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D
C
B
A
D C
B A
D
C
B
A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2)按边分类:
3、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定义:
(1)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① AD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
② BD =DC=
1
2
BC . ③ BC =2BD =2DC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
线段
表示法:① AD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
② ∠1=∠2=1
2
∠BAC. ③ ∠BAC =2∠1=2∠2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3)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① AD 是△ABC的BC 上的高线.
② AD⊥BC 于D. ③∠ADB=∠ADC=90°.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形外; 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是短;
(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
直角三象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5、 三角形的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6、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长确定,则三角形的形状就唯一确定,这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注意:(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7、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① 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 AS ”) ② 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③ 角角边定理: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 S”)
④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 SS ”)。
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
8、全等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
9、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0、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典例分析
例1 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 ≌△A CD 的条件是( ) A、A B=AC ﻩB 、BD=CD C 、∠B =∠C
D 、∠BDA=∠CD A
例2 (1)在△ABC 中,已知∠B = 40°,∠C = 80°,则∠A = 。 (2)在△ABC 中,∠A = 60°,∠C = 50°,则∠B的外角= 。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4cm,8cm B.5c m,6cm,11c m C.5cm,6cm ,10cm D.3cm,8cm ,12c m (4)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 、6cm 、11cm 、16cm 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 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_ ._____._____. 例3 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 F⊥AB ,垂足为F,D E=DG , △ADG 和△AE 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 的面积为( )
例1
例3
例4
A 、11 ﻩ
B 、5.5
C 、7ﻩ
D 、3.5
例4 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 ≌△ACD 的是( ) A.BD =DC ,AB =AC B.∠A DB=∠ADC,B D=D C C.∠B =∠C ,∠BAD=∠CAD D .∠B=∠C,B D=DC
例5 如图,点B 、F、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A 、D 在直线BE 的 两侧, AB ∥DE ,BF=CE ,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 使得AC =DF .
例6如图所示,已知,AD 为△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 AD 于F ,且有BF =AC,FD =CD,求证:B E ⊥AC
例7如图所示,已知△AB C和△BD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 ①AE=CD;②BF=BG ;③B H平分∠AHD;④∠AHC=60°; ⑤△BFG 是等边三角形;⑥F G∥AD ,其中正确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例8如图:在△A BC中,BE 、CF 分别是AC、AB 两边上的高,在BE 上截取 BD=A 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 G=AB,连结A D、A G
求证:(1)AD =AG
(2)A D与A G的位置关系如何
例9如图,在Rt △AB C中,∠A CB=45°,∠BAC=90°,AB=AC, 点D 是A B的中点,AF ⊥CD 于H,交BC 于F,BE ∥AC 交AF的 延长线于E ,求证:BC 垂直且平分DE.
F
B
E H
G
F A
C E
B
A
G
D
F P
E
F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