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教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哲学化的儒学思想,理学是抽象的、艰深晦涩的。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宋明理学主要观点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宋明理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2.教学难点: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关于宋明理学的知识?请大家分享一下。
”1.2引导学生关注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2.讲解宋明理学的起源2.1介绍宋明理学的起源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2讲解宋明理学的创立者周敦颐及其主要成就。
3.讲解宋明理学的发展3.1介绍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如北宋五子、南宋朱熹等代表人物。
3.2分析宋明理学的发展特点,如重视心性、强调道德、关注社会现实等。
4.讲解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4.1天理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人们应当遵循天理来生活。
4.2人性观:人性本善,但受到物欲的诱惑,需要通过修身来克服。
4.3修养观:主张通过读书、静坐、格物等途径来修身养性。
5.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1政治方面:影响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
5.2文化方面:影响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
5.3教育方面:影响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
6.讲解宋明理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6.1宋明理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发展和完善。
6.2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干。
7.课堂小结7.2强调宋明理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8.课后作业8.2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如:学生是否掌握了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2.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
3.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3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2023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设计篇一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1.5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教学建议: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一、导入新课: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二、阅读指导: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
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
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2)掌握宋明理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3)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内涵;(2)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历史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2)宋明理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 教学难点:(1)宋明理学的内涵及其与之前理学的区别;(2)宋明理学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2)提问:为什么说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如“天理”、“格物致知”、“诚信”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宋明理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文学艺术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朱熹、王阳明等;(2)分析宋明理学的思想特点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5. 巩固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宋明理学相关的问题;(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宋明理学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宋明理学教案范文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发展阶段,从宋代开始,明代形成并成为主流思想。
在宋明理学中,主要包括了理学的核心思想以及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相关内容。
下面就以宋明理学为主题,设计一份教案,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2.掌握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代表人物;3.理解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儒家学派的基本内容,为后续学习宋明理学做铺垫。
2.导入之后,教师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
-宋明理学的起源:宋代理学家陆九渊、朱熹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吸收道家、佛家等其他思想,并提出“心学”的观点,形成了宋代理学。
-明代理学的发展:朱熹在宋代的理学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并为后世的明代理学奠定了基础。
3.介绍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20分钟):(1)心学:强调心性的根本重要性,认为修身治国齐家的根本在于修养自己的心性。
(2)格物致知: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对世界现象进行认识和理解。
(3)知行合一:知识与行为的统一,在于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4.介绍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15分钟):(1)陆九渊: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加入了一些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并提出了“心学”。
(2)朱熹:是明代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进一步发展了宋代理学,并创立了朱子理学,对后世影响巨大。
(3)王阳明:是明末清初的理学家,他加强了人性的要义,阐述了人心的本质,他主张“知行合一”。
5.了解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影响(15分钟):(1)对思想史的影响: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来的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对教育的影响:宋明理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3)对文化的影响:宋明理学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宋明理学》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背景;(2)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理解宋明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2)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异同;(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背景;(2)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宋明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内涵;(2)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异同;(3)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及评价。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先秦儒学的发展历程,为新课学习宋明理学做好铺垫;(2)利用多媒体展示宋明理学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背景;(2)让学生结合自主学习,总结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如“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2)对比分析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异同,加深对宋明理学特点的理解。
4.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内涵,如“天人合一”的思想、“知行合一”的理念等;(2)分析宋明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
5.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总结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教材,简述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背景;2. 列举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思想;3. 分析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异同,谈谈你的看法;4. 结合教材,谈谈你对宋明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影响的认识;5.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
最新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范文
最新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范文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宋明理学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范文一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一、教材分析《宋明理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主要思想,掌握理学和心学的内涵,体会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春秋战国-一西汉儒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乂是第四节课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铺垫,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LI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说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2)说岀理学和心学的内涵.2.能力U标:(1)通过宋明理学学习,学会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炎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对前两课《白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哭黜白家,独尊儒术》已有了深入的学习,基本掌握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 但是本课思辨性较强,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讲述理学和心学的内涵,应让学生看出对前代儒家思想的的继承和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五、教学方法1.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教学环节:预习检查、设疑情境导入、展示LI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习准备:预习宋明理学,初步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全班分十组.课前分工,包括组长1人资料员3人记录员1人、发言人1人.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学生的课下预习惜况,了解了学生对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范文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白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一会不会受到挑战呢?答案是肯定的!儒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儒学乂如何保持它的主流地位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阶段.理学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他们的主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宋明理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设讣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U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展示一:《三教图》(清丁云鹏)教师:请大家欣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三教图》(清丁云鹏)(稍停)•现在是抢答时间1•你们认为该图图中的三教是什么宗教,三个人乂分别是谁?2.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三教在魏晋时期的发展状况?学生抢答.教师:我们大家回答的都很正确,两组各加10分.那么在当时三教合一的情况下, 理学在儒道佛三教之间在相互吸纳滲透和儒家学者的探索思考中就应运而生了. 那么什么是儒学呢?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乂有哪些代表人物呢?学生抢答并根据教材内容复述.教师:回答正确,x组加10分.我们大致都了解了理学体系,现在我们深入了解理学大家的主要思想.首先我们结合课本了解程朱理学,并归纳二程和朱熹主要观点. 学生自读,并在课本上画出观点.展示二:多媒体展示三位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①理②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认识论)③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教师: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是理呢?学生寻找资料,积极讨论,并积极回答:一组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二组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四组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将个人、社会、宇宙联系起来.教师:大家说的都正确而都不全面.理学就是三位同学观点的综合,即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将个人、社会、宇宙联系起来.那么理学相对于以前的儒家思想来说哪些是继承前人,哪些乂是新时期的发展呢?各组举手示意,寻找第一个举手的组回答:五组理学继承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论述了理为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的准则.教师:完全正确,加十分.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呢?我们先看一段材料展示三:材料一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材料二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探究:什么叫格物致知?从学习程朱的思想,你认为他们是为了让人们探究真理吗,为什么?学生激烈讨论,儿分钟后得出结论,儿个组尝试回答.焦点主要集中在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上.教师:同学们前面问题回答较好,对于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上,同学们回答有点问题,现在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所谓格物,指接触外在事物;致知,指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由此可见他们的学说还是在理学的指导下,对事物进行探究, 而他们的思想也是服务于理学的内核三纲五常的,以来规范人们的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其中,有段资料说,有人曾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否再嫁?程颐断然回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由此看出他对人性的压抑可见一斑.所以,格物致知的U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正因为如此,南宋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_统治. 探究:请大家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1)政治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①宋代加强—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促使学术活跃.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2)经济因素: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为理学兴起奠定物质基础.(3)文化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文化发展密切相关.①科技文化的进步显著: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②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探究成为时尚.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范文三教学准备教学U标教学□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嵩阳书院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而得名. 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这里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清雅静谧.北宋时期,理学大师程颍、程颐兄弟曾在此聚众讲学,从此书院名声大振,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同时,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理学大师曾在这里讲学吗?而理学与儒学乂有何关系呢?【推进新课】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合作探究】1: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是什么?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P12第一段)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乂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1)先声韩愈(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概念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 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合作探究】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是什么?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颗(ch ng,h 0)、程颐(ch ng,y )、朱熹.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1)二程理学(北宋)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o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惜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U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生平介绍:朱熹,南宋儒家学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之一,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24岁起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在经过了长期的刻苦研究之后,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朱熹的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他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乂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他死后不久,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②格物致知的深化:物的概念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的在于明道徳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归纳总结】4、程朱理学在当时产生的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三、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③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过渡: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1)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归纳总结】【合作探究】4: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其中,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的无极、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和朱子的天理、王荆公和二苏的道、王阳明的心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义理.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 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合作探究】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小结】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乂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宁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行之中•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课后小结课后习题高考真题:笫3课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 (2014o新课标全国卷I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2.(2014o广东文综)《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3.(2014o大纲文综)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4.(2013o新课标全国卷I)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5.(2013o广东文综)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6.(2013o福建文综)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白•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宋明理学(教案)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朝的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也有一种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中学生对了解掌握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本课引言是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的。
图片是一幅庐山白鹿洞书院的照片。
文字内容重点指出,南宋时的大儒朱熹与其主要论敌陆九渊800多年前在此的一场学术报告会,这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次盛会,由此引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学的新发展──“理学”新体系的出现和形成。
第一目“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阐释了进入封建社会中期以来,儒学与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的严重挑战,但中国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兼收并蓄,开创了新局面。
接着,教材重点叙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期。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建议教学教师先请学生回答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然后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概括,接着介绍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佛教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有范文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贡献。
3. 培养学生对宋明理学的评价能力,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历史地位。
2.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中“天理”和“格物致知”等概念的理解,以及理学在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介绍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贡献。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宋明理学进行评价,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第二子目宋明理学的有关内容。
2.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点和代表人物。
3. 参考资料:关于宋明理学的论文、书籍等,用于丰富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对宋明理学的探讨。
2. 讲授新课:(1)介绍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2)阐述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如“天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
(3)介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朱熹等,并分析他们的思想贡献。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宋明理学案例,如《大学》、《中庸》等,让学生深入理解理学的精神内涵。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宋明理学进行评价,思考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意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深入了解宋明理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探讨宋明理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思考如何从理学中汲取智慧,指导现实生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评价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代表人物和思想贡献的掌握程度。
必修3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教案优秀教学案例(岳麓版)
3.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4.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我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在掌握宋明理学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一系列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深入思考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我希望让学生在掌握宋明理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背景,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代表人物。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宋明时期的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
2.引导学生关注宋明时期的社会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学习宋明理学做好铺垫。
3.向学生介绍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天理”说、“格物致知”说、“知行合一”说等。
2.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朱熹、王阳明等,阐述他们的思想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在伦理道德、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作用。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有范文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掌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宋明理学对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2. 教学难点: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分析其对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的影响。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课堂讲解: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1. 讲解理学的“理”概念,解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核心地位。
2. 分析“知行合一”的理念,探讨其在道德修养和行为实践中的应用。
3. 介绍“格物致知”的学说,讲解其对于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重要性。
第七章: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1. 简介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强调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2. 探讨程颢、程颐的理学贡献,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宋明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讨一个宋明理学家的思想观念及其影响。
2.讨论主题:各小组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学习心得,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3.教师指导: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4.小组汇报: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宋明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掌握其核心思想观念,如“格物致知”、“诚信为本”等,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2.掌握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时代的关系。
3.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概括其主要成就,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梳理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
2.详细讲解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观念,如“格物致知”、“诚信为本”、“致良知”等,并通过实例阐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3.分析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4.对比先秦儒学、汉代经学等,突出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观念及其历史背景。
2.指出宋明理学的现代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理学精神,如诚信、勤奋、修养等。
3.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宋明理学的短文,加深对宋明理学的理解。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有范文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第一章:宋明理学的背景与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起源和发展过程1.2 教学内容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理学的兴起和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理学的主要思想和影响1.3 教学方法讲座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宋朝背景和理学起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理学的发展过程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二章: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2.1 教学目标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核心观念理解理学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和解释2.2 教学内容理学的“天理”观念和道德伦理思想理学的“心学”思想和内在修养理学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献,深入了解理学的思想内涵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探讨理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三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3.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贡献掌握理学发展的关键人物和重要事件3.2 教学内容朱熹的理学思想和学术成就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和实践经验其他理学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等的思想特点3.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贡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理学代表人物的重要事件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四章:宋明理学的影响与传承4.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掌握理学在后世传承和发展的情况4.2 教学内容理学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理学在后世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理学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深远影响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和传承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探讨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五章:宋明理学的批判与反思5.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局限性和批判观点掌握对理学进行批判和反思的主要思想和观点5.2 教学内容明清之际对理学的批判和反思近现代学者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和看法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争议和讨论5.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和反思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不同观点和立场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第六章:宋明理学在文学艺术的影响6.1 教学目标理解宋明理学如何影响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掌握理学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体现和作用6.2 教学内容理学对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影响理学在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领域的体现理学对文学艺术主题和审美观念的影响6.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作品鉴赏,引导学生感受理学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课堂讨论,探讨理学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和意义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作品鉴赏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分析报告和作业第七章:宋明理学与伦理道德7.1 教学目标掌握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的解读和发展理解理学在当代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中的应用价值7.2 教学内容理学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创新理学伦理道德观念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理学对当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启示和挑战7.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理学在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中的应用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作业第八章:宋明理学与政治思想8.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影响掌握理学在政治领域的具体应用和作用8.2 教学内容理学对古代政治理论的贡献理学在古代政治实践中的体现理学对现代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启示8.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贡献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理学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8.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作业第九章:宋明理学与现代社会9.1 教学目标理解宋明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掌握理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价值9.2 教学内容理学在现代教育、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理学在现代社会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理学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关联9.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理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作业第十章:宋明理学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探讨宋明理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理解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0.2 教学内容理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影响理学在当代哲学、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等领域的发展理学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10.3 教学方法讲座和小组讨论相结合,介绍理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理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0.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学生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中,学生需要理解宋明理学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这可能是一个难点,因为需要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哲学思想与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联系起来。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如程朱理学的“天理”说、陆王心学的“致良知”等。
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包括对社会秩序、个人道德修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对比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佛教、道教思想的异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宋明理学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思考宋明理学中的道德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宋明理学中抽象的哲学概念,如“天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
客观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和主要思想,使学生对宋明理学有初步的了解。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诗词、笔记等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宋明理学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比较法对比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佛教、道教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幅宋代士大夫的画像,提问学生:从这幅画像中,你能感受到宋代士人的哪些精神风貌?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的文化氛围和思想特点,从而引出宋明理学的主题。
2、讲授新课(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政治方面: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士大夫阶层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
经济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文化需求增加。
文化方面:儒学在唐代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面临发展困境,儒学家们为了复兴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学。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宋明理学课件篇一宋明理学课件【教材整合】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绵延700 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儒学受到挑战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同时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
北方各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大力崇儒兴教,如羯族建立的后赵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北魏孝文帝时期大兴儒学。
史书称当时儒学之盛况,“比隆周汉”。
这样,经过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4、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为了重兴儒学,回应社会上礼佛、祟道的挑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他们弘扬积极人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二、形成过程:1、理学:又称“道学”,指宋及之后,以儒学为主、融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具体指在回应佛、道的挑战时,新兴的儒学思潮力图建立起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 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和主要流派。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宋明理学的起源与发展2.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儒家:程颢、程颐- 道家:张载- 理学家:朱熹、王阳明等3. 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 天理与人性的关系- 天下为公与道德修养- 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三、教学策略1. 引入式教学:- 通过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 利用多媒体展示宋明理学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增强直观感受。
2. 讨论式教学:- 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特定话题进行思考和交流。
- 引导学生分析宋明理学的利弊,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式教学:-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深入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影响。
-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探讨宋明理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4. 实践式教学:-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感受宋明理学的文化底蕴。
- 开展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宋明理学的背景、意义和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宋明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3. 小组讨论:- 设置讨论话题,如“宋明理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宋明理学的利弊分析”等。
-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影响。
-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探讨宋明理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宋明理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 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读书笔记、完成小论文等。
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优秀5篇)
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优秀5篇)课宋明理学教案篇一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危机;程朱理学中“理”的含义,把握“理”的方法;陆王心学的内容。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宋明理学的社会影响。
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完成学案,积极讨论,踊跃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重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和地位。
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学引导】【归纳总结】一、儒学的危机1.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代儒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无法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以来,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2.三教合一: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__________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为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学者不断进行思考。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一)程朱理学1.背景:在回应佛、道挑战时,新兴的儒学到宋代确立了一套以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
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基本主张:(1)“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身上就是_________。
这就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观。
(2)求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3)朱熹的成就:理学的__________;代表作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大学本科生开设,属于中国哲学史中宋明理学部分。
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哲学史知识,了解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于理解本教学内容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宋明时期儒学的基本思想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2.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其哲学体系;3.分析宋明理学的特点及其意义,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2.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3.明末清初儒学思潮的兴起及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4.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如朱熹、程颐、张载、王阳明等;5.宋明理学的哲学体系,包括天人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存天理、去人欲、静心修身等。
1.传授法:通过讲解权威经典、代表性儒家著作及其注释,授予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2.课堂讨论:规定话题,鼓励学生阅读原著,进行对话、辩论、思考等互动活动;3.研读课外文献: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文献、专业著作以及研究论文,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4.全班研讨:安排学生小组进行辩论、研究等活动,发扬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及个人能力;5.第一手资料研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等静态文物资源处阅读资料,或到社会实践现场去考察、调查,增加资料来源的多样性。
五、教学评价1.考试评分:本教学内容将作为考试范围,以试卷形式进行考核;2.课堂表现评分: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阅读能力等;3.课外作业评分:布置课外阅读和调查作业,作为学生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评估依据;4.期末论文评分: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内容包括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
1.《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等著作;2.宋明理学代表性文献,如《大学》《中庸》《论语》《四书》等;3.与宋明理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专著;4.儒家思想及历史文化相关资料。
七、教学注意事项1.建立互动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经验;2.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让他们接触到更真实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精神;3.尊重学生差异,掌握好教学节奏,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差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内涵;(2)学会运用历史分析法,评价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3)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尊重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自豪感;(3)学会批判性思考,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学内容1. 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1)宋代的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2)明代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3)宋明理学与儒家经典的关系。
2.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1)周敦颐的“太极说”和“无欲则刚”的思想;(2)程颢、程颐的“格物致知”和“诚实守信”的思想;(3)朱熹的“知行合一”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4)王阳明的“良知说”和“知行合一”的思想。
3. 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1)宋明理学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实践;(2)宋明理学对儒家道德伦理的强调;(3)宋明理学对后世的教育、文化及思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深入理解;(2)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影响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 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 运用历史分析法,评价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系统理解和运用能力;4. 课程论文评价: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有范文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第一章:宋明理学的兴起1.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1.2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1.3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的深入理解和阐述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的分析1.4 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宋明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论文1.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介绍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讲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学生互动:提问和讨论第二章: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2.1 教学目标掌握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理解宋明理学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分析宋明理学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2.2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宋明理学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宋明理学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2.3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核心思想的深入理解和阐述宋明理学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的分析宋明理学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地位的论证2.4 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宋明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论文2.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回顾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讲解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分析宋明理学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学生互动:提问和讨论第三章: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3.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掌握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贡献分析代表人物对宋明理学发展的影响3.2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贡献代表人物对宋明理学发展的影响3.3 教学难点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贡献的深入理解和阐述代表人物对宋明理学发展的影响的分析3.4 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宋明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论文3.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介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重要性讲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分析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贡献学生互动:提问和讨论第四章:宋明理学的影响和批判4.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和批判掌握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和限制分析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4.2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批判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和限制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4.3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批判的深入理解和阐述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和限制的分析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的论证4.4 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宋明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论文4.5 教学过程讲解宋明理学的影响和批判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和限制学生互动:提问和讨论第六章:宋明理学与儒家经典的解读6.1 教学目标理解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的解读方法掌握宋明理学对《四书》、《五经》等经典的解读和阐释分析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的新发展和贡献6.2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的解读方法宋明理学对《四书》、《五经》等经典的解读和阐释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的新发展和贡献6.3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解读的深入理解和阐述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的新发展和贡献的分析6.4 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宋明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论文6.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介绍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的重视讲解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的解读方法分析宋明理学对《四书》、《五经》等经典的解读和阐释学生互动:提问和讨论第七章:宋明理学与伦理道德7.1 教学目标掌握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的理论构建理解宋明理学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分析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7.2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的理论构建宋明理学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7.3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理论构建的深入理解和阐述宋明理学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的分析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在社会治理中作用的论证7.4 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宋明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论文7.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讨论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讲解宋明理学对伦理道德的理论构建分析宋明理学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学生互动:提问和讨论第八章:宋明理学与政治思想8.1 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与政治思想的关联掌握宋明理学对政治理论的影响分析宋明理学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8.2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与政治思想的关联宋明理学对政治理论的影响宋明理学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8.3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与政治思想关联的深入理解和阐述宋明理学对政治理论影响的分析宋明理学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的论证8.4 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宋明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论文8.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探讨宋明理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讲解宋明理学与政治思想的关联分析宋明理学对政治理论的影响学生互动:提问和讨论第九章:宋明理学与文化产业9.1 教学目标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掌握宋明理学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贡献分析宋明理学在当代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应用9.2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宋明理学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贡献宋明理学在当代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应用9.3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产业影响的深入理解和阐述宋明理学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贡献的分析宋明理学在当代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应用的论证9.4 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宋明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论文9.5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介绍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产业的贡献讲解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分析宋明理学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贡献学生互动:提问和讨论第十章:宋明理学的当代价值10.1 教学目标掌握宋明理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理解宋明理学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启示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意义10.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第一章至第五章:宋明理学的兴起、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影响和批判以及与儒家经典的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来。
2.阅读课文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三、教学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从此儒学便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血液,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但是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阶段。
理学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他们的主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宋明理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这样,伴随着接受佛教、道教的人们越来越多,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
在扩大社会影响和争夺各类信徒的过程中,儒学、佛教和道教互相吸纳对方的优点,三家互相渗透。
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
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
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
佛家强调解脱。
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
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
3、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自唐朝开始,一些心志高远的入学志士开始进行对儒学本身的探索,尤其是在国家的分裂、思想的混乱、现实的苦难等背景下,着重注意回答人们对世界、现实问题的疑惑。
儒学志士也注意吸收道教、佛教中的某些思想,以不断丰富、创新儒学体系。
学者们也极力强调自孔子以来儒家真理的传承系统,既所谓“道统”,以表示与佛、道相异且足以相抗衡的真理传统。
“理学”即将诞生。
)探究:理学的兴起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
二、宋明理学1、什么是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2、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1)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①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开创;南宋朱熹集大成.②主要思想: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含义: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
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从而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
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
2)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认识论)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探究:从材料中看出把握理的方法是什么?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
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
③主要理论著作: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④地位和影响:元朝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成祖亲自主持编纂了以程朱理学为规范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书,作为官定读本和朝廷科举考试的准绳,程朱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2.陆王心学是中国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哲学流派。
南宋时,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陆九渊提出“心即理”;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心”的主张。
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指磨练吾心内在的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这个过程即为“知行合一”。
“人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1)陆九渊心学.(南宋理学大师)背景: 在理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他们不满意程朱理学对于“理”的探究方式的烦琐,相对而言,更受到佛教、道教强调个体修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心即理也”等观点。
内容: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他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
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简单明了,不许要旁求他索,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都是烦琐而无用的求证方法,人们要了解、认识客观事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连书都不必多读。
认识来自心中,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
③反对“格物致知”(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
)2)阳明心学。
背景: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其本身也逐渐地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特别是程朱理学与科举制度正式挂钩之后,许多知识分子更多地将程朱理学看作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
而明中期以来,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起义也频繁发生,程朱理学不能够回应这些变化。
一些儒家学者认为,人心混乱是由于思想界的混乱导致。
在官学话的程朱理学之外,他们通过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心学”来挽救理学和更新儒学,“阳明心学”由此产生。
内容:①思想核心:“致良知”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②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理学大师。
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本心和良知即是理,天理本在人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
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贼易,破心中贼难”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1.相同点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④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
⑥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用。
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压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极作用。
2.不同点①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②认识论:程朱理学主张只有深刻探究万物,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心学则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只要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③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
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指磨练吾心内在的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这个过程即为“知行合一”。
“人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