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实验】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关键字】实验社会工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政治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个案工作》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个案工作适用专业:社会工作课程类型:必修课开课时间: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总学时:20课时/总学分:1学分二、实验目的在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个案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案工作理念及价值观,熟悉个案工作的原则,掌握个案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技巧。

三、基本要求个案社会工作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实验部分为个案工作方法的实训课。

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其次,要求学生掌握个案工作理论模式的基本知识;最后,要求提供合适的实验场地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会谈过程中的专注表达训练2学时目的:1、让受助者感受到充分的接纳和关注;2、鼓励受助者去表达,要让受助者感到自己是沟通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促进受助者的自我探索。

3、便于工作者与受助者专业关系的建立。

要求:1、面向受助者,距离要令两人感到舒服,斜坐或正对面坐;2、面部表情放松,不要皱眉、可以略带微笑;3、手势自然松弛,四肢可自然摆放,身体向受助者方向微微前倾;4、眼神接触,不逼视受助者,也不眼神游离;5、全身保持开放的身体语言,以关注的态度与受助者在一起。

6、展开话题时,工作者应采用跟进式的说话方式,不宜主动跳跃到新话题。

练习:1、一对一角色扮演,深刻体会专注表达的要求。

2、每一对同学做演示时,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认真指出演示同学的优缺点。

3、参看视频片段,谈论问题:若你是组员,在工作者使用“专注”技巧后,你会有什么感受?实验二:会谈过程中的同感表达训练2学时目的:1、同感是建立良好专业关系的前提之一。

2、同感可以是工作者更准确全面地掌握受助者的情况。

3、同感为受助者提供了倾诉的机会,可大大缓解求职者的紧张情绪。

要求:1、走出自我参照体系,进入受助者的内在参照体系。

2、加强观察力训练。

受助者的面部表情、眼神、手部动作和坐姿等等,都是很好的线索。

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小组工作规章

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小组工作规章

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小组工作规章目的本工作规章的目的是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小组的成员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确保小组成员的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以达到研究目标。

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包括语文教师和其他对语文教学研究感兴趣的人员。

工作职责1. 小组成员应积极参与语文教学研究,提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小组成员应按时参加小组会议,并准备好相关的研究材料和讨论议题。

3. 小组成员应积极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成员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4. 小组成员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5. 小组成员应按时完成分配的研究任务,并及时向小组汇报研究进展。

6. 小组成员应保护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和机密信息,防止泄露和滥用。

工作流程1. 小组将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进展和相关议题。

2. 小组成员可以提出研究课题,经讨论后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

3. 小组成员将根据研究方向进行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等工作。

4. 小组成员将根据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并提交给小组进行评审和修改。

5. 小组成员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工作成果1. 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论文或其他形式进行发布和分享。

2. 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改进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并对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意见。

规章修改本工作规章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由小组成员提出并经小组讨论决定是否修改。

以上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小组工作规章》的内容。

希望所有小组成员能够遵守规章,开展有益的研究工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小组的工作方针

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小组的工作方针

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小组的工作方针为了提高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方针,以指导备课小组的工作。

一、工作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和文学鉴赏能力。

3. 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工作原则1. 全面性原则:备课内容要全面,涵盖教材所有知识点,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

2. 循序渐进原则:教学活动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3. 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实践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三、工作内容1. 教材分析: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目标。

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需求,为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3. 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导入、新课教学、练习巩固等环节。

4. 教学资源整合:搜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素材、课外阅读材料等。

5. 教学评价: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工作流程1. 集体备课:备课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共同制定教学方案。

2. 个人备课:根据集体备课的结果,个人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

3. 教学实践: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设计,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5. 教学评价与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教学信息。

五、工作要求1. 团队合作:备课小组成员要相互支持,共同协作,共同提高。

2. 持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3.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认识我国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尝试透过结合社会实践,探索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时数共51学时(周3)(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以讲授为主。

学生除了听课,还应该通过讨论、模拟、专题讨论、实地考察等活动直接参与教学过程。

(五)面向专业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定义及构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旨在帮助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理念架构,了解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性质及施用领域。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社会工作有初步了解。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为 1、社会工作的含义。

2、社会工作的领域。

3、社会工作的对象。

其中,如何认识社会工作是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是科学1、什么是科学。

2、科学的特质。

3、社会工作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4、社会工作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二、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1、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2、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巧妙地应对问题。

3、社会工作面对的任务常常是新的、独特的、特殊的。

三、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1、什么是制度2、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四、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1、什么是专业2、社会工作的专业特征五、社会工作的涵义1、专业社会工作与我国通行的社会工作的区别。

2、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3、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定义与学科性质一、社会工作的定义1、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的慈善事业2、把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3、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和私人社团举办的专业服务,这种服务不分性别、年龄与贫富,以协助任何个人发挥其最高潜能,使其获得最美满最有效的生活为目的。

小组工作教案

小组工作教案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案(2013—2014学年1学期)课程名称:小组工作周课时数:4授课班级:社会工作A1201、1202、1203任课教师:何静教研室主任:何静院长:周良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案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第一节小组一、小组的定义小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因互动而产生影响的群体。

二、小组的构成要素小组的构成要素是指用来描述小组过程的各种事件的分析工具。

一般来说,小组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个:1、小组目标2、小组契约3、小组工作者4、小组成员5、小组规模6、小组时间7、小组空间三、小组的功能小组在提供临床服务的机构中,使用面对面协助具有以下优点:(一)提供一种归属感。

小组提供一种人最基本的需要——归属感。

小组工作者会自然而然提供成员一种被接纳的感受,这种服务的本质在小组过程中是不同的。

在小组中,被其他成员接纳并非自然产生,甚至不是一定会产生。

当成员感到被接纳时,成员会彼此认同,并且感觉自己是小组的一分子。

他们会开始认为自己是重要的并且有价值的,也可以是有贡献的。

当达成接纳的目标时,归属感就油然而生,并成为人生命中的一种本质。

(二)提供验证事实的机会。

小组如同一个真实的社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小组外的真实世界。

在这一模拟社区中,成员在将新行为和想法运用到真实情境前,有机会尝试新的改变行为和想法。

紧接着,他们会得到小组中其他成员对他们的新行为的评价,进而了解这种新行为是否在小组外会被接受。

本质上,在小组中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互动后,成员会了解到其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真实感受和反应。

得到互助合作的资源。

(三)提供小组成员帮助他人和被帮助的机会。

成员通过诚实和真诚的对其他成员成长的回应,表达了个人对其他人负责的态度。

同样,当一个人感觉越安全时,他越愿意接受来自于其他成员的协助。

在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并非扮演专家或权威者的角色,小组工作者是成员解决问题过程的合作者和同伴。

(四)小组是赋予成员能力的工具。

教学规范管理小组及工作职责

教学规范管理小组及工作职责

教学规范管理小组及工作职责1.制定教学规范教学规范是指学校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文件。

教学规范管理小组负责编制教学规范制度,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评价标准等教学文件。

通过科学的教学规范,能够统一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2.完善教学流程教学规范管理小组通过分析教学实践经验、调研行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对教学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

小组成员需要参与教学活动,收集教学现场情况、听取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小组还要根据教学流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3.制定课堂管理制度课堂管理是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达成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规范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课堂管理制度,要求教师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课堂授课。

课堂管理制度包括课堂纪律、课堂互动、学生作业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课堂管理制度的实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4.组织教学培训教学规范管理小组要负责组织教师教学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工具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小组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小组还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观摩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5.搜集教学资源总之,教学规范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涵盖了教学规范的制定、教学流程的优化、课堂管理的规范、教学培训的组织,以及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整理。

通过小组的努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工作教学大纲

小组工作教学大纲

小组社会工作教案学分:3学分教学要求:了解小组工作课程基本内容,及整学期课程安排、考评机制等。

进行班级分组和小组展示,为以后课堂讨论做基础。

一、课程介绍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对小组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的理论与技巧的基本认识。

内容将介绍主要的小组工作介入模式和技巧。

重点侧重在小组工作工作员的工作技巧,及小组工作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2.课程目标1)了解小组工作的基本要素—-概念、类型、特性等;2)掌握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3)了解各种小组工作理论取向的异同;4)了解各种主流小组工作模式;5)了解各种小组工作的介入技巧-—小组领导、沟通及冲突处理;6)掌握如何设计一个小组工作计划——小组构成及筹备;7)掌握小组工作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特性及工作方法;3.学习模式1)讲课-老师会于每一课堂中点出各个学习重点,并提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留心的地方。

2)个案研习-老师会将不同类型的案例分享给学生,讲解及分享运用小组工作手法的情况,以及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个人与小组习作-老师会选定与课程相关的题目进行学习,要求同学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相关功课或研究。

4)个人/小组咨询-学生如有需要,可以电邮或电话方法与老师联络,预约直接交流的时间,询问有关课程学习和作业的事宜。

45。

考评机制测验(10%)-于课后进行两次以多选题形式及短问题为主的测验;平时成绩(20%)平时参与课堂讨论及出席情况;期末考试(70%)-针对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测评。

6。

参考书目1)范克新,肖萍:《团体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丁少华:《小组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简体字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二、班级分组及团队展示1。

5人一组,设计自己小组的名称、口号、小组契约、队形;2.进行团队展示。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课时:4课时教学要求:本章要求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涵义及其功能,了解小组工作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工作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工作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工作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48(理论42,其他6)总学分数: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十一门主干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为社会工作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实务三大方面的理论知识。

(2)通过适当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与专业成长小组等实践环节相配合,努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价值观。

(4)尝试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与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社工精神离自己并不遥远、社工精神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从而激励学生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助人意识、理念与技能。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领域(―)社会工作的内涵(-)社会工作的开展历史(三)社会工作的领域(四)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社会工作的功能(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三)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三)构建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第五章社会个案工作(-)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二)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三)个案工作的过程(四)个案工作的原那么与技巧第六章社会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二)小组工作的理论模式(三)小组工作的过程(四)小组工作的原那么与技巧第七章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基本概念(二)社区工作的理论模式(三)社区工作的过程(四)社区工作的原那么与技巧第八章社会行政(一)社会行政的基本概念(二)社会行政的内容第九章儿童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四)儿童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章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一章老年社会工作(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四)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二章妇女社会工作(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三)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四)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三章家庭社会工作(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三)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四)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四章矫治社会工作(-)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矫治社会工作的工作机构、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三)中国的矫治社会工作第十五章残疾人社会工作(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六章企业社会工作(一)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二)企业社会工作的理论(三)企业社会工作的内容(四)企业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七章医疗社会工作(一)医疗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三)医疗社会工作的内容(四)医疗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十八章社会工作督导、咨询与研究(一)社会工作督导(二)社会工作咨询(三)社会工作研究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实践环节只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

教师学习小组工作计划

教师学习小组工作计划

教师学习小组工作计划概述:教师学习小组是一种促进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通过定期的集体研讨、交流和合作,教师学习小组可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本文将以教师学习小组工作计划为主题,介绍教师学习小组的目标、组织方式、时间安排、内容设计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目标设定教师学习小组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经验。

二、组织方式教师学习小组可以根据教师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愿组织,也可以由学校领导指定组织。

组织方式可以是跨年级、交叉学科或者是同一个学科的教师组成。

每个学习小组可以由一名教师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集体研讨和讨论。

教师学习小组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允许教师自由选择或者学校进行调配。

三、时间安排教师学习小组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时间安排来制定。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每周或每两周安排一次集体研讨,每次研讨的时间为1-2小时。

可以根据需要在集体研讨之外安排小组成员自主学习的时间,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阅读。

四、内容设计教师学习小组的内容设计要紧密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教学改革的需求。

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案例分享和研讨、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和试验、教材使用和开发、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学科教育研究和实践等。

内容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和兴趣,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共享经验。

五、研讨方式教师学习小组的研讨方式可以采用讲座、讨论、分享等不同方式进行。

可以邀请学校内外的专家进行讲座,也可以由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在研讨中,可以通过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六、资源支持教师学习小组的发展需要得到学校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和鼓励。

学校可以提供教室、场地和设备供小组使用,也可以为小组成员提供相关教学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8篇)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8篇)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8篇)教学大纲工作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坚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标。

以学校、学生、教师发展为本,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操作性强、实用有实效的教研工作模式,有效推动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工作目标督促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新课程改革,切实改变教学理念,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课题引领作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打造学科教学特色,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组织机构(一)集团办学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员:(二)集团办学教研工作指导小组组长:成员:各集团分校教学分管副校长。

四、工作措施教学大纲工作计划篇二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我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新学期的工作中来。

本着求创新,求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目的,根据学校20xx年教学工作计划来制定我的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水平,还要有多元化的知识储备,才能适应新课程实验改革。

为不被时代所淘汰,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一个学期的基础之上,要利用业余的时间进一步学习有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

尝试着把学习渗透在工作的点点滴滴,融合到备课和讲课上来。

把学习使终放在第一位,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才会有不断的创新,才会不断的发展,我将继续不懈地努力,刻苦专研,成为新型教师,适应时代的发展二.向科研教师型转变1.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做到“放”“活”“趣”“新”“实”。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打算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们乐学、勤学、会学。

《团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团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小组工作》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小组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同时也为今后在实践中运用该方法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小组工作的意义、起源和发展,初步熟悉和掌握它所凭借的理论基础,小组的结构,过程和发展。

掌握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型,整体筹划,以及各个不同实施阶段的原则和特点,理解并能运用社会小组工作实施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为76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8学时,实践课时38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论 4学时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基础与实践原则 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第三章小组工作的阶段模式 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第四章小组工作的概念模式 2学时第五章小组动力——领导 6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第六章小组动力:沟通与互动 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第七章小组动力—社会控制 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第八章小组动力:小组凝聚力和目标 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第九章小组动力:问题解决、决策和冲突 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第十章小组计划/前属阶段 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第十一章开始阶段 2学时第十二章中期阶段 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第十三章结束阶段 8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第十四章检讨 2学时第十五章小组评估 6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大纲内容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社会工作的涵义,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工作的基本架构。

(一)目的和要求1、内化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

2、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架构。

3、掌握社会小组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1、小组的相关概念:含义、特征、局限2、小组工作的相关概念:定义、特征、功能3、小组工作的类型4、社会小组工作的基础知识5、社会小组工作的地位。

6、社会小组工作的历史背景及起源(1850——1926);7、社会小组工作的成长背景,专业成长和方法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小组工作
课程编码:B0531119
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课程总学时:54学时
课程总学分:3学分
理论学时:36学时
实践学时:18学时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小组工作》属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小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方法之一,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处理个人、人际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开发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去满足案主的需求。

小组社会工作教学的目的即是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理念、价值观、职业伦理、理论和技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务训练,将书本知识变成实践能力,从而真正了解和掌握小组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
【教学内容】
小组工作的涵义;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小组工作的涵义,小组工作的功能;了解小组工作的类型与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难点】
小组工作的涵义;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教学内容】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小组工作的伦理守则与实务原则;小组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实务原则;了解小组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教学重难点】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在实务中的应用。

第三章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小组动力
【教学内容】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小组动力涵义;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了解小组动力的涵义;
【教学重难点】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小组动力涵义;小组动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重难点】
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主要模式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

第五章小组的领导
【教学内容】
领导的涵义;领导的方式;领导的素质和技巧。

【教学要求】
掌握领导的涵义;理解领导的方式;了解领导的素质;掌握领导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领导的涵义;领导的方式;领导的技巧;领导技巧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

第六章小组的沟通和冲突
【教学内容】
小组的沟通;小组的冲突。

【教学要求】
掌握沟通和冲突的涵义;了解沟通的过程与冲突的过程;掌握沟通方式与冲突解决方式。

【教学重难点】
小组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第七章小组的构成
【教学内容】
小组的内部构成要素;小组的外部构成要素。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的内外部构成要素。

【教学重难点】
小组的内部构成要素;小组的外部构成要素;小组的内外部构成要素的协调。

第八章小组的筹备
【教学内容】
小组的筹备;小组的方案设计。

【教学要求】
了解小组筹备的过程,掌握小组筹备的技巧;掌握小组方案设计。

【教学重难点】
小组筹备技巧;小组的方案设计。

第九章小组初期
【教学内容】
小组初期的特点和工作;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与工作。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初期的特点和工作;规范形成时的特点与工作。

【教学重难点】
小组初期的工作技巧;规范的形成
第十章小组中期
【教学内容】
小组冲突时的特点和工作;小组成熟时的特点和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小组冲突时和成熟时的特点;掌握小组冲突时的工作和小组成熟时的工作。

【教学重难点】
处理小组冲突的技巧;引导小组成熟的技巧。

第十一章小组后期
【教学内容】
小组后期的特点和任务;小组后期工作技巧。

【教学要求】
理解小组后期的特点;了解小组后期的任务;掌握小组后期工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
小组后期的特点;小组后期工作技巧。

第十二章小组的评估
【教学内容】
评估的意义和作用;评估的方法;评估报告的撰写。

【教学要求】
了解评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评估的方法和掌握评估报告的撰写。

【教学重难点】
小组工作评估的方法;评估报告的撰写。

(二)单项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1.小组的筹备
【实验教学内容】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组长与一个合适的主题(如厌学问题、亲子关系问题、老年人退休适应问题等),每组根据所选主题撰写出一份小组计划书,确定小组成员的招收和选择的渠道和方式;根据所选主题模拟小组会场的选择和布置。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撰写小组计划书的技巧和能力;培养学生招收和选择组员的能力以及选择会场布
置房间的能力。

【实验教学要求】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善于组织、引发讨论、倾听的同学任组长,负责安排议程、控制实训过程、启发讨论、组织撰写实训报告。

;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筹备中;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
活动桌椅、多媒体
2.小组工作介入的具体技巧
【实验教学内容】
选取某一材料或设定一个场景,组织学生就材料或情境中所涉及的内容利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处理来学习带领小组技巧;利用旧报纸按要求做出指定的图形,
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来学习沟通技巧;冲突解决技巧,选取某一材料或设定一个冲突
场景,组织学生就材料或情境中所涉及的内容利用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处理。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带领小组的一般技巧和特殊组员的带来技巧;掌握良好沟通的技巧;掌握冲突解
决策略的技巧;
【实验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遵守教师的指引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角色扮演,
并选择扮演较好的同学在全班面前表演,其他同学做好观摩记录工作。

【主要仪器设备】
活动桌椅、多媒体
3.小组活动的组织与控制
【实验教学内容】
结合小组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为学生介绍破冰、热身游戏,分组,互相认识游戏,创造力游戏,团队合作游戏以及解决问题等游戏。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适合小组各个阶段的游戏;提高学生控制小组进程的能力。

【实验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认真学习各种游戏,在学习完游戏后分组分享游戏的感受,
并将学习到的游戏运用到小组工作当中。

【主要仪器设备】
活动桌椅、多媒体
4.小组评估
【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教师给定的材料进行小组评估,掌握小组评估的方法和小组评估报告的撰写。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小组评估方法和技巧。

【实验教学要求】
每个小组由一名善于组织、引发讨论、倾听的同学任组长,负责安排议程、控制实训
过程、启发讨论、组织撰写实验报告;每位同学应该有平等宽松的发言机会;每个小组共
同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
给定材料、多媒体
三、教学章节及学时分配
(一)总体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章节总学时其中备注
理论学时实践(验)学时
1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
2 2 0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3 3 0 2
3 第三章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小组动力 3 3 0
4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4 4 0
5 第五章小组工作的领导
6 4 2
6 第六章小组工作的沟通和冲突8 4 4
第七章小组的构成 2 2 0 7
8 第八章小组的筹备8 4 4
9 第九章小组初期 6 4 2
第十章小组中期 6 4 2
10
11 第十一章小组后期 4 4 0
12 第十二章小组的评估 6 2 4
13 合计36 36 18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学时每组人数面向专业备注
1 小组的筹备设计研究性必修 4 6 社会工作
2 小组工作介入的具体技巧演示性必修 6 6 社会工作
3 小组活动的组织与控制演示性必修
4 6 社会工作
4 小组评估综合性必修 4 6 社会工作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
五、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考试
考核形式:闭卷
六、使用说明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讲课内容和顺序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开展。

七、主要参考资料
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丁少华,史柏年,罗观翠.小组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吕新萍,范明林,冯喜量,刘继同.小组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特斯兰,理瓦斯小组工作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大纲编写人(签字):教研室主任(审核):
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