结应注意总结经
验,反映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计划未完成应写明原因。
4.“护理质量科内检查记录”是护士长每月进行科室管理的概要记录。
5.护理质量控制及护理差错/缺陷分析会议记录每月一次。
6.护士长休假、出差时间较长,手册应交代理护士长填写。
7.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抽查手册记录情况。
附:各项目合格率指标
基础护理合格率≥90%
护理文书质量合格率≥95%
急救物品、护理器械合格率≥100%
常规物品消毒合格率≥100%
门诊管理合格率≥90%
门诊护士长职责
1.在护理部、医务科和门诊部的领导下,负责门诊护理行政管理,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和卫生员完成所分工的任务。
2.制定工作计划,负责护理人员分工排班,经常深入各科门诊检查护理质量,复杂的技术应亲自执行制定本科室具体的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评价效果,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3.深入细致地做好护理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使他们敬业爱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病人、社会对医院的满意度。
4.负责科室护理人员的分工和排班工作,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做到职责分明,工作有序。
每日每班根据病人病情及需要安排工作,做到科学管理,责任到人。
5.负责护理质量的控制。
督促检查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技术标准规程,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
有计划地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医嘱的执行情况,加强医护配合,严防差错事故及院内感染的发生。
6.随同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查房,参加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以及大手术、新手术前的讨论或死亡病例的讨论等。
7.负责危重病人护理技术指导,亲自组织和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及复杂、难度较高的技术操作。
每日评价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程序的实施情况,并检查护理措施落实、效果评价及记录。
8.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业务学习,并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及护理科研。
9.负责各类物资的管理。
如药品、仪器、设备、医疗器材、被服和办公用品等,分别指定专人负责请领、保管、保养和定期检查。
10.负责科室安全管理,确保科室环境的整洁、安静、安全;负责病人的住院费用的管理,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组织管理;督促检查保洁员的清洁卫生及消毒隔离工作;深入病房了解病人的思想,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听取对医疗护理及后勤保障服务的意见,做好护患沟通。
积极组织和开展医院健康促进工作。
11.负责护生的临床见习、实习和护士进修的教学工作,并指定有经验、有教学能力的护师或护师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带教工作。
12.负责本科室护士的业务训练和绩效考核,提出考核、晋升、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
注:副护士长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协助护士长履行以上职责,在护士长不在的时候履行护士长职责。
护士长每日工作内容
上午:
1.检查夜班工作,查看夜间医嘱、交班本、标本留取情况以及手术前、
特殊检查的准备情况等。
2.组织晨会。
3.带领床旁交接班,检查新入、危重、手术、分娩、特殊检查等病员的
护理工作,进行业务提问及现场指导。
4.检查抢救物品、药品的准备情况。
5.参加科主任或主治医师查房或危重、疑难病例和术前讨论。
6.巡视病房,检查晨间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护
理质量;酌情跟班,检查各班工作并及时进行指导及讲评。
7.督促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8.查看病人进食情况,并征求意见。
下午:
1.查阅医嘱执行及核对情况。
2.巡视病房,检查危重、新入院、手术、分娩等病人的护理及病员一日
内的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3.检查出院病员的床单位处理及消毒,落实午间、晚间护理。
4.检查待手术病人及特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5.检查全日医嘱执行、护理记录及交班报告书写情况。
6.参加交接班。
年护理工作计划
年护理工作计划(续)
1月护理工作量、重点及小结入院病人374人出院病人332人抢救病人7人
死亡人数3人手术例数/一级护理57人
业务学习2护理查房1随主任查房1
质控分析会1工休会2
护理质量科内检查记录
护理质量控制分析会议记录
3月护理工作量、重点及小结入院病人413人出院病人446人抢救病人11人
死亡人数5人手术例数/一级护理21人
业务学习1次护理查房1次随主任查房2次
质控分析会1次工休会2次
护理质量科内检查记录
护理质量控制分析会议记录
月护理工作量、重点及小结
入院病人出院病人抢救病人
死亡人数手术例数一级护理
业务学习护理查房随主任查房质控分析会工休会
实习人数:本科大专中专
护理质量科内检查记录
护理质量控制分析会议记录
月护理工作量、重点及小结
入院病人出院病人抢救病人
死亡人数手术例数一级护理
业务学习护理查房随主任查房质控分析会工休会
实习人数:本科大专中专
护理质量科内检查记录
护理质量控制分析会议记录
月护理工作量、重点及小结
入院病人出院病人抢救病人
死亡人数手术例数一级护理
业务学习护理查房随主任查房质控分析会工休会
实习人数:本科大专中专
护理质量科内检查记录
护理质量控制分析会议记录
月护理工作量、重点及小结
入院病人出院病人抢救病人
死亡人数手术例数一级护理
业务学习护理查房随主任查房质控分析会工休会
实习人数:本科大专中专
护理质量科内检查记录
护理质量控制分析会议记录
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登记表
发表论文登记表
科内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登记表
护理差错/缺陷登记表
当年差错事故统计表
全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