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谈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

合集下载

有关公共外交研究的几个问题

有关公共外交研究的几个问题

有关公共外交研究的几个问题有关公共外交研究的几个问题一、关于公共外交的提出与界定虽然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代,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外交”这一概念,是在1965年由美国学者埃德蒙·格里恩首先提出。

公共外交自其被明确地表述以后,受关注的程度可谓越来越高。

(一)有关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有关公共外交的研究成果已积累甚多。

第一,西方学者对公共外交的研究。

公共外交的研究始自西方,其具体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其一,冷战时期,公共外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外交流的领域。

在冷战前期,西方公共外交的研究主要是为了配合美国对苏冷战的大战略的需要,集中于对苏的宣传策略的领域。

1953年,美国国务院负责公共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爱德华·W. 巴特雷出版了《真实是我们的武器》。

他认为应该把宣传作为同苏联竞争的一个重要武器,在他眼里,公共外交等同于宣传[1]。

同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成立了“美国新闻署”,由其主管美国公共事务和对外宣传项目,并将“美国之音”收入旗下。

进入20世纪60年代,即公共外交概念正式提出后,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等一系列的理念相继提出,丰富了公共外交的内涵,同时也对公共外交的实践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

当时,一些美国外交官纷纷提议扩展美国新闻署的职能,并强调公共外交的目的主要是要说服自己的对手。

由此,公共外交逐渐与对外宣传有所区别。

其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公共外交的研究逐渐关注于国际互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正式步入多极化时代。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与科技信息化,和平、发展、合作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

这一时期西方的公共外交研究,逐渐向国家间的良性互动倾斜。

许多学者们开始触及“形象管理”、“传播控制”等领域,把传播学引入了外交学研究,将公共外交定义为外交学、政治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

其三,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外交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构建国家形象。

越是敏感的问题越是有回答的必要——读赵启正《公共外交的智慧》

越是敏感的问题越是有回答的必要——读赵启正《公共外交的智慧》

作者: 韩方明[1,2]
作者机构: [1]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2]察哈尔学会
出版物刊名: 中国政协
页码: 13-1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8期
主题词: 赵启正;公共外交;国际交流与合作;新闻发布会;全国两会;
摘要:2012年3月初全国两会前夕,我陪同启正同志准备新闻发布会,期间谈了许多关于传播国家形象的话题。

兴之所至,启老赠我一本他的新书《公共外交的智慧》,他在扉页上题写了一大段话给我真诚的鼓励。

这些年公务繁忙,说实话一直未能细读,书在书架上一呆就是八年。

今年春上,因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在家,将这本书精读了一遍,感觉拜读恨晚:这本书几乎回答了当前形势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许多问题。

赵启正:目前是中国对外传播空前的好时机

赵启正:目前是中国对外传播空前的好时机

l h I T E RNA T l ON AL C OMMUNI CA T I ON S
力。 了解这 么大 的 中国需 要 时间 , 需 要过 程 , 再加上 文化 、
会喜欢你这个民族 。 英国的一位哲学家说 过, 文化是民族 的全 部性格和 才喜欢中国, 绝不是你说教好 了 他 就喜欢你。 因此 , 你讲
《 对外 传 播 》: 所 以中国要 搞对 外传 播 仅仅 靠媒 体 肯
定是 不够 的。
点, 扩充规模 , 但中国在 国际舆论的竞争中 还 是处于比较 的报纸。
弱势的地 位 , 您认 为主要 原因是什 么?
赵启正 : 我们还是缺 乏跨文化沟通的本领 。 好 的记
者内知国情 , 外知世界; 中国立场, 国际表达; 讲究逻辑 , 注意效果 。 对外传播工作者一定要 想到你面前 的听众或
维 方式和阅读 习惯 。 这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 并不是先有理
中国, 回答外界对中国的质疑 , 为他们解疑释惑 , 而正好
于是, 我们 有了 一个向外表达的机 论。 知行关系是 先行而后知 , 知道 以后再推动行, 而不是 外国又特别关注中国,
先有了理论, 才改善传播, 是这样一个过程 。 你们杂志在 会, 这种机会可以帮助我们, 成全我们的需要, 所 以这是
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空前 的好时机 , 我们要充分地利用
这一机 遇 。
《 对外 传播》: 您觉得外国媒体 、 外 国民众对中国的
看 法有 变化吗 ? ‘
赵启正 : 外国舆论对中国的认识脱离了中国的现实,
远远落后于中国的现实, 有大量的不解、 误解和歪曲。 这个 赵 启正 : 现在的中国与三十年 前的中国相比有很 大 原因呢, 是我们对外的表达仍 旧不够A ̄ - , j - 、 充分和有说服

媒体应有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媒体应有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作者: 陈芳
作者机构:�中国记者》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中国记者
页码: 11-1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7期
主题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公共外交;媒体关系;赵启正;委员会;常委;主任;外事
摘要:近几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致力于公共外交的实践拓展与理论梳理而对于公共外交与媒体关系,赵启正认为:"对外传播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把媒体的对外传播纳入公共外交,不但没有降低其重要性,反而使其具备更高立意、提出更高标准、赋予更重责任,也使得对外传播媒体的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活泼、效果更明显。

”。

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

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

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作者:赵启正来源:《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04期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组的小组讨论会上,记者总是可以看见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现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认真听会的身影,他关于“公共外交”的发言受到了与会委员的热烈评议。

随即,《对外大传播》收到了全国政协代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外文局局长蔡名照转来的《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一稿,有趣的是文稿的第一页眉头上写着:“古人云,一字之师,名照同志所改数处,都很妥当。

当为‘数字之师’。

启正3月7日。

”寥寥数语,尽显赵启正的谦逊。

可最后一天的小组会上,赵启正不见了!当他匆匆赶到会场时,主动向记者解释:“今天上午,奥组委和北京市委邀请我参加他们的一个会,让我谈谈奥运筹备中对外的事儿。

”面对《对外大传播》记者,赵启正侃侃而谈“公共外交”理论,其中不乏他长期从事对外传播工作的理论积淀和实战经验的总结。

现将赵启正的发言和他本人的文稿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举办奥运会要付出很多的财力、物力、人力,那为何仍有许多国家争相申报举办奥运会呢?因为几乎所有的奥运会举办国都有一种期盼,就为了借助奥运会的机会向世界展现自己,向世界说明本国的真实情况。

中国历史上没有举行过奥运会,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将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奥运会。

现在离奥运会举行只有500天了,很多人提出,那么多的外国运动员和外国记者到中国来,如何能与中国国民进行广泛的接触,了解真实的中国,并交互传播自己的文化。

再加上,改革开放仅仅二三十年,中国发展如此迅速,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有限,奥运是一个交流的好机会。

这是其一。

第二,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世界才丰富多彩。

又由于世界文化的差异,彼此理解才有困难。

对于差异必须尊重,也因此可以形成互补。

如果漫不经心地对待文化中的差异,则可能形成误会。

如果歧视对方文化的话,就会形成冲突。

我们希望北京奥运会能成为一个文化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大舞台。

公共外交_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

公共外交_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 # 公共外交 ∃仍然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术语。在传统 意义上 , 外交是一个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通常指由国家元首、 政 府首脑、 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 体现于基本的对等身 份和对应安排以显示其严肃性、 合法性。 然而 , 自 20 世纪 50 年代西方国际关系 学界提出 # 公共外交 ∃这一创新概念以来 , 各国政府经过多年的实践, 对外国公众 态度给自身对外政策形成和实施所带来的影响愈加重视, 开发进而引导其他国家 舆论, 营造有利于己的外部形象逐步进入外交政策的顶层设计。 # 公共外交 ∃不仅 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个显性元素 , 甚至被普遍地承认是一国 # 软实力 ∃不可
薄旭 : 傅莹 : 当 # 软实力 ∃遭遇 # 硬障碍 ∃ , 世界知识 2010 年第 4 期, 第 17页。 王博 : 向世界讲 # 中国故事 ∃ , 世界知 识 2010 年第 1 期, 第 20 页 ; 董关鹏 : 大 使国家公 关新时 代 , 世界知识 2010 年第 4期 , 第 年 第 3 期
具备了实施公共外交的社会资源、 人力资源、 产业基础和国际交流渠道 ; 就外交格 局而言 , 由于长期奉行全方位和平自主外交方针, 以及中国在全球、 地区和双边事 务中实际地位的上升 , 公共外交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正如外交部副部长傅莹所 感受的那样 , # 中国的声音在国际上 ( 从未 ) 有这么多人认真聆听, 推动中国与外部 世界的关系 ( 从未 ) 有今天这般广阔的空间 ∃; 最后, 也最为重要的是 , 集中程度较 高的外交管理体制毕竟有助于保证公共外交所必需的内部协同性和政治支援到 位。一旦这些潜力得到有效地调动和发挥 , 中国公共外交的局面就有望得到转变。 那么, 未来的中国公共外交应具有哪些特色呢 ? 以笔者之粗浅之见 , 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是思想先进。公共外交的实质在于对外传播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和国际政 策理念 , 先进的思想是民族自信自立的前提 , 也是公共外交的坚强后盾。 60 多年 来 , 中国外交思想数度调整变革 , 最终沉淀下来的是一组值得系统阐述和光大的先 进理念 , # 和而不同 ∃、 # 求同存异 ∃的和谐共处观 , # 合作共赢 ∃、 # 予取平衡 ∃的包容 发展观 , #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和 # 互利互让 , 协商解决 ∃的矛盾处置观 , # 睦邻、 富 邻、 安邻 ∃的周边关系观, # 平等相待, 充分尊重 ∃的小国观等均属此列。开展公共 外交, 理论应该先行, 要特别注重对既有的重要外交思想及其实践案例进行认真清 理和深度挖掘, 增加其对国外受众产生的冲击感、 美誉度和感召力。例如, 邓小平 关于 # 一国两制 ∃的政治设想, 以及中英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经验堪称当代国际关 系中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典范, 对于至今依然困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内外矛 盾、 治理纠纷来说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二是设计高远。公共外交是一种目标细分的针对性极强的作业 , 同时它又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 每战必胜。因此, 公共外交应该与其他外交活动在目的要求 和成效评估上有所区别, 既要追求时效和在危机情况下的集中式反应, 更要讲究日 常性 # 涓滴 ∃效应的累积。危机期间的公关管理和信息输出只是整个公共外交工 作的一部分 , 而重要的是建立平时的基本沟通渠道和人脉关系网络 , 培育和储备能

公共外交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公共外交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公共外交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意。

公共外交旨在树立本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传播和推广本国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关键词:公共外交;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37-0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党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意就是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然而在“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文化入侵”等论调甚嚣尘上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不讲求方式方法,不顾后果影响,一味地只谈中华文化走出去,那么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景堪忧。

所以中华文化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必须“要把中国的故事更好地告诉世界,让世界听得懂中国和谐的声音”。

公共外交理论有着一套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为避免由于不恰当的传播中华文化而造成不良的后果,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一、公共外交战略的含义“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一词最初是在1965年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埃德蒙·格里恩(edmund gulion)提出的:“超越传统外交范围以外国际关系的一个层面,它包括一个政府在其他国家境内培植舆论、加强国内利益团体与他国利益团体在政府体制以外的相互影响、借助传媒(如外交官和记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大到对他国政策制定以及涉外事务处理施加影响的目的”[1]。

赵启正 现外交形势下 中国如何不孤独

赵启正 现外交形势下 中国如何不孤独

赵启正:现外交形势下,中国如何不孤独2014-06-16 16:59:00 来源:中国网“公共外交”这个词是个进口的名词,英文就是public diplomacy,原始定义跟中国的对外宣传差不多,就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外国公众来宣传本国的理念、本国的政策,对外国的疑问解疑释惑,从而提高本国对外国的影响,提高外国对本国的民意。

如果外国对本国的民意比较好,外国政府就容易采取对本国比较有利的政策。

这很显然,比如中日现在彼此的民意不好,那么任何一个政府都比较难采取一个对对方宽松和友好的政策,所以民意的重要性就在此。

其实,周恩来总理在1949年就提出过“人民外交”这个概念。

他提出有政府外交,有民间外交,有政府和民间一起混合的外交。

可惜由于当时在冷战的背景下,中国在世界上是比较孤立的,再加上我们汉语不够流行,我们的传播能力较弱,所以“人民外交”这个词没有在世界上普及开来。

一旦普及了,“公共外交”这个词不出现也没有关系,那就用“人民外交”这个词了。

以后“公共外交”的概念有所发展,可以说当代或者比较新式的公共外交就是很多民间的团体、非政府组织、有影响的人物,他们承担了对外国说明本国的任务。

如一些研讨会,如一些企业家在国外的招商活动,都是一种公共外交;如世博会,就是各国的公共外交,有的是由政府承担的,有的是民间承担的;如美国参加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美国馆不是美国政府出钱的,是美国民间出钱的。

所以民间承担的公共外交日益丰富起来了。

在中国,以“十八大”为转折点,或者是一个标志,“公共外交”这个名词正式进入党的文件。

“公共外交”这个词汇在中国的传播还不到10年,但是逐渐普及了。

可是,各种研讨会大多还停留在公共外交的定义,以及公共外交的一般的原理上,而原理并不深,问题是实践很难、如何做很难。

美国国务院的常务副国务卿,就是负责政府承担的公共外交的最高官员。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美国的公共外交,政府花了很多钱,但是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很有限。

政协委员阐释公共外交

政协委员阐释公共外交

政协委员阐释公共外交作者:谭震来源:《对外传播》2011年第05期公共外交,在今年“两会”上是一个被热议的话题。

什么是公共外交?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用一个图表和几个例子给出了明确的阐释:简单说,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外交流方式,目的是提升本国形象,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态度,进而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

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吴苏对公共外交补充了他的认识,他认为公共外交不仅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还应向世界传达善意和友谊,表达合作的愿望。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是研究历史地理方面的专家,他认为很多时候公共外交也包括不自觉的行为,比如他在国外就会经常遇到别人问他关于中国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他在给出一个具体的解释时,让对方了解了历史的真相,这样也易于消除他们曾经对中国的误解。

在对外友好界别的小组讨论中,委员们一致认为中国的公共外交与美国的差距还很大。

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公共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韩方明认为,与美国在内的西方各国相比较,目前中国公共外交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中国缺乏明确的主责机构;过多地介绍自己,却没有习惯用西方人能够听懂的方式来介绍本国;公众和民间机构的参与不够,等等。

公共外交需要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积极参与,特别是民间智库的力量不可或缺,但目前中国专门从事公共外交研究的民间智库少之又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所所长袁明教授也表示,中国的公共外交其一整套的智力准备与美国相差还很远。

发挥民间智库力量,应在文化传播上多下功夫,不能太过理论化。

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小林认为,中国和美国有太多的不一样,中国的智库除了做公共外交研究外,还应承担帮助本国民众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工作。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陶大为强调,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性是文化的属性,多样性是文化的特征,做好中外文化交流,不仅能丰富公共外交内容,同时也传播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国际译联副主席、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强调,在中国人的语言里讲中国文化走出去,大家非常明了它的意义,但是如果翻成外文,就应该掌握国际上通行的话语体系,演绎为“促进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让更多的国外受众看到中国的文化作品”,这样才会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媒体应有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_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_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媒体应有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_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_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2011.7 CHINESE JOURNALIST11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媒体认识与作为COVER REPORT媒体应有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本刊记者 陈 芳近几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致力于公共外交的实践拓展与理论梳理。

而对于公共外交与媒体关系,赵启正认为:“对外传播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

把媒体的对外传播纳入公共外交,不但没有降低其重要性,反而使其具备更高立意、提出更高标准、赋予更重责任,也使得对外传播媒体的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活泼、效果更明显。

”那么,媒体应如何培养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以不断提升传播实效?赵启正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主要谈到以下几个方面。

内知国情 外知世界:您作为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人,平实中透着机智的风格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好评。

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赵启正:政协是特别适合开展公共外交的机构之一,我很重视这个平台。

对我来说,政协大会之前都是极其“用功”的过程。

用心地跟很多部门沟通,请他们介绍工作重点、难点、热点、敏感点,掌握了大量素材,“内知国情,外知世界”。

有比较的眼光,才能做到回答提问时胸中有数,分寸得体,给记者们一个他们满意的答复。

:从可操作角度看,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应该怎样理解“内知国情,外知世界”?赵启正:“内知国情”是指要有关于中国国情的基本知识储备和专门知识储备,包括对一些新近发生的时政问题的了解;“外知世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知道所回答的问题在国际社会上有什么背景或者类似的案例、现有怎样的舆论,另一方面应该对不同国度外国人的文化背景和他们的理解能力略知一二,这样有助于表达我们希望他们了解的信息,也就比较容易有好的效果。

关于国情,温家宝总理2010年9月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了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讲话。

他指出,“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翻译是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中的翻译事业

翻译是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中的翻译事业

为期4天的“中国翻译成就展”4日上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翻译界的首次大型展览,也是国际翻译界的首次专业展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出席了展览的开幕剪彩仪式,并接受了中国网的专访。

中国网:请您谈谈翻译在对外介绍中国方面的作用与影响?赵启正:大家知道,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发展翻译事业就是翻译本国实力。

翻译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各国都是必要的,但我要说,对中国尤其重要。

近100多年来,在学习外国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很多外语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词汇被我们以外来语的形式收入到中文里面,比如,至今使用的许多物理、数学、化学的词汇都是外来语,有的是由英语变日语,再由日语变汉语的。

与之相比较,近代以来,我们中国的词汇输入到外语中的就较少。

也就是说,我们在近代中国文化方面对外国的影响是较弱的。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每年要翻译100—200种中国的书,而甲午海战之后立刻降到了每年2、3种。

那时,日本人认为学习中国的时代过去了,没有必要再向中国学习了!再看看我们今天的对外版权贸易:中国和外国的逆差是16:1!原因是我们向外国传递中国文化的力量确实还比较弱,也包括我们的外语力量欠缺。

在介绍中国方面,很多外国有需求的书需要我们译成外文,或至少要将摘要译成外文才能走向市场。

我们在国际图书市场上操作不力,表面上讲是我们的对外供应意识不足,其实,深度的原因是我们的中翻外的人才非常匮乏,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还有一个例子。

去年我访问西班牙,送给对方一个宣传折页,里面有中国的西班牙语的广播和网址的介绍。

西班牙人看后非常感慨,他说,中国的确是个大国,对我们小国这么重视;我们就没有力量来做中文的电台和网络。

不过,他又说,西班牙语在世界上有12个国家使用,因此,我们的书和报纸不用翻译;相比之下,世界上使用中文的只有1到2个国家。

大家必须认识到,由于我们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又由于外国人中认识中文的人较少,因此,要向世界说明中国,我们就更加需要翻译,尤其需要高级翻译。

利用公共外交传递中国声音

利用公共外交传递中国声音

利用公共外交传递中国声音作者:赵启正来源:《百年潮》2012年第12期编者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

”公共外交对一般人来说是个新名词。

为此,本刊特摘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同志的文章,对公共外交作一介绍。

中国正在加强公共外交什么是公共外交呢?各国对它的定义不太一样。

美国的定义是:由政府发起的利用电台等信息传播手段,了解、获悉和影响其他国家的舆论,减少外界对美国产生的错误观念,提高美国在国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影响,进而增加美国国家利益的活动。

美国人说话很直率,公共外交就是为了国家利益。

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威信高,就好像银行信誉好一样,会吸引贷款或者存储。

美国之音是典型的对外宣传。

后来美国人又发展了新的方式,如成立美国和平队,也就是大学毕业生自愿到不太发达的国家帮助开展公共卫生,提高小型企业生产效率,等等;实施富布莱特计划,选择外国青年知识分子,尤其是新闻媒体人士,到美国做短期考察,从而使他们了解美国。

参加富布莱特计划的许多外国青年后来成为该国精英,比如英国首相布莱尔。

中国最初不用公共外交这个词,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用的是“人民外交”。

可惜当时汉语不够普及,我们对外影响小,“人民外交”没有流传开来。

中国还有“民间外交”,它的内涵较窄,主要是民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这只是公共外交的一个方面。

不过,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形象对中国的意义已经变得极为重要,公众的利益深受其影响,中国的国民也开始关心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声誉,所以中国现在开始大力加强公共外交。

传统的公共外交,就是政府出钱对外国公众说话。

全球化背景下,公众开始关心国际事务。

现在,普通人可能关心美元汇率,因为孩子可能要到美国、欧洲留学,企业家就更不用说了。

同时,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外国人面对面接触,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每年出国人数不超过1万,现在直接到外国的大概三四千万(直接出国人数与出境人数概念不同,中国每年出境人数已经超过1亿)。

跨文化交流_现代人的基本功_赵启正

跨文化交流_现代人的基本功_赵启正

民主2008·12在200年前,我们中国人可以不知道欧洲也不知道美国,照样生活得挺好。

但现在不知道欧洲、不知道美国,可就不行了。

那么,我们说一下“公共外交”的概念。

外交,传统认为是政府之间的事情,外交部对外交部,或国家领导人对国家领导人,这叫“政府外交”。

无外乎解决双边关系,如果到了联合国就是解决多边关系。

“公共外交”也可以翻译成“公众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的不一定是政府间的内容,如果说我们的国际广播电台是国语的,对于外国听众的广播,这既不是政府外交也不是民间外交,而是公共外交。

反过来,“美国之音”对中国广播,这也是公共外交。

如果美国一个政治人物到南开大学来演讲,是政府的人物对公众,那还是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的主体就不是外交部,可能是我们的校长、我们的老师,也可能是我们报社的编辑,也可能是某位学者。

在各个领域,在各种各样的交往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你是在表达中国,你的行为、谈吐一定是在表达中国。

因此我们在和外国人的交往中,也应该列入公共外交的行列。

这样说好像还不是太清楚,那么我来图解一下。

A 国政府对B 国政府是双向的,这就是政府外交;民间对民间,例如大学研究所、舞蹈协会、社会宗教团体,这也是双向的,原先我们叫民间外交,现在还可以这样叫,但是它是属于大的公共外交范畴;斜的方向上,A 政府对B 民间,B 政府对A 民间,这是公共外交。

所以,4个方向的外交中,4个是公共外交。

以前我们不大用公共外交这个词,这次杨洁篪同志在答记者问以及政治局、人大开会的时候,“公共外交”这个词出现了。

公共外交的数量远远大于政府外交,我们刚才说有4000万人次出国,不管出国目的是旅游、学习,还是访问,都是公共外交的范畴,它与政府外交是互补的。

大家知道,国外有很多非政府组织,有的是友好组织,比如“中日友协”;有的是不友好的组织,比如贩毒集团,还有一些反对中国宗教政策、歪曲宗教信仰自由的民间组织。

面对这些不友好组织的言论,我们有时候可以不理它,有时候则需要澄清,如果没有公共外交的概念,任何事情都得外交部去说,那就得把外交部负责人累死了,另外也没有这个必要。

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一书

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一书

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一书读罢赵启正先生《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书稿,感悟颇多。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国际交往频繁的今天,此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公共外交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威胁论”和“中国站在十字路口”等言论一度甚嚣尘上之时,在读到《华尔街日报》为华裔“虎妈”发表《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的评论,和看到今年东方影片与奥斯卡再度无缘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的极端重要性。

如何向外国精确地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如何向外国人展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价值内涵,实实在在已成为我们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跨国交往的日益增多和交流媒介的便捷发达,外交也越来越褪去了其神秘的面纱,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也越来越走近,甚至融入公共外交领域。

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已经出现了若干个外国人相对集聚的国际化社区。

不仅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需要面对“小联合国”的全新格局,甚至还有外籍人士直接被选聘为业主代表、居民代表,上演着街坊外交、邻里外交的生动一幕。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普通民众走向了世界,他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并不那么了解中国的“老外”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基本判断,从而间接甚至直接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在这样的时代和背景下读《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一书,真正是可学、可悟、可知行。

我有幸在不少场合聆听过启正对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的心得体会,每每都会有让人耳目一新、开启心智的感受。

他的这本新书不仅把他多年来的思考作了理论的归纳和总结,而且还秉承了他历来独有的风格:善于讲故事,重细节,以小见大;喜欢品哲理,“理直气和”,求同存异。

他的书不仅有概念和理论的阐述,更有大量公共外交实践的案例,让你从细微处体会大道理。

当你读到他的这些演说、访谈和对话时,你会感到犹如与启正先生在面对面谈话,咳唾之间,珠玉纷飞,有激情,有哲理,让你有分享智慧的快感。

“中国已经进入公共外交时代”

“中国已经进入公共外交时代”

“中国已经进入公共外交时代”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在今年两会期间承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是公共外交展开的标志,中国已经进入了公共外交的时代。

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是中国各媒体同心协力的报道,报道总体十分准确真实,获得了世界受众的理解,如果单靠少量通讯社报道不会到达这样的效果。

奥运会期间,那么大量的外国运发动和教练员来到中国,和中国举办奥运会城市广泛接触,这种接触本身带有公共外交的性质。

所以年不管是快乐的事还是难过的事情,这里面都有公共外交的奉献。

在谈到公共外交与传统外交相比有哪些优势时,赵启正认为,公共外交是传统外交的一个开展,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公共外交有了空间,中国每年出国人数已经超过4000万人次,各种代表团不计其数,如果他们能具有公共外交的意识就会做得更好。

如以前有些访问团回避公开演说,回避与外国媒体接触,那么如果有了公共外交的意识,访问团就会把这些视为机遇,表达中国不能只靠外交部,也不能只靠领袖,要靠所有有时机对外表达中国的人士,这样中国的对外表达是饱满的,美丽的和真实的。

赵启正对如何开展公共外交提出了如下建议:开展公共外交,首先要有一个普及性的教育,虽然公共外交这个词在国外已经存在很久了,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

公共外交,也可称公众外交。

公众的公共外交意识需要做培训,因为如果公民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中的立场以及中国的文化特点不够清楚的话,就会在公共外交中出现糊涂或者不清晰的表达,那么效果就比较差。

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的两类人做公共外交的介绍。

一类是经常要出国的人,对他们要做一些如何做公共外交的案例介绍。

此外,对于广阔民众要有外交政策的普及,使他们以战略的眼光支持中国实行的政策,同时对中国外交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谈到对内教育和对外宣传两方面如何结合才能把公共外交做得更好这一问题时,赵启正说,对内教育应该在电台等媒体中做一些案例介绍,特别对我们孔子学院的教师在出国前要有一个培训,对中国人讲中文和对外国人讲中文是两个讲法。

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一书

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一书

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一书作者:朱英璜来源:《对外传播》2011年第05期读罢赵启正先生《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书稿,感悟颇多。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国际交往频繁的今天,此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公共外交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威胁论”和“中国站在十字路口”等言论一度甚嚣尘上之时,在读到《华尔街日报》为华裔“虎妈”发表《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的评论,和看到今年东方影片与奥斯卡再度无缘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的极端重要性。

如何向外国精确地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如何向外国人展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价值内涵,实实在在已成为我们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跨国交往的日益增多和交流媒介的便捷发达,外交也越来越褪去了其神秘的面纱,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也越来越走近,甚至融入公共外交领域。

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已经出现了若干个外国人相对集聚的国际化社区。

不仅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需要面对“小联合国”的全新格局,甚至还有外籍人士直接被选聘为业主代表、居民代表,上演着街坊外交、邻里外交的生动一幕。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普通民众走向了世界,他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并不那么了解中国的“老外”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基本判断,从而间接甚至直接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在这样的时代和背景下读《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一书,真正是可学、可悟、可知行。

我有幸在不少场合聆听过启正对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的心得体会,每每都会有让人耳目一新、开启心智的感受。

他的这本新书不仅把他多年来的思考作了理论的归纳和总结,而且还秉承了他历来独有的风格:善于讲故事,重细节,以小见大;喜欢品哲理,“理直气和”,求同存异。

他的书不仅有概念和理论的阐述,更有大量公共外交实践的案例,让你从细微处体会大道理。

当你读到他的这些演说、访谈和对话时,你会感到犹如与启正先生在面对面谈话,咳唾之间,珠玉纷飞,有激情,有哲理,让你有分享智慧的快感。

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

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

加强公共外交,建设国际舆论环境
赵启正
【期刊名称】《对外大传播》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组的小组讨论会上,记者总是可以看见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现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认真听会的身影,他关于“公共外交”的发言受到了与会委员的热烈评议。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赵启正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
【相关文献】
1.“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J], 孙敬鑫
2.努力建设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J], 赵启正
3.国际舆论环境越复杂越要发挥华文媒体作用——中新社建设世界华文资讯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J], 吕振亚;
4.国际舆论视域下的中国抗疫行动与公共外交 [J], 孙明; 孔祥龙
5.真相武器化:一种公共外交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视角 [J], 周庆安;刘勇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广公共外交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推广公共外交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

作者: 赵启正[1,2]
作者机构: [1]《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版物刊名: 公共外交季刊
页码: 1-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公共外交;社会责任;高等学校;推广;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外交事业;跨文化交流
摘要:在2013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承办了“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分论坛.一个月之后,九江学院承办了“高校公共外交”论坛.这两个论坛都受到了舆论的关注——这反映高校参与推广公共外交的积极性和良好的社会效果.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推进公共外交的事业中来.高校也应该在推动公共外交事业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启正谈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中,公共外交作为分论坛的议题也进行了讨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请他对公共外交做一个解读。

赵主任您好!首先请您给大家解释一下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赵启正:公共外交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外国开始的,最初有的很多定义,我们今天看它是这样说的,政府的项目通过电视、无线电、图书等手段向外国公众传达本国的政策和本国的价值观,影响外国人对本国的印象,提升对本国的好感。

所以说,50、60年以前的公共外交的定义就是指我们所说的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

问题是,这几十年来,公共外交的概念不断地外延和扩大,比如说包括由政府提出项目,提供经费,来在本国培养外国有希望的青年人,在外国推广本国的文化,派志愿者到外国去帮助外国但是表达本国的形势。

在外国,比如说美国的福布莱特计划就是专门吸收外国学者来本国进行短期进修的,中国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长远考虑的,在国外培养学汉语和理解中国的人,所以公共外交的概念就广泛了。

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人都与国际形势和本国在国际中的处境,和本国的利益相关的,如人民币增值和贬值影响我们的利益,如国际贸易的平等和不平等影响本国的出口,就影响本国的就业,所以,如今的公共关系民众也在做,这是以民间团体的方式出现,个人参加是较少的,只有少数了解外国的,有影响的这些精英人物,所以说,公众不再是听广播的人了,他也是说话的人了,也和国外政要和民间有直接的交往了,这是重大的变化。

中国网:赵主任,据我们了解,现在国外现在的公共外交模式一般是“民间+政府”这两者结合的,可能民间的部分要多一点,那在中国呢是以目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一个公共外交模式,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外交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赵启正:我今年出了一本书叫《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我明确地说中国的公共外交是政府主导,公众是参与者,甚至于某些情况下是主角,但他不一定是主导。

在外国,他们自己说政府好像作用不那么大,其实不是,不过他们做得比较巧妙,政府是在后台在运作的,他们出钱,民间也出钱,他们也有人负责对全国的公共外交进行某些促进和调整,所以,不能认为外国政府的作用就很弱,不是这样的。

所以呢中国我们很透明,明确地说,政府主导,但是民间要和政府的主导之间的一致性,就是表达中国的特色,中国的社会主义,讲中国的故事,但是表达的方式是很不同,政府的直接的公共外交是比较严肃的和精确的,简练的语言表达中国的立场,而民间更多地讲自己
所参与的领域的中国的故事,因此,通过这些故事也能生动地表达中国的社会主义,使外国受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这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网:应该如何根据我国自有的特点开展公共外交呢?
赵启正:中国的公共外交其实早已有之,毛主席在当年在西北与斯诺谈话,通过斯诺向世界媒体表达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它的斗争,这就是公共外交。

但是中国公共外交的总体的阵容较弱,整体的开展还是比较初步,中国需要的是那些有志于公共外交的人的参与,有志于公共外交的企业的支持,同时我们急需这样的人才的成长,没有人才公共外交的进行就是比较困难的。

人才是广义的,他可能不是专门做公共外交的,但他有公共外交的意识,比如说你是一个学者或者是一个大学的就要马上出国了,在对外部表达或交流当中自然你会体现中国的因素,中国政府的管理,中国的教育政策,这就是中国公共外交论,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或是发言人的那种表达,而是和本专业相关的中国表达,这样方方面面的工作,一个完整的、立体的中国就呈现出来了。

中国网:在公共外交的新形式方面,国外的事件好像更多一点,比如说像美国的好莱坞的电影也是一种公共外交的形式。

那我国近几年也在探索着新的形式,比如说去年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您是如何看待公共外交的新形式的?我国还会开展哪些新的尝试呢?
赵启正:公共外交因为参与者除了政府之外,是所有有机会与外国人进行交往的人,他都可能承担着公共外交的任务,我们不能说所有与外国人交往活动都把它分类成为公共外交,但是它往往具有公共外交的属性。

假设,我们一个旅游团到外国去访问,这并不是外交活动,但它确是一个在国外的活动,是在外国人眼皮底下的活动,那么很多国家就评选最受欢迎的旅游者,那么有的国家经常排在第一名,而我们中国的名次不太靠前,也就是说我们旅游者的表现,比如他是不是讲卫生,是不是喧闹,是不是一种文明的表现,结果呢?是影响国家的形象了,有正面的,有中性的,有负面的,也就是说你不做公共外交的人,但你在与外国人打交道当中最后可能构成影响公共外交的效果,我们希望这些效果是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

有的时候有些事情会有负面的公共外交的效果,这是急需避免和纠正的。

中国网:马上又到2011年的年底,您能在这里给我们回顾一下整个2011年我国公共外交取得的一些成绩吗?
赵启正:从我所参与的公共外交活动呢。

我觉的在中国这个概念的普及以经有四五年了,特别是中央领导人对此做了更加全面和高屋建瓴的指示,外交部也成立了公共外交办公室,很多民间团体也自愿地把自己的宗旨调整了以公共外交为主的这样一种任务,所以说现在兴起可以说是开始了,也可以说是热情点燃了。

那么在理论方面呢,公共外交本身并没有太深的理论,你看今年的报告虽然很好,但是你觉得都能听得懂。

那么特别是有几种学校,一个是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国际关系专业的,传媒专业的,还有研究公共关系专业的这些都跟公共外交关系密切,所以,今后中国的大学,既然你培养的是时代的学生,是时代的未来的建设者,而在全球化背景下都应该有公共外交的基本知识,而更重的是在实践,而实践中更重的是公共外交的意识,你是一个传媒工作者或者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你在任何工作中想到我的表达,我的工作关系到我们外交。

外交是什么?是一种国际的沟通,是维护本国的利益。

当然,中国的外交还有一个与人为善,并不像某些国家损人利己。

有了一种公共外交的意识,你就是一个爱国情怀的表现,而不在于你在唱爱国歌曲的时候有一种激情,而在于你平常当中想到了,我也是一个公共外交的责任者吧,它会使你的命题你的使命更加崇高,使你的看法、想法更加长远,使你的责任感时刻不忘。

中国网:这次已经是第二届对外传播理论的研讨会了,您对于本届研讨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赵启正:我觉得绝大多数的发言深刻了,对于公共外交的意义的理解准确了,那么这些人都有这样新的能力了,就是在中国普及公共外交中,他们能够做讲师了。

中国需要这样的讲师,我刚才说了,公共外交没有太深的理论,但不是没有理论,有理论的指导,我们公共外交会发展得更健康,实践得会更有成效,这也是这次研讨会所表现的一个大的进步,这些文章我都很认真地听了,我本人也很受启示,也觉得有些问题还可以继续深入地研究。

中国网:最近外媒对于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关注度非常高,其实这个事件以经涉及到公共外交的层面,那您对这个事情是怎么看的?
赵启正:“小悦悦事件”是令人悲伤的,的确是一个刺激国人乃至刺激世界的事件,国外媒体连续报道,到现在也没有停,这里面有两个内容,一个批判这件事情,一个就是说中国人愤怒了。

那么这件事情本身当然是个负面效果,为什么在你们国家,在这样一个比较大的城市的街头上发生这样的事情?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又报道了,中国的国民的愤怒,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良知还是更加有基础的,是更加广泛的。

佛山的这个街道就这一百米的范围内经过的人他不能代表佛山的广大的民众,更不能代表中国广大民众,但由于这个事情是存在,是表达了,我们必须反思,必须反省,必须对这种行为表示愤怒,并且深思出现的原因。

我们在文化建设当中,很重要的是建设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博爱精神要发扬,我们的感恩精神要发扬,要明白助人为乐的深刻意义,我觉得“小悦悦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国民是长久不会忘记的。

我们从这里吸收的
教训就是要加强我们国民心的苏醒,发扬我们古往今来的博爱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应当体现在每时每刻。

中国网: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