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笑谈教案
五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案

五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动物的生活场景,加深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动物特点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动物生活习惯的描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动物图片及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对动物的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受动物的生活习性。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讨论:你最喜欢的动物是谁?为什么?4.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物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3)布置作业:课后观察一种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5. 板书设计动物笑谈课文内容动物特点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分享评价:学生在课后观察动物的作业,评价学生对动物特点的掌握和生活习性的了解。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以便在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动物笑谈公开课教案

动物笑谈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一些特点和习性;(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动物的视角看待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外貌特征等;(2)讨论法:分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3)创作法:让学生创作关于动物的故事或画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我、乐于分享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动物朋友(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2)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3)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狗、猫、鸟、鱼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分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第二课时:动物的喜怒哀乐(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情感表达;(2)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3)教学内容:观察动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了解它们的喜怒哀乐,分组讨论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
3. 第三课时:动物的智慧和趣事(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智慧和趣事;(2)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3)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动物的智慧和趣事,如猴子学本领、狗捉迷藏等,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动物的智慧和趣事。
4. 第四课时:我与动物的故事(1)教学目标: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动物的故事;(2)教学方法:创作法、分享法;(3)教学内容:让学生创作关于自己与动物的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或想象中的故事,在全班分享,互相交流。
5. 第五课时:动物保护意识培养(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法;(3)教学内容:讨论为什么要保护动物,怎样保护动物,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如参观动物园、参与动物保护活动等。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物的认识程度;2. 学生对动物情感表达的观察和理解;3. 学生创作关于动物的故事或画作的表现;4. 学生对动物保护意识的培养和实际行动。
《动物笑谈》教案

《动物笑谈》教案【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
2.品析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2.教学难点: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出示课件1)教师:(出示课件2)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光动物就约有150万种。
有庞大的鲸,有微小的虫,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狡猾的狐狸,有各种声音动听、羽毛华丽的鸟儿,还有我们熟悉的小狗、小猫、兔子、羊……你们养过哪些小动物,可曾发生过有趣的事儿?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动物学家劳伦兹先生与动物发生的故事吧。
教师板书课题:17*动物笑谈(出示课件3)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5)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6)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五章(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
劳伦兹说:“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即使与动物不同种,也能和它们建立互相理解而亲密的关系。
《动物笑谈》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对动物特点的分析,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动物的成语和俗语,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5.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动物保护和自然生态环境,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动物笑谈》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 教学重点
- 词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成语和俗语,如“狡兔三窟”、“狼吞虎咽”等,是本节课的重点,需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
在情感教育方面,虽然学生们对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有所认同,但在具体行动上还有待提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设计一些与动物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在《动物笑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章中动物行为的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观看动物行为的视频,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动物们的生动形象,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拟人化描述,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其尺度,容易出现过于夸张或不自然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提供实例,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实践来提高这一方面的能力。
另外,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也有一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动物笑谈》教案范文

《动物笑谈》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行为和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动物笑谈》这本书的基本信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写这样一本书。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经验。
3. 向学生介绍《动物笑谈》这本书的内容和作者。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写这样一本书,激发他们的思考。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和特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行为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行为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一些常见动物的行为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行为特点。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行为和特点的了解。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动物行为的特点和原因。
4.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第三章:动物的沟通和交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2. 培养学生对动物沟通和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一些常见动物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沟通和交流行为。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的沟通和交流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它们的行为。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沟通和交流的了解和经验。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动物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和特点。
4.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第四章:动物的适应和生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适应和生存策略。
2. 培养学生对动物适应和生存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一些常见动物的适应和生存策略。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的适应和生存行为。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的适应和生存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它们的行为。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适应和生存的了解和经验。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三篇】

【导语】我们栖息的地球是如此美好,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活的每个⾓落,让关爱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忧考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动物笑谈》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动物笑谈》教案⼀ 教学⽬标 1.感知故事情节,感受到科学⼯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的专业素养。
2.品味⽂章通俗易懂,⽽且⽣动活泼的诙谐语⾔的魅⼒。
3.从对于动物⾏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类⾃⾝⾏为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从对于动物⾏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中,感受⼈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类⾃⾝⾏为的思考。
2.练习⽤⽐较快的速度默读课⽂及评注的读书⽅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已具备⼀定的⼩说常识和⾃学能⼒,能⾃⼰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理解课⽂内容,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
本⽂内容⽣动、语⾔形象,学⽣很容易被其情节和语⾔所吸引,就是对⼩说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还需⽼师引导完成。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导⼊新课 同学们,我下⾯介绍⼀位⼈物,⼤家猜猜他是谁。
他是当今最杰出的博物学家之⼀。
研究对象是鸟类和鱼类,曾有⼈称他为现代的法布尔,因为他不仅像法布尔那样,⽤别具⼀格、魅⼒⼗⾜的语⾔提供了⼤量新事实和新发现,⽽且还在动物思维与⾏为的基础原则和理论⽅⾯做出了不⼩的贡献。
他是动物⾏为学的开⼭祖师,1973年诺贝尔⽣理或医学奖得主。
他向⼀般⼤众描述动物⾏为的⽣花妙笔,通俗有趣,流传最久,最为脍炙⼈⼝,被誉为所罗门王散落⼈间的“指环”。
康拉德•劳伦兹。
对,今天⽼师就和⼤家⼀起来学习康拉德•劳伦兹先⽣的《动物笑谈》,看他是如何与鸟成为好朋友的。
⼆、交流资料 同学们都查找了有关本课作家、作品等的资料,请在⼩组内互相交流。
(检查学⽣课前收集的资料,训练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也是⾃主获取知识的表现) 作者简介: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为学家,也是现代动物⾏为学的。
由于其对动物⾏为学研究⽅⾯开拓性的成就,曾获1973年诺贝尔⽣理或医学奖。
《动物笑谈》教案(精选15篇)

《动物笑谈》教案(精选15篇)《动物笑谈》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笑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笑谈》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批注,用学写批注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能流畅的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和语言特色的看法。
2.交流批注结果,对批注进行再批注,品味文章风趣幽默的语言。
3.在感受风趣幽默语言风格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研究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热情以及对动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默读文章,运用互评批注的方式,品味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形成表达完整的语段,并能够独立按要求做批注。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赏读评议法、读写结合的方法,完成教学。
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通过默读和评价批注来完成的。
2.在修改批注环节,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读写结合,形成完整语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预习交流同学们课下已经完成预习,读完文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件:我一个大男人,屈膝弯腰低头,爬在草地上得意的学鸭子叫,吓呆游客。
第二件:我发出如杀猪般嚎叫,唤回高空中的可可,四周的人脚下生根似的定在那里。
第三件:可可咬掉父亲身上的所有扣子,整齐排放,父亲抓住裤腰,大声咒骂。
第四件:可可把毛线团缠绕在柠檬树上,令家里来的客人惊诧不已。
(二)借助批注,理解内容1.以112页批注提示为例“写鹦鹉的调皮,仿佛是在写一个孩子,分明带有感情。
”借助批注,发现提示词(调皮、感情)。
2.回归文本,确定关联语句。
3.理解情感,形成新批注。
(三)评价批注,提升认识1.以107页批注为例:“逗笑”“怪诞不经”“疯子”,这位动物观察者会有怎样奇怪的行为?组内互评,完成批注内容。
2.组内探究,给课文的批注再追问出一个问题。
3.追问的问题交流,讲清楚追问的问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精选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教案(精选5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动物笑谈》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
过程与方法浏览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专注、忘我的研究精神和热爱动物的品质。
重点体会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品味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幽默效果。
自读法、合作交流法。
学生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劳伦兹及《所罗门王的指环》2.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多媒体。
1课时你喜欢小动物吗?其实动物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今天,让我们走近《动物笑谈》去感受一下作者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此理之感,从而体味生命的真谛。
1.解题:“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我与小凫和我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既有作者与它们相处的荒诞经历,又有小凫的可爱和大鹦鹉的“恶作剧”。
3.梳理课文结构,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
研究动物行为,常发生一些趣事。
第二部分(2-9):分写“我”进行小凫实验的趣事。
第三部分(10-19):分写“我”和可可的趣事。
1.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喜剧效果。
再读课文,请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部编本《动物笑谈》课教案

部编本《动物笑谈》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笑谈》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笑谈》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动物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1.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动物笑谈》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动物的趣味知识,增加互动。
共同讨论: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一部作品?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第二章:作者介绍2.1 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笑谈》的作者,掌握其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及文学成就。
通过作者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文学风格。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及文学风格。
共同讨论:作者的生平事迹对其创作有何影响?第三章:作品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动物笑谈》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动物笑谈》的艺术特色,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
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学生分享自己关注的动物形象及原因。
共同讨论:作品中哪个动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第四章:动物世界的趣味性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动物的趣味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动物世界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动物的趣味之处。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动物世界的趣味性素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动物趣味故事,增加互动。
共同讨论:为什么动物世界会有这么多趣味性?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第五章:课堂小结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动物笑谈》的理解。
动物笑谈集体备课教案

动物笑谈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动物的笑声1.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动物的笑声特点。
学习如何模仿动物的笑声。
1.2 教学内容:介绍几种常见动物的笑声特点,如狗、猫、鸟等。
通过视频或音频材料,让学生听不同动物的笑声。
教师示范如何模仿动物的笑声,并指导学生练习。
1.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研究其笑声特点。
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模仿所选动物的笑声。
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1.4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家中宠物的笑声特点,并尝试模仿。
第二章:动物的笑容2.1 学习目标: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笑容。
探讨动物笑容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观察动物的笑容,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分析不同动物笑容的意义,如狗的笑容表示友好,猫的笑容表示放松等。
2.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动物笑容,并描述其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动物笑容意义的理解。
2.4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动物,记录它们笑容的情况,并思考笑容对它们的意义。
第三章:动物的幽默行为3.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动物的幽默行为。
学习如何观察和解读动物的幽默行为。
3.2 教学内容:介绍几种常见动物的幽默行为,如玩耍、捉弄其他动物等。
分析动物幽默行为的原因和意义。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观察动物的幽默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动物幽默行为的解读和理解。
3.4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动物,记录它们幽默行为的情况,并思考这些行为的意义。
第四章:动物的社交行为4.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动物的社交行为。
学习如何观察和解读动物的社交行为。
4.2 教学内容:介绍几种常见动物的社交行为,如群居、互相梳理毛发等。
分析动物社交行为的原因和意义。
4.3 教学活动: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观察动物的社交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动物社交行为的解读和理解。
4.4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动物,记录它们社交行为的情况,并思考这些行为的意义。
部编本《动物笑谈》课教案

部编本《动物笑谈》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动物笑谈》,了解作者杨红樱及其作品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2.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生态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物笑谈》选自杨红樱作品,讲述了一群动物在森林里的生活故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故事中的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富有童趣,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 课文插图丰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生态保护意识。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难点1. 分析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故事中的乐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动物的行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乐趣。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5.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杨红樱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动物笑谈》,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魅力。
3.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自愿分享阅读《动物笑谈》的感悟和心得。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5. 分析动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七、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故事中的动物为什么会有笑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八、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动物笑谈集体备课教案

动物笑谈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动物笑谈》,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2)学会欣赏寓言故事,理解作品中所揭示的道理;(3)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2)通过分组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总结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观念;(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与人相处、团结合作;(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动物笑谈》是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寓言故事集,作者通过描绘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以幽默、生动的方式传达了深刻的道理。
2. 教学篇目:选取《动物笑谈》中的五个寓言故事进行教学,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寓言故事,理解作品中所揭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理解动物角色的象征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吸取教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动物笑谈》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感悟: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寓言故事,感受作品魅力,体会作品中所揭示的道理。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动物角色的象征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教训。
4. 分享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交流、探讨。
5. 朗读展示:学生选择喜欢的寓言故事进行朗读,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寓意所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一个寓言故事进行拓展阅读;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朗读展示的勇气和表现力。
动物笑谈教案优秀8篇

动物笑谈教案优秀8篇动物笑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默读课文,作文吧了解课文大意;2、有感情地朗读渴望,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情感,品味课文诙谐风趣的语言;3、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他通过本文传达的感情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1、研读课文精彩语段,学习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写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心动物、热爱动物的情感;2、感受本文作者对科学工作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建立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课文诙谐风趣的语言,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2、学习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场景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情感和思想。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预设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字词音形义;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解读题目方式一:同学们,你们都过那些描写小动物的文章,能给老师说一下吗?(《昆虫记》《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小战马》《海狼》等)我们小时候应该都读过一本法国的儿童文学作品《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真实地记录了蟋蟀、蝉等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无独有偶,进入初中阶段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动物笑谈》,感受一下鸭子鹦鹉等小动物的世界。
方式二: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所罗门王拥有一个神奇的戒指,只要他一戴上这个戒指,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
教师板书课题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大家齐读题目:动物笑谈。
2、师:笑谈,那肯定有引人发笑的情节了。
默读课文,说说可笑之处都表现在哪里?3、学生默读课文。
4、学生回答:学母鸭子叫带小水鸭,咬父亲衣服上的扣子等等。
5、师:这些可笑之处是围绕几钟动物写的?围绕这这些动物写了几件趣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6生:写了四件事:验证小水鸭凭声音认领母亲、学鸟;叫唤回试图远飞的大鹦鹉可可;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动物笑谈》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认识。
(2)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写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自学生字词,并进行组内交流。
3. 合作讨论:(1)组内讨论,总结文章大意。
(2)组间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讲解:(1)讲解生字词,突破重点难点。
(2)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特点。
5. 实践应用:(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动物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写作练习的创新程度。
5.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动物笑谈模板教案及反思

动物笑谈模板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动物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2)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动物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2)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动物特点和习性的理解和表达;(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幽默的动物笑谈表达。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动物笑谈图片、动物特点介绍资料;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3. 教学环境,教室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学生进行分组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动物笑谈,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乐观态度。
3. 学习新知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动物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狮子”、“大象”、“猴子”等,同时向学生介绍这些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让学生对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4. 拓展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编写动物笑谈,通过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幽默感。
5. 总结反思。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分组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动物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幽默感。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学生在分组活动中表现得较为 passivity,没有积极参与,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激励。
同时,学生对动物笑谈的创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我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导。
《动物笑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物行为的基本概念、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动物行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动物行为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关爱动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课文理解: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述,传递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3.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4.文章结构分析:探讨课文的总分总结构,学习作者如何组织材料,进行论证。
5.思想教育: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修辞手法的运用: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其在课文中的作用。
举例:讲解拟人修辞手法时,可以分析课文中“大象用鼻子轻轻摇曳着树叶”等句子,让学生理解拟人修辞在表达上的效果。
(4)文章结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学习总分总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举例:分析课文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总分总结构组织材料,进行论证。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深入理解:对于一些生字词,学生可能仅停留在表面记忆,难以深入理解其内涵。
解决方法:通过举例、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麻雀》、《松鼠》和《动物笑谈》三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动描写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分析动物形象,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生动描写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动物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一个动物形象。
-在挖掘文本深层含义时,可组织学生讨论《麻雀》中作者对麻雀的赞美背后所传达的对生命的尊重,帮助学生从表面意义深入到文章的核心思想。
-在把握情感态度时,可通过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物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动物笑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小动物,比如麻雀、松鼠?”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动物,思考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动物文化,尊重生命,关爱动物,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风貌。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课文的精彩描写,使学生能够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动物笑谈》教案范文

《动物笑谈》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笑谈》的背景和内容。
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笑谈》的作者和成书背景。
简要概述《动物笑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动物笑谈》的封面和简介。
引导学生谈论对动物的认知和印象。
提问学生对《动物笑谈》的期待和兴趣。
第二章:动物的种类和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的分类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分析各类动物的特点,如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类动物的图片和简介。
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动物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物分类游戏。
第三章:动物的行为和习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行为和习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的捕食、防御、繁殖等行为。
分析动物行为的适应意义和生物学价值。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动物行为的实例。
学生观察并分析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行为的看法。
第四章:动物的智慧和沟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智慧和沟通方式。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的智能表现,如解决问题、使用工具等。
分析动物的沟通方式,如声音、体态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动物智慧和沟通的实例。
学生观察并分析动物智慧和沟通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智慧和沟通的看法。
第五章: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对动物的重要性。
5.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PPT展示动物保护的实例和信息。
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的措施和法律法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参与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笑谈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三、检查预习
1.出示重点字词读音。
2.出示重点词语及解释。
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题为《动物笑谈》,文中写了哪些动物?作者与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全班交流。
3.教师归纳:作者写了小水鸭和黄冠大鹦鹉两种动物。
作者给小水鸭当妈妈,引发了一场笑话。
作者在与黄冠大鹦鹉“可可”相处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些有趣的事情:可可依恋主人;可可在车站与主人相遇,闹出大笑话;可可对作者父亲的恶作剧;可可给柠檬树缠毛线。
五、合作探究
分组研讨:
1.作者观察水鸭,与水鸭朝夕相处,发现了哪些规律?
师点拨:作者观察水鸭,发现小水鸭对母鸭的叫声特别敏感,只要能发出母鸭的叫声,它们就会信任、跟随发出母鸭叫声的代替物;代替物不能太高,必须符合小水鸭的视线高度;小水鸭对母亲十分依恋。
2.有人说,《所罗门王的指环》中的劳伦兹就像老顽童,可以一边学水鸭叫,一边带领一队小水鸭在草丛中满地爬。
读过课文,你对劳伦兹有了怎样的认识和评价?
师点拨:劳伦兹首先是一个细心严谨的科学家,于是才有了这般详细的记录和翔实的描写;他是一个极富爱心的人,否则他和小水鸭、鹦鹉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他像动物一样聪明可爱,因为他能容忍动物的本性,尽其所能地满足小水鸭的生存需求;他仁慈而又极富耐心,面对小水鸭“对母亲需索不休”,他的心便一下子软了下来;面对鹦鹉对他的依赖和“折磨”,他没有急躁和反感,他给了鹦鹉极大的自由,获得了鹦鹉对他的信任和依恋。
3.劳伦兹把小水鸭当作自己的孩子,把鹦鹉可可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是家庭成员。
在人类日渐远离乡土和蛙鸣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与其他动物相处呢?
师点拨: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劳伦兹这样与动物朝夕相处,成为专家。
但劳伦兹却用他的行
动告诉人们:人类绝不应因为日渐远离自然而变得冷漠。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儿女,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在地球上安定生活的权利,敬畏自然是人类正确的生存态度。
人类亲近自然,与其他动物友好相处,是地球健康生存的保证。
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不妄自尊大,不任意胡为,用心去尊重生命的神圣和权威,是人类的最佳选择。
六、品味语言
出示问题:
1.劳伦兹是如何做到与小水鸭亲密无间、情同一家的呢?哪些细节让你感动?
2.本文语言风趣幽默,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七、写法探究
作者在叙写自己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处处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发自内心地把动物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师点拨: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等)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化的写法,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作者把小水鸭和黄冠大鹦鹉写得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自己则是个宽厚仁慈的长者,让读者和他一起分享与动物相处的喜怒哀乐,并以此为幸福。
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人与动物应该是平等的,应和谐共处。
八、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举行读书交流会。
【板书设计】
动物笑谈{ 总写大家对“我”的认识——疯子
具体介绍“我”的“疯”{
与小凫的趣事
与“可可”的趣事{“可可”依恋“我”“我”成功呼唤“可可”“可可”的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