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实务重要法条(20118)解读
代理责任法律规定(3篇)
![代理责任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1997e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e.png)
第1篇一、引言代理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提高了民事活动的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代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代理人可能滥用代理权、超越代理权限等,从而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为了规范代理行为,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民法典》对代理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从代理责任的法律规定出发,对代理责任的构成、代理人的义务、责任承担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代理责任的构成要件1. 代理行为存在代理责任的构成首先要求代理行为的存在。
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行为可以是法律行为,也可以是事实行为。
2. 代理人有代理权代理人有代理权是代理责任构成的必要条件。
代理权是指代理人依据法律规定、授权委托书或者其他法律文件,代表被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
代理权可以是法定代理权,也可以是委托代理权。
3. 代理行为违法或者超越代理权限代理责任构成的关键在于代理行为违法或者超越代理权限。
违法的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违反法律规定,实施违背法律的行为;超越代理权限的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超出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 代理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代理责任的构成要求代理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代理行为直接导致被代理人遭受损失的事实关系。
5. 被代理人遭受损失代理责任的构成要求被代理人遭受损失。
损失是指被代理人在经济、精神等方面遭受的不利益。
三、代理人的义务1. 履行代理职责的义务代理人应当根据代理权限,积极履行代理职责,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代理人不得擅自放弃、变更代理权限,不得违反被代理人的意志实施代理行为。
2. 保密义务代理人对其在代理过程中知悉的被代理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负有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给他人。
3. 不得滥用代理权的义务代理人不得滥用代理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恶意代理、欺诈代理、超越代理权限代理等。
民事代理行为的法律规定(3篇)
![民事代理行为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53a9b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9.png)
第1篇一、引言民事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
在我国,民事代理行为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民事交易的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我国民事代理行为的法律规定。
二、民事代理行为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民事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关系。
2. 特征(1)代理行为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民事代理行为涉及三方主体,即代理人、被代理人和第三人。
(2)代理行为的授权性。
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的前提是获得被代理人的授权。
(3)代理行为的独立性。
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独立地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4)代理行为的后果性。
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三、民事代理行为的法律规定1. 代理人的资格与能力(1)代理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代理人不得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代理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 代理权的取得与行使(1)代理权的取得。
代理权的取得方式包括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托代理。
(2)代理权的行使。
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 尊重被代理人的意思表示;② 不得超越代理权限;③ 不得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④ 不得泄露被代理人的商业秘密。
3. 代理行为的效力(1)有效代理。
有效代理是指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2)无效代理。
无效代理是指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违反法律规定或违背被代理人真实意思表示,导致代理行为无效。
(3)可撤销代理。
可撤销代理是指代理人行使代理权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被代理人可以请求撤销代理行为。
4. 代理行为的责任承担(1)代理人的责任。
代理人因代理行为产生的债务,由被代理人承担。
(2)被代理人的责任。
被代理人因代理行为产生的债务,由代理人承担。
(3)第三人责任。
民法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
![民法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45bcd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f.png)
第1篇一、引言代理是民事法律行为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法律关系。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代理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旨在保障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本文将围绕民法代理的法律规定展开论述。
二、代理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法律关系。
2. 分类根据代理权来源的不同,代理可分为以下几种:(1)法定代理: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人无需被代理人的授权即可行使代理权。
(2)指定代理:指根据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或其他有权机关的指定,代理人行使代理权。
(3)委托代理:指被代理人授权代理人行使代理权。
根据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代理可分为以下几种:(1)直接代理:指代理人与第三人直接签订合同,代理人为合同的当事人。
(2)间接代理:指代理人与第三人签订合同,被代理人为合同的当事人。
三、代理的法律规定1. 代理权的授予(1)委托代理的授权方式:委托代理的授权方式可以是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的授权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被代理人签字或者盖章。
(2)法定代理的授权:法定代理人无需被代理人的授权即可行使代理权。
(3)指定代理的授权:指定代理人无需被代理人的授权即可行使代理权。
2. 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1)代理人的权利:代理人有权要求被代理人支付代理费用,并有权要求被代理人承担因代理行为产生的债务。
(2)代理人的义务:代理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地履行代理职责,不得损害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3. 代理的法律效力(1)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2)代理行为的限制:代理人不得超越代理权限,否则其行为无效。
代理的法律规定
![代理的法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190bc5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c.png)
一、概述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我国《民法典》对代理制度进行了全面规定,明确了代理的种类、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代理的法律责任等。
以下将对我国代理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代理的种类1. 全权代理全权代理是指代理人有权代理被代理人进行一切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
全权代理分为一般全权代理和特别全权代理。
(1)一般全权代理: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可以代理被代理人进行一切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
(2)特别全权代理:指代理人在特定范围内,可以代理被代理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
2. 限制代理限制代理是指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
3. 间接代理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被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
4. 代理权的授予代理权的授予是指被代理人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明确授权代理人进行特定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
三、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1. 代理人的权利(1)依法行使代理权,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2)独立、公正地处理代理事务;(3)根据代理权限,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4)要求被代理人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5)要求被代理人承担因代理行为而产生的债务。
2. 代理人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2)不得滥用代理权,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3)不得擅自变更、撤销代理权;(4)不得泄露被代理人的商业秘密;(5)不得接受被代理人的贿赂。
四、代理的法律责任1. 代理人因过错导致代理行为无效或部分无效,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代理人违反代理义务,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代理人滥用代理权,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代理的法律适用1. 代理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8共97页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8共97页](https://img.taocdn.com/s3/m/9a211589960590c69ec37644.png)
8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二)
一、充分、必要条件---A22.2,A9
1、新颖性(现有技术) 2、抵触申请 3、同样的发明创造
2019/11/15
2019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9
A22: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 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 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之前向国 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 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 告的专利文件中。
2019/11/15
2019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一)
前提条件 1、A.5 2、A.2 3、A.25
2019/11/15
2019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3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一)
1、A.5: 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 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 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2019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5
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产品发明:
声、光、电、磁、波等信号或者能量; 气味;图形、 平面、曲面、 弧线等本身 不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专利 法意义上的产品发明。
2019/11/15
2019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6
Art.25
科学发现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动物和植物品种
专利法第9条第1款:同样的发明创造只 能授予一项专利权。
1、避免重复授权。 2、非现有技术和抵触申请
2019/11/15
2019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4
判断原则 同样的发明创造: 1、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对比 2、技术方案为对比的基本单位
2019/11/15
我国对代理词的法律规定(3篇)
![我国对代理词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fd404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6.png)
第1篇一、引言代理词,是指代理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委托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文书。
代理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利于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高法律行为的效率。
本文将对我国对代理词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代理词的概念与分类1. 概念代理词,又称代理协议、代理委托书等,是指代理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委托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文书。
2. 分类根据代理人的不同身份,代理词可分为以下几类:(1)法定代理词: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人直接代表被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的代理词。
(2)指定代理词:指根据法院、仲裁委员会等指定机构或者有关单位的指定,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的代理词。
(3)委托代理词:指根据委托人的委托,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的代理词。
三、代理词的法律规定1. 代理词的成立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代理词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代理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代理人明确表示愿意代表被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3)代理权限明确,包括代理事项、代理范围、代理期限等;(4)代理词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
2. 代理词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五条、第一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代理词的效力如下:(1)代理词对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具有约束力;(2)代理词对第三人具有约束力,第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词的,代理词对第三人同样具有约束力。
3. 代理词的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七条、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代理词的撤销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被代理人撤销代理词;(2)代理人书面同意撤销代理词;(3)撤销代理词应当通知第三人。
4. 代理词的终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代理词的终止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代理事项完成;(2)代理期限届满;(3)被代理人撤销代理词;(4)代理人书面通知被代理人终止代理词。
关于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
![关于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2c2e4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9.png)
第1篇一、引言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
代理制度在我国《民法典》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规定了代理的基本原则、代理的种类、代理权的授予与行使、代理的法律责任等内容。
本文将从代理的法律规定入手,对代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代理的基本原则1. 代理权的存在代理权的存在是代理制度的核心。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代理人应当具备代理权。
代理权分为法定代理权和授权代理权。
法定代理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人无需被代理人的授权即可行使代理权;授权代理权是指被代理人通过授权行为,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
2. 代理权的限制代理权受到法律的限制。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四条,代理人的代理权不得超越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
代理人在行使代理权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 代理权的终止代理权的终止包括法定终止和约定终止。
法定终止是指因法律规定的原因导致代理权终止;约定终止是指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约定代理权终止。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五条,代理权终止后,代理人不得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使代理权。
三、代理的种类1. 全权代理全权代理是指代理人享有被代理人的一切权利,包括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
全权代理适用于被代理人完全信任代理人,无需代理人限制自己的权利范围。
2. 限制代理限制代理是指代理人的权利受到被代理人限制的一种代理。
限制代理适用于被代理人认为某些权利不宜由代理人行使,或者代理人行使某些权利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情况。
3. 代理权分割代理权分割是指被代理人将一部分权利授予代理人行使,另一部分权利由自己行使。
代理权分割适用于被代理人认为某些权利可以由代理人行使,而某些权利必须由自己行使的情况。
四、代理权的授予与行使1. 代理权的授予代理权的授予是指被代理人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六条,被代理人可以通过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授予代理权。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课件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c64e9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代理的规定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 发生效力。
代理包括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 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 当承担连带责任。
代理的概念和特 征
代理实务中的常 见问题及解决方 式
代理实务中的案 例分析源自代理实务中的重 要法条代理实务中的风 险防范
代理的定义
单击添加标题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 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
单击添加标题
代理的特征包括:代理权来源于被代理人的授权;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 立进行代理活动;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代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明确代理权 限:确保代 理人在代理 权限范围内
行事
审查合同条 款:确保合 同条款明确、 合理、合法
及时沟通: 确保代理人 与被代理人 及时沟通, 避免误解和
纠纷
风险评估: 对代理过程 中可能出现 的风险进行 评估,并制 定应对措施
合同履行监 督:对代理 人的合同履 行情况进行 监督,确保 合同履行符
案例四:李四委托王五代理购买房屋,王五未经李四同意擅自将房 屋出售给张三,李四起诉王五,法院判决王五赔偿李四损失。
案例分析过程及结论
案例背景:介绍案例的基本情况,包括当事人、事件、时间等 法律依据:分析案例涉及的法律法规,包括代理实务中的重要法条 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 结论:总结案例分析的结果,包括对当事人行为的评价、法律责任的认定等
关于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
![关于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559c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31.png)
第1篇一、引言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
代理制度在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保障民事交易安全、促进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法律手段。
本文将围绕我国代理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代理的概念与种类(一)代理的概念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
代理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涉及三方主体: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相对人。
(二)代理的种类1. 代理权的取得方式(1)法定代理:根据法律规定,代理人自然取得代理权。
(2)指定代理:人民法院或其他有关机关指定代理人。
(3)委托代理:被代理人授权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 代理权的范围(1)一般代理: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特别代理:代理人在特定范围内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概括代理: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实施一切民事法律行为。
3. 代理人的身份(1)自然人代理:代理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法人代理:代理人必须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
三、代理的法律规定(一)代理权的取得与授予1. 法定代理法定代理的取得方式有:(1)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2)遗嘱指定:遗嘱指定的人成为被代理人的法定代理人。
2. 指定代理指定代理的取得方式有:(1)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根据需要指定代理人。
(2)其他有关机关指定:其他有关机关根据需要指定代理人。
3. 委托代理委托代理的取得方式有:(1)书面委托:被代理人书面授权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口头委托:被代理人口头授权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代理权的行使与限制1. 代理权的行使(1)代理人应在授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权。
民法关于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
![民法关于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43877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7.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等价、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设立代理。
第二章代理概述第六条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法律关系。
第七条代理包括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托代理。
第八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所实施的行为,对被代理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九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三人知道行为人系代理人的,该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和第三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十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三人不知道行为人系代理人的,该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和第三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第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的,该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和第三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十一条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第十二条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第三章法定代理第十三条法定代理是指法律规定的代理人,根据法律规定,代表被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十四条下列人员可以成为法定代理人:(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二)成年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三)其他与被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第十五条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按照法律规定确定。
第十六条法定代理人应当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第十七条法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所实施的行为,对被代理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十八条法定代理终止的情形:(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二)被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三)法定代理事务完成;(四)其他法定情形。
代理承担责任法律规定(3篇)
![代理承担责任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34fb4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d.png)
第1篇一、引言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关系。
代理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经济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代理关系中的责任问题时常发生,因此,我国法律规定了代理责任的承担。
本文将围绕代理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二、代理责任的定义代理责任是指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因违反代理义务或者超越代理权限,给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代理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代理人的过错责任: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因故意或者过失给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2. 代理人的超越代理权限责任:代理人在超越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给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3. 代理人的恶意代理责任: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故意违反代理义务,损害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代理责任的法律规定1. 代理人的过错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因故意或者过失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代理人的超越代理权限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 代理人的恶意代理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代理人恶意代理,损害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代理责任的承担方式1. 赔偿责任: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因违反代理义务或者超越代理权限,给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返还责任: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因违反代理义务或者超越代理权限,给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返还所获得的利益。
3. 惩罚性赔偿责任: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故意违反代理义务,损害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民法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
![民法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2046e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f.png)
第1篇一、引言代理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关系。
我国《民法典》对代理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下将从代理的概念、种类、成立条件、效力、终止等方面对民法代理的法律规定进行阐述。
二、代理的概念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关系。
代理关系包括三个主体: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第三人。
其中,被代理人又称本人,是指由代理人代为实施法律行为的主体;代理人,是指接受被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的主体;第三人,是指与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的相对人。
三、代理的种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代理分为以下几种:1. 全权代理:代理人有权代表被代理人进行一切法律行为,包括处分被代理人的财产、签订合同等。
2. 特别代理:代理人只能在特定范围内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如代为领取工资、代为办理户口等。
3. 限制代理:代理人只能在特定事项上代表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如代为签署合同、代为处理纠纷等。
4. 必要代理: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可以超越代理权限进行法律行为。
5. 代理权的代为行使:代理人将其代理权授予他人行使。
四、代理的成立条件1. 代理人有代理权:代理权的取得有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托代理三种方式。
(1)法定代理:根据法律规定,代理人无需被代理人的授权即可行使代理权,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代理。
(2)指定代理:被代理人无法行使代理权时,由法院或其他有权机关指定代理人。
(3)委托代理:被代理人授权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包括书面授权和口头授权。
2. 代理人有代理能力:代理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否则代理行为无效。
3. 代理人与第三人达成合意:代理人与第三人就代理事项达成一致意见。
4. 代理行为不违背被代理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代理行为应当符合被代理人的利益。
民法典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
![民法典代理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77e91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2.png)
第1篇一、引言代理是民事法律行为中的重要制度,它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关系。
我国《民法典》对代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旨在规范代理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本文将围绕《民法典》代理的法律规定,从代理的概念、代理的种类、代理权的授予与终止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代理的概念与特征1. 概念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关系。
2. 特征(1)代理行为具有独立性。
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其行为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2)代理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
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
(3)代理行为具有代理权限。
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
(4)代理行为具有代理目的。
代理行为旨在实现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三、代理的种类1. 代理权代理代理权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2. 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法律的规定,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3. 委托代理委托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4. 特殊代理特殊代理是指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四、代理权的授予与终止1. 代理权的授予(1)口头授权。
被代理人以口头方式授权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
(2)书面授权。
被代理人以书面方式授权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
(3)默示授权。
被代理人通过行为表明其同意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
2. 代理权的终止(1)代理期限届满。
代理权在代理期限届满后终止。
(2)被代理人撤销代理权。
被代理人在代理期限内,有权撤销代理权。
(3)代理人辞去代理权。
代理人有权辞去代理权。
(4)代理行为被撤销。
代理行为因违法、违背被代理人意志等原因被撤销。
(5)代理行为无效。
中国代理法律规定(3篇)
![中国代理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830a0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35.png)
第1篇一、概述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
代理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对于保障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民法典》对代理制度进行了全面规定,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代理法律规定。
二、代理的种类1. 一般代理一般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
2. 特别代理特别代理,是指代理人在特定事项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
3. 限制代理限制代理,是指代理人在特定条件下,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共同承担的代理。
4. 全权代理全权代理,是指代理人享有广泛的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
三、代理人的资格1. 自然人自然人作为代理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具有相应的民事责任能力。
2. 法人法人作为代理人,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并具有相应的民事责任能力。
3. 其他组织其他组织作为代理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责任能力。
四、代理权限1. 一般代理权限一般代理权限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 特别代理权限特别代理权限是指代理人在特定事项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3. 限制代理权限限制代理权限是指代理人在特定条件下,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 全权代理权限全权代理权限是指代理人享有广泛的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五、代理行为的效力1. 代理行为的成立代理行为成立是指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
代理实务最重要的两个法条
![代理实务最重要的两个法条](https://img.taocdn.com/s3/m/4c10751b02020740be1e9b49.png)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实施细则》
第五十三条依照专利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应当
(一)申请属于专利法第五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或者依照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不能取得专利权的;
(二)申请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第三十一条第一款或者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
(三)申请的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或者分案的申请不符合本细则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的。
《实施细则》
第五十三条依照专利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应当
(一)申请属于专利法第五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或者依照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不能取得专利权的;
(二)申请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第三十一条第一款或者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
(三)申请的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或者分案的申请不符合本细则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的。
专利申请的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第六十五条依照专利法第四十五条
的,应当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和必要的证据一式两份。
无效宣告请求书应当结合提交的所有证据,具体说明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并指明每项理由所依据的证据。
第二条、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第四款、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三条或者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二款、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或者属于专利法第五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或者依照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不能取得专利权。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https://img.taocdn.com/s3/m/dadca9b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2.png)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代理实务是商业和法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代理人通过代表委托人进行交易和谈判等活动,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影响。
在代理实务中,合法和规范的代理行为不仅需要遵守相应的商业惯例和行业规范,也需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代理实务中涉及到的重要法条。
一、《合同法》《合同法》是我国合同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法规,也与代理实务密切相关。
在代理实务中,将签署书面委托合同作为约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
而《合同法》对合同的签订、解除、履行等环节都有明确规定,所以在代理实务中需要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进行操作。
1.关于合同的定义:《合同法》第一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行为。
”2.关于合同真实性的规定:《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应当有真实性。
虚假的合同备受法律废弃。
”在代理实务中,代理人与委托人签署的合同应当真实有效,否则将不生效。
3.关于代理行为的限制规定:《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代理人不得将他接受委托的权利再转委托第三人。
”代理人在履行代理职务中要遵守合同法相关规定,不能擅自将委托职责转委托给他人。
二、《商标法》商标是代理实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常意义上,商标是指可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
代理人在进行商标代理实务中,需要遵守《商标法》的相关规定。
1.关于商标注册申请的规定:《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应当向商标局递交商标注册申请,并按照规定缴纳费用。
”在代理实务中,代理人需要正确进行商标注册申请,并支付必要的费用。
2.关于商标变更的规定:《商标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变更名称或者住所的,应当向商标局办理商标变更登记手续。
”在代理实务中,如果商标注册人发生变更,代理人需要及时办理商标变更登记手续。
3.关于商标侵权的规定:《商标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2的权利要求1:一种托盘,由托板 和支撑立柱组成,托板为夹层板,其表面 为玻璃板,中间夹层为蜂窝芯。
如何审查?新颖性?创造性???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3
5、相同发明同一天申请(Art.9)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5
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产品发明:
声、光、电、磁、波等信号或者能量; 气味;图形、 平面、曲面、 弧线等本身 不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专利 法意义上的产品发明。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6
Art.25
科学发现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动物和植物品种
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该方法获得的物 质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 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7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不授予专利权的原因: 人道主义和社会伦理 涉及国家利益和民生 (是否作用于活体?)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8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二)
一、充分、必要条件---A22.2,A9
1、新颖性(现有技术) 2、抵触申请 3、同样的发明创造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9
A22: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 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 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之前向国 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 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 告的专利文件中。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17
对比文件
1、一种复合式撞球杆,其特征在于,包含 有:一木质主体,具有一外径较粗的前端及 一外径较细的后端,而且,该主体具有一沿 轴向延伸的轴孔;一芯管,嵌设于该主体的 轴孔内,其材质为纤维补强塑胶或金属。
新颖性?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
材料部 祁建伟 Tel:6208-4729/4607 qijianwei@
2020/11/13
1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3条: 一、A.5, A.25, 或A.9 二、A.2(2),A.20(1),A.22,A.26(3,4,5), A.31(1),或R.20(2) 三、Art.33或R.43(1)
12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13
3、现有技术 专利法第22条第5款规定: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 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14
新颖性的判断原则
单独对比
发明创造 —————— 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技术方案)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专利法第9条第1款:同样的发明创造只 能授予一项专利权。
1、避免重复授权。 2、非现有技术和抵触申请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4
判断原则 同样的发明创造: 1、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对比 2、技术方案为对比的基本单位
2020/11/13
两件专利申请说明 书的内容相同,但 其权利要求保护范 围不同。
18
同样的发明
甲申请日
乙申请日 甲申请公布日
•申请日在先,公布日在后; •中国专利申请。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19
4、抵触申请
在申请日以前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国务院专
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
请日以后(含申请日)公布的专利申请 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只能用来评价新颖性,避免重复授权
全文
权利要求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0
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 (仅抵触申请适用) 螺栓固定装置
螺钉固定装置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1
抵触申请=现有技术?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2
申请1和申请2申请日相同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一)
前提条件 1、A.5 2、A.2 3、A.25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3
代理实务重要法条(一)
1、A.5: 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 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 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 众所知的技术。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10
三个基本概念:
1.申请日:专利法第28条规定,国务院 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 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 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11
2、优先权日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第 一次提出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再次 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相同主题的专利 申请的,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可以 依法享有优先权,其第一次申请的申请 日为在后申请的优先权日。
优先权日(98.11.1) 申请日(99.11.1)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4
2、Art.2(2)
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专利法所称的发明,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 技术方案。
专利法中,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 和外观设计的统称。通常所说的发明创造 是广义的,而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仅指发 明专利,是狭义的。
2020/11/13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考前培训班
15
1、一种防腐涂料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 包含石蜡。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加工用的脱 模剂,其中包含石蜡。
新颖性?创造性?
2020/11/13
2011年代理人种复合式棒球棒,其特征在于,包含 有:一木质主体,具有一外径较粗的前端及 一外径较细的后端,而且,该主体具有一沿 轴向延伸的轴孔;一芯管,嵌设于该主体的 轴孔内,其材质为纤维补强塑胶或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