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多用电表》教案 选修3-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8节《多用电表的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8节《多用电表的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第二章第8节《多用电表的原理》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中物理3.1《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教案(沪科版选修3-1)

高中物理3.1《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教案(沪科版选修3-1)

3.1 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教学目的】1、了解用伏安法测电阻,无论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测出的阻值都有误差,懂得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或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的。

会根据给出的具体数据考虑选用哪一种接法,选用什么规格的仪器。

2、知道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

会根据电阻的约略值选择合适的档位来测量电阻【教学重点】重点是伏安法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和欧姆表测电阻时的档位选择【教学难点】难点是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的调零和档位的选择【教学媒体】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示教板,万用表【教学安排】伏安法测电阻:我们在初中时已经做过了“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现在,再做“伏安法测电阻”,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初做实验时的情况,把两个示数相除,再多次求平均即可,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得到的就是电阻的真实值吗?不是,原因在于电压表和电流表都不是理想的。

我们已经了解了电流表并非无电阻,而电压表也并不是电阻无穷大,用这样的表去测量电阻,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值时,需把二者同时接入电路,否则无对应关系,没有了测量的意义,那么接入时无非两种接入方法,那么电路应如何?请同学们画出。

如果是理想情况,即RA→0,Rv→∞时,两电路测量的数值应该是相同的。

提出问题,实际上两块表测量的是哪个研究对象的哪个值?测出来的数值与实际值有什么偏差,是偏大还是偏小?外接法:U侧是Rx两端电压,是准确的,I测是过Rx和总电流,所以偏大。

R测偏小,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的。

实际测的是Rx与Rv的并联值,随Rv↑,误差将越小。

内接法:I测是过Rx的电流,是准确的,U测是加在Rx与上总电压,所以偏大。

R测偏大,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的。

实际测的是Rx与RA的串联值,随RA↓,误差将越小。

进一步提问: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选择内、外接的原则是什么?适用范围:Rv>>Rx RA<<Rx多用电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伏特表和安培表都是由同一个表头串联或并联得到的。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1《多用电表》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1《多用电表》教学设计

《多用电表》教学设计江西省于都二中段绍柏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2.教学重点: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3.教学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单量程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4.教材的处理:本单元内容可分两节可来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探究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欧姆表的原理。

第二课时为学生实验课,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及相关练习巩固。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分析:①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已熟练掌握了电路串并联的规律,会利用该定律列式求解相关问题。

②掌握了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刻度方法。

2.学习能力分析:①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

②具有初步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力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方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②掌握欧姆表的原理,知道多用电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欧姆表原理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物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资源PPT课件、探究学案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2.对刻度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不足之处,2.原理:通过分析,体会等效要求学生组合成简单的多用电表,1.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对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回顾旧知识→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汇报讨论→综合探究结果,得出多用电表的原理、刻度→扩展提高,单量程多量程电表”。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名师教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名师教案

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一、实验目的1.了解多用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

3.会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

二、实验器材多用电表、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二极管,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

三、实验原理1.欧姆表的原理(1)功能:用来直接测量电阻值大小的电表。

(2)改装原理: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改装而成的,改装电路如图所示。

①当红、黑表笔直接接触时,被测电阻=0,调节R值使电流计的指针达到满偏,即=E/(++r),所以电流表满刻度处对应的外电阻为零。

如图甲。

②当红、黑表笔不接触时,电流表指针指零,所以电流表零刻度处对应外电阻R=“∞”位置。

如图乙。

③当红、黑表笔间接入某一电阻时,电流表中的电流I=,因调零后r保持不变,所以与I一一对应.若在电流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相对应的Rx值,就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Rx值了,如图丙。

2.多用电表的原理(1)实质:让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共同使用一个表头组装而成的。

(2)功能①测电流:这时表头并联有分流电阻,并联不同的分流电阻就成为不同量程的电流表。

②测电压:这时表头串联有分压电阻,串联不同的分压电阻就成为不同量程的电压表。

③测电阻:这时表头串联了电池和调零电阻。

(3)构造:如图所示,表的上半部分是表头,表头的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刻度,其中最下面一行是交流电压表的刻度,最上面一行是欧姆表的刻度,这两个刻度是不均匀的,其余各种刻度都是均匀的;表的下半部分的中心是选择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及量程(或倍率)。

一、实验步骤1.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头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2.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

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4.如图甲所示连好电路,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物理:2.8《多用电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物理:2.8《多用电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选修 3-1第二章2.8 多用电表一、教材剖析“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入和本质应用,学生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稳固电学识题的剖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合作、研究、沟通能力,拥有很重要的本质意义。

二、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1)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 表头 )改装而成的,认识电流表(表头 )的原理,知道什么是电流表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2)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用万用表丈量电路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3)会用多用表判断二极管的质量和极性等;(4)会用多用表查找电路故障。

2、过程与方法(1)经过多用电表原理的剖析过程,认识物理学剖析、研究本质问题的方法;;(2)经历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的研究过程,认识科学研究的意义,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节课的教课活动,要培育学生的应企图识,培育学生尊敬客观事实、理论联系本质、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观。

指引学生关怀本质问题,获取成功的愉悦,发奋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本质中去。

还要指引学生养成优秀的生活习惯,爱惜器械,节俭能源。

三、教课要点难点要点: (1)将表头 G 改装成大批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理解改装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物理意义;(2)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2) 量程的选择。

( 3)欧姆表难点: (1)理解改装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物理意义;刻度确实定四、学情剖析1.知识基础剖析:①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已娴熟掌握了电路串并联的规律,会利用该定律列式求解有关问题。

②掌握了电流表改装成大批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刻度方法。

2.学习能力剖析:①学生的察看、剖析能力不停提升,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多用电表的原理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多用电表的原理

教学设计(二)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动手操作,学会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及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媒体投影仪、多用电表(指针式、数字式)、小灯泡、电池、电键、导线(若干)、二极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下面请同学们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

师生互动:对学生画的改装原理图进行点评。

教师: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推进新课1.欧姆表教师活动:(投影)教材例题1【例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5 V,内阻r=0.5 Ω,电流表满偏电流Ig=10 mA,电流表电阻7.5 Ω,A、B为接线柱。

欧姆表的原理(1)用一条导线把A、B直接连起来,此时,应把可变电阻R1调节为多少才能使电流表恰好达到满偏电流?(2)调至满偏后保持R1的值不变,在A、B间接入一个150 Ω的定值电阻R2,电流表指针指着多少刻度的位置?(3)如果把任意电阻R接在A、B之间,电流表读数I与R的值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求解,对求解结果进行总结、点评。

解:(1)因电流表电阻Rg的值不能忽略,此时可以把电流表视为一个电阻来计算。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g =ER g +r +R 1从中解出可变电阻R 1的值 R 1=EI g-R g -r=(1.50.01-7.5-0.5) Ω =142 Ω这表示,当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一起,且表头指针恰好满偏时,可变电阻R 1的值为142 Ω。

(2)保持可变电阻R 1的值不变,把R 2=150 Ω接在A 、B 之间,设这时电流表读数为I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2=ER g +r +R 1+R 2= 1.57.5+0.5+142+150 A =0.005 A =5 mA这表示,接入R 2后,电表指在“5 mA ”刻度的位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多用电表(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多用电表(教案)

多用电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2. 学会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及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重点: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自主预习】一、欧姆表1.工作原理(1)构造:欧姆表是根据 制成的,它的原理如图所示,G 是 ,g R 是 ,g I 是 ,E 是 ,r 是 ,R 是 ,也叫(2)原理: 当红、黑表笔相接时如图甲所示,相当于被测电阻0=x R ,调节R 的电阻,使g g I RR r E =++,则表头的指针指到满刻度,所以刻度盘上指针指在满偏处定为欧姆表刻度刻度的零点,(R R r g ++)是欧姆表的内阻。

2.欧姆表的刻度盘(1)当欧姆表未接入电阻,处于 状态,即R X 时,电路中没有电流,指针不偏转,故刻度盘最左端为∞处,故当电路接入电阻后如偏角很小表明被测阻值。

(2)当欧姆表表笔直接相连,即R X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指针满偏,故电阻零刻度在最右端满偏电流处。

(3)R x与I是关系,故欧姆表表盘刻度。

从表盘上看,“左密右疏”电阻零刻度是电流最大刻度,电阻“∞”刻度是电流零刻度。

3.欧姆表是一种测量的仪器,它是由改装而成的。

欧姆表在读数时指针应处于,使用欧姆表要注意选择且每调换一次应重新。

二、多用电表1.多用电表是一种多功能仪表,一般可以用来测量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表的上半部是,表盘上有电阻、电流、电压等各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是,它的四周刻着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

2.表盘面上“+”“-”插孔表示直流电流挡、直流电压挡的正、负接线柱,因此,不管测什么,首先将红表笔插入“+”插孔,将黑表笔插入“-”插孔.那么用直流电流挡、直流电压挡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用电阻挡时由原理图可知,红表笔连接的是表内电源的负极.黑表笔连接的是表内电源的正极,因此,电流还是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3.测量前,应把选择开关旋到相应项目的适当量程上,读数时要注意挡位与刻度盘的对应.直流电流挡、直流电压挡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一样.要注意所选的量程应大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估计值和通过用电器电流的估计值.4.欧姆挡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挡接着调零(选挡的原则:指针越接近中值电阻,读数越精确);②换挡重新电阻调零;③示数要乘以倍率;④用完后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挡,一般旋至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上,长期不用时应把电池取出;⑤被测电阻要跟电源、其他元件分离.三、二极管晶体二极管是由制成的电子元件,它有两个电极,一个叫极,一个叫极,二极管正向电阻,反向电阻,用多用电表可以判断二极管的或区分它的。

多用电表优秀教案

多用电表优秀教案

多用电表教材分析“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用电表的性能,知道多用电表的原理。

2.掌握电阻档(欧姆表)的原理,即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方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3.学会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欧姆表原理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和电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多用电表进行一定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展示目标知识回顾:我们学习了电流计改装为大量程电流表、电压表。

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是怎么改装的?现在我想通过一个电表直接对电阻进行测量,有以下仪器,你能帮我设计一个实验完成我的心愿吗?电流计(满偏电流为10mA、电流表电阻7.5Ω)、滑动变阻器、电源(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Ω)、导线若干。

提示:1、设计电路时,我们要明白用哪两端测电阻。

2、如果改装为欧姆表的话,零刻度线在左端还是在右端?3、改装后欧姆表的内阻为多少?(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播2、电流 ---- 电阻R10mA-----------0 Ω 8mA -----------37.5Ω 6mA -----------100Ω 4mA ---------- 225Ω 2mA ---------- 600Ω 0mA ---------- ∞Ω(二)表头刻度盘510 15 ΩΩ20 30 40 50100 200 500 ∞1K电阻R1、零刻度在右边,左边为无限大2、刻度不均匀,左边密、右边稀疏 (三)读数:表针示数乘以量程挡位数 (四)量程挡位的选择1、原则:使指针指在中间刻度附近2、指针偏角太小,应换高挡位;指针偏角太大,应换低挡位。

8多用电表的原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

8多用电表的原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

多用电表的原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一、多用电表的定义多用电表,也称为万用电表,是一种具有多种测量功能的电测仪器。

它可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和频率等多种参数。

多用电表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等领域。

二、多用电表的结构和原理1. 结构多用电表的结构通常包括下列部分:•计量部分:主要由电流表和电压表组成;•测量部分:主要由旋钮、拨位、变阻器、电桥和计数器等元件组成;•稳压电源:稳定多用电表对被测电路的供电电压。

2. 原理不同的测量功能,对应着多用电表不同的测量电路。

以测量电阻为例,多用电表中的电阻测量电路是由电桥和测量表组成。

当旋钮拨位选择电阻档时,应将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串联起来,使两者构成电桥电路。

当电桥平衡时,待测电阻的电阻值可以由电桥电路的平衡条件确定。

平衡时的电桥电流可以通过电流表测量。

多用电表的测量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磁通连续定律等基本物理原理,是电子测量领域的基础。

三、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1. 使用前的注意事项•使用与待测电路相匹配的电压和电流档位;•避免使用有损坏的多用电表;•在使用时,尽量避免施加过高的测量电压和电流。

2. 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使用多用电表时,根据待测参数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档位,例如电压档、电流档、电阻档、电容档和电感档等。

在测量前,需要对多用电表的正负极进行接线,确保电路的连通性。

对于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测量,应根据实验需求设置相应的档位,测得数值后需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多用电表的维护与保养1. 维护多用电表的维护需要定期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包括电表绝缘阻抗、电表测量准确度、电表量程、姿态和环境适应性等。

如发现电表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 保养在使用中,多用电表需要保持干燥、清洁和避免受到机械冲击。

应定期进行电表的校准和维护,保证电表的测量准确度和使用寿命。

五、总结多用电表是一种功能繁多、应用广泛的万能电测仪器,它基于电磁学和电学等基础学科知识,具有多种测量功能和多种测量档位,可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案-新版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9节内容,本实验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较高;另一方面从多用电表的实用性来看,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是高中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应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电阻以及鉴别电路元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动力。

二、核心素养通过《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探究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多用电表的构造,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

知道多用电表的使用规则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3.会用多用电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多用电表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

2.难点:多用电表中的欧姆挡的原理和使用。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多用电表、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二极管、定值电阻等。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和原理,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多用电表并探究多用电表的使用。

(二)进行新课【一】介绍多用电表的外形及关键部件多媒体展示多用电表并引导学生观察欧姆表、交直流电压电流表表盘的特点以及各种功能旋钮,再简单复习多用电表的内部原理。

【二】多用电表测电压和电流(1)讲解测量方法机械调零→选择电压、电流档→选择量程→同用电器并联(测电压)、串联(测电流)→读数(2)学生分组实验注意点:1.红表笔接电路“+”极,黑表笔接电路“—”极,电流由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

2.测电流和电压时,如果所读表盘的最小刻度为1、0.1、0.01等,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表盘的最小刻度为0.2、0.02、0.5、0.05等,读数时只读到与最小刻度位数相同即可。

【三】多用电表测电阻(1)讲解测量方法机械调零→选择欧姆档→选择倍率→欧姆调零→测量时使指针尽可能靠近刻度盘的中央位置(此时读数误差小)→读数(阻值等于读数乘倍率)(2)学生分组实验注意点: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一定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向电流的零刻度。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多用电表的原理》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多用电表的原理》教案-新版

2.8 《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还进行物理量之间关系测量的转换思想的渗透。

在教学中注意设疑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

【核心素养】通过《多用电表的原理》的学习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1) 通过对欧姆表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原理;(2) 了解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和刻度特点;(3) 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结构,知道多用电表的测量功能。

【教学重点】: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教学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自制教具,多用电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在电学中有很多的测量仪器,比如:测电流用的电流表,测电压用的电压表,那同学们来看一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仪器?它能测量什么呢?[出示实物万用表]让学生观察上面的单位:mA、V、Ω,通过单位结合所学过的知识,知道它是集测电流、电压、电阻于一体的多用表,也叫万用表。

[多媒体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电工师傅在用万用表检修各种电器电路故障的图片,万用表是电工师傅的必用工具,携带方便,功能之强大。

那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看它为何可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情境感受,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新课教学(一)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探究活动一:欧姆表的原理1、复习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给出电流表表头,带学生复习,用这个表头可测电压,需要大量程的可串联个大电阻进行改装;也可测电流,需要大量程的可并联个小电阻进行改装。

高中物理教案选修3-1 28多用电表

高中物理教案选修3-1 28多用电表

教学设计:高中课程标准.物理(人教版)选修3-1主备人:赵兴泉学科长审查签名:赵兴泉2.8多用电表(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学习使用多用电表,特别是欧姆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解析:会改装和使用多用电表,此节是高考的实验考试热点。

(二)目标及其解析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动手操作,学会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及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投影仪、多用电表(指针式、数字式)、小灯泡、电池、电键、导线(若干)、二极管(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基本流程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下面请同学们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

师生互动:对学生画的改装原理图进行点评。

教师: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2、教学情景1.多用电表的原理如图是简化的多用电表电路图。

它由表头G、直流电流测量电路、直流电压测量电路、电阻测量电路以及转换开关S等部分组成。

图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阻测量端,5、6为电压测量端。

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转换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应的测量端。

使用时,电路只有一部分起作用。

(1)测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原理与第四节分流和分压原理相同,注意读数时要读取跟选择开关挡位相对应的刻度值。

(2)多用电表电阻挡“欧姆挡”原理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作的,可直接读出电阻之值.欧姆表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G 为灵敏电流表,满偏电流I g ,线圈电阻R g ,电源电动势E ,内阻r ,R 0为调零电阻.当红黑表笔不接触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红黑表笔间电阻为无限大.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R 0使指针满偏.I g =0R r R E g ++. 当红黑表笔间接电阻R x 时,通过电流表电流I =x g R R r R E +++0,每一个R x 对应一个电流I ,在刻度盘上标出与I 对应的R x 的值,这样即可读出待测电阻阻值,但由上式看出,I 与R x 不成比例,故欧姆表刻度不均匀.当欧姆表指针指向表盘中央时,g I I 21=有021R r R R E I g x g +++= 解得 内R R r R R g x 21)(210=++= 即 内中=R R 21 2.多用电表的使用(1)使用多用电表测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时,先插好表笔,再调整定位螺丝使表指针指在左端电流刻度为零处,然后把选择开关旋到直流电压挡或直流电流挡上,就可当做电压表或电流表使用了。

人教版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2.8《多用电表》

人教版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2.8《多用电表》

gI 选修3-1第二章2.8多用电表一、教材分析“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电流表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2)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3)会用多用表判断二极管的质量和极性等;(4) 会用多用表查找电路故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用电表原理的分析过程,认识物理学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2)经历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的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观。

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立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器材,节约能源。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将表头G 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理解改装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物理意义;(2)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难点:(1)理解改装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物理意义;(2)量程的选择。

(3)欧姆表刻度的确定四、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分析:①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已熟练掌握了电路串并联的规律,会利用该定律列式求解相关问题。

②掌握了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刻度方法。

2.学习能力分析:①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

高中物理2.8多用电表教案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2.8多用电表教案人教版选修3-1

第8节、多用电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动手操作,学会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及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用具:投影仪、多用电表(指针式、数字式)、小灯泡、电池、电键、导线(若干)、二极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下面请同学们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

师生互动:对学生画的改装原理图进行点评。

教师: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1、欧姆表教师活动:(投影)教材例题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求解,对求解结果进行总结、点评。

教师:通过以上计算同学们有何启发?如何将电流表转换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谈谈你的设想。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将电流表的“10mA ”刻度线标为“0Ω”,“5mA ”刻度线标为“150Ω”,其它电流刻度按)(1505.1Ω-=IR 的规律转为电阻的标度,这样,电流表就改装成了直接测电阻的仪器。

教师(总结):(投影)教材图 2.8-2(如图所示)。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欧姆表的电路原理图。

实际的欧姆表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制成的。

2、多用电表教师:将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多用电表。

(投影)教材图2.8-3和2.8-4(如图所示)。

图2.8-3分别表示电流表、欧姆表、电压表的电路示意图。

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在图2.8-4的基础上画出最简单得多用电表的电路,并说明转换测量功能。

学生讨论,画电路图。

教师:(投影)教材图2.8-5(如图所示)。

说出那些位置是电流挡、那些位置是电压挡、那些位置是欧姆挡?哪些位置的量程比较大?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多用电表的原理》示范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多用电表的原理》示范教案

8 多用电表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教学分析本节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

教科书通过例题的方式来讲解欧姆表的原理,并没有把欧姆表作为知识来处理,而是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入手,旨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欧姆表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测量容易测得的电流,来实现测得较难测量的电阻,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这种转换的思想。

在学习欧姆表的基础上,教科书通过“思考与讨论”“说一说”栏目让学生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结构,并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教学目标1.通过对欧姆表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原理。

了解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和刻度特点。

2.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结构,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会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并据此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会用多用电表探索简单黑箱中的电学元件。

4.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欧姆表的原理和使用及多用电表的原理和正确使用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用电表》分三个主题单元内容:“欧姆表”“多用电表”和“实验”。

教材摆脱旧教材中单纯理论的推导和仪表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的讲解,而是基于学生的先前经验,通过“体验式探究”的方式,通过例题的解决,将欧姆表这一新知识建立在对原有学习过程的体验上,通过对该过程的创造性联想让学生真切感受并领会欧姆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尤其隐含了对欧姆表难点的阐述性讲解,像“欧姆表盘为什么非均匀?”“电压电流的线性变化和电阻的非线性变化”“R x=0时如何使电路电流达到满偏?”“对应不同的倍率,即换用不同的欧姆挡时,为什么要欧姆调零?”对多用电表的结构认识,从单用表到双用表再过渡到三用表,从单量程过渡到双量程,体现出将一个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的物理思想,采用阶梯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但不宜要求过高。

高中物理4.2《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教案鲁科版选修3-1

高中物理4.2《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教案鲁科版选修3-1

第二节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多用电表电路图的等效分析,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

2、通过在实验探究中学会操作和使用多用电表,知道多用电表的使用规则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3、学会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欧姆表原理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应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和电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运用多用电表进行一定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用电表的原理和正确使用的方法。

2、难点:多用电表中的欧姆挡的原理和使用。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多用电表(50型)、导线、电池、电键、滑动变阻器、电阻、二极管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实验教学 讨论教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回顾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问: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1、理论探究:电流表能否改装为欧姆表?例题引入:如图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流表满偏电流Ig=10 mA,电流表电阻7.5Ω,A 、B 为接线柱.(1)用导线把A 、B 直接连起来,此时应把可变电阻R1调节为多少才能使电流表 恰好达到满偏电流?(2)调到满偏后保持R1的值不变,在A 、B 间接一个150Ω的电阻R2,电流表指针指着多少刻度的位置?(3)如果把任意电阻R 接在A 、B 间,电流表读数I 与R 的值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求解,对求解结果进行总结、点评。

解:(1)因电流表电阻Rg 的值不能忽略,此时可以把电流表视为一个电阻来计算。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1g E I R r R =++从中解出可变电阻R1的值 这表示,当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一起,且表头指针恰好满偏时,可变电阻R1的值为142Ω。

高中物理 2.8多用电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2.8多用电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2.8多用电表一、教材分析“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电流表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2)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3)会用多用表判断二极管的质量和极性等;(4) 会用多用表查找电路故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用电表原理的分析过程,认识物理学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2)经历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的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人生观。

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立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器材,节约能源。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将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理解改装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物理意义;(2)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难点:(1)理解改装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物理意义;(2)量程的选择。

(3)欧姆表刻度的确定四、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分析:①掌握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已熟练掌握了电路串并联的规律,会利用该定律列式求解相关问题。

②掌握了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刻度方法。

2.学习能力分析:①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内在联系和一般规律的能力。

②具有初步的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力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调整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测电压
(4)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2.5V挡,测1.5V干电池的电压;
(5)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250V挡,测220V的交流电压;
测电流
(6)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10mA挡,测量1.5V干电池与200Ω电阻串联回路的电流;
测电阻
(7)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的“×1”挡,短接红、黑表笔,转动调整欧姆零点的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
(8)将两表笔分别接触几欧、几十欧的定值电阻两端,读出欧姆表指示的电阻数值,并与标准值比较,然后断开表笔。
(9)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的“100”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然后测定几百欧、几千欧的电阻,并将测定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2、多用电表
教师:将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多用电表。
(投影)教材图2.8-3和2.8-4(如图所示)。
图2.8-3分别表示电流表、欧姆表、电压表的电路示意图。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在图2.8-4的基础上画出最简单得多用电表的电路,并说明转换测量功能。
学生讨论,画电路图。
教师:(投影)教材图2.8-5(如图所示)。
师生互动:对学生画的改装原理图进行点评。
教师: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欧姆表
教师活动:(投影)教材例题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求解,对求解结果进行总结、点评。
教师:通过以上计算同学们有何启发?如何将电流表转换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谈谈你的设想。
答案:12Ω,“×10挡”,调整欧姆零点
【例2】调整欧姆零点后,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那么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A.这个电阻值很小
B.这个电阻值很大
C.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D.为了把电阻值测得更准确些,应换用“×100”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四)实例探究
☆欧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使用
【例1】某人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当选择欧姆挡“×1”挡测量时,指针指示位置如下图所示,则其电阻值是__________。如果要用这只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0欧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_________。改变挡位调整倍率后,要特别注意重新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那些位置是电流挡、那些位置是电压挡、那些位置是欧姆挡?哪些位置的量程比较大?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师生互动、点评。
教师:教师:(投影)教材图2.8-6和2.8-7(如图所示)。向学生介绍指针式多用电表和数字式多用电表的外形和各部分结构。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准备
(1)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课题
浙江省瓯海区三溪中学高中物理选修3-1《多用电表》教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学会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及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将电流表的“10mA”刻度线标为“0Ω”,“5mA”刻度线标为“150Ω”,其它电流刻度按 的规律转为电阻的标度,这样,电流表就改装成了直接测电阻的仪器。
教师(总结):(投影)教材图2.8-2(如图所示)。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欧姆表的电路原理图。实际的欧姆表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制成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注意事项】
(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一定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向电流的零刻度。若有偏差,应调整机械零点;
(2)合理选择电流、电压挡的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中央附近;
(3)测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别的元件断开,切不要用手接触表笔;
(4)合理选择欧姆挡的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中央附近;
(5)换用欧姆档的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调整欧姆零点;
难点
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用电表(指针式、数字式)、小灯泡、电池、电键、导线(若干)、二极管
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下面请同学们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改装的原理图。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
(6)要用欧姆档读数时,注意乘以选择开关所指的倍数;
(7)实验完毕,将表笔从插孔中拔出,并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长期不用,应将多用电表中的电池取出。
思考与讨论:(投影)教材图2.8-13。两位同学在多用电表用完后,把选择开关放在图示的位置,你认为谁的习惯比较好?
(三)课堂总结、点评
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10)首先弄清两个问题:
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如图2.8-10:电流从正极流入电阻较小,从正极流出时电阻较大。
②欧姆表中电流的方向。从黑表笔流出,经过待测电阻,从红表笔流入。
(11)测正向电阻: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的“×10”挡,短接红、黑表笔,转动调整欧姆零点的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如图2.8-11)读出欧姆表指示的电阻数值。乘以倍率,记下正向阻值。
(12)测反向电阻: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的“×1000”挡,短接红、黑表笔,转动调整欧姆零点的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如图2.8-12),读出欧姆表指示的电阻数值。乘以倍率,记下反向阻值。
(13)实验完毕,将表笔从插孔中拔出,并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