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修订稿
痹症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痹症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痹症门诊病历。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患者性别]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具体日期]一、主诉。
“大夫啊,我这浑身关节疼得厉害,都好一阵子了,实在是受不了啦。
”患者愁眉苦脸地说道。
二、现病史。
患者大概在[X]月前,也没什么特别明显的原因,就开始觉得关节不舒服。
一开始是手指关节,早上起来的时候那叫一个僵硬,就跟机器人似的,得活动好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他还打趣说自己是不是要变身机械战警了。
这手指关节疼呢,还不是一直疼,时轻时重的,阴天下雨或者累着的时候就更严重,感觉就像有个小恶魔在关节里又敲又打的。
后来啊,这疼痛就开始蔓延了,手腕、膝盖也跟着凑热闹。
膝盖疼起来的时候,上下楼梯都费劲,像个小老头似的,一步一步慢慢挪。
患者说他以前可是个登山爱好者呢,现在可好,连个小土坡都不敢爬了。
而且这个关节啊,还老是感觉凉飕飕的,就像冬天没穿秋裤似的,盖多少被子都暖和不过来。
在这期间呢,患者自己也试过一些办法。
听别人说热敷好,就拿热毛巾敷,刚开始感觉还挺舒服,可过一会儿就又疼了。
还贴过那些止痛的膏药,一股浓浓的药味,满屋子都是,结果也没起多大作用,就像给关节贴了张纸,根本没治到根儿上。
三、既往史。
患者以前身体还算不错,没得过什么大病。
就是年轻的时候干活累着过腰,不过后来也慢慢好了。
也没有什么药物过敏史,就是小时候打预防针的时候,有一次打完针有点低热,不过很快就好了,也不知道算不算过敏。
四、家族史。
家里人身体都还可以,父母都健在,就是父亲有点高血压,母亲有点骨质疏松。
患者有个哥哥,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没有类似的关节疼痛的毛病。
五、体格检查。
1. 望诊。
患者走进诊室的时候,步伐有点缓慢,特别是膝盖那里,感觉有点不敢用力。
整个人看起来有点萎靡不振的,不像那种活力满满的样子。
手指关节没有明显的红肿,但是能看出来患者自己在有意无意地活动手指,想让关节舒服点。
2. 触诊。
先摸了摸患者的手指关节,感觉温度稍微有点低,按压的时候患者疼得直咧嘴,尤其是关节两侧,感觉压痛比较明显。
《续名医类案》—痹证2
《续名医类案》—痹证2薛立斋治一男子,先腿肿,后四肢皆痛,游走不定,至夜益甚,服除湿败毒之剂不应。
诊其脉滑而涩,此湿痰浊血为患。
以二陈汤加苍术、羌活、桃仁、红花、牛膝、首乌,治之而愈。
凡湿痰湿热,或死血流注关节,非辛温之剂,开发腠理,流通隧道,使气行血和,焉能得愈?一男子肢节肿痛,脉迟而数,此湿热之症。
以荆防败毒散加麻黄,二剂痛减半。
以槟榔败毒散,四剂肿亦消。
更以四物汤加二术、牛膝、木瓜,数剂而愈。
一妇人两腿作痛,时亦走痛,气短自汗,诸药不应。
诊之,尺脉弦缓,此寒湿流注肾经也,以附子六物汤治之而愈。
但人谓附子有毒,多不肯服。
若用童便炮制,何毒之有?况不常服,何足为虑?薛中气不足,以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服之三年,何见其毒也?经云∶有是病,用是药。
冯楚瞻治唐某,患左足左手骨节疼痛,势如刀割,旦夕呼号,既而移至右手右足皆遍矣。
或用祛风活络之剂不效。
见其口燥咽干,误作流火,投以凉剂,幸而吐出。
神气疲困,六脉洪弦,此气血久虚,筋骨失养,将成瘫痪之候。
惟宜大用熟地、当归、白芍,养血为君;银花、秦艽,少借风势以达药力于筋骨为臣;牛膝、续断、杜仲,以调筋骨为佐;更用桂枝、松节,以鼓舞药性,横行于两臂为引;再用参、术以固中培元。
调理半月,渐瘳。
后以生脉饮,送八味丸加牛膝、杜仲、鹿茸、五味子各四五钱,日中仍服前剂,始能步履。
更以大补气血,强筋壮骨之药,以收全功。
未几,其室人因日夜忧劳,亦患是症,六脉沉微,右手足疼痛,既而不流于左,而竟攻之于里,胸脘痞闷恶心,疼痛欲绝。
知为内伤日久,寒邪不为外达,直中阴分,宜急温之。
以人参、白术各五钱,肉桂、附子各二钱,浓煎,徐徐温服。
次日脉少起,胸中病痛闷大减,身有微热,左亦略疼,此阳气还表,寒邪欲外散之机也。
照方再服,内症渐平。
惟手足之痛尚在,然亦不甚,以参、术补中为君,归、芍养血为臣,杜仲、续断、牛膝、秦艽、桂枝,舒筋活络为佐,全愈。
夫痛风止有五痹,皮痹、脉痹、肌痹、骨痹、筋痹,未闻有脏腑之痹也。
痹症,痛痹。腰椎压性骨折,中医针灸科病历样板
入院记录姓名:孙某某职业:——性别:男工作单位:——年龄:82岁住址:淮1婚姻:已婚供史者:患者本人(可靠)出生地:江苏省淮安市入院日期:2014年12月29日09时00分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4年12月29日10时00分发病节气: 立春后五天主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一天。
诉:现病史:患者一周前始发咳嗽,有痰,稍喘,12月27日因不清饮食后,引起腹泻、消化不良,昨天晚上起夜时候,摔跤导致腰痛剧烈,不能正常行走。
经家人搀扶来我院就诊时,已近48小时未进食,诉腰痛、头晕、心慌、乏力,门诊查X片(片号:9077,本院,2014年12月29日)示腰椎1-3锲型改变,全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血常规(本院2014年12月29日)示:WBC11.52,N83.73%,GLU:7.2。
门诊行相关检查后,拟“腰椎压缩性骨折、呼吸道感染”收住入院。
刻下,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头晕、心慌、乏力,伴腰痛,咳喘,少痰。
二天未进饮食、睡眠差,大小便尚可可。
入院后,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呼吸消化道的感染,及时邀请内科会诊,协助治疗。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预防接种随社会。
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淮安本地,生活条件可,无日本血吸虫病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有烟酒嗜好。
婚育史:适龄婚配,家人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病史。
望闻切诊:神志清楚,面色少华,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营养中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体格检查T: 36.2℃P:68次/分R:17次/分BP:160/94mmHg 神志清楚,面色少华,痛苦面容,体型适中,营养中等,扶入病房,查体合作,自动体位。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头颅大小形态正常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颈静脉未见怒张;胸廓对称,无压痛,双肺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38痹症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38痹症疏利肝胆、温化水湿法治痹证吴某,女,21岁。
5月13日初诊。
主诉:两手无名指僵硬、疼痛、肿胀4个月。
初诊:4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两手无名指发僵发硬,当时未在意,后逐渐出现肿疼,即查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均无异常,双手及颈椎X光片也正常,伴双下肢酸困但无疼痛,常服消炎痛无明显效果。
与天气变化无关,但遇寒冷似有加重。
现症:两手无名指发僵发硬,轻度肿胀、疼痛,活动欠灵活,无颜色异常,也无明显杵状指,伴双下肢酸困但无疼痛,饮食及二便正常。
舌质淡红,苔白腻微黄,脉弦细。
血沉12mm/h,抗“O”<500U,类风湿因子阴性。
双手及颈椎X光片无异常。
中医辨证:痹证(肝脾肾功能失调)。
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疏利肝胆,温化水湿。
处方:小柴胡汤合真武汤加减。
柴胡15g,黄芩10g,姜半夏15g,党参15g,炙甘草10g,黄芪60g,桂枝15g,白芍15g,制附子10g,茯苓30g,白术12g,红花10g,生姜10g。
6剂,水煎服。
医嘱: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类。
二诊:5月20日。
服上方自述手指肿胀明显减轻,疼痛也不如以前甚,活动较前灵便,余无不适。
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上方加当归15g。
6剂,水煎服。
三诊:6月3日。
服上方目前手指僵硬肿痛彻底消失,无明显不适感。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守上方6剂,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次5g,日3次,口服。
感悟:本病案两手无名指发僵发硬、肿胀疼痛、活动欠灵活,伴双下肢酸困,饮食及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腻兼黄,脉弦细,理化检查排除西医之活动性风湿病,但病人痛苦影响正常生活。
中医学认为仍然属于痹症。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才能为痹,肝虚生风,脾虚生湿,肾虚生寒,必遇肝脾肾功能失调风寒湿才得以入侵体内,内外相合,羁留关节而为病。
本案中病人饱受手指僵硬疼痛之苦,多处治疗或可稍有减轻或根本无效。
本案从肝脾肾入手,以小柴胡汤疏肝解郁祛风化湿,真武汤温脾肾祛寒湿,温通助阳之中加用疏利养血之品,使水暖土和春木畅达,血脉得通,通则不痛,痹证自愈。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
痹证11李某,女45岁就诊时间:2009-11-09主诉:四肢关节酸痛2月余,游走不定,膝关节、腕关节屈伸不利;伴眩晕神疲,胸闷心悸,小溲短赤,舌淡胖边有少许齿横苔薄白,脉弦数。
诊断:痹证(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治则:疏风祛寒,健脾祛湿,通络止痛。
处方:(1)百会风池肾俞脾俞肝俞(2)犊鼻足三里阴陵泉中渚合谷侠溪太溪太冲操作:补虚泻实,提插捻转手法,加TDP照射局部;每次选择2组电针,用连续波,留针30分钟,1次/天,每日一组,12次为1个疗程。
再以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为选择点,采取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一般拔10个左右火罐,每次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结果:连续治疗2个疗程,上诉症状基本好转,但仍有腕关节屈伸欠佳。
按:痹之名,出自《灵枢·寿天刚柔》篇,痹指闭阻不通的一种病理现象。
外邪侵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引起肢体、关节等痛、麻木、着重、及曲伸不利等症状,名痹症。
本症的发病原因,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又因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坐卧湿地等,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发为风寒湿痹。
《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风气偏胜者为行痹。
本例患者,外感风寒湿三气之邪,内因水亏木旺,肝风燥动,内外之风相兼,故四肢关节游走作痛,发为行痹之症,心悸胸闷者,痹邪有入心之势。
故泻百会、风池、肝俞以祛风潜阳;泻合谷、太冲开四关以镇摄燥动之风阳;补太溪、肾俞滋肾水以涵肝木;泻神门、郄门、内关以疏内邪心君之邪,而宁心神。
补足三里阴陵泉脾俞以健脾意气。
此外,“循脉之分”,“各随其过”,取用病痛肢节部的经穴以蠲痹定痛。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19痹症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19痹症痹症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中医师承经验丰富,其中不乏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医案分享,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医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痹症。
对于痹证的治疗,中医注重辨证论治,不同的证候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痹症案例:案例一:肩颈痹痛患者李某,女,35岁,主诉双肩颈部酸痛,伴有肌肉僵硬。
舌苔白腻,脉涩。
中医师诊断为寒湿痹证。
治疗方案为温通经络,祛除寒湿。
中药处方包括破寒湿、活血通络的草药,并结合针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案例二:腰腿痹痛患者王某,男,50岁,主诉腰腿部疼痛,每天行走困难。
舌质淡白,脉沉细。
中医师诊断为肾阳虚痹证。
治疗方案为温补肾阳,活血祛寒。
中药处方包括温阳补肾的中药,并结合针灸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腰腿疼痛明显减轻,行走能力提高。
案例三:手指关节痹痛患者张某,女,45岁,主诉手指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手部功能。
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师诊断为湿热痹证。
治疗方案为清热祛湿,活血通络。
中药处方包括清热解毒、祛湿活血的中药,并结合针灸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手指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综上所述,中医师承医案在治疗痹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针对不同的痹症证候,中医师会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湿祛寒的治疗目的。
但需注意的是,痹症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师承医案在临床实践中经历了长期验证,但仍需持续探索和研究。
对于痹症的治疗,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疗效。
总之,中医师承医案在治疗痹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准确辨证施治,中医师能够找到病因,并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湿祛寒的目的。
痹证的针灸治疗及辨证施护
痹证的针灸治疗及辨证施护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及辨证施护。
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痹证患者,对其进行针灸治疗与辩证施护,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程度来判断针灸治疗与辩证施护对痹证患者的影响。
结果此次选取的患者中,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结论治疗后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说明针灸治疗和辨证施护对痹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标签:痹证;针灸;辨证施护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不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病相关。
现结合临床,对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患者运用针灸和辨证施护,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痹证患者作为此次治疗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42例。
1.2方法1.2.1常规护理①保护关节功能:患者急性期活动受限明显,护理以保护关节功能、休息制动为主,可使用各种矫形支架和夹板使关节保持功能位置。
髋关节和膝关节应避免放在屈曲位。
关节痛可导致关节活动减少,久之引起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受限或功能丧失。
因此让患者做适当的伸展运动,必要时帮助患者做被动活动,活动范围从小到大,活动量由小到多,循序渐进。
②减轻疼痛:急性关节炎应绝对卧床休息,治疗及护理手法要轻,根据疾病性质给予保温、热敷、针灸等配以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减少疼痛。
③晨僵护理:晚上睡眠时使用弹力手套保暖,早上起床后用热水浸泡僵硬关节,后活动关节,活动量由小到大,反复多次。
④情志护理:此病日久不愈,患者易产生急躁情绪,鼓励患者将自己的悲观失望、焦虑紧张的思想进行宣泄与释放,保持乐观心境,保持足够睡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提高自我生活的能力[1]。
1.2.2辨证施护及针灸治疗1.2.2.1风寒湿痹该型患者的主要表现有: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或弦紧。
《痹症针灸治疗》课件
病例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
总结词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针灸治疗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肿胀 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针灸治疗痹症的临床研究数量不断增 加,涉及的病例数和样本量逐渐扩大 。
针灸治疗痹症的临床研究结果逐渐被 国内外学术界认可和接受,针灸治疗 痹症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针灸治疗痹症的临床研究方法不断改 进和完善,研究质量得到提高。
针灸治疗痹症的临床研究前景广阔,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和机构投入 到该领域的研究中。
针灸治疗痹症的注意事项与护理
注意事项
患者在针灸过程中应保持舒适体位, 避免移动;针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 寒;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护理
针灸后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在饮食上避免生冷、辛辣等 刺激性食物;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
04 针灸治疗痹症的疗效与评 价
针灸治疗痹症的疗效判定标准
针灸治疗痹症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针灸治疗痹症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优点,同时 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提高身体的自愈 能力。
缺点
针灸治疗痹症需要专业的医生和设备,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同时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最佳的治 疗效果。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肩周炎的针灸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调 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痹症
的目的。
经络理论在针灸治疗痹症中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针灸治疗痹
症的理论基础。
针灸治疗痹症的机理
针灸推拿科项痹(颈椎病)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项痹(颈椎病)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第一篇:针灸推拿科项痹(颈椎病)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针灸推拿科项痹(颈椎病)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定义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称之为颈椎病,是中年人的多发病,以颈肩臂痛、上肢无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有的尚有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二、诊断依据1、劳损或外伤和颈部受凉史。
2、呈慢性发病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运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
三、辨证分型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畏风寒。
舌淡红,苔淡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型: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型:头痛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四、入院标准1、颈、肩、臂疼痛初发,应积极治疗。
2、颈椎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五、治疗常规(一)一般治疗1、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免居潮湿之地。
2、病情较重者应去枕平卧休息,避免长时间低头。
(二)辨证论治1、风寒湿型:治法:散寒除湿,舒经活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独活、桂枝、当归、川芎、炙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
2、气滞血瘀型: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熟地、桑枝。
3、痰湿阻络型:治法:化痰开窍,祛湿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白术、天麻、陈皮、伸筋草、茯苓、蔓荆子、甘草、生姜、大枣。
4、肝肾不足型:治法:滋补肝肾,通络活络。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24痹症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24痹症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疗行痹张某,女,60岁。
12月15日初诊。
主诉:左肩部反复发作疼痛,活动受限1年,复发加重3天平素遇寒发作,3天前左肩受凉后出现疼痛,提物、梳头发等活动受限,夜间加重明显,伴纳呆,便溏,面唇淡白,气短乏力。
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就诊。
查体:左肩部轻肿胀,广泛压痛,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明显,上举不能。
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弦细弱。
西医诊断:左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诊断:痹证(行痹),证属气血亏虚,风寒阻络型。
治则:治宜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方选蠲痹汤加减。
处方:蠲痹汤去赤芍加白芍158、桑枝12g、川芎10g,水煎服,四剂,每日一剂,嘱药渣热敷患肩。
外治法选椎旁梅花针叩击放血,痛点留罐15分钟。
二诊:患者诉患肩疼痛较前改善,但活动仍明显受限,夜间加重,纳差,眠可。
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弦细。
守上方去桑枝加桂技10g、鸡血藤30g、丹参20g,共七剂,慢火水煎服,每日一剂,嘱药渣继续热患肩后作适度活动锻炼。
三诊:患者诉左肩疼痛基本消失,己可抬肩上举,但觉僵硬乏力,舌脉如前。
守二诊方药去白芍重用北芪30g,再服四剂后诸症基本消失,临床治愈,瞩平素注意患肩保暖避风寒,避免持续提重物,作适当旋肩等活动锻炼,随访三月无复发。
感悟:本病例患者平素气血亏虚,风寒之邪乘虚入侵,凝阻患肩经络气血,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痹病,证属气血亏虚,风寒阻络。
清代医家董西园言:“盖邪之感人,非虚不痹,但令气血充盛流行,则痹必自解,所以古方皆以扶正法邪之法。
”故首诊治以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外治法选刺络留罐祛瘀,使邪有出路,正应开门逐寇之理,方药选蠲痹汤去赤芍加白芍以缓急止痛,川芎以助行血法风,桑枝以引药上行,药渣热敷患肩以辅温经散寒之功。
二诊疼痛好转,活动仍受限,辦证风寒之邪虽有所减,但气虚无以鼓动,气血运行仍不畅,继服上方去桑枝加桂枝以加强温心脉散风寒,加鸡血藤、丹参以助养血行血之功,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54痹症—骨痹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54痹症—骨痹
陈某,女,55岁,7月12日初诊。
主诉:双手远端指间关节反复疼痛1年余。
双手远端指间关节反复疼痛1年余,痛处灼热,变形,晨僵,左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痛甚,颈项胀痛,夜间疼痛,遇天气变冷症状加重,纳寐一般,大便结,小便可,舌红苔薄黄,脉细涩。
诊断:骨痹,证属肝肾亏虚,寒湿痹阻。
处方:黄芪30g,当归10g,白芍15g,桂枝5g,小通草5g,细辛3g,威灵仙10g,牛藤10g,杜仲10g,骨碎补10g.巴戟天10g,虎杖10g,土鳖虫10g,全蝎6g,安痛藤15g。
7剂。
复诊(7月19日):患者双手关节、双膝关节疼痛减轻,关节灼热感好转,大便正常。
原方去安痛藤再服14剂,诸关节疼痛缓解。
感悟:《素问·长刺节论》载:“病在骨,骨重不可举,寒气至,骨髓酸痛,名曰骨痹。
”人过半百,肝肾精血渐亏,气血不足,肾虚不能主骨,肝虚无以养筋,致筋骨失养,外感风寒邪气,导致局部气血运行阻滞,邪郁化热。
其本质仍为肝肾亏虚,治宜补益肝肾,养血通络。
予以养血通痹汤加杜仲、牛膝、骨碎补、巴戟天以补肝肾、强筋骨:虎杖、安痛藤以祛风利湿、清热止痛,土鳖虫、全蝎涤痰祛风。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19痹症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19痹症调补肝脾肾、祛除风寒湿法治痹证沈某,女,42岁。
5月12日初诊。
主诉:肘膝腰背疼痛,低热半年。
初诊:病人于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腰背疼痛,肘膝关节也有疼痛,疼痛甚时局部敷贴伤湿止痛膏可减轻,并出现乏力神倦,发热(37.3℃~38℃),后查抗“O”830U,血沉38mm/h,曾用青霉素肌注,常服芬必得,症状可减但不能控制。
现症:肘膝腰背疼痛,乏力,纳差,时感恶心,发热(37.3℃~37.5℃),阴雨天疼痛加重。
四肢活动尚可,精神倦怠,肘膝腰背关节无红肿畸形。
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稍数。
中医辨证:痹证(肝脾肾功能失调)。
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治法:调补肝脾肾,祛除风寒湿。
处方:乌梅丸合附子汤加减。
乌梅20g,当归20g,桂枝10g,黄连10g,黄柏10g,附子15g,细辛3g,干姜10g,党参20g,白术20g,茯苓30g,赤白芍各20g。
6剂,水煎服。
二诊:5月15日。
患者服药平和,未诉特殊不适,述周身关节疼痛困乏有所减轻,纳食略有增加,余症同前。
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稍数。
因其舌苔黄腻,仍存在肝胆郁热,加柴胡10g、黄芩10g以清疏肝胆。
6剂,水煎服。
三诊:5月19日。
周身关节疼痛明显减轻,饮食量有所增加,体温较治疗前降低,精神好转。
舌质淡红,苔薄腻微黄,脉细。
上方加陈皮20g,理气和胃燥湿,续服10剂。
四诊:6月2日。
周身关节疼痛基本消失,纳食及二便正常,发热也未再发生(36.5℃~36.8℃)。
复查血沉17mm/h,抗“O”<500U。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去赤白芍,加黄芪30g补气扶正以善其后。
15剂,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g,日3次。
感悟:此病人肘膝腰背疼痛,低热半年,无疑属于痹证。
风寒湿三气杂至内外合邪而为痹,肝主风,脾主湿,肾主寒,往往缘于肝脾肾功能失调而成病。
此病人关节疼痛遇风遇寒遇阴天而加重,似属阴证,但苔黄腻脉数又属阳热之征,所以实乃寒热错杂之病,总属脾肾虚寒,肝经血虚有热。
中医针灸治疗痹症
中医针灸治疗痹症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以肢体关节肌⾁酸痛、⿇⽊、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肿⼤等为主症的⼀类病症。
古代痹证的概念⽐较⼴泛,包括肢体痹和内脏痹。
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的痹证。
常见于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性关节炎等病。
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等邪及⼈体正⽓不⾜有关。
风、寒、湿、热之邪侵⼊机体,痹阻关节肌⾁经络,导致⽓⾎痹阻不通,产⽣本病。
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杂⾄,合⽽为痹也”。
根据感受邪⽓的相对轻重,常分为⾏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感受热邪,留注关节,或素体阳盛、阴虚⽕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可见关节红肿热痛兼发热,为热痹。
【临床表现】本病以关节肌⾁疼痛、屈伸不利等为主症。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常有发热及游⾛性、不对称性关节红、肿、疼痛,特别是膝、肘、腕及踝关节,⼀般1~4周内症状消失,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
实验室检查可有⾎沉加快、抗链球菌溶⾎素“O”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关节,以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僵”为特点。
⼤多数呈对称性、游⾛性多关节炎,伴关节腔内渗液,近端指关节常呈棱形肿胀,最终导致关节僵硬、畸形,症状缓解与反复呈多次交替发作,本病可破坏⾻质。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RF)阳性占80 %。
⾻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退⾏性变及关节韧带附着处⾻质增⽣为特点。
X 线检查可见关节边缘尖锐,有唇样⾻刺或⾻桥形成,关节间隙不匀称、狭窄等。
1 .⾏痹(风痹)疼痛游⾛,痛⽆定处,时见恶风发热,⾆淡、苔薄⽩,脉浮。
2 .痛痹(寒痹)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不红,触之不热,苔薄⽩,脉弦紧。
3 .着痹(湿痹)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不仁,阴⾬天加重或发作.苔⽩腻,脉濡缓4 .热痹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渴烦闷。
苔黄燥,脉滑数。
张吉教授针药并用治疗难治性痹证验案3则
医 案 医 话
张吉教授针药并用治疗难治性痹 证验案 3 则
关键 词 痛风 性 关 节 炎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中 图分 类 号 R6 4 8. 3 文献标识码
一 京 中 医药 大 学 针 灸 学 院 , 京 一0 一 北 北 00
用 。针 刺取 行 间 、 白 、 太 丘墟 、 解溪 、 阴 交 、 陵泉 、 方 怀 牛 膝 改 为 1g 加 川 续 断 1g 补 骨脂 1g 骨 碎 三 阴 5, I 2、 2、 大椎 。 用泻 法 。 留针 3 m n 隔 日 1次 3周 后 。 状大 补 1 g 海桐 皮 1 g 针刺 同上 。 0 i。 症 2、 0。 治疗 3个 月后 , 诸症 基
类风湿性关节炎 A
名 医经验
文 章 编 号 1 7 - 9 X(0 7 0 - 0 5 0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3 7 2 0 )5 0 4 - 2
湿 湿浊 内盛 , 而 化热 。湿 热 流注 关节 、 郁 张吉 .北 京 中 医药 大学 教 授 . 司 。 浊 内聚 :
筋 闭阻经 脉 . 为关节红 肿 热痛之 痹证 。 发 治 主 任 医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 医 肌 肉 、 骨 。 博 业 通 5 0余 载 , 学 严 谨 . 治 医术 精 湛 , 尤 宜清 热利 湿 , 络 止痛 张老 治疗 此病 常采用 针药 并
3个 月前 先 是 右侧 腹 股 沟 、 部 疼痛 , 发 展 为 臀 后 甘 油 三 酯 ( G).1 o/ . 断 为 腰及 腰骶 部亦 疼痛 刻诊 : 侧腹 股沟 、 T 92 mm l 诊 L 右 臀部疼 痛 , 腰
5 2. oL 谷丙转氨酶 ( S )2 /, 71 l. z / m A T 5 UL
黄竹斋针灸治痹病
黄⽵斋针灸治痹病导读:《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杂⾄合⽽为痹也。
其风⽓胜者为⾏痹,寒⽓胜者为痛痹,湿⽓胜者为着弊。
今整理黄⽵斋⽼先⽣针灸治疗痹病的三则医案,供⼤家参考。
(编辑/知返)【医案⼀】风湿痹病董某,男,54岁【病史】于5⽉29⽇来就诊,⾃诉因感受风湿暖部疼痛,两腿膝轻肿胀,需⽤双拐才能⾏⾛,病已两⽉余。
【诊断】风湿痹痛。
【取⽳】肾俞、志室、膝眼、⾜三⾥、阳陵泉,共针7次,针后加灸法。
【中药】⼩续命汤9剂。
【结果】⾄6⽉12⽇即弃拐⾏⾛如常。
【医案⼆】寒湿痹痛侯某,男,42岁【病史】虚寒湿腰腿痛合并神经衰弱已5年,曾经西医及针灸治疗19次未效。
于12⽉11⽇⼊我院。
⾃诉腰部痛,两膝下浮肿,按之则陷下,许久⽅复原,头痛失眠。
时常惊恐,精神不安,夜间腰疼加剧。
两⼿脉沉易。
【诊断】寒湿痹痛。
【取⽳】风府、合⾕、肾俞、志室、命门、膝眼、承⼭等⽳,针后加灸法,隔⽇⼀次。
【中药】服⼩续命汤2剂,酸枣仁汤2剂,⽢草泻⼼汤5剂,真武汤加东北⼈参、酸枣仁26剂。
【结果】头痛失眠、腰疼、腿肿诸症逐渐消失,于1⽉10⽇痊愈出院。
⼩续命汤【组成】⿇黄9g、防⼰9g、⼈参9g、黄芩9g、桂⼼9g、⽢草9g、芍药9g、川芎9g、杏仁9g,附⼦⼀枚(6克),防风9g,⽣姜6克。
【功效】祛风散寒,益⽓温阳。
【主治】卒中风,症见不省⼈事,⼝眼歪斜,半⾝不遂,语⾔謇涩;亦治风湿痹痛。
【医案三】寒痹病董某,⼥,60岁【病史】于14年前冬季受寒,致周⾝关节疼痛。
四年前于北⼤医院治疗,⽤⽯膏固定,疼痛难⽌⽽肩肘挛急不能屈伸。
刻下症:左臂肘不能活动,右臂肘不能屈伸,⼿仅能举⾄颊,膝盖和脚腕强直,⾏⾛困难。
六脉迟弱。
【诊断】寒痹。
【取⽳】肩髃、肩髎、曲池、阳陵泉、膝眼、解溪等⽳,隔⽇⼀次,加灸法。
【中药】乌头汤,每⽇⼀剂,分两次服,共服30剂。
外敷乌头膏10次。
【结果】右⼿能上举⾄头,膝盖脚腕柔和,⾏⾛正常。
于8⽉12⽇出院。
痹证(病案切入)-针灸治疗学
(ー)主症分析
通常而言,痛痹须 与风气胜之行痹 及湿气胜之着痹 相鉴别。
湿性黏滞、缠绵, 湿性趋下,故着畀 以关节酸痛重着、 肿胀积液,且多发 于下肢关节为特 点,临床不难鉴别。
风性轻扬,善行数 变,故行痹之疼痛 呈游走性,无固定 部位,发病多以上 肢手臂、肩背为主;
若受累关节出现 红、肿、热痛,伴 有发热者,则属热 痹。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 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痛, 特别是膝、肘、腕及踝关节,一 般1~4周内症状消失,不留后遗 症,但常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 可有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 素“O”阳性。临床需与类风湿 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相鉴别。
(2)X线检查:以排除骨性关节炎病变、类风湿关节炎、骨 结核、肿瘤。
(3)还需排除其他风湿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 性肌炎等所致的关节痛可能,可予查抗核抗体、双链DNA 抗体、心肌酶谱、肌电图等。
(三)辨证分析
本案患者因劳累后受凉起病,关节疼痛剧烈、屈 伸不利,且遇寒加重,得温痛缓,综合脉证,辨证 当为痛痹,需与行痹、着痹、热痹相鉴别。
痹证与外感风、寒、湿、热等邪及人体正气不足有关。 《素问·痹论篇》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也。”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痹阻关节肌肉经络, 导致气血痹阻不通,发为本病。其中,风胜者为行痹,寒甚 者为痛痹,湿甚者为着痹,热胜者为热痹。
(二)疗效特点及影响因素
针灸治疗痹证,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稳定的远期疗效。 但是,由于病因和疾病性质的不同、选穴和针灸操作上的 差异,患者的疗效可能出现差异。恢复期或慢性风湿性关 节炎,针灸疗效显著.
类风湿关节炎图片
骨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行 性病变及关节韧带附着处骨 质增生为特点。 X线检查可 见关节边缘尖锐,有唇样骨 刺或骨桥形成,关节间隙不 匀称、狭窄等。为进一步明 确诊断,通常可以做以下检 查。
优秀病历模板--痹证
优秀病历模板--痹证入院记录住院病案号 XXX 病人姓名 XXX 病人性别 X病人年龄 XX岁入院日期 XXXX 病人婚否 XX病人民族汉族病人出生地 XXX 病人住址XXXXXXXXXXXX病人职业 XX 工作单位 XXX病史采集时间: 2012-11-08 17:39 病史陈述者: XXX可靠程度: 可靠发病节气: 霜降主诉腰痛伴左下肢麻木1年半现病史缘患者于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腰部疼痛剧烈伴左下肢麻木,以小腿、足拇趾端麻木为主,行走困难,久立久行后疼痛加重,患者遂至当地门诊就诊,予口服中药治疗,腰痛有所缓解,左下肢仍有麻木。
之后患者腰痛反复加重,患者间断于当地医院就诊,先后予针灸、推拿、拔罐、中药贴敷等对症处理,患者症状稍有缓解。
现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至我院门诊就诊,予查腰椎MR示:腰椎退行性病变:1、L3/4椎间盘膨出并突出(后正中型);2、L4/5椎间盘膨出并突出(左后外侧型),椎管狭窄,双侧神经根受压,以左侧为著;3、L4-S1椎体终板炎。
门诊建议患者住院治疗,遂拟“腰椎间盘突出”收入院。
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腰部疼痛伴左下肢麻木,以小腿、足拇趾端麻木为主,久行久立后疼痛加重,休息可缓解,无夜间静息痛,无间歇性跛行,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胀,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有蚕豆病史,大三阳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内科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及输血史。
过敏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其他情况(个人史、婚育史、家庭史等)生长于本地,无外地久居史,无不良嗜好,已婚育,家人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一般状况T: 36℃ P: 74次/分R: 19次/分BP: 11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对答合理,语言流利,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全身皮肤、巩膜、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异常,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直接或间接光反射存在;鼻道耳道未见异常;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活动可,颈静脉未见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吞咽活动存在;胸廓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壁静脉未见怒张,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存在,腹壁反射存在,双肾区无叩击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痹症跟师病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痹证11
李某,女 45岁
就诊时间:2009-11-09
主诉:四肢关节酸痛2月余,游走不定,膝关节、腕关节屈伸不利;
伴眩晕神疲,胸闷心悸,小溲短赤,舌淡胖边有少许齿横苔薄白,脉弦数。
诊断:痹证(风寒湿邪,侵袭经络)
治则:疏风祛寒,健脾祛湿,通络止痛。
处方:(1)百会风池肾俞脾俞肝俞
(2)犊鼻足三里阴陵泉中渚合谷侠溪太溪太冲
操作:补虚泻实,提插捻转手法,加TDP照射局部;每次选择2组电针,用连续波,留针30分钟,1次/天,每日一组,12次为1个疗程。
再以背部督脉、夹脊穴、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为选择点,采取离穴不离经的原则,一般拔10个左右火罐,每次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结果:连续治疗2个疗程,上诉症状基本好转,但仍有腕关节屈伸欠佳。
按:
痹之名,出自《灵枢·寿天刚柔》篇,痹指闭阻不通的一种病理现象。
外邪侵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引起肢体、关节等痛、麻木、着重、及曲伸不利等症状,名痹症。
本症的发病原因,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又因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坐卧湿地等,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发为风寒湿痹。
《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风气偏胜者为行痹。
本例患者,外感风寒湿三气之邪,内因水亏木旺,肝风燥动,内外之风相兼,故四肢关节游走作痛,发为行痹之症,心悸胸闷者,痹邪有入心之势。
故泻百会、风池、肝俞以祛风潜阳;泻合谷、太冲开四关以镇摄燥动之风阳;补太溪、肾俞滋肾水以涵肝木;泻神门、郄门、内关以疏内邪心君之邪,而宁心
神。
补足三里阴陵泉脾俞以健脾意气。
此外,“循脉之分”,“各随其过”,取用病痛肢节部的经穴以蠲痹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