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条件的应用方法
物体的平衡和平衡条件
物体的平衡和平衡条件一、平衡状态的概念物体在受到外界作用力时,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分为两种: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平衡条件的建立1.实验观察: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若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能保持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的得出:根据实验观察,总结出物体的平衡条件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平衡条件的应用1.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合力的计算方法为:在力的图示中,将两个力的向量首尾相接,由起点到终点的向量即为合力向量。
2.平衡方程的建立:在已知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时,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ΣF = 0,ΣF表示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矢量和。
3.平衡状态的判断: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可以通过观察物体是否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来判断。
同时,也可以通过检验物体受到的力是否满足平衡条件来判断。
四、平衡条件的拓展1.多个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物体能够保持平衡的条件为:所有力的合力为零,即ΣF = 0。
2.非共点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非共点力的作用时,可以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合力,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动态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若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将保持动态平衡状态。
动态平衡状态下的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物体的平衡和平衡条件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平衡状态的概念、平衡条件的建立、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平衡条件的拓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在受到力作用时的行为。
同时,平衡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工程结构设计、机械运动分析等。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个大小为10N的水平力和一个大小为15N的竖直力,求物体的平衡状态。
物理的平衡和平衡条件
物理的平衡和平衡条件
在物理学中,平衡是指物体在空间中保持静止或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状态。
平衡条件是指在这种状态下物体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平衡条件可以分为两种:平衡力和平衡力矩。
平衡条件的应用:
1. 物体静止平衡:对于一个静止的物体,合力和合力矩必须为零,以保持静止状态。
2. 匀速直线运动平衡:对于一个以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合力必须为零,以保持匀速运动。
3. 转动平衡:对于一个围绕轴旋转的物体,合力和合力矩必须为零,以保持恒定的旋转。
其他注意事项:
•平衡条件适用于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的情况。
1/ 2
•平衡条件是牛顿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特别是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平衡形式。
通过应用平衡条件,可以解决各种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包括桥梁设计、结构力学、机械系统等。
在实际问题中,使用平衡条件有助于分析和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
2/ 2。
2020届高考物理必考经典专题 专题02 共点力的平衡(含解析)
2020届高考物理必考经典专题专题2: 共点力的平衡考点一平衡条件的应用1.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效果分解法衡条件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正交分解法平衡条件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表示力的矢量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力的三角形法形,然后根据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考点二“死结”与“活结”“动杆”与“定杆”问题1.“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2.“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3.“动杆”:轻杆用转轴或铰链连接,可以绕轴自由转动.当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4.“定杆”: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则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可以沿着杆,也可以不沿杆.考点三动态平衡问题1.动态平衡平衡物体所受某力发生变化,使得其他力也发生变化的平衡问题.2.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3.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两种方法方法步骤解析法(1)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2)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图解法(1)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边、角的变化(2)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考点四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1.“临界状态”:可理解为“恰好出现”和“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2.三种临界条件(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相互作用力为0(主要体现为两物体间的弹力为0).(2)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绳中的张力达到最大值;绳子绷紧与松弛的临界条件为绳中的张力为0.(3)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3.突破临界和极值问题的三种方法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通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讨论分式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等图解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关系图,作出平行四边形或者矢量三角形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极限法是指通过恰当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问题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右”“极左”等),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暴露出来,使问题明朗化,便于分析求解.典例精析★考点一:平衡条件的应用◆典例一:【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平衡条件的推论及其应用
平衡条件的推论及其应用白灿然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0,这一条件也是解决平衡问题的基本依据。
在这个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推论,掌握这些推论,将会给解题带来很大的方便。
推论1:若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例1. 如图1所示,某个物体在F1、F2、F3和F4四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4沿逆时针方向转过60 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作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图1A. F42B.324F C. F4D. 34F解析: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则其中一个力F4与余下的三个力F1、F2、F3的合力应等大,反向。
当F4沿逆时针方向转过60 而保持其大小不变时,F1、F2、F3的合力大小仍为F4,方向与F4成120 角。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此时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为F4,故正确答案为C项。
推论2:当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必相交于一点,这就是三力汇交原理。
例2. 如图2所示,AB为一不均匀直杆,长为l,将它用两根细绳拴住两端后悬挂于同一点O,当AB在水平方向平衡时,两绳与AB的夹角分别为30 和60 ,求杆的重心距B端的距离。
图2解析:以AB 杆为研究对象,它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G 和两绳对它的拉力F A O 、F B O 。
当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时,三个力的作用线必相交于同一点,因为F A O 和F B O 相交于O 点,故杆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线也必过O 点。
由于AB 杆是水平的,过O 点作AB 杆的垂线相交于C ,则C 即为AB 杆的重心。
由三角函数关系可得:B O A B l ==sin 302B C B O l ==cos 604即AB 杆的重心距B 端的距离为l 4。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应调节杠杆两端的钩码的个数或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地从杠杆上直接量出力臂.(3)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是: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方法(1)确认杠杆及其七要素.(2)利用公式F1l1=F2l2及变形公式F1=F2l2/l1解题.(3)要统一,即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一,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要统一,并不一定要用米,可以是厘米.3.典型题例(1)最小力问题例1如图1,一端弯曲的杠杆,O为支点,在B端挂一重为10N 的重物G,OB=AC=4cm,OC=3cm,在A端加一个作用力使杠杆平衡,这个力的最小值可能是().A.10NB.8NC.13.3ND.5N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因F2l2一定,则F1l1一定,所以l1越大,F1越小.由图2可知,OA是最长动力臂.由OA2 =OC2+AC2,AC=4cm,OC=3cm,则OA=5cm.由G·OB=F·OA,G=10N,OB=4cm,OA=5cm,则F=8N.故选项B正确.答案 B方法技巧实际生活中常遇到杠杆的最小力问题,注意要从实物中抽象出杠杆模型.解此类问题,关键是找到最长的动力臂,找到最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解题时要明确两点:(1)明确已知条件(此题中尤其要注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确定).(2)明确解题原理(F1l1=F2l2),解题时先把已知条件列出,再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解题.(2)杠杆的再平衡问题例2如图3,杠杆挂上钩码后刚好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在下列情况中,杠杆还能保持平衡的是().A.左右砝码各向支点移一格B.左右各减少一个砝码C.左右各减少一半砝码D.左右各增加两个砝码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原来杠杆左边是2×4,右边是4×2,左右相等,杠杆平衡.情况变化后,A项的做法使左边是2×3,右边是4×1,杠杆不再平衡;B项的做法使左边是1×4,右边是3×2,杠杆不再平衡;D项的做法使左边是4×4,右边是6×2,杠杆不再平衡;C项的做法使左边是1×4,右边是2×2,杠杆平衡.故只有选项C正确.方法技巧杠杆的再平衡问题的特点是:原来杠杆是平衡的,当动力和阻力同时增减相等的力ΔF或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增减相等的力臂ΔL时,杠杆不能平衡(等臂杠杆除外).(3)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例3如图4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阻力G的力臂,动力F.(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分别画出杠杆在A、B两位置的阻力G的力臂可看出,阻力臂lG将变大,由于F的方向始终与杠杆垂直,所以F的力臂始终等于杠杆长,故F的力臂lF不变.根据公式F×lF=G×lG,∵lF、G不变,lG变大,∴F变大.答案变大变大方法技巧杠杆的动态平衡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实质在于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臂的物理意义.解决的关键是明确哪些量变化,哪些量不变,先假设杠杆在某处静止,再用变动为静的处理方法.(4)杠杆与滑轮的组合问题例4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轻质木板AB的中点,木板可以绕B端上下转动,要使木板静止于水平位置,人拉轻绳的力的大小为(摩擦阻力忽略不计).解析本题由于将杠杆与滑轮进行了组合,所以增加了分析思考问题的难度,木板可绕B端转动,说明B点为杠杆的支点,设人拉绳子的力为F,则由于天花板上的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它们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故A端所受绳子的拉力为F,方向竖直向上.人对杠杆的压力是G人-F.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AB =(G人-F)·A B/2,F·AB=(mg-F)·AB/2,F=mg/3.答案mg/3方法技巧首先必须正确分析出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的大小,然后才能用杠杆平衡的条件得出答案.(5)实验探究过程中的经典问题例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为了,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实验前杠杆的位置如图6(甲)所示,欲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某同学进一步用图6(乙)装置验证上述结论,若每个钩码重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4N(选填“<”“>”或“=”).解析经典实验通常是作为大的实验题来考的,问题多、分值大.今后中考也可能这样变化,为提高实验的覆盖面,一些重点实验将瘦身,问题减少,分值变小.但无论如何变形,其中的经典问题依然是命题的热点.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话,杠杆本身的重力G杆对支点的力臂就不为零,这样会影响实验结论的正确得出.图甲所示的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说明左边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若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则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有:4G 钩·4l=F·2l,F=8G钩=8×0.5N=4N.弹簧测力计斜过来拉,力臂变短,力变大,应大于4N.答案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使杠杆本身的重力对支点的力臂为0);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方法技巧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题型,往往考查实验器材、过程、数据分析、结论以及对实验的反思.本题考查对实验注意事项的理解,要反思不注意这些事项的后果.许多同学只知道杠杆要在水平位置平衡,不清楚杠杆为什么要在水平位置平衡,阅读了这道题的解析后应该明白问题的答案了.(6)生产与生活中的杠杆问题例6商店里常用案秤称量货物质量,如图7所示,称量时,若在秤盘下粘一块泥,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选填“大”或“小”);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选填“大”或“小”);若调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选填“大”或“小”)解析案秤是一不等臂的杠杆,若秤盘下粘一块泥,相当于物体质量增大,此时就要增加砝码来平衡增加的物体,则读数就要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若砝码磨损了,则砝码的质量比它实际的质量要小,用它去平衡物体时仍按其上标的示数进行读数,则结果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若调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则左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减小,由于右侧的力臂不变,只有砝码的质量减小,此时称量的结果比实际量小.答案大大小方法技巧案秤的使用实质为教材中天平的使用的迁移,同学们一定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刘老板【知识点的认识】1.共点力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视为共点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或有固定转轴的物体匀速转动).注意: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共点力的平衡:如果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为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必须满足的条件,叫做两种平衡状态:静态平衡v=0;a=0;动态平衡v≠0;a=0;①瞬时速度为0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如:竖直上抛最高点.只有能保持静止状态而加速度也为零才能认为平衡状态.②物理学中的“缓慢移动”一般可理解为动态平衡.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1)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即F合=0;其正交分解式为F合x=0;F合y=0;(2)某力与余下其它力的合力平衡(即等值、反向).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于同一物体.(要注意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三力平衡:三个力的作用线(或者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个点,且三个力共面.称为汇交共面性.其力大小符合组成三角形规律.三个力平移后构成一个首尾相接、封闭的矢量形;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即是相互平衡).推论:①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②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说明:①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②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 X合=0,F Y合=0;求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选对象,画受力图,建坐标,列方程.4.平衡的临界问题由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由某种物理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发生转折的状态叫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可以理解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将要发生变化的状态.往往利用“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5.平衡的极值问题极值是指研究平衡问题中某物理量变化情况时出遭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可分为简单极值问题和条件极值问题.【重要考点归纳】1.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步骤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所在,一般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如下:①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化.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②按顺序找力.必须是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③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④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2)隔离法与整体法①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在许多问题中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②隔离法:从系统中选取一部分(其中的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少于系统内物体的总个数)进行分析.隔离法的原则是选取受力个数最少部分的来分析.③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注意:本考点考查考生的基本功: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处理力学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所以要熟练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共点力平衡的处理方法(1)三力平衡的基本解题方法①力的合成、分解法:即分析物体的受力,把某两个力进行合成,将三力转化为二力,构成一对平衡力,二是把重力按实际效果进行分解,将三力转化为四力,构成两对平衡力.②相似三角形法:利用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的关系,建立方程求解力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往往能收到简捷的效果.(2)多力平衡的基本解题方法:正交分解法利用正交分解方法解体的一般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②进行受力分析;③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正交分解;④x方向,y方向分别列平衡方程求解.注意:求解平衡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能多力,也不能少力,对于三力平衡,如果是特殊角度,一般采用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非特殊角,可采用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对于多力平衡,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3.动态平衡求解三个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采用图解法,即先做出两个变力的合力(应该与不变的那个力等大反向)然后过合力的末端画方向不变的那个力的平行线,另外一个变力的末端必落在该平行线上,这样就能很直观的判断两个变力是如何变化的了,如果涉及到最小直的问题,还可以采用解析法,即采用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求解.4.连接体的平衡问题当一个系统(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的每一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当求系统内各部分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否则不能暴露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求系统受到的外力时,用整体法,即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具体应用中,一般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命题方向】(1)第一类常考题型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重力为G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斜面的倾角为θ,则()A.F=GcosθB.F=Gsinθ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N=GcosθD.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N=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推力F和斜面的支持力,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出F和斜面的支持力,再得到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推力F和斜面的支持力,作出力图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F=F N sinθF N cosθ=G解得F=Gtanθ,F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N′=F N=故选D.点评:本题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是解题的关键.此题运用力合成法进行处理,也可以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2)第二类常考题型是对多力平衡综合的考查:如图所示,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向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B.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分析: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两个支持力;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支持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解答:先对Q受力分析,受重力、P对Q的支持力和MN对Q的支持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1=N2=mgtanθ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挡板对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N2N=(M+m)g故:f=mgtanθ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过程中,角θ不断变大,故f变大,N不变,N1变大,N2变大,P、Q受到的合力一直为零;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先对物体Q受力分析,再对P、Q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各个力的表达式,最后再进行讨论.(3)第二类常考题型是对连接体的平衡问题的考查: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N不变,T变大B.N不变,T变小C.N变大,T变大D.N变大,T变小分析:分别以两环组成的整体和Q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研究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解:以两环组成的整体,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N=2mg 保持不变.再以Q环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设细绳与OB杆间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得,细绳的拉力T=,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时,α减小,cosα变大,T变小.故选:B.点评:本题涉及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是关键.当几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可以把它们看成整体进行研究.【解题方法点拨】力学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受力分析又是力学的基础,从近几年高考出题的形式上来看,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与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突出了对于实际物理问题的模型抽象能力,在高考的出题方向上也体现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尤其是三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同时更多的题目则体现了与物体的平衡问题、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问题、动量能量、场类问题的综合考查,试题形式主要以选择题、解答题形式出现.。
平衡应用:动态平衡(应用)
动态平衡
什么是动态平衡?
• 物体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中,此过程中 外力在发生变化,但合力始终为零。 • 变化的外力一般是被动力(微变弹力、静 摩擦力)。 • 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关键是:在变中找到 不变。
解决动态平衡的步骤
• 正确分析物体动态平衡问题,可分三步进 行: • 1、对物体的初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 2、在变化过程中,找出不变的物理量。 • 3、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进 行判断。
受力分析的步骤
1、先画已知力; 、先画已知力; 2、再画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再画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3、找接触面,画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找接触面,画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4、若物体运动状态一致,可把物体视为一个 、若物体运动状态一致, 质点,把作用点集中到质点上; 质点,把作用点集中到质点上; 5、检查有无漏力、错力。 、检查有无漏、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如下图所示, 、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且一直在水平地面向右作匀速运动,试分析A、 且一直在水平地面向右作匀速运动,试分析 、 B的受力。 的受力。 的受力
2、画出下列情况,在地面上A、B、C三物体的受 画出下列情况,在地面上A 力图。 力图。 (1)A、B、C保持相对静止。 保持相对静止。 (2)在B物上向右加一恒力F, 物上向右加一恒力F 仍保持相对静止。 A、B、C仍保持相对静止。 (3)在A物上向右加一恒力F, 物上向右加一恒力F 一起向右作匀速运动。 A、B、C一起向右作匀速运动。
一、物体的物体静态平衡 1.概念: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1.概念: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概念 称为静态平衡 2、受力特点:处于静态平衡的物体所受共点力的 受力特点: 合力为零 二、物体的动态平衡 1.概念: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平 1.概念: 概念 衡状态, 衡状态,我们称之称为静态平衡 2、受力特点:处于静态平衡的物体所受共点力的 受力特点: 合力为零
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
壁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 在A点, 足球的质量为m, 网兜的质量不计. 足球 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 悬 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 求 悬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壁 对球的支持力.
A
α
B
解: 取足球作为研究对象.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F1 和mg的合力F与F2大小相等、 F1 方向相反. 从图乙中力的平行 四边形可求得
【应用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 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1的作用 下,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再给物体 加一个大小等于F1的恒力F2,并且与F1
在同一平面内,要使物体仍保持原来的
运动,则F2与F1之间夹角α= ,
F
且偏向
。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解题步骤: 1. 明确研究对象 2. 受力分析; 3. 利用平衡条件解题: F合 = 0 或 ΣFx = 0 (正交分解法) ΣFy = 0
y
F2 F1 A
x
F3
60°
F1
60°
(图甲)
60°G
(图乙)
解: 取平行于斜面 y 的方向为x轴, 垂直于斜 F2 面的方向为y轴, 分别在 这两个方向应用平衡条 件求解. 由平衡条件可 G 60 ° 知, 在这两个方向上的 合力Fx合和Fy合就分别 等于零, 即:
x F3
60°
F1
Fx合 F3 F1 cos G sin 0 ① Fy合 F2 F1 sin G cos 0 ② x y 由(2)式可解得 F3 F 2 F2 G cos F1 sin 546 N 60° F1 由(1)式可解得 F3 G sin F1 cos 146 N 所以 G F3 60° 0.27 F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2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
土的极限平衡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经过一定次数的土力学实验,获得某材料特定的可动性和塑性的最大平衡状态。
土的极限平衡概念被广泛用于水利、机械、地质、桥梁等行业,并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土的极限平衡主要用于土的可动性分析和估计。
土的可动性是指土的强度、坚韧性、可塑性和复形性等特性,可以通过土的极限平衡实验来估算和测量土的可动性。
其次,土的极限平衡也用于预测土体稳定性,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土体塌陷。
在水利、土木等行业,通过土的极限平衡实验,能够准确的估计稳定性及可能发生的塌陷情况,为控制水土流失和防止土体塌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最后,土的极限平衡还可用于实施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地基处理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是指以合理的方式、有效的技术改善土体结构,以达到较好的强度及稳定性。
通过土的极限平衡实验可以了解土体结构及强度特性,更好地控制地基处理,确保其有效性及效果。
总之,土的极限平衡实验的应用十分广泛,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也有助于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中考重点物体的平衡条件
中考重点物体的平衡条件在物理学中,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对于中考来说,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中考重点涉及的几种物体平衡条件,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一、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的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两个方面。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
(一)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状态。
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通过几个力的矢量相加得到。
对于一个物体而言,在平衡状态下,合力应为零。
也就是说,物体所受合力的矢量和应该等于零,即ΣF = 0。
这意味着物体上所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力的矢量和应该为零。
例如,一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物体,受到天花板向下的重力和拉力向上的力的作用。
只有当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
(二)力矩的平衡力矩的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合力矩为零的状态。
力矩是描述力对物体旋转效果的物理量。
通常用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力矩。
对于一个物体而言,在平衡状态下,合力矩应为零。
也就是说,物体所受合力矩的代数和应该等于零,即ΣM = 0。
这意味着物体所受各个力对物体的旋转效果相互平衡。
例如,一个杆子在桌子上平衡,受到桌子向上的支持力和重力向下的力的作用。
只有当这两个力的力矩相等且方向相反时,杆子才能保持平衡。
二、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的平衡条件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1. 桥梁结构的设计桥梁是工程中常见的结构之一,平衡条件在桥梁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桥梁需要满足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条件,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各个部分所受的力矩和合力,以确定桥墩和桥梁的尺寸和材料。
只有力和力矩的平衡得到合理的满足,桥梁才能够安全地承受负载和外力,并保持平衡状态。
2. 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平衡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时,保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这涉及到身体的调整和控制,以使摩托车或自行车保持稳定。
在骑行时,我们需要通过调整身体的位置和重心来保持平衡。
应用平衡条件解题步骤
应用力的平衡条件解题步骤:1.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注意:画出的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2.若研究对象受三个力作用;(1)选择任意两力合成,根据平衡条件,两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应用三角形知识求出未知力。
3.若研究对象受四个力以上,(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某些力进行正交分解,(2)根据平衡条件,应用F x=0,F y=0求出未知力。
1.如图所示,m=1kg,物体都处于静止,取g=10m/s2,θ=37o,cos37o=0.8,sin37o=0.6。
求:两细绳分别对m的拉力。
解:对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1和F2的合力与G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三角形知识可计算:F1=mgsin370=1×10×0.6N=6NF2=mgcos370=1×10×0.8N=8N3.若研究对象受四个力以上,(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某些力进行正交分解,(2)根据平衡条件,应用F x=0,F y=0求出未知力。
2.如图所示,滑轮与绳之间光滑,m A=1kg,m B=0.5kg,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
求:物体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取g=10m/s2,sin370=0.6, cos370=0.8)解:分别对A、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B物体得:F T=G B=5N由A物体得:F T cos370-f=0 (1)F T sin370+F N-G A=0 (2)将数据代入(1)、(2)解得:F N=7Nf =4N所示,F分解为:F=Fcos37o=4NF2=Fsin37o=3N在x轴有:F1-f =0在y轴有:F2+F N-G=0解得:f =F1=4NF N=G-F2=8N所以:(2)当拉力改为水平时,如图所示,同理,得:所示,F分解为:F1=Fcos37o=4NF2=Fsin37o=3N在x轴有:F1-f =0在y轴有:F N-G-F2=0解得:f =F1=4NF N=G+F2=8N所以:(2)当拉力改为水平时,如图所示,同理,得:1.解:当G B较小时,对物体A、B进行受力分析,A有下滑的趋势,如图所示,对B有:F T=G B对A有:F N-G A cos37o=0F T+f-G A sin37=0当f=μF N时,F T最小,既G B最小,解得:G B=G A(sin37o-μcos37o) = 5.6N当G B较大时,对物体A、B进行受力分析,A有上滑的趋势,如图所示,同理:对B有:对A有:同理,所以有:0.56kg≤m B≤1.84kg。
5.4 平衡条件的应用
静态平衡
练习2: 如图所示,起重机用 钢绳把均匀钢管水平吊在空中, 钢管重为G,求钢绳所受拉力和 图中θ角的函数关系.
inθ
静态平衡
练习3: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小 球,夹在斜面与竖直挡板之间保持静 止,斜面倾角为30o,不计一切摩擦,小 球对斜面的压力一直在减小 球对斜面与竖直挡板的压力各是多少? 球对挡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现使挡板从图示竖直位置缓慢的顺时 针转为水平, 这个过程中小球对斜面 与竖直挡板 的压力大小是怎 么变化的. 答案 动态平衡
第四节平衡条件的应用
一 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二 上节课小结
物共 体点 的力 平作 衡用 下
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条件:
F合=0
解题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三角形法
提问:(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保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a: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合力等于 零 ,这就是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平衡 条件又可表示为:Fx=0 Fy=0 b: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这两个力关系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c:如果物体受三个力或三个力以上,它所受的某 一个力与它所受的其余外力的合力关系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
2、受力特点:
F合=0
三、当物体处于静态平衡的时候,可以认为任意方向均为静态平衡; 物体还可以牌某一方向动态平衡,某一方向静态平衡的状态; 或者某一方向动态平衡(或静态平衡)另一方向不平衡的状态。
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1、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力的示意图。
2、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常用解题 方法:力的分解法、力的合成法。
刚体在平面上的平衡条件
刚体在平面上的平衡条件刚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在平面上,刚体的平衡是指刚体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的状态。
本文将介绍刚体在平面上的平衡条件,并讨论其数学表达和应用。
一、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1.1 力的平衡条件刚体在平面上的力的平衡条件要求刚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即对于一个刚体在平面上受到的若干力F1、F2...Fn,它们的合力向量为:ΣF = F1 + F2 + ... + Fn = 0只有当合力为零时,刚体才能保持力的平衡状态。
1.2 力矩的平衡条件除了力的平衡条件外,刚体在平面上的力矩也必须为零。
力矩是描述力对物体旋转影响的物理量,它可以通过力的大小、作用点和力臂三个因素来确定。
对于一个刚体在平面上受到的若干力M1、M2...Mn,它们的合力矩为:ΣM = M1 + M2 + ... + Mn = 0只有当合力矩为零时,刚体才能保持力矩的平衡状态。
二、平衡条件的应用2.1 平衡体的判断根据刚体在平面上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对于一物体而言,如果它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并且合力矩也为零,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若合力或合力矩不为零,则物体将具有平面上的运动,或者发生倾倒、翻转等运动。
2.2 平衡条件的应用举例以下是几个利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的实际案例。
案例一:悬挂物体平衡考虑一个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
根据平衡条件,绳子所受的拉力必须与物体所受重力相等,且合力矩为零。
通过求解该问题,我们可以确定物体悬挂的位置和绳子所受的张力大小。
案例二:木板上的物体平衡想象一个木板上平放着的物体,我们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物体所受的支撑力大小和作用点位置。
通过平衡条件的应用,我们可以解决木板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问题。
案例三:浮体在液体中的平衡液体中的浮体在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平衡条件来确定其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
通过分析浮体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我们可以推导出浮体在液体中保持平衡的条件,进而研究浮力和浮体的关系。
如何应用力矩平衡条件解决物理教案二中的问题?
力矩平衡条件是许多物理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它能够估算力臂、物体重心的位置、连接点的位置、力的大小以及方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索如何应用力矩平衡条件来解决物理教案二中的问题。
问题描述在教案二中,一个厘米级别的均匀长杆被悬挂在两个支架上。
支架之间的距离为40cm,杆的长度为60cm。
一根线绑在长杆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300g的重物。
求解力矩平衡条件下,支架对于杆的牵引力大小分别为多少?解题步骤1.确定坐标系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参考系。
在该例中,因为我们需要求解支架的牵引力,所以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支架作为原点,然后选择另一个支架所在的位置作为x轴的正方向。
选择任意一条杆为y轴,使之垂直于x轴。
在该坐标轴系下,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各个物体的位置、力矩以及向量的大小和方向。
2.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在本题中,线的拉力和支架的牵引力是所需求的。
我们需要确定线的拉力。
因为在该问题中,线终点连接着一个300g的重物,所以线的拉力应该等于该物体所受的重力,即F1 =0.3*9.8 = 2.94N。
我们需要确定支架的牵引力大小。
我们假设左边的支架所受的牵引力为F2,右边的支架所受的牵引力为F3,则有F2 + F3 = 2.94N,因为线的拉力等于支架所受牵引力的合力。
3.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在本题中,长杆是一个均匀的物体,因此它的重心应该位于它的中心位置。
因为长杆的长度为60cm,所以它的重心应该位于距离左边支架20cm的位置。
4.确定力臂现在我们需要计算牵引力的力臂。
牵引力的力臂等于力矢量与杠杆的交点到重心之间的距离。
计算可以得出,当F2作用于长杆时,力臂的长度为20cm。
同样地,当F3作用于长杆时,力臂也为20cm。
5.应用力矩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利用力矩平衡条件来求解未知的支架牵引力。
因为支架牵引力和线的拉力都是沿着x 轴方向的,所以y轴方向的力矩平衡可以忽略不计。
在本题中,牵引力的力臂与杆的质心之间的距离为20cm。
平衡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衡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1. 平衡原理的基本概念平衡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条件。
根据平衡原理,一个物体在保持平衡时,其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必须为零。
2. 平衡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平衡原理被广泛应用。
建筑物需要经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各个部分的平衡,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桥梁结构:在桥梁结构设计中,平衡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桥梁必须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重量,并且能够平衡受力,以保持结构的稳定。
3. 平衡原理在交通中的应用•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是交通管理中常见的应用之一。
信号灯通过控制红绿灯的信号来实现交通的平衡。
通过合理的信号灯控制,可以使交通流量保持平衡,提高交通效率。
•道路设计:在道路设计中,平衡原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道路设计要考虑到车辆的平衡和交通流量的平衡,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4. 平衡原理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体操: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各种动作时,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
他们通过调整身体各部分的重心和重力中心,以及通过肌肉的控制,实现身体的平衡。
•滑雪:滑雪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坡度和雪地条件。
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重心,运动员可以保持平衡,并控制滑行的速度和方向。
5. 平衡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身体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比如在行走、站立、倾斜等动作中,我们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重心,以保持平衡。
•情绪平衡:情绪平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情和情绪,我们可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以应对各种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综上所述,平衡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从建筑到交通,再到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平衡原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和应用平衡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是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的重要概念。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和程度。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一、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对于一个理想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其中,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a、b、c、d分别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摩尔系数。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可以用反应的平衡常数K表示,其表达式为:K = [C]^c [D]^d / [A]^a [B]^b方括号表示物质的浓度,上标表示摩尔系数。
平衡常数K是一个与浓度有关的定值,它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组成有关。
二、平衡条件平衡常数K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条件。
对于一个反应系统,当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K满足以下条件:1. K > 1: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偏移,生成物浓度较高。
2. K < 1: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偏移,反应物浓度较高。
3. K = 1: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平衡常数K,我们可以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和程度。
当K大于1时,反应向生成物方向倾斜,反应趋向于完全进行,生成物浓度较高。
当K小于1时,反应向反应物方向倾斜,反应趋向于相对较少的生成物,反应物浓度较高。
当K接近1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近,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生成速率相等。
三、应用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1. 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根据平衡常数K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可以预测反应是朝着反应物方向进行还是生成物方向进行。
这对于合成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反应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催化剂设计和优化:平衡常数K还可以用于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调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可以改变平衡常数K的数值,从而实现催化剂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力学静力平衡与平衡条件
力学静力平衡与平衡条件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
在力学中,静力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受力平衡的情况。
而要使物体处于静力平衡状态,需要满足一定的平衡条件。
下面将介绍力学静力平衡与平衡条件的相关内容。
一、静力平衡的概念与特点静力平衡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受的合力与合力矩均为零的情况。
也就是说,物体上的各个力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才能保持静止不动。
静力平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合力为零:合力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外力的合力,若合力不为零,则物体会发生运动。
在静力平衡状态下,合力必须为零,才能保持物体的静止状态。
2.合力矩为零:合力矩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所产生的力矩之和。
在静力平衡状态下,合力矩也必须为零,即所有力矩相互抵消,才能保持物体的平衡。
3.受力点在同一直线上:当物体受到的力作用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会发生转动,无法保持静力平衡状态。
因此,在静力平衡状态下,受力点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二、平衡条件的推导与应用为了使物体处于静力平衡状态,需要满足一些平衡条件。
下面将推导出这些平衡条件,并对其应用进行说明。
1.平衡条件一:合力为零设物体上有n个力作用,分别为F1、F2、...、Fn。
合力为零的条件为:F1 + F2 + ... + Fn = 0这个平衡条件表明,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必须为零,才能保持静力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二:合力矩为零设物体上有n个力作用,分别为F1、F2、...、Fn,它们的作用点分别距离物体某一参考点的距离为d1、d2、...、dn。
合力矩为零的条件为:F1 * d1 + F2 * d2 + ... + Fn * dn = 0这个平衡条件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所产生的力矩之和必须为零,才能保持静力平衡状态。
3.平衡条件三:受力点在同一直线上当物体受到的力作用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会发生转动,无法保持静力平衡状态。
因此,在静力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力点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力的平衡条件
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条件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力的平衡条件的定义、应用以及相关实例。
1. 力的平衡条件的定义力的平衡条件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力学中,力的合力是指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进行矢量叠加后得到的结果。
2. 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例如在静止的物体上或者在平衡的物体上。
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应用情况。
2.1 静止的物体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力的平衡条件可以用来分析物体所受的力以及力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上的所有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F = 0,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矢量叠加。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出物体所受力的关系。
对于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我们将其所受的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量,那么该物体所受的水平力和竖直力分别应满足以下条件:∑F_x = 0,∑F_y = 0这两个方程分别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力的合力为零。
2.2 平衡物体除了静止的物体,力的平衡条件还可以应用于平衡的物体。
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力的合力也为零,即物体的所有作用力相互抵消,使物体保持平衡。
对于平衡的物体,力的平衡条件可以用来分析物体所受的力以及力之间的关系。
与静止的物体不同的是,平衡物体的力不仅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平衡,还需要在其他方向上平衡。
例如,在物体的平衡状态下,我们可以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三个方向: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和垂直于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方向。
对于平衡物体,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条件:∑F_x = 0,∑F_y = 0,∑F_z = 0这三个方程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和垂直于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方向上所受的力的合力均为零。
3. 力的平衡条件的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实例。
3.1 悬挂物体考虑一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物体,我们可以应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分析悬挂物体所受的力。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1)用铁锤拔钉的情景如图所示,由图中所提供的数据,求出钉子对铁锤的阻力。
(2)一位质量为50千克的同学在做俯卧撑时,他所受的重力可视为集中在A点,如图所示。
请计算地面对他双手的支持力至少多大。
(3)小明的家在农村,暑假期间他会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一天傍晚他去晒场把稻谷挑回家。
扁担长1.7m,前筐重140N,后筐重200N,问小明要平衡地挑起这担稻谷,他的肩膀距离扁担的前端应该是多少cm ?【练一练】(1)下列杠杆①羊角锤②扳手③筷子④钳子⑤理发剪刀⑥铁皮剪刀⑦镊子⑧笤帚⑨铡刀⑩汽车脚踏板属于省力杠杆有属于费力杠杆有 (只填序号)(2)如图是家用脚踏式垃圾桶的结构图,F为装垃圾时开盖用的脚踏板.该装置中,属杠杆部分的有(填字母) ,省力杠杆是 .【练一练】(1)(2015•东营)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降 B.右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2)(2010•包头)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3)(2013•德阳)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时做远离支点的匀速移动,则杠杆(选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倾斜”).【练一练】(1)(2014•南宁)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2、(2013•丽水)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地,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条件的应用方法
1.处理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内容
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正交分
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
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力的三
角形法
对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个
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2.处理平衡问题的两点说明
(1)物体受三个力平衡时,利用力的分解法或合成法比较简单.
(2)解平衡问题建立坐标系时应使尽可能多的力与坐标轴重合,需要分解的力尽可能
少.物体受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
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θ=30°,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
图1
A.斜面体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
B.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1
2mg
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D.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3
4mg
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因小球保持静止,所以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mg sin θ-F T =0
① F N -mg cos θ=0
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F T =mg sin θ=1
2mg
F N =mg cos θ=
32
mg 即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拉力)为12mg ,斜面对小球的作用力(支持力)为3
2mg .A 错,B 对.
把小球和斜面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其受重力(M +m )g ,水平面的支持力F N ′、摩擦力F f 以及轻绳的拉力F T .
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因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由平衡条件可得: F f -F T cos θ=0
③ F N ′+F T sin θ-(M +m )g =0
④
联立①③④式可得:F N ′=Mg +34mg ,F f =3
4
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为Mg +3
4mg .C 错,D 对.
答案 BD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一般解题思路
突破训练1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图2
A.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
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答案 A
解析对A与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故A对,B错.
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 N′=mg
cos θ>mg,C错.
由C项知在F N′、F和mg作用下A可以处于平衡状态,D项错.
考点用图解法进行动态平衡的分析
1.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
2.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
3.基本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
例2如图3所示,物体在沿粗糙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F逐渐增大到物体即将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可能()
图3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为初始状态拉力F的大小未知,所以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
小和方向未知,故在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变
化存在多种可能.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摩擦
力的合力.因为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和
物体重力G与拉力F的合力是平衡力.因此,判断斜面对物体的作
用力的变化就转化为分析物体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的变化.物体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合可能先减小后增大,也可能逐渐增大.
答案AD
用图解法解动态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1)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基本方法,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若出现直角三角形,常用三角函数表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②若给定条件中有长度条件,常用力组成的三角形(矢量三角形)与长度组成的三角形(几
何三角形)的相似比求解.
(2)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分析力的最小值问题的规律:
①若已知F合的方向、大小及一个分力F1的方向,则另一分力F2的最小值的条件为
F1⊥F2;
②若已知F合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的大小、方向,则另一分力F2的最小值的条件为F2⊥F合.
突破训练2如图4所示,将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细绳上的拉力将()
图4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D
解析球的重力有两个效果,即拉细绳和压斜面,用图解法分析该题,作出力的分解图示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时,细绳上的拉力F2将先减小后增大,当F2 和F1的方向垂直时,F2有极小值;而球压斜面的力F1逐渐减小.故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