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一、病例分析
1. 了解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分析病例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
3. 提供实际病例模拟训练机会,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科知识
1. 掌握心血管、呼吸、内分泌、消化等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2. 学习专科相关检查、诊断和治疗技术
3. 深入了解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
三、实验技能
1. 学习临床医学实验室技术,如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手段
2. 掌握基本内科检查方法,如听诊、触诊、压痛点等
3. 提高分析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的能力
四、诊断能力
1. 培养对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2. 学习临床推理和病情评估,制定合理诊疗方案
3. 提高处理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
1. 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讨论,拓展学生学科领域的视野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快速掌握和灵活运用
六、教学内容
1. 内科学基本原理、临床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2. 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要点
3. 内科学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
七、评估方式
1. 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内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病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医学文献阅读,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技术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试,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上是内科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并培养优秀的内科医学人才。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1.呼吸系统疾病(1)总论:熟悉呼吸系统的防御解剖功能特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近代诊断方法。
(2)上呼吸道感染: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了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和诊断标准。
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机体与外界因素对发病的关系及病理变化特征。
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
(4)肺动脉高压与肺原性心脏病: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及诊断方法。
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了解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原理、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原理。
了解本病是以肺功不全为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5)肺栓塞:掌握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熟悉肺栓塞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肺栓塞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6)支气管哮喘:熟悉本病的发病机理,其发作与炎症因素、神经因素及某些诱发因素的关系。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合理应用平喘药物,尤其是抗炎药物和β2受体兴奋剂。
掌握重度哮喘的处理。
(7)支气管扩张症:熟悉支气管扩张症发病机制、病理类型。
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8)呼吸衰竭: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
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意义。
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9)肺炎: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
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10)肺脓肿: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了解肺脓肿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及预后和预防。
完整word版,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 143L01B学分数:5周学时:5总学时: 85学时分配:理论85开课学期: 3.2开课学院:医学院英文名称: Internal Medicine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网络课程地址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15第五章高血压2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0.5第六、九章心肌和心包疾病2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2第八、十章心脏瓣膜病及感染性心内4性肺疾病膜炎第四章支气管哮喘2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8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2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2第四、六章慢性胃炎、胃癌2第七章肺结核2第五章消化性溃疡2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第七章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2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1第八章炎症性肠病1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1第十二、十五章肝硬化、脂肪性肝病(非4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第十二章胸膜疾病1第十七章肝性脑病1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0.5第十八章胰腺炎(急性胰腺炎)2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0.5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2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18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12第二章心力衰竭4第一章总论2第三章心律失常2第二、三章肾小球疾病概述及肾小球2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4第四章肾病综合征2(2、 3、4 节)续上表: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八章尿路感染2第十章淋巴瘤2第十二章急性肾损伤2第十四章出血性疾病概述1第十三章慢性肾衰竭2第十五章紫癜性疾病(血小板减1少性紫癜)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12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7性疾病第二章贫血概述1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第三章缺铁性贫血1第二十一章糖尿病4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1第八篇风湿性疾病3第六章溶血性贫血2第三章类风湿性关节炎1第九章白血病3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2基本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及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内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涵盖了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内科学课程提供一个详细的框架,确保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内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
2. 目标和要求- 掌握常见的内科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病例中分析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
-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内科学的基本操作和常见疾病的处理。
-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患者及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有效合作。
3. 教学内容3.1 内科学基础知识- 内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内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内科学疾病分类和流行病学- 内科学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内科学的临床表现和病史采集- 内科学的体格检查方法3.2 常见内科疾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胰腺炎等- 泌尿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等-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3.3 内科诊断和治疗- 内科学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技术- 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内科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内科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护理4.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内科学基础知识和常见疾病的原理、病理生理等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
- 病例讨论: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网络学习: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内科学相关内容,并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
5. 课程评估-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病例讨论、实践操作等综合评定。
- 考试成绩: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
《内科学》教学大纲(192学时)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内科学课程编号:N3070091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192讲课学时:128见习学时:64学分:12适用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骨干课程之一,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它与其他各科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
尤其是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基础学科的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内科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为日后医疗、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内科学的基本内容很广,可分为多个专科。
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
教学方法分理论课教学与临床见习二大部分。
在教学中,要求根据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为主要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结合网络课件和专题讲座等,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全面牢固地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在教学中需注意介绍一些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检查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
同时还需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
内科学教学大纲预防医学专业使用
内科学教学大纲预防医学专业使用一、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内科学1.2学时数:总学时12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80学时,实践学时40学时1.3主要内容:内科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向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介绍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
通过讲授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疾病诊治技巧,培养学生对常见内科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提高其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2.1知识与理解2.1.1熟练掌握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分类体系和科学方法。
2.1.2理解和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等。
2.1.3掌握常用的内科检查技术和诊断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鉴别诊断内科疾病。
2.2技能与能力2.2.1具备日常内科疾病的基本诊治能力,包括简单内科检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常用实验室检查等。
2.2.2能够制定合理的内科诊疗方案和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有效的随访管理。
2.2.3具备常见内科急危重病的急救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3心理与态度2.3.1培养良好的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秉持患者至上、医者仁心的原则。
2.3.2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内科疑难病例。
2.3.3培养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内科临床水平。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3.1内科学基础知识(理论学时50学时)3.1.1内科学基本概念和分类体系3.1.2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3.1.3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巧3.1.4常用内科辅助检查技术和诊断方法3.2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治(理论学时20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3.2.1呼吸科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3.2.2心血管科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等)3.2.3消化科疾病(如胃溃疡、肝炎等)3.2.4内分泌科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3.2.5血液科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3.2.6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尿毒症等)3.2.7神经内科疾病(如中风、癫痫等)3.3内科急危重病的处理(理论学时10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3.3.1治疗过程中的鉴别诊断和处理技巧3.3.2急救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处理3.3.3急救器械的使用和维护3.3.4与其他科室的协同配合和团队合作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理论知识的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例演练等4.2实践环节的安排:实际病例观摩、临床实习、技能培训、模拟操作等4.3教材与参考书:选用内科学教材和内科学相关的参考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一篇绪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它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内科学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与营养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等。
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过程,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在基础医学的基础上,用先进的医学思想和现代医学的成就,系统地传授内科学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注重临床思维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基本内容1、内科学的学习方法2、内科疾病的诊断3、内科学的进展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医疗、防治和科研的展望。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1、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3、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4、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5、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肺炎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肺炎的分类(包括解剖分类、病因分类和患病环境分类)。
2、熟悉病原体引起肺炎的途径。
3、掌握肺炎的诊断程序(确定肺炎,评估严重程度和确定病原体)4、掌握肺炎的治疗原则5、了解肺炎的预防6、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7、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8、了解军团菌肺炎、肺部真菌感染等。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1、肺炎的定义、流行病学概况2、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3、肺炎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4、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如何确定病原体5、肺炎的治疗6、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X 线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7、感染性休克的治疗8、自学其他病原体肺炎肺脓肿一、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肺脓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要点。
内科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骨干课程之一,近年来医学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新进展为《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素材。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在突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反映医学研究的新成果,并能更好地切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教研室主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单位组织我校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省立医学院等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的临床骨干教师编写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大纲,本教学大纲有以下特点:(1)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及我校的教学特点,对每个系统疾病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使理论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更加切合当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兼顾到执业医师考试的基本要求。
(2)明确了每一章节“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每个章节都增加了部分“课后思考题”,更有利于与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安排更具有层次感,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
(3)对《内科学》临床见习课教学大纲作了比较大的修订,如:明确了教学查房和临床医疗查房的内容和作用;明确了各系统必须见习的病种等。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示教和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能获得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内科学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广泛和重要的学科之一,涵盖了人体各系统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内科学知识,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理解内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3. 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4.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5. 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内科学基础1. 内科学的定义和范畴。
2. 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3. 病理生理学基础。
4. 临床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
5. 常见临床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
6. 内科学基本技能操作。
第二部分呼吸系统疾病1. 呼吸系统解剖与生理。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
4. 肺癌、胸腔积液等。
第三部分循环系统疾病1. 循环系统解剖与生理。
2.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3. 冠心病、高血压等。
4. 心肌炎、心肌病等。
第四部分消化系统疾病1. 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
2. 胃炎、肠炎等。
3. 肝硬化、胆囊炎等。
4. 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
第五部分泌尿系统疾病1.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
2.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3.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4. 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5.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6.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7.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
8.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等。
9.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等。
10.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11. 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12. 中毒与理化因素疾病:药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13. 其他:如恶性肿瘤等。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2024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内科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涵盖了对人体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内科学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内科学知识的纲要,旨在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内科疾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内科学教学大纲(一)为主题,分为五个大点来概述其内容。
正文:大点一:基础知识1. 疾病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常见内科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2. 解剖和生理学:系统介绍人体各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知识,如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等。
3. 病因与发病机制:探讨内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如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
4. 临床表现与诊断:详细描述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如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等。
5.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介绍内科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方法,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大点二:内科专科1. 心血管内科:介绍心血管内科的疾病诊疗方案和常用药物,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2. 呼吸内科:探讨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3. 消化内科:介绍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如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4. 内分泌科:探索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5. 肾内科:详细描述肾内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如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大点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强调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在内科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2. 临床鉴别诊断:介绍内科疾病鉴别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鉴别等。
3. 影像学诊断技术:探讨内科疾病中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如X线、超声等。
4. 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指导学生正确解读常见内科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5. 病理学诊断的意义:介绍病理学诊断在内科疾病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大点四:治疗原则和药物应用1. 治疗原则:阐述内科疾病治疗的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内科学是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科目,并广泛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方法。
在内科学教学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及优秀的临床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医学实践中的挑战。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了解内科学中常见的急性和慢性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3.学会诊断常见病、多发病和罕见病的方法。
4.了解内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补,如内分泌学、神经病学、运动学、感染病学等。
5.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6.通过实践和训练,掌握医学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1.内科学基础知识(1)人体生理和生物化学基础(2)循环系统(3)呼吸系统(4)消化系统(5)泌尿生殖系统(6)神经系统2.常见内科疾病(1)心血管疾病(2)呼吸道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4)肝胆疾病(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6)内分泌和代谢疾病(7)免疫系统疾病(8)血液系统疾病(9)感染性疾病(10)神经系统疾病3.临床实践技能(1)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2)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3)诊断和治疗常见内科疾病(4)药物治疗和监测(5)危重病人抢救和管理四、教学方法1.听课,参加班级讨论和讲座,学生需要自主阅读并复习相关参考书籍。
2.案例研究和模拟病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诊断和治疗流程。
3.临床实习和实践培训,让学生接触医学实践操作技能。
4.小组活动和学科论坛,增进与同学和专业团队的合作交流。
5.患者安全和医学伦理课程,培养医学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五、考核方法1.平时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和综合评价。
2.考试:包括知识储备、案例分析和操作技能考查。
3.临床实习和实践评估。
六、总结内科学教学是医学系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培训,为学生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和素质,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内科医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绪论【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熟悉】内科疾病的诊断。
【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掌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1、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掌握】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第一节肺炎概述【掌握】1、肺炎的病因与分类2、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肺炎的的治疗原则。
【熟悉】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肺炎链球菌肺炎【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点。
【了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掌握】1、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了解】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掌握】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2、掌握肺脓肿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2学时)【掌握】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2学时)【掌握】1、掌握肺结核的病因;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的正确使用及大咯血的治疗。
【熟悉】1、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2、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
【了解】1、肺结核的流行病学2、结核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内科学》教学大纲(本科)
内科学一、课程简介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总论了解内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及展望。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掌握内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内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病理、预防;流感的特点。
3.肺炎掌握内容:肺炎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治疗;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肺炎的概述、发病机制,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其他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厌氧菌、真菌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4.肺脓肿掌握内容: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肺脓肿的病理、预防。
5.支气管扩张症掌握内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预防、预后。
6.肺结核掌握内容:肺结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核病在人体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肺结核的痰菌检查、X 线特点与病理变化特点)、诊断方法、要点与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一、课程简介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是研究诊治人类各系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更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
从前内科学的范围很广,还包括了传染病、神经病和精神病等,由于学科的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传染病、神经病和精神病等已由内科学分出,成为独立的学科。
目前,内科学教研室主要承担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与营养、结缔组织与风湿等8个系统疾病的教学任务,包括106学时的理论教学,80学时的临床见习任务。
即使如此,依然是临床教学中最重要的理论课、见习实习课和考试课。
内科学学习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系统学习包括课堂系统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内科学理论与临床教学着重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当然内科学理论教学还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对疾病才能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因此,内科学的学习过程又是对大学基础阶段所学知识的复习、掌握和临床应用。
内科学(包括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教授与掌握的情况直接决定着毕业生的质量。
理论教学采用全国统编教材,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联系临床,重点讲授某个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临床见习则要根据临床病人的情况,重点了解和掌握某个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同时,要了解和掌握临床基本操作规范,如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病例的书写、以及各种诊断穿刺、各种检查单的分析等,总而言之,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包括诊断学所学)用于临床,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并巩固理论知识。
故此,临床见习以见、以应用为主,方法多样,不拘一格,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临床诊疗实践,要将从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来检验书本知识的正确性。
《内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编号:1学时数:178其中见习学时:58学学分:10.0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一、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一)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取、体格检查等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技术,结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的临床思想方法,作出全面诊断。
(三)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
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基础学科与内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诊断及防治上的实际问题,又从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充实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五)对急、危、重病人有一定应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在内科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活动。
注意培养学生自学和讨论,亲自参加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救死扶伤的良好医德医风,重视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内科学专科教学大纲(新编)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内科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Medicine(三)开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四)课程性质: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
它即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
它既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又与它们存在密切的关系。
(五)教学目的:《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六)教学内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2、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3、学好内科学的方法。
4、内科疾病的诊断。
5、内科学的新近展。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126 学时分数: 7学分(八)教学方式:以传统板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篇绪论教学要点:1、熟悉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学习方法、认识内科学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2、了解内科学的新近展。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2、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3、学好内科学的方法。
4、内科疾病的诊断。
5、内科学的新近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二章慢性支气管炎教学要点: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2、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第四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教学要点: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教研室:内科学开课院(部):临床医学院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学分: 10.5 总学时: 192 理论学时: 104 实验(见习)学时: 88 课外学时: 0开课对象:临床医学教材:内科学,葛均波、徐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参考资料:【1】内科学,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2】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6版【3】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14版【4】内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刘文励、叙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2版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在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内科学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精读的课程。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
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规范的工作程序。
《内科学》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理论学习包括课堂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诊疗实践,将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努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尚的医德,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内科学》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讲解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
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达到:①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收集可靠而完整的病史,进行全面正确而细致的体格检查,利用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作出合乎逻辑和客观的综合判断,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②掌握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治疗计划;③针对每个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④在理论学习和生产实习的过程中,锻炼独立思考和独立进行临床工作的能力,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掌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为医疗、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时安排课程学时安排表三、课程内容第一篇绪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了解内科学的范围与内容、学习方法;了解内科医师的要求和目的;了解内科学发展与基础医学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内科医师应具备的素质。
难点:临床思维的培养。
(三)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1.内科学的范畴和内容?2.临床医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3.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医生?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20学时)第一章总论(1学时)(一)基本内容掌握呼吸系统的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熟悉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防治及研究进展。
(二)重点、难点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诊断。
难点: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三)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1.如何理解呼吸系统结构功能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2.试述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一)基本内容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熟悉急性支气管-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了解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措施。
(二)重点、难点重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难点:普通感染与流感的鉴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三)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A病毒,B细菌,C真菌,D衣原体,E支原体2.简要病史:男性,20岁,发热伴鼻塞2天. 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按照标准住院病例要求,围绕以上主诉,请叙述应如何询问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的内容,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学时)(一)基本内容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掌握本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关系,掌握本病与支气管哮喘的区别,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分级、鉴别诊断;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了解本病的治疗和预防。
(二)重点、难点重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分级。
难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三)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1.病例分析题:女性,55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肿型患者。
近年来轻微活动即感气急,咳嗽轻,咳痰少。
血气分析:Pa029.3kPa(70mmHg),PaCO2 4 8kPa(36mmHg)。
(1)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该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为A.通气功能障碍B.换气功能障碍C.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并存D.肺泡膜增厚所致弥散功能降低E.通气/血流比例降低(2)该COPD患者病情发展已出现A.I型呼吸衰竭B.Ⅱ型呼吸衰竭C.低氧血症D.高碳酸血症E.以上都不是第四章支气管哮喘(2学时)(一)基本内容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熟悉本病分级及分级治疗方案;了解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重点、难点重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难点:支气管哮喘病情分级及分级治疗方案。
(三)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1.男性,24岁。
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10年余,再发加重3h。
查体见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明显减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8次/分,可触及奇脉。
(1)最可能的诊断是:()A.支原体肺炎B.支气管哮喘C.支气管内膜结核D.原发性支气管肺癌E.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2)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程度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痰细胞学B.胸部CTC.动脉血气分析D.PEF占预计值%E.皮肤过敏源试验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1学时)(一)基本内容掌握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熟悉支气管扩张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了解支气管扩张的预防。
(二)重点、难点重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难点:支气管扩张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三)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1.女性,40岁,10多年来经常咳嗽,有时咳黄痰,3天前突然咯血约150ml.查体: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胸片:双肺下野纹理略增强,你考虑诊断可能是()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扩张症、C.支气管内膜结核、D.支气管肺癌、E.支气管囊肿继发感染2.女性,25岁,既往健康,突然咯血约500ml,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胸X线片双肺下野纹理增粗(1)你认为诊断应是()A.急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扩张症C.支气管内膜结核D.支气管肺癌E.急性肺梗死(2)为明确诊断可进一步做下列哪项查()A.胸CTB.肺功能测定C.痰细菌培养+药敏D.痰抗酸杆菌涂片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目前治疗的关键是()A.保持呼吸道通畅B.应用垂体后叶素C.高效广谱抗生素D.尽快做胸CT明确出血部位E.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止血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CBL教学)第一节肺炎概述(一)基本内容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病原体、抗生素治疗原则,掌握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熟悉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熟悉肺炎的诊断方法,评估肺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了解肺炎的分类,了解确定肺炎病原体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病原体、抗生素治疗原则,以及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和治疗。
难点:肺炎的诊断,评估肺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三)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1.女性,30岁,5天前淋雨后发冷发热胸痛,咳嗽,气短,既往有结核病史。
查体:左肺下部叩浊,可闻水泡音,痰结核菌集菌阴性,白细胞32×10^9/L,胸片左肺下叶大片状致密阴影,考虑诊断为()A.浸润型肺结核B.阻塞性肺炎C.肺脓肿 D 肺炎球菌肺炎 E 病毒性肺炎2.女性病人,既往有肾炎史,此次于 2天前患肺炎球菌肺炎,WBC2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尿常规:WBC1~3/HP,RBC4~8/HP,蛋白(++),细颗粒管型0~1/HP,以下哪项治疗为宜()A.红霉素+SMZˉTMPB.先锋霉素V号C.青霉素+庆大霉素D.青霉素+链霉素E.青霉素3.女性,55岁,既往健康,3周前急性起病,发冷发热,较多量脓血痰,呼吸困难,发绀,体征:右肺叩呈浊音,听诊有水泡音,白细胞25×10的9次方/L,中性92%,胸片右下肺大片状阴影,边不清楚,其中有数个空洞和液平面,伴有局限性液气胸,诊断最可能是()A.支原体肺炎B.过敏性肺炎C.病毒性肺炎D.肺结核继发感染E.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第二节肺脓肿(一)基本内容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肺脓肿的病理、实验室检查及预防。
(二)重点、难点重点:肺脓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难点:肺脓肿的发病机制。
(三)习题及课外教学要求1.男性、34岁。
因“发热、咳嗽20天”就诊。
【现病史】 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咯痰。
体温于夜间升高明显,最高可达39℃。
痰为灰黑色,量中等,易咔出。
曾在外院做X线检查示:双肺多发性空洞和结节病灶,当时考虑为“肺结核”,给与链霉素、异烟肼抗结核治疗10天,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复查胸片病变较前加重,随转入我院。
患者发病来主感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15KG,无胸痛、关节痛、皮疹、呕吐、腹泻、尿频、尿痛等症状。
【既往史】半年前感觉左耳听力下降,头痛,外院诊断为“中耳炎、上颌窦炎”,抗炎治疗无效;2个月前患者因拔除左下第三磨牙后出现左侧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给与“青霉素、甲硝唑”等药物后肿胀消退,遗留有张口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