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1.发展性原则
活动设计应着眼于促进儿童得到全面发展,考虑适宜性和促进性,包括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基本方面以及以活动设计为基本形式,注重教师与儿童、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作用。
2.活动性原则
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的形式,让儿童通过各种活动促进自身各种能力的发展,并注重提供各种活动和操作的机会。
3.整合性原则
活动设计应将教育活动整合为有机的整体,注重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和连贯性。
4.直观性原则
活动设计应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儿童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手段获取知识和技能。
5.启发性原则
活动设计应引导儿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6.主体活动性原则
活动设计应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7.实践性原则
活动设计应让儿童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和技能,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
8.动静交替原则
活动设计应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活动的节奏和顺序,注重动静交替,避免过度疲劳和消极情绪的产生。
9.教育性原则
活动设计应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智力、身体等多方面素质。
10.创造性原则
活动设计应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1.全面渗透原则
活动设计应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注重潜移默化和自然习得。
以上原则是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目标进行灵活运用和调整。
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教学原则
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教学原则1. 以儿童为中心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以儿童为中心”。
这就像是吃饭的时候,得先把好吃的菜放在小朋友的面前,让他们能够尽情享受。
我们的教学活动得围绕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转,不然就像给孩子吃药,他们可不喜欢哦!所以,老师们常常得留意小朋友们的眼神变化,看看他们对什么特别感兴趣,像是发现了新玩具一样。
1.1 发掘兴趣孩子们的兴趣就像是无底洞,总能挖掘出惊喜。
比如说,有的小朋友特别爱小动物,老师就可以带他们去参观动物园,或者通过绘画、故事等方式,来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小动物们的世界。
哎呀,真是让人看得心花怒放!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能愉快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1.2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小朋友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是万花筒中的一片花瓣,各有各的色彩。
作为老师,得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
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参与大活动,而有的则像小火焰一样,活跃得不得了。
老师们就得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来设计适合每个孩子的活动,这样才能让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绽放光彩。
2. 游戏化学习接下来就是“游戏化学习”的原则。
嘿,谁说学习就得是死板板的?我们可不能让孩子们觉得学习像是上坟,得让他们乐在其中!游戏是小朋友们的最爱,把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简直是如虎添翼。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数数、认识颜色,甚至学到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
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在玩耍中学到东西,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真是一举两得!2.1 参与感游戏还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参与感,这可是个大事儿!比如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像是“小小建筑师”、“小小画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真是热闹非凡。
就像是在一起搭积木,谁都想把自己的积木搭得更高,当然要齐心协力,一起加油。
2.2 动手实践说到游戏,动手实践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孩子们的小手就像是小工具,能创造出无数的奇迹。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一、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指教育活动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我们需要注重游戏化、情境化的设计,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教授动物分类时,可以设计一个“动物大会”的游戏,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二、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是指教育活动要具有明确的目标,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我们需要明确活动的教育目标,确保活动内容既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又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数字时,可以设计一个“数字拼图”的活动,让幼儿在拼图的过程中,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
三、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是指教育活动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探究、主动表达。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我们需要注重幼儿的参与环节,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互动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
例如,在教授颜色时,可以设计一个“colorparty”的活动,让幼儿在布置派对的环节中,学习不同颜色的搭配。
四、生活化原则生活化原则是指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
幼儿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我们需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将教育内容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例如,在教授交通安全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小交通警”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模拟的道路环境中,学习交通规则。
五、情境化原则情境化原则是指教育活动要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体验。
情境化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季节变化时,可以设计一个“四季花园”的活动,让幼儿在创设的四季环境中,感受季节变化的特点。
六、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是指教育活动要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实现教育内容的整合。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我们需要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将教育内容与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紧密结合。
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遵循的重要指导原则。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八大原则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一、关爱与尊重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第一原则是关爱与尊重。
教师应当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并给予关爱和尊重。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幼儿的需求和想法,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团体活动,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1.1 关爱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
•给予每个幼儿个体化的关注和指导。
•鼓励幼儿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1.2 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提供多样化的团体活动,鼓励幼儿共同参与。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和互助。
二、适应与顺应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第二原则是适应与顺应。
幼儿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成长发展和学习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
这意味着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能力,设计适应性强的教学活动和教育课程。
2.1 理解幼儿的成长发展特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应采用简单明了的教学方法和语言。
•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较短暂,教育活动应简短、多样、富有趣味性。
•幼儿的社交能力正在发展,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
2.2 提供适合幼儿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参与和学习兴趣。
三、探索与发现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第三原则是探索与发现。
幼儿园是幼儿探索和发现世界的舞台。
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还应提供有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和机会,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1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简要说明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简要说明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幼儿园学科课程的教育活动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原则:幼儿园学科课程的教育活动应该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例如,在科学活动中,既可以涉及科学知识,也可以包含语言、数学等其他学科的内容。
2.儿童为中心原则:教育活动的设计应该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特点出发,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为目标,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例如,在艺术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自由绘画或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
3.体验式原则:教育活动的设计应该注重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
通过亲自感受、观察和实践,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自然科学活动中,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实地考察,让幼儿亲自观察自然现象。
4.渐进式原则:教育活动的设计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学习。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复杂度,确保幼儿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数学活动中,可以从简单的数数游戏开始,逐渐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6.情感教育原则:教育活动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情商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例如,在社会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五点:
1. 目标性原则:活动设计要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对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提出的要求,每次活动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2. 针对性原则:活动设计要针对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
3. 活动性原则:活动设计要注重实践,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积极地与人交往、动手、体验、观察、思考、表现,主动地发展社会性。
4. 全体性原则:活动设计要面向班级全体幼儿,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小组活动,都要努力使全体幼儿在原有社会性发展水平上得到提高。
5. 整体性原则:活动设计要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入教育活动之中,同时要考虑活动前后的延续性和各种类型活动的渗透性,以及合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增强学前社会教育的合力。
这些原则将有助于设计出富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原则
幼儿园教学活动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指在幼儿园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动手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一、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他们应该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困难,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
二、循序渐进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阶段和能力,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这样可以使幼儿逐步建立起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三、体验式教学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以体验为核心。
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探究、观察和操作等形式,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和情境,让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情感教育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注重情感教育。
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整个成长过程至关重要。
教师应通过情感交流、情感引导和情感体验等方式,积极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友爱、合作和责任感。
五、综合素质教育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幼儿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和技能的培养,还包括情感、社会、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幼儿的各项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社交活动、体育运动、音乐舞蹈、艺术创作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六、个别差异教育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关注个别差异教育。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幼儿,教师应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幼儿园教学活动原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技巧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技巧幼儿园是儿童在教育上的起点,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社交和学习的场所,教育活动的开展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发展。
因此,幼儿园的教育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以帮助幼儿建立起知识、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1、开放性原则教育活动的设计应该突出开放性原则,尽可能创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和游戏环境。
孩子们能够在这个环境中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创造和尝试。
2、因材施教原则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
因此,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为孩子们提供相应的任务和活动。
从而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下完成功能锻炼和学习。
3、情境化原则教育活动的情境化反映出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教育活动应该具有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特点,尽可能地让孩子融入到各种实际情境中。
孩子们通过参与活动,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学习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欣赏世界,并逐渐建立起自我认知。
4、兴趣材料化原则教育活动的设计应该借鉴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学习或任务。
在评估孩子们的兴趣时,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们的个人需求。
用幼儿喜爱的材料和题材为教育活动“添砖加瓦”,并适当地加强对孩子们的关怀和认可。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技巧1、目标导向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要清晰明确目标,针对每一个活动,都要明确一个目标,以达到教育活动的最大效果。
同时,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2、游戏化游戏是一种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幼儿园教育形式。
因此,在教育设计活动中尽可能让孩子们参与到有趣且富有探究和学习意味的游戏中,培养他们的社交和合作能力。
3、情景示范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引导也处于初步阶段。
因此,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示范的形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1.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幼儿,因此教学活动应以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为基础,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育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明确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教育目标是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而教学目标则是具体实施教育目标的具体目标,两者应相互补充和统一3.综合发展: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注重幼儿全面综合发展,即在各个发展领域中进行教学活动,包括智力、语言、身体、美术、音乐、社会情感等等,充分满足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4.情感体验:幼儿园教学活动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适龄性和针对性: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设计,适应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和学习能力水平,使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6.教材的多样性:幼儿园教学活动可以使用多种教材,包括图画、玩具、实物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7.活动的综合性: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尽量融入幼儿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包括家庭、社区、自然环境等等,让幼儿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和社交经验。
8.与幼儿家长的合作:幼儿园教学活动应与幼儿家长进行有效合作,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求,帮助幼儿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9.考虑幼儿个体差异:幼儿园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幼儿个体差异,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
10.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幼儿园教学活动原则应以幼儿的个体发展需求为中心,以全面综合发展为目标,注重情感体验和多样化教材的运用,与幼儿家长合作,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 发展性原则: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既不能超越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也不能滞后于儿童的发展。
2. 趣味性原则:活动设计要富有趣味性,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避免枯燥乏味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3. 教育性原则: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能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
4. 互动性原则:活动设计要注重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互动,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5. 开放性原则:活动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能够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让儿童有自主选择和探索的空间。
6. 安全性原则:活动设计要考虑到儿童的安全,避免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7. 整体性原则:活动设计要与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相一致,形成有机的整体,避免孤立和割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以上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具体的设计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质量,幼儿园教学活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循序渐进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进行。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并逐步引导幼儿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学习。
2. 具体实践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以具体的实践为基础,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观察、实验等形式,让幼儿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趣味性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使用多媒体工具、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游戏等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4. 个体差异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发展。
5. 情感关联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使幼儿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师应用情感教育的方法,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6. 综合性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教师应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使幼儿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7. 参与性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鼓励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
8. 评价性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注重对幼儿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及时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包括口头表扬、作品展示、自我评价等,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教育活动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教育活动目标设计、幼儿情况分析、教育活动内容的分析与处理、教育活动模式的选择、教育活动使用的媒介和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设计、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与反馈等。
(二)程序性原则
为了让准备进行的教育活动能有序地进行,教育活动设计必须根据幼儿认识的规律、知识的逻辑顺序和教育活动规律,设计好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的程序,让教育活动有序地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进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最佳化原则
教育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教育活动的效率,努力追求以最少的付出(包括教师、幼儿、幼儿园财力、物力等的付出)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可行性原则
教育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本幼儿园是否具备的相应教育资源情况,同时,还要考虑教师本人的素质、本班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幼儿园的园风和班风与教育活动的协调性。
试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
题目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案解析
(1)主动活动原则。
主动活动原则意味着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幼儿有很多兴趣和意愿,有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机会,有选择伙伴和材料的机会,有尝试和探究的机会。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是体现幼儿天性的活动,幼儿喜欢并热衷于游戏。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意味着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都能体现这种精神。
在其他活动中,尽可能采用游戏的方式,即使在教师组织的专门的教学活动中。
也可以尽可能利用游戏的手段,即所谓教学活动游戏化。
(3)注重多种感官参与的原则。
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引导多感官并用,做事是幼儿动用多种感官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给幼儿做事的机会。
引导幼儿做符合幼儿需要的事。
做适合幼儿天性的事,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做幼儿能感受挑战的事,做幼儿能感受到趣味的事,做幼儿有思维参与的事。
(4)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
幼儿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的发展领域都存在发展的差异。
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应该切实关注这种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机会面对适宜于自己的挑战,获得新的经验,实现新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一、动态丰富的活动,融合语言、数学、概念及礼仪教育要按照早教精神原则,认真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元化、活动大、形式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游戏性、乐趣性、积极性,有利于启迪小朋友自主学习的积极思想。
融合语言、数学、概念及礼仪教育,既能提高小朋友的学习成绩,又能提高他们的个性品质,更胜一筹。
二、活动分层幼儿发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学习能力也有所差别,因此,教育活动宜分为不同班级层次,精心选择恰当的活动,让小朋友有感无过。
比如,一年级的活动可以更加简单,更多加入游戏性,大家一起参与,让小朋友学会守礼注意礼仪;二年级同学可以尝试不同的操练,更多体验创新;三年级的操练可以更加有系统,更多的贴近实际生活和学习课程,深入探究,让孩子在丰富的活动中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发展出特色的思维才能。
三、情趣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在3-6岁的特定期间,特别容易使孩子兴趣,兴趣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大力开展情趣教育,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这是必须做到的。
可采取表演、朗诵、唱歌、绘画、玩游戏、戏剧、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用动态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点点让小朋友拥抱学习,懂得学习的乐趣,并学会喜欢学习。
四、注重活动实效活动一定要注重实效,不能仅满足于花式的活动,要确保活动在必要的条件下实施,控制与学习分数的关系,提高教育效果。
根据孩子的学情,灵活地设计活动,做出实效性安排,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师对学习取得的效果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指导幼儿开发自我潜能要想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的原则,就必须要注重发掘和挖掘孩子的个性特征,帮助他们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取得,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
孩子的内心需要关注,要让孩子在开发自我上用心,对待困难不要迷惑,不放弃,踏踏实实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努力去面对新的挑战,养成勇于挑战习惯,才能发掘潜力,让孩子更加进取。
下列哪些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下面将列举几个主要原则,以供参考。
1.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是“因材施教”。
这意味着教育活动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进行设计,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和潜能,因此教育活动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2. 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全面发展”。
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育活动应该全面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运动等各方面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活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幼儿的各种需要,确保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3. “趣味性和游戏性”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幼儿正处在好奇、探索的阶段,因此教育活动应该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动机,促进他们对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
4. 正确认识每一个幼儿的天赋和特点,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尽量让他们在对自然的兴趣中发现科学,并了解科学知识。
5. 最后一个重要原则是“循序渐进”。
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教育活动设计应该循序渐进,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
也要考虑到幼儿的芳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学习,不断拓展他们的认知边界。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原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教育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以及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和循序渐进性。
只有深入理解幼儿的需求和特点,灵活运用原则,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下列哪些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
下列哪些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为了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与生理素质。
下面列举了几个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1. 综合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该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教育资源,以促进幼儿在多个领域中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活动设计应该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方面,并且能够满足幼儿对不同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2. 微观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该关注个体幼儿的需求和差异,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和能力。
活动设计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兴趣、个性和发展特点,以便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渗透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在特定的活动中进行。
活动设计应该能够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游戏、玩耍、观察、实践等方式,使幼儿能够在自然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4. 社会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该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会技能和合作精神。
活动设计应该包括团队合作、协作学习、分工合作等元素,以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5. 个别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该切实关注每个幼儿的特殊需求和个性差异。
针对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幼儿,活动设计应该提供个别化的支持和指导,以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6. 渐进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
活动设计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进程,逐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复杂度,以促使幼儿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持续的提高。
7. 创造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该鼓励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活动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动和创造能力。
总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综合性、微观性、渗透性、社会性、个别性、渐进性和创造性。
只有满足这些原则,才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口诀粉笔教资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口诀粉笔教资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
也就是说要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科学性。
思想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向幼儿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贯彻完成幼儿园德育的任务。
也就是说要寓德育于各项教育活动之中。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在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时,应当通过实物或教具材料,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应注意:(1)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内容及幼儿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观手段要与训练幼儿感官结合;(3)运用直观手段特别要注意与教师语言指导和动作示范相结合;(4)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5)使生动形象的直观、抽象的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教学就是通过教学使学前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即智力、体力、道德、意志、情感等的发展。
教学应当促进学前儿童从现在发展区域向最近发展区域过渡。
4、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在他们原有发展水平上,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与教师和同伴的交互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其智力,体验和理解自我与他人间的相互关系和情感。
为此,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5、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原则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幼儿,有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6、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需要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使幼儿在玩中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育活动设计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融会贯通,发展全面。
2.循序渐进,适度挑战: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
设计者应该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综合考虑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确保幼儿在参与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
3.针对性和个性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教育活动设计应通过多种方式和多样化的内容,满足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发展。
4.体验和互动性: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注重给幼儿提供真实的体验和互动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实践和操作来探索和学习。
教育活动设计应创设丰富多样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探索和合作互动。
5.考虑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不仅仅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还应关注他们的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
设计者应该给幼儿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情感表达能力,引导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提供丰富的身体活动和运动机会,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循序渐进、适度挑战、针对性和个性化、体验和互动性以及考虑幼儿发展的整体性。
设计者应根据这些原则,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一、生活实践原则儿童在萌芽期开始,实施一个生活实践的过程,以实现儿童性格和能力的发展。
具体实施中,应该遵循几个原则:1、重视实践。
在孩子的生活实践过程中,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实际的动作来让孩子对外界的探索和发现,引导孩子努力完成自主性任务。
2、注重儿童自我活动。
教育要重视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参与到活动的自主创造过程中去,可以促进孩子的思想发展。
3、发掘孩子的爱好,以及利用他们自己喜欢的主题,话题去开展活动,引导他们努力发掘自我所爱,寻找满足自身需要的路径。
4、教师鼓励孩子努力,不能在未完成任务时就提前结束,通过激励孩子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努力,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二、感知与表达原则1、注重多元思维,也就是认知发展中要避免单一思维,要培养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思考习惯,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2、注重感知与表达,要发展孩子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可以参与各种体验性学习,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
为此,教师要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感知表达能力,并且通过活动学习来帮助孩子把建构学习的感知与表达结合到一起,找到属于自己更重要的学习方法。
3、注重综合性思维,注重启发性学习,不宜把孩子局限在具体的学习技能中,而是要有意识去培养孩子的综合性思维,让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所发现、有一定的探索,可以将各种材料结合一起,多做启发性的学习及综合性的思考。
三、反思与分享原则1、反思和分享的目的,在活动中要求孩子进行反思自己的学习,多做总结,以便能够更深入地发掘出孩子脑海中的潜在能力。
另外,分享可以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与人共同探讨问题,提升孩子贴近实际生活的能力,发展会议室学习。
2、教师在指导孩子反思、分享的同时,要多体会孩子的细节,耐心给予说明,耐心的陪读、带上心,让孩子体会反思、分享的乐趣,自觉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去回答疑问、提出见解,以让孩子做好反思分享。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是:
1、以幼儿为本: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好幼儿的发展规律,做到以幼儿为本,符合幼儿的需要。
2、以社会为本:要以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况为出发点,关注社会的变化,结合实际,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3、以孩子的学习活动为主: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发现乐趣,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以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4、以游戏为媒介:要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发展自己的智力、情感和行为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5、以教师为主导:老师要立足于幼儿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采用人性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合作性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的定义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 ,是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和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的,反映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是幼儿园教师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各方面,是幼儿园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及运用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
也就是说要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科学性。
思想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向幼儿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贯彻完成幼儿园德育的任务。
也就是说要寓德育于各项教育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性和思想性是有机结合的,它们统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
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知识,有助于幼儿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 ,为今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性和思想性是紧密结合的。
没有科学性 ,思想性就无从谈起;没有思想性科学性就难以保证。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为了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和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打下基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使幼儿学习简单的知识技能 ,还要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和身体的发展。
又因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一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 ,判断能力差 ,模仿性强 ,容易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外部刺激,而且这一时期形成的认识和道德品质,对其以后进一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在幼儿园教学中违背教育性和科学性原则,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教学 ,向幼儿灌输一些似是而非、不切实际、非科学性的知识,不仅影响幼儿现在的进步 ,也会给以后的发展造成障碍。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应注意:1. 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时 ,不仅传授的知识应当符合科学性和思想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应合乎这条原则。
2. 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的特点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
既防止品德教育脱离教学内容 ,牵强附会地空洞说教 ,又防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品德教育的偏向。
3. 教师的思想水平及业务能力是实现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的重要条件。
教师的教学态度、思想作风、科学文化知识的素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二)直观性原则及运用直观性原则是在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时,应当通过实物或教具材料 ,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直观性原则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特殊意义,因为幼儿生活经验贫乏 ,思维具体形象他们是通过直接感知认识周围事物 ,形成表象并发展为概念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直观性原则 ,能使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 ,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加深幼儿的印象 ,有助于理解和形成具体概念 ,发展能力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应注意:1. 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内容及幼儿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幼儿园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指观察实物、标本、实地参观、小实验等)、模具直观(是观察图片、图书、模型、贴绒教具、沙盘、玩具)电化教具直观(包括幻灯、录像、录音、唱片、电视、电影等)、语言直观(教师语言的形象性描述)。
不同学科、不同教材、不同年龄班、不同要求选择的直观手段也有所不同,以利于培养幼儿注意力、分析、比较、分类、归类及创造能力。
比如常识教育活动常常运用实物、标本、模型。
语言教育活动常常运用图片、玩具等。
要了解事物内部结构及发展变化的过程则可运用小实验 ,放幻灯、录像等方法。
小班幼儿选用直观教具应注意色彩鲜艳、能发音、会动、重点突出的教具;大班幼儿则更多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
但不论采用哪种直观手段, 都要符合教育教学要求,能有效地形成幼儿清晰的表象。
2. 直观手段要与训练幼儿感官结合教师运用直观手段时 ,应让幼儿有较多机会摆弄物体、看、听、模、闻、尝、做,供给的材料力求人手一份或小组一份,以训练幼儿感官和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要让幼儿由表及里, 从多种角度去感知和摆弄 ,以及加深幼儿对事物及现象的较全面、正确而深刻的印象,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事物。
3. 运用直观手段特别要注意与教师语言指导和动作示范相结合教师要用简明、生动、形象、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和准确的动作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和操作, 以强化直观教具的作用 ,获得正确的结论、表象、概念。
同时要教会幼儿用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有意识地形成幼儿的概念 ,发展幼儿抽象思维。
4. 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 ,讲求实效 ,克服形式主义直观教具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实用性、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
直观教具要紧扣教学要求,教具不宜过多 ,出示时机要适当 ,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妨碍智力的发展。
5. 使生动形象的直观、抽象的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直观活动使幼儿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幼儿本身还要通过思维活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形成比较完整的正确的概念或观念。
然后经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巩固概念,丰富知识 ,发展智力。
(三)发展性原则及运用发展性原则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促进幼儿知识水平和体力、智力、情感、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使幼儿从现在的发展区域向最近发展区域发展。
现在发展区域是指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域是指幼儿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说,教学不仅要适应幼儿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难度 ,要向幼儿提出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要求 ,从而促进幼儿知识水平和能力不断向前发展。
发展性原则反映了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与学、教学与发展统一的规律,体现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一般来说 ,在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而认识能力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与幼儿原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促进了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跳一跳 ,把果子摘下来” ,这一比喻形象地提出了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思想。
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有发展价值的教学,才能促进幼儿身心不断向前发展。
教学不应当跟在发展的后面 ,不应当在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上进行,而应当在没有完全成熟的 , 但是正在形成的心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应当促进幼儿从现在发展区域向最近发展区域过渡。
贯彻发展性原则的要求:1. 深入调查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 ,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作出科学的估计。
2. 教育教学内容深浅难易要适当 ,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
一般应有一定的难度 ,略高于现有的发展水平 ,又不超过发展的可能性 ,要求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
3.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知到理解、由已知到未知、从模仿到创造 ,按照知识的顺序和幼儿心理发展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 ,要求幼儿不断努力 ,从而促进幼儿不断地发展。
4.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并不断加以改进 ,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幼儿认识能力在发展的最近区域进行教学 ,使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同时发展智力。
5. 每个幼儿的发展基础、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照顾幼儿的个别情况 ,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材施教 ,量力而行 ,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由现有发展区域向最近发展区域过渡。
6. 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和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以促进幼儿的智力的发展。
教育教学内容不仅要科学还要有趣味性、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引起幼儿的联想和思考。
教法上能启发幼儿的好奇心 ,鼓励幼儿的创造精神 ,让幼儿动手动脑 ,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 ,增长才干。
7.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
(四)活动性原则及运用活动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幼儿是在活动中建构他们的认知结构,发展智力和社会性行为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幼儿在他们原有发展水平上 ,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与教师和同伴的交互活动 ,建构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 ,发展其智力 ,体验和理解自我与他人间的相互关系和情感。
为此 ,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贯彻活动性原则应注意:1. “活动”就包括外显的操作活动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2. 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物质材料 ,让每个幼儿都有充分的活动时间 ,以及与同伴、教师充分交往的机会。
3. “活动”是目的 ,更是发展幼儿的手段。
要注意“活动”的发展的实际价值,克服形式主义 ,不要为活动而活动。
4. 要避免教师在幼儿活动中放弃指导 ,同时也要避免过多的、不恰当的指导而干扰幼儿思维的连续性 ,从而降低活动的发展价值。
5.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原则及运用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幼儿,有统一的要求 ,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根据社会主义幼儿教育的目的 ,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须使每个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因此 ,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幼儿 ,提出统一的要求。
由于遗传、周围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的不同 ,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智力等都有差异,因此 ,教师又必须从每个幼儿的实际出发 ,区别对待 ,使每个幼儿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因材施教是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因材施教 ,既可以使集体中的幼儿在个性和能力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又可以把教育个别幼儿所取得的经验用来指导全体。
贯彻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原则应注意:1. 承认差异 ,尊重差异由于幼儿先天遗传基因以及后天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不同,形成了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教育工作者要承认和尊重这些差异。
2. 深入了解幼儿的一般情况和个别特点教师应通过调查研究 ,切实了解班上每一个幼儿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意志性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做到心中有数。
这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基础。
3. 面向全体 ,照顾个别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既要面向全体 ,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