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工艺基础知识--最全

合集下载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章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原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未通过加工的石油。

原油经炼制加工后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蜡、沥青、石油焦等石油产品。

了解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关于原油加工、产品使用以及石油的综合利用等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石油的化学组成一、石油的外观性质石油通常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体。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外观性质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从颜色看,大部分石油是黑色,也有暗绿或暗褐色,少数显赤褐、浅黄色,甚至无色。

相对密度一般都小于1,绝大多数石油的相对密度在0.80~0.98之间,但也有各别的高达1.02和低到0.71。

我国主要油田的原油相对密度都在0.85以上。

不同石油的流动性差别也很大,有的石油其50℃运动粘度为1.46毫米2/秒,有的却高达20000毫米2/秒。

许多石油都有程度不同的臭味,这是因为含有硫化物的缘故。

石油外观性质的差异反映了其化学组成的不同。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1~14%,两者合计为95~99%,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烃,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它们是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硫(S)、氮(N)、氧(O)。

这些非碳氢元素含量一般为1~4%。

但也有各别例外,如国外某原油含硫高达5.5%,某原油含氮量为1.4~2.2%。

虽然石油中非碳氢元素的含量很少,但是它们对石油的性质、石油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石油中除含有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外,还有微量的金属元素和其它非金属元素,如钒、镍、铁、铜、砷、氯、磷、硅等,它们的含量非常少,常以百万分之几计(ppm)。

以上各种元素并非以单质出现,而是互相以不同形式结合成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

所以,石油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石油主要是由各种不同的烃类组成的。

石油中究竟有多少种烃,至今尚无法说明。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四)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四)

3、燃料-润滑油型 目的:除生产各种燃料还生产润滑油 增加了润滑油生产装置,如溶剂脱 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精制 或加氢精制,生产基础油,然后与添加 剂进行调和,生产润滑油。 典型的燃料-润滑油型加工方案的原 则流程图见图3-4 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
4、燃料-润滑油-化工型 目的:除生产燃料和润滑油外, 还生产石化产品和原料
二、重油加工方案-组合工艺技术简介 重油轻质化:把重馏分油以及重油 (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采用某种二次 加工过程进一步加工,以便获得更多的 轻质油品的过程。 重油加工路线:脱碳工艺和加氢工艺 脱碳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延迟焦化、 溶剂脱沥青等 加氢工艺:加氢裂化、加氢精制、渣 油加氢脱硫和渣油加氢转化等
石蜡基特点:烷烃含量在50%以上, 密度较小,含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 含氮、含胶质量较低。代表:大庆原油 和南阳原油。 环烷基特点:环烷和芳烃含量较多, 密度较大,凝点较低,含硫、含胶质、 含沥青质较多,又称沥青基原油。代表: 孤岛原油和单家寺原油 中间基特点:介于两者之间。代表: 胜利原油。
第三节 炼油装置主要设备
组成炼油装置的设备分为六大类: 流体输送设备、加热设备、换热设备、 传质设备、反应设备和容器等。 这六类设备按一定的工艺组成了不 同的炼油装置。
一、流体输送设备 作用:输送各种液体和气体,使这 些物料从一个设备到另一设备,或使其 压力升高或降低,满足工艺要求。 液体输送机械:离心泵、往复泵、 旋转泵等。 气体输送机械:压缩机、鼓风机、 真空泵。 还包括各类管线和阀门等。
延迟焦化-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延迟焦化-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技术开 发单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工业试验:安庆石化 用催化裂化澄清油作为焦化原料生 产出了具有高附加值的优质石油焦产品-针状焦。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

加热炉
• 一个具有耐火材料包围的燃烧室,利用燃料燃 烧产生的热量将物质(固体或液体)加热的设备。 管式加热炉是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化学、化纤 工业中使用的工艺加热炉。
• 1、管式加热炉的结构:一般由辐射室、对流室、 预热回收系统、燃烧器和通风系统五部分组成。
• 2、管式加热炉的类型:圆筒炉和立式炉。
• 2、动设备。包括压缩机、泵、风机等。 • 3、动静设备兼备,如空冷器、带空气预热
的加热炉等。
压力容器的形式及主要参数
(一)按工艺过程中作用原理分为: 反应容器(代号R)、换热容器(代号E)、分离容器(代号S),
其中球罐( 代号B)。
(二)按操作温度分 (1)低温容器(t≤-20℃)。 (2)常温容器(t>-20~150℃)。 (3)中温容器(t≥150~450℃)。 (4)高温容器(t≥450℃)。
高分 低分
汽油去重整

煤油


柴油
尾油
返回
加氢工艺是现代炼油工艺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世界 各国的炼油厂加氢装置加工能力占其原料油加工能力的 比例达到50.11% ,它不仅是炼油工业生产清洁燃料的 主要手段,而且也成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关键技术,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大多数原油较重, 减压渣油的含量一般在40%50% 。随着原油需求量的增加, 更多的稠油被开采 出来。原油总的趋势是变重、质量变差。因此催化、 焦化等二次加工油品占总量的比例增加。
焦 原料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可 炭 进行裂解和缩合反应,生成 塔 气体、汽油、柴油、蜡油和 循环油等,反应生成的固体 产品石油焦沉积在焦炭塔底 部。
石油焦
催化重整装置
在一定温度、压力、氢气条件下通过催化剂 的作用,将正构烷烃和环烷烃分子中的原子 重新调整排列转化生成分子量相近或相等的 芳香烃和异构烷烃,从而获得高辛烷值汽油 和各种轻质芳香烃。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厂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厂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前期阶段和实际生产阶段,大家会经常看到一些关于炼厂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对不经常接触技术经济评价的技术人员来说比较陌生,有时也苦于得到一个准确的解释。

以下收集整理了十九项这方面的一些指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供大家参考学习。

1.综合商品率
定义:报告期内石油产品商品量占原油和外购原料油加工量的百分比。

综合商品率= (石油产品商品量/ 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100
注:综合商品率越高,说明从一定量原油(包括外购原料油)中得到的石油产品商品量越多;或者说生产一定量的石油产品商品,所用原油(包括外购原料油)越少
2.可比综合商品率
定义:报告期内板块内加工过程中可比综合商品量占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的百分比。

可比综合商品率= (可比综合商品量/ 原油及外购原料加工量)*100
可比综合商品量= (石油产品商品量+ 外销蒸汽折燃料- 外购蒸汽折燃料+ 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
注:外购蒸汽折燃料:是指报告期内从板块外购入的蒸汽折合燃料按热焓进行折算;
外销蒸汽折合燃料:是指报告期内销售给板块外的蒸汽(非CFB锅炉、煤制氢装置产出并网蒸汽)折合燃料按生产蒸汽实际消耗的燃料折算;
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是指报告期内半成品期末库存总量与半成品期初库存总量差值,主要表达半成品总库存增减值;
3.综商指数
定义:报告期内综合商品率、综合能耗、综合损失相结合的综合指标。

炼油厂技术员需要掌握的实用技巧和操作经验

炼油厂技术员需要掌握的实用技巧和操作经验

炼油厂技术员需要掌握的实用技巧和操作经验炼油厂技术员需要掌握的实用技巧和操作经验炼油厂技术员是炼油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岗位之一,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实用技巧和操作经验。

2023年,科技快速发展,炼油工艺也在不断的更新,随之而来的是对技术员的新要求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炼油厂技术员需要掌握的实用技巧和操作经验,并分析其在2023年的发展趋势。

一、基础知识和技能1. 了解炼油过程的基本原理:炼油过程是把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然后加工成制品的过程。

技术员需要了解原油的组成、物性和加工原理,以及各种加工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 掌握化工原理和化学安全知识:技术员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在炼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安全措施。

3. 熟练掌握实验室技能:技术员需要具备熟练的实验室技能,能够进行化学分析、实验室定量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4. 了解计算机和数学知识: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炼油厂需要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实用技巧和操作经验1. 操作流程的掌握和分析:技术员需要熟悉炼油厂的各个操作流程及其关键操作点,能够对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消耗。

2. 操作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炼油厂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保证生产的持续性和质量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技术员需要掌握设备的维护方法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以保证设备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3. 安全科学操作:炼油厂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生产环节,技术员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危险源的排放和控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注意风险预防。

4. 常规检测和质量保证:技术员需要熟悉炼油厂的常规检测和质量保证方法,了解产品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掌握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能,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技术员的角色和职责1.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技术员是炼油厂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岗位之一,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8 ⽯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8.1 ⽯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8.2 ⽯油⼯业⽣产过程8.3 ⽯油的⼀般性状及化学组成⽯油与原油⼆者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油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包括⽓体、液体及固体(煤炭除外),⽽原油是指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液体油料。

不过,习惯上⼀般将⽯油与原油⼆词交换使⽤或相提并论。

8.3.1 ⽯油的⼀般性状⽯油是⼀种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常温下多为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部分是有事暗⾊的,通常呈⿊⾊、褐⾊或浅黄⾊。

相对密度在0.8—0.98之间。

我国主要油区原油的相对密度躲在0.85—0.95之间,凝点及蜡含量较⾼,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属偏重的常规原油。

许多⽯油含有⼀些有臭味的硫化合物,有浓烈的特殊⽓味。

我国原油⼀般含流量都较低,⼀般都在0.5%以下,只有胜利原油、新疆塔河原油和孤岛原油含硫量较⾼。

8.3.2 ⽯油的元素组成基本上由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所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碳和氢,占96%--99% ,其余的硫、氮、氧和微量元素总含量不超过1%—4% 。

氯、碘、磷、砷、硅等微量⾮⾦属元素和铁、钒、镍、铜、铅、钙、钠、镁、钛、钴、锌等微量⾦属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在⽯油中的含量极低,但对⽯油加⼯过程,特别是对催化加⼯等⼆次加⼯过程影响很⼤。

⽯油中的各种元素不是以单质存在,⽽是以碳氢化合物的衍⽣物形态存在。

8.3.3 ⽯油的馏分组成馏分就是⼀定沸点范围的分馏馏出物。

馏分的沸点范围简称为馏程或沸程。

原油直接分馏得到的馏分称为直馏馏分,基本保留⽯油原来的组成和性质。

⼀般把原油中从常减压蒸馏开始馏出的温度(初馏点)到200℃(或180℃)的轻馏分称为汽油馏分或称⽯脑油馏分,常压蒸馏200℃(或180℃)—350℃的中间馏分称为煤柴油馏分或称常压⽡斯油(简称AGO)。

将常压蒸馏>350℃的馏分称为常压渣油或常压重油(简称AR)。

炼油生产知识

炼油生产知识

炼油系列生产第一节炼油生产基础知识1.主要装置简介炼油厂生产类型简介炼油厂生过程是指将原油加工成各种炼油产品的过程,主要产品为各种燃料油,根据加工炼油主要目的产品的同不同,可将炼油厂分为燃料型、燃料—化工型、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

根据生产目的的不同,炼油厂的装置结构及装置的加工方案也有所不同。

燃料型炼油厂以燃料油为主,主要产品为汽油、柴油、煤油等燃料油。

燃料——化工型炼油厂以生产燃料油及化工原料为主,除燃料油外,乙烯裂解原料、芳烃、丙烯等化工原料占总产品量的比例较大。

一般来说,燃料——化工型炼油厂都与化工生产装置邻近布置,便于原料的输送及加工。

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除生产燃料油外,还生产润滑油,一般润滑油与石蜡联合生产。

我国产量较多的大庆原油是较好的生产润滑油及石蜡的原油。

炼油厂原油情况简介中国现代化的炼油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立的。

1958年,在兰州建成了第一座现代化的炼油厂。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原油生产能力、原油加工能力都有较非常块的发展。

目前,我国总的原油产量超过1亿吨,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增加及炼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原油种类及品种、性质日益多样化。

在国内原油中,产量最大的为大庆原油,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它产量较大的油田为胜利、辽河、华北、中原及克拉玛依等油田,胜利和中原油田原油为含硫油,其它都属于低硫原油。

我国主要油田原油的共同特点是密度大、含蜡高、轻馏分含量较少。

近年来,国外进口原油的产量及比例日益加大,主要来源为中东原油、非州原油、俄罗斯原油及部分东南亚的原油。

国外进口原油多为含硫或高硫原油。

关于原油种类不同油田生产的原油性质差异是比较大的,原油性质的差异,对于炼油厂的加工方案及产品结构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评定原油的种类及性质是炼油工业重要内容之一。

一般原油分类有以下几种方法根据原油中轻油的含量多少,可将原油分为轻质原油及重质原油,一般国内的原油都属重质原油。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厂能耗评价方法简要介绍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厂能耗评价方法简要介绍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炼油厂能耗评价方法简介大家都知道能耗费用在炼厂操作费用中占有很大比例,操作中是否能控制好直接影响到炼厂操作费用的高低,是炼厂可控费用的主要方面之一。

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在能源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所以,深入了解节能评价方法,对进一步促进国内炼油企业的节能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炼油厂的能耗计算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类:一类是以现有炼厂能耗的平均值(根据操作记录整理)为基础,确定能耗基准值,属于这一类方法的有原阿莫科公司的炼厂能量因数法、纳尔逊的复杂系数法、壳牌集团的能耗系数法等。

我国目前采用的也是这类方法。

另一类是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前提,“人为地”确定能耗基准,美国埃克森公司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能源密度指数方法也采用类似方法,该类方法通过制定各工艺装置的标准能耗,计算和比较实际能耗与标准能耗之间的差距,指导节能工作和方向。

1.炼厂能量因数法这种方法由美国阿莫科公司的汤姆逊于八十年代提出,其要点如下。

(1) 以美国各炼厂工艺装置的平均能耗为基础。

原油蒸馏(常压)装置的能耗为28.75万大卡/吨,令其能量因数为1。

(2) 各工艺装置的平均电耗、蒸汽消耗和热能消耗以纳尔逊发表的数据为准。

蒸汽消耗和热能消耗的热效率为80%,电力换算标准为2520大卡/千瓦小时。

(3) 其他工艺装置的能量因数是将该装置每加工一桶原料油所消耗的能量与原油蒸馏装置每加工一桶原油所消耗的能量进行对比,按原油蒸馏装置的能量因数为1换算而得。

(4) 炼厂的能量因数计算方法如下:F = ∑((Ci×Fi ) /Ct)式中: Ci—各装置的实际加工量Fi—各装置的能量因数Ct—常压蒸馏装置的实际加工量(5) 计算装置实际能耗时,以装置实际处理量乘以其能量因数即可。

计算全厂能耗时,以常压蒸馏装置的实际加工量乘以该厂的能量因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化了能耗的概念,易于对各装置间的能耗进行对比,也易于进行炼厂间的能耗对比。

炼油化工基础工艺知识培训教材(常减压、重催、气分-MTBE、催化重整、抽提、脱硫)

炼油化工基础工艺知识培训教材(常减压、重催、气分-MTBE、催化重整、抽提、脱硫)

工艺专业基础知识部分(常减压、重催、气分-MTBE、催化重整、抽提、脱硫)工艺专业基础知识分为七部分:一、装置简介二、工厂设计总流程三、主要工艺设计步骤四、装置能耗五、环境保护六、设计标准规范概况:一、装置简介包括常减压蒸馏装置、催化裂化装置、重整装置、氧化沥青装置、溶剂脱沥青装置、柴油加氢装置等。

二、工厂设计总流程对燃料型、燃料-润滑油型、燃料-化工型三大类来炼厂总流程进行说明。

三、主要工艺设计步骤从工艺流程模拟到塔、容器、泵、冷换设备、压缩机、加热炉等设备选用,再到工艺流程图绘制,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说明主要工艺设计步骤。

介绍两种软件:PRQII和ASPEN PLUS和硫磺回收计算软件。

四、五、装置能耗从装置能耗影响因素说起,以及如何计算装置能耗。

六、环境保护设计中如何保护环境,三废如何处理。

七、介绍工艺专业主要设计规范、标准等。

(一)常减压蒸馏装置1 生产原理常减压蒸馏装置是用来加工原油的龙头装置,采用蒸馏的方法从原油中分离出各种石油馏分,如重整原料、汽油、煤油、柴油、裂化原料、润滑油组分及渣油等。

装置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电脱盐部分、初馏部分、常压部分及减压部分。

1.1 电脱盐部分原油通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和水分,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带来许多麻烦,如盐能使下游装置—催化裂化装置的催化剂中毒,无机盐的热分解,会生成引起设备腐蚀的氯化氢,水会增加装置能耗,引起生产波动,甚至影响正常生产。

为将无机盐和水分脱除,一般采用电脱盐的方法,从八十代末我国引进美国豪贝克公司的高效电脱盐技术,然后经过攻关、吸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普遍地应用在炼油装置需要脱盐脱水的场合。

因为盐是溶解在水中的,电脱盐就是在高压电场下使小水滴凝聚成大水滴沉降分离,盐也随之脱去。

电脱盐有一级和二级之分,一级电脱盐能脱去原油中90%左右的盐,二级电脱盐后,原油中的盐小于3毫克/升。

1.2初馏部分经电脱盐处理后的原油再经油品换热至220℃左右,进入初馏塔,从初馏塔顶分馏出初馏点~130℃馏分作为重整装置的原料,也可分出初馏点~180℃的汽油馏分,初馏塔也可开一侧线,但不作为产品,只做常压塔的侧线回流。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是将原油或其他油脂进⾏蒸馏改变分⼦结构的⼀种⼯艺,也就是把原油等裂解为符合内燃机使⽤的煤油、汽油、柴油、重油等燃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炼油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炼油基本介绍 炼油⼀般是指⽯油炼制,原来是将⽯油通过蒸馏的⽅法分离⽣产符合内燃机使⽤的煤油、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副产⽯油⽓和渣油;⽐燃料油重的组份,⼜通过热裂化、催化裂化等⼯艺化学转化为燃料油,这些燃料油有的要采⽤加氢等⼯艺进⾏精制。

最重的减压渣油则经溶剂脱沥青过程⽣产出脱沥青油和⽯油沥青,或经过延迟焦化⼯艺使重油裂化为燃料油组份,并副产⽯油焦。

润滑油型炼油⼚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补充加氢等⼯艺,⽣产出各种发动机润滑油、机械油、变压器油、液压油等各种特殊⼯业⽤油。

如今加氢⼯艺更多地⽤于燃料油和润滑油的⽣产中。

此外,为⽯油化⼯⽣产原料的炼油⼚还采⽤加氢裂解⼯艺。

炼油⼯艺介绍 炼油⽅法主要有三种: 常压蒸馏 利⽤加热炉,分馏塔等设备将原油⽓化,烃(碳氢化合物的总称)类化合物在不同的温度下蒸发,然后将这些物质冷却为液体,⽣产出⼀系列的⽯油制品。

其⼯艺流程为:原油换热→初馏→常压蒸馏 减压蒸馏 利⽤降低压⼒从⽽降低费沸点的原理,将常压重油在减压塔内分馏,从重油中分出柴油、润滑油、⽯蜡、沥青等产品。

裂化法 将⽯油中的重组分分裂为轻组分,以提⾼汽油、柴油产出率,增加汽油、柴油产量。

裂化以下⼏种类型: 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在热裂化⼯艺上发展起来的,是提⾼原油加⼯深度,⽣产优质汽油、柴油最重要的⼯艺操作。

原料主要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炼油装置的350~540℃馏分的重质油。

催化裂化⼯艺由三部分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产物分离。

催化裂化所得的产物经分馏后可得到⽓体、汽油、柴油和重质馏分油。

部分重质油返回反应器继续加⼯称为回炼油。

催化裂化操作条件的改变或原料波动,可使产品组成出现变化。

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简称重整)是在催化剂和氢⽓存在下,将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转化成含芳烃较⾼的重整汽油的过程。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

炼油基础知识1 石油的组成与性质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立方厘米,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

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

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

2 石油馏分中烃类分布有何规律?答:石脑油馏分(实沸点馏程低于200℃)中含有C6~C11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及单环芳香烃;煤、柴油馏分(实沸点馏程200~350℃)中,含有C11~C20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双环、三环环烷烃,以及单环、双环、三环芳香烃;蜡油馏分(实沸点馏程350~520℃)中,含有C20~C36左右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双环、三环以上的环烷烃和芳香烃。

3世界石油储量有多少?答:截至1996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10472亿桶,其中欧佩克各成员国的石油探明储量为8020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76.6%。

4 全世界每天要消费多少石油?答:1996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达每天7170万桶。

欧佩克预计,到2020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每天1亿桶。

5 哪些国家拥有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石油探明储量?答:按1996年的数字,世界排名前5位的是沙特阿拉伯(2.61亿桶)、伊拉克(1.12亿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0.98亿桶)、科威特(0.97亿桶)和伊朗(0.93亿桶),它们均为欧佩克成员国。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最全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最全
运动粘度是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法定单位 制 中 以 m2/s 表 示 。 在 物 理 单 位 制 中 运 动 粘 度 单 位 为 cm2/s (st),常用单位是mm2/s,称作厘斯(cSt)。
炼油工艺基础
➢恩氏粘度 恩氏粘度是条件性粘度,常用于表示油品的粘度。
含有大量甲烷和少量乙烷、丙烷的天然气称为干气,除含 有较多的甲烷、乙烷外,还含有少量易挥发的液化烃(如戊烷、 己烷、辛烷)的天然气称为湿气。
烷烃的密度最小,粘温性最好,是燃料与润滑油的良好组 分。正构烷烃是压燃式内燃机燃料的良好组分,但正构烷烃的 含量也不能过多,否则凝点高,低温流动性差。异构烷烃是点燃 式内燃机的良好组分。
➢ 冰点:是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油品到出现结晶后,再使其升温, 使原来形成的结晶消失时的最低温度。同一油品的冰点比结 晶点高1~3℃。 同一油品:浊点>冰点>结晶点。
炼油工艺基础
3、 凝点、倾点和冷滤点 ➢ 是原油、柴油、润滑油和燃料油的重要使用性能指标。目
前国内正逐步采用以倾点代替凝点、用冷滤点代替柴油凝 点。 ➢ 对于石油产品,没有固定的“冰点”,也没有固定的“溶 点”。所谓油品的“凝点”是在严格的仪器、操作条件下 测 得 油 品 刚 失 去 流 动 时 的 最 高 温 度 。 (Condensation Point) ➢ 倾点:是指油品能从规定仪器中流出的最低温度,也称为 流动极限,它比凝点能更好地反映油品的低温性能,被规 定作为ISO标准。(Pour Point) ➢ 冷滤点:是在规定的压力和冷却速度下,测得20ml试油开 始不能全部通过363目/in2的过滤网时的最高温度。冷滤点 能较好地反映柴油的泵送和过滤性能,与实际使用情况有

石油炼化基本常识_图文

石油炼化基本常识_图文

石油炼化基本知识基本概念1、原油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原油是未加工处理的石油,是一种黄褐色至黑褐色粘稠液体,大多数石油相对密度为0.8—0.98。

原油主要由碳(C)、氢(H)两种元素组成(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烃是原油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不同烃类对各种石油产品性质的影响各不相同。

原油的组成和性质对于石油化工生产影响很大。

2、石油产品可以分为哪几类?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石油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等)、部分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如石脑油)、润滑油统称为成品油。

3、石油工业的上、下游业务分别是什么?石油工业是一个重点工业,根据其工业流程,一般分为上游、下游。

上游业务包括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开发;下游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

4、何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石油炼制就是以原油、油母页岩或油沙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炼制工艺(或过程),例如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炼厂气加工及产品精制等,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如各种牌号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燃料油、蜡油和石油焦,以及生产各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石脑油和芳烃等。

其加工过程为:物理分离——化学转化。

5、何为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是“石油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艺”的简称,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成包括基本有机合成原料、合成氨和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在内的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庞大加工工业生产体系。

6、石油化学工业与石油炼制工业的关系是什么?石油化学工业与石油炼制工业都是以石油为原料,两者既有差异又因相互渗透而难于严格区分。

传统的石油炼制工业是以原油为原料,生产燃料或润滑油等油品为主的工业部门;而石油化学工业则主要是以石油烃为原料生产基本有机原料、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工产品等化学产品的工业部门。

炼油行业知识点总结

炼油行业知识点总结

炼油行业知识点总结炼油行业是指将原油转化成可用能源和化工产品的过程。

炼油行业对全球能源和化工产品的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能源安全和战略利益。

本文将介绍炼油行业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原油基础知识、炼油工艺、产品分布、炼油企业和市场发展等方面。

1. 原油基础知识原油是地球内部岩石中含有的天然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被广泛用于燃料、润滑油、化工产品等方面。

原油的品质因地而异,主要受油田地质条件和勘探技术等因素影响。

常见的原油品质指标包括密度、硫含量、含油量等。

原油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缘政治、产能过剩、经济周期等。

2. 炼油工艺炼油是指将原油加工成可用能源和化工产品的过程。

一般包括以下工艺:蒸馏、裂化、重整、加氢、脱硫和脱氮等。

蒸馏是最基本的炼油工艺,通过加热原油将其分馏成不同沸点的组分。

裂化是将大分子烃分解成小分子烃的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汽油和石脑油。

重整则是将低值燃料转化成高值燃料,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加氢可以去除原油中的硫和氮,减少环境污染。

脱硫和脱氮则是对汽油和柴油的加工,减少尾气污染。

炼油工艺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3. 产品分布炼油产品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LPG)、航空燃料、润滑油、石油焦等。

汽油是内燃机的燃料,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柴油是柴油机的燃料,主要用于卡车、拖拉机等大型机械设备。

煤油主要用于民用照明和加热。

LPG主要用于家庭燃料和工业用途。

航空燃料则是喷气式飞机的燃料,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剂和保护剂。

石油焦是一种固体燃料,主要用于冶金工业和能源生产。

炼油产品的种类和比例受原油品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各国和地区的产品分布差异较大。

4. 炼油企业炼油企业一般分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跨国公司。

在国有企业中,主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俄罗斯石油、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等。

石油炼制工艺学

石油炼制工艺学

石油炼制工艺学石油炼制工艺学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主要涉及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工艺原理、设备设计与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石油炼制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转化和提纯的过程,通过不同的工艺单元和操作步骤,将原油转化为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石油炼制工艺学的研究旨在提高炼油工艺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石油炼制工艺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石油的物性与组分分析、原油的预处理、分离工艺、重整工艺、裂化工艺、加氢工艺、脱硫工艺、脱氮工艺、脱盐工艺、催化剂的使用与再生、炼油设备的设计与操作等。

石油的物性与组分分析是石油炼制工艺学的基础。

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组分在炼油过程中的行为。

通过对原油的物性与组分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炼油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方案。

原油的预处理是石油炼制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原油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水、盐、硫、氮、金属等,这些杂质会影响后续工艺的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通过脱盐、脱硫、脱氮等预处理工艺,可以降低原油中杂质的含量,提高原油的质量,减少设备的腐蚀和催化剂的失活。

分离工艺是石油炼制工艺中最基本的工艺单元之一。

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具有不同的沸点和相对挥发性,通过蒸馏、吸附、萃取等分离工艺,可以将原油中的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分离出来,得到不同碳数的馏分。

重整工艺和裂化工艺是石油炼制工艺中的重要转化工艺。

重整工艺通过催化作用,将轻质烃类重新排列和重组,形成高辛烷值的汽油组分。

裂化工艺则是将重质烃类分子裂解成较轻的烃类,增加汽油产量。

加氢工艺是石油炼制工艺中的一种重要的脱硫和脱氮工艺。

在加氢反应器中,通过加氢剂与原油中的硫化物和氮化物反应,可以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减少产品中的硫和氮含量。

石油炼制工艺中还涉及催化剂的使用与再生、炼油设备的设计与操作等内容。

催化剂在炼油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催化剂的选择和再生,可以提高工艺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炼油化工基本知识》课件

《炼油化工基本知识》课件
未来炼油化工行业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企业也将注重培养技术 人才,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是炼油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应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例如优化生产工艺、 改进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此外,还应积极开发利 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炼油化工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智 能化的发展过程,技术不断进步,产品品质和生产效 率也不断提高。
详细描述
最初的炼油化工过程是手工操作,随着工业革命的兴 起和技术进步,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机械化。进入20 世纪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炼油化工技术 不断革新,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和设备,进一步提高 了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如今,智能化已经成为炼 油化工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优化。
炼油化工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总结词
炼油化工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产品广泛应 用于能源、交通、化工等领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炼油化工是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不仅用于 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还是许多机械、电子 产品的能源和原材料。同时,炼油化工也是化工工业的 基础之一,其产品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化学品和聚合 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医疗、食品等领域。因此 ,炼油化工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甲醛、乙酸、丙酮等化学品,还可作为 燃料添加剂。甲醇合成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和压缩、合成反应、产 品分离和循环气体的回收等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原油中的非烃化合物 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 状沥青状物质。 l)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活性硫化物:元素硫、硫化氢以及硫醇等,对金属设备具有 较强腐蚀作用; 非活性硫化物: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等,对金属设备无腐 蚀作用;但一些非活性硫化物受热分解后会变成活性硫化物; 2)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 石油中的氮含量一般比硫含量低,通常在0.05~0.5%之间, 仅有少部分原油的氮含量超过 0.6%。石油中的氮分布也是随着 馏分沸点的升高,其氮含量迅速增加,约有 80% 的氮集中在 400℃ 以上的重油中。我国原油的氮含量偏高,且大多数原油 的减压渣油中浓集了约90%的氮。
石油都有不同程度的臭味,这是因为含有硫化物的缘故;
多数原油的密度集中在800~980kg/m 之间,但也有个别原 油的相对密度在1000kg/m 以上或800kg/m 以下;
3 3 3
不同石油的流动性差别很大,有的石油其50℃运动粘度为
1.46mm /s,有的却高达20000mm /s;
2 2
2、油品密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分子量相近的不同烃类之间密度有明显差别 芳烃>环烷烃>烷烃 同一种原油 沸点增加,分子量增大,密度增大 对不同原油 ,同样沸程,相对密度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环烷基的>中间基的>石蜡基的 3、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同一油品,温度上升,相对密度减小 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压力升高,对油品相对密度的影响可以 忽略,只有当压力极大 (几十兆帕 )时,才考虑压力对相对密度 的影响
4、油品的混合密度 属性相近油品混合,混合密度可近似按可加性计算; 属性相差很大的两类组分 (如烷烃和芳香烃 )混合时,体积可 能增大 ; 密度相差悬殊的两个组分 (如重油和轻烃 )混合时,体积可能 收缩 ; 二、特性因数(K) 1、定义 特性因数是反映石油或石油馏分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特性数 据,应用极为普遍。是烃类绝对温度表示的沸点的立方根对相 对密度作图,所得曲线的斜率;
1.90~2.20
减压渣油
1.60~1.80
沥青
1.80~2.0
石油焦 0.30~0.40
1.50~1.90 ~1.50
1.40~1.70 1.10~1.20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 1、石油的烃类组成 从化学组成来看,石油中主要含有烃类和非烃类这两大类, 其中烃类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烃类和非烃类存在于石油的各个馏分中,但因石油的产地 及种类不同,烃类和非烃类的相对含量差别很大。轻质石油的 烃类含量高达90%以上,但是重质石油的烃类含量相对较低, 有的甚至低于50%。 在同一原油中,随着馏分沸程的升高,烃类含量在逐渐降 低,而非烃类含量在渐渐增加。在轻油馏分中,烃类占绝大部 分,非烃类的含量很少;相反,在高沸点的石油馏分中,尤其 是在减压渣油中,非烃类的含量明显增多。
制 中 以 m2/s 表 示 。 在 物 理 单 位 制பைடு நூலகம்中 运 动 粘 度 单 位 为 cm2/s
(st),常用单位是mm2/s,称作厘斯(cSt)。
炼油工艺基础
恩氏粘度
恩氏粘度是条件性粘度,常用于表示油品的粘度。
2、粘度性质 石油及其馏分或产品的粘度随其组成不同而不同。含烷烃多 (特性因数大)的石油馏分粘度较小,含环状烃(特性因数小) 的石油馏分粘度较大。一般来说,石油馏分愈重、沸点愈高, 则其粘度愈大。 温度对油品的粘度影响较大,温度升高,液体油品的粘度减 少,而油蒸汽的粘度增大。
炼油工艺基础知识
二Ο一一年九月
第一章 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第二章 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 第三章 石油炼制概述 第四章 常减压装臵 第五章 催化裂化装臵 第六章 延迟焦化装臵 第七章 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装臵 第八章 催化重整装臵 第九章 炼厂气加工
第一章 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第一节 石油的化学组成 一、石油的外观性质 1、颜色及密度 石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低粘度润滑油:300~360
高粘度润滑油:370~500
四、粘 度
1、定义
粘度是评价原油及其产品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喷气燃 料、柴油、重油和润滑油的重要标准之一,特别是对各种润滑
油的分级、质量鉴别和用途具有决定意义。粘度对油品流动和
输送时的流量和压力降也有重要影响。 粘度是表示液体流动时分子间摩擦而产生阻力的大小。粘 度的表示方法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及恩氏粘度等。国际标准 化组织(ISO)规定统一采用运动粘度。
炼油工艺基础
六、油品的燃烧性能 石油和石油产品大都是易燃易爆产品,其使用性能主要用 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来描述。 1、闪点(flash point) 爆炸上限和下限
在加热油品时,随着油品温度的升高,油品上方空气中的 油气浓度逐渐增大,当用外来火源去引燃油气混合气时,发现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油品上方会出现瞬间闪火或爆炸现象。当 油气浓度低于这一范围,油气不足,而高于这一范围,则空气 不足,都不能闪火爆炸,因此称这一油气浓度范围为爆炸范围。 其下限浓度称为爆炸下限,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因此
炼油工艺基础
动力粘度 动力粘度是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 度。在我国法定单位制中以帕· 秒(Pa· s)表示,习惯上用厘泊 (cP)为单位。1 Pa· s=1000 cP。 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是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法定单位
P、Si等 ;
石油中的非碳氢原子称为杂原子。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 原油的含硫低、含氮量高 ;
碳氢比:是用来反映原油的属性的一个参数,与原油的化
学结构有关系 各种烃类碳氢原子比大小顺序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各种油品的H/C 天然气 液化气 汽油 柴油 轻质油
3.90
普通原油
2.20
重质油
炼油工艺基础
构造凝固:含蜡原油或油品,在温度下降过程中,由于蜡 结晶析出而引起的凝固。 2、 浊点、结晶点和冰点 是表征煤油、航空汽油和喷气燃料的低温性能指标。 浊点:是煤油的低温指标,在规定条件下降温,当煤油出 现雾状或浑浊时的最高温度。 结晶点:是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油品,出现用肉眼可以分辨 的结晶时的最高温度。。 冰点:是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油品到出现结晶后,再使其升 温,使原来形成的结晶消失时的最低温度。同一油品的冰 点比结晶点高1~3℃。 同一油品:浊点>冰点>结晶点。
炼油工艺基础
3、 凝点、倾点和冷滤点 是原油、柴油、润滑油和燃料油的重要使用性能指标。目 前国内正逐步采用以倾点代替凝点、用冷滤点代替柴油凝 点。 对于石油产品,没有固定的“冰点”,也没有固定的“溶 点”。所谓油品的“凝点”是在严格的仪器、操作条件下 测 得 油 品 刚 失 去 流 动 时 的 最 高 温 度 。 (Condensation Point) 倾点:是指油品能从规定仪器中流出的最低温度,也称为 流动极限,它比凝点能更好地反映油品的低温性能,被规 定作为ISO标准。(Pour Point) 冷滤点:是在规定的压力和冷却速度下,测得 20ml 试油开 始不能全部通过363目/in2的过滤网时的最高温度。冷滤点 能较好地反映柴油的泵送和过滤性能,与实际使用情况有
炼油工艺基础
对于相同沸点的不同石油馏分,含环状烃多则粘度高;环数 越多,粘度越大 当烃类分子中的环数相同时,其侧链越长则其粘度越大 相同环数和碳数的芳香烃和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五、 油品的低温性能
1、油品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有两种情况: 粘温凝固:含蜡很少或不含蜡的油品,在温度下降时,粘度 迅速升高,当粘度大到一定程度后(>3×105mm2/s),油品就 会变成无定型的玻璃状物质,失去流动性,这种凝固称为粘 温凝固。
3)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
石油中的氧含量一般为千分之几,个别石油可高达 2~ 3%。 在石油中,氧元素都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主要 分为酸性含氧化合物和中性含氧化合物两大类。 酸性含氧化合物:环烷酸、芳香酸、脂肪酸和酚类等 中性含氧化合物:醇、酯、醛及苯并呋喃等 原油的酸值一般不是随着其沸点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而是 呈现出若干个峰值,原油不同,其峰值也不同,但是大多数原 油在300~450℃馏分左右存在一个酸值最高峰。 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以酸性含氧化合物为主,其中主 要是环烷酸,占石油酸性含氧化合物的 90%左右。经受环烷酸 腐蚀的一般光滑无垢,低流速部位仅留下尖锐的孔洞,高流速 部位则顺着流向出现沟槽。处于环烷酸腐蚀条件下,碳钢腐蚀 率可为7~9毫米/年,高环烷酸含量及某些特殊部位达到20毫 米/年。
2)环烷烃 环烷烃具有良好的化学安定性,与烷烃近似但不如芳香烃。
其密度较大,自燃点较高,辛烷值居中。它的抗爆性及燃烧性 较好、凝点低、润滑性好,故也是汽油、润滑油的良好组分。 环烷烃有单环烷烃与多环烷烃之分。润滑油中含单环烷烃多则 粘温性能好,含多环烷烃多则粘温性能差。 3)芳香烃 芳香烃化学安定性良好,与烷烃、环烷烃相比,其密度最大, 自燃点最高,辛烷值也最高,故其为汽油的良好组分。但由于 其发火性差,十六烷值低,对于柴油而言则是不良组分。润滑 油中若含有多环芳香烃则会使其粘温性显著变坏,应尽量去除。
第二节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一、密度和相对密度
1、定义
密度是单位体积物质在真空中的质量,g/cm3,kg/m3 我国规定20℃时的密度为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ρ20 在一定条件下,以一种液体的密度与另一种参考物质密度的 比值来表示物质的相对密度,又称比重;
常用的有d204 (我国),d15.615.6(欧美)
此外,芳香烃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溶解力,某些溶剂油中 需有适当含量,但因其毒性较大,含量应予控制。 4)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在原油中含量极少,主要是在二次加工过程中产生 的。热裂化产品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烃,主要是烯烃,也有少 量二烯烃,但没有炔烃。 烯烃的化学安定性差,易氧化生成胶质,但辛烷值较高,凝 点较低。故有时也将热裂化馏分 ( 含有烯烃、二烯烃 ) 掺入汽油 中以提高其辛烷值,掺入柴油中以降低其凝点。但因烯烃安定 性差,这类掺合产品均不宜长期储存,掺有热裂化馏分的汽油 还应加入抗氧防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