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基本知识点
小学美术基本知识点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文化修养的学科,它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情趣。
以下是小学美术的基本知识点:一、色彩:了解色彩的分类和运用。
可以通过混合颜料、利用色带进行色彩的调配和搭配。
1.基本色彩:红、黄、蓝是三原色。
它们相互混合可以生成其他的颜色。
2.二次色:橙、绿、紫是与三原色相邻的二次色。
3.中间色:通过原色和二次色的混合可以生成的颜色。
4.冷暖色彩:冷色调的颜色给人以寒冷、悲伤或安静的感觉,如蓝色和绿色;暖色调的颜色给人以温暖、愉悦或活跃的感觉,如红色和黄色。
5.色彩对比:通过对比色彩的亮度、饱和度和冷暖色彩的搭配,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二、造型:了解形状和空间的表现方法。
学习如何通过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来构图。
1.平面造型:利用线条、形状、纹理等表现画面的形态。
2.立体造型:用于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形态和体积。
可以通过阴影、透视和投射来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三、材料和工具:了解绘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学习使用它们制作艺术作品。
1.绘画工具:铅笔、钢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粉笔等。
2.绘画材料:纸张、画布、颜料、颜料盘、颜料刷等。
3.手绘技巧: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察力。
四、艺术常识:了解一些著名画家和艺术作品,以及绘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著名画家:如莫奈、梵高、毕加索等。
2.著名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星夜》等。
3.绘画流派和风格:如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
4.绘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
五、创作:通过创作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静物观察:观察自然界中的物体,练习用铅笔或彩色铅笔进行准确的绘画。
2.风景画创作:通过观察风景,学习用颜色和线条表现不同季节和气候的特点。
3.人物形象创作: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形象,练习绘制人物的头部、身体和动作。
小学美术知识集锦
小学美术知识集锦
一、色彩知识
1. 基本色彩:
- 红、黄、蓝是基本色彩,它们不能通过调和其他颜色而得到。
2. 二次色彩:
- 绿、橙、紫是由两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
3. 彩色搭配:
- 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可以运用相似色、相对色、对比色搭配
原则,使作品更有层次感。
二、画笔知识
1. 画笔的种类:
- 油画笔、水彩笔、粉彩笔、铅笔等都是常用的绘画工具。
2. 选择画笔:
- 根据画面大小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画笔。
三、画画技巧
1. 素描:
-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通过线条和阴影的描绘,表现物体的形态。
2. 水彩画技巧:
- 控制水彩的水和颜料的比例,控制水彩的渗透和扩散,运用干刷、湿刷等技法。
3. 铅笔画技巧:
- 通过不同的压力和阴影表现画面的层次和质感。
四、绘画题材
1. 风景画:
- 绘制自然风景、城市风景等,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线条和细节描绘表现出独特的美感。
2. 动物画:
- 绘制各种动物形象,可以通过捕捉姿态、眼神和细节表现出动物的特点和生动性。
3. 人物画:
- 绘制人物形象,可以通过线条、姿态和表情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总结:
本文介绍了小学美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知识、画笔知识、画画技巧和绘画题材。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参考资料:
- 《小学美术教育指导大纲》
- 《小学美术教材》。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归纳总结美术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一些基础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对小学美术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一、色彩基础1. 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是组成我们所见到的世界的一种视觉现象,是由光线经过物体反射、折射、透过等作用形成的。
常见的颜色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在绘画中,颜色的选择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2. 颜色的分类颜色可以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
暖色调包括红、橙、黄等,给人以温暖、活跃、明亮的感觉;冷色调包括绿、蓝、紫等,给人以冷静、清新、深沉的感觉。
3. 颜色的搭配在绘画中,颜色的搭配是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的。
常用的搭配方式有对比搭配、相近搭配和渐变搭配等。
二、线条基础1. 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它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散点、连线等。
不同的线条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2. 线条的分类线条可以细分为实线、虚线、粗线、细线等。
它们在作品中的运用会有不同的效果和表现力。
3. 线条的运用在美术作品中,不同的线条可以用于表现不同的事物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例如,垂直线可以表现力量和稳定,曲线可以表现柔美和优雅。
三、形状基础1. 形状的基本概念形状是由线条和颜色所组成的面积,它可以分为几何形状和自由形状。
几何形状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自由形状则是指没有固定规律和形式的形状。
2. 形状的组合在绘画中,形状的组合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形状的组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意义。
例如,圆形和直线组合可以形成一个人的头部。
3. 形状的变化形状可以通过拉伸、旋转、挤压、变形等方式进行变化。
形状的变化可以使作品更加富有创意和表现力。
四、质感基础1. 质感的基本概念质感是指物体外观的触感和视觉效果,可以分为粗糙、光滑、柔软、硬硬等不同的质感。
小学美术绘画类知识点总结
小学美术绘画类知识点总结小学美术绘画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小学美术绘画类知识点的总结:一、美术基础知识1. 色彩知识:了解三原色(红、黄、蓝),以及色彩的混合原理,学习基本的色彩搭配和色彩对比。
2. 线条运用:掌握线条的粗细、弯曲、直曲等变化,以及线条在绘画中的运用。
3. 形状认知:识别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学会将这些形状组合成复杂的图案。
二、绘画技巧1. 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纹理,提高对细节的捕捉能力。
2. 构图技巧:了解画面的平衡、对称和节奏,学习如何安排画面中的元素。
3. 光影处理:理解光源对物体的影响,学会表现物体的明暗和立体感。
三、绘画材料与工具1. 绘画工具:熟悉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毛笔等不同绘画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绘画材料:了解纸张、画布、颜料等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
四、绘画风格与流派1. 传统绘画: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如水墨画、工笔画等。
2. 现代绘画:接触现代绘画风格,如抽象画、立体主义等,拓宽艺术视野。
五、创作实践1. 主题创作:根据特定的主题进行创作,如节日、季节、动植物等。
2. 自由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想法。
六、美术欣赏1. 名画欣赏:学习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名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 艺术评论:学会对绘画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七、美术与生活1. 生活美学:将美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如手工制作、环境布置等。
2. 跨学科学习: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数学中的对称、语文中的描绘等。
结语小学美术绘画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审美情感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激发。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享受创作的乐趣,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小学美术知识点(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美术知识点一、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三要素为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在色彩中的色相以红、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
在色彩色相中,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
一种颜色可通过加(黑)减弱明度,加(白)提亮明度。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程度,其中纯度最高的颜色有(红)(黄)(蓝)三原色。
颜色中以三原色红黄蓝为纯度最高色,而接近黑白灰的颜色为低纯度色。
2.色彩又分为原色、间色、复色,3.三原色有红、黄、蓝;4.间色有绿、橙、紫。
红色+黄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
由两个原色调和出的颜色叫间色。
5.七种标准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6.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对比。
对比色:绿与红、黄与紫、橙与蓝7.邻近色是指(相邻近)的颜色。
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等。
8.黑白灰属于无彩色系,任何一种单纯的颜色,若与无彩色系中的任何一色混合即可降低它的纯度。
9.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10.依据对于颜色的感觉,把它们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例如红色、黄色、橙色为暖色系,蓝色、绿色、紫色为冷色系。
通常暖色系会让物件有着膨胀、前进的感觉,而冷色系着会让人有收缩、后退的感觉。
11.什么是暖色?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暖色,能带给人温馨、和谐、温暖的感觉。
这是出于人们的心理和感情联想。
它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因此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
12.什么是冷色?有什么感觉?并分别例举三种颜色。
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它使人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月夜等,给人一种阴凉、宁静、深远的感觉。
二.素描基础知识1.绘画基本概念:素描指用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的一种绘画方式,现代美术教学中把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是一切造型艺术之“门”。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一、基础美术知识:1.色彩基础:了解基本的色彩理论,如主色、次要色、互补色等。
学习色彩搭配原理,如冷暖色调、对比色搭配等。
2.线条基础:了解线条的种类和表现方式,如实线、虚线、曲线等。
学习线条在构图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3.形态基础:学习不同物体的形态特点,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了解不同形态在作品中的运用方式。
4.明暗基础:掌握明暗关系,学习如何使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
5.透视基础:了解透视原理,学习如何通过透视来正确表现远近和空间感。
6.构图基础:学习作品的构图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倾斜等。
了解如何安排元素以达到平衡、和谐和重点突出。
7.素描基础:学习素描的技巧,如线条的运用、明暗的表现等。
了解素描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8.色彩基础:掌握调色技巧,学习如何调配不同色彩。
了解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力。
9.人体结构基础: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和比例,了解人体各部分的构造和特点。
10.静物表现基础:学习如何用绘画手法表现不同材质的静物,如金属、玻璃、布料等。
二、艺术家和艺术作品:1.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等,学习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2.欣赏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星夜》等,了解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创作背景。
3.学习分析艺术作品的要素,如主题、构图、色彩运用等,培养独立的艺术品鉴能力。
4.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如印象派、现代主义、抽象艺术等,了解各个流派的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品。
5.学习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三、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1.掌握各种绘画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如铅笔、水彩、油画等。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学习绘画技巧,如遮罩、描边、涂抹等,提高绘画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3.练习速写和写生,锻炼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学习创作思维,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小学美术必备知识点梳理
小学美术必备知识点梳理美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小学美术必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红、黄、蓝是色彩学上的三原色,它们是其他所有颜色的基础。
2. 辅助色彩:橙、绿、紫是由两个基本色彩相混合而成的色彩。
它们在绘画中可以起到丰富作品色彩的作用。
3. 冷暖色调:色彩可以分为冷色和暖色。
冷色给人以清爽、冷静的感觉,如蓝色;而暖色给人以温暖、热烈的感觉,如红色。
二、造型知识1. 线条:线条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线条的变化可以表达出形状、轮廓、纹理等信息。
2. 点、面:点和线条结合可以形成面。
天空、大地、建筑物等都是由面构成的。
画面中的点、面的构成要注意平衡和比例。
三、立体知识1. 正、斜:物体可以分为正立和倾斜的。
正立的物体表现出稳定、坚固的形象,而倾斜的物体则可以表现出动感和不稳定的特点。
2. 透视:通过透视可以使画面产生空间感和深度感。
远近之间的大小关系、空间之间的明暗差别都是透视的基本表现形式。
四、素材知识1. 静物:静物是绘画中常用的素材之一,如水果、花草等。
绘画中要注意从观察中捕捉形状、颜色和质感等细节。
2. 人物:人物画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要注意人物比例、肢体动作和表情等的绘制。
3. 风景:风景画是表现自然环境的画面,如山水、城市等。
绘制风景时要注意运用色彩、线条和透视等技巧。
五、创作知识1. 创意思维:小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创作,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旅行、阅读等来激发创意思维。
2. 手工艺:手工艺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图像设计:学习简单的图像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美感。
如设计明信片、海报、拼贴画等。
六、艺术鉴赏1、了解名画:通过了解各个时期的名画和名画家,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大全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大全绘画工具- 铅笔:用于绘制初始草图和梗线。
- 彩色铅笔:用于上色和绘制彩色作品。
- 橡皮擦:用于擦除错误的线条和作品上的小瑕疵。
- 水彩笔:用于绘制水彩画和创建混合颜色效果。
- 油画颜料:用于创作油画作品,需要与画布和画笔一起使用。
- 水粉颜料:用于绘制水粉画作品。
- 毛笔:用于写意画和中国画。
- 沾水笔:用于书法和绘制瓦楞画。
- 油画棒:用于油画作品,类似于蜡笔。
色彩知识- 基本颜色:指红、蓝、黄三原色,以及由它们混合得到的绿、橙、紫三次色。
- 冷暖色调:冷色调如蓝、绿给人一种冷静、淡漠的感觉,而暖色调如红、黄则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
- 色彩搭配: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来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 色彩的明暗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和阴影的浓淡程度。
图形和构图- 点:是图像最简单的元素,用于装饰或作为构图的基础。
- 线:用于连接点,可以表达不同的形状和方向。
- 形状:使用线条和曲线组合而成的图形。
- 轮廓:形状的边缘线条。
- 对称:指在某一平面上的图像左右或上下相对应。
- 透视:通过远近关系和消失点来表达深度感。
- 平面构图:指在二维空间中布置元素的方式。
- 立体构图:指在三维空间中布置元素的方式。
肖像画- 比例:绘制人物肖像时,要注意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以保持真实和准确。
- 容貌特征:了解不同人种和个体的特征,绘制出真实的面部表情。
- 肤色:适当掌握肤色的明暗度,使绘制出的肖像更加立体和真实。
风景画- 透视原理:使用透视来表现远近关系,创造出空间感。
- 视角选择:选择合适的视角来突出画面的主题。
- 光影效果:合理运用明暗对比和光影变化,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动物画- 动物比例:了解不同动物的身体比例关系,绘制出准确的动物形象。
- 动物特征:观察和把握动物的特点,绘制出生动的动物形象。
花卉画- 花卉形态:仔细观察花朵的形态特点,绘制出自然真实的花卉图像。
- 色彩运用:根据花卉的不同颜色,运用适合的色彩来绘制花卉作品。
小学美术必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美术必学知识点总结一、色彩1. 基本色彩理论- 三原色:红、黄、蓝- 三组补色:红-绿、黄-紫、蓝-橙2. 色彩概念- 冷色调、暖色调- 对比色、同色、互补色- 明暗对比3. 调色混合- 调和色的混合- 浅色、深色的调配4. 色彩运用- 印象派的色彩运用- 画家的个人色彩风格5. 色彩心理学- 不同颜色的心理影响- 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二、绘画材料1. 基本绘画用具- 铅笔、彩色铅笔、水彩- 水粉、油画颜料、油画布、画板- 不同纸张的绘画效果2. 绘画工具- 制作美术用具的基本工具- 使用尺、三角板、橡皮擦等工具3. 安全用具- 使用美术用具的安全常识- 学习绘画时的安全知识4. 水彩画用具- 不同种类的水彩颜料- 描绘细节的画笔- 使用水彩纸的技巧三、造型1. 基本造型构成- 线条、形状、结构- 透视、比例、构图2. 造型表现形式- 手绘人物头部的单元造型- 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轮廓3. 造型风格- 不同画家的绘画风格- 模仿画家的风格进行绘画创作4. 布局构图- 画面的对称、层次、节奏- 利用空间的摆放进行构图四、绘画技巧1. 素描技巧- 素描基本功- 肖像画的素描技巧- 静物画的素描技法2. 涂抹技巧- 使用调色盘和画笔进行涂抹 - 水彩的湿画和干画技巧- 油画的刷法和涂抹技巧3. 素描描绘- 创作中运用素描的技法- 线条的使用和表现技巧4. 填色技巧- 利用彩色铅笔填色的技巧 - 利用水彩的涂色技法- 油画的填色效果五、绘画表现1. 静物画- 静物的观察与描绘- 静物绘画的构图技巧2. 人物画- 描绘人物的面部特征- 人物形体的表现3. 风景画- 利用素描技法描绘风景- 水彩风景画的创作技巧4. 动物画- 描绘动物的基本特征- 运用不同材料描绘动物形象六、美术知识1. 不同时期的绘画- 洞窟壁画的特点- 不同时期的油画发展史2. 名家作品欣赏- 欣赏不同画家的代表作品- 了解不同画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 美术相关职业- 画家、美术老师、美术编辑等- 美术相关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以上是小学美术必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提升绘画技能,激发对艺术的兴趣。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归纳总结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美术技能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对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色彩基础-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
- 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
- 色彩的对比:互补色、类似色、对比色。
线条与形状- 线条的类型:直线、曲线、折线。
- 线条的属性:粗细、疏密、方向。
- 形状的分类:几何形状、自然形状。
构图原则- 黄金分割:画面的平衡与和谐。
- 对称与平衡:画面的稳定感。
- 焦点与视觉引导:引导观众视线。
绘画技巧- 素描基础:线条、明暗、质感的表现。
- 水彩画:水与色的结合,透明感的表现。
- 油画:色彩的厚重感与层次感。
美术材料与工具- 绘画工具: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布、画纸等。
- 辅助工具:调色板、毛笔、画架等。
美术欣赏- 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 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美术创作- 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作品。
- 创作过程:从构思到完成,培养学生的耐心与细致。
美术与文化- 美术与生活:了解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世界美术: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美术特点。
美术教育的意义- 培养审美观: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促进个性发展:美术创作是个性表达的重要方式。
- 增强创造力:通过绘画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表达自我,培养审美和创造力。
希望这份总结能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学美术的基础知识。
完整版)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1.点、线和面是造型的基本条件,它们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
2.剪纸的常用方法有阴剪、阳剪和综合法。
3.在染纸的研究中,要注意纸的折法、色彩的搭配、水的用量以及作品的美感。
4.外界的物体透过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会出现近大远小的效果。
5.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
6.点、线和面是造型的基本条件,它们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
7.扇面的形状有扇形、圆形等。
9.版面设计像画画的构图,需要考虑内容的主次和图片的聚散。
版面整齐时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泼时要防止凌乱和松散。
色彩鲜艳时要避免过于刺眼,色调朴素时要注意不要缺乏生气。
11.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彩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
其中,主调是最重要的颜色,红、橙、黄是暖色,蓝、绿、紫是冷色。
12.制作纸工作品常用的加工制作方法有剪、折、切割、粘、弯曲和插接等。
13.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
用笔包括落笔、行笔和收笔。
用墨则包括墨色的浓淡和干湿的变化。
14.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和染。
15.色彩的差别大是强烈对比,色彩差别小的是弱对比。
在色环中,相隔150-180度的是强烈对比,相隔60度以下的是弱对比。
16.美术课可以分为绘画课、手工课和欣赏课。
手工课常用的方法有剪、刻、挖、粘和接等。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18.要画好人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并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9.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叫取景,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
在构图时,需要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空间以及线条和色彩等在画面中的结构组织形式。
20.剪彩纸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质朴简洁、内容丰富、富有极强的装饰性。
其步骤包括起稿、固定画稿、刻钻剪和裱贴。
2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
小学美术必考知识点大全
小学美术必考知识点大全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原色与三原色:- 原色包括红、黄、蓝。
- 三原色指红、绿、蓝,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颜色。
2. 色彩的明暗与互补色:- 明暗指同色调中颜色的明暗变化,可通过调整黑色或白色的混合来实现。
- 互补色是指与某一颜色在色彩上完全相反的颜色。
3. 色彩的冷暖:- 冷色调包括蓝、青、绿等颜色,给人以寒冷、清凉的感觉。
- 暖色调包括红、橙、黄等颜色,给人以温暖、活泼的感觉。
二、构图与透视1. 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指图形在某一直线上两侧形状、大小或颜色等呈现相似的情况。
- 平衡是指图形在整体上保持稳定的感觉。
2. 透视:- 透视是绘画中用来再现三维空间感的一种技巧。
- 透视有线性透视和气氛透视之分。
三、绘画材料与工具1. 绘画材料:- 常用的绘画材料包括颜料、颜料膏、纸张、画布等。
2. 绘画工具:- 不同类型的绘画需要不同的工具,如铅笔、毛笔、油画刷等。
四、素描与水彩画1. 素描:- 素描是绘画的基本技法,通过铅笔等工具进行勾画和描绘。
2. 水彩画:- 水彩画是以水溶性颜料为基础的绘画形式,可以通过调配水和颜料来调整颜色的明暗和浓度。
五、中国画与油画1. 中国画:- 中国画是中国独有的绘画形式,以毛笔、宣纸为主要工具,注重线条的表现和意境的抒发。
2. 油画:- 油画是一种使用彩色油料进行绘画的形式,色彩饱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六、立体造型与剪纸1.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是将平面形式转化为具有立体空间的作品,可以使用纸张、泥土、黏土等材料进行制作。
2. 剪纸:- 剪纸是一种利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图案的手工艺品,常见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七、名画赏析与艺术鉴赏1. 名画赏析:- 学习名画可以拓展对艺术的理解与感受,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2. 艺术鉴赏:- 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运用、构图原理等,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以上是小学美术必考的知识点大全,包含了色彩基础知识、构图与透视、绘画材料与工具、素描与水彩画、中国画与油画、立体造型与剪纸以及名画赏析与艺术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大全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大全美术是一门与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达息息相关的学科。
作为小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能够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小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美术。
一、色彩知识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美术创作中,我们经常使用到的颜色有红、黄、蓝三原色以及它们的组合色(如橙、绿、紫等)和中性色(如黑、白、灰等)。
色彩的搭配不仅能够表达情感,还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二、线条知识线条是美术作品中表达形状和结构的基本手段。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和斜线等不同种类。
它们可以用来描绘物体的外形,也可以用来表达运动和节奏感。
线条的长度、粗细、方向和排列方式都会影响到作品的效果。
三、造型知识造型是美术作品中表现物体形象的基本方法。
在美术表现中,物体的形状、大小、比例和立体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描绘轮廓线和阴影等方式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立体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四、透视知识透视是美术作品中表现空间深度的重要手法。
透视分为一点透视和二点透视,它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效果。
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能够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立体和逼真。
五、素描知识素描是指用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描绘物体的形象。
素描是学习美术的基础,也是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在素描中,要注重描绘物体的光影和层次感,同时也要注意线条的处理和构图的布局。
六、色彩构成知识色彩构成是指将不同颜色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美观和谐的色彩效果。
在色彩构成中,要注意色彩的明暗度和饱和度,避免色彩的过度混合和冲突。
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色彩的对比和互补关系,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七、绘画材料和工具知识绘画材料和工具是我们进行美术创作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常用的绘画材料包括铅笔、彩色铅笔、水彩、油画等,而常用的绘画工具则有画笔、调色盘、画布等等。
正确使用和保养绘画材料和工具可以使我们的创作更加顺利和高效。
小学美术单元知识点总结
小学美术单元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红、黄、蓝是基本色彩,它们是其他颜色的基础。
2. 三原色:红、黄、蓝是三原色,它们是所有颜色的基本成分,可以调和成其他颜色。
3. 三维色:橙、绿、紫是三维色,它们由两种基本色调和而成。
4. 色调:色调是颜色的种类,它可以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5. 明度:明度是颜色的明暗程度,它可以通过加白、加黑来调整。
6. 对比色:对比色在色彩构图中起到冲突和吸引的作用,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7. 色彩构图:色彩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合理运用各种颜色,构成丰富多彩的画面。
二、绘画技巧1. 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它通过灰度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2. 勾线:勾线是指在绘画中用细线勾勒出物体的形状,起到界定和突出的作用。
3. 涂抹:涂抹是运用颜料将颜色均匀地涂在画面上,表现出物体的色彩和立体感。
4. 擦拭:擦拭是指用刷子或者布来擦拭颜料,营造出丰富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5. 饱和度:饱和度是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可以通过调整颜料的使用来控制。
6. 纹理:纹理是指物体表面的质感,可以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法来表现出来。
7. 透视:透视是绘画中要注意的重要技巧,它可以让画面更加立体感和逼真。
三、造型知识1. 线条:线条是画面中的基本元素,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2. 面积:面积是画面中的基本要素,可以通过不同的面积表现出物体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3. 体积:体积是指物体的三维形态,可以通过透视和阴影来表现。
4. 比例:比例是画面中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可以通过黄金分割等原理来确定。
5. 对称:对称是指物体形状的对称性,可以通过画面构图来实现。
6. 轮廓:轮廓是物体外形的界限,可以通过线条勾勒出来。
7. 立体感:立体感是指物体的三维效果,可以通过透视和阴影来表现出来。
四、创作技法1. 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以水为媒介的绘画技法,透明且易于调和。
2. 油画:油画是一种以油性颜料为媒介的绘画技法,颜色饱满且质感丰富。
小学美术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小学美术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总结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提高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学科之一。
小学美术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一系列的基本知识点,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
以下是小学美术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红、黄、蓝被称为基本色彩,它们是其他颜色的基础,可以通过混合得到各种颜色。
2. 冷暖色调:冷色调包括蓝色、绿色和紫色,给人以凉爽和安静的感觉;暖色调包括红色、黄色和橙色,给人以温暖和活泼的感觉。
3. 对比色:位于色轮上互为对称的两种颜色,如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等,它们相互衬托,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4. 调和色:指在色轮上相邻的颜色,如红和橙、黄和绿、蓝和紫等,它们搭配起来会产生和谐的效果。
二、造型知识1. 点线面:点是最基本的形象单位,线是由点延伸而成,面是由线围成的,它们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2.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是常见的基本几何形状,学习这些形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形体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实线和虚线:实线表示实在的物体,虚线表示不可见的物体或者是指示线。
三、绘画技法1. 铅笔画:铅笔是最常见的绘画工具之一,可以用于细致的线条绘制,也可用于阴影表现。
2. 水彩画:水彩是透明颜料配水后的绘画,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柔和的效果。
3. 印刷画:可以通过雕刻、刷墨等方式将图案转印到纸上,产生独特的效果。
4. 粘贴画:利用剪纸、彩纸等材料拼贴成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混合媒材画: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如绘画结合纸片、布料等,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四、美术作品欣赏1. 名画赏析:通过观赏名画,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2. 小学美术作品欣赏:学生可以看到同龄人的作品,了解到不同的创意和表达方式,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3. 美术展览:参观美术展览可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小学教资考的美术知识点
小学教资考的美术知识点美术作为小学学科之一,对于小学教师的教资考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介绍小学教资考试中与美术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准备考试的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美术基础知识1. 色彩:了解基本的色彩分类,如红、黄、蓝等;了解颜色的表达和运用,如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区别等。
2. 构图:学会构图的基本要素,如对称、线性、平衡等;了解构图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如平面构图、立体构图等。
3. 画材:熟悉常见的美术画材,如铅笔、炭笔、水彩颜料等;了解画材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如颜料的勾兑、刷子的运用等。
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1. 创造性绘画:了解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绘画的基本概念和要求,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注重表现个性等。
2. 手工制作:了解小学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的基本要点,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
3. 艺术欣赏:了解小学美术教学中艺术欣赏的内容和方法,如让学生学会欣赏名家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等。
三、美术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了解小学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如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观察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
2. 游戏教学:了解小学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如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创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3. 实践教学:了解小学美术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意义和方法,如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等。
四、美术知识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1.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了解如何将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如通过绘画来理解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等。
2. 美术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艺术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3. 美术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了解如何展示和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如通过画展、评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豪感。
以上是小学教资考试中与美术相关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小学美术知识点(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美术知识点(基础知识整理)小学美术知识点一、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名称,常见的有红、橙、黄、绿、青、蓝和紫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可以通过加黑或加白来改变。
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程度,红、黄、蓝是最纯的三原色。
2.色彩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
三原色为红、黄、蓝,间色为绿、橙、紫。
3.七种标准色为红、橙、黄、绿、青、蓝和紫。
4.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比较,能够明确区分出差异的关系。
对比色有绿与红、黄与紫、橙与蓝。
5.邻近色是指相邻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等。
6.黑白灰属于无彩色系,可以与其他颜色混合来降低其纯度。
7.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8.暖色系包括红、橙等色相,给人温暖、和谐、活跃的感觉。
冷色系包括蓝、绿等色相,给人阴凉、宁静、深远的感觉。
二.素描基础知识1.素描是用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的一种绘画方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2.素描的三大面包括亮面、灰面和暗面,五大调包括亮面、灰面、暗面、高光和反光。
在素描画面中,需要处理好物体的亮面、暗面、灰面、高光反光、明暗交界线、投影、背景和物体的边缘线等关系。
3.透视是一种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通过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呈现。
透视现象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和近实远虚,同时还有平行透视和角透视两种方式。
4.黄金分割是指比值为1:0.618,是一种美学原则,常用于设计和艺术创作中。
5.人的五官包括眼睛、鼻子、耳朵、口和眉毛。
6.中国画是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
按表现形式分为写意画、工笔画和兼工带写画,其中写意画又可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
按绘画题材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
绘画需要使用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并使用中锋、侧锋和逆锋等不同的笔法。
墨的使用方法包括焦、浓、重、淡和清。
7.水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包括干画法和湿画法。
8.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绘画。
小学美术知识点大全及教育重点梳理与总结
小学美术知识点大全及教育重点梳理与总结一、色彩知识色彩是美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掌握好色彩知识对于小学生的美术学习非常关键。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和掌握色彩知识:1. 常见颜色的认识:学习并认识主要的颜色,如红色、蓝色、黄色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色彩的对比与搭配:学习色彩之间的对比和搭配原则,如冷暖色对比、对比色的搭配等,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3. 调和色彩的运用:学习如何运用调和色彩,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二、绘画技巧绘画技巧是指在绘画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和方法,掌握好绘画技巧可以使小学生的作品更加出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绘画技巧:1. 线条的运用:学习和掌握画线的基本技巧,如直线、曲线、粗细变化等。
2. 图案的绘制:学习绘制一些基本的图案,如波浪线、星星、云朵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3. 色彩层次的运用:学习如何在绘画中运用色彩层次,使画面更加丰富有立体感。
三、素描技法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通过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素描技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素描技法:1. 基本线条描绘:学习基本线条描绘的技巧,如轻重变化、线条粗细等。
2. 透视画法:了解和学习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掌握透视关系的表现方法。
3. 光影处理:学习在素描作品中处理光影关系的技巧,如明暗对比的表现、阴影的叠加等。
四、创意表达创意表达是指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展现个性和想象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创意表达的方法:1. 自由绘画: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视觉联想:通过观察和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 多媒体表达: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媒材进行创作,如水彩画、油画、水粉画等。
五、教育重点梳理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观察和绘画技巧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绘画的基本功。
小学美术知识点总结
小学美术知识点总结一、色彩1. 基本颜色基本颜色是指红、黄、蓝三种颜色,它们是其它色彩的基础,也称为原色。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习三原色的特性和混合规律,掌握基本颜色的搭配和应用。
2. 二次与三次颜色二次颜色是指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如橙色、绿色、紫色。
三次颜色是指由三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如灰色、棕色。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材料进行颜色混合实验,理解二次和三次颜色的组成规律。
3. 色彩的明暗色彩的明暗指的是色彩的深浅程度,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增加或减少颜料的浓淡或通过色彩的明度来表现画面物体的明暗关系。
4. 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冷暖指的是色彩的寒暖程度,红、橙、黄属于暖色,绿、蓝、紫属于冷色。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运用冷暖色彩来表现绘画对象的气氛和情感。
5. 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是指不同颜色在搭配时的对比效果,如明度对比、色彩对比、冷暖对比等。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对比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二、构图1. 构图要素构图是指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包括主体、次体、背景等要素的安排。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合理的构图来使画面更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2. 对比与平衡对比是指画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对比效果,如大小对比、色彩对比、明暗对比等。
平衡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分布平衡,包括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对比和平衡来构建丰富多样的画面。
3. 透视和比例透视是指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关系,包括线性透视和大气透视。
比例是指画面中物体的大小关系,包括比例的准确和变形的表现。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透视和比例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三、造型1. 线条线条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元素,分为直线、曲线、折线等。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线条来描绘和表现画面中的事物和形体。
2. 素描素描是用简单的线条、阴影和明暗来描绘物体的形体和质感。
学生需要通过自然物体或静物来进行素描练习,提高其对线条和明暗关系的把握能力。
3. 立体感立体感是指画面中物体所具有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通过对物体的形体、透视和明暗的表现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1、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2、常用的几种剪纸的方法有阴剪、阳剪、综合法。
3、学习染纸时要一看纸怎么折,二看色怎么配,三看用了多少水,四看作品美不美。
4、外界的物体,透过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变得近大远小。
5、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
6、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7、扇面有扇形、圆形等形状。
9、版面设计就像画画的构图,要考虑内容的主次和图片的聚散,版面整齐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泼的,防止凌
乱和松散,色彩鲜艳的,别让人眼花缭乱,色调朴素的,别缺少生气。
11.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
红、橙、黄是
暖色。
蓝、绿、紫是冷色。
12.制作纸工作品常用到:剪、折、切割、粘、弯曲、插接等加工制作方法。
13.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 ,用笔包括 (落笔 ),( 行笔 ),( 收笔 ). 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14. 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3.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15. 色彩的差别大是(强烈对比)。
在色环中相隔150 —— 180 度,色彩差别小的(弱对比),在色环中相隔60 度以下。
16.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
对,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18.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9.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叫(取景)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应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
(位置、空间以及线条色彩等在画面中的结构组织形式。
)
20.剪彩纸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质朴简洁、内容丰富、富有极强的装饰性。
)其步骤是(起稿、固定画稿、
刻钻剪、裱贴)。
2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 (工笔画和写意画 ),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
25.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四类基本形体去概括。
26.素描的基本调子是(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
五调子是指亮面、灰
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
27.美术字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种。
黑体美术字外形呈方形或长方形且笔画粗状,笔画粗细基本相等。
18.单独纹样是指(与四周无联系的纹样),它是图案的基本单元。
左右上下四面相连的纹样称为四方连续纹样。
28.角隅纹样是装饰边角的纹样,可分为(对称式 )和 (均衡式 )两种。
29.将一分形进行有秩序的反复排列称为重复具有一种秩序的美感。
30.形有秩序的逐渐变化,就叫渐变。
31.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两侧相同就叫做对称,具有一种规则、整齐和稳定的美感。
32 成人的身高为7.5 个头长 ,少年为 6 个头长。
3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
34素描可以分为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
35 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徐悲鸿),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36、色彩画通常有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色彩画常用的笔有尖头笔、圆头笔、扁头笔。
37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纯度、色相。
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色彩的鲜灰程度称为纯度,色彩的相
貌,如红、黄、蓝⋯⋯称为色相。
色彩的明度变化可以通过加白提亮明度、加黑减弱明度。
38、绘画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39、色彩的调配:红 +黄 =橙红+蓝 =紫蓝 + 黄= 绿
40、补色:红 --- 绿;黄 --- 紫;蓝 --- 橙。
在色环中,互成150----180 度的色互为补色,成强烈对比;60 度以内的色成柔和对比。
41、脸谱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
42 、设计一枚邮票,首先要画上合适的图案,再写上“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标明面值金额。
是纪念邮票的还要写上
纪念标题。
43、中国画按绘画题材分:可以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
按表现手法分:可以分为写意画、工笔画和兼工带写。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主要用墨方法有:焦、浓、重、淡、轻。
44 、色彩画根据内容分为:静物画、人物画和风景画。
风景画通常可以分为:远、中、近景物。
12 、剪纸通常可
以分为:窗花和鞋花两类。
我国剪纸有南、北之分,南方细腻,北方粗犷。
45、手工制作的方法通常有:剪、折、刻、撕、粘、贴等。
46.一切色彩都离不开光。
可以说,色彩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映。
47 .物体都有反射和吸收不同色光的特征。
呈红色的是因为它有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他光的特性,白色的物体反射
所有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48.所有颜色相加为白色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而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它们相加为黑色。
49.高光:离光源最近的一点,在画面中就是最亮的一点。
受光面:光源直射处(向光 )是受光面,也叫亮部。
背光面:光源不能直接照射之处(背光)是背光面,也叫暗部。
明暗交界线:亮部与暗部的分界线(光线和球成0 度角的位址)。
投影:球体挡住光线在桌面上形成的阴影。
反光:桌面反射光照射球体所形成的偏亮部分。
26.山水画的方法 :组织山水画的方法有近景有远景 ,就可以构成不同特色的观察空间 .近景可以用匀、皴、点、染的方法具体刻画。
远景可以简略勾、皴,也可以用渲染的方法来画。
山水画的步骤是先根据酝酿构图,然后再画近景或主要景物。
再画远景或陪衬景物,最后用浓墨点苔或有重点地着色和整理。
33.装置艺术是选择一些现成的物品,组合起来,在一个新的标题下,呈现出新的形象。
34.用色彩和笔触表现空间和距离的感觉时,一般近处色彩偏暖,远处偏冷,近处色彩鲜艳,远处灰暗,近
处色彩笔触强烈些,远处笔触柔和些。
35.自然界的一头牛,在毕加索笔下,简化、夸长、改造,被加工成一系列独特的艺术形象。
36.现代绘画设计,更是广泛运用简化、变形。
37.扇面有扇形、圆形等形状。
38. 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是美国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的。
多数飞机由机身、机翼、机尾、起落等装置组成。
39.人类原始衣服和住所都和穿编有关,用多种材料编织的东西,有时它们是生活用品,有时它们却成为艺术佳作。
42. 三角形构图稳定,井字形构图谨严,S 形构图流动,对角线构图爽利。
43.动物的脚比人类的脚更灵敏、更能干、更重要。
44.版面设计就像画画的构图,要考虑内容的主次和图片的聚散,版面整齐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泼的,防止凌乱和松散,色彩鲜艳的,别让人眼花缭乱,色调朴素的,别缺少生气。
45.以古代雕刻为主体的非洲艺术、与西方艺术、东方艺术共同构成世界艺术宝库的三大瑰宝。
46.非洲雕刻造型粗犷夸张,线条简洁概括,不单纯追求形似,更强调作品的节奏感。
47.. 所有的陶艺作品的坯体应该是空心的,并要有一个通气孔。
制陶的过程分为:练泥、制胚、施釉、烧制。
49.立纸造型的创作方法与绳线浮雕基本相同,只是粘贴造型的材料改用了纸条。
50.. 制作纸版的常用材料有:棉花、窗纱、树叶、纤维板、帆布,以及各种不同的纸张等。
51.综合纸版画是利用拼贴、刻线、贴线、撕揭、揉纸等技法,融合各种有肌理的什物材料,综合运用在同
一印制底版上,表现出更为活泼、奇特的艺术效果的纸版画品种。
52.制作纸工作品常用到:剪、折、切割、粘、弯曲、插接等加工制作方法。
53. 夜晚、海景、草地、森林⋯⋯常常画成冷色调,静谧而幽深。
晚霞、秋景、丰收的田野⋯⋯大多是暖色调的,传达出热情和温馨。
54.荷兰画家埃舍尔的《引水渠》描绘的是渠水倒流的奇妙景象。
55.我国唐代有很多有名的陶艺作品如:《三彩天王佣》、《男舞佣》
56. 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有:形与体——形既物体的平面形状,体既物体的体积。
形体与体面——体面既物体外表的面向。
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
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凹下
去的为“低点”或“伏点”。
线与面——相生相依的关系。
结构与形体——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