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教学
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教学教案一等奖
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教学教案一等奖1、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教学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字,会写三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
重点难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背诗导入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2、课件依次展示《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图片。
师: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积累的诗句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3、师:小朋友们看,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之处。
那你们知道咏柳的是谁吗?(生:贺知章)5、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学法指导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
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顺利过关吗?三、第一关:我会认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找一找树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师:好了是吗?那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四、第二关:我会解1、解题:你会扩词吗?我们来扩词!回:回家回来回到乡:家乡故乡乡土偶:偶然偶尔偶遇书:读书书写书信连起来就是:回到家乡偶尔写下这首诗。
2、第一句:离:离开回:回来整句句意:年轻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第二句:音:声音口音改:改变整句诗意:我的口音没有改变,但是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了!第三句:识:认识村里的儿童已经不认识我了第四句:客:客人何:哪里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回乡偶书》精品课件
一群( )的孩子,(
笑呵呵地问道:“
)地跑过来,
?”
8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9
说一说:
• 谁 ‗‗‗‗ 什么 ‗‗‗‗‗‗‗‗的时候到了‗‗‗‗ 。 • 他‗‗‗‗没变,‗‗‗‗变了。 • 他遇到了‗‗‗‗,可是他们‗‗‗‗‗‗‗‗‗‗‗‗。
10
回乡偶书(二)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11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2
课堂归纳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kè hé
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3
ǒu
yīn bìn
偶然 乡音 鬓 毛
shuāi kè hé
衰 老 客人 何处
4
偶然 乡音 鬓毛 衰老 客人 何处
5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6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1
贺知章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后来一 直在外面做官,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 才回到了故乡。这首诗就是贺知章老 先生回到家乡时写下来的。他一共写 了两首《回乡偶书》,我们今天学的 是第一首。
2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
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
yīn
bìn shuāi
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
(二年级语文教案)《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二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投影●四、教学时间:1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二、初读感知1、范读《回乡偶书》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客何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5、质疑并适时解疑。
6、看图说说《回乡偶书》这首诗的大意。
7、我会说:贺知章小时侯离开自己的家乡,直到老了才回来。
在乡间小路上碰上了一群孩子,孩子们地问:“_____________。
”三、朗读感悟1、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身边,你的心情会怎样?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第一句:语速稍慢,读出诗人离乡之久。
第二句:“无改”读得昂扬一些,“衰”读得起伏一些,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之情。
第三、四句:语速稍快,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惊奇。
)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实践活动1、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回乡偶书》。
2、师生评价表演情况●五、指导写字:音客何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六、拓展活动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
●七、设计板书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 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教学评析古诗是我们祖国优秀文学遗产的瑰宝,古诗中有许多诗句,已成为千古名言。
那么怎么教孩子们学古诗,并将一堂古诗课上得生动又有新意?这一直是我在积极思索和探求的问题。
二年级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结合图片、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效果。
(3)理解作Biblioteka 情感:二年级学生理解情感较为表面,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提问、讨论、情景创设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氛围良好。但我注意到,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缺乏自信。为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我可以在设计讨论主题时,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反馈和指导还需加强。在课后练习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并不理想,这说明我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可能还存在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的提升。
(4)课后练习的完成:课后练习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巩固,需要关注学生完成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回乡偶书》这一课。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你们长大后回到家乡,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起探索作者贺知章回乡的故事。
在本次《回乡偶书》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的朗读和生字词学习表现出较高的热情。通过引导他们正确朗读,关注词语的停顿和重音,学生们逐渐体会到了古诗词的韵律美。同时,对生字词的学习也较为扎实,这为后续的课文理解打下了基础。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巩固和拓展词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古诗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巩固和拓展词汇。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学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回乡偶书》的图片、动画等。
2. 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词汇。
3. 参考资料:关于古诗背景的相关故事、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回乡偶书》的背景。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结构、韵律等特点。
(3)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 体会诗情(1)让学生结合图片、动画等,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家乡的美丽。
4. 朗读与背诵(1)分角色朗读古诗,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引导学生尝试背诵古诗,巩固学习成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回乡偶书》教学设计大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回乡偶书》教学设计大全《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教材简说《回乡偶书》是学生入学以来,学习的第十首古诗。
《回乡偶书》可以称为唐诗中的极品。
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
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临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他少小离家老大回,内心是欢喜而又期待的。
乡音无改鬓毛衰,他又是对故乡有着深厚情节的,是深深眷恋的,因此,离乡五十余年,从青壮到暮年,两鬓斑白,依旧不改的是醇厚乡音。
可是,时过境迁,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中那个老人家贺知章,面对故乡的小顽童,在感叹时移世易之余,涌现在心头的或许是那鞍马困顿的人生旅途,是那故乡的清风明月,是那童年时听到的儿歌、吹起的牧笛,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时急切的足音二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感知七言诗的表现形式,但是古诗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文语义表达相差胜远,因此学生对掌握古诗的字面意思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并缺乏系统的读诗法的指导。
从读故事的情感体验方面来看,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解意之后,能获得情感体验。
但大部分的学生,还需要教师引导去体验诗人作诗背后的所思所想所感。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回乡偶书》精彩教学设计吧《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之七(佚名)《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之六(西华师大附小彭赟)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之三(一剪梅发表)《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之五(By: jhxx_yuwen)《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之二(吴呓)《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之四(作者:孙琳珍)《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之一(佚名)《回乡偶书》教学设计及家长开放活动反思(作者:包芳)品词析句自读感悟《回乡偶书》教学设计(黄石市广场路小学张瑞)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回乡偶书》优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回乡偶书》说课稿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三册《回乡偶书》教案与课堂实录。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
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学会感恩和回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1)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古诗《回乡偶书》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 学习材料:生字词卡片、古诗文本。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古诗《回乡偶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2)解释诗题“回乡偶书”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文背景。
(3)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体会意境(1)学生闭眼想象古诗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中的意境。
(2)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情感。
5. 应用拓展(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诗中的场景。
(2)小组合作,创作以“回乡”为主题的诗歌或故事。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古诗《回乡偶书》。
2.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统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文5) 语文园地 回乡偶书 课件(21张PPT)
01 作者简介 02 认字识词
03 课文赏析 04 随堂练习
第一节
作者简介
一、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杭州市萧 山区)人。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晓年尤纵,自号 “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属盛唐前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为 “吴中四士”之一。
第四节
随堂练习
四、随堂练习
从自己的角度说明离家时间很长的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难改鬓毛衰。
同学们下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三、课文赏析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三、课文赏析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在渐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 乡就在镜湖边上。
三、课文赏析
主要看点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 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 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已,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 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 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 活场景所打动。
二、认字识词
偶然 乡音 相识
少小 无改 客人
老大 鬓毛衰 何处
第三节
课文赏析
三、课文赏析
二年级上册25课《古诗二首》之《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25课《古诗二首》之《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回乡偶书》的背景及作者;2.了解诗中的描述和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理解诗歌的描述,尤其是反复出现的“天涯”;2.学生体会诗歌作者回乡的心情和表达方式;3.学生感受和喜欢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情感抒发。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理解古汉语的用词和表述方式;2.学生需要通过诗歌的韵律和抒发情感来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1.《回乡偶书》原文(可拷贝手写或打印);2.粘贴在黑板上的关键字或句子;3.学习和欣赏其他相关的古诗。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演唱其他的古诗,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韵律与美感;2.为学生介绍本节课《回乡偶书》的标题、作者、年代、背景等重点信息。
第二步:课文展现1.将《回乡偶书》的主要内容粘贴在黑板上;2.教师讲解关键的词汇和句子的含义,比如,“天涯”,“孤帆远影”等等;3.通过读诗和解释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回乡偶书》的含义。
第三步:创造情境1.借助图片或是教师口述,让学生了解故乡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等相关信息;2.让学生描绘自己故乡的样子,以及在故乡时感受到的情感。
第四步:加深理解1.学生口头表述感受,让其他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涉及的生动的人和事。
第五步:形成文本1.学生依照所感所闻,记录下自己心目中的故乡;2.学生可以根据课堂上的感受以及对《回乡偶书》的理解来写一篇简短的随笔或小作文。
常见问题1. 学生是否需要背诵这篇古诗?这取决于学校的具体安排,但是学生至少要能够理解这篇文章,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2. 教学目标中包括了“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如何达成这一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情感表达和语言的力量,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用更生动、丰富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故乡。
总结通过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2篇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2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诗中的5个生字,会写“客、何、音”三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紧扣识字教学,巧妙抓住“客”作为切入点,结合“何来”一词扩展开来,让学生思如泉涌,想象万千,再通过品读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读诗、悟诗中懂得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刚才有个小朋友一脸兴奋地告诉我,本周六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请几个小朋友到他家和他一起过生日。
看来,这个小朋友是想干什么呀?(生:请客。
)他想邀请小朋友到他家去――(生:做客。
)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
“请客”、“做客”、“客人”都有一个――“客”字。
对,现在我们就一起把这个“客”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
(师范写,提醒“横撇”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才好看,生书空。
)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客”字,然后生根据同学的发言再写写、记记“客”。
二、读诗悟诗:1、自读全诗,巡视指导: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中恰恰也有一个“客”字,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不认得的字借助下面的小精灵的帮助来读准。
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里。
开始!2、检查自读:①(课件出示词语):偶然、鬓毛、衰老、客人、何处来、乡音②解释:“衰老”(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吗?那形容怎样的人,比较合适?)③解释“何处来”(换种说法:哪里来、什么地方来。
)④解释“鬓毛”。
3、开火车读词语。
4、分小组朗读诗。
3、紧扣“‘客’字”,启发思考:师:老师刚才说这首诗中也有一个“客”字,发现它了吗?师:再读读这句诗,思考一下: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设想:生提问:客是谁?从什么地方来的客?为什么要来?)师:我们一起写“何来”,在“客”后板书:何来?)师:孩子们都很会动脑,提出了几个很好的问题。
老师再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这个“客”是“客”吗?(师在田字格中的“客”下加一个实心圆点,旁打一个问号。
2019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回乡偶书》精品教案
25、古诗两首回乡偶书教材分析:《回乡偶书》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25课《古诗两首》里的第一首古诗,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的一首佳作。
古诗写了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时的喜悦和感慨,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表达了思念、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纪较小,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古诗的学习不能简单地教学词意和诗意。
可以采用组词的方法理解词意,易于让学生接受,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则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点拨。
另外,通过多种朗读、欣赏插图、合作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诗中的5个生字,会写“客、何、音”3个字。
2、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感受诗人当时的喜悦与感慨,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字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入课题,介绍诗人1、板书课题“回乡偶书”。
同学们,叔叔阿姨到你们家里做客,你们是“主人”,他们是“客人”。
可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位老爷爷明明是主人,却被别人当成了远道而来的客人(板书“客?”)。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认识诗人并了解古诗背景: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老爷爷,他就是贺知章,唐朝有名的诗人。
他36岁考上进士,外出到京城做官,由于公务繁忙,交通不便,一直没有回过家乡,直到85岁才回去。
3、揭示课题:《回乡偶书》就是他回到家乡时所写的一首诗。
(1)齐读课题。
(2)通过组词的方法理解“回乡”、“偶书”,注意“书”在古时候是“写”的意思。
(3)读准“偶”,指名读——齐读。
板块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诗人贺知章回到家乡,有所感触,偶然写下了一首诗。
让我们走进古诗,看看他到底写了什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请绿叶帮帮忙。
小学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优质(四篇)
小学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优质目标:1、认识“偶、鬓、衰、客、何”等____个生字,会写“客、何”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
3、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我们班的某某某离开家来富阳读书,离开爸爸妈妈,你想家吗?趁机引入试题:他离开家几天就开始想家了。
那么一个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久别的家乡,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板书:《回乡偶书》。
2、学生齐读。
3、出示头像,介绍诗人。
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
二、自主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通诗,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①出示词语:偶然、鬓毛、衰老、客人、何处来、乡音②解释:“衰老”(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吗?那形容怎样的人,比较合适?)③解释“何处来”(换种说法:哪里来、什么地方来。
)④解释“鬓毛”(图片帮助理解)3、开火车读词语。
4、分小组朗读诗。
二、交流学习,感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行诗。
①自由读,说说大概的意思。
②图片出示(年轻和年老):有哪些变化呀?(家乡的变化)③家乡的变化很大,诗人的样子也发生很多变化,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乡音)解释:家乡话。
④为什么没有变?(说明诗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⑤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____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吗?①自由读,你能说说大意吗?②演一演。
③有感情的读。
三、配乐吟诵,升华诗情。
1、配乐诗朗诵。
(师范读)2、学生学习吟诵。
3、那么怎样读好诗呢?老师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认识“客、何、偶、鬓、衰、”6个生字,会写“音、客、何”三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领悟诗意,能够体会诗的意境。
一、导入:1、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古诗,还记得吗?出示《静夜思》2、指背:谁愿意背给大家听?3、齐读:在古代,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离开了家,要回家是很难的;那时候也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在外地联系家人也很难。
《静夜思》就是李白在外地思念家乡时写的。
试着体会李白想家的感觉,一起读。
4:认识诗人: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课件出示:贺知章)他叫——贺知章。
5、了解诗人:一起来了解一下诗人,小朋友们自己看一遍(出示资料:贺知章10几岁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长大后在京城做官,一直都没有机会回家乡,直到86岁才辞了官,回到家乡。
)指名说:你了解到了什么?6、揭题:贺知章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回到家乡情形会是怎样的呢?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一起学习《回乡偶书》(板书课题)二、读诗题:1、指读、正音、组词:偶(木偶偶像偶尔偶然)2、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3、有什么不懂的?预设(偶:偶然书:书写)回乡偶书就是——贺知章回到家乡偶然写了一首诗三、初读读准1、自读:请小朋友翻到115页,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
2、指读:会读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3、正音:①少:多音字(“少”是多音字,在这里念第四声,你读准了。
)指名读、齐读:少小离家老大回(谁愿意再读读第一句?请你,请你,一起读一读。
)②衰:古音CUI(这个字在现代读衰,在古代读CUI)跟读、指名读“鬓毛衰”:跟老师读“鬓毛衰”,请你读第二句。
开火车读“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无改鬓毛衰4、指读、齐读: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整首诗,大家一起读一遍。
四、再读读好过渡:读古诗,光读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看看老师的提示,你会读吗?1、自读:自己先试一试2、指读:谁愿意来试一试?3、指正:读得很好,想读得更好吗?老师送大家一个读古诗的秘诀:字断,气不断。
小学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优质(优秀5篇)
小学语文《回乡偶书》教案优质(优秀5篇)《回乡偶书》教案篇一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2、齐读、指名读。
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讨论}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
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编故事。
反思: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
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
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回乡偶书》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验年少时离家、年老时回家的感受。
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 《回乡偶书》 (1)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合水小学陈春丽教材分析:《回乡偶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5课《古诗两首》里的其中一首古诗。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的一首佳作。
诗中那个老人家,面对故乡的小顽童,在感叹时移世易之余,涌现在心头的或许是那鞍马困顿的人生旅途,是那故乡的清风明月,是那童年时听到的儿歌、吹起的牧笛,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时急切的足音……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
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临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纪还比较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上课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在课堂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认字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自主识字,因而在认字识字方面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
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要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读出文中的感情。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热情参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运用情境教学法、鼓励欣赏法、识字教学法等一系列方法帮助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看画面,感受诗人当时的喜悦与感慨。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诗歌,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丰富孩子的见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的四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诵读课文。
3、体验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互联网搜索、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咏柳》吗?谁能被一次这首古诗?(一个学生背)师: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一次给大家听。
小学二年级上语文《回乡偶书》板书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语文《回乡偶书》板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回乡偶书》。
2.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朗读、背诵《回乡偶书》,理解诗歌大意。
难点: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喜爱。
3.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在我们心中意味着什么?(二)诗歌解析1.老师出示《回乡偶书》,让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交流对诗歌的理解,老师适当引导。
3.老师解析诗歌中的生字词,如“偶书”、“少小”、“老大”等。
(三)诗歌背诵1.学生分组比赛背诵《回乡偶书》。
2.老师指导学生背诵,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学生展示背诵成果,老师给予评价。
(四)诗歌赏析1.学生交流对《回乡偶书》的感悟。
2.老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老师给予点评。
(五)板书设计1.老师板书《回乡偶书》的生字词。
2.学生跟随老师板书,巩固记忆。
3.老师板书诗歌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层次。
板书内容:《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生字词:偶书、少小、老大、乡音、鬓毛、衰(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背诵《回乡偶书》,家长签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乡偶书》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诗歌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时,板书设计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但在课堂作业环节,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弱,需要加强指导。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回乡偶书》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程度。
3.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背诵、交流、写作等。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回乡偶书》教案新部编本1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回乡偶书》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认识古诗粗心。
能力目标:理解意会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感情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形,领会作者悲伤之情。
二、教课重难点:认识粗心,掌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述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课时数:一课时五、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据题怀疑1、介绍背景。
(出示课件插图)小朋友们,今日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 85 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走开了家乡去修业,走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辛,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好的衣服,但是贺知章战胜困难坚持念书,所以他的书读得特别好。
他和爱饮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同饮酒、作诗,相处得十分和睦。
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踉跄的步子,回到了家乡。
瞧。
这就是他回到村口碰到孩子们时的情形。
小朋友,请你认真察看,谈谈你从中认识到些什么?2、揭露题目: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
读题《回乡偶书》。
3、据题怀疑:⑴读了题目你能谈谈题目的意思吗?要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察看,想一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沟通:自己读懂了什么?3、检查反应:(课件)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尝,感悟理解。
1、师:小朋友,方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认识到贺知章在10 岁那年就走开了家乡,直到 82 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了晚年才 回家。
虽然我说话时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 是耳朵旁边的鬓发都已经白了。
村里的孩子看见我都不认识啦。
都笑嘻嘻地问我:“老爷爷,您是从哪儿 来的呀?”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回乡偶书》教学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超多互动!超多素材!总有你喜欢的。为教学插上翅膀!
贺知章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后来 一直在外面做官,到了八十多岁的时 候才回到了故乡。这首诗就是贺知章 老先生回到家乡时写下来的。他一共 写了两首《回乡偶书》,我们今天学 的是第一首。
自由读《回乡偶书》,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 读通诗句。 2、借助词语手册理解新词语的 意思,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 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划上横线准 备提问。
ǒu
yīn bìn
偶然 乡音 鬓 毛
shuāi kè hé 衰老 客人 何处
偶然 乡音 鬓 毛 衰老 客人 何 处
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