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课程教学设计
湘教版本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课程学习教学学习设计
湘教版高二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构造教课方案设计2.1城市空间构造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⑴认识城市的形成,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能够判断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种类;⑵认识城市土地利用种类,掌握其散布特点;⑶理解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构造的形成原由和散布规律;⑷理解中心地理论过程与方法:⑴经过对不一样城市里位的剖析认识城市形成的原由:包含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经过剖析得出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⑵经过利用城市地图剖析城市的土地利用种类从而得出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构造的原由⑶经过讲解法学习中心地理论感情态度价值观: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⑵经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教课重难点1教课要点:能够经过实例分宜某一城市的形成原由,区位条件;依据城市地图能够剖析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种类2教课难点:城市空间构造的剖析、中心地理论原理教课方式:启迪叙述法、事例剖析法、图示法等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教课导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人口和家产在集聚到必定规模以后便形成了城市。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类“美好”不是天然出现的,它需要从人的层面、城市层面、环境层面共同努力,那么城市如何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呢?如何让我们的地球成为全部人和睦生活的美好家园。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今日共同学习第二章的内容城市与环境。
【活动】:展现河北省石家庄市城市图片。
石家庄市正在进行三年大变样工程,能够说城市相貌面目一新。
我市合计有近一千万人口,是河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那么由此大家可否归纳出城市的观点。
【教师总结】:城市第一聚落,是居民聚居地,人口需要达到必定的规模,而且主要从事非农业家产活动。
所以城市的定义是人口达到必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家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必定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承转】:我们把与城市相对应的聚落形态称为乡村,那么与城市对比,城市拥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回答),那么为何有些地方能够成为城市,有些地方却相对形成乡村呢?这就和区位相关共3页第1页【叙述】:区位顾名思义,是一个空间范围的词,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空间关系。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1课时城市的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1.联系所在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类型及特点。
2. 逐步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区
自主学习: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由于经济原因,住宅区开始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试填写下表:
◆我行我show —试做城市规划师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假设你是城市规划师,以小组为单位,规划出你们认为的该城市常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牛刀小试
右图为“地中海某城市示意图”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A. 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 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 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2.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最不利的条件是()
A. 离城市远
B. 山区多灾害
C. 近湖泊,湿度大
D.交通不便。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学案设计
2.1城市空间构造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城市功能区的观点和种类;2.理解理解历史、经济、社会等要素对功能区形成的影响;3.理解地区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城市功能区成因:因为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和不一样,各项经济活动之间必定要发生______,致使在空间上高度_______,形成了各种城市功能区。
构成:常有功能区有:①、②、③其余功能区:cBD、行政区、文化区、景色区等:⑴住所区:是城市________的功能区,城市中___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
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初级住所区的分化,并______发展;距离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______城。
⑵工业区:工业公司在城市地区中集聚可获取______效益和________效益,一般散布在城市地外头,并沿________散布。
⑶商业区:由_____和各样_______构成,其形状大多呈______状或_____状,多散布在交通便利的_______和________双侧。
特点:功能区之间并无______,一个功能区常常以_____为主,也可能兼有_____________。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__________要素:是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_______。
如北京市中心是______区。
初期的土地利用对往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的影响;往日的土地利用,到此刻也可能完整改变_________要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构造的主要要素,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度和___________的远近。
如cBD常常位于市中心。
__________要素:包含、、、种族要素等。
主要影响的分化要素:政府采纳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_______________,干涉城市的发展,能够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三、地区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影响建筑景观表现:美国城市中心多______,建筑高度向郊区递减;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高层建筑在市中心之外。
原由:城市发展历史不一样,美国城市发展历史___,欧洲城市发展________,城市格局与主体风格已经形成。
高一 必修二 湘教版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教案设计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教案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学会分析城市分区及其土地利用情况的方法。
2.利用个案分析,归纳城市功能分区划分依据和研究过程。
3.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中心地”理论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节,明确城市区位选择、城市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功能分区。
4.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2.中心地理论。
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人类聚居地形式:城市和乡村城市:从事非农业活动得到的居民聚居地,所以,是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特点:与乡村相比它具有人口、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第一部分:城市区位分析设定某一学生为城市市长自己愿意在哪儿建城市。
区位的概念:某一事物和其周围的一切环境(即自然和经济社会)的空间关系。
活动核心:城镇空间布局特点:1、人流和物流集聚部位易形成较大城市2、沿江、沿河、盐湖、沿海;河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较大城市3、交通运输枢纽处易形成较大城市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商品集散地、边境口岸易形成较大城市第二部分:城市土地利用设定某一学生为城市市长自己对城市土地利用分配。
城市用地分类: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地、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水面、绿化带等。
国家土地分类系统第三部分: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区可划分: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执教者:克山县第一中学高娟评析者:克山县第一中学徐亮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Ⅱ第二章。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利用个案分析,归纳城市功能区划分的依据和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城市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三、教学方法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教学中要使学生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采用个案分析法,找出典型、具体的城市,说出其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特征。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城市功能区”,学生读图分析北京有哪些城市功能区及其概念。
生: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不同的城市活动因为竞争而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回答。
)师:大家分析的不错,但是左上角的文化区遗漏了。
师:除了以上的功能区,有没有其他类型的功能区?下面请大家通过组图,感性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类型。
(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扬州文昌阁景观图及其Google Earth 卫星图片、宝应亚细亚附近景观图、宝应盛世嘉园小区景观图、宝应城南工业园规划图、宝应纵棹园景观图、扬州瘦西湖风景旅游区景观图、扬州大学城规划图。
)生: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风景旅游区、文化区。
(学生兴趣很高,踊跃回答。
)师:大家的结论非常正确。
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城市功能区类型的多样性。
2.新课讲授: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克山县土地利用情况,并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克山县有哪些功能区?(2)这些功能区是各城市所共有的吗?如果不是,请说明共有的功能区。
生1:克山县有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和行政区。
生2:不是,只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才是城市共有的功能区。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城市的空间结构》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以及区位特征。
3.运用实际资料分析城市功能区的成因。
4.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
2.读图分析法。
3.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及其成因,【教学难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观看图片,设问:城市的内部结构是复杂、无序的吗?引出概念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中各功能区有规律地分布和组合。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阅读教材P24~25思考如下问题:1、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2、城市中主要有哪些功能区?它们分别是怎样形成的?不同的功能区之间的界线有何特点?3、各个功能区有什么特点?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功能区的特点:(1)区域内呈现连片分布(2)各功能区间无明确界线(3)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读图观察活动:投影的图片是在天津市拍摄的,图片中的城区都有哪些主要功能?在自己收集城市空间图上填写各功能区的位置,归纳其分布特点:城市功能分区形态特征[来源:Z。
xx。
]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来源:学科网ZXXK]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来源:学,科,网Z,X,X,K]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来源:学科网]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来源:Z.xx.][来源:学科网]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结合图片,比较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项目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建筑质量面积大,质量高,有些是独立庭院面积小,质量低,拥挤密集位置多在城市外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多在内城,多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公共设施完善,生活方便缺乏,生活不便环境质量优美较差补充: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又称中心商业区、中央商务区(简称CBD),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汇聚之地。
湘教版必修二 2.1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设计
2.1 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2.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概念、特点,理解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区位要求。
3.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4.通过比较法和图文分析法,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分布。
【考点整合】一、城乡土地利用1. 城镇和乡村聚落:人类的居住地及生活环境的总称叫聚落。
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
聚落按组成人员的从业情况一般分为乡村和城镇。
城镇:定义:包括城市和镇,是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以非农业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特点:聚落规模大,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建筑物高大密集乡村:定义:主要以从事农业产业活动为主,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区特点:聚落规模小,人口稀疏,交通不发达,建筑物低矮分散2.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
主要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的土地。
城镇以建设用地为主,乡村以农用地为主(1)乡村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农业用地:农业用地一般规模较大,分布在村落的外围,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场所。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规模较大,一般分布在农业用地之内,公共设施用地之外,是人们日常居住的场所。
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一般分布在乡村中部,主要是满足村民祭祀、娱乐、商业、教育等社会需求。
特点: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分区较为简单;生产用地比例大,村庄点缀其间。
(2)城镇土地利用概念: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情况,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
乡村土地利用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点比较,见下表。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教案-2.1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2)了解社会、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3)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城市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
2、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3、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通过对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明白“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城市区位分析教学难点:城市的区位分析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喜欢旅行吗?同学回答:喜欢。
我们都梦想游走在世界各地,那样就会看到不同的人文景观。
比如:(展示幻灯片)有时会看到纽约、北京等大都市,有时会看到充满田园风光的乡村、小镇。
但是,今天我们生活在城市里,那我们这节课一起来了解一下《城市空间结构》吧。
请同学们阅读26页前两段文字,找出以下概念,并加以理解。
一、了解几个概念1、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乡村: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教师提出设问:城乡间最基本的差别是什么?学生回答:产业活动不同。
3、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
4、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影响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二、城市区位分析(一)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位置的影响。
设置案例来进行活动。
2.1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4.针对一个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根据地图,指出我国某城市的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功能区。
1.重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沟通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城市空间结构知识的掌握程度。
c)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4.教学拓展:
a)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如城中村改造、城市交通拥堵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反思性文章:
a)城市空间结构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b)你认为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如何平衡不同功能区的需求?
c)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知识,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改进?
(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b)新课学习: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土地利用、交通等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将是第二章学习的主要内容。首先看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外部形态
(转承)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具有它的外部轮廓,比如中国就像一只大公鸡。每个城市也有它的外部轮廓,这就是城市的外部形态。
1.概念
课本24页: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设问:组成城市的要素有哪些?
可以看出,组成城市的要素有很多,大家思考一下构成城市的各要素是杂乱无章堆砌在一起吗?
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城市功能区
课本25页:城市中不同的功能区有规律地结合,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也称城市的地域结构)
展示图片: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
讲评过程中补充图片:
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强调:(1)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2)某一功能区以某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但也兼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
总结:世界上大多数城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因此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是城市最常见的功能区,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四个功能区。
低级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相连
工业区
城市外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1.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2.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趋向沿交通干线布局
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过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功能区位置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对于经济因素要求我们读图分析其是怎样产生影响的。而其他三个因素要求我们会举例即可。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学案设计
2.1城市的空间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2.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概念、特点,理解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区位要求。
3.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4.通过比较法和图文分析法,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分布。
课前预习一、知识框架:二、考点总结:预习检测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据此完成1~2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2009年2月11日武汉召开的“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工作调度会,要求年内将在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工程三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力争全国率先。
据此并读图回答3~4题。
3.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的等级层次组合正确的是()A.3级B.2级C.4级D.1级4.若干年后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大都市,其城市形态可能是()A.组团式B.条带状C.放射状D.集中式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左图)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右图),回答5~6题。
5.左上图中所示地区()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6.右上图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A.a以内的区域B.ab间的区域C.bc间的区域D.c以外的区域留言板:课堂探究探究一: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等几个方面,讨论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要这样才能找出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2.1 城乡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教学设计(1)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距离市中心远近(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随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水平逐渐下降。
不同点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水平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商业区下降最快,工业区下降最慢。
(4)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OA、AB、BC 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 BC为工业区在距离市中心相同距离下,地租水平也有差异,看下图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区)。
由于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各发育阶段对水的要求有所不同,对不同地块的排、灌及水的深度都要认真管理,因此,往往在一定面积的水稻田中间,就有一户或几户农户住在地势较高处,以便就近管理周围的农田,从而形成分散型乡村聚落。
半聚集型山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
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一个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各家彼此排列都不太靠近,还有一种村落是沿一条陆路或水道交通线排列,但各农户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彼此不连接在一起。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是城乡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
城乡是一个由城市和乡村多种要素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不能封闭起来发展乡村,也不能单靠城市解决乡村问题。
只有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互相支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三是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四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七、课堂总结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地理必修ⅱ湘教版21城市空间结构教案
《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培
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营造 设 充满创新活动的课堂;要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交往的过程,当作师生共同 计 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为了贯彻这一理念, 理 本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 念 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
、
难 难点:城市的区位选择
点
教 1、引导法 学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方 3、自主建网,形成体系。 法
教 学 准 问题导学 备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时
(要 间 求)
目标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 情景
问题 导学
合作 探究
打开世界地图(地图册 p10)世界城
约 2 激发学习 市为什么有的城市规模大,有的城市 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热
分 热情
规模较小,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 情
钟
有的城市少;为什么城市分布在这
里,而不分布在那里
10 分 钟
20 分
钟
探究 提升
自主 建网
教学 反思
授课 年级
高一
《城市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学科
城市区位分 标 地理 题 析与区位选
择
教师
课型
课时 1 授课日期
教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主要以城市区位分析为中心内容,教学时,要突出
必修二 湘教版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程教学设计
2.商业区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入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特征(具有商业和服务的功能):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3.工业区工业集聚的原因与意义: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强。
集聚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展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其他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不能形成相应的功能区。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类型,分析掌握了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分布和特点。
【板书设计】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一课时)一、城市土地利用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一)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二)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三)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和类型【课堂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在城市各种功能区中,最基本的职能分区是()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行政区2.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是()A、金融贸易区B、中心商务区C、工业区D、出口加工区3.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公共用地4.城市商业区分布的特点是()A、大多呈集团式分布于某一街区B、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C、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区D、大我呈不固定分布城市的形态能从地图上看出来。
据此回答5—8题:5.团块状的城市所在的地形一般为()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6.呈片组合式形态的城市是()A、成都B、延安C、兰州D、重庆7.属条带状格局的城市的优点是()A、充分利用设施B、接近郊区C、便于管理D、节省投资8.下列因素对城市的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地形B、政治C、经济D、气候9.城市功能区是指()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B、城市人口生活和工作的区域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筑区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10.城市空间的40%~60%属于()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二.综合题:1.读“常州市功能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常州市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2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
所谓“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2.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学习认识自己生活的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教学步骤】一、城市功能区的处理1、读课本中北京城市图片,让同学们找出有哪些功能区?2、展示“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归纳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3、观察图中有“混合土地利用带”,补充说明:城市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举例(可由同学们主动回答,联系家乡实际):石岛的商业区在哪里?工业园区在哪里?文化区在哪里?文化区之间还有住宅区!4、引申:石岛商业区的一般特点:人?车?(人多,车多)工业园区在东北方的分布合理不合理?(初步引导学生考虑交通、风向、地价等因素,为下一单元工业打基础。
)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的处理1、观察“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找到商业区,查看其位置在城市的哪个位置?(基本位于市中心)结合石岛商业区的特点:人多,车多,实际上就是:市场广阔和交通便利。
遵循中心地理论中的: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的原则。
(联系前知)2、读教材图2-3-6“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回答下列问题,完成表格。
(1)图中三条直线形状特点有何不同?它们反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2)城市中各功能区的最佳区位和区位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总结:城市各部位地租是不同的,往往付租能力决定了该地区土地的利用方式,而大多数城市的内部结构与上面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1 城乡空间结构-教案设计
城乡空间结构【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与乡村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并能够进行城乡的区位分析。
一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城市与乡村的空间结构,即让学生能在乡村与城镇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些功能区分布的特点。
二是会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三是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悉城乡的土地利用类型,城乡的空间结构特征,懂得合理利用城乡空间是城乡规划的重要任务。
2.掌握影响乡村、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地图和联系当地实际,了解城乡的土地利用及其集聚而形成的城乡空间结构,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认识城乡空间结构和区位分析,学会分析功能区的分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当地实际工业区不断外移的问题,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深刻领悟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参与教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1.城市的几个重要功能区(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的特征和区位分析;2.形成城乡空间结构的原因。
【教学难点】城乡区位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看南京市土地利用类型图,看看南京市主要的用地类型有哪些?说一说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根据你的观察,描述其空间布局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城乡空间结构”。
二、新课学习(一)城乡土地利用【概念梳理】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1.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2.土地利用方式城镇与乡村明显不同,城镇以建设用地为主,乡村以农用地为主。
➢城镇土地利用是指城镇中工业、交通、商业、文教、卫生、居住、绿化等建设用地的状况,反映的是城市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高二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教案设计2.1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城市的形成,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能够判断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⑵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⑶理解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⑷理解中心地理论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不同城市区位的分析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通过分析得出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⑵通过利用城市地图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而得出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的原因⑶通过讲授法学习中心地理论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⑵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实例分宜某一城市的形成原因,区位条件;根据城市地图能够分析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2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中心地理论原理教学方式: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导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人口和产业在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便形成了城市。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种“美好”不是天然出现的,它需要从人的层面、城市层面、环境层面共同努力,那么城市如何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呢?怎样让我们的地球成为所有人和谐生活的美好家园。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第二章的内容城市与环境。
【活动】:展示河北省石家庄市城市图片。
石家庄市正在进行三年大变样工程,可以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我市共计有近一千万人口,是河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那么由此大家能否概括出城市的概念。
【教师总结】:城市首先聚落,是居民聚居地,人口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所以城市的定义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承转】:我们把与城市相对应的聚落形态称为农村,那么与城市相比,城市具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回答),那么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够成为城市,有些地方却相对形成农村呢?这就和区位有关共3页第1页【讲述】:区位顾名思义,是一个空间范畴的词,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空间关系。
那么城市区位是指:某一城市与它所处位置上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空间关系。
大体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
以我们石家庄市为例,位于冲积平原地区所以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因而温暖湿润,利于人类生活和居住;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所以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有多条铁路线在此交汇因而交通便利;周边县市有矿产资源因而利于发展工业,这些要素都是石家庄的城市区位因素。
当然不同的城市还会有其他不同的区位因素,如首都北京主要依靠政治因素,港口城市大连主要依托海上运输,在一个城市的众多区位中会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这样的区位因素成为城市的主导因素,它的发展变化会突出影响该市的发展。
【活动】:分析过了城市的区位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大城市分布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
①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②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③在交通运输枢纽处会形成较大城市④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承转】:在分析完城市的外部要素后,我们来看看城市的内部特征。
人们要在城市的内部进行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那么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会有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展示石家庄城市规划图)。
请大家看这幅我市的城市规划图,图中用不同颜色表示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包括供居民消费购物的商业用地、居民居住的住宅用地以及市政用地和工业用地等。
【活动】:为方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一城市里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展示石家庄市地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位于市中心的地区主要集中了东购,北国商城等大型购物中心,在一环附近是许多生活区,居民区,二环外是工业区。
那么城市土地的利用有哪些特点呢?翻开课本30页看图2-4说说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教师引导】:商业区面积较小,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居住区比重最大;工业用地多分布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两侧。
【结束语】: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城市功能区和空间结构。
一、城市功能区的布局1.“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2.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概念: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常见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三种。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地租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城市的功能用地类型取决于各项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板书设计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二城市区位分析1自然地理区位:地形, 气候, 水文2 经济地理区位:政策, 交通, 历史文化, 矿产资源开发三城市土地利用教案设计中的反思:1 什么是”城市区位”与城市形成原因能否等同2怎样利用课本中的”活动”环节进行教学设计课后巩固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
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
据此完成1~2题。
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2.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耗能D.扩大用地规模解析第1题,香港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重庆,地租更高,“城市个头”高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土地利用成本。
第2题,“城市个头”越高,土地利用率越高,越能节约建筑用地。
答案 1.C 2.A图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①—商业区B.②—住宅区C.③—工业区D.④—农业区4.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乙模式图可能变化为下图中的()解析第3题,图乙中各功能区和图甲对应关系应如下图:第4题,城市功能区容易受交通线的影响,沿着交通线延长分布。
各类土地对交通的要求极高,因此乙图中功能分区会随放射型交通线呈放射状均匀分布。
C、D选项功能区沿交通线缩小布局,不符合题意。
城市各功能区中,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A选项中各功能区的占地大小不符合这种规律。
答案 3.D 4.B中国传统村寨聚落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与自然的磨合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聚落空间格局。
读“我国某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聚落居住地的最佳选址应该在()A.①区B.②区C.③区D.④区6.影响该区域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地形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②地区位于山坡位置可防止洪涝,且靠近河流,取水方便。
第6题,影响该区域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 5.B 6.D7.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央商务区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g位于城市的外围,根据等高线判读g地位于河流的下游;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g地位于季风风向垂直的东北郊外,适合布局工业区,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 C图甲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乙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8~9题。
8.据图甲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解析第8题,图示几条地铁线都经过甲区域,该地交通通达度最高,是人流、物流集聚区域,最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第9题,地铁站人流高峰和流向,与市民白天离家上班、夜晚回家休息规律一致,所以最可能位于住宅区。
答案8.A9.B下图为某平原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以及该城市甲—乙沿线地租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A.西风;自西向东流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D.东风;自西向东流11.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0题,重化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依据图中重化工业的布局和指向标判定主导风向为西风,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
第11题,地租高低受距城市中心远近、交通是否便利的影响,甲乙一线越靠近城市中心地价越高,与交通线的交会点出现地租次高峰。
答案10.A11.D二、综合题1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属于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位于商业区以外,应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第(2)题,要结合钢铁工业布局原理进行分析。
第(3)题,绿化带应设置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答案(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