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神经系统疾病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1.大脑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8~1/9。

小儿出生时大脑的外观已与成人相似,脑表面有主要沟回,但较浅且发育不完善,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髓鞘形成不全,对外来刺激反应缓慢且易泛化。

大脑皮质下中枢发育已较为成熟,而大脑的皮质及新纹状体发育尚不成熟,故出生时的各种活动主要靠皮质下中枢调节。

小儿的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的50%,而成人则为20%,缺氧的耐受性较成人更差。

2.脊髓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是成人脊髓的1/4~1/5,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腰椎上缘。

所以腰椎穿刺时注意,应以3~4腰椎间隙、新生儿以4~5腰椎间隙为宜。

小儿脑脊液检查正常值(二)神经反射1.终身存在的反射(1)浅反射:出生时即生存,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

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

(2)腱反射:从新生儿期可引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

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结合处或小脑病变。

2.小儿时期暂时性反射随着年龄增长,在一定年龄反射消失。

(2)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3.病理反射巴宾斯基(Babinski)征(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戈登(Gordon)征、霍夫曼(Hoffmann)征、查多克(Chaddock)征等。

4.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ninski)征等。

(三)小儿神经系统检查1.一般检查检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精神发育和行为,皮肤有无异常素斑、脊柱有无畸形、叩击痛、异常弯曲等。

可根据小儿对外界声、光、疼痛、语言等刺激的反应来判断其意识障碍的程度。

2.头颅检查应注意检查头颅大小(头围)、形状、前囟是否闭合与张力、颅骨透照试验是否阳性等。

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ADHD的表现特点
1 注意力缺失
ADHD患儿难以集中注意力,容 易走神,难以专注于单一任务。
2 过度活跃
ADHD患儿常表现出难以控制 的活动过度,不安静坐立不安。
3 冲动行为
ADHD患儿难以控制自己的冲 动,常表现出无法等待和中断他 人。
4 学习困难
ADHD患儿常因注意力不集中 而在学习和完成任务时有困难 。
难产、缺氧、早产、头部外伤等 在出生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可能造 成脑组织损坏,引发脑瘫。
出生后的损害
脑膜炎、脑炎、头部外伤等在出 生后发生的疾病和创伤也可能导 致脑瘫。
主要类型
根据导致脑瘫的病因和损害部位 的不同,脑瘫主要分为痉挛型、运 动失调型、失独型等多种类型。
脑瘫的早期症状与评估
缺乏肌肉协调
脑瘫患儿通常会表现出四肢活动缺乏协调, 动作笨拙。这是最早期的症状之一。
肌肉张力异常
脑瘫患儿的肌肉张力可能过高(强直型)或过 低(软型),这也是早期的特点之一。
原始反射延反射,但脑瘫患儿这些反射可能延迟消 失。
脑瘫的综合治疗模式
早期干预
1
针对儿童发展特点的个性化干预训练
辅助设备 2
康复器具及辅助工具的使用
综合康复 3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语言训练
ADHD儿童的需求。
3
药物治疗
医生根据病情开具合适的中枢兴奋剂,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缓解
ADHD症状,配合行为干预效果更佳。
头部外伤与脑损伤
通过全面了解头部外伤的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 预措施,保护儿童的健康发展。
头部外伤的分级与急救
分级评估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对头部外伤程度进行分级,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医学中的儿科疾病

医学中的儿科疾病

医学中的儿科疾病儿科疾病是指影响儿童健康的各种疾病,它们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科疾病的种类繁多,涵盖了从新生儿期到青春期的各个阶段。

这些疾病不仅给孩子们带来身体上的困扰,还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并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包括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多样,如空气飞沫、接触传播等。

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

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保持室内通风等。

对于有高风险的儿童,如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可以考虑接种相应的疫苗。

2.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在儿童中也很常见,如腹泻、呕吐、肠胃炎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饮食、环境卫生等因素密切相关。

腹泻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它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预防腹泻的关键是保持食物和水的卫生,避免生食和未煮熟的食物。

此外,儿童的饮食应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

3. 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脑瘫、自闭症等。

这些疾病对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预防癫痫的关键是避免引发癫痫发作的因素,如缺氧、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

对于已经患有癫痫的儿童,应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

4. 心脏疾病心脏疾病在儿童中较为罕见,但仍然存在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儿童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

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发生病变,影响心脏正常功能。

预防心脏疾病的关键是孕期保健,如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疾病的儿童,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遵医嘱服药,并注意休息和适当锻炼。

5. 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

儿科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儿科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单选题(15)1.下列哪一点不是小儿单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E)A.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B.发作前均有发热,多在发病初期体温骤升时发生C.惊厥呈全身性,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D.多伴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而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E.发作1周后脑电图异常2.2岁患儿晨起流涕,午后发热,晚上突然惊厥。

惊厥约持续1~2分钟,赴医院途中惊厥停止,大声哭吵,神态转清。

体检:体温:39.8℃,神志清,咽红,心肺无异常,颈无抵抗,克氏征阴性。

可能的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是:(D)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做腰穿B.败血症,做血培养C.癫痫,做脑电图D.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2周后做脑电图E.婴儿手足搐搦症,查血钙3.1岁小儿发热伴惊厥,常见的疾病为:(D)A.重症肺炎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中毒型菌痢D.高热惊厥E.破伤风4.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C)A.癫痫B.低钙惊厥C.高热惊厥D.低血糖E.颅内感染5.小儿癫痫最常见的发作类型是:(C)A.失神发作B.肌阵挛发作C.强直—阵挛发作D.强直性发作E.失张力发作6.有明显智力低下的是:(C)A.失神发作B.高热惊厥C.婴儿痉挛症D.小儿良性癫痫E.少年肌阵挛癫痫7.关于癫痫持续状态,错误的是:(E)A.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B.反复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恢复C.持续状态以癫痫大发作为多D.复杂部分性癫痫可有非惊厥性持续状态E.高热惊厥不发生持续状态8.癫痫发作时间过长时,除用止惊剂外,应立即:(A)A.给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B.给予抗生素C.给能量合剂D.静脉滴注碱性液体E.静脉滴注10%葡萄酸钙9.下列哪项不是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C)A.可发现原发性疾病B.可有多种形式发作C.脑电图背景波多正常D.智力发育多受累E.对抗癫痫药物的反应欠佳10.化脓性脑膜炎多经下列何种途径感染:(A)A.呼吸道侵入B.消化道C.皮肤粘膜D.耳鼻乳突侵入E.脑脊膜膨出感染11.关于病毒性脑膜炎以下哪项不正确:(C)A.起病急B.轻者可自行缓解C.患儿均留有后遗症D.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轻度升高E.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12.1岁男婴,高热、频繁呕吐1天。

儿科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儿科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致病菌
化脓性细菌 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 2月以下易发生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 产气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我国很少发生B组β溶血性链球菌颅内 感染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
入侵途径
最常见就是通过血流,即菌血症 脑膜 微血管 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黏膜或脐部亦 为入侵门户 邻近组织器官感染 中耳炎、乳突炎等 扩散涉及脑膜 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 颅骨骨折、皮肤 窦道或脑脊膜膨出,由此直接进入蛛 网膜下腔
病毒性脑炎
起病急 临床表现因脑实质受累部位的病理改变、范 围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情绪异常、反复惊厥、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病症 癫痫持续状态、脑疝形成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最严重,病死率高 病程2~3周,多数完全恢复,少数遗留肢体 瘫痪、智力倒退等后遗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病因
病毒别离检测难,仅1/3~1/4病例 80%为肠道病毒 其次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 毒、腮腺病毒和其他病毒
临床表现
病情轻重差异大 病毒性脑炎较重,重症脑炎更易发生 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 病毒性脑膜炎 自限性
病毒性脑膜脑炎
急性起病,前驱传染性疾病或上呼吸 道感染 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头 痛、烦躁不安、易激惹 一般很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 可有脑膜刺激征,但无局限性神经系 统体征 病程1~2周
运动功能检查
肌张力 小婴儿可通过内收肌角度、腘 窝角度、足跟碰耳实验、围巾征等观 察 肌力 0~5级 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收 缩,2级主动平面运动,3级主动运动, 抵抗地心引力,4级主动运动,能抵抗 地心阻力稍弱,5级正常
运动功能检查
肌张力 小婴儿可通过内收肌角度、腘 窝角度、足跟碰耳实验、围巾征等观 察 肌力 0~5级 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收 缩,2级主动平面运动,3级主动运动, 抵抗地心引力,4级主动运动,能抵抗 阻力,力量稍弱,5级正常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案例三:神经肌肉病患儿的护理
总结词
神经肌肉病是一组涉及神经和肌肉系统的疾病,需要针 对不同疾病特点进行个体化护理。
详细描述
神经肌肉病包括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等。对于这 类疾病,患儿需要接受免疫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等综合治疗。家长需要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 ,并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和生活环境。
案例五:神经系统疾病伴心理问题的护理
总结词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常常伴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接 受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
详细描述
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家长 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需求,鼓励孩子表达感受并 参与社交活动。同时,医生也会为孩子提供心理评估和 治疗建议,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
以上为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评估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神经系统的检 查与评估以及心理与社会状况的评估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护理需 求,为后续的护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03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的护理
01
确保药物种类、剂量、使用时间准确
护理人员需仔细核对药物信息,避免用药错误。同时,对于需要长期用
病因与病理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感染、创伤、免疫 异常、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可导致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 、神经元死亡等病理变化,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病理变化的过程包括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神经元坏死 等,这些变化可引起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相应 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四: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的护理
总结词
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是一组由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 物等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试题(三)及答案

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试题(三)及答案

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试题(三)及答案答案解析A1型题1.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消失的年龄是4~7个月。

2.拥抱反射消失的年龄是3~6个月,掌握持反射消失的年龄是3~4个月,觅食反射消失的年龄是4~?个月,正常2岁以下婴儿可呈现巴氏征阳性,克氏征是脑膜刺激征。

5.2个月以下幼婴和新生儿易发生大肠杆菌脑膜炎。

6.脑膜炎球菌脑膜炎以春季多见。

7.年龄小于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表现多不典型,体温可高可低,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惊厥可不典型,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硬膜下积液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婴儿。

A2型题1.患儿发热、呕吐、惊厥,前囟隆起,考虑颅内感染,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

2.对B内酰胺类药物过敏的化脑患儿,可改用氯霉素。

3.凡经化脑有效治疗48~72小时后,体温不退,意识障碍、惊厥或颅压增高等脑症状无好转,甚至进行性加重者,首先应怀疑硬膜下积液可能性。

A3/A4型题1.患儿头痛、呕吐、惊厥,颈有抵抗感,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阳性,白细胞数量增加,中性为主。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化脓性脑膜炎。

3.化脓性脑膜炎糖定量降低,而蛋白定量升高可见于其他颅内病变,化脑时脑脊液白细胞数数百至数千,该患儿白细胞数50×10°/L,不支持化脓性脑膜炎诊断。

4,该患儿春季发病,皮肤瘀点瘀斑,提示脑膜炎球菌脑膜炎。

5.脑膜炎球菌大多数对青霉素依然敏感,故首先选用。

B1型题1.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特点是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米汤样混浊,白细胞数百至数千,多核为主,蛋白明显增高,糖明显降低,氯化物降低。

2.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特点是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微浑,白细胞数十至数百,淋巴为主,蛋白增高,糖明显降低,氯化物降低,墨汁染色阳性。

3.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特点是脑脊液压力不同程度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正常至数百,淋巴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正常,氯化物正常。

4.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特点是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毛玻璃样,白细胞数十至数百,淋巴为主,蛋白增高,糖明显降低,氯化物降低,抗酸染色阳性。

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项目标书的研究方案

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项目标书的研究方案

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项目标书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1. 研究背景:儿科神经系统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些疾病对儿童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进行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项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目标与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深入了解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为相关领域提供有效的临床指导。

这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和家庭的负担。

3. 研究内容:(1)收集与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包括前沿研究成果和临床案例。

(2)对现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并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3)与专家团队紧密合作,进行临床研究和实验室实验,以验证和改进现有的治疗方案。

4. 研究方法:(1)文献回顾:收集并系统整理与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研究论文、期刊、学术报告等资料。

(2)实验室研究:结合现有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进行实验室研究,以揭示疾病的潜在机制和新的治疗靶点。

(3)临床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数据分析和随访研究,评估现有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个体差异和预后因素。

5. 预期成果:(1)建立完善的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数据库,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提供最新的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用于临床实践,并推广最佳的治疗方案。

(3)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提高团队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总结:本研究将通过深入了解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指导。

通过文献回顾、实验室研究和临床研究,我们将不断完善相关领域的知识,并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这项研究的实施有望在促进儿童健康、增强社会福祉方面产生积极意义。

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正常 0.691.96
外 WBC 观 ×106/L
清 0-10
蛋白g/L

mmol/L
0.2-0.4 2.8-4.5
其他
化脑 高
混 1000×10 >1.0g/L 明显减低 涂片培养可
浊6
(<1.1) 见细菌
病脑 正常或高 多 <300×106 正常或稍 正常


病毒抗体阳 性并发症及后遗症源自硬膜下积液消失年龄
拥抱反射
初生
3-4个月
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握持反射 颈肢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初生
初生
4~6个月后明显,1 岁时才稳定
1岁 3-4个月 3-4个月 5-6个月 终生
病理反射:
2岁内可出现踝阵挛,巴宾斯基征阳性为生理现象 若单侧出现或2岁后出现为病理现象
脑膜刺激征:
3-4个月内阳性无病理意义 婴儿颅缝和囟门可以缓解颅内压
治疗要点
抗生素治疗:
病原菌敏感、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毒性低的抗生素 早期、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 病原菌未明
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对症及支持治疗
维持水、电平衡; 处理高热,控制惊厥和感染性休克; 降低颅内压;
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还需根据病原菌注入相应抗生素,必要 时外科处理;
<1岁内前囟未闭婴儿 治疗2-3天后,发热不退或退后又复生,病情反复 硬膜下穿刺>2ml,蛋白定量>0.4g/L 颅内透照和CT可助诊
脑积水
炎症渗出物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 头颅进行性增大,骨缝分离,头皮静脉扩张。 颅内压增高,前囟扩大饱满,压迫眼球,双目下视,

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断难点剖析(共32张PPT)

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断难点剖析(共32张PPT)

3)生后头2年、尤其1岁以 内婴儿,正常睡眠纺锤波 因波幅高如梳形或棘波样, 也可非恒定地在一侧出现, 且其时程长达数秒或10秒 以上,有时还与后面的顶 尖波重叠,经常被误判为 棘、尖波或棘慢复合波。
2024/6/3
19
(5)误将干挠伪迹视为异常
儿童做脑电图时往往不能安静,身体动作多,引 起的伪迹多。另外,眼球活动、眨眼、吞咽、咳嗽都 有伪迹产生。有时电极下有小动脉也会产生伪迹。有 些像癫痫放电的棘波、尖波,有些像脑炎的慢波,需 要鉴别出伪迹,最好做视频脑电图,便于查看是干挠 ,还是真正的异常。
2024/6/3
21
(6)做脑电图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所有EEG都应经过有经验的EEG医师的分析并要 有正式的报告,包括临床解释。EEG技术人员也必
须经过专业训练”。国内目前尚无对EEG专业人员资 格的具体要求,“资格认证”和“执业认证”制度刚 刚起步。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和新设备的引进, 提高EEG专业的整体水平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传统抗癫痫是指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定、卡马 西平、丙戊酸钠。除了丙戊酸钠,其它传统抗癫痫药 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用,它们由于副作用较大, 基本已属于二线抗癫痫药。
2024/6/3
7
2、抗癫痫药物应用观点陈旧
新型抗癫痫药的疗效并不比传统抗癫痫高,优点 在于对认知功能影响小(托吡酯除外)、对意识 水平抑制小。在我国应用比较多的新型抗癫痫药 有,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 唑尼沙胺。不是神经专科的医生只要记住2-4种 新型抗癫痫药就可以治疗癫痫了。
6 做脑电图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2024/6/3
14
(1)阅图人不熟悉正常小儿各年龄段脑电图 的特点
胎儿、新生儿直至成人,脑电图随着年龄的变化 在不断变化中,因此,不同年龄儿童脑电图的正常 值是不一样的,如果不了解各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 EEG的特点,将成人的脑电图标准去衡量小儿脑电 图,就会将正常小儿EEG现象误判为异常脑电图。 在对EEG结果判断准确与否与看图人的脑电图知识水平 和和经验有关。患儿年龄越小,其EEG阅图的难度越大

儿科神经系统查体

儿科神经系统查体

舌下神经:支配舌肌运动
脑神经
运动功能检查
肌容积
肌张力
肌力
姿势和步态
共济运动
不自主运动
感觉系统
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皮质感觉:实体觉、定位觉、两点分辨觉、图形觉
浅反射
反射弧包括两部分: 脊髓节段反射弧 冲动传导大脑皮层, 之后随锥体束传至脊 髓前角
腱反射
反射弧为脊髓节段反射弧
病理反射
一.Babinski征 二.Chaddock征 三.Oppenheim征 四.Gordon征 五.Schaeffer征 六.Hoffmann征
○ 提示:2岁以内出现意义不大,2岁以后阳性 是锥体束损害重要体征之一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Kernig征 Brudzinski征
儿童时期暂时性反射
生后最初数月婴儿存在 许多暂时性反射,在一 定的年龄段消失
应出现的时间内不出现 ,或该消失时不消失, 或两侧持续不对称提示 异常
举例
○ 拥抱反射:初生 3~6个月 ○ 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初
生4~7个月
神经系统辅助检查
脑脊液 脑电图 肌电图 诱发电位 神经影像学检查:CT,MRI,MRA,PET等
神经病学 第2版 吴江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脑神经
三叉神经:感觉、运动和反射三种功能 感觉功能:(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角膜及 面部痛、温、触觉 运动功能:支配咀嚼肌、颞肌、翼内、翼外肌 反射功能:角膜反射、下颌反射
脑神经
面神经 主要为运动纤维,控制面部表情 部分为神经与味觉及腺体分泌有关 舌前2/3感觉 泪腺、舌下腺、颌下腺等
脑神经
(嗅神经),Ⅱ(视神经),Ⅷ(听神经)
A

中医儿科学孩子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作为家长,往往为此感到焦虑和无助。

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调理孩子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孩子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哪些。

比如,小儿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小儿抽动症,会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发声等;还有小儿癫痫,这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异常放电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

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这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呢?中医认为,孩子的神经系统疾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有关。

比如,心主神明,若心气不足,就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神志不宁;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或肝风内动,就容易出现抽动、多动等症状;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若肾精亏虚,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神经系统发育。

中医调理孩子神经系统疾病,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综合判断孩子的体质和病情,然后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中药调理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出相应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型的多动症孩子,可能会使用归脾汤加减,以补益心脾、安神定志;对于肝风内动型的抽动症孩子,会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熄风、镇惊止抽。

当然,给孩子服用中药时,要注意剂量和口感,尽量选择口感较好、易于服用的剂型。

除了中药,中医还有许多非药物疗法。

比如,推拿按摩就是一种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的调理方法。

通过按摩孩子的头部、背部、四肢等部位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对于小儿多动症,可以按摩百会、神庭、风池等穴位,以醒脑开窍、镇静安神;对于小儿抽动症,可以按摩肝俞、肾俞、太冲等穴位,以疏肝理气、滋阴潜阳。

针灸也是中医调理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孩子对针灸可能会有恐惧心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来选择。

儿科护理学_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_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1.大脑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8~1/9。

2.脊髓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是成人脊髓的1/4~1/5,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腰椎上缘。

所以腰椎穿刺时注意。

小儿脑脊液检查正常值(二)神经反射1.终身存在的反射(1)浅反射:出生时即生存,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

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

(2)腱反射:从新生儿期可引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

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提示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结合处或小脑病变。

2.小儿时期暂时性反射随着年龄增长,在一定年龄反射消失。

(1)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3.病理反射巴宾斯基(Babinski)征(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戈登(Gordon)征、霍夫曼(Hoffmann)征、查多克(Chaddock)征等。

4.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ninski)征等。

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2)临床表现熟练掌握(3)辅助检查了解 1(4)治疗要点掌握(5)护理措施熟练掌握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

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致病菌]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病原体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其中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多见。

入侵途径致病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脑膜:(1)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血流,即菌血症抵达脑膜微血管。

致病菌大多由上呼吸道入侵血流(菌血症)。

(2)邻近组织器官感染。

(3)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如颅骨骨折。

临床表现大多急性起病。

儿童神经科工作计划加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神经科工作计划加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神经科工作计划加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儿童神经科工作计划:加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引言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儿童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各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癫痫、脑性瘫痪、自闭症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因此,加强儿童神经科的工作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提出针对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康复成功率。

2. 儿童神经科团队建设为了提高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建设专业的儿童神经科团队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包括儿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医学影像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

儿科医生负责筛查患儿,神经科医生负责确诊与治疗,医学影像师负责进行相关影像检查,康复师负责康复训练,心理咨询师负责提供心理支持。

团队成员之间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诊断与治疗方案,并定期召开会议,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和研究。

3. 多学科综合评估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离不开多学科综合评估。

针对不同疾病,通过专业的神经系统评估工具,综合考虑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确定最佳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评估结果要被准确记录,并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和解释,以增加患儿家庭的配合度。

4.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每位患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康复训练,以及治疗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等。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儿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治疗能力,保证治疗的可延续性和可负担性。

此外,要与患儿家属建立密切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并进行调整。

5. 康复训练与辅助疗法康复训练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患儿的症状和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康复、语言康复、认知康复等,并采用合适的辅助疗法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以促进患儿的康复过程。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儿童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等方面的疾病。

与成人相比,儿童患者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需要儿童神经科医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儿童神经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期提高医务人员和家长对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一、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儿童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继续发育,其生理和解剖结构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

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对儿科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了解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过程,借此了解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从而更好地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二、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能1. 病史采集: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对于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儿科医生需要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全面有效的沟通,了解疾病的起病时间、病程、症状和体征等方面的信息。

2. 体格检查:儿科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儿童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和反射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查患儿,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情并进一步指导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3.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儿科医生需要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方法,如MRI、CT、脑电图和神经肌肉电图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提供有关病变部位和性质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三、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技能1. 药物治疗:儿科医生需要了解不同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等。

他们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和临床反应。

2. 康复治疗:对于脑瘫、运动障碍和神经肌肉疾病等患儿,儿科医生需要与康复医师密切合作,制定综合康复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旨在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况。

3. 手术治疗:某些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脑瘤切除、脊柱畸形矫正和神经电刺激等。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然而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会遭遇各种常见疾病的困扰。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常见问题。

一、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感冒、咳嗽、喉炎等症状。

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儿童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方面,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轻度症状,通常只需要休息和适当的护理即可。

而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中度或重度症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二、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包括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医生会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等来确定病因。

治疗方面,一般会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饮食、补充液体、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等。

三、皮肤疾病常见的皮肤疾病如湿疹、疱疹、痤疮等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

诊断这些皮肤疾病时,医生通常会根据皮肤病变的特点和分布进行判断,并可能配合实验室检查,如皮肤刮片或血液检查。

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皮肤疾病,医生可能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局部激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光疗等。

四、免疫系统疾病儿童免疫系统疾病包括过敏、哮喘等,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有一定影响。

诊断这些疾病时,医生可能会根据儿童的病史、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诊断。

治疗方面,一般会采取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如使用抗过敏药物、哮喘喷雾剂,避免过敏原等。

五、传染病儿童易感染传染病,如水痘、麻疹、流感等。

对于传染病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儿童的病史、发热情况、皮疹特点等进行判断,并可以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定诊断。

治疗方面,一般会根据病毒或细菌的类型来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

六、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癫痫等较为复杂,对于诊断和治疗都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1.病毒性脑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全年均可发生,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可致死亡或遗留后遗症。

若同时累及脑膜称为脑膜脑炎。

急性起病,或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前驱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瘫痪、颅神经麻痹、抽搐、尿失禁等,体检可见锥体束征阳性,视乳头水肿,脑膜脑炎时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及病毒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2.瑞氏综合征:是一种以急性脑病合并肝脏脂肪变性为特点的综合征,近年认为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肝、脑等多器官线粒体受损所导致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呈自限性,大多在起病后3~5天不再进展,并在1周内恢复,重症患儿易在病初1~2天内死亡,临床表现为发热,突然反复呕吐、惊厥,进行性意识改变以致昏迷,肝脏呈轻度至中度增大。

肝功及脑脊液检查有助于鉴别。

3.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致病菌主要有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三种,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检查有助于鉴别。

4.癫痫:是脑部的一种慢性疾患,其特点是大脑神经元反复发作性异常放电引起相应的突发性和一过性脑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最常为反复发作的意识障碍和肌肉抽搐,也有表现为感觉、情感、行为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若一次发作持续30 min以上,或反复发作而间歇期意识不恢复超过30 min以上为癫痫持续状态。

影像学检查及脑电图检查有助于鉴别。

5.婴幼儿擦退综合征:发作时婴儿双腿用力内收或相互摩擦,神情专注,目不转睛,有时两上肢同时用劲,伴出汗。

但本病发作中神志始终清楚,面红而无苍白、青紫,可随时被人为中断,发作期和发作期间EEG均正常,根据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可以鉴别。

6.婴幼儿屏气发作:多发生于6~18个月的婴儿。

典型表现是当任何不愉快引起啼哭时,立即出现呼吸停止、青紫和全身肌张力低下,可有短暂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1分钟,再现自主呼吸后随即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低血钠 – 高血钠
• 低血糖 • 中毒
编辑版ppt
21
高热惊厥
• 6m-4y • 体温上升期 • 发作短暂,大多数在10分钟以内 • 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没有神经系统异常 • 既往多有高热惊厥史 • 热退后一周脑电图正常
编辑版ppt
22
经验
• 惊厥后伴有意识障碍提示CNS感染; • 反复发作的无热惊厥以癫痫居多特别是3岁
编辑版ppt
4
神经系统辅助检查
• CSF检查:对诊断最直观的指标; • 脑电图:反映脑电生理和病理的变化,24
小时动态反映更直接; • CT和MRI:对颅内病变目前最直观和准确
的辅助检查;
编辑版ppt
5
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 颅内感染
– 细菌性: – 病毒性: – 结核性:
• 惊厥
– 包括高热惊厥和癫痫这一类疾病
编辑版ppt
24
治疗
– 硫喷妥钠 • 10--20mg/kg/次,加10%GS稀释至 1%,1ml/min iv 惊止即停
– 冬非 • 冬眠灵 1mg/kg/次 • 非那根 1mg/kg/次
编辑版ppt
25
惊厥持续状态治疗
• 止惊 • 脱水 • 退热 • 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维持治疗
编辑版ppt
26
• 血脑屏障差,毒素易进入; • 免疫力差,易患各种CNS感染; • 某些疾病好发此年龄,如产伤、脑发育
不全,代谢性疾病;
编辑版ppt
13
临床表现:
• 全身性阵挛性抽搐:高热惊厥、癫痫
• 强直性抽搐:破伤风、脑炎
• 局限性抽搐:新生儿多见,呼吸暂停、 眨眼
编辑版ppt
14
惊厥持续状态
• 定义: 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抽搐发作期间意识不 能恢复者。
现脑疝;
编辑版ppt
9
脑膜刺激征
• 颈强直 • Kernig征 • Brudzinski征
编辑版ppt
10
小儿惊厥
编辑版ppt
11
• 定义:
惊厥(convulsions)是大脑运动 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肌肉不随意 全身性或局部性抽动,常伴有意识 障碍
编辑版ppt
12
小儿惊厥多见的原因
• 大脑发育未完全,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 ,皮层抑制差,兴奋易扩散;
• 危害性: 抽搐→高热→脑缺氧性损伤→脑水肿→抽搐
编辑版ppt
15
惊厥本身的鉴别诊断
• 寒战 • 新生儿非惊厥性呼吸暂停 • 新生儿活动睡眠期
编辑版ppt
16
病因鉴别诊断
• 感染性
– 颅内 – 颅外
• 非感染性
– 颅内 – 颅外
编辑版ppt
17
颅内感染
• 化脓性脑膜脑炎 • 病毒性脑膜脑炎 • 结核性脑膜炎 • 乙型脑炎 • 脑脓肿
• 年龄幼小、先天性免疫球蛋白、补体和 备解素系统缺陷、脾功能异常;
•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可导致机 体免疫力低下;
• 先天性或获得性神经和解剖异常如皮肤 窦道或脑脊膜膨出等。
编辑版ppt
32
【病理】
• 全部脑组织表面及脑底、脑沟、脑裂、 基底池和脊髓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膜 炎性渗出物覆盖。
其他治疗
• 脱水
– 20%甘露醇 5-10ml/kg/次,间隔4、6、8 、12、各一次(视情况而定)
• 利尿
– 速尿 1mg/kg/次
• 退热:采用物理和药物降温
– 复方氨基比林 0.5ml起,每岁加0.1ml – 赖氨比林 10~15mg/kg
编辑版ppt
27
常见颅内感染
编辑版ppt
28
化脓性脑膜炎
• 脊髓下端比成人低:在新生儿期位于的第 三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一腰椎;
编辑版ppt
3
神经系统检查
• 与成人大致相同; • 不同点:
– 头颅:形状、头围、囟门和颅缝的观察 – 婴幼儿特有的反射:
• 婴儿存在觅食、吸、握持、拥抱等反射; • 3~4月前Kering征可为阳性; • 2岁以下Babinski征也可以阳性





何岳林

儿科教研室
编辑版ppt
1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
• 小儿大脑神经细胞数目同成人; • 以后的主要变化是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树突
的增多、髓鞘的形成和功能的日趋成熟; • 在基础状态下,大脑的氧耗量是全身50%

编辑版ppt
2
解剖生理特点(2)
• 大脑皮层的髓鞘化最晚,婴幼儿时期,外 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大脑不仅速度 慢,易于泛化,而且不易在大脑皮层内形 成稳定兴奋灶,容易出现惊厥;
以上儿童; • 3岁以下无热惊厥多考虑低血钙、低血糖;
编辑版ppt
23
治疗
• 针刺或按压人中、合谷、内关 • 药物止惊:
– 首选安定 • 0.3--0.5mg/kg/次(1mg/岁),总量< 10mg/次
– 10%水合氯醛 • 0.5--0.6ml/kg/次,加等量生理盐水灌肠
– 鲁米那 • 8-10mg/kg/次,20min后起效,维持用
编辑版ppt
30
【病因】
(一) 病原菌
• 常见的致病菌有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 肺炎链球菌等。
• 新生儿时期和出生<2月患儿以革兰氏阴性细菌 (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
(在我国,非流行年份以肺炎链球菌所致最多。)
编辑版ppt
31
(二)机体的免疫与解剖缺陷
编辑版ppt
6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 精神状态和意识障碍 • 惊厥 • 颅内压增高 • 脑膜刺激征 • 其他颅神经受累和肢体瘫痪
编辑版ppt
7
意识障碍
• 分度: 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注意甄别:小儿的生理睡眠状态 镇静药物的影响
编辑版ppt
8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 头痛,呕吐; • 婴儿有前囟饱满、颅缝增宽; • 表情淡漠、意识状态改变; • 重者呼吸、循环功能受累,甚至昏迷,出
(purulent meningitis,简称化脑)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 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婴幼儿 发病居多。

编辑版ppt
29
• 化脑的病死率已大大降低,由50%~ 90%降至10%以下,但仍然是小儿严 重感染性疾病之一。
• 其中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脑最多见 ,部分可引起流行,称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
编辑版ppt
18
全身性感染
• 高热惊厥 • 败血症 • 破伤风 • 中毒性脑病
– 重症肺炎 – 中毒性菌痢
编辑版ppt
19
• 癫痫 • 核黄疸 • 颅内出血
• 缺血缺氧性脑 病
• 血栓形成 • 脑血管栓塞
• 颅内占位性病 变
• 癔病
编辑版ppt
20
颅外非感染
• 手足搐溺症 • 高血压脑病 • 水电紊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