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题库

合集下载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晋级赛题库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晋级赛题库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晋级赛题库一、接龙题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黄鹤楼》唐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6、《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8、《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9、《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0、《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1、《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2、《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13、《塞下曲四首之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4、《清平调三首之一》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5、《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16、《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范仲淹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17、《菩萨蛮》张先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18、《水调歌头》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9、《清平乐》晏殊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20、《清平乐》晏殊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2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2、《木兰花》宋祁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3、《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5、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6、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27、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28、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29、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30、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31、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32、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3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题库(中学组) 河北永清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题库(中学组) 河北永清

永清县“益田杯”中华经典诵读竞赛题库【中学组】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共305篇。

2、赵翼《论诗》中有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中“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

3、《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生民》叙述了周民族的始祖后稷的诞生和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的历史。

4、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的三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

5、“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一诗中的句子,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黄昏时分农家生活的图景。

6、“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爱情诗中的名句,它出自《关雎》一篇。

7、《橘颂》是诗人屈原早期创作的一首咏物述志诗,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的品性,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师表。

8、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涉江》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放江南的凄苦经历,其开头就说:“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地执着于理想的精神。

9、《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描写离别的悲哀,被后人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10、“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11、《诗经·大雅·烝民》是一首杰出的政治颂美诗,诗篇赞美了王室重臣仲山甫的赫赫功绩,塑造了一个德行完美、勤于王事的政治家的形象。

12、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鄘风》中保存了她的诗《载驰》,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13、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本,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1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一诗中的名句。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

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问答题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八斗”指的是:( B )A、诸葛亮B、曹植C、苏轼D、纪晓岚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语出:( C )A、李莫愁 B金庸 C、元好问 D、李商隐3、《西厢记》的作者是:( C )A、马致远B、白朴C、王实甫D、关汉卿4、“瘦金体”出自哪位皇帝之手?( C )A、唐太宗B、唐玄宗C、宋徽宗D、李后主5、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B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6、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D )A、笙B、笛C、萧D、芦笙9、“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B )A、三个月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0、“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哪个历史人物?( A )A、韩信B、张良C、樊哙D、陈平11、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 B )A、生B、净C、末D、丑1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谁的评价( A )A、王维B、孟浩然C、苏轼D、黄庭坚13、孔子是哪国人( B )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14、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 B )A、清B、元C、唐D、宋15、《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 )A、纪传体通史B、编年史C、国别史D、编年体通史16、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时:( C )A、元宵B、端午C、中秋D、清明17、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 ( C )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18、“文武二圣”指的是( D )A、孔子曹操B、老子关羽C、孔子刘备D、孔子关羽19、“小李杜”指( C )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20、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D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描绘的是哪种花卉( A )A、梅花B、兰花C、菊花D、荷花2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o o o • o o o 1.对“经典诵读”的理解正确的是:A.好文章B.名家名篇C.国学经典和名著经典2.“国学经典”的是指:A.只是指“三百千”。

B.只是指“大学”“中庸”。

C.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3.提出“经典诵读”的依据:A.积累语言。

B.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弘扬世界优秀文化。

4.“经典诵读”的内容:A.表现智慧结晶的古书。

B.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

C.一切表现智慧结晶的书。

5.“经典诵读”的教学是指:A.让学生不加理解地随意诵读课文。

B.不需要老师讲解。

C.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6.“经典诵读”教学具体是:A.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诵读。

B.课外的自由诵读。

C.在老师指导下有理解、有步骤的诵读。

• o o o • 7.对“经典诵读”的目的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弘扬优秀文化。

B.为将来的写作服务。

C.弘扬核心价值观。

8.“经典诵读”有效的途径是:o o o o oA.单一的高声诵读B.不出声的静静默读C.多种形式的诵读D.有理解的诵读E.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训练诵读第二篇:经典诵读试题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A)。

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D)。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中华诵读经典考试题及答案

中华诵读经典考试题及答案

中华诵读经典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的《离骚》。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______的《春晓》。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______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的《孟子·离娄上》。

答案:1. 屈原2. 杜甫3. 孟浩然4. 李白5. 孟子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陶渊明D. 白居易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张九龄C. 杜甫D. 王勃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以下哪首诗?A. 《春夜喜雨》B. 《枫桥夜泊》C. 《山行》D. 《赋得古原草送别》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下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李煜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以下哪篇古文?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答案:1. C2. B3. C4. D5. A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2. 描述一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所表达的意境。

3. 简述《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出处及其象征意义。

4. 请解释一下“温故而知新”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答案:1. 这句话意味着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导致危险。

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两者相辅相成。

2. 《登鹳雀楼》通过描绘登上高楼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3. 出自《诗经·周南·关雎》,象征了男女之间的和谐与美好的爱情。

中华经典诵读知识题

中华经典诵读知识题

中华经典诵读知识题中华经典诵读⼤赛综合知识题⼀、选择题1、新⽯器时代的⽂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的原始⽂化。

古遗址被誉为“长江⽂明之源”。

BA、半坡蓝⽥B、仰韶三星堆C、蓝⽥半坡D、三星堆仰韶2、汉字约产⽣于公元前14世纪的,这时期形成的⽂字叫。

CA、周朝前期⾦⽂B、周朝前期甲⾻⽂C、殷商后期甲⾻⽂D、殷商后期⾦⽂3、《岳阳楼记》的作者是,⽂中的⼀句被传诵千古。

DA、⽂天祥“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B、范仲淹“⼈⽣⾃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C、⽂天祥“⼈⽣⾃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D、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4、我国古典⼩说四⼤名著之⼀的是中国古典⼩说的巅峰之作,被后⼈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

A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浒传D、《西游记》5、仅次于亚马逊河与尼罗河的世界第三长河是我国的,我国第⼆长河是,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明的摇篮。

BA、黄河长江黄河B、长江黄河黄河C、黄河长江长江D、长江黄河长江6、我国古代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先提出了“有教⽆类”的教育思想,是他的学⽣记载他及其弟⼦⾔⾏的⼀部著作。

AA、孔⼦《论语》B、孟⼦《孟⼦》C、⽼⼦《道德经》D、屈原《九歌》B、⽥汉聂⽿《义勇军进⾏曲》C、聂⽿⽥汉《黄河⼤合唱》D、⽥汉聂⽿《黄河⼤合唱》8、“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为之,⽽寒于⽔。

”出⾃(A )。

A、《荀⼦》B、《孟⼦》C、《论语》D、《⼤学》9、我们今天所说的长城⼀般是指代的长城,它西起于⽢肃省的嘉峪关,东达辽宁省的。

DA、秦庐⼭B、宋泰⼭C、唐华⼭D、明虎⼭10、我国第⼀部字典是,第⼀部词典是。

AA、《说⽂解字》《尔雅》B、《中华⼤字典》《辞海》C、《说⽂解字》《辞海》D、《中华⼤字典》《尔雅》11、我国明朝时编写的⼀部世界上最⼤的百科全书是。

BA、《四库全书》B、《永乐⼤典》C、《资治通鉴》D、《⽔经注》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这个名句出⾃。

经典诵读知识大赛试题(一二年级组)

经典诵读知识大赛试题(一二年级组)

经典诵读知识大赛试题(一二年级组)薄b ?荷h ?台t ái 乡xi ān ɡ中zh ōn ɡ心x īn 小xi ǎo 学xu ?“中zh ōng 华h u á经j īng 典di ǎn 诵s ?ng 读d ú”知z h ī识s h i 大d à赛s ài 试sh ì题t í (一y i 二e r 年nian 级j i 组z ǔ)一、选xu ǎn 择z ?题t í。

(60分)1、《百b ǎi 家ji ā姓x ìn ɡ》里l ǐ第d ì一姓xìng 是sh ì( C )。

A 、王w án ɡB 、李l ǐC 、赵zh ào2、“上shàng 德d ?不b ù德d ?,是s h ì以y ǐ有y ǒu 德d ?;下x i à德d ?不b ù失s h ī德d ?,是s h ì以y ǐ无w ú德d ? ”是s h ì( B )里l ǐ的d e 句j ù子z i 。

A 、《三s ān 字z ì经jīng 》B 、《道d ào 德d ?经jīng .德d ?》C 、《道d ào 德d ?经jīng .道d ào 篇piān 》3、历l ì史s h ǐ人r ?n 物w ù“武w ǔ松s ōng ”出c h ū自z ì( B )名m íng 著z h ù。

A 、《三s ān 国g u ?演y ǎn 义y ì 》B 、《水shuǐ浒h ǔ传zhuàn 》C 、《西x ī游y ?u 记j ì》4、世s h ì界j i a上shàng 最z u ì大d à的d e 皇huáng 宫gōng 建jiàn 筑z h ù群q ún 是s h ì( C )。

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朗诵题库2021

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朗诵题库2021

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朗诵题库(2021)一、古代部分(15篇).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hdo我,示我周行hdng。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愧tido,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苓。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1.列子-汤问(节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cti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庄子•外篇•知北游(节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

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

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

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ch6n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憎htin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2.礼记•乐记(节选)故曰:乐yue者乐建也。

君子乐16得其道,小人乐蜃得其欲。

以道制欲,则乐加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yud以成其教,乐yud 行而民乡xidng方,可以观德矣。

德者性之端也。

乐yue者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乐yud 之器也。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yu。

器从之。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yu。

不可以为伪。

26.长江三日(节选)(刘白羽)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象不是一只船,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搏斗而前。

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题

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题

三年级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题一.名句联句。

1、儿童相见不相识,()。

2、白发三千丈,()。

3、(),早有蜻蜓立上头。

4、(),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6、(),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8、(),天下谁人不识君?9、(),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12、野旷天低树,()。

13、(),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16、人有悲欢离合,()。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

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所写的《》:的,。

,。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

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野旷天低树苏轼《竹里馆》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明月来相照王维《宿建德江》桃花潭水深千尺刘禹锡《赠汪伦》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泊船瓜洲》同到牵牛织女家王昌龄《浪淘沙》四.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能根据上下文,写出有关诗句吗?1.,江枫渔火对愁眠。

2.举头望明月,。

3.,人约黄昏后。

4.,对影成三人。

5秦时明月汉时关,。

6.,夜泊秦淮近酒家。

写出其他的咏月的诗句吗?试试看。

1.。

2.。

下口小学2010.6四年级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题一、选择题1.《敕勒歌》是()。

A.《北朝民歌》B.《南朝民歌》C.歌唱北方人民破敌卫国的壮志D.描绘大草原辽阔的壮观之美E.称颂大草原人民豪迈乐观的精神气质2.下列诗作是陆游所写的有()。

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朗诵题库

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朗诵题库

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决赛朗诵题库(2018)一、古代部分(15篇)1.诗经·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2.孟子·梁惠王上(节选)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3.楚辞•九歌•河伯(屈原)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4.礼记•学记(节选)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5.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经典诵读考试题库与答案

经典诵读考试题库与答案

经典诵读考试题库与答案1.劝勉世人珍惜光阴、发愤图强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单选题] *(1)《凉州词》(2)《从军行》(3)《题临安邸》(4)《长歌行》√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徒”的意思是什么?()[单选题] *(1)白白地√(2)空(3)只;仅仅(4)从事学习的人3.北朝名歌《刺勒歌》中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单选题] *(1)比喻√(2)对比(3)引用(4)对偶4.《咏鹅》的作者骆宾王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单选题] *(1)宋(2)明(3)唐√(4)清5.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以下属于送别诗的是哪一首?()[单选题] *(1)《咏柳》(2)《悯农》(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登鹳雀楼》6.羁旅诗又称记行诗、行旅诗,是指反映客居异乡的孤寂、漂泊不定的辛苦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等内容的诗歌,其代表作有以下哪首诗歌?()[单选题] *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己亥杂诗》(3)《竹石》(4)《游园不值》7.下列诗歌中属于边塞诗的是哪一首?()[单选题] *(1)《从军行》√(2)《春晓》(3)《望天门山》(4)《独坐敬亭山》8.叙事诗是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的诗歌,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画面。

其代表作品有以下哪首诗歌?()[单选题] * (1)《回乡偶书》√(2)《咏柳》(3)《静夜思》(4)《山行》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哪一首边塞诗?()[单选题] *(1)《凉州词》√(2)《出塞》(3)《从军行》(4)《塞下曲》10.唐朝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一诗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边塞地势辽阔宽广的诗句是以下哪一句?()[单选题]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诵读大赛初赛朗读题库2024

诵读大赛初赛朗读题库2024

诵读大赛(初赛)朗读题库(2024)请选手从下列题库中分别选择古代部分1篇、现代部分1篇,共2篇参赛。

一、古代部分(15篇)1. 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2. 墨子·非攻(节选)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3. 孟子·滕文公下(节选)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4. 庄子•秋水(节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题库1、幽独空林色,___________。

A.朱蕤冒紫茎B.岁华尽摇落C.芳意竟何成2、驿外断桥边,__________。

A.无计留春住B.寂寞开无主C.帘幕无重数3、仙人有待乘黄鹤,_______________。

A.海客无心随白鸥B.玉箫金管坐两头C.楚王台榭空山丘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______________。

A.如日月之代明B.道并行而不相悖C.辟如四时之错行5、_____________,处处闻啼鸟。

A.春眠不觉晓B.花落知多少C.夜来风雨声6、日落山水静,__________。

A.动息如有情B.为君起松声C.去来固无迹7、人日题诗寄草堂,_____________。

A.遥怜故人思故乡B.心怀百忧复千虑C.愧尔东西南北人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___。

A.问影疏香暗B.一夜鱼龙舞C.灯火阑珊处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_____________。

A.畏君主B.畏道法C.畏圣人之言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______________。

A.物有本末,事有始终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C.先城其意,致知格物11、城边有古树,__________________。

A.高卧沙丘城B.日夕连秋声C.我来竟何事12、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照驿墙。

A.因思杜陵梦B.槲叶落山路C.凫雁满回塘13、__________,胜作一书生。

A.宁为百夫长B.心中自不平C.风多杂鼓声14、《诗》《书》《易》,《礼》《春秋》,__________,当讲求。

A.说五经B.号六经C.号四书15、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

A.白日依山尽B.黄河入海流C.更上一层楼16、举头望明月,__ _。

A.床前明月光B.低头思故乡C.疑是地上霜17、苏老泉,__________,始发愤,读书籍A.二十七B.八十二C.久亲师18、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

A.望其项背也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仁者安仁19、父子恩,夫妇从,__________,弟则恭。

A.兄则友B.兄则有C.哥则友20、小德川流,__________________。

A.大德敦化B.上律天时C.下袭水土21、居延城外猎天骄,__________________。

A.秋日平原好射雕B.破虏将军夜渡辽C.白草连天野火烧22、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A.千呼万唤始出来B.移船相近邀相见C.添酒回灯重开宴23、交友投分,。

A.切磨箴规B.孔怀兄弟C.同气连枝24、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

A.大弦嘈嘈如急雨B.大珠小珠落玉盘C.小弦切切如私语25、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__________________。

A.未可与立B.未可与权C.未可与言2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__________。

A.不知义B.不知错C.不知一27、__________,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A.读史者B.若梁灏C.莹八岁28、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

A.孤帆天际看B.北风江上寒C.平海夕漫漫29、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

A.更在斜阳外B.好梦留人睡C.竟无语凝噎30、物是人非事事休, __________。

A.日晚倦梳头B.也拟泛轻舟C.欲语泪先流31、将上堂,。

A.声必扬B.声必亮C.声必晰32、__________,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A.作《大学》B.作《诗经》C.作《中庸》33、融四岁,__________,弟于长,宜先知。

A.就让梨B.能让梨C.来让梨34、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

A.遥怜故人思故乡B.身在南蕃无所预C.多少楼台烟雨中35、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A.同是天涯沦落人B.梦啼妆泪红阑干C.又闻此语重唧唧36、父子有亲,君臣有交,。

A.夫妇有别B.长幼有序C.朋友有信37、善相劝,。

A.德皆建B.礼皆建C.义皆建38、______________,卷雾出山楹。

A.驱烟寻涧户B.肃肃凉景生C.加我林壑清39、__________________,王粲春来更远游。

A.贾生年少虚垂涕B.绿杨枝外尽汀洲C.迢递高城百尺楼40、骁腾有如此,______________。

A.风入四蹄轻B.万里可横行C.锋棱瘦骨成41、道听而途说,__________________。

A.非礼也B.德之弃也C.德之贼也42、木落雁南度,_______________。

A.北风江上寒B.我家襄水曲C.遥隔楚云端43、,重且舒。

A.凡说字B.凡吐字C.凡道字44、雨中百草秋烂死,_____________。

A.阶下决明颜色鲜B.开花无数黄金钱C.临风三嗅馨香泣45、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A.慈母手中线B.意恐迟迟归C.谁言寸草心46、永忆江湖归白发,_________________。

A.猜意鹓雏竟未休B.欲回天地入扁舟C.不知腐鼠成滋味47、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__________。

A.至纣亡B. 始诛纣C.楚汉争48、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______________。

A.静而后能安B.虑而后能得C.安而后能虑49、君子之于物也,。

A.仁之而爱物B.仁之而弗亲C.爱之而弗仁50、凡出言,。

A.礼为先B.信为先C.诚为先51、知者乐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仁者乐山B.仁者静C.仁者寿52、上和下睦,。

A.夫唱妇随B.乐殊贵贱C.礼别尊卑53、草木变衰行剑外,__________________。

A.兵戈阻绝老江边B.忆弟看云白日眠C.闻道河阳近乘胜54、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A.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B.守约而施广者,善道也C.守约而施搏者,善道也55、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

A.胡天八月即飞雪B.千树万树梨花开C.北风卷地白草折56、人借物,。

A.有勿吝B.有勿惜C.有勿悭57、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A.念天地之悠悠B.前不见古人C.后不见来者58、不以六律,。

A.不成五音B.不正五音C.不能正五音59、千秋万岁名,______________。

A.将老身反累B.苦道来不易C.寂寞身后事60、饮酒醉,。

A.最为耻B.最为丑C.最为陋61、__________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

A.在天愿作比翼鸟B.天上人间会相见C.一别音容两渺茫62、_________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A.天生丽质难自弃B.回眸一笑百媚生C.养在深闺人未识63、用人物,。

A.须明示B.须明求C.须请求64、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_。

A.两处茫茫皆不见B.此恨绵绵无绝期C.不见玉颜空死处65、老兔寒蟾泣天色,____________________。

A.鸾佩相逢桂香陌B.玉轮轧露湿团光C.云楼半开壁斜白66、往者不可谏,。

A.来者犹可追。

B.去者不可追C.去者犹可追67、人生如梦,__________。

A.一时多少豪杰B.多情应笑我C.一樽还酹江月68、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A.千里共婵娟B.天涯共此时C.高处不胜寒69、弦歌酒宴,。

A.矫手顿足B.接杯举殇C.悦豫且康70、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___________________。

A.上老老而民兴孝B.上长长而民兴弟C.上恤孤而民不倍71、红颜未老恩先断,__________________。

A.夜深前殿按歌声B.斜倚熏笼坐到明C.泪湿罗巾梦不成72、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

A.死而后已B.仁以为己任C.任重而道远73、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A.溪云初起日沉阁B.蒹葭杨柳似汀洲C.一上高城万里愁74、______________,万夫莫开。

A.一夫当关B.朝避猛虎C.夕避长蛇75、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

A.却算游程岁月遥B.长洲苑外草萧萧C.疑是银河落九天76、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

A.人比黄花瘦B.月有阴晴圆缺C.半夜凉初透77、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

A.将登太行雪满山B.忽复乘舟梦日边C.直挂云帆济沧海78、君子怀德,_____________。

A.小人怀土B.小人怀惠C.小人多怨79、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

A.载不动、许多愁B.人悄悄,月依依C.欲语泪先流80、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

A.桃花流水鳜鱼肥B.斜风细雨不须归C.西塞山前白鹭飞81、_________________,露桃花里不知秋。

A.今日乱离俱是梦B.夕阳唯见水东流C.银烛树前长似昼82、不关己,。

A.莫闲管B.莫管闲C.莫要管83、______________,天涯日又斜。

A.春日在天涯B.莺啼如有泪,C.为湿最高花84、民为贵,。

A.君则轻B.君为轻C.社稷次之85、无情最是台城柳,________________。

A.江雨霏霏江草齐B.依旧烟笼十里堤C.六朝如梦鸟空啼86、昨夜雨疏风骤,__________。

A.应是绿肥红瘦B.浓睡不消残酒C.却道海棠依旧87、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_。

A.千金散尽还复来B.但愿长醉不复醒C.斗酒十千恣欢谑88、_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B.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C.朝如青丝暮成雪89、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诲人不倦B.默而识之C.信而好古90、一川烟草,满城风絮,__________。

A.梅子黄时雨B.只有春知处C.一夜鱼龙舞91、_________________,惟有饮者留其名。

A.古来圣贤皆寂寞B.请君为我倾耳听C.与尔同销万古愁92、________________,池月渐东上。

A.山光忽西落B.散发乘夕凉C.荷风送香气93、大漠风尘日色昏,______________。

A.前军夜战洮河北B.已报生擒吐谷浑C.红旗半卷出辕门94、君子中庸,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小人之中庸也B.小人反中庸C.小人而无忌惮也95、巴陵无限酒,___________________。

A.醉杀洞庭秋B.平铺湘水流C.争拂酒筵飞96、十年生死两茫茫,__________。

A.不思量,自难忘B.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C.小轩窗,正梳妆97、________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A.千里黄云白日曛B.天下谁人不识君C.丈夫贫贱应未足98、樊迟问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