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的主要内容
涉外礼仪常识
![涉外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5de779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a.png)
涉外礼仪常识1.涉外迎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迎送车辆应事先安排好,不可临时调遣,给人以仓促之感。
(2)对于身份较高的客人,事先应在机场或车站、码头安排贵宾休息室,准备饮料。
(3)客人的住处、膳食应事先安排好,如有条件,在客人抵达之前就应将住房地点、房间号码、用膳方式、日程活动安排、联络方式、联络人等事宜通知到具体客人,如做不到,也可将上述内容打印成文字材料,在客人到达时分发给每位客人,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传达,这既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又可使客人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4)客人到达后一般不要立即安排活动,应给客人留下一定的休息时间或适应时差的时间。
(5)指派专人协助客人办理入境手续及机票或车票、船票和行李提运、托运手续等事宜,客人到达后,应尽快进行清点并将行李取出,送到住处。
2.涉外交往中的称呼礼仪人与人见面,首先就是如何称呼。
一个得体的称呼,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愿与之交往。
特别是在涉外交往中,称呼在某种程度上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国、各民族由于语言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称呼上差别很大。
国际上的称呼要求有:(1)一般对男子统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或“女士”;对已婚年纪较大的女士称“太太”;对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状况的女子可泛称“小姐”或“女士”。
这些称呼前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
(2)对地位较高的,一般为部级以上的官方人士,可称“阁下”,或职衔加先生,如“部长先生”、“总理先生”等。
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之为“阁下”。
(3)对来自君主制国家的贵宾,习惯上称国王、王后为“陛下”,称公主、王子为“殿下”。
对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既可称其爵位,也可称“阁下”,一般也称“先生”。
(4)对医生、律师、法官、教授、博士等,均可单独称其职称或学位,也可加上姓氏和“先生”,如“法官先生”、“约翰教授”等。
(5)对军人一般称其军衔加“先生”,知其姓名的,可加上姓与名。
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e275dbda28ea81c759f57805.png)
4、交谈艺术 语言得体,举止文雅,表情自然,音量适中, 切忌大声喧哗,唾沫四溅或手舞足蹈。 一般的交谈,尽量不要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 私人生活问题和疾病、死亡等话题。 谈话要适度的幽默和风趣。 社交中难免要说几句礼节性的恭维话,但要 避吹捧之嫌;当外宾夸奖你时,则应道谢, 而不应该按我们的习惯一味地谦虚。
(1)确定迎送规格 具体内容 飞机(车、船)抵离 时间、献花人员的 (根据来访者身份) 挑选和鲜花花束 1.主动介绍姓名、职务 (2)迎宾 (花环)的准备、介 应先请客人从右 2. 握手表示欢迎 绍宾主相见的方式、 侧上车,陪同主 3. 献花在与客人握手之 车辆顺序的编排、 人再从左侧上车。 后进行(忌用菊花、杜 (3)乘车 座次的安排、国旗 待外宾与陪同人 鹃花、石竹花或黄色花 的悬挂等 员全部上车后, 朵) 再驱车去宾馆。 备注:迎宾之后要留给来宾一定休息时间,避
5、服饰仪容
男士穿西服要注意外衣、衬 衫和 领带颜色的和谐,衬衣 内不宜穿高领棉毛衫,西服 内若穿有毛衣或背心,领带 一定要放在毛衣或背心的里 面。 领带夹是用来将领带固定在 衬衣上的装饰品,不能夹在 西服的驳领上。 将头发梳理平整,脸面刮净, 再配上整洁的皮鞋。
女士的套装最好选用单色,不 要配迷你裙。穿裙子需配穿长 袜和高跟皮鞋,忌穿露出袜口 的短袜,更不可用毛裤或健美 裤代长袜。 女士出席正式场合应适度化妆, 根据个人爱好配戴首饰,但不 可弄得一身珠光宝气,以免显 得造作和俗气。
7、宴请 冷餐会一般在较大的场所举行,设餐台、 宴请分宴会、冷餐招待会、酒会、茶会 酒台,食品较丰富实惠。由客人自取餐具、自取 等形式。 食品。酒水由招待员端送,也可自取。 各种宴请活动,一般应发请柬(内容包 酒会,又称鸡尾酒会。食品多为三明治、 括活动形式、时间及地点、应邀人的姓名、 炸春卷及香肠之类的小吃。一部分饮料和食品, 对服饰的要求、是否要求回复等 ) 事先摆在茶几上;另一部分,由招待员随时以托 正式宴会的席位、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 盘端送。酒会可自由入座,也可不设座椅,站立 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 进餐,以便于进餐者自由自在活动和攀谈。 主、宾讲话在宴会开始时进行。主桌首 茶会是一种更为简便的招待形式,常在 次起立祝酒时,其他桌也应起立祝酒。 客厅或室外花园举行。不排席位,可以随便就座, 主宾和主人坐在一起。茶会主要是请客人品茶 (也有喝咖啡的),茶叶、茶具的选择应该讲究。
关于涉外礼仪培训基本内容
![关于涉外礼仪培训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868f0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6b.png)
关于涉外礼仪培训基本内容礼仪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也是体现人涵养的部分。
那么关于涉外礼仪培训基本内容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关于涉外礼仪培训基本内容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涉外礼仪的基本内容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
即,中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一、日常礼仪在西方国家,用正餐的时间比中国要晚。
请柬上注明两个时间:晚7:30到场,8:00用餐(7:30 for 8:00p.m.),意即7:30到场,8:00晚宴开始。
在此情况下,可在上述两个时间之间到场。
如果请柬上只写一个时间,便应在该时到场。
晚宴开始前通常备有淡酒,一般是鸡尾酒或雪梨酒。
这时,应邀的宾客边饮酒,边走动,与人交谈,等到宣布晚宴开始时便步入餐厅入座。
1.座次安排餐桌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西方国家中唯一拥有圆桌的乃是神话中的亚瑟王。
亚瑟王是英国的一位传奇性的国王,他在西欧神话中所享有的地位有如皇帝之在中国的地位。
虽然根据神话所说,亚瑟王是英国国王,但大多数关于他的故事却载于法国及法国文学著作之中。
亚瑟王有一个圆桌,这样他手下那些文武百官便谁也不感到比别人低人一等:他们的等级都是相同的。
2.感恩祷告千万注意!还不到用餐的时候,在正式晚餐上,而且有时在家庭晚餐上,要做饭前感恩祷告,为所用饭食而感谢上帝。
这种祷告可用任何语言进行,而时常用拉丁文。
在此场合,如果其它客人起立,则应起立,否则不用起立,仍坐原位。
如果你不信仰宗教,你就目光向下,双手合十。
感恩祷告时间不长。
3.用餐器皿(刀、叉、勺、盘、杯)在正式晚餐上,用餐器皿为数甚多。
据悉,全人类有三分之一使用筷子,三分之一用刀、叉、勺,三分之一用手取食。
在法国,刀常常是吃完一道菜之后继续使用,他们净刀放在刀架上,如同在中国将筷子放在筷架上那样。
在英国和美国,刀不放在刀架上。
但在美国有另一个关于用刀的习惯。
那就是,在菜盘中切割食物,然后将刀放在菜盘左边,再将叉子转到右手。
涉外礼仪的十二通则
![涉外礼仪的十二通则](https://img.taocdn.com/s3/m/00aac41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6.png)
涉外礼仪的十二通则1、个人形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服装等)。
2、不卑不亢(要意识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国家、民族、所在单位,言行应从容得体,堂堂正正。
不应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表现得狂傲自大,目中无人)。
3、求同存异(各国礼仪习俗存在着差异,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评判是非,鉴定优劣,握手礼通行各国)。
4、入乡随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而当自己充当客人时,则又讲究“客随主便”)。
5、信守约定(认真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
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
6、热情适度,内外有别(不仅待人要热情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
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会使人厌烦或怀疑你别有用心。
要分清内外,注意保密)。
7、谦虚适当(一方面反对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对人谦虚客套)。
8.不宜先为(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才好的情况是,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9、尊重隐私(在对外交往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龄,婚姻,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等)。
10、女士优先(在一切社交场合,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
11、爱护环境(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地加以爱惜和保护。
)12、以右为尊(在并排站立,行走,就座,会见,会谈,宴会席次桌次,乘车,挂国旗等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2.不同国家的见面礼1.意大利、西班牙和大部分欧洲国家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欧洲大部分国家,两个人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走上前快速地亲吻彼此的脸颊:先是右侧,然后左侧。
如果彼此不太了解对方,也可以通过握手以示友好。
第五章涉外礼仪
![第五章涉外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a43878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e.png)
(1)并列式
两面国旗并挂
(1)并列式
多面国旗并挂
多面并列,主方在最后。如系国际会议,无主客之分,则按 会议规定之礼宾顺序排列。
(2)交叉式
(3)面对式
双边会谈,双方在自己一边摆放本国国旗
3. 所乘车国旗的悬挂
进入教堂应保持严肃的态度,切忌衣着不整或穿拖 鞋、短裤。
禁止在教堂内来回乱串、大声喧哗、交头接耳、东 张西望、打情骂俏、争抢座位等,更不允许在堂内 吃东西、抽烟。
(2)伊斯兰教。
接待穆斯林客人一定要安排清真席,特别要注意不要出 现他们禁食的食物。
此外,还禁食生性凶猛的肉食动物,穴居的肉食动物, 猛禽,污浊不洁的动物,两栖动物,以及豢养而不能吃 的动物等。
道士的服饰物品特别是法服冠帽等忌讳别人触摸。 与道士交往一般行抱拳礼。 与全真派道士交往,一般不询问年龄、出家入道原因和有
关家庭的问题。
三、一些国家的馈赠礼仪举例
给美国人送礼: 可“以玩代礼”,邀请对方共度良宵就可算作送礼。当
然也可送葡萄酒或烈性酒,高雅的名牌礼物他们很喜欢, 尤其是尽量送一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或别致精巧的工艺品 ,以满足美国人的猎奇心。送礼可在应酬前或结束时,不 要在应酬中将礼物拿出来。
汽车挂旗在车头两端旗座,司机右手方向挂 客方旗,左手为主方旗。
悬挂国旗其他注意适宜:
各国国旗的比例不同,两国国旗放在一起时,常会大小 不一。所以,并排悬挂不同比例的国旗时,应将其中一
面旗缩放一些,使两旗面积大致相同。
第六章 我国主要客源国及地区民俗礼仪禁忌
一、涉外交往中的数字、肢体和颜色禁忌 二、涉外交往中常见的宗教禁忌 三、一些国家的馈赠礼仪举例 四、日常交往礼仪禁忌
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57e7956f58fafab069dc02ff.png)
涉外礼仪
内外有别;中外有别; 内外有别;中外有别;外外有别
一、维护形象:讲究卫生、举止大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友好。 讲究卫生、举止大方、热情友好。
过分谦虚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二、谦虚有度:过分谦虚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关心有度、帮助有度。 三、热情有度:关心有度、帮助有度。 四、遵守约定:有约在先、言出必行、 遵守约定:有约在先、言出必行、 信守承诺、依约而行。 信守承诺、依约而行。
涉外礼仪
五、遵守约定:有约在先、言出必行、 遵守约定:有约在先、言出必行、 信守承诺、依约而行。 信守承诺、依约而行。 入乡随俗: 六、入乡随俗:和而不同 女士优先: 七、女士优先: 距离有度: 八、距离有度:
涉外礼仪---女士优先
国际惯例,适用于西方国家与社交活动中, 国际惯例,适用于西方国家与社交活动中,男士要有 教养,在言行方面要尊重、照顾、保护、关心、体谅女士。 教养,在言行方面要尊重、照顾、保护、关心、体谅女士。 女士进门时男士为女士开门; 女士进门时男士为女士开门; 男士不在女士面前抽烟; 男士不在女士面前抽烟; 当女士落座或起身时男士为其挪出、推进椅子; 当女士落座或起身时男士为其挪出、推进椅子; 当女士在衣帽间更换外套时男士要协助; 当女士在衣帽间更换外套时男士要协助; 当女士手提笨重物品在室外行走时,男士要上前帮助; 当女士手提笨重物品在室外行走时,男士要上前帮助; 当女士从外进入房间时,男士应站起; 当女士从外进入房间时,男士应站起; 当女士遇到尴尬事时,男士要主动出面效劳为其解难。 当女士遇到尴尬事时,男士要主动出面效劳为其解难。
涉外礼仪教程
![涉外礼仪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9fcd32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0.png)
涉外场合礼仪是指应用于外事活动中,符合外交礼节、国际惯例、宗教文化等要求的行为规范,以增进国际友谊、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
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了解涉外礼仪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必备的技能。
以下是一份涉外礼仪教程,希望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一、基本礼仪1. 仪态端庄在任何场合下都要保持端庄的仪态。
站立时,应双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坐着时,应背挺直,不摆动。
无论何时,都要注意个人形象的卫生与整洁。
2. 礼貌交际在涉外场合保持礼貌交际态度,避免使用过于亲昵或口语化的用语,尤其是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
礼貌的交际方式可以帮助建立信任、增进交流。
3. 微笑面对面对陌生人或人群时不要紧张,保持微笑的表情来缓和气氛,使自己和他人都感到舒服。
同时,也可以适当运用目光和姿势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二、餐桌礼仪1. 合理饮食在餐桌上应该控制进餐速度,品尝每道菜肴,并注意食用均衡营养的食物。
对于不喜欢的食物可以礼貌地拒绝,但不要影响其他人的用餐。
2. 用餐方式在用餐时,应该优雅、自然地使用餐具,使用得体的方式进食。
例如,拿餐具时应该在适当的位置拿取,使用时也要注意正确的用法;在进食前应该洗手,并注意个人卫生。
3. 礼貌用语在用餐时,应该使用得体的用语,如“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其他人进行适当的交流,以增进感情、拉近距离。
三、礼仪常识1. 普通场合礼仪在各种场合中,应该了解对应的礼仪,如何进场、如何交谈、如何告别等等。
避免出现不礼貌或尴尬的行为,以便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2. 商务场合礼仪在商务谈判中,应该了解对应的商务礼仪,例如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签订协议。
完成商务合作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商家之间的良好关系。
3. 国际礼仪在国际场合中,应该了解对应的国际礼仪,例如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如何进行商务洽谈。
正确的国际礼仪可以有效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增进双方之间的友谊。
四、结语。
涉外礼仪常识(3篇)
![涉外礼仪常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76c56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5.png)
涉外礼仪常识(3篇)涉外礼仪常识1一、涉外礼仪内容:1.礼仪是人们在对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仪表、礼态和言谈举止,能够反映其个人内在素质和修养。
2.礼仪与文化紧密相关。
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相应的礼仪也就会国内国外有别,企业内外有别。
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参与涉外商务活动,应该重视自己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讲究必要的礼仪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3.礼仪要从日常工作做起。
比如:打招呼、打电话、写邮件等待。
二、涉外礼仪注意事项:1.信守承诺。
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
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
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
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
2. 热情有度。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
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
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
3. 尊重隐私。
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
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
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
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
4. 女士优先。
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
涉外礼仪重点常识大全
![涉外礼仪重点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211b41aeefdc8d376ee3261.png)
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
即,中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以下是的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涉外礼仪重点常识大全”,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一、涉外交往礼仪中的穿着要点1、衣裤要整洁、干净,尤其是衣领和袖口。
2、穿长袖衬衣时应将衬衣扎在裤内,不要卷袖子和裤脚。
3、穿西装时,若西装是单扣或多扣,则应全部扣起来,双扣的可以只系上面一个。
4、男士不应穿短裤参加涉外活动。
女士穿凉鞋的话可以光脚,若穿袜子则不要将袜口露在衣裙外面。
5、涉外交往中应注意不要穿着睡衣、睡裤或者拖鞋接待外国客人。
二、涉外商务礼仪中的注意事项1、进入室内场所后通常应脱下手套和帽子,脱掉大衣、外套、风衣等等。
2、室内通常不戴墨镜或其他有色眼镜,特殊情况下必须带有色眼镜是应主动说明并表示歉意,而且握手交谈时应该摘下墨镜。
3、西方妇女的纱手套、纱面罩、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是可以在室内穿戴的。
三、涉外交往礼仪中握手的注意事项1、先打招呼,然后握手。
如果是初次见面,一般在介绍自己时主动伸手,如"I'm Green, nice meeting you."同时握手。
2、在一般情况下,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下即可,不可太用力。
关系很熟的话握手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有时年轻的对年长的、身份低的对身份高的可以稍欠身,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敬重。
3、男士与女士握手,轻轻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
4、涉外礼仪中握手时伸手的顺序也有些讲究: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和妇女先伸手。
5、多人握手时不要交叉,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握手前脱帽并摘下手套,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信守约定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
涉外礼仪常识有哪些
![涉外礼仪常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bcb35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3.png)
涉外礼仪常识有哪些涉外礼仪是指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礼仪标准,也就是人们参加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涉外礼仪常识,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涉外礼仪常识1、仪表讲究仪表与衣帽干净,面、手、衣履要干净。
男子的头发、胡须不宜过长,应修剪整齐。
指甲要经常修剪,一般与指尖等长,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清洁,假设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着要干净笔挺,不能有褶皱,钮扣均应整齐,裤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场合整理。
衬衣一般为白色硬领,袖与下摆不露出外套,并放入裤内。
要按交际场所或交际须要着装。
礼服、领带或领花应结好,佩戴端正,并备干净手绢与梳子。
皮鞋应擦亮。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抠鼻、掏耳、剪指甲、搔痒等不雅的小动作。
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擦鼻涕、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餐巾纸捂口鼻,面对一旁,幸免发出大声响。
2、行为举止举止大方得体,看法随和端庄,精神饱满自然,言行检点。
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规,任何失礼或不合礼仪的言行者会被视为有失风光。
3、说话语气说话客气,留意身份。
说话时神情衿持随和,面带微笑。
随意与人攀谈是失礼行为,萍水相逢,应在有人介绍前方可交谈。
4、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不搅扰、影响别人,敬重别人。
不随意指责别人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或不便。
发表争论与指责别人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教堂等公共场所都应保持静谧。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办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安静。
5、守约遵时这是国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貌。
参与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
过早抵达,会使主子因打算未毕而尴尬;迟迟不到,那么让主子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因故迟到,要向主子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子,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与人约会不能失约,不能超时。
失约和超时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承诺别人的事情不能遗忘,必需讲“信用”,按时做好。
6、信守约定当前,在国际交往活动中,人们将敬重对方,即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尊敬、友好作为涉外礼仪的核心。
涉外交往礼仪
![涉外交往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034f23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9.png)
涉外交往礼仪
涉外交往礼仪是指在与外国人或外国机构进行交往时,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礼仪、礼品的选择和赠送、交流方式等。
在进行涉外交往时,需注意以下礼仪规范:
1. 注意穿着:不同场合需要穿着不同的服装,例如参加正式活动需要穿着正装,而在休闲场合则可以穿着舒适的休闲装。
2. 尊重对方文化: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尊重对方的习俗和传统。
3. 使用正确的称呼:在称呼对方时,需使用正确的称呼,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4. 礼品选择:在送礼时,需选择对方喜欢且符合场合的礼品,避免送出不合适的礼物。
5. 礼品赠送:赠送礼品时,需要注意礼品的包装、送礼时间和方式等细节。
6. 交流方式:在与外国人交流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避免因交流方式上的不当而引起误会。
以上是涉外交往礼仪的几个方面,遵守这些礼仪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外交交往的效果和成果。
- 1 -。
外事礼宾礼仪知识
![外事礼宾礼仪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083a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9.png)
外事礼宾礼仪知识一、见面礼节在中国,传统的见面礼节是握手,表达欢迎和友好的意愿。
而在某些国家,如日本,鞠躬是更为常见的礼节。
在握手或鞠躬时,要面带微笑,眼神直接接触,以显示诚意。
同时,注意姿态放松、自然,不必过于紧张。
二、服饰仪容在正式的外交场合,着装应得体,符合场合的氛围。
男性应着西装,女性则可以选择套装或晚礼服。
颜色上,深色系更为庄重。
此外,注意保持衣物整洁,避免有明显的褶皱。
仪容方面,应保持整洁、干净,不化过于浓重的妆容。
三、言谈举止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应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避免涉及敏感话题。
同时,使用礼貌用语,表达清晰、简洁。
在倾听对方发言时,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不随意打断。
适当的肢体语言也能增强沟通效果,如点头表示理解。
四、场所礼仪在不同的场所,如办公室、宴会厅、会议室等,礼仪要求各不相同。
例如,在办公室中要保持安静,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在宴会厅中要注意座位安排和用餐规矩;在会议室中则要注意发言顺序和时间控制。
五、礼品赠送在某些场合下,如国家元首访问,互赠礼物是一种常见的礼仪。
选择礼物时,应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
同时,礼物的包装要精美,附上适当的卡片,写明寓意和祝福。
在赠送时,要表达出真诚的祝福和心意。
六、餐饮习俗在涉外交往中,了解对方的餐饮习俗非常重要。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
例如,在西方国家,餐具的使用和餐巾的折叠都有一定的规矩;而在中国,餐饮礼仪则更加注重主客之间的互动和谦让。
七、社交活动在涉外交往中,社交活动是增进友谊和了解的重要途径。
参加社交活动时,应遵守主办方的规定和礼仪要求。
例如,参加舞会时要注意着装要求和舞伴的选择;参加茶话会时要注意座位安排和交流方式。
八、国际礼仪差异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国际礼仪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涉外交往中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某些国家亲吻礼较为常见,而在另一些国家则较为罕见。
又如,在一些国家鞠躬是常见的致意方式,而在另一些国家则更倾向于握手致意。
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b6f27e244b35eefdc8d33320.png)
迎宾礼仪
三、谈的礼仪 其一,注意语言。 其二,注意语态。 其三,注意语音。 其四,注意语气。 其五,注意语速。
迎宾礼仪
四、娱的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往往会特意为交往对 象安排一些文娱活动。不论是组织还是应 邀参加此类活动,都应当掌握有关的礼仪 规范。
迎宾礼仪
五、赠的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交往双方往往会遇上 对方以礼相赠的情况。在许多场合,“礼 尚往来”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涉外交往中, 赠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意在表达我方对 对方的尊敬友好之意。而要争取做到这一 点,就不能不遵守有关赠送礼品的礼仪规 范。
迎宾礼仪
二、见的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不论是在正式场合还 是在非正式场合同外国友人相见,都应当 遵守一定的见面礼仪。根据常规,在涉外 交往中所应遵守的见面礼仪,又称相见礼 仪,它主要涉及介绍、行礼、互换名片以 及座次的排列等四个具体方面的内容。
迎宾礼仪
介绍的礼节; 行礼的方式; 交换名片的礼仪; 座次排列的礼仪
涉外日常礼仪
日常生活的涉及面非常之广泛。在涉 外交往中,人们所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 了解和掌握的日常礼仪,主要集中在衣、 食、住、行、访、购以及小费的给付等等 几个日常生活的关节点上。
迎宾礼仪
一、迎的礼仪 从总体上,迎接来宾的礼仪大体上分 为两个主要部分。其一,迎宾前的礼仪准 备。其二,迎宾时的礼仪操作。欲使外国 来宾的接待工作不出纰漏,对这两个方面 的礼仪惯例均须严格遵守。
涉外通则
所谓涉外通则,是指中国人在接触外 国人时,通常都必须遵守并加以应用的有 关国际交往惯例的基本原则。它既是对国 际交往惯例的高度概括,又对于参与涉外 交际的中国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涉外通则
一、以人为本 三、不卑不亢 五、入乡随俗 七、热情有度 九、不宜先为 十一、女士优先 十三、以右为尊 二、维护形象 四、求同存异 六、信守约定 八、不必过谦 十、尊重隐私 十二、爱护环境 十四、应对媒体
有关涉外服务礼仪
![有关涉外服务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600e69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3.png)
有关涉外服务礼仪涉外礼仪,主要是指我们在涉外交往中所应遵守的国际惯例与交际规那么。
那么大家知道有关涉外效劳礼仪有哪些吗?下面我给大家共享有关涉外效劳礼仪,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有关涉外效劳礼仪一、敬重隐私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以下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其二,是年龄大小。
其三,是恋爱婚姻。
其四,是身体安康。
其五,是家庭住址。
其六,是个经验。
其七,是信仰政见。
其八,是所忙何事。
要敬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需自觉地幸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二、女士优先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敬重、照看、体谅、关怀、爱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
这并不代表女性是弱者,而是象敬重母亲一样敬重女性。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那么,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展社交活动之时。
“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敬重妇女,照看妇女,体谅妇女,关怀妇女,爱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
倘如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为难、困难的境况,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女士优先”原那么还要求,在敬重、照看、体谅、关怀、爱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全部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六、热忱有度三、热忱有度“热忱有度”,是涉外礼仪的根本原那么之一。
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加国际交往,干脆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忱而友好。
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忱友好的详细分寸。
否那么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涉外人员设宴和赴宴留意事项以东道主的身份设宴款待外国人时,须要留意的问题主要有菜单的选定、就餐的方式、宴会的位次、用餐的环境,等等.首先,是要确定宴请的菜单.不宜宴请外国人的菜肴主要有以下在类.一是触犯个人禁忌的菜肴.对此必须要在宴请外宾之前有所了解.在宴请多名外宾时,对每个人的个人禁忌都要有所了解.二是触犯民族禁忌的菜肴.比方说,美国人不吃羊肉和大蒜,俄罗斯人不吃海参、海蛰、墨鱼、木耳,英国人不吃狗肉和动物的头、爪,法国人不吃无鳞鱼,德国人不吃核桃,日本人不吃皮蛋.三是触犯宗教禁忌的菜肴.在全部的饮食禁忌之中,宗教方面的饮食禁忌最为严格,而且肯定不容许丝毫有所违犯.哪些菜肴相宜于宴请外国友人.遵照一般规律,可有用以宴请外国人的菜肴根本上可以分作以下四类.其一,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通常,春卷、元宵、水饺、龙须面、扬州炒饭、清炒豆芽、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咕老肉、酸辣汤,等等.具备中华民族特色的菜肴,往往受外国友人的欢送.其二,是具有本地风味的菜肴.在饮食方面讲究的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地的菜肴,风味不同.上海的“小绍兴三黄鸡”,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老孙家羊肉泡馍”,成都的“龙抄手”、“赖汤元”,开封的“灌汤包子,蒙自的“过桥米线”,西双版纳的“菠萝饭”,都在国内久负盛名.可用以款待外国友人.其三,是自己比拟拿手的菜肴.餐馆有餐馆的“特色菜”,各家有各家的“看家菜”.主子还须细说其有关的掌故,并且慎重其事向客人们进展引荐.其四,是外宾本人喜爱的菜肴.在宴请外宾时,在有条件的时候,在以中国菜为主的同时,上一些对方所钟意的家乡菜.其次,是要选择就餐的方式.世界上主要存在三种就餐方式:一是用筷子就餐,二是用刀叉就餐,三是用右手干脆就餐.运用筷子就餐时,可细分为以下四种详细形式.一是“混餐式”就餐方式.它也叫“合餐式”就餐方式.二是“分餐式”就餐方式.人们亦称之为“中餐西吃”.三是“自助式”就餐方式.通常也叫自助餐.四是“公筷式”就餐方式.再次,是要排定宾主的座次.对于宴会的组织者来讲,宴会的座次问题,又可以进上步地分为座次的排列与座次的通知等两个方面的详细问题.国内所通行的宴会座次排列方法.其一,是“居中为上”.即各桌围绕在一起进,居于正中心的那张餐桌应为主桌.其二,是“以右为上”.其三,是“以远为上”.其四,是“临台为上”.在排列每张桌子上的详细位次时,主要有“面门为主”“右高左低”“各桌同向”等三个根本的礼仪惯例.所谓“面门为主”,是指在每张餐桌上,以面对宴会厅正门的正中座位为主位,通常应请主子在此就座.所谓“右高左低”,是指在每张餐桌上,除主位之外,其余座位位次的凹凸,应以面对宴会厅正门时为准,右侧的位次高于左侧的位次.所谓“各桌同向”,那么是指,在举办大型宴会时,其他各桌的主陪之位,均应与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在排定宴会的座次之后,应刚好地采纳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全体应邀赴宴者通告,通告宴会的座次有以下四种常规方法.其一,是在请柬上注明每一位赴宴者所在的桌次.其二,是在宴会厅入口处旁边悬挂宴会桌次示意图.其三,是在现场支配引位员,负责来宾,尤其是贵宾的引导.其四,是在每张餐桌上放置桌次牌以及每一位用餐者的姓名卡,以便大家对号入座.人们在支配宴会时,通常被要求必需遵守“四m原那么”.所谓“四m原那么”指的是打算宴会时,必需对环境、菜单、举止、音乐等四个最重要的环节加以谨慎的打算.支配涉外宴请的用餐环境,主要须要留意四点.第一,环境要幽静.其次,环境要雅致.第三,环境要干净.第四,环境要卫生.以来宾的身份涉外宴请时,须要留意的主要问题,大致上包括宴请的类型、付费的法、点菜的规则、用餐的餐序、就餐的举止、进餐的技巧等.第一,宴请的类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是宴会.它是一种最正式、最隆重的宴请,可在早、中、晚举办,并以晚宴档次最高.举办宴会时,要提前发出请柬,届时,不仅宾主要发表讲话,乐队要演奏音乐,就连餐具、酒水、菜肴道数、餐厅陈设、用餐者的装束、侍者的仪态等,都要详尽的规定.一般状况下,宴会分为国宴、正式宴会、便宴、家宴等四种详细形式.其二,是款待会.其三,是工作餐.其次,付费的方法.付费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不必付费.二是定额付费.三是各自付费.须要付小费时,应留意两条.其一,是应当付多少.其二,是应当如何付给.第三,点菜规则.其一,是告知对方,自己完全“客随主便”.其二,尊敬不如从命,但是,只点一道即可.第四,用餐的餐序.须要大家驾驭的正规的餐序主要有:一是西餐正餐的常规菜序.一顿正规的西上正餐,大体上应当依次包括开胃菜、汤、海鲜、主菜、甜品、水果、红茶或咖啡等等几道菜式.二是西餐便餐的常规菜序.一顿正规的西餐便餐,大体上应当依次包括头盆(开胃菜)、汤、主菜和甜品等几道菜式.三是西式自助餐的常规菜序.享用自助餐时,其正规的用餐依次,依次应当为: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和水果.四是酒水与菜肴的常规搭配方式.在国外,西式宴会上的主角是酒水.第五,就餐的举止.举止文明、礼貌、标准.就餐举止十忌其一,是在用餐时口中或体内发出巨大的声响.其二,是在用餐时整理自己的衣饰,或是化装、补妆.其三,是在用餐期间吸烟.其四,是一再劝告别人饮酒,甚至起身向别人灌酒.其五,是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舀汤或选取其他食物.其六,是乱挑、翻拣菜肴或其他食物.其七,是用餐具对着别人指指引点,或者把餐具相互敲打,搞得铿锵作响.其八,是干脆以手取用不宜用手取用的菜肴或其他食物.其九,是豪无遮掩地当众剔牙.其十,是随口乱吐嘴里的不宜下咽之物.。
商务谈判涉外礼仪要点
![商务谈判涉外礼仪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8c925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3.png)
商务谈判涉外礼仪要点商务谈判是企业间进行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国际商务谈判,涉外礼仪尤为重要。
涉外礼仪是双方交流和合作的基础,对于谈判结果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商务谈判涉外礼仪的要点:1.尊重对方文化: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如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应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
了解对方的习俗、信仰和价值观,并在交流过程中充分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
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言辞、手势或表情,以免引起误解和冲突。
2.礼貌与尊重:在涉外商务谈判中,表现出礼貌并对对方表示尊重非常重要。
回应对方的提问和意见时,应使用礼貌的措辞,并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避免干扰对方讲话或打断对方的发言。
另外,使用适当的称呼和合适的礼仪举止,例如握手、鞠躬等,也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
3.建立信任:在商务谈判中,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展示诚意和坦诚,建立良好的合作心态和合作关系。
遵守自己的承诺,并尽量满足对方的需求和利益,以便建立持久的信任。
双方需要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积极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4.注意身体语言:身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非常重要。
姿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都会影响对方对话的态度。
保持坐姿端正,不摆弄手指或其他物品,避免紧张或敌对的表情。
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表明自己对对方的兴趣和尊重。
避免过分使用手势,以免被误解为不恰当的信息表达。
5.注意言辞:在涉外商务谈判中,用词要准确、简洁、明确。
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隐含或复杂的措辞,以免引起误解。
注意语速和语调,适应对方的口音和语言习惯。
当遇到语言障碍时,可以寻求翻译或使用简单的英语辅助交流,并尽量保持慢速和清晰的发音。
6.注意时间观念:在商务谈判中,时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遵守会议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尽量不要迟到。
在讲话时,使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避免冗长的讲话。
尊重对方的时间,避免过多的延迟或中断,并合理安排和管理时间。
走访外商涉外礼仪有哪些
![走访外商涉外礼仪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646dd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d.png)
走访外商涉外礼仪有哪些一、礼仪准备1.仪容仪表:外商涉外礼仪的第一步是要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穿着得体、干净整洁的服装是必须的,应避免过于花哨或不合适的服装。
注意仪容仪表的细节,如打领带、修整胡须等。
2.礼仪常识:在与外商接触前,要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礼仪进行了解。
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和在商务场合中应该遵循的礼仪要求,以避免尴尬和误解。
3.礼仪用语:在与外商交流时,需要使用得体的礼仪用语。
比如在问候时使用适当的称呼和问候语,对于称呼的选择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地位来确定。
二、商务会谈礼仪1.与外商的称呼:外商的称呼应该根据对方的地位和身份来选择。
其中,使用“先生”作为对方的称呼是比较普遍和安全的做法,但对于女性外商的称呼需要留意。
2.商务礼仪用语:商务会谈中,要注意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
尽量避免使用直接和冲突的措辞,保持友好和亲善的沟通氛围。
3.礼仪姿态:在商务会谈中,要注意端正坐姿,保持良好的站立和行走姿态。
同时,注意身体语言的运用,如面带微笑、自信的目光接触等,以表达友好和专业的态度。
三、餐桌礼仪1.就座礼仪:在参加商务宴请时,要注意就座的礼仪。
一般而言,根据主办方的主持人指引,按照宾主尊卑原则来选择座位。
2.餐桌用具:在用餐时,应注意掌握正确的餐桌礼仪。
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用餐习惯,如使用筷子或刀叉。
要尽量遵循对方的习俗,以避免造成尴尬。
3.餐桌礼仪:在就座之后,要注意使用正确的餐具顺序。
要懂得使用刀叉、勺子等,并保持优雅的用餐姿态。
同时,在用餐中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交流,不要大声喧哗或嘈杂。
四、礼品赠送1.礼品选择:在与外商交往中,礼品赠送是常见的礼仪之一、需要根据对方的喜好和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礼品。
比如,在世界范围内,送鲜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在一些东方国家,鲜花的代表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2.礼品包装:礼品的包装要注意整洁和精致,尽量选择高质量的包装材料和方法。
礼品的包装可以反映出赠送人的用心和礼仪修养。
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55d7e07ff78a6529647d53a5.png)
涉外礼仪涉外礼仪就是对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即人们在对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其基本内容就是国际交往惯例,指的是参加国际交往时必须认真了解并遵守的常规通行的做法。
概括而言,就是国际通则。
第一节涉外礼仪通则国际通则,是指人们在接触本国以外的人时,应当遵守并应用的有关国际交往惯例的基本原则。
凡从事涉外工作的人员不仅有必要了解、掌握该通则,而且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地遵守、应用。
1.个人形象通则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
(1)个人形象的重要性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基于下列五个方面的原因。
①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真实地体现着他的个人教养和品位。
比如,当一名男子身穿深色西装套装时,依照国际惯例,上衣左袖袖口上的商标必须拆掉,而且不能穿白色的袜子。
如果他不谙此道,或者明知故犯,就会有损个人形象,并且会使人感到他缺乏教养,品位不高。
②每—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客观地反映了他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度。
在日常生活里,假如—个人总是蓬头垢面,衣冠不整,不修边幅;别人恐怕很难认为他热爱生活。
③每—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如实地展现了他对交往对象所重视的。
一般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对自我形象重视的程度,应与对交对象重视的程度成正比。
换而言之,在涉外交往中,若是对自我形象毫不修饰,不但难言对交往对象的尊重,而且亦属失礼行为。
④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是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对商界人士而言,个人形象就是品牌,就是服务,就是效益,就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③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还往往代表着其所属国所属民族的形象。
一个中国人在对外交往中要是不注意维护自身对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有可能会损害这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和整个民族的形象。
基于以上原因,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别人的初次印象。
关于涉外礼仪培训基本内容
![关于涉外礼仪培训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1ba53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0.png)
关于涉外礼仪培训基本内容涉外礼仪培训是指为了帮助个人或组织在国际交往中更加娴熟、得体地表达自己,接待来访的外国朋友以及更好地适应外国环境而进行的培训。
下面将介绍涉外礼仪培训的基本内容。
1.国际交往礼仪:包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尊重和适应不同的习俗和风俗,熟悉国际礼仪规范等。
2.宴会礼仪:学习宴会的礼仪流程、座次安排、用餐礼仪、酒水选择和对应的敬酒仪式等。
在宴会中,与外国客人的交流和处理尴尬场景的技巧也是培训的重点。
3.接待礼仪:学习如何高效地接待外国客人,包括接机、接站、陪同参观、交通工具和酒店预订安排等。
同时,还需学会与外国客人进行礼貌而亲切的交流,关注客人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4.商务礼仪:学习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包括商务会议礼仪、商务谈判礼仪、名片交换礼仪和商务社交礼仪等。
这些礼仪规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提升专业形象,增加商业机会。
5.形象管理:涵盖仪态端庄、仪表整洁、言谈举止文雅、礼仪仪表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中,以示范和实操为主,为个人提供提升形象的建议,帮助其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出自信、专业的形象。
6.跨文化沟通:学习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技巧。
了解他人文化的礼仪和谈话方式有助于避免误解和冲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和理解。
7.穿着礼仪:了解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和搭配技巧,保持得体的形象。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着装习惯也是需要考虑的,学习如何根据场合和文化背景选择适当的服装。
8.日常礼仪: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
这包括礼貌用语的使用、用餐礼仪、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等。
9.礼仪修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包括自我管理、修身养性、自信心培养等。
良好的礼仪修养对于在国际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至关重要。
以上是涉外礼仪培训的基本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巧,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提升国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外礼仪的主要内容篇一: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时的一种行为规范。
礼是怎么产生的?有人认为:人类在狩猎时代就已经知道要有礼貌,因为在打猎时,打猎者相互间必须保持适当距离。
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进,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人际交往日趋平繁,社会生活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礼”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礼”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以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为基础。
自从有了阶级和国家,“礼”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这时候,“礼”已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交往的“私人礼节”,而是成了国家统治的一种手段。
在西方,“礼”一词,也往往指上流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或宫廷礼仪,以及官方生活中公认的准则。
至于平民百姓,则只要求他们遵循统治阶级的法律,供权贵们奴役驱使就可以了,达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其是不谋而合。
自从有了国家,也就出现了相应的礼仪。
不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古印度、古挨及,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礼仪。
由于国家的产生,也就有了国与国的交往。
国际交往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准则,于是就产生了国际礼仪。
在人类历史上,国与国之间充满了矛盾、争斗和战争。
而同时,又不断发生谈判、议和、结盟、互派使节、互通贸易、缔结条约等国际行为。
国际礼仪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
它较之一个国家内的礼仪规范又发展了一步,而逐步为大多数国家所公认和接受。
人们相互往来,要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行事,使社会生活有序地、和谐地进行。
平常生活是这样。
进行国际交往更是如此。
在长期的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国家间通行的国际礼仪。
现代国际礼仪正是历史上国际礼仪的继续和发展。
随着近代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邮电事业的日益发达,人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更需要用“礼节”来调整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交际礼节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东西。
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已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标志。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来往更加注重礼节。
即使是豪门巨富、达官贵人,在对待随从侍者、仆役时,有时也不能不说一声“请”,“谢谢”,“对不起”等客套话,以显示自己的教养不俗,维护表面上的平等。
现代的国际关系,较之过去已有了惊人的发展变化。
首先是交往的规摸从20世纪初50多个独立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前增加到75个,到目前联合国的会员国已有180多个国家。
其次是现代生活频率加快,各国之间的交往已越来越频繁。
再次是国际交往的内容不断丰富,参加国际活动的人员空前增多,而涉及全球的问题,如环保、抗爱滋病、反毒、反恐怖等则引起了世界备国的关注。
国与国之间关系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
而国际关系的这种发展又是以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急剧扩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基础的。
它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艺术、体育、旅游等来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空前广阔、繁复、多样化的图景。
礼仪习惯的演变,加上国际关系迅速、广泛、深入的发展,必然使国际间过去的通用的礼仪程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套现代的国际礼仪。
现代国际礼仪就其内容而言,包含有国际交往中的日常交际礼节、典礼仪式、外交礼仪与豁免等多方面内容。
他们中有的己形成国际公约,例如《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已具有法律效力,在国际上有约束力。
而其余大部分则是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逐步成为国际惯例,为各国所普遍承认和接受,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
国际礼仪和交际礼节国际礼仪与交际礼仪是各国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广泛使用。
无论在官方的或民间的友好往来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国际上,礼宾与交际活动都有一定惯例,不少国家则保持着各自传统的礼仪形式和礼节,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具有民族特色,或根据特殊的需要,灵活变通。
国际礼仪和交际礼节总的发展趋势:逐渐简化,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实效。
学习国际礼仪知识的必要性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公职人员、涉外工作人员在涉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一种私人行为,更会产生一定的对外影响。
一个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的代表在对外场合的言谈行为,不仅关系到本公司、本社团的形象,影响到买卖交易的成败,有时甚至影响到国家的荣誉。
每个公民应遵循一条基木准则:当你在自己国家时,你不过是成千上万公民中的普通一员,而在国外,你就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的代表,你的言谈举止,决定他国人对我们国家的评价。
为了维护我们个人、单位、国家的对外形象,我们都应当学习礼仪知识,了解、重视并遵守国际上的通用的礼节与礼仪规范。
周恩来总理是这方面的典范。
他很重视对外礼宾工作,重要的代表团来访接待计划和出访方案他都亲自审阅、过问。
他渊博的国际礼仪知识,潇洒的言谈举止,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度更为世人称道。
有人认为,我们中国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接待国际客人,只要遵从我们自己的礼仪习俗就行了,不必去学那些“洋规矩”。
的确,各国都有自己的礼仪做法、传统和特点。
按本国的礼仪习俗办事,外宾容易理解,但有时也难以接受。
例如:中国有劝酒的礼仪习俗,但是如在涉外交际场合,一再劝酒,致使有些外宾勉强应付,往往酒醉误事。
所以,应当注意我们传统做法与国际通用礼仪之间的异同情况,避免外宾所不容易接受和习惯的做法,以免使他们感到尴尬和难堪。
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准则和特点 1.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木准则。
联合国宪章在《序言》中阐述了“大小各国平等权利”的信念,并规定了各会员国应当遵循的7项原则。
其中第一项为:“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
现代国际关系以公认的“主权平等”为基础。
“主权平等”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每个国家都享有平等权利,不受他人侵犯;另一方面,每个国家都有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不得借口行使自己的主权而侵犯他国的主权。
国家不论大小,都应当具有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物、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利。
国家与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所有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
“主权平等”既然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作为国际交往中行为规范的现代国际礼仪,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准则。
”主权平等”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的尊严受到尊重:国家元首、国旗、国徽不受侮辱。
国家的外交代表,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不以任何方式强制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不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
在交往中,实行“对等”和大体上的“平衡”。
所谓“对等”实际是上就是“礼尚往来”,交往的双方人员,身份要大体相当;代表团互访时,双方的接待规格应相差不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对等”原则的正面引用。
在国际交往中,有时也从负面运用这一原则。
如:你赶走我的武官,我就驱逐你的参赞;你怠慢了我,我也请你坐一坐“冷板凳”等。
所谓“平衡”,也可以理解为“一视同仁”或“不歧视”的原则。
但是,所谓“平等”、“平衡”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在国际交往中,在礼仪上给予“破格接待”的,也有诸多先例。
可见国际礼仪程序的运用也是一种外交艺术。
篇二:涉外礼仪课程教学大纲涉外礼仪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涉外礼仪是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38学时。
文字教材为《商务礼仪》(黄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版)。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主要通过教育人们掌握和自觉运用。
本课程侧重于涉外交际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具体介绍和分析,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切实有效的礼仪教育,培养人们理解、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培养人们是非分明、推心置腹、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做人品行,培养人们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
在现代文明社会,讲究礼仪,实非小事。
以正确的礼仪待人接物,不仅反映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个性特征,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质量的综合性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扩大开放。
“礼仪祝您成功”已成为世人共识。
真诚得体的礼仪,正日益成为我们扩大开放、增进友谊、促成合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在教与学过程中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在生活中自觉讲究礼仪的行为习惯。
2、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切忌满堂灌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应强调时代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结合实例,讲解涉外礼仪的思想和方法。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应组织或模拟多次情景教学活动。
2、应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讲解国际礼仪和各国习俗的基本知识。
配合有关新鲜案例,对有关重点进行实用性的教学。
四、考核要求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2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80%。
总成绩60分为及格。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分。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独立完成教师要求的文字教材中的相关练习和思考题。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考试题目要符合大纲要求,既要做到全面验收,又要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说明一、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主教材要适应大专层次的水平,叙述要直观、简练、形象、生动。
注重基本原理与方法的讲解,要重点突出,减少繁琐论述、推导论证与复杂计算。
本课程所选教材为《商务礼仪》黄琳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二、参考资料《现代商务礼仪教程》金正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商务谈判》李品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商务礼仪基本理念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充分认识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商务礼仪的作用和意义。
掌握商务礼仪人员应具备的修养。
在商务交往中,能展现并运用一定的商务礼仪技能。
二、商务人员仪表礼仪教学要求:了解仪表美的作用,掌握仪容修饰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仪态美化的内容和要点。
在商务交往中,能够根据场合的不同,有针对性的修饰自己的仪容、仪态,正确运用自己的表情和手势。
三、服饰礼仪教学要求::了解服装的分类、着装的“TOP”原则、服饰运用的礼仪要求与技巧、饰品礼仪。
根据自己的肤色、体型来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西装或套裙系列。
能在商务活动中,树立个人形象和展现个人魅力。
四、见面礼仪教学要求:了解双方见面时打招呼的含义及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在称谓中敬语、谦语的正确运用。
掌握握手礼仪、名片礼仪规范。
在商务交往中,能按照见面礼仪规范要求正确运用握手礼仪、称谓语言礼仪、递接名片礼仪等。
具备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体现商务人员待人接物的优雅风度。
五、介绍礼仪教学要求:了解介绍礼仪的分类、方法,掌握介绍礼仪应把握的原则、顺序、时机、分村级介绍时的措词和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