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1课《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那不勒斯舞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首富有意大利那不勒斯民间音乐特色的舞曲,节奏欢快,旋律热情洋溢。
通过学习这首舞曲,学生可以了解那不勒斯音乐的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善于模仿和感知音乐,对于富有特色的旋律和节奏容易产生兴趣。
但在音乐欣赏和理解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那不勒斯舞曲的特点,感受音乐的魅力。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那不勒斯舞曲》。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那不勒斯舞曲》。
2.难点:把握舞曲的节奏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演唱,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那不勒斯舞曲的氛围。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音乐中体会情感,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舞曲介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舞曲。
3.乐谱:准备《那不勒斯舞曲》的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那不勒斯舞曲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
2.呈现(5分钟)播放《那不勒斯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节奏和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类似的舞曲。
可以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表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那不勒斯舞曲的特点和演唱要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那不勒斯舞曲》,第二天进行抽查。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那不勒斯舞曲的特点、演唱要点等。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50分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教案设计音乐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意象的塑造,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
是大家喜闻悦见的语言表达方式。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教案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教案设计1吉祥三宝教学目标: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教学重难点:1、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点。
2、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教学准备:1、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
教学过程: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
导入语:今天梁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小结: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
3、演示课件,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
提出要求:“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4、小结: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自由讲述,老师作总结)二、分段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请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
”2、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学生示范。
(大家学着做)3、激发学生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
――“女儿来了(拍手),爸爸来了(跺脚),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4、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
――“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5、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6、边看课件,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三、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
1、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但是音乐没开始,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

《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音乐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还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和娱乐精神。
而想要真正地理解音乐,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
在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学中,第二节课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音乐课的详细内容吧。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
2.能够分辨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3.能够理解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
二、教学内容1.基本音乐元素在讲授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之前,老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简单的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受这些基本元素。
在播放完毕后,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这首曲子的旋律是什么?这首曲子的节奏感强烈还是柔和?这首曲子中出现了和声吗?2.不同的乐器此部分的讲授可以采用展示不同乐器图片、视频展示或自己带着几个常见的乐器上课等方式。
通过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外形和发声原理,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
通过投射音乐画面或是现场演示,可以看到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响效果,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具体、深刻。
3.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代表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艺术追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类型和风格,老师可以通过课上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并讲解各种音乐类型和风格的发展历史和特征。
三、教学实践1.课前激发兴趣在授课前要为音乐课培养学生兴趣。
这可以通过提前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片段、播放精美的音乐录像展示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游戏和音乐片段应该是年龄段相当的,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2.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配合多种教学方式来讲授音乐基本知识,比如用图表以及短视频的形式来演示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使用课堂互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音乐元素,经常带一些乐器上课模拟演奏等,这样不断创新和改变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兴趣,并且更好地理解记忆音乐知识。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册
第一课:音乐演奏与欣赏
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演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 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
- 音乐演奏:介绍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
- 音乐欣赏:选取经典音乐作品,带领学生欣赏并分析音乐元素
- 音乐表演:学生分组表演简单乐曲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乐器演奏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音乐演奏介绍:介绍不同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例如:弦
乐器、木管乐器等
3. 音乐欣赏:选取一段经典音乐作品,给学生播放并引导他们
欣赏和分析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4. 音乐表演:将学生分组,并指导他们选择简单乐曲进行表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发挥创造力
5. 结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热爱和参与音乐活
动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对音乐演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评价学生在音乐欣赏和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教学资源
- 音乐播放器
- 乐器模型或图片
- 经典音乐作品录音
备注:这是一份简单的教案示例,具体内容和教学资源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补。
(赛课教案)四年级下册音乐《军队进行曲》

《军队进行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军队进行曲》是一首带再现的ABA曲式结构的乐曲, 有很明显的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主要表现的是一只凯旋而归的军队。
作品为活泼的快板, D大调, 2/4拍。
乐曲开始有六小节序奏, 非常形象地模拟军号的音响和小军鼓敲击的节奏, 嘹亮而宏伟。
全乐队合奏的号角式音调开始, 气势雄壮。
A段主题英武雄壮、生气勃勃, 具有军乐队式的号角齐鸣的效果。
第二部分旋律富有歌唱性。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
由于军队进行曲音乐语言朴实、流畅动人、形象逼真、通俗易懂, 而深受人们喜爱。
【教学目标】欣赏《军队进行曲》,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感受军队进行曲的音乐特点,从而喜爱上这种音乐体裁的作品。
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画图形谱、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模仿乐器演奏等活动,能体会总结出军队进行曲的音乐特点。
知道军队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体会重音记号及其典型节奏“XXX XX ”在军队进行曲中作用, 记住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并能分辨出乐曲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1.感受军队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2、记住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并能分辨出乐曲的结构。
【教具】大军鼓, 小军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1.听《军队进行曲》进教室, 教师带领学生踏步感受音乐师:孩子们,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在你的脑海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生:士兵师: 是一个什么样的士兵呢?生: 很庄严, 威武, 很壮观, 很神气2.律动体会士兵们威武的形象。
师: 老师刚才看到你们和小士兵一样威武帅气, 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 是什么体裁的音乐作品, 我们再来听着前进的号角声, 端起枪一起来感受。
生: 2拍子, 进行曲(设计意图:学生体验音乐, 为了更好地了解军队进行曲音乐风格特点做准备。
)二、感受《军队进行曲》第一部分A主题1.聆听音乐分为几乐句师:师: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进行曲的音乐比如说一年级学的《玩具兵进行曲》还有我们熟悉的《婚礼进行曲》等等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军队进行曲。
音乐四年级下册《演唱-红蜻蜓》教案

歌曲《红蜻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歌曲《红蜻蜓》是2013年教育部审定的新的人音版义务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课:《童年的音乐》这一课里的歌曲。
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我们多少动人有趣的故事。
童年,是一首婉转动听的歌。
唱出我们多少纯真美好的幻想。
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一些难以忘怀的地方! 人物和故事。
本课聆听作品选编了经典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选编的两首学唱歌曲",一首是赞美童年生活的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另一首是回忆童年时代的歌曲《红蜻蜓》。
通过聆听和演唱,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歌曲《红蜻蜓》这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 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
采用3/4拍! 全曲只有8小节!为上! 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起伏不大。
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围绕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这一人文主题,借以学习演唱,拓展知识,巩固技能的同时,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引导孩子们在演唱的同时,体会歌曲的真情实感。
音乐作品优美、抒情。
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小学三年多年的音乐学习中已初步积累了一定的音乐作品听赏、学习和表现的能力。
可以通过聆听、感受、学习体会,来热情的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情趣。
对四年级的同学来说,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需要要求孩子们已经能掌握音乐基本节奏的读谱能力,能跟唱、视唱歌曲旋律。
在本课内容中,歌曲《红蜻蜓》节奏舒缓、优美抒情。
二声部的合唱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声音美感!能够引发孩子们学习歌唱的热情,通过学习,力求能够让孩子们在歌曲旋律的准确视唱上,竖笛的吹奏能力上,演唱中音准的控制能力上,挥拍演唱的能力上,歌曲演唱中富有情绪的表现上都能有新的突破与收获。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篇

【导语】⼀些⾳乐作品是通过⼈声表达的,这样的作品被称为声乐作品,有⼀些作品是⽤乐器演奏出来的,这样的⾳乐作品被称为器乐作品。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学四年级下册⾳乐教案篇⼀:天⼭之春 教学内容:欣赏《天⼭之春》 教学⽬标 1、熟悉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风格,并能随⾳乐哼唱。
2、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辨其⾳⾊。
教学过程: 1.导⼊: 同学们!凭你⾃⼰对新疆⾳乐的了解,你平时听到的歌曲,有哪些⾳乐是属于新疆的? 师:这节课我们要来听听平时同学们不太听的到的新疆的歌曲《咯什的春天》 2.欣赏新疆⾳乐《咯什的春天》 师:聆听的过程中,你要考虑以下问题: a.这⾸歌曲的语⾔有什么特点? b.同桌互相讨论它使⽤了那种乐器? (拉弦、弹拨) c.它的伴奏乐器⼜是什么? 3.图⽚展⽰。
热⽡甫并再播放热⽡甫的⾳乐。
师:它的⾳⾊有什么特点? 4.在热⽡甫的⾳乐中带有⼿⿎,介绍⼿⿎。
幻灯图⽚展⽰。
三、感知新疆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
1.⼿⿎(铃⿎)节奏 X. X X X XX X X X 2.引出新疆的典型节奏。
X. X X X XX X X X 3.师:接下来⽼师给你们配上点⾳乐,你们来打打看。
播放《青春舞曲》的伴奏⾳乐。
同时导⼊歌曲的学习《青春舞曲》⼩学四年级下册⾳乐教案篇⼆: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内容:《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标: 1、能⽤纯净、优美的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组的活动,以合作的⽅式创编⼏个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复习歌曲 1、注意第⼀⼩节五度⾳程的⾳准。
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节圆滑线的唱法。
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
3、注意第三⼩节附点四分⾳符的时值。
4、第⼆乐段第⼀乐句可按顿⾳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样。
5、后⼀个乐句第三⼩节的⼋分休⽌符要唱得短⽽轻,并要做到声断⽓连,使歌声既分开⼜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的情感。
新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第一课《忆江南》一、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位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3、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4、学习用轮唱、合唱等方法来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翠湖春晓》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镇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教师随机与学生互动模仿做各种动作或造型)2 、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师: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忆江南》,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3、学生配乐朗诵诗词(二)新授教学1、教师示范表演唱师: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它唱出来、跳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借助精美的道具和声情并茂的演唱、舞蹈,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一遍。
3、请学生说说、唱唱自己最喜欢的和最难的一句歌词。
师指导学生个别或集体唱一唱。
4、请学生试着将第一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5、教师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学生模唱。
6、学生唱第二段歌词。
7、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8、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
9、请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
(三)、表现歌曲1、请学生自主合作创设小桥、垂柳、鲜花等造型和划船、摇橹等动作。
表现歌曲意境。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西风的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风的话》是一首四年级下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秋天的西风为主题,通过对西风的描述,表现出秋天的气息和丰收的喜悦。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词曲作者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体验丰收的喜悦,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概念,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
但在歌曲的表现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词曲,能够熟练地演唱《西风的话》。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气息,体验丰收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法。
2.歌曲的节奏,需要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
3.歌曲的情感表达,需要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并用歌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唱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3.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西风的话》的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等。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唱。
3.乐器:准备吉他或钢琴,用于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西风的话》,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然后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节奏。
然后教师示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重点关注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课题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用具PPT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音乐节奏。
二、新课程教学:(一)欣赏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1.听听: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出示课件,简介: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在17世纪50年代在法国宫廷和贵族社会中很流行,小步舞风格典雅、庄严,速度中庸。
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是一首为孩子练琴所写的练习曲,结构简单,曲调优美动听,通俗易懂,所以常常被改编为各种器乐曲或轻音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奏,深受人们的喜爱。
方法:开火车前后拍手。
学生分组而坐,第一个人拍第一下手(即1强拍)另外两拍与下面的同学互拍,一直这样传下去。
(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1.导入歌曲: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真好听,接下来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就是根据这首小步舞曲的第一主题旋律填词而成的。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
3.学唱歌。
由于学生已经熟悉旋律,让他们自学歌曲,让他们互相听,互相评价。
指导学生唱好跳,唱“多么快乐的舞蹈”。
4.全班跟着老师一起唱。
5.创作歌词。
让学生分组讨论,重新填词演唱,鼓励他们用歌曲表演和打击乐器伴奏的形式来表达歌曲。
在理解和感受歌曲音乐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
6.评价。
评价每组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三、小结:音乐是具有可创造性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勇于创新。
板书设计让我们跳。
教学反思2课题演唱《土风舞》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书-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书-人教版第一单元:认识音乐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拍号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1. 音乐元素的:通过歌曲和练,让学生了解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音乐元素。
2. 乐理知识的:通过歌曲和练,让学生掌握音符、节拍、拍号等基本乐理知识。
3. 音乐听力和节奏感的培养:通过听力练和节奏练,提高学生的音乐听力和节奏感。
第二单元:歌曲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了解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歌曲。
3. 学会分析和评价歌曲。
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歌曲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歌曲,如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3. 歌曲表演: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第三单元:创作音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2. 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
3. 学会用乐器进行音乐创作。
教学内容1. 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歌曲和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
2. 音乐创作技巧的:让学生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如旋律创作、和声编配等。
3. 乐器演奏和创作:让学生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基础的演奏练,并尝试用乐器进行音乐创作。
第四单元:音乐与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如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等。
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如中国音乐、西方音乐等。
3. 跨文化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音乐欣赏能力。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书的初步设想,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踏雪寻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梅为题材,描绘了梅花的高洁、坚强和傲骨,寓意着人们要在困境中坚定信念,追求真理。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梅花的文化内涵不够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踏雪寻梅》;2.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把握;2.梅花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3.音乐表现技巧的运用,如气息控制、情感把握等。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对歌曲的背景、梅花的文化内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2.示范法:老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老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踏雪寻梅》的曲谱、歌词和相关图片;2.教学器材:钢琴、音响设备、话筒等;3.教学资源:关于梅花的诗歌、故事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同时提问学生对梅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老师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同时展示歌曲的曲谱和歌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老师个别指导,纠正音准和节奏上的问题。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一、音乐艺考有哪些专业方向音乐学专业:音乐学是研究音乐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对象和侧重点都是不同的。
音乐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专业方向培养的主要是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
学校教育一般可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等。
音乐表演专业(声乐、器乐、指挥):主要培养的是具有音乐表演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能够掌握音乐表演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作曲及作曲理论: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的作曲技术和作曲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作曲技巧。
能够熟练地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音乐分析、研究和创作。
录音艺术:大家平时听到的CD、电视声、广播声等,都是由录音艺术专业人员处理后,再由人们需要使用的电器的扬声器,播放出来的。
二、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通用10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
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学计划1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三年级共分2个班,其中男生多于女生。
通过两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已逐渐提高,对音乐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缤纷的世界充满幻想。
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总体来看,音乐素质较好的占25%,较差的占25%。
而且女孩子比男孩儿更爱音乐,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差生也不歧视,让他们由易到难逐渐感受体会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发展,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对特长生加以培养,加紧转化后进生,争取学生全面提高,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教师要对学生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细心,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创作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跳起来《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内容】《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目标】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
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及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
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
①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
参及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
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及暗淡的色彩对比。
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
参及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
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
①节拍、速度、情绪与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2/4 拍变为6/8 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与,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
四年级下册音乐音乐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音乐课教案教学内容,音乐节奏与旋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能够辨别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并进行简单的模仿和表演。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3.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听、说、唱、演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教学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2. 难点,辨别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进行简单的音乐表演。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如音乐接力、音乐猜谜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
老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拍打出音乐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说出他们听到的音乐的节奏。
3. 学习音乐节奏(1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音乐的节奏,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拍打节奏,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模仿表演,每组表演完后,其他学生可以猜测他们表演的音乐节奏是什么。
4. 学习音乐旋律(1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音乐的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唱出旋律,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模仿表演,每组表演完后,其他学生可以猜测他们表演的音乐旋律是什么。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老师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和旋律的模仿表演,其他学生可以猜测他们表演的音乐是什么。
6. 总结与作业(5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布置音乐节奏与旋律的作业。
四、教学手段:1. 录音机,用于播放音乐。
2. 手鼓、小铃铛等,用于教学音乐的节奏与旋律。
3.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音乐的节奏与旋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音乐。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以美丽的五指山和万泉河为背景,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和好奇心,愿意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到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五指山和万泉河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民族特色节奏和音准把握。
2.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家乡美景。
3.提高学生的合唱效果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欣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音乐技巧。
4.实践法:分组练习、合唱,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不断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合唱器材:麦克风、音响等。
4.练习册:配合教材的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指山和万泉河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同时,播放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音频,让学生初步聆听和感受歌曲。
2.呈现(5分钟)教师完整演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随后,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熟悉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段教授歌曲,重点讲解民族特色节奏和音准。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育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概念。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节奏、音高、音符、节拍等。
2. 学习歌曲:《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3. 音乐欣赏:欣赏经典儿童歌曲和合唱作品。
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音乐基础知识学习(10分钟)1. 讲解节奏、音高、音符、节拍等基本音乐概念。
2. 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节奏和音高。
三、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教唱《小星星》歌曲,学生跟唱。
2. 分组练习,加强合唱能力。
四、音乐欣赏(10分钟)1. 欣赏经典儿童歌曲和合唱作品。
2.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复习节奏、音高、音符、节拍等基本音乐概念。
2. 复习《小星星》歌曲,加强合唱能力。
二、学习新歌曲(15分钟)1. 教师教唱《两只老虎》歌曲,学生跟唱。
2. 分组练习,加强合唱能力。
三、音乐创作(1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创作简单的歌曲或旋律。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 学生提出问题或建议,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合唱的表现和进步。
3.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唱脸谱》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唱脸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以京戏为题材,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唱脸谱》,学生可以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他们对京剧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绍。
此外,学生可能对歌词中的京戏术语较为陌生,教师需提前解释相关术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唱脸谱》的歌词和旋律,提高音乐素养。
2.通过学习《唱脸谱》,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术语的解释与理解。
2.歌曲中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3.学生合作演唱的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京剧术语,介绍歌曲背景。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学生互相纠正、指导。
4.合作法:分组合作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唱脸谱》的歌谱和音频资料。
2.准备京剧术语的资料,以便为学生讲解。
3.准备录音设备,以便在课堂上记录学生的演唱。
4.划分教室空间,便于学生分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唱脸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随后,简要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以及脸谱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唱脸谱》的歌谱,讲解歌词中的京剧术语,如“净角”、“青衣”等,并解释其含义。
然后,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唱脸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示范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范例。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
教学共14页
141266883.doc
4.学生自学第一乐段曲调。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读谱能力较差的学生。(1)重点指导唱好一句。(2)同座学生相互唱曲调,交流自学成果,相互纠正。(3)全班齐唱第一乐段。5.学唱第二乐段。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7.填入歌词: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8.设问:“阳光”、“太阳”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师生讨论。9.充满活力地唱好歌曲。10.小结:大家手挽手,团结友谊朝前走。
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
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
5.聆听全曲。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
三、聆听《船歌》教学基本要求?
1.音乐形象导入:听乐曲引子部分。设问:这音乐片段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像这是怎样的形象?
2.揭题:介绍《船歌》是歌剧主题歌。在音乐会上听到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顺带介绍体裁(详见教材分析)。
3.欣赏管弦乐《船歌》。设问:你有没有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觉?为什么??
4.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题①,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讲解波浪形进行。
设问:从图形谱旋律线条的行进,我们给它形进行分析,现在我们就回答上一个问题的“为什么”,即为什么好像有坐在船上的感觉。
第6页共14页
141266883.doc
点评亮分。10.小结:中国民间“水上的歌”。
三、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一、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二、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
教学共14页
141266883.doc
5.再聆听一次,进一步体验这些演唱形式,以及速度的变化与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关系?这需要静静地听、深深地思考。6.请大家发表见解。7.合着歌声即兴表演。
8.小结:对东方明珠的赞颂,不仅是一个人、一群人,是全国人民、男女老少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二、编创练习
选择恰当的音,作为结束音练习?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141266883.doc
第1页共14页
141266883.doc
第一单元手挽手(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拍手拍手》掌握歌曲的节奏与曲谱,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2、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3、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进行表演。
三、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二单元跳起来(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感受两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教学共14页
141266883.doc
教学共14页
141266883.doc
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跟伴奏带演唱。
二、聆听《故乡是北京》
4.复听《划龙船》。合着歌曲做划船动作,在齐唱衬词处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加强其气氛。注意动作的统一、整齐。
5.分组讨论设计表演,每组要选出一位“指挥”担任“领唱”。6.表演展示。合着音乐,各组同时表演,评委打分。7.评委点评,宣布评比结果。8.分组设计自选(自定)劳动项目,编创节奏及号子。9.展示表演,评委
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1)歌曲的童声:童高音、童低音。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7、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三、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一、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东方明珠》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二、从聆听上述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1.这是继上两节课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乐段的结束音感(调式)。
2.反复咏唱曲调,尝试结束音填入最有结束停顿感的就是这个音。3.教师切忌从理解上去讲解。
4.学生自己咏唱找出合适的结束音。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5”为宜。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11”为宜
三、小小音乐会:学生自告奋勇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四、总结。
第四课水上的歌(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二、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三、欣赏《划龙船》,了解齐唱形式,并有感而发创作反映其他劳动的表演形式。教学《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合”,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益。
教学跟伴奏带演唱。
二、聆听《水上音乐》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18世纪早期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
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3.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
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
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