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引言《儒林外史》是清代文学家冰心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关于官场的讽刺小说,在小说中,冰心用尖锐的笔触和巧妙的刻画手法,揭示了官僚们的丑陋嘴脸和世俗规则的荒诞,展现了一个荒唐透顶的封建官场环境。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1. 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儒林外史》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和事情都是虚构的,但其场景和背景却是真实的。
作者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读者在现实与虚拟中游走,引起读者自己的思考。
例如,“九江王府”、“徐献绪”等人物和场景,都是虚构的。
但是,这些虚构的人物和场景,又都与真实的官场现实环境密切相关。
2. 笑话和逗趣的手法《儒林外史》对于人物的描写大都是采用了轻松、幽默的手法,如寒婢妙语、醉道人玩世不恭、顾曲周言辞奇怪、淮阴侯饶司马聪明等等,这些人物和言行都让读者忍俊不禁。
3. 反讽和讽刺的手法《儒林外史》的主要讽刺手法就是反讽,尤以对“士大夫”阶层的讽刺最为尖锐。
作者通过反讽,点破了当时的封建官僚道德底线,带领读者走向一片欢笑和讽刺中,道出了一种深刻的人性和社会现实。
《儒林外史》的社会评价《儒林外史》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读者的喜爱,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文学范畴,而成为一种经典。
首先,它成为了一种道德的标杆,带领着人们重视人性,反对虚伪、饰演,而是再次在人性的领域找到了信仰和价值。
其次,它在艺术上探索小说的新境界,为以后的小说事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人才,为中国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再次,它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人物风貌、政治制度提供了真实的参考,避免我们对历史的轻率评价。
结论《儒林外史》以其尖锐生动的笔触和历史性的阐述,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文化巨著。
通过对人物、语言、情节的深刻剖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现实的批判,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深入探讨其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不断丰富我们的文化认识,扩大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话语权。
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在小说中,吴敬慈用笔触犀利的讽刺手法揭露了当时儒家世家的虚伪、贪婪和世俗。
比如,他讽刺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狂热追逐,揭示了儒家世家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的现象。
在小说中,魏家和曾家的一些人物将功名利禄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不惜牺牲真情、友谊和道德底线。
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阿谀奉承、争权夺利,甚至为了财富背叛亲人、欺骗朋友。
吴敬慈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暗讽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政治官员、学者和文人的虚伪和狭隘,揭示了功名利禄的盲目追求对人性的腐蚀和侵蚀。
此外,吴敬慈也借助讽刺的笔法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婚姻买卖的丑恶现象。
在小说中,一些男性人物对女性的歧视和虐待是随处可见的,他们把女性视为附庸和玩物,不尊重女性的人格和权利。
而在婚姻方面,一些儒家世家把婚姻当成一种交易,用金钱和地位来换取婚姻,完全忽略了婚姻的纯真和真情。
吴敬慈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讽刺了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和婚姻买卖的弊端,展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和拯救。
除此之外,吴敬慈也通过描写一些儒家世家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讽刺了其独断专行、不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缺陷。
在小说中,一些儒家世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欺瞒学生、扭曲真理,让学生只知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和创新。
这种教育方式把学生们束缚在形式主义的牢笼里,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使他们变得愚昧和盲从。
吴敬慈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讽刺了儒家世家对教育的狭隘和局限,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教育的问题和危害。
总的来说,《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风气的讽刺小说,通过对儒家世家的描写和讽刺,展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关怀。
通过讽刺的手法,吴敬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提出了对封建社会的改革和改进。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分析,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讽刺艺术,为后人提供了反思和启示。
举例论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举例论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儒士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该小说以讽刺为主题,通过对人物、事件、制度等的讽刺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谬和虚伪。
以下是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十个例子:1. 讽刺科举制度小说中的主人公孙文台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士子,他参加科举考试多次未中。
小说通过讽刺孙文台的遭遇,揭示了科举制度的不公和腐败,以及官员的不负责任。
2. 讽刺士人的功利心态小说中的士人们为了谋取官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与人合谋陷害他人。
他们的行为暴露了士人的功利心态和道德堕落。
3. 讽刺朝廷官员的贪污腐败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朝廷官员贪污受贿、虐待百姓的情节。
通过对这些官员的描写,小说讽刺了朝廷官员的腐败和无能。
4. 讽刺封建礼教的虚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多被突出描写,其中有许多女性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发展,被迫嫁入豪门。
这种描写讽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对女性的压制。
5. 讽刺士人的虚伪面孔小说中的士人们常常以仁义道德自居,但实际上他们却心机深重,为了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这种描写讽刺了士人的虚伪面孔。
6. 讽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小说中描写了不少的官员、士人和底层百姓的生活,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小说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上层人物对下层人物的压迫和剥削。
7. 讽刺官员的官僚主义小说中描写了许多官员对百姓的任性和傲慢态度。
这种描写讽刺了官员的官僚主义,以及他们对百姓的不负责任。
8. 讽刺士人的虚荣心小说中的士人们都有很强的虚荣心,他们追求官职和名利,不顾道德和良心。
这种描写讽刺了士人的虚荣心和对名利的贪婪。
9. 讽刺封建社会的封闭性小说中的人物多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他们对外界的事物缺乏了解和认识。
这种描写讽刺了封建社会的封闭性,以及人们的愚昧和无知。
10. 讽刺封建社会的伦理底线小说中的人物往往追求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地违背了伦理底线。
这种描写讽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底线的低下和人们对伦理的漠视。
_儒林外史_的讽刺艺术及其意义
_儒林外史_的讽刺艺术及其意义《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之一、以描写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举考试为背景,讽刺儒家文化的荒谬与封建社会的腐败。
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讽刺儒家文化。
小说通过主要人物秀才父子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的虚伪、假大空和虚无缥缈。
小说中,秀才父子追求功名利禄,拜师讲究官运,这种人云亦云、追求虚荣的行为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功名利禄的过分强调,暗示了虚伪的儒家精神。
同时,小说通过描写科举考试中的陈述文的空洞与虚妄,批判了官僚文化中所主张的空洞、形式主义的虚无缥缈,讽刺了科举制度对于真才实学的无视与削弱。
其次,讽刺官僚体制。
小说中以主人公秀才父子的遭遇为线索,描述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全过程,揭示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拜爷吃爷、狼狗相咬等现象。
秀才父子为了取得功名,不择手段地向上投降,屈从于权贵势力,暗示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与丑陋。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讽刺了官僚体制中相互攀附与利用的关系,通过让读者对这些人物的嘲讽与鄙视,间接地嘲讽了整个官僚体制。
再次,讽刺社会道德沦丧。
小说通过描述秀才父子追求功名利禄、追求虚荣和阿谀奉承等行为,表现了封建社会中道德沦丧的现象。
秀才父子不顾个人的道德底线和良知,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这种道德沦丧的行为在整个小说中得到了极大的讽刺。
通过对个人道德底线的突破,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道德观念的扭曲与腐化,也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揭示了儒家文化的假大空与虚伪,呼唤了新文化的崛起与发展。
其次,它对官僚体制和科举制度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寻租、腐败现象的丑恶,为后来的提供了借鉴。
再次,它对道德的讽刺与警示,提醒人们重视个人道德底线,促进社会的道德进步。
最后,它还对人生的无奈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刻思考,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秩序的反思和探索。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具体表现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具体表现《儒林外史》是中国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儒林”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的士人庸俗贪婪,矫揉造作,形成了一定的讽刺艺术。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表现。
一、渗透毒瘤式的讽刺手法贯穿全书《儒林外史》以王良、胡世安等人的形象,将当时的士人生活方式及其上层机构剖析得淋漓尽致。
书中主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他们的行为表现,通过抡弄笔杆式的文字,将士人的庸俗与媚俗等滥觞之心展露无余。
读者很容易看穿士人的虚伪和丑陋。
二、透过讽刺来揭示了社会问题《儒林外史》讥讽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存在的种种问题。
船场骗局,应试制度中的“塞翁失马”式的变故,茶肆的风月场所……种种丑恶的现象使人不得不深思。
作者在揭示这些问题的同时,以笔为刀,在揭示问题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批判,展现了儒林虚伪、庸俗的一面,使人们洞察到人性黑暗的一面。
三、巧妙地运用讽刺的手法《儒林外史》通过巧妙的讽刺手法,使人物故事更具魅力和生动性。
讽刺尤其体现在人物与道德的冲突上。
例如,“卖国奴”、”市井儒雅”等等等。
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各种生活习惯、观念的讽刺,也可以看到实际的生活中,个人的真实面貌。
这既是对人物刻画的一种追求,也是对文化历史的反省、对现实的一种批判。
四、细节入微的写作风格更让讽刺生动而深刻嘲讽还有一种风格,那就是细节入微。
在《儒林外史》里,作者也是这样写的。
例如,小说中讲到了古时候的夜馆。
然而,这个夜馆却不是一个餐馆,而是一个进行嫖娼的场所。
小说描绘了夜馆的一切,从菜单到人们吃的方式,到场所的布置和服务等等。
通过将这些表现得细节化,让讽刺更加生动、突出。
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对人性的深度思考,《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是深入人心的,教人深深感受到了士人的生活、“诗经国风”中的古风雅俗,创作者通过娓娓叙说,展现了当时的风俗不对与真实人性的不同层次,由此呈现出的《儒林外史》以及众多同类作品都应被奉为经典,塑造了“讽刺小说”的典范形态。
论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写作特点
论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写作特点《儒林外史》是明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讽刺艺术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品以儒生文士为主题,通过对儒学士人的揭示和讽刺,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现象。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品通过讽刺手法揭示儒生的虚伪和虚荣心。
小说中的儒生形象虽然标榜儒学的道德规范和学识修养,然而却常常沉溺于权势和荣誉的追逐,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儒家的价值观。
例如,主人公黄金华在初入仕途后,不断追求名利,对周围的贤才和朋友也不择手段地竞争和打压,致使自己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纷争和苦闷。
作品通过揭示这些儒生的虚伪和虚荣心,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伪善面目的批判。
其次,小说运用夸张手法塑造儒生的丑态。
小说中的一些儒生形象都被放大了其丑陋的一面,例如,黄金华的恶毒和阳谋、冯铸的假仁假义、张惟中的虚伪和迂腐等。
这种夸张表现手法不仅凸显了这些人物的虚伪和可笑之处,也对当时士人阶层的道德水准作了深刻的讽刺。
再次,小说以儒学为背景,讽刺了儒学的教条和空洞。
小说中儒生们热衷于传统的儒家经典和名目繁多的礼仪,而对于儒学的本质和实践远远不够重视。
他们对儒学的追求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名利和社会地位,而不是真正理解和实践儒学所倡导的道德、仁爱和智慧。
因此,小说对于当时的儒学界提出了深刻的讽刺,称其为“儒学至无算,算来一本空”、“点缀文章名利路,不肯玉之同声”。
此外,小说还通过揭示儒生的苦闷和无奈,讽刺了封建社会的僵化与腐败。
小说中儒生们常常为了追求名利和地位而争斗不休,为了社会地位不惜毁灭自己的家庭和人生,最后却发现权势和地位并不能给予他们真正的幸福。
这种描述不仅表现了儒生的苦闷和无奈,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道德的扭曲和社会环境的腐败。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不仅通过对儒生的置让和讽刺,也贯穿于整个作品的写作风格中。
以下是作品的一些写作特点:其次,小说呈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吴承恩的《儒林外史》是一场关于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刻薄讽刺。
书中描写
了上层政客奉行佛家思想和混沌乱象,下层平民受纳谏而采取偏私行为,文人探机多施报应,学者因求称职而图取利益,学校和官场的社会腐败,严重损害了传统教育的公正,让教育沦为以谋取私利为重的空虚形式。
《儒林外史》的讽刺之一是,传统的教育并不能充分达到教育改变社会的目的。
书中描写官场考试多走后门,背景问题成为考试的决定性成分,换句话说,只有凭借其家族背景才有可能考取位子,传统教育失去了意义。
另一方面,书中也指出了文人受封爵制的不合理性,削除了可能崛起的有才识的年轻人,如此一来,不论是人家子弟还是穷苦百姓,也未可得书本医理,高尚知识的传播也被捆绑,教育改变社会都成为一场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的狠辣讽刺把实际生活中因家庭,利益等问题而造成
的教育腐败一一抨击了出来,通过不容恼火的語言以及负责任的文字,它指出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诉说着中国古代教育的民主不要求。
把《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延伸至今,可以说,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暴露出许多不便与矛盾。
受本位货币的影响,受社会经济发展所限,大学教育成本持续攀升,让许多家庭沉重的负担,并且学历与学费成为经济资本的生产力和消费形式,给高等教育以系统性的公正性提出了挑战。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手法例析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手法例析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丑陋。
本文将对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手法进行例析。
一、夸张手法儒林外史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极端荒诞可笑。
例如书中的主角方回,他是一个庸碌无能、无所作为的读书人,以功名为至高追求,却因自己的无能和无知而频临失败。
吴敬梓通过夸张方回的荒谬行为和口才不佳的表现,讽刺了当时的官僚主义和功利心态。
二、颠倒乾坤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巧妙利用颠倒乾坤的手法,让读者通过对比来认识社会的真相。
他通过比较传统儒家的道德伦理和儒林中人的真实行为,揭示了士人们为了得到官职而不择手段、丧失了道德底线的现象。
通过颠倒乾坤,吴敬梓让人们反思传统的价值观念,并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的批判。
三、讽刺揭露儒林外史通过讽刺揭露的手法,将当时社会弊端暴露无遗。
吴敬梓对朝廷官员的贪污腐败、士人的投机取巧和社会的虚伪现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例如书中的明鉴司,以审理案件为名,实际上是以贪污受贿为目的,完全背离了正义与公正的原则。
通过讽刺揭露,吴敬梓让读者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对话讽刺儒林外史中的对话讽刺手法,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讽刺他们的愚昧和虚伪。
例如书中的方姓兄弟,他们以品行高尚和清白自居,却事实上卖官鬻爵、搞权钱交易。
吴敬梓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他们的虚伪和道德沦丧。
对话讽刺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思想和真实面貌,产生更强烈的讽刺效果。
五、情节讽刺儒林外史通过情节讽刺,将社会的荒谬和愚昧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书中的恩泽府,以小说主角方回的父亲方澹为首的官员,他们高官显爵却心胸狭窄,残忍虐待百姓。
吴敬梓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让读者看到了这些庙堂之上的虚伪人物的本质,讽刺了他们的无能和残忍。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是一部充满讽刺的作品,通过夸张手法、颠倒乾坤、讽刺揭露、对话讽刺和情节讽刺等多种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内容提要:《儒林外史》整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及对后世之作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其卓越的讽刺艺术,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直观的对比性,强烈的针对性及其“婉而多讽、戚而能谐”的讽刺风格。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真实对比细节《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
作者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
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
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它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儒林外史》的杰出的讽刺艺术也正是这部小说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整部小说的成功,是与这一突出的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在我国古代的文学讽刺艺术史上可谓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讽刺大概体现这样几个方面:(一)在人物描写上所体现的讽刺艺术,特别是作品对否定人物的描写塑造。
首先,作者屡屡使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描写否定人物的奇特外貌,从而鞭辟入里地表现他们灵魂的丑恶。
他们矫揉造作的外表,常常是内心空虚的流露。
具有“管乐的经伦,程朱的学问”的权勿用,一副怪模怪样,宦成奉主人之命前去邀请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顶“高白夏布孝帽”;他应邀来到湖州,刚进城门,这项表示他“热孝在身”的帽子却被卖柴的尖扁担挑走。
奇特的穿着,遇上奇特的动作,在作者的戏笔中寓有深意:权勿用守“孝”时,遇娄三、娄四宴请,他虚伪地说:“居丧不饮酒”,但“肴馔也还用些”;后来又因被人告发曾奸拐霸占尼僧心远而锒铛入狱。
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前言《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部重要的纪实小说。
小说通过对儒者的讽刺和揭示,剖析了当时社会上种种现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众多弊端。
本文将从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言故事,探讨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一、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1. 善用夸张手法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善于运用夸张手法来描绘人物特征和社会现象。
比如,在小说中,他将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塑造得像个学问渊博的大儒,以此来讽刺当时学者的虚伪和假装。
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讽刺更加生动有力,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荒诞和荒谬。
2.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形象和行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展现了明显的讽刺意味。
他将那些拥有实际才华和思想的人塑造成不为世俗所容的形象,而那些空有虚名和伪装的人则被描述得光彩照人。
这种对比手法让人们看到了虚伪现象的本质和荒谬之处。
3. 采用讽刺的对话和行动小说中的讽刺不仅在描写上有着独特的手法,而且在对话和行动中也达到了一个高度。
通过对话和行动中的揶揄和戏谑,吴敬梓成功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虚伪和谄媚。
这种对话和行动的讽刺手法,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犀利批判。
二、小说中的寓言故事1. 《禽兽故事》《禽兽故事》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寓言故事,通过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讽刺了社会上的强权和欺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燕子被一只老鹰所欺负,最终在其他动物的帮助下,成功打败老鹰。
这个故事通过动物之间的斗争,折射出人们对抗欺凌和压迫的决心和智慧。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吴敬梓批判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公正和压迫。
2. 《雀鼠之辈》《雀鼠之辈》是《儒林外史》中的另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雀儿和一只老鼠的故事。
在故事中,雀儿相当于高官显贵,老鼠相当于平民百姓。
故事通过雀儿和老鼠之间的交往,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鸿沟和不公平。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根据实际写法,情况是假的。
他善于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从具体的情节发展、场景中自然地揭示人物的反讽,不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恨倾向,让人物自我表演。
比如第十四回写马二先生游西湖,通过马二先生本人的表演,讽刺了迂腐儒生可笑可怜的本质特征。
2.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
作家“秉承公心,指摘时弊”,不一味描写对象的喜剧性特征、可笑的一面,注意到其性格中的某些正面因素。
因而使人物既可笑,又真实;使讽刺既辛辣,又深刻。
如马二先生,头脑迂腐醉心举业,处处显出可笑性格。
但他同时又心地善良、慷慨仗义、息人之难。
3.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使其既是儒林“丑史”,更是儒林“痛史”。
善“从悲剧中发现喜剧”,“从生活的绝对庸俗里发现悲剧”。
喜剧性人物都有某种悲剧性,如周进的哭死,范进的笑疯等。
4.通过人物前后相悖的语言行为相对照,在不经意中显现其真面目,达到讽刺之意。
对同一对象的矛盾态度对照:胡屠户对范进的前骂后夸。
堂皇言辞与卑鄙行为对照:如严贡生强圈别人猪,却自夸“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
5.通过合理的夸张,对最富特征的细节、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显示讽刺意味:如周进的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事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6.讽刺的语气里对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感情。
一些讽刺作品受到无情的抨击,而另一些则包含同情和怜悯。
7.小说人物的取名。
如王德、王仁一忘德、忘仁,昏朽的“二进"竞然名“进”,姓“周”姓“范”,“周”有“方正”,“范”为“范式”的意思。
8.意外的描述。
比如用当面曝光的方式,把讽刺对象置于尴尬的境地。
或者用其他人物无情地嘲讽被讽刺的对象,让其看起来很丑。
9.戚而能谐、婉而能讽。
描述悲惨的故事时,使用幽默的语言。
在对腐朽的封建末世批判时,使用委婉平和的语气。
他没有泼妇骂街一般,而是客观描写,没有一句坏话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讽刺境界。
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
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内容摘要:《儒林外史》是一部经典的讽刺史诗,他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写作手法生深刻的剖析了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知识分子内心,对封建社会中那些不知廉耻追逐功名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卓越的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这部小说虽借明朝的历史,但描绘的人物和叙述的故事多清朝生活中真人真事,因此,《儒林外史》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且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第一次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
小说对科举制度毒害下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封建社会中不知廉耻追逐功名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儒林外史》是具有独特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高成就的长篇小说。
它有与其他小说的共同特点—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除此以外,它还达到了其他小说没有达到的高度;作为一部讽刺杰作,鲁迅高度评价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认为它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使后来者难以为继。
(1)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精辟地指出:“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是后亦解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
”《儒林外史》有自己的特色,即强烈的讽刺性(包含丰富的戏剧效果)。
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的讽刺效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描绘出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光怪陆离的长幅画卷。
其讽刺艺术达到了前无来者的高度。
在中国小说的长廊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儒林外史》所描写和反映的内容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这和许多著名的长篇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
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写道:“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有心艳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论《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卓越的讽刺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塑造讽刺艺术形象的完整经验。
具体表现为:1. 讲究真实。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形象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了生活真实,甚至如范进中举发疯这样的例子也都有生活原型。
2. 讽刺矛头只对准反面人和事。
吴敬梓的讽刺是为了挽救世道人心,他的讽刺只针对当时世风的堕落、文人的丑行,而不对正面的人和事加以讽刺。
所以鲁迅说《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是少有的“以公心讽世之书”。
3. 运用特殊的技巧和方法婉曲讽刺。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色是“婉而多讽”,作者并不直接发表看法,却通过婉曲的艺术手法,表现发人深思的讽刺意味。
具体的讽刺手法包括夸张、对比和对照等。
(1)夸张:如严监生家财十万却因为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范进中举发疯等。
(2)对比、对照: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前倨后恭、判若两人;范进居丧期间不肯用象牙筷子,却可以吃大虾元子;严贡生吹嘘自己从不占人半丝便宜,却讹船家船费、吞亡弟的财产;范进中举前门冷落,中举后却门庭若市。
从艺术上来说,《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自从有了《儒林外史》,中国小说“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说完整而又全面地体现了中国讽刺美学传统。
一.独特的连环短篇结构,强调人物突出的特征言行《儒林外史》继承了史传、三言和《水浒》的结构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连环短篇结构。
作者不是从写人出发,而着重在描写世相,借人物描出世态的画相,所以全书无主干人物贯穿。
在本回中为主要人物,到另一回则退居次要地位,又以另一人为主,如此传递、转换,各有中心,各有起止;而每个以某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片段,又互相勾连,在空间时间上连续推进,被此连贯,形成巨幅的画面。
每一幅画面,每一镜头,有以人为主的,有以事为主的。
看似不相属,但内里却展示文人社会传统思想和生活的崩溃这个总体构思串连。
作品在性格塑造上既不同于《三国》《水浒》,也不同于《红楼梦》,其强调人物突出特征的言行,进而渲染能表现特征言行的主要性格侧面。
儒林外史中对比的讽刺艺术的事例
儒林外史中对比的讽刺艺术的事例引言《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以对社会及时政状况的讽刺而著名。
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运用丰富的讽刺艺术表现手段,展现出了世态炎凉,以及时人的功利和欺诈之风。
本文将以若干具体的事例为例,阐述《儒林外史》中对比的讽刺艺术。
一、士子比武作品《儒林外史》中,士子比武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场景。
在这个场景中,吴敬梓通过不同士子的表现,揭示出儒家礼教的虚伪和功利。
首先,这场比武实际上是一场奢华的娱乐活动,与士子深深根植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相去甚远。
参与比武的士子们都希望靠展示个人的武艺和英勇来获得名誉和官职,而非真正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功利之心与儒家所倡导的为国为民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在比武中,吴敬梓对比了几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以突出他们之间的不同。
比如书生赵马岱和卢旺宗两位主要角色,一个以刀剑文武为己任,一个以贴齐花、画圈为长处,两人之间的对比鲜明而又悬殊。
这不仅揭示了儒家文化中才学与武艺的冲突,更暗示了社会中功利观念对于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
最后,吴敬梓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对士子的虚伪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士子们表面上以礼仪和思想道德为重,实际上却沉迷于名利之争,纷纷踩着别人的尸体上位。
这种虚伪和伪善,让人不禁感叹儒家的道德伦理格局被世俗的功利所扭曲。
二、鲁伯特与南裴在《儒林外史》中,鲁伯特与南裴是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人物形象。
通过他们的形象和表现,吴敬梓通过讽刺艺术追本溯源地揭示了社会风尚的虚伪和人性的险恶。
鲁伯特是一个外来人,代表了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冲突。
在小说中,鲁伯特表现出了与儒家礼制相悖的行为和思想,与南裴等传统儒家学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利益和个人权力,他的一系列举动让人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功利和个人主义的影响。
南裴则代表了传统儒家文化下的儒士形象,他讲究礼仪、道德和名节,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坚守。
然而,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执着,让他在儒林中失去了机会,身败名裂。
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充满了讽刺的宝藏。
说实话,读起来让人又想笑又想气,感觉作者吴敬梓像是在用一把尖锐的针,戳破那些伪君子的伪装,一点也不手软。
你看吧,书中的人物一个个有的满口仁义道德,可惜都是假大空的纸上谈兵;有的自以为是地以知识为傲,却对社会的残酷一无所知。
吴敬梓就在这样的人物身上狠狠地揭露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病态,简直就是在跟我们说,“你们这些人,嘴巴上说得天花乱坠,结果还是活得像个木偶。
”他通过讽刺,把那种“空谈理论”的做作气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得直摇头。
比如说书中的范进,哦,他那一段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个范进,明明脑袋不太灵光,结果每次考试都靠着“运气”过关。
可他偏偏特别相信自己是什么“文人”,自己才是有学问的那一个。
哈哈,你说他能不被讽刺吗?那一副自命不凡的模样,完全就是在告诉大家,“我就是个文化人,能在学术上指点江山。
”可是,看看他最后被一纸状元封号,才明白了个中玄机——原来一切都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吴敬梓让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些书生满肚子的空话,表面上都是“忠诚、正直、诚实”,但实际上呢?一个个都只是为了名利、为了前途,连最基本的自知之明都没有。
说到讽刺,不得不提的还有书中的朱尔东。
朱尔东是个典型的“有理想无能力”的角色。
他头脑一热,想着去考举人,却连读书都读不明白。
这个人呢,跟范进不同,他不是单纯的运气问题,而是缺少了深厚的学问基础,却偏要装得自己能成大器。
他理想很丰满,能力却是零,简直就是在告诉你,空有一颗雄心壮志,却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注定要落得个“被人耻笑”的下场。
读着朱尔东的故事,你不仅能感受到那种笑中带泪的讽刺,而且还能看到当时那些人在追求功名利禄时的盲目和贪婪。
吴敬梓真的是在告诉我们,别总想着一夜成名,你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立足社会。
再看看书中其他那些人,个个都让你觉得既好笑又惋惜。
无论是程朝宗,还是孟青山,他们的形象都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中“虚伪”和“势利”的一面。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手法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手法《儒林外史》是明代文学大家罗贯中的一部爆笑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的“滑稽漫画”,用讽刺的文字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弊端,拨动了许多被压抑的心灵。
讽刺艺术比较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滑稽和幽默的手法,暗示地暗讽被讽刺的对象,以让读者看到他们脸上不自觉的笑容,以此来达到批判的效果。
《儒林外史》的主要讽刺艺术手法之一就是言语暗示法。
罗贯中在小说中经常利用这种方式,来暗示被讽刺的事物,从而把被讽刺的对象表达的淋漓尽致,起到了深刻的效果。
比如,在小说中罗贯中暗示徐誉的腐朽贪污及权贵腐败,说:“徐曰:‘我今日成人之礼,宁做不去?’曰:‘子非今日病也,初五比赛,今后全家安乐。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当徐誉想要跳过初五考试时,他暗示自己家庭中有腐败的行为存在,因此他担心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全家人都会惹上麻烦。
另外,《儒林外史》中的一些题材也有讽刺的用意,比如描写科举考试的残酷场景:“又有一百分,未马蹄之前及鞭声之后,童童骇然,拜拜而起,而复坐,以反应考官的严厉。
”段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当时考试的紧张气氛,也体现出罗贯中对科举考试的反抗精神。
此外,《儒林外史》中也有一些古代口头禅,以讽刺官员专权跋扈,比如形容他们不让他人插话的行为:“只为尊者,不为卑者,只为官服,不为老乡。
”罗贯中还将古代礼教上的理念反过来用于讽刺,让读者看清古代社会的腐败滋味,引发读者的反思。
最后,《儒林外史》中有几位人物既是官吏,又是专家,他们经常用智慧挫败对方,也是一种讽刺艺术,比如季大人和陈昌济,他们经常用一些刁钻的说辞来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让官吏无话可说,这也是一种暗讽。
总而言之,《儒林外史》以讽刺的手法描述了中国古代腐败的社会现实,这种讽刺艺术技巧也为文学史上留下了经典的佳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赏析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这部小说以科举制度为背景,通过对儒林中的种种丑态和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讽刺,表现出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在《儒林外史》中,讽刺艺术的运用是非常显著的。
小说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幽默的语言,对儒林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讽刺。
例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名叫王冕的儒生,他才华横溢,但却始终无法考取功名。
王冕为了追求科举考试的功名,不惜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抄袭文章,甚至向考官行贿。
这样的人物形象,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败和黑暗,更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除了人物形象的讽刺之外,小说还通过幽默的语言来讽刺儒林中的种种丑态。
例如,小说中描写一位名叫匡超人的儒生,他在考试中作弊,被考官发现后却反而指责考官不公。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儒生的无耻和荒唐,更通过对儒生的讽刺,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
此外,小说还通过对儒林内部的讽刺,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败和黑暗。
例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名叫王玉辉的儒生,他年年考试,年年落榜,最终因为无法支付官府的罚款而被迫逃亡。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儒生的痛苦和无奈,更通过对儒生的讽刺,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不公和腐败。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是非常显著的,通过生动的
人物形象、幽默的语言和儒林内部的讽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说,“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1)夸张变形。以情节、细节的设置而言,周进看见贡院的号板而撞倒,范进听见高中而发疯,乃是对热衷功名者的讽刺。
(2)讽刺的真实性。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所以讽刺即是写实。《儒林外史》所写的人与事不止具有严格的真实性,而且也是平凡的生活中到处可见的,是日常普遍存在着的。不过这些日常生活现象,在别人是司空见惯,不以为意。但作者以其清醒头脑,敏锐感觉,随时随处明确地认识和强烈地感到那可笑、可鄙与可憎。这种态度力求客观真实。力求“不虚美”、“不掩善”,即不容许以主观去任意改动客观真实。
②吴敬梓的讽刺艺术是无比深刻的。他总是从日常生活现象的体察之中,抓住事物内在的本质,透入人物内心的深微之处,总是从一些似乎是漫不经意的淡淡几笔描写中,饱满深刻的托露出发展的必然。
③吴敬梓的讽刺艺术,从对现实的处理方面看,是取传统的史家态度而加以发展;若从表现手法或技巧方面看,则可称为“史笔”。《儒林外史》在表现上就是用的这种“史笔”或“皮里阳秋”的手法,都通过具体逼真的形象,表现了丰富深刻的思想,传达了明确的正义观点。作者并没有直接对我们褒贬什么,但那种种形象 却无处不含有巨大力量的褒贬。
①鲁迅所说作者“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更重要的应当是在“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这一特点方面。就是作者对于人物的挖苦嘲笑,决不是对个人的人身攻击,相反,他对他们都怀着一种深切的同情。对马二先生则既批判讽刺,也有表扬赞誉,讽刺其迂腐、庸俗、无知,迷信科举。但对其不吝钱财,诚笃善良的品格予以肯定。对王玉辉这样的道学家,是既有批判,又有怜悯
④书中描写人物主要用对话,有时也写些神态动作,总是从生动传神的形象里勾画出内在的特征的东西。(参照胡屠户形象语言分析)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分析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分析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赏析是如下:
1、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作者往往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强烈对照,从而产生喜剧效果。
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描写就尤为鲜明。
2、运用艺术夸张,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比如,范进中举发疯,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再也回不过手指来,都是寓讽刺于夸张之中。
3、吴敬梓用幽默而又带着冷嘲热讽的笔调,写出了当时人们的趋炎附势。
同时也抨击了当时的科举制度,反映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
作品主旨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
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
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特点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特点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特点:
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作者吴敬梓通过描绘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科举制度的丑恶和灵魂的扭曲,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善于运用夸张和对比。
吴敬梓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人物言行的矛盾,使人物处于自我暴露和自我嘲讽的地位,从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针对不同人物进行不同方式的讽刺。
作者能够秉持公心,把握分寸,针对不同的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和教育意义。
喜剧性和悲剧性的结合。
在《儒林外史》中,作者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喜剧性,也揭示了他们的悲剧性,使整个作品既有讽刺的喜剧色彩,又不乏悲剧的深刻内涵。
通过人物前后言语行动的相互矛盾来确认人物的真实面貌。
通过这种手法,作者能够更加真实、深刻地描绘人物,使故事富有讥刺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讽刺巨作,它的讽刺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很高。
杰出的讽刺艺术是这部小说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整部小说的成功也正是与这一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鲁迅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能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又说:“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
” 纵观我国古典文学,直至吴敬梓《儒林外史》的问世,才真正达到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儒林外史》的讽刺风格,不是剑拔弩张的“犀利”,而是娓娓道来的深沉,即如鲁迅所说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它的写作背景虽为明代中叶发生的故事,然而实际上影射着清政府统治下的18世纪的中国社会,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揭露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丑恶现象。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老辣的笔调、诙谐的言辞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科举制度,勾勒出一幅幅姿态各异、畸形发展的士林群丑图。
由此看来,《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它的讽刺艺术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讽刺艺术和现实主义叙述的统一
《儒林外史》中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这就增加了文学形象的真实感。
许多人情世态也都是当时社会上常见的,作者抓住了这些材料,加以典型的概括。
作为文学形象,这些人物巨大的概括性,又反映了时代的真实。
作品的事件与场景平平常常,作品中的形象处处保持着生活本身固有的自然形态。
作者将它们加以集中概括,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物,不公开作褒贬,真实地、生动地描绘出儒林中可笑、可恶的情态。
讽刺的可贵之处在于讽刺必须使读者体会到讽刺者赖以出发的理想,在于能够面向社会,挖掘其社会根源。
《儒林外史》正是这样。
它讽刺的矛头虽然直接落在某一个人身上,却始终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恶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产物,是制度和环境造成的罪恶。
比如像周进看见号板一头撞倒,范进听见中举忽然发疯,马二先生游西湖无心赏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八股选本的销路,都使人感到是人心风俗如此,是环境的产物。
二运用白描的手法达到讽刺的目的
这种讽刺手法是一种比较冷静的讽刺风格,是指作者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不做主观的情绪流露,“直书其事,不加断语”,语言含蓄有味,不落一字褒贬,对人对事,纯以白描出之。
所谓“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比如,第二十回,匡超人对这景兰江和蒋书办攻讦曾经给过他许多帮助的潘三说:“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
”对这番话,作者只是悠悠道来,并无着意用力之处,但这种口气越是随便冷静,在读者的心目中激射起来的反差情绪就越强烈。
作者在描写假“名士”杨执中、权勿用、景兰江、支剑峰等人时,通过几次“名士”聚会的集中描写以及其他分散的漫画式的勾勒,暴露了他们自命风流、帮闲帮凶和招摇撞骗的丑态。
三运用人物言行的自我矛盾强化讽刺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能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
像描写范进在汤知县家里吃大虾仁丸子就是这样。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常采用当面揭穿法,让讽刺对象处在很尴尬的境遇中。
如第四回严贡生正在对范进,张
静斋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就跑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第二十回匡超人吹嘘自己的文章选得好,名气大,说:“现在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桌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
”牛布衣当即笑着对他说:“先生此言差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也。
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
四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吴敬梓善于“从悲剧中发现喜剧”,作品中的喜剧性人物都或多或少的具有某些悲剧性特点。
悲喜结合是《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
周进读了几十年书,考了几十年,却屡试屡败,胡子都白了,还是个童生。
因未进学,不得不卑躬屈膝,忍受着新进学的梅三相公的嘲笑;因未进学,当中过举人的王惠来学堂避雨时,更是曲意逢迎、低声下气,唯恐怠慢了贵客,给王惠准备丰盛的晚餐,而周进自己却是“一碟老茶叶,一壶热水”下饭。
第二天,客人扬长而去,留下的是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
”使“昏头昏脑”的周进“扫了一早晨。
”然而,周进尽管精神上一次次受到创伤,受尽了轻蔑和侮辱,他仍然按捺性子去支撑寻扭曲了的灵魂。
以至参观贡院时,见了号板痛器,“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直器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当人们可怜他,要凑银子为他捐个监生时,他爬到地上磕了几个头,说:“劳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何等低下的人格,多么庸俗的嘴脸,这就是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丑恶形象。
作者通过“周进撞号板”这个令人哑然失笑的行动,以悲喜结合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还有从作者颇具匠心设计的“范进中举发疯”等典型情节中,充分展现了封建社会文人醉心举业的心理状态。
屡试屡败给儒生们带来自卑感,但一旦考中,转眼间一步登天,升官发财,“荣宗耀祖”、“显亲扬名”。
好些“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相与。
”深刻揭露了“功名”与“富贵”的关系。
此外,诸如王玉辉鼓励女儿殉夫,当女儿绝食而死,他不仅没有悲哀,反而“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鲁编修的女儿鲁小姐用全部心血去教四岁的儿子学八股文,以使将来儿子得了功名,讨个“封诰”;马二先生游西湖,不是想喝茶吃东西,就是读墨卷,看请仙,拜御书,对西湖的秀丽景色一无兴趣等等。
这一切无不是令人拜会腹大笑的喜剧。
同时它又是人性被毁灭的社会大悲剧。
使我们在大笑之余,认识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认识到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灵魂的腐蚀,如何使人愚昧无知和精神麻木的。
它带给我们的是流着眼泪的笑。
五针对不同的人物作不同程度的讽刺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能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
他对于王惠、汤知县、严氏兄弟、王德、王仁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是无情地揭露和严厉地鞭挞。
对于马二先生则既有批判讽刺,也有表扬赞誉。
对他的迂腐、庸俗、无知,迷信科举,作了讥讽、揶揄;而对于他急人之难和诚笃善良的品格又予以肯定和称赞。
有时作者还能随着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格的变化分别采取不同态度。
范进在中举之前,境遇相当可怜。
作者对他虽然有讥刺,但怜悯的成份多。
范进中举发疯的描写直使人感到作者是饱含热泪在抒写这个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形象。
等到范进中了举,做了官,变得虚伪恶劣,作者的态度也随之改变,那嘲讽是辛辣的,讥刺是冷峻而严厉的。
再比如,关于匡超人的描写也是有层次而富于变化的。
作者随着匡超人堕落的过程,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疾言厉色。
这些都反映了作者严格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讽刺是从生活的真实出发,而不是
从概念和公式出发。
吴敬梓将矛头指向罪恶的社会制度,体现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
《儒林外史》在继承中国古代讽刺艺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作者的天才创创造,把我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写出了这部“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它不但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还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