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合集下载

最新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精品

最新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精品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所描写的是张生与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

其主题是维护封建礼教,有严重缺陷。

到金章宗时,董解元又写成了诸官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

他对于《莺莺传》的主题、情节、人物,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突出歌颂了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斗争的反封建主题,并把莺莺的悲剧性结局改成大团圆喜剧结尾。

写张生和莺莺私奔,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王实甫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

其动机十分明确,对《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浪子行径和“善补过”的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董西厢》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

就故事情节而言,《长亭送别》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董西厢》写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崔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

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杜确处;郑恒后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莺私奔。

杜确要把郑恒赶出衙门,郑羞愧,投阶而死,张崔团圆,还都上任。

结尾是私奔——团圆。

《王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可成婚。

后面也写郑恒向老夫人诬告;张生回来后,当面说穿了郑恒;红娘与郑恒理论;杜确来主持婚礼,郑恒撞树自杀,崔张团圆。

结尾是大团圆。

《王西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并明确指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的婚姻准则。

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莺爱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

并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得到了世界许多读者的赞赏。

由于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又富有较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受元杂剧体制的限制,不便于上演,故从元代以来,历代都有人据此而仿作、续作、改编,如元人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郑德辉的《邹梅香翰林风月》,情节关目基本是蹈袭《王西厢》的。

西厢记结局的探讨

西厢记结局的探讨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肖旭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所描写的是张生与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

其主题是维护封建礼教,有严重缺陷。

到金章宗时,董解元又写成了诸官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

他对于《莺莺传》的主题、情节、人物,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突出歌颂了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斗争的反封建主题,并把莺莺的悲剧性结局改成大团圆喜剧结尾。

写张生和莺莺私奔,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王实甫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

其动机十分明确,对《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浪子行径和“善补过”的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董西厢》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

就故事情节而言,《长亭送别》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董西厢》写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崔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

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杜确处;郑恒后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莺私奔。

杜确要把郑恒赶出衙门,郑羞愧,投阶而死,张崔团圆,还都上任。

结尾是私奔——团圆。

《王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可成婚。

后面也写郑恒向老夫人诬告;张生回来后,当面说穿了郑恒;红娘与郑恒理论;杜确来主持婚礼,郑恒撞树自杀,崔张团圆。

结尾是大团圆。

《王西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并明确指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的婚姻准则。

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莺爱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

并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得到了世界许多读者的赞赏。

由于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又富有较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受元杂剧体制的限制,不便于上演,故从元代以来,历代都有人据此而仿作、续作、改编,如元人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郑德辉的《邹梅香翰林风月》,情节关目基本是蹈袭《王西厢》的。

从《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看元代的爱情戏

从《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看元代的爱情戏

《 莺传 》 莺 是残酷 的社会 现 实的真 实写照 , 《 而 西厢记 》 是 则 浪漫主义 的理想 。这 种从 现实 向理想 的转换正 是元代爱 情
戏 的又一特征 。
途中失 散, 和蒋 世隆结伴经过 。瑞 兰要求父 亲同意她嫁 给蒋 世隆 , 尚书认为门第不 当 , 王 撇下害病 的蒋世隆 , 带着女儿去 了。在驿站上遇见 了王夫人和瑞莲 , 一同进 京 。后来王 尚书 做 了宰相 , 看中 了新科状 元 , 一心要把 女儿瑞兰嫁 给他 , 兰 瑞 不愿意 , 新科状元 也当面拒 绝 。他 正在为 难 的时候 , 义女蒋 瑞莲却认 出新科状元就是 自己的哥哥蒋 世隆 , 于是各人 的忧 患全消 , 有情人终成眷属 。 又如 ,倩女离魂》 《 中写书生王文举与衡州张 氏女倩娘指 腹为婚 , 文举 借进京 赶 考之 便 , 路到 张 家拜 访 , 问及 亲 顺 当 事, 倩女母亲便借“ 家三辈不 招 白衣 秀士 ” 由, 俺 为 迫使文举 进京应试。此时 , 倩女 已深深 爱上了文举 , 当文举启程之时 ,
1 《 西厢记》 的大 团圆结局在元代爱情戏 中具有典型性 元代 的爱情剧存在着一种普遍 的大团 圆结局 现象 , 中 剧
的矛盾 冲突总是难 以发展到毁灭 的程 度 , 终的结局总是 真 最
倩女魂离 肉体 , 与文 举相 伴进 京赶考 。文举 一举 中第 后 , 带 着倩女 的灵魂来拜 谢岳母 时 , 倩女 的灵魂 和 肉体合 二为一 ,
中都 , 同百姓们 在一 起逃难 。途 中母 女失 散 , 兰路 遇穷 秀 瑞
另外众所周知 , 西厢 故事并 非 王实甫 的首创 , 而是取 唐 传奇 《 莺莺传 》 的故事加 以改编 而成的。《 莺莺传 》 是唐代 文
人元稹把现实 中亲历 的一段 故事加 以改编 而成的 , 又称《 会

西厢记结局的探讨

西厢记结局的探讨

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
并明确指出: “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的进步的婚姻准则。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
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
莺 爱 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
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 并 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
袭 《 王 西 厢 》 的 。 明 代 出 现 许 多 续 作 , 如 黄 粹 吾 的 《 续 西 厢 升 仙 记 》, 周 鲁 公 的 《 锦
西 厢 》, 汤 世 莹 的 《 后 西 厢 》 等 , 大 都 没 什 么 价 值 , 谈 什 么 “ 果 报 昭 彰 ”, 不 过 是 狗 尾
续貂, 断鹤续凫 。其结尾归纳起来不外:张生荣、莺 莺 华、红娘嫁、郑恒死,大团圆而
《 田 西 厢 》、《 马 西 厢 》 的 故 事 情 节 , 《 长 亭 送 别 》 以 前 大 体 上 同 于 《 王 西 厢 》。 结 尾 部
分 ,《 田 西 厢 》 写 张 生 没 有 考 中 , 落 榜 而 归 , 后 被 老 夫 人 逐 出 西 厢 ; 张 生 走 后 , 莺

与红娘 “并骑 ”追赶到草桥,一起投奔白马将军杜确。其结尾通过
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 《董西厢 》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就
故事情节而言, 《长亭送别 》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 《董西厢 》写
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 崔 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
杜确处 ;郑恒后
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 莺 私《西厢记 》(亦称 《南西厢 》)影响为最广,不仅保留了 《王西厢 》)一些进步思想,而且
情节与 《王西厢 》基本相同,并将北曲翻为南曲,由于它很适宜于昆山腔的演出,所以解放

《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歪曲了历史真实吗?

《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歪曲了历史真实吗?

《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歪曲了历史真实吗?
佚名
【期刊名称】《文艺理论研究》
【年(卷),期】1981()2
【摘要】对《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多数评论者认为是对历史真实的歪曲。

王维国在《〈西厢记〉的结尾是歪曲了历史的真实吗?》(《河北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一文中,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首先,文章认为,《西厢记》中老夫人在张珙中试之前对崔张的婚姻始终是坚决反对的,这正是自由婚姻同封建婚姻制度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矛盾斗争的结果,自主婚姻遭到扼杀,这是必然的规律。

【总页数】2页(P190-191)
【关键词】大团圆结局;历史真实;西厢记;封建婚姻制度;自由婚姻;老夫人;矛盾斗争;评论者;王维;张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相关文献】
1.从人际关系角度看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以《西厢记》为例 [J], 赵志飞
2.历史的真实还是历史的歪曲?——評刘节先生的所謂“真正把握住历史事实的总和及精义” [J], 张其光
3.《西厢记》的结尾是歪曲了历史的真实吗? [J], 王维国
4.浅析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存在的合理性——以《西厢记》为例 [J], 张静怡
5.从《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看元代的爱情戏 [J], 张福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人际关系角度看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以《西厢记》为例

从人际关系角度看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以《西厢记》为例

擦; 儒 家所 崇 尚的仁 义礼 智信 是人 与人 沟通 、 交 往 的
基础; 儒 家所 追求 的理 想人 格— —君 子 理想 , 不 仅 重 视 内在修 养 ,在人 际关 系 的处 理上 ,也 要求 做 到友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 1 2
成“ 和” 的结 局 . 就 注 定 会 形成 中 国古 典 戏 曲结 局 的 大 团 圆特 点 。 以《 西 厢记 》 作 为典 型案 例 , 来 具 体分 析
际 关 系 的 处理 方 式 相 通 。 《 西厢 记 》 中“ 白马 解 围” 、 莺莺失身 、 老 夫人 认 可等 推 动 情 节转 变的 事 件 , 都 是 剧 中人 物 利 用人 情 、 脸面
等 资 源化 解 的 结 果 。 关键词 : 大 团 圆结 局 ; 人 际 关 系; 戏 曲矛 盾 ; 人情 ; 脸 面
中图 分 类 号 : 1 2 0 7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1 6 1 ( 2 0 1 7 ) 0 2 — 0 1 2 3 — 0与 人 际关 系
善、 合群、 不争 、 恭敬 、 同情 、 成 人 之美 。这 样 , 在传 统
作 品 中矛 盾 的开端 、 发 展高 潮 、 结局 的 中心线 索 。
在 中 国古 代社 会 , 维 持 良好 的情 感 状 态 是 根 深 蒂 固 的情 结 , “ 以和 为贵 ” 的人 际关 系 也是 人们 一 贯 向往 的 。儒家 推崇 的人 伦 , 重 在 分别 , 君臣、 父子 、 夫 妇、 长幼都 是差 等 的次序 , 有 序为 人 际交往 减 少 了摩
Vo 1 . 3 0 No . 2
Ma r . 201 7

《西厢记》综述

《西厢记》综述

王世贞(1526一1690),诗文家、史学家,与李攀龙同为 “后七子”首领,共为文坛领袖,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学 者。对《西厢记》地位的评价,他不赞成何良俊的观点, 径称《西厢记》为北曲“压卷”。这样,王世贞就恢复 了《西厢记》在元曲中曾有的地位。但是,王世贞更称 赏《琵琶记》,认为《琵琶记》乃“冠绝诸剧者”。
沈德符之论与何良俊可谓同出一辙,沈德符所论:“自北 有《西厢》,南有《拜月》,杂剧变为戏文,以至《琵 琶》虽演为四十余折,几十倍杂剧。然《西厢》到底不过 描写情感,余观北剧尽有高出其上者”,只是沈德符所 论更为全面,并将《拜月亭》与《西厢记》作直接的 比较:“若《西厢》,才华富赡,北词大本未有能继之 者,终是肉胜于骨,所以让《拜月》一头地。”
综述之我见
通过上述综述可见,对于《西厢记》的研究已取得较多的 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着争论,如作者问题、大团圆 结局问题以及主题思想问题等。此外,现有的研究缺少比 较系统、详尽地相关著作。所以《西厢记》还有许多值得 我们去认真解读、学习的地方。
1、对“大团圆”结局持反对看法
明清时代,即有不少批评者对此表示不满,比如金圣叹批改 《西厢记》时干脆把第五本一刀砍掉,以张生“惊梦”结束 全剧。 建国以后,指责剧本大团圆结局者也大有人在,徐朔方 在《论<西厢记>》中认为: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尊重个性 发展和追求爱情自由是《西厢记》所表现的主题,这种爱 情与礼教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崔 张爱情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悲剧。而剧中的大团圆结局,“往 往使读者忽视封建制度本身的不合理,而集中注意于才子 的能否中状元, 这对主题是一个破坏。”
王骥德反对吕天成《琵琶记》“勿亚于北剧之《西厢》” 之论,有意突出《西厢记》,强调只有《西厢记》才可视 为神品,三剧之高下,王骥德明确认为“《西厢》为古戏 之首’,在《曲律·杂论下》还为此特意作了一个比喻, 生动地说:

对于《西厢记》《牡丹记》的结局的观点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对于《西厢记》《牡丹记》的结局的观点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对于《西厢记》《牡丹记》的结局的观点写一篇评论性文章《西厢记》与《牡丹亭》均以“大团圆”作结,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与承继关系。

尽管这种结局形式没有脱离男女爱情关系中某种固定的悲欢模式,但是站在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之,两剧的团圆结局更突出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蕴,明晰地展示了元明两代进步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轨迹:而其局限性.既是作家主观思想的袒露,也是元明不同文化思潮对作家影响的反映。

笔者以元明社会历史为出发点.就两剧团圆结局之优劣得失进行比较性地论析。

(一)《西厢记》描写的是观实生活中的团圆.创作基调比较欢快,闪现看喜剧的元彩;《牡丹亭》表现的是女主人公死而复活后的团圆,创作基调偏于沉重,透露着悲凉的气氛,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途径的团圆结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并曲而同工地揭示了孕育两剧诞生的历史时期的某些本质特征。

《西厢记》诞生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大的元代。

元蒙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轻视和破坏旧有的正统道德观念,在客观上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再加之战乱的创伤,致使许多有识之士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决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以真实的目光正视历史,直面人生、从而酿就了意识形态领域新因素的滋生。

在文坛上,这种新因素主要表现在人与艺术自身意识的党际上,一批进步的元代作家勇敢地与儒家诗改规范的“非礼勿动”的信条相抗衡.创造出一代最有影响社富真实感的文学。

王实甫就是杰出的代表《在《董西厢》的基础上,王实甫将元稹美化张生对女性始乱终弃的行为进行再度创新谱成了一曲“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颂歌、强化了《西厢记》主题的反封建精神。

元稹的自怜与悲叹变成了幸福的团圆,这一美好结局带有浓烈的时代气息,是作家受意识形态领域内某些因素的感染而勇敢开拓的结果。

客观环境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只有在受外来文化冲击、汉民族的封建礼法观念尤其是程朱理学遭到抨击之后,才能激发艺术家创新的勇气。

崔莺鹭、张生在爱情婚姻理想上的追求代表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中新生力量的某种思想意向,他们间封建势力代表老夫人的抗争则是当时意识形态领域内新旧思想冲撞的写照,而喜剧的表现风格则给人们以斗争的勇气和光明的期望。

大团圆之后怎样

大团圆之后怎样

大团圆之后怎样?——论“恋爱轻喜剧”《西厢记》的两大弊病何以“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①何以“《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②何以自明代出现《西厢记》批评高潮之后该剧能对中国传统的戏剧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撇开剧作语言、结构设置等艺术上的成就,其最关键点在于喊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真挚、热烈而堪称英勇的口号,表现了传统社会中被压抑已久的精神自由性和情感本真性。

然而大团圆式的美满结局使这部作品在思想深度的挖掘、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现和对精神自由性的内在领悟上大有欠缺。

甚至可以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自发生至收束并不曾真正触碰到人格诉求与精神共通的边界,未曾体现由理解、宽容、忍耐和坚守等情感牺牲而产生的强大共鸣,未曾超越传统诗歌、传奇、杂剧等艺术作品中已有的爱情模式,因而,读者在阅读之后不能不由其完美结局而引发“大团圆之后怎样”的深入思考和疑问。

大团圆之后会怎样,才是每一段活生生的爱情最终要经受的叩问。

本文试通过论述《西厢记》的两大弊病完成对大团圆结局的思考和评价,这两大弊病的总结来自对该剧全方位的评判,包含主题、形式、内容、语言等多个方面。

《西厢记》的种种不足,主要集中在这两点:人物、主旨。

而这却也是该剧之所以为人称道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人之观点殊异足可使对作品的评价趋于两极。

以下进行具体论述:一、人物形象单薄——情人眼里出西施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西厢记》中最富两极化特征,对重要人物的认知与评价也不乏争议性。

何以将人物形象单薄列为该剧第一大弊病,而其人物形象又到底如何单薄?上述论断的主要矛头指向这出“恋爱轻喜剧”的男主人公张生。

泛泛来看,张生的形象是一个温文尔雅、德言工貌、出身贫寒的书生。

他对一见钟情的崔莺莺无比热忱,执着而痴情,因情感受挫而重病缠身,最终抱得美人归、荣升状元郎。

这是一个几乎集中了封建时代普通读书人一切美妙幻想的人物:从出身看,虽书剑飘零十年寒窗,却曾有官拜礼部尚书的父亲,也算书香门第,之后更是金榜题名,不辱崔莺莺相国女之尊;从个人条件看,张生面貌清俊气质儒雅、知礼重义学富五车,甚至还将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这绝对已符合女人对理想伴侣的全部期待;哪怕是从运气上看,张生也是值得读书人艳羡的榜样。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解析和改编提要:《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之优劣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观点大致可分“去”、“留”两派,且皆入一难解的“二难命题”中,其实质是“事理”与“价值”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张君瑞梦团圆”为结局的一种改编模式。

关键词:西厢记;大团圆;真实性;梦团圆一王实甫《西厢记》史推“天下夺魁”之作,又有“神品”之誉,然其第五本以张生一举状元、崔张喜结良缘的“大团圆”方式结局,斯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时就干脆把第五本一刀斩掉,以张生“惊梦”结剧。

还有人断定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乃是关汉卿自作多情,“画蛇添足”之续作。

[1]215王季思先生也说:杂剧第五本“把一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团圆,是缺少现实根据的,因此,表现上也往往没有力量。

《西厢记》杂剧第五本不如前四本精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2]2-5段启明对此说得更为到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可以写出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爱情,但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解决崔张之爱情。

《西厢记》的结局,毫无疑问是一种妥协,是王实甫为了实现‘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的理想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因为“这种理想不仅在王实甫的时代不能实现,即使在《西厢记》产生以后多少个世纪也还不能实现”,因此,“只好以妥协而结束那一切”。

[3]66-67也有人不赞同对第五本的否定。

吴国钦就认为:“《西厢记》第五本是全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四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圆结尾并非勉强撮合,更不是强弩之末,而是合乎逻辑的收煞。

”而后他从戏剧冲突的新发展、主要人物性格最终完成、主题思想的更好体现和抒情喜剧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4]128-130总言之,历来对《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优劣品评大都不出以上两种主张的范围。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各自的偏颇失允。

《西厢记》之于《会真记》是“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其“缺失”就在“大团圆”结局的处理上。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odern chineseM17XIANDAI YUWEN2006.01中国许多古典文学作品的结尾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模式:以男女主人公的大团圆收场。

如《西厢记》中的张生,是在中了状元之后,才与崔莺莺“终成眷属”的;又如《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也是在赶考成功后,才在皇帝的恩准下回乡与杜丽娘完婚的。

据此,曾有人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我国许多古典爱情作品:“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金榜题名大团圆。

”这是不无道理的。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这类“大团圆”结局一般都是以“夫贵妻荣”这种方式来团圆的。

这种“大团圆”实际是为封建科举制度涂脂抹粉的,它实际成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从而,掩盖了封建礼教扼杀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事实。

这类作品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反封建锋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般说来,中国人比较喜欢和谐完美,而不喜欢残缺不全,喜欢调和而不喜欢剧烈的冲突,对这种和谐、宁静、温情而美满的生活,抱有天真而固执的信念。

这与西方作品的悲剧主题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西方美学思想中,悲剧文学一向占有很高的地位。

在西方文论界一直有一种严格的传统,悲剧比喜剧更崇高,更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更具有通过对真善美的摧残使人懂得真善美的价值。

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里的忧郁王子,情感丰沛、思想缜密,然其犹豫不决的性格不仅延误了复仇的时机,并导引出更多的不幸;《奥赛罗》的悲剧源自于人心的猜忌与妒恨,美满姻缘因此破碎;《李尔王》谈的是刚愎固执与亲情的背叛,迟暮老人由此落难旷野,晚景无限凄凉;《麦克白》说的是“欲望”如何蛊惑人心,让人冀望非份的权禄,而终至毁人灭己的悲惨结局。

四段故事,四场悲剧,道尽人性的脆弱与现实的冷酷,给所有读者一个悠悠的思想空间……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即是说悲剧的魅力在于毁灭美。

悲剧作品在中国的古典文艺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悲剧正是对完美与和谐的破坏。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解析和改编提要:《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之优劣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观点大致可分“去”、“留”两派,且皆入一难解的“二难命题”中,其实质是“事理”与“价值”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张君瑞梦团圆”为结局的一种改编模式。

关键词:西厢记;大团圆;真实性;梦团圆一王实甫《西厢记》史推“天下夺魁”之作,又有“神品”之誉,然其第五本以张生一举状元、崔张喜结良缘的“大团圆”方式结局,斯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时就干脆把第五本一刀斩掉,以张生“惊梦”结剧。

还有人断定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乃是关汉卿自作多情,“画蛇添足”之续作。

[1]215王季思先生也说:杂剧第五本“把一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团圆,是缺少现实根据的,因此,表现上也往往没有力量。

《西厢记》杂剧第五本不如前四本精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2]2-5段启明对此说得更为到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可以写出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爱情,但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解决崔张之爱情。

《西厢记》的结局,毫无疑问是一种妥协,是王实甫为了实现‘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的理想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因为“这种理想不仅在王实甫的时代不能实现,即使在《西厢记》产生以后多少个世纪也还不能实现”,因此,“只好以妥协而结束那一切”。

[3]66-67也有人不赞同对第五本的否定。

吴国钦就认为:“《西厢记》第五本是全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四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圆结尾并非勉强撮合,更不是强弩之末,而是合乎逻辑的收煞。

”而后他从戏剧冲突的新发展、主要人物性格最终完成、主题思想的更好体现和抒情喜剧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4]128-130总言之,历来对《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优劣品评大都不出以上两种主张的范围。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各自的偏颇失允。

《西厢记》之于《会真记》是“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其“缺失”就在“大团圆”结局的处理上。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解析和改编提要:《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之优劣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观点大致可分“去”、“留”两派,且皆入一难解的“二难命题”中,其实质是“事理”与“价值”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张君瑞梦团圆”为结局的一种改编模式。

关键词:西厢记;大团圆;真实性;梦团圆一王实甫《西厢记》史推“天下夺魁”之作,又有“神品”之誉,然其第五本以张生一举状元、崔张喜结良缘的“大团圆”方式结局,斯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时就干脆把第五本一刀斩掉,以张生“惊梦”结剧。

还有人断定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乃是关汉卿自作多情,“画蛇添足”之续作。

[1]215王季思先生也说:杂剧第五本“把一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团圆,是缺少现实根据的,因此,表现上也往往没有力量。

《西厢记》杂剧第五本不如前四本精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2]2-5段启明对此说得更为到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可以写出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爱情,但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解决崔张之爱情。

《西厢记》的结局,毫无疑问是一种妥协,是王实甫为了实现‘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的理想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因为“这种理想不仅在王实甫的时代不能实现,即使在《西厢记》产生以后多少个世纪也还不能实现”,因此,“只好以妥协而结束那一切”。

[3]66-67也有人不赞同对第五本的否定。

吴国钦就认为:“《西厢记》第五本是全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四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圆结尾并非勉强撮合,更不是强弩之末,而是合乎逻辑的收煞。

”而后他从戏剧冲突的新发展、主要人物性格最终完成、主题思想的更好体现和抒情喜剧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4]128-130总言之,历来对《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优劣品评大都不出以上两种主张的范围。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各自的偏颇失允。

《西厢记》之于《会真记》是“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其“缺失”就在“大团圆”结局的处理上。

浅析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存在的合理性——以《西厢记》为例

浅析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存在的合理性——以《西厢记》为例

文化长廊 CulturalCorridor10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浅析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存在的合理性——以《西厢记》为例文/张静怡摘要:元杂剧中大团圆结局大量出现,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特有的情节模式。

和谐美满的大团圆结局表达了封建社会中男女青年对自由恋爱的诉求,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对于封建礼教、封建包办婚姻的斗争的胜利以及剧作家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与批判;大团圆结局的形成是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元杂剧蕴育滋养的结果,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审美旨趣;民众接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愿景在元杂剧大团圆结局形成过程中也产生了重要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大团圆;《西厢记》;封建礼教大团圆结局是我国古代戏曲中常见的一种文学现象。

所谓“大团圆”结局是指在戏曲中的主人公历经各种坎坷磨难、艰难曲折、悲欢离合,而最终苦尽甘来、金榜题名、终成眷属,得到比较圆满的结局;某些悲剧作品中冤屈最终得以昭雪、善恶终有所报,也具有一定的大团圆性质。

我国元杂剧中大团圆结局尤为常见,对于杂剧中大团圆结局的探讨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王骥德《曲律》云:“古戏必以《西厢》、《琵琶》称首”,而《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更是引发了后世学者的诸多争论。

《西厢记》是元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全名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学界关于其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戏曲的结局第五本即“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徐复祚在《曲论》曾说:“《西厢》之妙,正在于‘草桥’一梦,似假疑真,乍离乍合,情尽而意无穷,何必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而后乃愉快也?”李渔和金圣叹几乎同样认为《西厢记》到第四本“惊梦”收束即可,崔张二人大团圆的结局似有画蛇添足之嫌。

前人对于《西厢记》第五本的质疑的确具有可取之处,然如若从元杂剧所由生成的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传统、时代背景以及彼时民众接受的期待视野与审美愿景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崔张二人大团圆的结局或许存在某种合理性。

一在《西厢记》中,出于政治和家族利益,崔相国将女儿莺莺许配给郑尚书之子郑恒。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所描写的是张生与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

其主题是维护封建礼教,有严重缺陷。

到金章宗时,董解元又写成了诸官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

他对于《莺莺传》的主题、情节、人物,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突出歌颂了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斗争的反封建主题,并把莺莺的悲剧性结局改成大团圆喜剧结尾。

写张生和莺莺私奔,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王实甫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

其动机十分明确,对《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浪子行径和“善补过”的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董西厢》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

就故事情节而言,《长亭送别》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董西厢》写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崔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

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杜确处;郑恒后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莺私奔。

杜确要把郑恒赶出衙门,郑羞愧,投阶而死,张崔团圆,还都上任。

结尾是私奔——团圆。

《王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可成婚。

后面也写郑恒向老夫人诬告;张生回来后,当面说穿了郑恒;红娘与郑恒理论;杜确来主持婚礼,郑恒撞树自杀,崔张团圆。

结尾是大团圆。

《王西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并明确指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的婚姻准则。

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莺爱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

并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得到了世界许多读者的赞赏。

由于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又富有较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受元杂剧体制的限制,不便于上演,故从元代以来,历代都有人据此而仿作、续作、改编,如元人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郑德辉的《邹梅香翰林风月》,情节关目基本是蹈袭《王西厢》的。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所描写的是张生与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

其主题是维护封建礼教,有严重缺陷。

到金章宗时,董解元又写成了诸官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

他对于《莺莺传》的主题、情节、人物,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突出歌颂了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进行斗争的反封建主题,并把莺莺的悲剧性结局改成大团圆喜剧结尾。

写张生和莺莺私奔,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

王实甫的元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下简称《王西厢》),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的。

其动机十分明确,对《莺莺传》的“始乱终弃”的浪子行径和“善补过”的伪饰是十分不满的;而对《董西厢》的反封建礼教、歌颂爱情婚姻自由则是倍加赞赏。

就故事情节而言,《长亭送别》以前的故事二者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董西厢》写张生中探花后,郑恒向崔老夫人诬称张生别娶。

张生连夜到白马将军杜确处;郑恒后到,又向杜将军诬称张生拐带莺莺私奔。

杜确要把郑恒赶出衙门,郑羞愧,投阶而死,张崔团圆,还都上任。

结尾是私奔——团圆。

《王西厢》写老夫人逼张生必考中功名方可成婚。

后面也写郑恒向老夫人诬告;张生回来后,当面说穿了郑恒;红娘与郑恒理论;杜确来主持婚礼,郑恒撞树自杀,崔张团圆。

结尾是大团圆。

《王西厢》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生活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并明确指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进步的婚姻准则。

王实甫把说唱艺术改变成为立体的舞台艺术,通过戏曲形式扩大了张生、莺莺爱情故事的影响,使之成为家喻户晓,有口皆碑,蜚声艺苑的伟大名著。

并且传至国外,译成法、英、日等多种文字,得到了世界许多读者的赞赏。

由于剧中崔莺莺、张生、红娘的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又富有较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受元杂剧体制的限制,不便于上演,故从元代以来,历代都有人据此而仿作、续作、改编,如元人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郑德辉的《邹梅香翰林风月》,情节关目基本是蹈袭《王西厢》的。

拆书-大团圆还是大悲剧——读王实甫《西厢记》

拆书-大团圆还是大悲剧——读王实甫《西厢记》

大团圆还是大悲剧——读王实甫《西厢记》那么,王实甫为什么将故事写成大团圆结构?大团圆的背后有没有深刻的悲剧性呢?他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段来集中体现体现反抗精神、歌颂人们美好追求的呢?这美好追求中有没有挡住遇到不可阻挡的激流?我们不妨顺着剧情来作一番探讨,刺粉看看作者的苦心孤诣和无可奈何。

在宋代理学的朦胧影响下,普通青年男女不用说自由恋爱,就是平常见面都很困难。

为了使才子佳人有交往的契机,王实甫相中了一个特殊的场所——寺院。

这是极之带有嘲弄性质的:禁欲的佛门,竟成为场地男女一见钟情的最佳场所。

彻底摆脱了选址的麻烦,接下来就得安排张生和崔莺莺重聚。

进京赶考的张君瑞应试在寺中才碰上了守父丧的崔莺莺。

而此时未脱袍服的莺莺,却正受挫一派春愁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天可怜见,平常没机会目睹几个美女的张生崔莺莺后惊为天人:“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相思,行一步可人怜。

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莺莺临走时的一回眸,向来把风流倜傥看的张君瑞看酥了。

于是,只这一眼,情愫便在两人暗生心上悄然暗生。

此时的莺莺,已经有婚约在身,因此尽管彼此中意,但要让自由爱情能战胜封建道统宣扬的李硕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陈旧观念而显得合情合理,还需费一番周折。

于是,王实甫紧接着安排了的巧妙桥段。

孙飞虎率叛军企图掳走莺莺做压寨夫人。

为退却强敌,莺莺母亲崔夫人只好决定莺莺玉蕊科的建议:谁能打退贼兵,就把莺莺许给谁。

南站这时候机智的张生站了出来,凭着半纸书,靠故友打败了孙飞虎。

到这时,崔张的爱情方法论就有了现实基础。

然而,固守着传统门第观念的崔夫人还是否决了两人的婚姻。

无奈的可人儿,顿时显得极端绝望,君瑞害起了相思病。

莺莺虽是不言,但也是愁苦不堪。

这时候,为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英雄形象王实甫安排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红娘,开始扮演关键角色:两边传信、安排两人见面、安排两人同居……莺莺张生在红娘说服的帮助下终于过上了“非法”的二人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解析和改编提要:《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之优劣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观点大致可分“去”、“留”两派,且皆入一难解的“二难命题”中,其实质是“事理”与“价值”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张君瑞梦团圆”为结局的一种改编模式。

关键词:西厢记;大团圆;真实性;梦团圆一王实甫《西厢记》史推“天下夺魁”之作,又有“神品”之誉,然其第五本以张生一举状元、崔张喜结良缘的“大团圆”方式结局,斯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时就干脆把第五本一刀斩掉,以张生“惊梦”结剧。

还有人断定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乃是关汉卿自作多情,“画蛇添足”之续作。

[1]215王季思先生也说:杂剧第五本“把一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团圆,是缺少现实根据的,因此,表现上也往往没有力量。

《西厢记》杂剧第五本不如前四本精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2]2-5段启明对此说得更为到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可以写出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爱情,但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解决崔张之爱情。

《西厢记》的结局,毫无疑问是一种妥协,是王实甫为了实现‘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的理想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因为“这种理想不仅在王实甫的时代不能实现,即使在《西厢记》产生以后多少个世纪也还不能实现”,因此,“只好以妥协而结束那一切”。

[3]66-67也有人不赞同对第五本的否定。

吴国钦就认为:“《西厢记》第五本是全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四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圆结尾并非勉强撮合,更不是强弩之末,而是合乎逻辑的收煞。

”而后他从戏剧冲突的新发展、主要人物性格最终完成、主题思想的更好体现和抒情喜剧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4]128-130总言之,历来对《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优劣品评大都不出以上两种主张的范围。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各自的偏颇失允。

《西厢记》之于《会真记》是“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其“缺失”就在“大团圆”结局的处理上。

这一结局正如王季思所言“缺少现实根据”,但第五本的情节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性格在这一本中有新的发展。

二其实论者在这个问题上大都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个客观的“二难命题”中:“大团圆”的结局是个“妥协”,受到批判是应该的,第五本情节对全局是个“合乎逻辑的收煞”,给予充分的肯定又是必要的;而两者在事理上也是统一的:这一情节是这个结局的内在依据,这个结局又是这一情节的必然归宿。

故否定前者就得非难后者,如金圣叹,然而后者又功不可没;肯定后者就须圆说前者,如吴国钦,然而前者又无法自圆。

总之,两者在事理上的逻辑一致性与价值上的内在反对性之间有难以调和的矛盾。

倒是霍松林对该“矛盾”采取了中立的态度:《西厢记》第五本“仍然是前四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写得也不算坏,主要原因是作者合逻辑地发展了主要人物的性格,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至于中状元大团圆的处理方法,当然有它的弱点。

”[5]65霍先生看到了两者的矛盾并试图找到根源,但最终还是归咎于“历史局限性”。

我想这不仅仅是个“历史局限性”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是一个艺术手法的多样性的问题。

“大团圆”的结局之于第五本合逻辑的情节发展其实也就是文艺学中艺术真实的两个要素——“内蕴真实”与“假定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牵涉到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命题: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评价艺术有两个基本的层次:“是不是艺术”进而“是不是伟大的艺术”。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即“艺术存在之根”不在“内容”、“情感”而在“形式”、“技巧”,故“是不是艺术”取决于其“形式”——这一层次祈向“艺术的自主性”与“美学的自足性”,也即马克思主义所谓的“美学原则”;而基于此的“伟大的艺术”之所以“伟大”,则不在其“形式”,而必归之于“情感”——伟大的情感、崇高的精神、深沉的体验!这一层次祈向“艺术的现实性”与“美学的人文性”,也即是马克思主义所谓的“历史原则”。

这是我们艺术批评必须区分的、有递进关系的两个不同的逻辑层次,艺术争鸣、美学研究于此不可不辩。

其实,康德美学之所以是“纯粹美”与“依存美”两个层面、两种思路、两重结构、两套话语,也正对应于这里的两个层次。

《西厢记》第五本的情节从“美学原则”来看,其艺术情境的创造完全是个性化的,艺术形象也是典型性的,文本内在的情节、情感逻辑展开也是合乎情理的,整体上具有完整性和有机性。

据此可以同意清嘉庆大文士王世贞“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的意见。

但“大团圆”的结局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历史原则”上是过不了关的,因其违背了这样一个要求:作品较诸社会生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正如许朔方所言: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尊重个性发展和追求爱情自由是《西厢记》所表现的主题,这种爱情与礼教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崔张爱情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悲剧,而剧中的大团圆结局,往往使读者忽视封建制度本身的不合理,而集中注意于才子的能否中状元,这对主题是一个破坏。

毫不讳言,我在读过第五本后心中就有这样一个念头:“我要是张君瑞那该多好啊!”而并未对崔母的虚伪顽赖产生多少憎恶之感,我想这与“大团圆”的结局有直接的关系,“杀人不过头点地”嘛!王季思、段启明都有类似的观点。

这是历史的局限也是人性的悲哀。

这也牵涉到艺术家对于艺术所描写内容的“态度”问题。

进入作家视野里的素材最终能否成为艺术的真正内容,就要看作家对待它的态度如何:如果是以艺术的态度、眼光去对待那她就可以成为艺术的内容,这艺术作品就会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否则就会受到人们的责难。

问题是,什么叫“艺术的态度、眼光”呢?我以为就是“情感化”了的态度、眼光,这“情感化”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对事物“信以为真”的态度,“信仰”是这种“信以为真”的最高级状态。

现代诠释学家有言:对我们来说什么是真理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被我们“信以为真”,我们并不是遵循着真理而是按照那个被我们信以为真的东西而行动的。

也就是说,你在艺术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内容在生活中会不会出现、有没有可能性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以一种“情感化”了的态度和眼光去对待她,是否把她当作“信以为真”的东西来加以表现了。

如果是,那她就一定是艺术,否则便难说了。

比如屈原之于《离骚》就是这样,正因为屈原对其政治理想“信以为真”、甚至是视其为自己终身之“信仰”,才使得《离骚》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异常丰富:充满希冀的理想及这理想的破灭,蒙冤受屈和不被理解、谗臣误国的怨愤,终于只能埋葬理想的绝望和绝望也摧折不了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与自信,以及对故国亲土的眷恋深情[6]2——这一切真挚的情感皆伏根于屈原对自己政治理想那“信仰般”的“信以为真”。

若没有这“信仰般”的“信以为真”之情,《离骚》决不可能成为“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的千古不朽之作。

其他的可以类此推之。

而问题的繁难之处在于,我们必须把这种情感化了的“信仰”同一般的“迷信”区别开来:前者浸染着理性的因子而后者则是非理性的盲从。

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解释我们很多的疑惑,比如文革时期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文学,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表面看来这些对那个时候的作家而言都是虔诚地相信的,但其实这种态度只是“迷信”,而决非我说的理性浸染过的“信以为真”式的“信仰”问题;因此,此类文学至多不过仅仅有“文学”之名罢了,而决不会与“伟大的文学”有关。

总之,这种于对象“信仰般”的“信以为真”之情即使不能说是“艺术之为艺术”的充分条件,那也必定是艺术得以成就的先决条件,甚至是伟大艺术的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三下面我们结合上述立场从历代对这一矛盾的解决——《西厢记》改编如何结尾——的角度进一步探讨“矛盾”的实质。

对此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意见:一是以张生“惊梦”结束全剧;一是以崔张“私奔”完戏。

[1]219这两种意见都被人批驳过。

前一种意见在这里是不攻自破的。

后一种意见张江东在《试谈<西厢记>的清理》一文中提出了批评意见:“不必要画蛇添足地用‘私奔’来作为结束”,“‘私奔’的结束并没有现实意义,相反损害了《西厢记》的完整。

”[1]213我们同样可以像鲁迅对“娜拉”那样说出“私奔后的崔张怎么办?”的话。

我以为这两种意见都只在情节的取舍上兜圈子,未能探出本质。

在我看来,问题的本质在于“艺术作品较诸生活世界具有更高的真实性”中“更高的真实性”几个字上。

对“表象”的反映有正确与否之分,我们称前一种反映为“真实性”的反映是正确的,而“非真实性”的反映只要我们承认并指出它是虚假的,同样也是正确的。

就如同“1+1=2”有“真实性”,而“1+1=3”是“非真实性”的,当你断言后者是“虚假”时,你同样是有“真实性”的。

否则你就不要发表意见,客观地写出来让世人判断,这样你也是“真实性”的。

具体地说《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结局的矛盾的本质就在于:它把“非真实性”的“大团圆”当作了具有“真实性”的“大团圆”,对其作了“真实性”的判断。

《西厢记》中的“惊艳”、“围寺”、“赖婚”、“酬简”、“私合”、“拷红”、“遍试”、“惊梦”等都是“高度真实性”的,唯有“大团圆”的结局是“非真实性”的,不符合生活的逻辑,把双方等位齐观,罹人非难是肯定的。

就如同错不错在你把“塑料的玫瑰苗”种在“精美无比的花盆”里,而在于你告诉你的朋友它是世上最好的玫瑰苗并且不久就会馨香四溢的一样,你不仅判断错误同时也欺骗了你忠实的朋友。

总之,作者对待“大团圆”结局的“态度”出错了!显然王实甫的这一态度不可能属于我上文言及的“信以为真”的范围,他并不真诚,且有点自欺,只不过是在想象中满足自己的“团圆情结”罢了!问题的实质就这样,那么解决这一“矛盾”就柳暗花明了,只要把第五章情节重新处理,改变“大团圆”结局的文本性质,暗示读者它是“非真实性”的就可以了。

我的意见是让张生在第五本也来个“黄梁一梦”,那么第五本的题目该是“张君瑞梦团圆”。

我的具体意见如下。

第四本第四折张生离浦东三十里,夜宿草桥,梦遇莺莺,我们让他自去做梦,别让一群小卒子上来寻找“一女子渡河”,以免惊破张生的“黄粱梦”。

也就是说此刻张生面临抉择——是携美人共进京,还是让她暂时忍耐,待自去中举之后再比翼连理?我们可以合乎情理的推定张生在情感上是十分想让莺莺陪考的,但理智上张生却不能,原因如下:一是摄于老夫人淫威,二是张生临别时抛下誓言——“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青宵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三则路途上“荒村雨露”、“野店风霜”,定生怜香惜玉之情。

所以只好忍痛亲遣崔莺莺回府,至此第四本结束。

当然这一本的题目应该是“草桥店忍遗莺莺”。

然后第五本前三折不动,第四折做如下改动:郑恒诽谤得逞而取得崔母认可后,张生衣锦归来,满心欢喜却值夫人奚落;杜将军前来做成喜事,摆平郑恒,郑恒“一日无常万事休”做了“触株之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