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桥面板车轮荷载分布宽度计算-刘永吉

合集下载

20m连续箱梁横向分布调整系数计算

20m连续箱梁横向分布调整系数计算
二、支点荷载分布宽度计算: 1、车轮在顶板的跨中处时: 汽车(取重车的轴重 140KN 的两排轮子)(取板的跨径 2.10 米): a=a1+2h+L/3=0.2+0.19*2+2.50/3=1.41m<2/3L=2/3*2.50=1.67m a=1.67m>1.4m 需考虑车轮分布有重叠 a=a1+2h+d+L/3=0.2+0.19*2+1.4+2.50/3=2.81m<2/3L+d=2/3*2.50+1.4=3.07m 取 a=3.07m 2、车轮在顶板的支承处时:
三、折线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板跨中处,综合考虑第二部分 1、3 项,偏保守取 a=2.93 q2*a=P,则:q1=P/a=140*2/2/2.93=47.8 2)板支承处 q2*a=P,则:q2=P/a=140/2/0.83=84.3 3)悬臂段处 a=a1+2h+2c=0.2+0.19*2+2*1.3 =3.18 m a=3.18m>1.4m 需考虑车轮分布有重叠
筑龙网
a=a1+2h+t=0.2+0.19*2+0.25=0.83m 3、车轮在顶板的支承附近时:距支点的距离为 x 时 a=a1+2h+t+2x=0.2+0.19*2+0.25+2x =(0.83+2x)m 4、车轮在悬臂段时:车轮着地尺寸的外缘,通过铺装层 45 度分布线的外边线距 支点外边缘的距离为 c 时 a=a1+2h+2c=0.2+0.19*2+2c=(0.58+2c)m 荷载分布宽度图示:
20m连续箱梁横向分布调整系数计算一计算参数车轮着地长度a102m宽度b106m一辆重车纵向长度d0314714128m铺装层厚度h019m板厚t025m取板的计算跨径l250

毕业设计箱梁计算书

毕业设计箱梁计算书

箱梁##1等高等宽连续箱梁
汇总计算书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2011年11月20日
公司名称:
1
计算资料
1.1 桥面布置
跨径布置:30 30 30 30 m
1.2
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
1.3 计算材料参数
2纵梁计算
2.1计算资料
汽车冲击系数表
2.1.1二期恒载
纵梁线形荷载表
2.2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全梁抗弯强度最值验算汇总表
Md Mud Md Mud
特征断面最小配筋率验算汇总表
2.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剪强度验算
2.4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特征断面混凝土应力验算汇总表
2.5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2.6钢束引伸量计算
第3号支座反力汇总表
31号横梁计算
3.1计算资料
3.2二期恒载
3.3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强度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全梁抗弯强度最值验算汇总表
Md Mud Md Mud
全梁最小配筋率最值汇总表
3.4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剪强度验算
3.5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混凝土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应力最值汇总表
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特征断面混凝土应力验算汇总表
持久状况标准效应组合预应力钢筋应力最值汇总表
3.6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3.7钢束引伸量计算
计算钢束示意图
3.8支座反力汇总
第1号支座反力汇总表
第3号支座反力汇总表。

行车道板(悬臂板)计算书

行车道板(悬臂板)计算书

行车道板(悬臂板)计算书计算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2 0 0 5年3月目录概况---------------------2一恒载效应-----------------2二活载效应-----------------3三荷载组合-----------------4四截面配筋计算---------------5五截面复核-----------------6六截面剪力验算---------------6七裂缝宽度验算---------------7八闽华护栏防撞计算-------------8九结论――――――――――――――――――10 概况: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定行图跨径:35m荷载:公路一级桥面宽度:0.5+ 12.0+ 0.5= 13m最不利断面:梁肋间距为2.7m,板净跨为2.5m 桥面铺装:9厘米沥青砼+ 8厘米C40砼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T梁上部结构断面图详见下图。

、恒载效应(1)成桥以后1悬臂板支点剪力:Mo = - (g1 g2 g3)L2 g4 (L 0.25)悬臂板支点剪力:QO= (g1 g2 g3) L g4g1:沥青层的自重g2 : C40砼的自重g3:结构层的自重g4 :栏杆的自重1Mo = © g2 g3)L2g4(L0.25)1=—(g1 g2 g3)L2g4(L0.25)1=-(0.09 1 2420.08125(0.15 0.3) 25 2)12 7.6 (1 0.25)2 1=10.59KN*mQo= © g2 g3)L g4(0.15 0.3) 25=(0.09 24 0.08 25 ) 1 7.62 1=17.39KN悬臂板恒载效应如下:支点断面恒载弯矩为:M sg M。

10.59KN *m支点断面恒载剪力为:Q sg Q。

混凝土桥面板的计算

混凝土桥面板的计算

混凝土桥面板的计算--kg
断面中箱室的布置
1)悬臂长度是调节桥面板横向受力一个比较讲究的控制。
2)大跨度桥梁箱室尽量做大一些,小跨度箱室最好不要超过6m,翼 缘长度不要超过4m;大跨度桥梁,跨度大,纵向计算需要的顶底板 厚度均需求大,同时剪力滞效应对应跨度大后折减相对于小跨度要小, 那么当然配置的箱室宽度也要大一些,才能同顶板厚度相匹配;大跨 度桥梁腹板占全桥混凝土方量比值很大,采用较大的箱室布置减小腹 板道数是合理的,同时也是减小恒载效应增大跨度,更经济。大跨度 16m以下均可采用单箱单室断面。Βιβλιοθήκη 混凝土桥面板的计算--kg
纵向单向板
混凝土桥面板的计算--kg
混凝土检算—纵向单向板
预制板纵向3m,横向15.2m, 大跨度组合梁,桥梁全宽36m, 假如设计横向单向板横向跨度 过大,为减小板厚采用纵向单 向板,横梁间距为混凝土桥面 板跨度。
混凝土桥面板的计算--kg
混凝土检算—纵向单向板 第一体系为主梁体系计算,类似于常规的π形梁受力,吊杆间距为主梁的跨度。 第二体系计算: 建立隔板间距的多跨连续梁受力模型,进行车辆荷载在模型中加载 桥面板可以取值1m板条(横向1m板条),计算车轮荷载的分布宽度(横向分布宽 度),区别于横向单向板,纵向单向板计算要采用车辆荷载全车纵向加载,纵向跑 动;而横向单向板只是车辆荷载中重轴加载,横向跑动。
•大跨度箱梁断面,箱室宽度应该 增大一点减小悬臂长度
混凝土桥面板的计算--kg
断面中箱室的布置
4)景观的考虑,悬臂长度要与箱室宽度通过景观断面协调,一般在 箱室宽度达到2.5倍时耐看。
不同的箱室宽度悬臂比值,不同
的断面景观效果,显而易见,中
间箱室相对较美观,满足2.4倍。 现浇箱梁结构由于是整体固结断

桥面板荷载分布宽度计算

桥面板荷载分布宽度计算
板跨方向 平行于板跨方向车轮着 地尺寸b1 垂直于板跨方向车轮着 地尺寸a1(m) 铺装厚度h(m) 板厚t(m) 两肋净距 两肋中心距离 计算跨径l(m) 轮距d
整体单向板 横向 0.6 0.2 0 0.2 3.1 3.55 3.3 1.4
平行于板跨方向荷载分布宽度 荷载分布宽度b=b1+2*h 0.6
垂直于板跨方向荷载分布宽度 跨中 单轮a=a1+2*h+l/3≥ 2*l/3 多轮a=a1+2*h+d+l/3≥ 2*l/3+d 最后a a=a1+2*h +t 支承
2.2
0.4
3.6 3.6
悬臂板 垂直于悬臂板跨径 的车轮着地尺寸a1 平行于悬臂板跨径 的车轮着地尺寸b1
0.2 0.6
平行于悬臂板跨径 单轮 多轮 车轮中心距腹板外 横向分布 的车轮着地尺寸外 a=a1+2*h a=a1+2*h 最后a 模型x 缘距离(m) 系数 缘,扩散后c +2*c +2*c+d 2.5 2.8 5.8 7.2 7.2 38.88889 -0.5 1.6 1.9 4 5.4 5.4 51.85185 0.4 1.2 1.5 3.2 4.6 4.6 60.86957 0.8 0.8 0.4 0 程序算法 平行于悬臂板跨径 单轮 多轮 车轮中心距腹板外 横向分布 的车轮着地尺寸外 a=a1+2*h a=a1+2*h 最后a 模型x 缘距离(m) 系数 缘,扩散后c +2*c +2*c+d 2 2 4.2 5.6 5.6 50 1.6 1.2 0.8 0.4 0 1.6 1.2 0.8 0.4 0 3.4 2.6 1.8 1 0.2 4.8 4 3.2 0 0 4.8 58.33333 4 3.2 1 0.2 70 87.5 140 700 1.1 0.7 0.3 2.4 1.6 0.8 3.8 3 0 3.8 73.68421 3 93.33333 0.8 175 1.2 1.6 2

京沪箱梁模板计算书

京沪箱梁模板计算书

箱梁模板计算书京沪高速铁路32米箱梁模板采用钢板面和钢框架结构设计,桥模板按《铁路混泥土工程施工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要求进行设计和计算。

1.载荷计算(1)新浇混泥土的侧压力(F1)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数据,新浇混泥土容量rc=26KN/m3,浇注速度v=1.5m/h,入模温度T=20 0C依据混泥土有效压头计算公式:v/T≤0.035时,h=0.22+24.9 v/Tv/T≥0.035时,h=1.53+3.8 v/T现v/T=1.5/20=0.075,则有效压头h=1.815m考虑可能的外加剂最大影响,取系数 1.2,则混泥土计算侧压力标准值F1=1.2×26×1.815=56.63 KN/ m2=56.63×10-3 N/mm2(2)倾倒混泥土产生的侧压力(F2)当采用泵送混泥土浇注时,侧压力取6 KN/m2并乘以活载荷分项系数1.4。

所以F2=1.4×6=8.4KN/ m2(3)侧压力合计(F3)v/TF3= F1+ F2=56.63+8.4=65.03KN/ m2模板强度验算考虑新浇注混泥土侧压力与倾倒混泥土时产生的荷载,即F3值。

模板刚度验算考虑新浇注混泥土侧压力,即F3值。

2.侧模计算(1)设计模板的形式与用料计算用板块为假设的最不利板块。

其中面板为8mm厚钢板;模板下角竖肋为间距300mm的10mm筋板;模板其他部分为单向板,横肋为间距300mm的[10#;背楞为[18#双槽钢;对拉杆水平间距最大2000mm;(2)板面、与面板直接焊接的横肋、背楞的强度与刚度的计算:上述构件均为受弯构件,与板面直接焊接的横肋是板面的支承边;背楞作为横肋的支座;对拉栓及销轴作为背楞的支座。

2.1钢面板、横肋、背楞和桁架计算2.1.1钢面板计算钢面板与横肋采用断续焊焊接成整体后,把钢面板当作单向板计算。

行车道板计算

行车道板计算

行车道板计算考虑到主梁翼缘板内钢筋是连续的,故行车道板可按悬臂板(边梁)和两端固结的连续板(中梁)两种情况来计算。

(一)悬臂板荷载效应计算由于宽跨比大于2,故按单向板计算,悬臂长度为1.3m1,永久作用(1) 主梁架设完毕时桥面板可看成70cm 长的单向悬臂板,计算图式如下计算悬臂根部一期永久作用效应为:弯矩:).(02.15.02511.021317.025115.021221m kN M g -=⨯⨯⨯⨯⨯-⨯⨯⨯⨯-= 剪力:)(25.35.02511.0217.025115.021kN V g =⨯⨯⨯⨯+⨯⨯⨯= (2)成桥后桥面现浇部分完成后,施工二期永久作用,此时桥面板可看成净跨为1.3m 的悬臂单向板,其中:).(75.325115.01m kN g =⨯⨯=,为现浇部分悬臂板自重:kN P 52.1=,为人行栏重力,计算二期永久作用效应如下:弯矩:).(04.4)125.03.1(52.1)6.0213.1(6.075.32m kN M g -=-⨯-⨯-⨯⨯-= 剪力:).(77.352.16.075.32m kN V g =+⨯=(3)总永久作用效应综上所述,悬臂根部永久作用效应为:弯矩:).(06.504.402.1m kN M g -=--=剪力:).(02.777.375.32m kN V g =+=2,可变作用在边梁悬臂板处,只作用有人群,计算图式为弯矩:).(22.19.03212m kN M r -=⨯⨯-= 剪力:)(7.29.03kN V g =⨯=3.承载能力极限壮态作用基本组合按《桥规》4.1.6条:).(44.7)22.18.04.106.52.1(8.04.12.1m kN M M M r g d =⨯⨯+⨯-=⨯⨯+= kN V V V r g d 45.11)22.18.04.102.72.1(8.04.12.1=⨯⨯+⨯-=⨯⨯+=(三)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对于梁肋间的行车道板,在桥面现浇部分完成后,行车道板实质上是一个支承在一系列弹性支承上的多跨连续板,实际受力很复杂。

桥面板、横梁计算

桥面板、横梁计算

(一) 活载内力1. 汽车-20级产生的内力将加重车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用力为P=130kN,轮压分布宽度如图2-4-1所示。

由《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查得,汽车-20级加重车后轮的着地长度a 2=0.2m ,宽度b 2=0.6m ,则得到板上荷载压力面的边长为a 1=a 2+2H=0.2+2×(0.05+0.04+0.01+0.1)=0.6mb 1=b 2+2H=0.6+2×(0.05+0.04+0.01+0.1)=1.0m 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a=a 1+2'b =0.6+2×0.7=2.0ma 1、b 1—垂直于板跨及顺板跨方向车轮通过铺装层后分布于板顶的尺寸; a 2、b 2—垂直于板跨及顺板跨方向车轮的着地尺寸;'b —集中荷载通过铺装层分布于板顶的宽度外缘至腹板边的距离; H —铺装层厚度。

冲击系数为(1+μ)=1.2666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M sp =-(1+μ))4(410b l aP -=-1.2666×)40.17.0(0.24130-⨯=-9.26kN.m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Q sp =(1+μ)aP 4=1.2666×0.24130⨯=20.58kN 2.挂车-100产生的内力图2-4-2 挂车-100的计算图式(单位:m )挂车-100的轴重为P=250kN ,着地长度2a =0.2m 和宽度b 2=0.5m 。

车轮在板上的布置及其压力分布图形如图2-4-2所示,则a 1=a 2+2H=0.2+2×(0.05+0.04+0.01+0.1)=0.6mb 1=b 2+2H=0.5+2×(0.05+0.04+0.01+0.1)=0.9m铰缝处纵向2个车轮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为: a=a 1+d+2'b =0.6+1.2+2×0.7=3.2m d —外轮的中距悬臂根部处的车轮尚有宽度为c 的部分轮压作用: c='b b --9.0(21)=)7.09.0(29.0--=0.25m 轮压面c ×a 1上的荷载对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为: 'a =a 1+2c=0.6+2×0.25=1.1m轮压面c ×a 1上的荷载并非对称于铰缝轴线,为简化计算,这里还是偏安全的按悬臂梁来计算内力。

35+35+45+35+35m钢箱梁计算书

35+35+45+35+35m钢箱梁计算书

钢箱梁计算书(2)1.结构特点上部结构采用5孔一联钢箱梁结构,桥跨布置为(35+35+45+35+35)=185m,桥面宽度为25m,单箱多室截面,道路中心线处梁高2000mm,箱宽25m。

横隔梁的布置间距为2.0m。

钢材材质为Q345C。

钢箱梁顶面设1.5%双向横坡。

桥面铺装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和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层,桥面铺装层总厚度为8cm。

另设8cm钢筋砼层。

采用混凝土防撞护栏。

2.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

3.箱梁顶板板厚的确定钢箱梁的顶板板厚对全桥的经济指标影响较大,根据目前钢箱梁的设计经验和实际汽车荷载超重的影响,箱梁顶板板厚宜取14mm。

4.箱梁标准段截面5.纵肋设计横肋布置间距a=2000mm顶板纵肋布置间距b=300mm城-A车辆前轮着地宽度2g=0.25m,分布宽度:0.25+0.08*2=0.41 m城-A车辆后轮着地宽度2g=0.6m,分布宽度:0.6+0.08*2=0.76 m5.1纵肋截面几何特性1)桥面板有效宽度的确定关于桥面板的有效计算宽度,参考日本道路桥示方书的规定进行计算。

纵肋等效跨度L=0.6a=1200mm, b/2L=0.125λ=(1.06-3.2(b/2L)+4.5(b/2L)2)*b=219.1mm, 取有效宽度为210mm。

2)截面几何特性计算纵肋板件组成:1-210x14(桥面板),1-90x10(下翼缘),1-156x8(腹板)A=50.88 cm2I= 2399.5 cm4Yc=12.2 cm (距下翼缘)Wt=413.7 cm3;Wb=196.7 cm35.2纵肋内力计算1)作用于纵肋上的恒载a)纵肋自重q1=21.48*1e-4*7.85e3*1.1=18.5 kg/mb)钢桥面板自重q2=0.014*b*7.85e3=38.5 kg/mc)桥面铺装(厚8cm)q3=0.08*b*2.4e3=67.2 kg/md)砼桥面板(厚8cm)q4=0.08*b*2.6e3=72.8 kg/me)恒载合计∑q=197.0 kg/m2)汽车冲击系数(1+μ)=1+0.4=1.43)作用于纵肋上的活载纵肋反力计算图式(尺寸单位:mm)采用Midas/Civil程序计算纵肋荷载横向分配值,后轮:在0.76m宽度内布1.0 t/m的均布力时,计算得到纵肋的最大反力为0.367 t。

桥面板计算讲演稿

桥面板计算讲演稿

• 鉴于行车道板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影 响的因素比较多,因此要精确计算板的 内力是有一定困难的。通常我们采用简 便的近似方法进行计算。对于弯矩先算 出一个跨度相同的简支板的跨中弯矩 M。,然后再根据实验及理论分析的数 据加以修正。弯矩修正系数可视板厚t与 梁肋高度h的比值来选用。
• 当t/h<1/4时(即主梁抗扭能力大 者)。 • 跨中弯矩 • 支点弯矩 M=+0.5M0 M=-0.7M0 (4-2)
b1 P M Ap =-(1+µ) ( l0 4a 4
每米板宽的恒载弯矩为:
)
(4-7)
M Ag
1 2 = − gl 0 2
注意,此处 l 0 为铰接双悬臂板的净跨径.。 最后,悬臂根部一米板宽的最大弯矩为: M A =M Ap +M Ag (4-9)
悬臂根部的剪力可以偏安全地按一般悬臂板的 图式来计算,
桥面板计算
桥面板计算图式 车轮的荷载分布 桥面板有效工作宽度
桥面板计算图式
车轮荷载在板上的分布
荷载分布宽度
荷载分布强度
• (一)单向板
板的有效工作宽度
上式我们就定义为板的有效工作宽度,或荷载有效分布宽度,以 此板宽来承受车轮荷载产生的总弯矩,既满足了弯矩最大值的 要求,计算起来也较方便。
比较上图可得以下四点结论
计算单向板的支点剪力时, 可不考虑板和主梁的 弹性固结作用, 此时荷载必须尽量靠近梁肋边缘 布置。 考虑了相应的有效工作宽度后, 每米板宽 承受的分布荷载。 对于跨径内只有一个车轮荷载 的情况,支点剪力 Q 支 的计算公式为:
gl 0 Q支= +(1+µ)(A 1 y 1 +A 2 y 2 ) 2
b1 b1 p = −(1 + µ ) • pb1 (l 0 − ) = −(1 + µ ) • • (l 0 − ) 2 2a 2

大石水道特大桥主桥横向计算书

大石水道特大桥主桥横向计算书

大石水道特大桥主桥箱梁横向计算书一.设计资料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桥梁宽度:2×(0.5+15.25+0.5)m=2×16.25m,中缝0.5m,全宽33.0m 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 01-2003《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材料设计参数:箱梁C55混凝土:Фs15.2mm低松弛钢绞线HRB335钢筋:精轧钢筋JL32:横向预应力为3φS15.2,间距50cm;横向普通钢筋为顶顶板上层采用φ16,下层采用φ20,底板上、下层均采用φ20,间距15cm;腹板竖向粗钢筋为JL32,间距50cm。

二.桥面板分布宽度的计算1.板的计算跨径:按《桥规》第4.1.2条L=L0+t=710+28=738(cm)<L+b=755(cm)L—板的净跨径;t—板的厚度;b—梁肋宽度因此,板的计算跨径为738(cm)。

2.汽车车轮在单向板上的分布宽度计算数据:a1、b1—垂直于板跨和平行于板跨方向的车轮着地尺寸,本计算为中后轮的着地尺寸,a1=20cm,b1=60cm;h--铺装层厚度,h=10cm;d—多个车轮时外轮之间的中距;c—平行于悬臂板跨径的车轮着地尺寸的外缘,通过铺装层45o分布线的外边线至腹板外边缘的距离。

按《桥规》第4.1.3条①平行于板跨方向b=b1+2h=60+2×10=80(cm)②垂直于板跨方向a.车轮在板跨的中间处对于一个车轮荷载a=a1+2h+L/3=20+2×10+738/3=286(cm)但不小于2L/3=2×738/3=492(cm)因此,分布宽度为492(cm)b.对于几个相同车轮荷载,分布宽度有重叠a=a1+2h+d+L/3=20+2×10+140+738/3=426(cm)但不小于2L/3+d=2×783/3+140=632(cm)因此,分布宽度为632(cm)c.车轮在板的支承处a=a1+2h+t=20+2×10+28=68(cm)d.车轮在板的支承附近(距支承边缘xcm)23P1= P4=140/4.32=32.41(kN/m)第二组P1=140×34/80/2.08+140×46/80/3.26=52.76(kN/m)P2=140×30/80/6.02+140×50/80/6.32=22.57(kN/m)P3=140/6.32=22.15(kN/m)P4=140×10/80/6.32+140×70/80/5.62=24.57(kN/m)P5=140×56/80/3.36+140×24/80/2.12=48.98(kN/m)P 6=140/4.3=32.56(kN/m)②悬臂第三组P1=140/8.85=15.82(kN/m)P2=140/5.25=26.67 (kN/m)P3=140/2×42.5/80/1.25=29.75(kN/m)P4对悬臂根部无影响,不计入。

钢箱梁—40+60+40 钢箱梁计算书

钢箱梁—40+60+40 钢箱梁计算书

1 设计要点1.1 总体设计达连坝大桥主桥为钢箱连续梁桥,跨径组合为(40+60+40)m,全长140m。

1.2 主桥上部结构设计概况(1)结构布置主桥为(40+60+40)m三跨钢箱连续梁桥,全长140m。

边中跨比为0.667。

桥梁横断面布置为:(0.5m防撞墙)+(14.75m车行道)+(0.5m防撞墙)=单幅桥总宽15.75m (2)钢箱梁主梁方案主梁采用等截面钢箱梁,单箱五室断面,桥面宽15.75m,箱宽12.0m,悬臂长1.925m。

主梁中心高度2.4m,高跨比1/25。

1.3 主桥下部结构设计概况见施工图纸。

1.4 主要材料(1)混凝土C15:承台基础垫层C30:过渡墩承台、防撞栏、桩基、主墩墩身、过渡墩墩身及盖梁C40:支座垫石(2)钢材主体结构采用Q345qD;附属结构采用Q235B;(3)支座主墩:LQZ3000GD、LQZ3000DX、LQZ3000SX;过渡墩:LQZ1500DX、LQZ1500SX;(4)伸缩缝伸缩缝:D160型伸缩缝。

2 计算依据2.1设计规范及参考资料(1)执行规范:《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2)参考规范及文献资料:《日本道路桥示方书·同解说》《钢桥、混凝土桥及结合桥》BS5400 (1978~1982)《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现代钢桥》(上册)(吴冲主编 2006年4月)《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2.2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

模板-箱梁模板(碗扣式)计算书

模板-箱梁模板(碗扣式)计算书

箱梁模板(碗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造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222、《建造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2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24、《建造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225、《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17-2022一、工程属性箱梁断面图 二、构造参数底板下支撑小梁布置方式 垂直于箱梁断面 横梁和腹板底的小梁间距l 2(mm) 150 箱室底的小梁间距l 3(mm) 250 翼缘板底的小梁间距l4(mm) 250标高调节层小梁是否设置 否 可调顶托内主梁根数n2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ζ0.5立杆纵向间距l a (mm)600箱梁类型 B(mm) D(mm) F(mm) H(mm) 四室梁 950 1250 350 150 A(mm) C(mm) E(mm) G(mm) I(mm) 4500 1750 250 1850 1450700 1100 2000300 500 250K(mm) M(mm) O(mm)J(mm) L(mm) N(mm)支架立杆步数 9次序 横杆挨次间距hi(mm)1350 2 1200 3 1200 4 1200 5 1200 6 1200 7 1200 81200 9600横梁和腹板下立杆横向间距l b (mm) 600 箱室下的立杆横向间距l c (mm) 900 翼缘板下的立杆横向间距l d (mm) 900 模板支架搭设的高度H(m) 13.5 立杆计算步距h(mm) 1200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a(mm)250斜杆或者剪刀撑设置剪刀撑符合《规 范》 JGJ166-2022设 置要求箱梁外侧防护栏杆高度Hm(mm) 1200脚手架安全等级I 级箱梁模板支架剖面图 三、荷载参数风荷载参数:浙江 0.3杭州市C 类(有密集建造群 市区)0.6513.50.196省份 地区地面粗糙度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高度(m) 单榀模板支架μst基本风压ω0(kN/m 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 数μz风荷载体型系数μ s 风荷载标准值 ωk (kN/m 2)ωk =ω0μz μst =0.038新浇筑混凝土、钢筋自重标准值模板及支撑梁(楞)等自重标准值G 1k (kN/m 3)25.5G 2k (kN/m 2)其它可能产生的荷载标准值0.75支架杆系自重标准值G 3k (kN/m)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0.15 G 4k (kN/m 2)0.4Q 1k (kN/m 2)4取单位宽度面板进行计算,即将面板看做一 扁梁 ,梁宽b=1000mm ,则其: 截面惯性矩I=bt 3/12=1000×153/12=281250mm 4 截面反抗矩W=bt 2/6=1000×152/6=37500mm 31、横梁和腹板底的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设计值:活载控制效应组合:q 1=1.1×[1.2b(G 1k h 0+G 2k +G 4k )+1.4bQ 1k ]=1. 1×[1.2×1×(25.5×1.7+0.75+0.4)+1.4×1×4]=64 .9kN/mh 0--验算位置处混凝土高度(m)恒载控制效应组合:q 2=1.1×[1.35b(G 1k h 0+G 2k +G 4k )+1.4×0.7bQ 1k ]=1.1×[1.35×1×(25.5×1.7+0.75+0.4)+1.4×0 .7×1×4]=70.395kN/m取两者较大值q=max[q 1 ,q 2]=max[64.9,70.395]=70.395 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设计值:q ˊ=b(G 1k h 0+G 2k +G 4k )=1×(25.5×1.7+0.75+0.4)=44.5kN/m计算简图如下: l=150mm面板类型复合木纤维板 厚度t(mm) 15 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15 弹性模量E(N/mm 2) 6000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 2)1.6计算方式简支梁整体模板支架μstw 支架外侧模板μ s四、面板计算ωfk =ω0μz μstw =0.371 ωmk =ω0μz μ s =0. 1951.90411)、抗弯强度验算M=0. 125ql 2 =0.125×70.395×0.152=0.198kN · mσ=M/W=0. 198×106/37500=5.28N/mm 2≤f=15N/mm 2 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V=0.5ql =0.5×70.395×0. 15=5.28kNτ=3V/(2bt)=3×5.28×103/(2×1000×15)=0.528N/mm 2≤f v =1.6 N/mm 2 满足要求! 3)、挠度变形验算 ω=5qˊl 4/(384EI)=5×44.5×1504/(384×6000×281250)=0. 174mm≤[ω]=l/400=150/400=0.375mm满足要求! 2、箱室底的面板同上计算过程 ,h 0=0.6m ,l =l 3=250mm3、翼缘板底的面板同上, h 0(平均厚度)=0.475m ,l =l 4=250mm项次 抗弯强度验算 抗剪强度验算 挠度变形验算 验算值 σ=5.013N/mm 2 τ=0.3N/mm 2ω=0.4mm允许值f =15N/mm 2f v =1.6N/mm 2[ω]=l/400=250/400=0.625mm项次 抗弯强度验算 抗剪强度验算 挠度变形验算 验算值 σ=6N/mm 2 τ=0.359N/mm 2 ω=0.496mm允许值f =15N/mm 2f v =1.6N/mm 2[ω]=l/400=250/400=0.625mm 结论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符合要求五、小梁计算小梁材质及类型 截面惯性矩I(cm 4) 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 2) 1201、横梁和腹板底的小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设计值:活载控制效应组合:q 1=1.1×[1.2b(G 1k h 0+G 2k +G 4k )+1.4bQ 1k ]=1. 1×[1.2×0.15×(25.5×1.7+0.75+0.4)+1.4×0.15 ×4]=9.735kN/mh 0--验算位置处混凝土高度(m)恒载控制效应组合:q 2=1.1×[1.35b(G 1k h 0+G 2k +G 4k )+1.4×0.7bQ 1k ]=1.1×[1.35×0. 15×(25.5×1.7+0.75+0.4)+1.4 ×0.7×0.15×4]=10.559kN/m取两者较大值q=max[q 1 ,q 2]=max[9.735,10.559]=10.559 kN/m 因此, q 静=1.1×[1.35b(G 1k h 0+G 2k +G 4k )]=1. 1×[1.35×0. 15×(25.5×1.7+0.75+0.4)]=9.912kN/mq 活=1.1×1.4×0.7bQ 1k =1.1×1.4×0.7×0.15×4=0.647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设计值:qˊ=b(G 1k h 0+G 2k +G 4k )=0.15×(25.5×1.7+0.75+0.4)=6.675kN/m计算简图如下: l=l a =600mm计算截面类型 截面反抗矩W(cm 3) 弹性模量E(N/mm 2) 计算方式10号槽钢 39.7 206000 三等跨梁槽钢 198.3 205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结论1)抗弯强度验算M =0. 1q l 2+0. 117q l 2=0. 1×9.912×0.62+0. 117×0.647×0.62=0.384kN · m静 活σ=M/W=0.384×106/(39.7×103)=9.673N/mm 2≤f=205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变形验算 ω=0.677qˊl 4/(100EI)=0.677×6.675×6004/(100×206000×1983000)=0.014mm≤[ω]=l/400=600/400=1.5mm满足要求!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小梁传递最大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1=1.1q 静l+1.2q 活l=1.1×9.912×0.6+1.2×0.647×0.6=7.008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ˊmax1=1. 1qˊl =1. 1×6.675×0.6=4.405kN2、箱室底的小梁同上计算过程 ,h 0=0.6m ,b =l 3=250mm项次 抗弯强度验算 挠度变形验算验算值 σ=6.675N/mm 2 ω=0.009mm允许值 f =205N/mm 2 [ω]=l/400=600/400=1.5mm 结论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3、翼缘板底的小梁同上, h 0(平均厚度)=0.475m ,b =l 4=250mm项次 抗弯强度验算 挠度变形验算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R max2=4.807kN , R ˊmax2=2.714kN / /最大支座反力计算验算值允许值结论六、主梁计算σ=5.617N/mm2f=205N/mm2符合要求ω=0.007mm[ω]=l/400=600/400=1.5mm符合要求R max3=4.026kN,Rˊmax3=2. 189kN//主梁材质及类型槽钢计算截面类型10号槽钢截面惯性矩I(cm4) 198.3 截面反抗矩W(cm3) 39.7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弹性模量E(N/mm2) 2060001、横梁和腹板底主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p =ζ Rmax1=0.5×7.008=3.504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pˊ =ζRˊmax1=0.5×4.405=2.203kN横梁底立杆的跨数为2、1、2跨,腹板底立杆的跨数有3跨,按三等跨计算小梁计算简图如下,l =lb=600mm1)抗弯强度验算M=0.788kN · mσ=M/W=0.788×106/(39.7×103)=19.849N/mm 2≤f=205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变形验算ω=0.031mm ≤[ω]=l/400=600/400=1.5mm 满足要求!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横梁和腹板底主梁传递给可调顶托的最大支座反力: R max4=15.33kN /ζ=15.33/0.5=30.66kN2、箱室底主梁同上计算过程, p =ζR max2=0.5×4.807=2.404kN ,p =ζRˊmax2=0.5×2.714=1.357kN ,l c =900mm ,按二等跨 计算。

桥面板计算

桥面板计算

桥面板计算一、中板计算箱梁顶板跨中厚度为0.3m,两腹板间板净距为5m,腹板宽度为0.5m,箱梁腹板处承托尺寸为0.6m ><0.2m。

1 .恒载内力取1m板宽计算将承托面积摊于桥面板上,则计算板厚t=30+60X 20/500=32.4cm ;桥面板每延米自重为:g i=0.324 1 >26=8.424kN/m ;每延米桥面铺装荷载为:g2=0.1 M >23=2.3k N/m ;所以:2 g= gi +g 2=8.424+2.3=10.724 N/m ;(1) 计算恒载弯矩弯矩计算跨径L=min(L 0+t, L 0+t,} =min{5+0.3,5+0.5}=5.3m ;故M sg=1/8gL2=1/8 M0.724 5.32=37.655kN.m。

(2) 计算恒载剪力剪力计算跨径L= L 0=5.0m;故Q sg=1/2gL =1/2 10.724 5.0=26.81kN。

2. 活载内力取1m板宽计算采用城A级车辆荷载,车轮着地宽度为b0X ap=0.6 0.25m;平行于板方向的分布宽度:b=b 0+2h =0.6+2 0.1=0.8m。

当单个车轮作用在跨中桥面板时,垂直板跨径方向的荷载分布宽度为:a= a0+2h+L/3 =0.25+2 0.1+5.3/3=2.217m<2L/3=3.533m ;取a= 3.533m,因为a>1.2,且a<3.6m,故2、3轮的荷载分布宽度发生重叠。

则a= a0+2h+L/3+d= 0.25+2 0.1+5.3/3+1.2=3.417m<2L/3+d=4.733m ;取a=4.733m。

侦顷N心m孙先判别两种情况下的最不利情况:对4轮,p=100/(3.533 0;8)=35.38kN/m 2;对2、3轮,p=140/(4.733 0;8)=36.97kN/m 2;可得出2、3轮重叠时的车轮作用情况最不利。

钢箱梁—40+60+40钢箱梁计算书

钢箱梁—40+60+40钢箱梁计算书
x= 1
fy= 345
b/t 106.7
[b/t] 340.2
钢箱梁腹板局部稳定
b=2350mm
t=16mm
a=1500mm
E=210Gpa
ν=0.3
MPaMPa9.03-47.66.68
1,,
.15)1500/2350(434.5)/(434.522abk
BS5400 (1978~1982)
(上册)(吴冲 主编 2006年4月)
( 征求意见稿)
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
2)设计荷载:公路-I级。
3)设计基准期:100年。
4)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5)环境类别:I类。
6)主桥纵断面:-1.5%纵坡。
7)桥梁宽度:单幅桥宽15.75m,单幅行车道净宽14.75m。
MPa) 规范 限值 是否 满足 最大拉 最大压 最大拉 最大压
70.5 58.5 66.2 210 是 30.9 120 是
主梁刚度
主梁
位移 方向 位移值δ(cm) δ/L(计算值) δ/L (规范限值)
主跨 竖向 5.73 1/1047 1/500
竖向 2.24 1/1785 1/500
第二体系
U肋下翼缘最大拉应力
7478MPa
1)计算假定:结构横隔板间距为3.0m,箱梁腹板间距为3.2m。将U形纵肋简化为支承于主
将顶板切开,不计顶板的剪切刚度。考虑到纵肋处顶板剪力滞影响,顶板
BS5400及《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征求意见
3.0m多跨的单根U形纵肋及相
L= 3000 mm
、冲击系数:按自振频率选取;

桥面板计算(城市荷载)

桥面板计算(城市荷载)
板的净跨径 支点板厚 跨中板厚 支点加胁长度 梁肋宽度 输入 梁肋高度 数据 铺装层厚度 铺装层材料 设计荷载 垂直板跨方向多个车轮时的轮距 垂直板跨方向车轮着地尺寸 顺板跨方向车轮着地尺寸 计算跨径 恒载 自重及恒载密度 计算 自重恒载简支弯矩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 垂直板跨方向分布宽度 顺板跨方向分布宽度 城市 板支点处的分布宽度 汽车 荷载 计算一个车轮的分布宽度 计算二个车轮的分布宽度 板跨中的分布宽度 汽车荷载简支弯矩 荷载组合(简支弯矩) 设计 支点 弯矩 跨中
137.63 68.815
0.15625 2199.12
m m m m b m h m H m (0=沥青混凝土;1=水泥混凝土) (0=城-A;1=城-B) d m a2 m b2 m L m L0 t t0 Mq 1+μ a1=a2+2H b1=b2+2H a01 a02 az1 az2 az MQC 1.2Mq+1.4MQC m m m m m m m kN-m kN-m kN-m kN-m kN/m kN-m
5.2 0.45 0.25 0.80 0.40 1.60 0.15 水泥混凝土 城-A 1.2 0.25 0.6 5.45 10.734 39.85 1.400 0.55 0.9 1.817 1.508 3.633 2.417 2.417 97.78 184.71 -129.30 92.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宜兴单向板计算

行车道板计算

行车道板计算

(一) 行车道板计算考虑到主梁翼缘板接缝处沿纵向全长设置连接钢筋,故行车道板可按两端固结和中间铰接的板计算。

1, 结构自重及内力(按纵向1m 宽的板条计算) (1)每延米板上的结构自重g桥面铺装层自重:g 1=217.0065.0+×1×25=2.9375(KN/M )T 梁翼板自重:g 2=222.012.0+×1×26=4.42(KM/M )g=∑g i =7.3575(KN/M) (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M 恒=-21×7.3575×0.812=-2.41(KN/M )Q 恒=g ×l 0=7.3575×0.81=5.96(KN ) 2, 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域绞缝轴上,如图1-1,后轴作用力为P=140KN ,轮压分布宽度见图1-2,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a 2=0.2m ,宽度为b 2=0.6m ,则: a 1=a 2+2H=0.200×0.11=0.42(m ) b 1=b 2+2H=0.6+2×0.11=0.82(m )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a=a 1+d+2l 0=0.42+1.4+2×0.81=3.44(m ) 犹豫这事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T 梁的翼板上故冲击系数取1+υ=1.3 作用域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M 活=-(1+υ)ap 42(l 0-4b1)=-(1.3×3.44×4140×2)(0.81-482.0)=-16.0012kn ·m作用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Q 活=(1+υ)ap 42=1.3×3.44×4140×2=26.45kn3,内力组合承载能力极限内力组合计算: 基本组合:M 总=1.2M 恒+1.4M 活=1.2×(-2.41)+1.4×(16)=-25.29(kn ·m ) Q 总=1.2Q 恒+1.4Q 活=1.2×5.96+1.4×26.45=44.18(kn ) (二)主梁计算 1,恒载强度及内力假定桥面构造各部分重力平均分配给各跟主梁分担,以此计算作用于主梁的每延米恒载强度,计算见表1-3,1-4结构自重集度计算表1-33, 活载内力(1) 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① 荷载位于支点时,按杠杆原理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厚 左侧腹板厚 净跨径 右侧腹板厚 计算跨径 1/3计算跨径 2/3计算跨径 单个车轮在板的跨径中部时a 多个车轮在板的跨径中部时a 最终计算的荷载分布宽度
n1+n3)/2;当为整体板时,l=n2+t
必须小于等于1.4否则属于多个车轮重 叠情况
2h)+d+l/3≥d+2l/3
中处的顶板厚;
t
板厚 支承处 桥面板支 承处及支 承附近处 支承处最终计算的荷载分布宽度 板厚 距支点x处 支承附近处 支承附近处最终计算的荷载分布 宽度 车轮外边缘到腹板外边缘的距离 最终计算荷载分布宽度 悬臂处 说明:
0.25 a=(a1+2h)+t 0.570 0.25 0.5 a=(a1+2h)+t+2x 1.570 0.375 1.79 说明:
a=(a1+2h)+t x
=(a1+2h)+t+2x
0~(I17-I21)/2];
c
c=(a1+2h)+2(x+0.6/2+h)
的距离;
行于悬臂板跨径方向荷载公布宽度计算
b=b1+2h 0.72
直于悬臂板跨径方向荷载公布宽度计算
0.27 0.5 2.5 0.5 2.77 0.923 1.847 1.243 2.643 1.847
公式说明
车轮着 地与铺 装层参 数值 垂直于悬臂板跨径方向的车辆着地 尺寸 平行于悬臂板跨径方向的车辆着地 尺寸 铺装层厚度 车轮距 板厚 左侧腹板厚 净跨径 右侧腹板厚 桥面板 跨中 计算跨径 单个车轮在板的跨径中部时 多个车轮在板的跨径中部时 a1 b1 h d t n1 n2 n3 当为简支板时:l=n2+(n1+n3)/2;当为整体板#43;2h)+l/3≥2l/3且a必须小于等于1.4否则属于多个车轮重 叠情况 a=(a1+2h)+d+l/3≥d+2l/3
说明:剪力计算取净跨径;t为箱梁跨中处的顶板厚;
板厚 支承处 桥面板 支承处 及支承 附近处 距支点
t a=(a1+2h)+t x
支承附近处
a=(a1+2h)+t+2x
说明:t为箱梁跨中处的顶板厚,x的范围为[0~(I17-I21)/2];
车轮外边缘到腹板外边缘的距离 荷载分布宽度 悬臂处
c a=(a1+2h)+2c=(a1+2h)+2(x+0.6/2+h)
说明:x为车轮中心到腹板外边缘的距离;
0.2 0.6 0.06 1.4 t n1 n2 n3 桥面板跨 中 荷载公布宽度 荷载公布宽度
平行于悬臂板跨径方向荷载公布宽度计算
重直于悬臂板跨径方向荷载公布宽度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