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1:4.3海—气相互作用(修改)

合集下载

4.3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以2023年3月,飓风“亚库”袭击了秘鲁北部多区,并引发严重洪灾。

根据秘鲁国家民防研究所2023年3月11日发布的消息,洪灾已造成至少58人死亡导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视觉感官上体会洪水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并适时提出疑问“这种灾害为什么会发生?如何监测这种现象?”,激发了学生对于探究本节课的兴趣。

探究完海—气之间水热交换与水热平衡后,以同学们所在的区域为例,着重理解什么是水热平衡,即正常的海—汽相互作用维持了全球的水热平衡,为理解异常的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奠定基础。

课堂最后引入了德育教育,激励学生未来的海气奥秘由他们来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解读】本条要求关注海一气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全球的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把握本条要求,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在海一气相互作用中,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源地与热量源地,它参与整个地表物质和能量平衡过程,并对全球天气和气候形成深刻影响。

第二、在海一气相互作用中,大气主要以风的形式向海洋输送能量。

第三、“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要求学生能通过结合实际案例领会海一气相互作用的地理意义,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球圈层间物质能量。

第四、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制很复杂,不要求学生进行原因解释。

本条要求只需学生了解这种现象的表现,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进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时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水的运动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

本节教材共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图表、实例了解海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原理、过程,掌握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在水热平衡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介绍海气异常导致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4.3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

4.3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
6.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
7.定期进行学习反馈,通过测试、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8.建立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展示一组与海一气相互作用相关的新闻图片和视频,如飓风、海啸等极端气候现象,引发学生对海洋与大气之间关系的思考。接着,提出以下问题:“这些极端气候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与海洋和大气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如何去预测和减轻这些灾害?”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导入新课——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1.作业内容要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文字表达要清晰、条理分明,注重逻辑性和说服力。
3.图表制作要求美观、规范,数据来源要注明。
4.作业提交时间:两周后。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解释海一气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分析厄尔尼诺、拉尼娜等现象的成因、发展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运用GIS软件,分析一组海一气相互作用数据,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五)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4.3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海洋对大气的作用和大气对海洋的影响。
2.掌握海洋与大气的能量交换过程,如蒸发、降水、风速等,并学会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3 海-气相互作用(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 海-气相互作用(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降温减湿;增温增湿。
(1)正常年份太平洋环流(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
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
种纬圈热力环流,称沃克环流。
降水丰富
气流上升 气候高温多雨
沃克环流正常
降水少
气流下沉 气候干燥少雨
西太平洋水温高
③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 ④全国大部冬暖夏凉,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 ⑤登陆我国台风偏少。
EI Nino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非洲的干旱 印尼、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


南美的暴雨和洪水
课程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 标准 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的
影响。
结合实例,了解海—气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运用图表,掌握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 核心 响 素养 运用图表,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形成 目标 运用图表,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
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 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 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 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②次年,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在EI Nino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 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 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 都发生在EI Nino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 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④成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4.3 海--气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4.3 海--气相互作用

D ( )
A.降水
B.温度
C.蒸发
✓D.河川径流
练习进行时
读图,完成第5-7题。 6、海域甲~丁中,海—气间水热
A 交换最活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练习进行时
读图,完成第5-7题。
7、海域甲~丁中,向大气输送热
A 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练习进行时
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海区大气环
②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③扰乱了常规海洋模式,使气候反常
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A 流的是 ( )

练习进行时
读太平洋表层水温(单位:℃)异常现象图,回答2~3题。
D 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可信的是( ) A.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将增加 B.秘鲁渔业将喜获丰收 C.中国可能出现寒冬 ✓D.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森林大火
练习进行时
B 10、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 ①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多低于年平均值
0° 20° 40° 60° 80° 90°N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水热交换
降水 119
径流
47
水汽 577
72 蒸发
降水 505 458
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光合 呼吸作用 作用 残体分解
二氧化碳 溶于水中
碳酸盐沉积 有机碳沉积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练习进行时
C 3、海—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

4.3海气相互作用说课稿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说课稿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主要内容:左侧包括海气相互作用定义、类型、影响等;中间部分通过案例展现海气相互作用的具体现象;右侧以图表形式呈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和难点。
3.风格:板书将采用简洁明了的文字、符号和线条,搭配合理颜色,使信息层次清晰。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重点和难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2.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实际气候现象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海气相互作用模拟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4.课堂问答:设置一些关于海气相互作用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互评互鉴:让学生相互评价作业和成果,从中学习他人的优点,促进共同进步。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展示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图片和数据,如强降雨、高温热浪等,引发学生对气候变化原因的思考。
2.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海洋与大气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确保知识点全面、准确;
2.在课堂上适时更新板书,突出重点和难点;
3.使用不同颜色和符号,区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层次。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海气相互作用的抽象概念理解困难;
2.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存在合作不充分、讨论不深入等问题;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2024-2025年XJ版地理选择性必修4.3海—气相互作用(带答案)

2024-2025年XJ版地理选择性必修4.3海—气相互作用(带答案)

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必备知识基础练知识点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水热平衡[2024·江西九江高二永修县练习]读图,完成1~2题。

1.“海—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不包括( )A.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B.海洋是地球上太阳能的重要存储器C.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D.海底板块的扩张和碰撞2.下列海域“海—气”物质与能量交换最突出的是( )A.欧洲的波罗的海 B.美洲的加勒比海C.我国的渤海 D.西亚北非的红海[2024·四川绵阳高一练习]读全球水平衡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正确的是( )A.陆地水平衡反映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能基本反映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4.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水温度降低C.海水盐度升高 D.海水盐度降低知识点二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校联考]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区(西经120°至西经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常年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状态。

下图为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关键区海表温度距平图。

据此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 )A.2018年10~12月为拉尼娜状态B.2019年全年为厄尔尼诺状态C.2020年10~12月为拉尼娜状态D.2021年全年为厄尔尼诺状态6.2021年初,太平洋沿岸地区( )A.智利沿海地区易产生洪涝灾害B.秘鲁渔场的渔获量会明显减少C.印度尼西亚容易产生森林火灾D.赤道附近东西部温度差异增大[2024·江苏盐城高二校联考]海—气之间进行广泛的水热交换,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及其变化。

下图为北太平洋海域全年日均向大气输送的热量等值线(单位:×0.484 W/m2)图。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海一气相互作用能够调控全球水热平衡,对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和人 类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但是,这个系统的异常变化(如海面温度异常升高或者降低),会 使局部出现极端天气,干扰甚至威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西太平洋 温度高
东太平洋 温度低
正常年份
大量降水
干旱
小结1:赤道附近太平洋环流为顺时针方向—沃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洋西岸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候湿润; 大洋东岸温度低,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
导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北移,东亚夏季风增强,使我国夏季主要 季风雨带向北偏,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多雨,江淮流域少雨的可能性 增大。该年份,我国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台风次数将比多年平均次数多。
通常情况下,拉尼娜对我国的影响:“北涝南旱”
东北地区
春夏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冬季易出现 冷冬现象
华北地区
汛期将雨水偏多,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
干旱
大量降水
小结2:发生厄尔尼诺时,沃克环流逆转 大洋东岸温度升高,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
气候变多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大洋西岸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下沉气流,气候变干
燥,易发生旱灾、森林火灾。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 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干旱。 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减弱,使带到海面的营养物质大量减少,鱼类
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入
阿拉伯半岛东面为波斯湾,西面为红 海,两地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 索马里沿岸一带的气温,最热季节一 般不到25℃ 。赤道以北附近,印度 洋表层水温呈现东暖西冷的分布格 局,对大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热力作 用,进而影响到其气压场。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海-相互作用(共18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海-相互作用(共18张ppt)

要点探究
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H
• 想一想: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能量) 的交换方式是如何进行的?
大气
蒸发 潜热 长波 辐射
风力 使海 水运

海洋
要点探究
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 根据课本文字表述,画出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
太 阳 辐
海洋是大气最主 射
要的热量储存库
长 波
传导 对流


海洋
87.5%
B.约为2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小试牛刀
2、图中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 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 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 值区。据此完成题目。
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课堂小结
下渗
降 水
陆地
地下径流
• 通过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等水体循环流动,使全球蒸发、降水
达到平衡。
要点探究 (2)促进热量平衡
• 南北流向的洋流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热量,又能从高 纬度向低纬度地区输送海冰和冷水。
要点探究(2)促进热量Leabharlann 衡低纬地区 海洋热量收>支
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 热量输送
(mm)
458000
1270
110000
924
9000
300
577000
1130
多年平均径流量
(km³)
(mm)
-47000
130
47000
395
要点探究(1)促进水平衡
陆地 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4.3海气相互作用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选必一

4.3海气相互作用导学案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选必一

4.3:海气相互作用【学习目标】1.结合图表资料,说明海洋对大气、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综合思维)2. 结合实例,比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解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1. 阐述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理解海一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并运用海﹣气相互作用原理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2.通过对厄尔尼诺现象的探究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原理。

知识导航1.海—气间的水分交换(1)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2)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

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1)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

2)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动表层海水运动。

3.实现途径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动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升到高空后向东流去,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下沉,然后在海面上以东风形式返回西太平洋。

这样构成一个东西向的大气环流圈,气象学上称作“沃克环流”。

1.厄尔尼诺现象: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拉尼娜现象: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降低现象。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当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过于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台风减少。

夏季风减弱,出现北旱南涝的情况。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习题巩固1.在无风的地点点燃蚊香,可见烟雾总是上升且只能上升到一定程度,这是因为:()A.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B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C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d,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原创1:4.3 海——气相互作用

原创1:4.3 海——气相互作用


平 拉尼娜

现象
影响气候和人类活动
答案: 海洋蒸发量约为50.5万立方千米, 降水量约为45.8万平方千米,因 此差额为4.7万立方千米。补偿这 个差额的是径流量。
问题:3.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 平衡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
据图可知全球水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如果海洋蒸发量 增加,那么大气中水分就会增加,陆地降水量可能也会 增加,径流量也可能随之增加,与此相关的陆地环境也 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陆地降水增加并不是说陆地上 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间降水都增加,可能有的地方增 有的地方减,有时增有时减,但是全球总的降水量可能 会增加。如果海洋蒸发量减少,情况则相反。
课程 标准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 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 目标
1.运用图表,说出海一气之间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 平衡的影响。 2.运用图表,说出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命名地点和主要发生时间。 3.运用图表,说出拉尼娜现象及其命名地点和主要发生时间。 4.结合景观图等资料,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5.结合景观图等资料,解释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
哎拉呀尼小娜小现草象素概材念PPT
•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现象 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 异常降低的现象;拉尼娜现象发生 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 差异增大,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
拉尼娜现象
活动
分析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使之形成环流圈。 2.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 度下降,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 3.说明环流的变化对赤道附近太平 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

新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

新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
阿拉伯半岛东面为波斯湾, 西面为红海,两地夏季气温常达 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一带的 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 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表层水温 呈现东暖西冷的分布格局,对大 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热力作用, 进而影响到其气压场。
图 4-20 8 月份印度洋表层水温分布
1.波斯湾、红海与索马里沿岸夏季气温存在着显著差异,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2.简要描绘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由东到西大气环流系统的剖面结构。
千米 3
千米 3
千米 3
505 000
458 000
-47 000
陆地外流区域
63 000
110 000
47 000
陆地内流区域
9 000
9 000

全球
577 000
577 000

从长期来看,全球的总水量没有什么变化。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大洋环流既影响海洋热量的分布,又影响海洋向大气的热量输送过程。
1. 比照正常年份赤道太 平洋海域东西岸大气环流 状况,绘制拉尼娜发生时 该区域的大气运动状态示 意图;根据所绘示意图, 说明赤道太平洋东岸和西 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 害。 2.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 相关资料,讨论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 、河流等可能带来的影响 。
二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
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 ,从而维持着全球的水热平衡
不同纬度海区对大气加热的差异 大气环流 海陆间对大气加热的差异 季风环流
海洋水体运动 的主要动力
区域 海洋
多年平均蒸发量 / 多年平均降水量 / 多年平均径流量 /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教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4.3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教案
综上,通过海——气相互作用,产生了热力环流,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气候和生物。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呢?
23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大约27年发生一次。
24
探究活动六厄尔尼诺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其形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25
有些年份,信风明显减弱,从太平洋东侧输送到西侧的暖水明显减少,而从西向东的温暖的表层海水(赤道逆流)增强,同时,北上补充的秘鲁寒流减少,
32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环流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又反作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异常。如果说“圣婴”“厄尔尼诺”是使气候异常的顽皮小孩,那么“圣女”“拉尼娜”给我们带来的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南美洲西海岸附近海面水温升高的自然现象主要和什么有关?对,厄尔尼诺现象。
那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呢?这个现象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研究本节重点内容之二
19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
20
在研究厄尔尼诺现象之前,我们先做些知识铺垫。
探究活动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正常年份全球海洋表层水温分布图”,思考
1
今天我们即将一起学习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的第二课时。
2
本节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导入
4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如果地球上没有海洋,那么地球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情形?
5
同学们想得一定特别全面,我们可能没有海鲜可以享用了;没有了海洋就没有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风,夏季也不能去海边避暑了;到处都是热容量很小的陆地,冬天会更冷、夏天会更热;没有了海陆间水循环,水资源会更加匮乏;水会越来越少,大部分物种会灭绝,甚至人类都难以生存;亚欧大陆东岸没有了季风环流,长江流域变成沙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
的支流。受嫩江西移、 (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
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 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 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 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 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解析: ②乌裕尔河初成为内流河时:
估算陆地和海洋对大气水汽的相对贡 献,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陆地水汽贡献率=72÷577≈12.48% 海洋水汽贡献率=505÷577≈87.52%
径流
505
47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p73活动:水量平衡原理
单位/1000km3 水汽 577
降水 119
蒸发 52
估算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说明补 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
降水 119
蒸发 52
说明:全球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
降水
458 相同,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平衡。
径流
505
47
了解水量平衡原理
单位/1000km3 水汽 577
降水 119
蒸发 52
降水 458
径流
505
47
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可 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平衡 原理加以说明。
因为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
据统计,在10月3日至6日的冷空气过程中,我 国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2℃,气温“一键刷 新”。
大家不由感叹:今 年的冬天,似乎冷得 有些早。
有些网友表示:已 经穿上了秋裤甚至棉 裤。
10月4日,吉林长白山气温骤降,突然降雪
四川雪 河北雪 。。。。。。
“今冬将现60年来最寒冷冬天、
最严重降雪”
水汽输送

海上内循环
水 海陆间循环 蒸发
降 水
2. 海—气水分交换
海水蒸发变为水汽, 进入大气
蒸发
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 凝结,形成降水,大部分的降 水直接落回海洋
降水
【活动一】
1.完成课本p73活动 要求:独立思考完成
p73 活动
单位/1000km3 水汽 577
降水 119
蒸发 52
降水 458
大气上界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大气逆辐射补偿了部分地面损失的热量,
对地面射向 起到了保温的射作向用宇宙
宇 宙
地 面
大气的 削弱作用


大 大气 气吸 辐收 射大
气 逆 辐 射
海—气相互作用 与全球水热平衡
海气作用
海洋与大气之间 进行着大量且复 杂的物质和能量 交换。
作用方式
海—气相互作用 通过大气环流和 大洋环流,维持 地球水热平衡。
拓展一 水量平衡应用
理论描述
水量平衡-指某段时期内,一 个地区储水的变化 量就是水量的收入 与支出的水量之间 差额
多年平均降水量= 多年平均径流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
真题呈现
(2018年全国Ⅰ卷37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 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
题图
的支流。受嫩江西移、 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 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 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 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 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 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①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为外流河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真题呈现
气候稳定,降水量变化不 大(略有增加)
(2018年全国Ⅰ卷37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
此 是“地裸影露响题的蒸图水发域唯表一面的积变” 量,
海洋蒸发和降水差额=505000-458000
降水
=47000km3
458 来自陆地的径流刚好是47000km3,所以补充这
个差额的水来源于陆地的径流。
径流
505
47
p73活动:水量平衡原理
单位/1000km3 水汽 577
估算海洋降水量和陆地降水量之和与 海洋蒸发量和陆地蒸发量之和,这两 个数据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2008年以来的最冷一年”
“这一切都与拉尼娜有关” 多个小视频和夺人眼球关键词 的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 论坛等广为流传,而且言之凿凿, 看起来有画面,有“真相”,有 “解读”
多地的降雪是否登场过早? 降温来得如此猛烈,正常吗?
2019 人教版
第四章 水的运动
海—气相互作用
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运用图表,分析海—气 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 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 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学质疑流程
教材自 学
微课助 学
合作互 学
在线测 学
1、阅读课本 1.有疑问的, 1、整理本节课 1.将本节
p72-752
观看微课
2.结合课本, 《厄尔尼诺
的2.知记识忆网基络础知识。课 整的理疑在问学
完成本节课 现象和拉尼
案边栏处
学案1-2页 娜现象》
2.将学案二
次整理
基础知识记忆
1.图4.15,海气交换过程描述 2.厄尔尼诺现象概念、影响 3.拉尼娜现象概念
水热平衡
从长期来看,全 球水的总量是平 衡的,热量平衡 原理类似。
1. 海—气间热量交换
①海水蒸发变为水汽,进入大气 ②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主要途径)
太阳辐射
海洋吸收太阳辐 射增温(把热量 储藏在海洋中)
传 海洋把热量 递给给大气
长波辐射
加热近地面大气
传导对流
蒸发
降水
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
蒸腾陆植物地内降水循环蒸发
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不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过程。 (区域认知)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综合思维) 3.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 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 4.通过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分析,能够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的 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短时间内,降水量>蒸发量,湿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扎龙湿地面积稳定: 较长时间来看,降水量=蒸发量,湿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
小结
1.分析图文,确定水量平衡关系
2.摆出公式,对应图中信息
3.分析已知量,确定未知量
4.用地理语言描述水量平 衡各量的变化,最终的 结果(注意:时间的变 化与尺度)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第
总量是平衡的。若海洋蒸发量减小,
输送到陆地上的水汽减少,陆地上的降水 量也会减少,陆地水资源也就相应减少, 陆地会变得更干旱。
想一想,根据热量收支情况, 赤道会不会越来越热,极地会 不会越来越冷?为什么?
不会。 通过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将 低纬度海区盈余的热量被输 送到高纬度海区释放,调节 了全球热量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