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管理论文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论文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探析【摘要】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
阐述了机电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和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类定。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1 机电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设备维修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它由五种具体的维修方式构成。
1.1 维修预防。
维修预防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它提倡在产品设计制造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和避免设备的维修。
1.2 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是设备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
之所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设备检查诊断不可能把所有的故障隐患全部发现,设备故障在生产中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事后维修方式还是比较经济的,对于简单或不重要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
但对于重要设备来讲,如果采用这种维修方式的话,将会使设备故障增加、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高,是很不经济的。
1.3 改善维修(技术改造)。
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是不断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其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
任何先进的设备是相对的,总有某些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维修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更趋于完善。
1.4 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是以加强设备检查为主,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能大大减少故障的停机时间。
预防维修包括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两方面的内容,状态维修是利用检测、监测和诊断技术,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安排维修,事先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故障停机的损失。
1.5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
tnpm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系统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
设备维修中最重要的是基础化管理,而5s活动则是设备基础化管理的精髓。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关键环节,是一个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要标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机电设备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机电设备管理论文篇一试论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摘要】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要从基础做起,以设备安全性的提高为根本目标,并以经济手段作为有利杠杆,扎实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以保证矿山机电设备能持续、高效的运转。
文章主要对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399―01一、概述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关键环节,主要是由操作工人及专业检修人员根据设备的技术资料及参数要求和保养的细则来对每一个设备进行维护。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矿山机电设备也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设备维修工作也显得更为重要。
此外,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掌握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矿山机电设备的发展。
二、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在矿山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在矿山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约有六成的事故是因机电设备故障造成的,如果机电设备停止运转,那么就必将会影响到矿山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生产,也给工作人员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胁。
尤其是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井下通风设备如果停止了运转,就会导致井下通风不良,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直接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
由此可见,只有不断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正确使用机电设备,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矿山安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电设备管理机构还不完善目前,还有很多矿山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也没有完备的管理体系。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仅靠电工来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电工的精力主要是用于生产,根本谈不上对机电设备的管理。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篇一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摘要:机电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设备技术状态对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产品生产率、质量、成本、安全、环保和能源消耗等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一、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
以往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采用计划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仍然主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计划维修管理模式,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现阶段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决定要对设备寿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
应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机构和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维修管理决策服务,并应通过组织企业各部门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的维修管理。
同时,应用现代化方法,如: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以及先进的技术,如: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经济合理地组织设备的维修管理,将是今后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二、设备维修管理基本模式的发展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以及处于发展中的运用可靠性维修理论和故障监测及诊断技术的主动维修或视情维修。
机电设备管理 论文

设备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我国企业设备管理模式与管理体系是什么?我国设备管理的现状,发展及合理化建设?为何国外先进设备管理在我国推广难?应如何推进?我对设备管理的认识?当前设备管理中的热点词汇?一、我国企业设备管理模式与管理体系目前,国有大型企业的设备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1)以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原则的综合管理体系。
即通过一定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综合的科学管理。
这一模式即通常所说的设备综合管理模式。
大多数离散制造企业的设备管理以此模式为主。
(2)以点检定修为主导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
点检定修管理模式是在点检制、预防维修的条件下,将检修负荷压到最低限、强化减少维修停机时间、实现可预测的均衡修理负荷的一种维修方式。
目前在流程工业企业特别是冶金企业多采用这一管理模式。
(3)以TPM为主导、结合点检定修和综合管理形成的设备管理模式。
这一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是TPM管理的执行有效性。
在那些实施TPM管理较好的企业,这一模式主要以TPM管理的基本方法为主实施管理。
二、我国设备管理的现状在今天全球经济充满兼并和收购的文化,削减费用是一种普遍流行的特征。
当领导层开始削减费用时,维修部门就被视为一个轻易而隐蔽的目标,使媒体、股东和社会都无法察觉。
削减常用备件、延长维护与大修之间的间隔期、外协维修作业、裁减人员等,在短时期内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节省费用,而没有风险。
但是削减维修工作要在6个月、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才开始见效。
到那个时候,有些力主削减的负责人员可能已经有所变动,或者公司已经被卖掉,或者已经破产。
今天一般人难以听到或注意到“维修”这个词,当他们电脑坏了,他们或许设法找人修一下。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忘记维修,坏了就直接换新的。
尤其是没有受过苦的“90后”,他们已开始拒绝工作,在他们心中永远不会有“维修”一词。
浅谈公司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论文

浅谈公司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论文浅谈公司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论文1、很多设备的安全性能已经达不到有关机电管理的要求,但依然没有被更新替换,由于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常常发生机电事故。
2、操作人员素质低下。
有些煤矿企业的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达到高中的寥寥无几,虽说不见得有文化就有水平,有些工人虽说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从事的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这是有利条件。
但是现在新技术,新装备不断的应用,对于素质低的操作人员接受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岗位变换又很频繁,这也给安全生产留下了严重隐患。
提高管理与维护水平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坚持落实制度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有人人精打细算,个个争当主人翁的意识,尽量把隐患消灭于无形。
解决过去一些设备管理中的.不足,制订各种检查和记录标准,实现对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
要抓好一些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重要设备的更新工作,提高其技术先进性,设备的可靠运行性,对落后的、功能差的设备要坚决淘汰,确保安全可靠性。
2、加强设备选型的规范化、超前化、标准化对设备的选型要把好关,适应煤矿发展的具体情况,要按照国家标准选型。
管理工作要责任到人,机电设备从验收、存档、资料的保存、安装、应用、维修等全过程管理,要把好质量关。
对于设备不完好的,不进行安装。
要根据质量标准化来进行实施管理,比如说: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等。
3、加强检修管理,设置台帐等措施规范设备明细对一些矿井的大型设备要定期检测,如:主提升、主排水、主通风、压风设备、防雷装置、供电系统等。
对专门升降人员的提升系统要实施年检制度,要有资质单位进行标准检验并有检验报告。
对一些重要设备的重要部件要有检验措施,如:主水泵的泵体、闸阀、管路、供电线路等,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达到规定要求。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2)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2)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篇二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分析【摘要】矿山企业的开采作业环节的优化,离不开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有效应用,这有利于保证日常开矿环节的优化。
所以要结合当前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并最终完成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体系的改进及完善。
【关键词】煤矿;矿山;机电维修;管理1 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这就做好相关的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是分周期的,比如其故障的征兆、早期等。
为此为了实现机电设备的维修效率的提升,要针对其机电设备问题展开有效检查优化,保证其针对性的有效维修。
但是现实工作中,有些企业往往不能对这些方面展开充分的重视,就容易出现采矿过程中的麻烦。
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反思。
矿山企业之所以对机电设备的维修活动如此重视,那是因为由机电设备问题所带来的矿山事故,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轻则使整个开矿任务无法继续进行,重则造成开矿工作人员出现伤亡。
而开矿企业对于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主要有事后、预防、改善这几种类型,即相关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不一定是因为机电设备出现了实质性的损害,也可能是出于预防的角度考虑。
而不管是哪种类型之下的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维修,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因此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
2 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煤矿开采工作的自身性质的影响,其出现一系列的机电设备维修问题是比较常见的,要针对其日常维修过程中的问题展开优化,保证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维修成本的降低,促进其维修管理环节的优化。
(1)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的本身问题。
有些矿山企业在日常作业过程中,是难以保证其管理体系的深化应用的,由于其内部应用程序的不协调,就导致其应用过程中的麻烦。
有些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也是比较低的,难以保证其维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这就需要做好相关环节的监督预防工作,实现其机电维修环节质量效率的提升,该环节的开展,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机电设备论文(4篇)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4篇)论文机电设备论文(4篇)论文预读:摘要:第一篇: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相关机器设备的性能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大促进了相关企业的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在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实际管理工作当中,应当从最基本的环节做起,灵活运用经济杠杆,以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原则,重视管理工作的日常运行,着力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方法;维护对策一、前言自上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的煤矿企业,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增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要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要依靠煤矿机电设备,煤矿机电设备是进行煤矿开采的重要工具,如果离开了煤矿机电设备煤矿开采工作将不能够正常开展.所以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才能够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避免出现故障,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的效益.二、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现状1.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当前许多的煤矿企业都是成立于上个世纪,当时的管理理念远远落后于现代,因此在许多的煤矿企业中,其管理者往往都没有很强的管理意识,只是注重产量,而对于煤矿机电设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也就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由于缺乏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所以就使得煤矿机电设备十分容易出现问题,一旦煤矿机电设备出现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煤矿生产.许多的煤矿企业都是在设备出现问题或者故障时才开始对其进行维修,这时不仅仅会花费更多的资金,还将严重的影响开采工作的进行,所以说无论从经济性还是时间上来考虑都是不合理的,而这一切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只注重产量和经济效率,忽略了煤矿机电设备的重要性,最终使得煤矿企业的竞争力大大降低.2.设备质量不过关除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淡薄之外,当前还有许多的煤矿企业所采用的煤矿机电设备质量是不过关的,许多的煤矿机电设备都十分陈旧和落后,这些陈旧的煤矿机电设备会严重的降低工作效率,同时还将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而且再加之大部分的煤矿机电设备存放的环境都较差,经常会出现腐蚀、生锈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又将进一步加剧设备的老化和损坏.设备质量对于安全生产和煤矿的产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设备质量不过关,再加之对其的管理和维修不到位,就会给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3.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在许多的煤矿企业中往往都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因为从事煤矿开采行业,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所以就使得煤矿企业难以吸收高素质的人才.而要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必须要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如果缺乏了专业技术人才,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将很难开展.当前在许多煤矿企业中,从事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很高的学历,所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往往是不到位的,因此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时候都是依靠的经验.但是仅仅依靠经验将会带来严重的隐患,不利于煤矿开采工作的进行.三、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对策分析1.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要想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能够顺利的得以开展,首先需要积极的引进专业人才,人才在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管理人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于已有的工作人员,要积极的展开培训,通过培训使得他们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激励的手段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他们自主的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能够顺利得以开展.2.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体制要想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现代化的管理和运营,还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只有按照统一的管理机制来开展管理工作,才能够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要严格的对相应的制度加以执行,确保工作人员是按照正确的工作流程来进行工作的.同时对于煤矿机电设备还要定期的进行检查,以发现存在的隐患,并且及时地加以处理,从而避免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相关的检修规定也必须要及时的加以完善,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必须要确保设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修复,从而使得设备能够尽快的恢复生产运营.3.提高设备管理的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已经渗透进了各个领域之中,所以说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时,也应该尽可能多的利用高科技技术,提高设备管理的科技水平,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因此煤矿企业应当积极的引进相关的科研人才,让其进行研究,充分的将当前热门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效率,有效的改善我国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运营现状,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4.加强前期管理设备的前期管理也尤为重要,在设备的采购期,就必须要严格按照煤矿的设计情况来对设备进行选取,必须要选取最优质的机电设备,只有机电设备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才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后期的维修,从而也就使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更加容易开展.同时对于这些机电设备的资料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必须要符合相关要求,对于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或者缺陷的设备,都不能够予以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延长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其正常运转,也更加有利于管理及维护工作的开展.四、结语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对于煤矿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的煤矿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促进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工作的开展,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这样才能够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从而进一步保证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安全生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张玉杰.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4-94.。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范文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范文一、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成为企业重要的一项工作。
随着机电设备数量的增加和种类的繁多,机电设备的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和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力求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二、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员工人身安全:机电设备的不安全使用可能导致员工受伤或者死亡。
合理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2. 提高生产效率: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合理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可以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机电设备故障而造成的生产中断和损失。
3. 保护企业财产:机电设备往往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安全管理对于保护这些财产来说至关重要。
合理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机电设备的损坏和故障,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企业维修和更换机电设备的成本。
4. 符合法规要求: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要求。
合理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能够确保企业在法规方面的合规性,避免因不合规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三、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要点1.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电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机电设备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可以发现机电设备的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设备。
维护机电设备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机械磨损和故障的发生。
2. 建立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是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
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应明确机电设备的安全要求、操作规范和管理措施,使员工能够清晰地了解和遵守。
3. 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员工是机电设备的操作者和管理者,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于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正确操作和管理机电设备,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4. 建立健全的应急措施:事故难以预测,但应急措施可以减少事故的损失。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

机电设备管理论文摘要:伴随着机电设备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在这个前提下,如何让机电设备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给国民经济带来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不断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让机电设备得到更长久的使用寿命,给国民经济带来更持续、久远的经济效益。
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前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机电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高效、低耗、优质、安全是机电设备使用性能的集中体现,对机电设备进行正确合理的管理维修保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1 机电设备管理问题的分析1.1提高机电设备管理者的素质作为机电设备管理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职业素质,树立超前的思维观念和创新理念,要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在突破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要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用新颖的思维观念去观察和了解在机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切实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走出一条向机电管理要效益的路子,并有所成效。
1.2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要健全机电设备管理方法与考核办法并严格监督检查考核,严把企业考核关,要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掌握工作的真实情况和第一手资料,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握问题的关键和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在检查程序方面,应根据不同设备的状况和特点,制定出所辖系统和设备的检查方法,要明确检查内容、检查部位、检查执行人和考核人,对于岗位工和维修工的检查重点应该有所侧重。
对于一般性的检查,在检查设备时通过身体的五官部位对设备有无故障进行直接的判断或者使用专门的检查仪器来判断设备运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使得故障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毕业论文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

毕业论文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有更好的了解。
一、机电设备的维修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机器故障、设备部件破损等,这时候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
机电设备的维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器故障机器故障是机电设备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机器故障表现为机器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候需要对机器进行维修。
维修机器故障需要对机器进行彻底的检查,找出故障原因,然后进行维修。
如果故障较为严重,需要空载或负载试运转。
2.设备部件破损机电设备在经常使用中部件会出现磨损或破损,这时候需要对相应的部件进行更换或修理。
更换或修理的部件应该满足质量标准,使设备性能得到恢复。
维修机电设备需要遵循相应的维修流程,维修人员需要完成一系列操作流程,例如:检查设备可靠性、判断设备结构型式、确定设备数量等,以保证维修的效果和安全性。
二、机电设备的维护机电设备的维护是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机电设备的维护可以延长设备的寿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并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设备维护包括以下方面。
1.定期检查机电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发现设备隐患和存在问题。
检查过程需要耐心细致,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
2.定期润滑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润滑,润滑可以减少摩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定期进行润滑,可以确保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摩擦系数适合、工作性能稳定。
3.定期清洗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等污垢,这些污垢会影响设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所以机电设备需要定期清洗。
清洗需要用到专门的清洁剂具体参考清洗剂的配方,对设备进行清洗,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三、机电设备的管理机电设备的管理对整个生产的效益及生产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电设备的管理包括以下方面。
机电设备论文通用15篇

机电设备论文通用15篇机电设备论文1摘要:洗煤厂中机电设备如果出现任何故障问题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分析了洗煤厂车间机电设备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洗煤厂车间机电设备现场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洗煤厂;车间;机电设备;现场管理洗煤厂生产过程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机械化、现代化水平高,在洗煤厂的生产及其运行过程中,机电管理是其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旦机电设备发生故障问题极易造成整体生产系统全部停机。
如果在日常管理中缺乏科学针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则会导致设备带病运行,极大地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
因此,只有加强对洗煤厂的车间现场管理,才能发挥设备应有的价值和运行效率。
1洗煤厂车间机电设备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长期以来,洗煤厂管理中“重技术、轻管理”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管理工作的重点全部放在了生产任务中,而忽视了机电设备的管理,导致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出现严重滞后性、盲目性特点[1]。
即使部分洗煤厂制定了机电管理制度,但在实际运营中,由于缺乏管理和监督力量,导致制度仅仅流于形式,并未真正执行和落实到现场管理中。
在日常的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安装和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再加上日常养护和维修工作不到位,导致设备经常出现带病运行的情况,进而导致大型故障的产生,对洗煤厂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和损失。
1.2设备检测与维修诊断技术的落后。
现阶段在洗煤厂的机电器械管理中,依然以事后维修为设备的主要管理形式,只有在发生故障或产生一定损失之后才会去维修设备,缺乏科学的在线诊断与检测技术,仅仅依赖于维修技术人员的经验和专业水平,导致经常会因人为因素造成故障,进而导致出现停产等严重事故[2]。
1.3历史原因。
在洗煤厂的生产中,对机电设备及器械等投入经费较多,而机电本身的老化速度较快,但受到运行效益和煤炭经济的拉动,多数洗煤机电设备由于以前缺乏保养和维修,导致经常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下,造成严重的老化,而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洗煤厂无法及时进行设备改造,导致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逐渐凸显。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保安全促生产范文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保安全促生产范文近年来,机电设备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保障其安全运行,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必要性、机电设备管理的关键要素以及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展开阐述。
我们不难发现,机电设备在现代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机电设备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针对这一问题,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显得尤为迫切而必要。
要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首要的是完善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
设备的正常运转需要具备良好的维护保养条件,所以维护保养工作是机电设备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首先,应制定维护保养制度,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确保维护保养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要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排除设备故障隐患,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维修技能水平,确保设备维修能够高效进行。
另外,加强设备管理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控制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规范,规定操作人员的权限,避免不熟悉设备操作的人员进行操作,从而减少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
其次,要加强设备运行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设备操作方面,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减少设备操作中的失误。
此外,加强机电设备管理还需要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监测和预防措施。
安全监测是设备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设备的监测,可以及时掌握设备的状态,避免因设备运行不稳定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则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前采取的措施,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最后,加强机电设备管理还需要加强对设备的培训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提升。
矿井管理水平机电设备论文

矿井管理水平机电设备论文1当前矿井管理水平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关于目前机电管理在矿井生产中的地位。
由于多年来煤炭企业管理的思维定式,一直把机电放到辅助专业,只是矿井生产的辅助工具,没有认识和尊重机电管理的客观规律,没有进行人力和物力的必要投入,于是机电专业成为矿井的事故中心,安全事故频发,使煤矿的利润下降,拖了整个生产的后腿,造成机电专业的恶性循环。
(2)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有制度却执行不利。
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要对矿井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测,就是为了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在正常状态下安全运行。
即使有的企业按照规定进行检查检测,也不能按照规定的要求严格进行,并不是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精细的检查,只是简单粗略的检测,甚至是根据肉眼来判断,这样的检查根本达不到检测的标准和要求。
(3)专业人才缺乏,现有人员素质较低。
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是技术性较高的一项管理工作,但很多煤矿所聘用的机电设备管理维修人员大多是从矿工中抽出来的,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没有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在处理问题时,留下了一些安全隐患,如:排查故障不彻底,找不出故障的真正原因,维修不及时等。
此外,煤矿工作环境差,危险高,使得一些技术人才没有进入煤矿企业工作。
(4)机电系统设计存在缺陷。
如笔者曾参加自治区“一矿一策”的检查活动,在南疆的一个技改矿的检查中发现,其一条主运皮带正在安装,主运皮带总长约1800m,在中间约500m的一段,皮带高度在2m以上,而且也没有检修平台,将来皮带运行中就是普通的托辊更换也无法正常进行,另外此条皮带前端直线段还搭接了条20几米的皮带,额外增加了一个事故点和能源损耗。
而一般的矿井深度在500m左右,深的可达1000多m,但其排水方式大部分却是水平提升、接力式的,这就导致供电网络复杂,线路长,荷载大。
(5)生产设备和配件型号的厂家杂乱。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其对各种设备配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电管理下机电设备论文.doc

机电管理下机电设备论文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穿插的系统技术,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Opto-mechatronics)方向开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机电管理下机电设备论文,欢送阅读。
(一)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部门职能不够完善选煤厂都有机电维修工,其主要的职能也是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及时维护与检修,但是,大多数选煤厂的管理人员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上,对于设备的管理职能并未充分行使。
此外,机电设备是一种复杂的设备,其型号不同,购置的过程,验收、安装等一系列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管理上的问题。
有时,一局部选煤厂并未完全按照机电设备的正规使用方法去使用设备,管理部门也未对此进行监视和提醒,违反了相关的使用标准,这些管理上的问题都将给选煤厂带来潜在的平安问题。
(二)机电操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当前阶段,我国某些选煤厂中的机电管理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仍不能到达一定的要求,对于设备的属性不是十分了解,新技术的使用技巧也不能完全掌握,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简单的操作方法,因此机电设备存在的某些故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机电维修工大多以年轻的工人居多,其相对来说缺乏具体的实际操作经验,平安生产的意识较为淡薄,有时仅仅按照操作习惯进行工作,就导致出现了一些违规操作。
选煤厂对于机电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往往都停留在外表,不会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因此很难真正实现提高工作人员操作能力的目的。
职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在培训时,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理论知识,他们并不能很深入地理解,也就无法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应用。
理论与实际脱轨就进一步造成职工学习兴趣低下,形成恶性循环,机电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偏低问题是影响我国选煤厂开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一)实现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提升机电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选煤厂是煤炭产业中的重要加工单位,但是其内部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却不同于矿井。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论文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论文1目前在煤炭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1.1设备运行状况不稳定,人员管理责任心不强由于煤矿开采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中小型煤矿不断被大型煤矿整合,这就造成了机电设备流转现象严重,一些机电设备在运转中缺乏稳定性,往往被转运于多个企业之间,导致设备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设备运转时间稳定性不足,因此,也就忽视了对机电设备的养护和维修,使得设备运行环境进一步恶化。
另一方面,设备使用人员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缺乏责任感,对于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及时,或者发现问题后将责任互相推脱,这就极可能错过了设备的最佳维修时机。
1.2设备安装和使用环节不符合操作标准一些企业在设备安装和使用初期的操作不符合标准是造成设备后续使用问题的根源所在,设备的使用要从选择,安装,调试,使用和养护等各项环节中严格把关,才能保证设备在运转中的故障发生率。
然而,企业往往对于设备的先用和调试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设备的运行基础存在缺陷,影响了日后使用的安全性。
1.3技术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水平不高企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备也是造成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原因之一。
由于技术操作水平跟不上设备操作需要,或者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导致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难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同时也造成机械由于操作不当引发过度磨损现象,直接降低其使用寿命。
1.4设备数量短缺,超负荷运转情况严重机电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负荷运转情况,这是由于企业为了尽量压缩生产成本,降低设备的购进数量或者使用老旧设备而引起的。
一些设备经常被用于多项生产环节,缺乏必要的养护,造成磨损和老化现象严重,导致在生产环节中频频出现故障现象。
1.5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检修知识管理人员在设备检修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得专业知识,以便及时发现故障现象并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故障原因判断。
然而,在现实生产中,管理人员大多都不具备专业性检修知识,对于易发生故障的部件做不到有效管理,使得安全性隐患不能达到及时排除。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论文(2)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论文(2)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篇二水电站机电设备维修检修管理摘要: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水电站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会对水电站整体收益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水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基于此,本文对水电站机电设备维修检修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电站机电设备维修检修管理机电设备作为水电站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保证水电站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
由于这些设备工作环境多在室外,受外界环境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
为了保证设备的运行效率,需要做好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
1.水电站机电设备维修的重要性水电站里面机电设备维修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确保水电设备维持正常的运行,所以在水电站日常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将设备维修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此来保证水电站维持正常的运行。
在水电企业经营管理费用支出里,绝大多数的费用支出全部用于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机电设备维护在企业中比较受管理者的关注,这就可以看出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在整个企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水电设备管理的主要控制点就是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机电维修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所有的维修费用,提升企业生产的安全系数,最关键的作用是,这项工作完成好可以高效的提升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
对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生产技术人员经过工作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得到较好的提高,机电设备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时候,生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会得到较好的锻炼,所以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时候,经过对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升级可以有效的提升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营情况,使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得到较好的提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大量的有用人才,他们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拥有聪明的才智又比较了解企业管理工作,这样就会为企业储备大量的人力资源,使企业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迈进。
2.水电站常用的维修方法2 . 1维修预防维修预防工作隶属于科学的技术管理范畴,它比较关注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从产品设计制作开始就严格的对设备进行管理,从根本上预防设备出现任何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机电设备的维修费用。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论文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论文机电设备作为企业的主要构成部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篇一试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摘要:随着我国煤矿生产逐步进入到机械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煤矿机电设备被引入到煤炭生产中去。
为了能够保证煤矿生产的稳定运行,必须要保证煤矿机电设备运转安全可靠,这就要求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必须实行有效管理。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煤矿机电维修管理模式,提出了实施预期性维修管理模式的改善措施和方法,并分析了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煤矿生产;机电维修;管理模式1.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介绍1.1.应时性维修模式:应时性维修模式即事后维修,就是当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以后再进行维修,这一模式对故障排除存在滞后性,一旦出现故障,有时会使得整个生产停滞。
由于这种维修模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因而这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模式已经不被采用。
1.2.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为了提高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设备维修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
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延长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周期和整体寿命,同时在维护和保养的过程中也能够较为及时地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的缺陷,进而实现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及时性,有效地保障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减少因为机电设备突发性事故对煤矿生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目前,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在我国多数煤矿企业内部得到推广和应用,很多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性维修管理的标准,并具有比较详细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指导方针以及相关的制度。
1.3.预期性维修管理模式:预期性维修管理模式是基于计划性维修管理模式之上,对设备的维修管理技术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预期性维修管理模式中,需要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期性判断,并且进行预期的故障排除,这种维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从机电设备方面实现煤矿生产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机电设备与管理论文

机电设备与管理论文通过机电设备的应用来减少人工,并且机电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了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机电设备与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机电设备与管理论文篇一机电设备管理及技术维修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机电设备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机电设备安全事故,如何有效地做好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成为摆在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浅析了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技术维修的有效措施,以期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修中图分类号:O4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设备数量日益增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事故也呈增多趋势。
机电设备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给员工的人身安全甚至是生命带来隐患和威胁。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技术维修力度。
2、目前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出现的问题2.1管理维护意识淡薄,管理机构欠完善虽然一直强调安全生产,紧抓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
但是很多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都欠完善,没有形成体系化。
很多企业往往是只有一个或者几个人负责设备的维护,不够重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负责维护的人员往往只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压根谈不上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很多的企业相关人员还是没有机电维护和管理的意识,观念比较淡薄,觉得可以正常生产就可以,只要没有出现情况和问题就意识不到潜在的问题和影响,只有等到出现故障之后才会去关注解决。
那样就会引发重大事故的发生。
所以企业领导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的机电管理队伍,改变职能管理淡薄的意识。
今年来很多企业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企业防范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
管理,测试,施工都应该按照设计进行,而不能仅凭施工人员的工作经验忽略科学分析。
有的企业从来不对机电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使用也没有严格按照仪器说明来操作。
机电设备管理制度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电设备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电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内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引言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
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设备利用率低、维修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因此,研究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内涵1. 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定义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设备购置、使用、维护、检修、报废等各个环节,为实现设备高效、安全、经济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2. 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构成(1)设备购置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选型、采购、验收等环节的规章制度。
(2)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操作、维护、保养等环节的规章制度。
(3)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检修计划、检修流程、检修质量等环节的规章制度。
(4)设备报废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报废条件、报废流程、报废处理等环节的规章制度。
三、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现状我国企业对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企业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仍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针对性。
(2)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培训。
(3)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率高。
(4)设备检修不及时,影响生产进度。
2. 存在的问题(1)设备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2)设备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4)设备检修工作不规范,影响设备性能和安全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浅析机电设备管理
作者:XXX
单位:国投新集XXX
时间:二00二年五月十日
浅析机电设备管理
姓名XXX
摘要:本文系统的介绍了煤电一厂在设备管理中的摸索出的一套管理办法,在实际运作中便于操作,为工矿型生产企业的
机电设备管理提供了经验,值得推广。
一、目的与意义
1、目的
一个连续化生产加工企业,它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能否顺利完成,以低廉的成本投入创造出优质的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获取可喜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它所使用的设备性能和当前完好状态,特别是对多类多台设备同时参与集中生产控制的选煤厂来讲尤为重要,因此,选煤厂的管理者应当把机电设备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长抓不懈。
2、意义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在于做好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减少设备事故率,减少维修投入,使设备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保证生产安全顺利运行。
二、内容与方法
机电设备管理讲白了实际上还是对人的管理,对机电维修人员的管理,如何使每一位机电工自觉的参与到设备管理之中,积极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如何把人为感情管理变为法规制度管理,把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搞好,是管理者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此问题谈谈煤电一厂的做法,以供交流。
1、落实包机制
包机制就是指生产工人对机器设备包使用、包维护、包寿命的
一项责任制度。
具体做法是:各单位根据所管属设备的特点,确定每台设备的包机责任人(个人或班组),包机设备区域设置原则:包机人技能水平、设备特性、设备所处工艺环节位置、便于日常巡检。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⑴包机人对分管的设备必须经常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转和润滑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并详细记录检修情况。
⑵包机执行检修人员和运转人员联合包机,各自按分工范围进行工作,共同对分管设备的完好率、事故率、检修率负责,运行人员在业务上受检修人员指导。
⑶司机对自己看管的设备要精心维护、保养并随时向检修工反映设备的情况。
⑷包机人对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向分管领导报告,并储备一部分常用的材料和备件。
⑸包机人对违反规程的操作者有权制止,当设备有问题继续运转将会出现重大事故时,有权报告调度后停止运行。
⑹各包机人和司机每月的奖金,与其所管辖设备的完好状态、使用率、事故率挂勾。
2、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⑴、设备的常规检查:由包机人负责(包机人休班由班组临时指定人负责),检查内容有设备运转状况、电流、电压、压力温升、部件紧固和密封情况、噪声、易损件磨损、整机动作可靠性、性能发挥情况、润滑状态、安全设施等。
上述检查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结果和处理结果要有详细记录。
⑵、隐患排查:除包机人日常排查外,每周检修班组对所管辖设备全面检查一次和重点工艺设备进行两次重点检查,每半月车间
(科)组织全面检查一次,厂每月组织抽查一次,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不留尾巴,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并制定严格考核,突出的问题在相应范围内通报。
⑶、设备保养:在开车前后进行,在不违反《安全规程》的前提下,也可在生产中进行。
要求保证设备运行环境清洁,设备润滑按计划周期进行,减速机(含油冷滚筒)、激振器、液压系统的定期清洗更换等,并保证使用油品牌正确、油质合格。
⑷、设备计划检修:设备的大、中、小修均执行计划检修,设备管理部门在每月20日前完成下月的检修计划;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编制完成下一季度的检修计划;在10月底完成下一年度的检修计划。
维修单位一般利用生产空闲时间按计划组织进行检修,确实需求时间较长的,由厂依据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时间组织进行。
⑸、设备的定期检测:包括各种仪表按规定时间进行实验测定,小型电器绝缘检查等等。
3、设备事故处理与追查
凡因检查、检修、维护、保养和操作等原因,造成机电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而导致系统停产1小时或设备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者定为机电事故,要进行追查落实责任人和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⑴事故责任划分原则
①、凡属于设备外部能够发现的隐患部位、而未检查、未发现或未反映、未处理,最终发生事故的,由使用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②、已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向维修单位反映,但维修单位未及时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或措施不力,未彻底消除设备隐患而造成事故
的由维修单位主要承担责任。
③、因设备内部隐患导致的事故由维修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④、因设备检修质量原因,在设备质量考察期内(大修3个月,中修2个月,小修1个月)的由设备维修单位承担主要责任,在质量考察期以外的按其他条款执行。
⑤、因设备维护、保养、润滑工作跟不上导致的责任事故,由承担设备维护保养、润滑工作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⑥、若属于材料备件质量原因造成事故,由安检会同有关部门鉴定确定等等。
⑵、事故抢修与处理
①、事故发生后,设备使用、维护等相关单位应立即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并参与事故处理和过程监督,为正确采取措施和划分责任提供依据。
②、事故发生后,主要责任单位负责起草事故报告,在48小时内交安检和分管厂领导各一份,报告内容有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落实责任、和防范措施。
③、责任单位交上报告后,属于一般事故由安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事故分析处理,重大事故,由分管厂领导召开事故分析会研究处理。
4、建立机电例会制度
每月下旬由厂工程师组织召开一次机电例会,内容包括:厂设备管理部门分析当月设备管理情况、计划采购落实情况、设备检查完好情况和下月机电设备管理要求;各车间(科)设备检修情况及材料需求情况;供应部门组织货源情况和对使用单位的考核情况;安检部门对设备事故处理情况和下月设备安全运行要求;各车
间机电管理经验交流等。
5、设备安装验收
设备安装是否按规定进行,保证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设备性能的发挥,维护量的大小、事故发生率,设备安装作为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管理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各项施工项目均应有详细的记录,较大的项目应有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参加人员应了解施工内容、掌握施工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参数。
施工完毕后,设备空负荷、重负荷运行28小时以后,一切正常后组织验收,办理移交手续(包括技术资料)。
6、设备技术改造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创新突破,随着生产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中发现的不合理之处,就要对设备技术改造,要敢于采用新技术、新办法、新材料,制定小改小革评定办法,每月组织各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厂的技改项目进行评比,对突出有功的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促使广大职工献计献策,充分挖潜。
7、设备选型采购与外修
⑴、设备采购(包括备件):计划要求准确可靠,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力争通用性,在选型上注意可靠、先进,采购过程中把握住质量关,严格入库前验收,不合格品坚决不用。
⑵、设备外修:送修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选择维修单位要保证长期可靠,修复的设备要进过维修单位、厂管理单位、设备使用单位三方同时对质量严格验收合格才能入库。
8、设备技术档案
设备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安装图纸、运行检修记录、事故处理、改造等等,它是设备的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完整的保存,
可以为设备运行性能分析、总结出事故规律、备件需要组织时间、摸索维修经验等提供帮助。
9、维修人员培养
设备管理离不开一支维修队伍,管理者要对维修人员不断的进行培训提高,方法可以采用职工相互自学、竞赛、送厂方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使个人技能提高才能有效的发现隐患,减少事故率。
另外,及时为维修人员配备维修工具,检修时巧干不蛮干,避免维修时造成设备损坏。
三、相关管理制度
1、设备完好标准
2、设备检修规程措施
3、设备检修周期规定
4、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
5、制度落实奖惩办法
6、小改小革评比办法
四、结束语
在近五年的设备管理中,煤电一厂摸索总结出了上述办法,从使用效果来看非常理想,全厂所有设备均执行了包机制,机电维修人员上岗进行设备巡查已成为自觉行为,每月组织设备强行大中修15——20项,每月平均排查隐患120余项,杜绝了重大机电事故的发生,一般事故率五年来平均递减24%,事故重复出现率从建厂初期的18%下降到2%以内,保证了平均日开车18小时以上,保证了矿井生产和产品销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培养锻炼出一支技术技能较强的维修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