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了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2 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3 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二章:物质构成与分类2.1 原子和分子了解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分子的概念和特性2.2 离子与化合物学习离子的形成和性质掌握化合物的组成和分类2.3 物质的分类了解物质的分类体系掌握不同类型物质的特征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1 物质的性质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和表现3.2 物质的变化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和条件3.3 物质的制备和应用学习常见物质的制备方法了解物质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第四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4.1 有机物的概念与特点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物的命名和结构4.2 有机反应与合成学习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条件掌握有机合成的方法和策略4.3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有机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第五章:化学与社会发展5.1 化学与能源了解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掌握常见能源的分类和利用5.2 化学与材料学习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掌握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5.3 化学与环境保护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掌握化学污染的防治和可持续发展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第六章:碳及其化合物6.1 碳的单质了解碳的单质形态,如金刚石和石墨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如燃烧和还原性6.2 碳的氧化物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碳的氧化反应和化学平衡6.3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了解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和反应掌握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溶解性和转化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7.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7.2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学习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7.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合成和催化中的应用第八章:金属及其化合物8.1 金属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方法8.2 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学习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反应掌握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8.3 金属的盐和合金了解金属的盐和合金的性质和应用掌握金属的盐的溶解和沉淀反应第九章:有机合成材料9.1 塑料了解塑料的合成原理和性质掌握塑料的应用和回收方法9.2 合成纤维学习合成纤维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掌握合成纤维的应用和鉴别方法9.3 合成橡胶了解合成橡胶的制备和性质掌握合成橡胶的应用和特点第十章:化学与生命科学10.1 糖类和脂肪了解糖类和脂肪的分类、性质和作用掌握糖类和脂肪的代谢过程10.2 蛋白质和核酸学习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掌握核酸的组成、结构和功能10.3 化学物质与健康了解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掌握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和防护措施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第十一章:化学与自然资源11.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11.2 矿物与岩石学习矿物的特征和分类掌握岩石的形成和变化11.3 金属的提取与冶炼了解金属的提取和冶炼方法掌握金属的提炼和精炼技术第十二章:化学与日常生活12.1 食物与营养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掌握合理膳食的原则和方法12.2 药物与健康学习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注意事项12.3 日用品与化学了解日用品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掌握日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第十三章:化学与工农业生产13.1 农业与化学了解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掌握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13.2 工业与化学学习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掌握化学工业的基本原理和流程13.3 化学与环境保护了解化学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化学污染的防治和环境保护的方法第十四章:化学实验技能14.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14.2 实验设计与评价学习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实验结果的评价和分析技巧14.3 实验安全与应急处理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实验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第十五章:化学与科学技术发展15.1 化学与新能源了解新能源的概念和种类掌握化学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作用15.2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习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在新型材料研制中的应用15.3 化学与信息技术了解化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影响掌握化学物质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2 化学方程式1.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二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2.1 空气与氧气2.2 水的净化与软化2.3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第三章:碳和碳的氧化物3.1 碳的单质3.2 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3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第四章:金属和金属材料4.1 金属的性质和分类4.2 金属的冶炼和提纯4.3 金属的应用和保护第五章:溶液的组成和浓度5.1 溶液的基本概念5.2 溶液的配制5.3 溶液的浓度和稀释第六章:酸碱和盐6.1 酸和碱的概念及分类6.2 酸碱中和反应6.3 盐的性质和分类第七章:化学反应的奥秘7.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7.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条件7.3 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第八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8.1 有机物的概念和分类8.2 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8.3 有机物的燃烧和反应第九章:生活中的化学9.1 饮食与化学9.2 健康与化学9.3 环境与化学第十章:化学实验技能10.1 实验基本操作10.2 常见仪器的使用10.3 实验安全与防护第十一章:化学与能源11.1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11.2 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11.3 化学电源和电池技术第十二章:化学与材料12.1 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12.2 陶瓷和玻璃材料的性质和应用12.3 塑料和合成纤维的性质和应用第十三章:化学与信息技术13.1 化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13.2 化学信息学和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13.3 纳米技术与化学第十四章:化学与生命科学14.1 生物大分子与生命过程14.2 药物化学与药物设计14.3 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第十五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5.1 化学与环境友好型技术15.2 绿色化学和清洁生产15.3 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重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化学方程式,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1: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目的:认知目的: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情感目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导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构造、用处与制法的根底自然学科。

它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故在学习时,因注意实验的操作及观察观察的内容:主要是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等;变化过程中的现象〔例如发光、发热,火焰的颜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变化后生成的气体的颜色、状态等;P.S.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实验1: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点燃前:红色固体,燃烧时:黄色火焰,放出热量,蜡烛熔化为液体,有局部蜡油凝固,有少量黑烟生成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白瓷板上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烟”:能被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迅速参加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火焰后:产生白烟实验2: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橡皮塞蹦出实验解释:经酒精灯加热后温度升高,使火柴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的`气体压强急速增大,将塞子弹出实验3: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实验实验现象:有特殊气味,葡萄糖、砂糖灼烧后变黄,变黑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化学变化:通常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如蜡烛燃烧等;〔2〕化学变化的特征,或者说,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就是有新物质产生举例:石墨在高温高压,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俗称钻石〕,该过程是化学变化石墨、金刚石经点燃,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化学反响的现象:一般会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特别注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精编版)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精编版)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第一章空气氧第一节空气(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 1.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

3.疑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原理。

4.解决办法: (1)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学生对空气及其成分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边讲解、边实验、边引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而得出结论。

(3)以投影或录象的形式讲述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介绍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或由学生搜集、讲述一些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或组织学生对当地有关的企业所造成环境污染做一调查了解,以培养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常识。

(4)至于实验中为什么以红磷做燃料,而不用碳、铁、硫等,待学习完氧气的化学性质就会解决。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

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这一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初中化学中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

本节介绍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最为熟悉的空气,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气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一个引子。

为了分散重点,本节就可以介绍几种元素的符号,如o(氧)、n(氮)等。

(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1.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有燃烧现象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加热碱式碳酸铜。

3.描述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小结]:观察、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 (1)光、焰、色; (2)放出热量; (3)生成物的色、味、态。

[提问引入]: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不过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提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提问这是空气的性质),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共同组成的。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史;2.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3.了解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4.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量化关系,例如质量、体积和浓度等概念。

教学重难点1.化学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史2.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3.化学实验中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4.化学实验中的量化关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一、化学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史1.给学生讲述化学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史,并给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2.引导学生理解质量、体积和浓度等概念;3.让学生能够区分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

二、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1.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并学会使用基本的安全设备;2.教导学生正确的实验室行为,例如遵守实验室规定、实验室防护措施等;3.解释化学品安全标志,教学生正确的化学品储存方式和处理方法。

三、化学实验中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1.为学生介绍和演示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2.引导学生学习常用实验器材和仪器的标志,比如试管、分液漏斗、比重瓶等;3.回答学生对实验器材和仪器使用方法的疑问。

四、化学实验中的量化关系1.为学生介绍如何量化化学实验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量化关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给学生讲解质量、体积和浓度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并解答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问。

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生动地展示化学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并让学生操作实验器材和仪器;2.制定化学实验报告和小测试的形式进行评估;3.考察学生对于化学计算方法和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的熟练度。

总结本章教学以化学实验为主线,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史、化学实验室基本安全知识、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化学实验中的量化关系。

通过课堂实践和实验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学科,并提高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为后续的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化学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1.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认识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基本粒子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1.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特征第二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掌握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了解主族元素与过渡元素的性质2.2 化学键与化合物的类型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与特点掌握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2.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第三章:物质的分类与反应3.1 物质的分类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无机物与有机物等基本概念掌握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的分类与特点3.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点3.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与规则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技巧第四章:物质与能量的变化4.1 燃烧反应与能源了解燃烧反应的类型与特点认识燃料的分类与能源利用4.2 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4.3 酸碱反应与中和反应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中和反应的类型与应用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5.1 烃类化合物认识烷烃、烯烃和炔烃等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掌握烃类化合物的命名与分类5.2 醇类化合物了解醇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掌握醇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5.3 醚类化合物认识醚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了解醚类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六章:碳及其化合物6.1 碳的单质了解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与性质掌握碳的化学性质6.2 碳的氧化物认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结构与性质掌握碳的氧化物的应用6.3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了解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结构与性质掌握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转化第七章:金属与金属化合物7.1 金属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金属的活动性序列7.2 金属的氧化物认识金属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掌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与反应7.3 盐类的水解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与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应用第八章:有机合成材料8.1 塑料了解塑料的组成与性质掌握塑料的应用与回收8.2 合成纤维认识合成纤维的种类与性质了解合成纤维的应用8.3 合成橡胶了解合成橡胶的组成与性质掌握合成橡胶的应用第九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9.1 蛋白质了解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掌握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与作用9.2 脂肪认识脂肪的组成与性质了解脂肪的食物来源与作用9.3 碳水化合物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掌握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作用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10.1 清洁剂了解清洁剂的种类与作用原理掌握清洁剂的使用方法10.2 燃料认识燃料的种类与性质了解燃料的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10.3 药物了解药物的组成与作用原理掌握药物的正确使用与保存方法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十一章:空气与水资源11.1 空气的成分与性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掌握空气的性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1.2 氧气的制备与用途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与方法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应用11.3 水资源及其保护认识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第十二章:溶液与浓度12.1 溶液的概念与性质理解溶液的组成、特点及表示方法掌握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12.2 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学习溶液稀释与浓缩的方法和计算了解溶液稀释与浓缩在生产中的应用12.3 溶液的分离与提纯掌握溶液过滤、蒸馏等分离方法学习溶液提纯的原理与操作第十三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13.1 原电池原理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与应用掌握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3.2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认识金属腐蚀的类型与原因学习金属腐蚀的防止方法13.3 电解质与电极反应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与分类掌握电极反应的类型及应用第十四章:化学实验技能14.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14.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与原则了解实验方案的评价标准与方法14.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表达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与技巧第十五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5.1 化学与环境保护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责任掌握化学污染的防治方法15.2 化学与资源利用学习化学在资源利用中的作用与方法了解化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策略15.3 化学与人类健康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学习化学在保障人类健康中的作用与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1. 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2024年初三化学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大全

2024年初三化学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大全

2024年初三化学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物质变化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1.化学的定义和作用。

2.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难点1.物质变化的判断。

2.化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2.知识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教师讲解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

教师阐述化学的作用: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

3.物质变化的判断教师通过举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引导学生学会判断物质变化类型。

学生分组讨论,判断给出的物质变化实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师演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3.列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讲解化学的定义和作用时,尽量使用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在物质变化的判断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4.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环节,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课件:包含化学的定义、作用、研究对象、物质变化的判断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内容。

2.实验器材:用于演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器材。

七、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对化学的定义、作用和研究对象有清晰的认识。

2.学生能熟练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

3.学生能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4.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化学Unit1全单元教案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化学Unit1全单元教案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化学Unit1全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化学基本概念1. 介绍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讲解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4. 探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第二课时:化学实验1. 研究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

2. 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溶解实验、燃烧实验等。

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反应产物的性质和变化。

第三课时:化学探索1. 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小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 探索化学反应的条件和速率。

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规律。

教学方法1. 演讲讲解:通过清晰简明的语言和图示,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索精神。

3. 讨论分析: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促进他们的思维发散和合作交流。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基本操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参考资料1.《人教新目标九年级化学教材》2. 化学实验教材和指导书3. 相关化学学术文献和网站资源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

2. 实施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学生的安全。

最新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

最新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1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学习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基本要领,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实验。

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学法指导:1.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2.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航: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以及对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和化学原理,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什么是科学探究呢?在生日晚会上,停电时我们都用过蜡烛,你还记得蜡烛燃烧是什么样子?点着之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参考课本P12进行家庭实验: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说明蜡烛_______溶于水,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

(2)点燃蜡烛后可观察到其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层。

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以看到最先碳化的是火柴梗__________,说明火焰各层中________的温度。

所以我们在用蜡烛火焰加热物体时,应用它的_______进行加热。

(3)熄灭蜡烛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 ____。

二、课堂探讨: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观察顺序: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2、提出问题:蜡烛越来越短生成了什么物质?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3、提出问题:蜡烛熄灭后白烟是什么成份?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4、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那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去学习化学?三、课堂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A.水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水D.灰烬( )2.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3.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该气体是: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能力闯关]4、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观察到烧杯内壁上_____________产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翻转,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__ 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 _____。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优秀6篇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优秀6篇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优秀6篇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常见仪器及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

2、过程与体验:通过观看幻灯片,使学生体验到实验过程,经动手操作领悟出实验技能。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探究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常见药品的取用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基本实验技能,将依据操作技能形成原理:积累原形动作知识,铺垫模范动作基础,完成整合动作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合作练习法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仪器药匙、烧杯、坩埚钳、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橡皮管、导气管、镊子、蒸发皿等<二>药品的取用1、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注意事项: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准确送到试管的底部,以防洒落或粘到试管壁上。

2、块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块状药品容易打碎仪器,取用时必须严格安要求操做,防止打碎实验仪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液体药品的'取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粗略取用;一种准确取用,粗略取用时打开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手心、瓶口相互紧靠。

准确取用时一般用量筒(或移液管),首先粗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使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齐平。

4、胶头滴管和托盘天平的使用:(1)胶头滴管使用一般专管专用,垂直滴加。

且与试管口齐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先调平,药品放置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加取,顺序是先大后小。

<三>、练习提高。

<四>小结:1、常用的实验仪器使用2、固体药品的取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4、胶头滴管的使用和托盘天平的使用。

<五>作业:配套练习:填空题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2.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5篇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1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范文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范文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范文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1《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投影仪及相关图片、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时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那么判断溶液的浓或稀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二、新课教学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生:喜欢。

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生纷纷议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生:盐份多,浓度大。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别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别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生:通过品尝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

师:但是在实验室,由于很多试剂有毒,根本不能通过品尝来判断浓度大小。

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定义与特点了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化学的基本特点和实验方法1.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基本概念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物质的性质1.3 原子和分子了解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性质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1 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物质的分类2.2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化学反应的计算2.3 物质的制取与验证学习物质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掌握物质的验证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第三章: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3.1 有机物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物的分类方法和有机物的性质3.2 糖类与脂肪了解糖类和脂肪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糖类和脂肪的分类和应用3.3 蛋白质与核酸了解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性质掌握蛋白质和核酸的功能和应用第四章:化学与社会4.1 化学与能源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应用4.2 化学与材料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化学在材料制备和应用中的作用4.3 化学与环境保护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掌握化学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应用第五章:化学实验技能5.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实验操作的安全和注意事项5.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实验方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5.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学习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第六章:物质的量与粒子6.1 物质的量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学习物质的量的单位和计算方法6.2 粒子学习粒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粒子的性质和粒子的化学反应第七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7.1 化学方程式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反应类型7.2 化学计量学习化学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八章:酸碱盐与氧化物8.1 酸碱盐的概念与性质学习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酸碱盐的化学反应和分类8.2 氧化物的概念与性质学习氧化物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氧化物的化学反应和分类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9.1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9.2 化学平衡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第十章:有机合成与有机化合物10.1 有机合成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和原理掌握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和应用10.2 有机化合物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物质的量与粒子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应用是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第一章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第一章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第一章教案标题:《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第一章》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教学难点: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2.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教学准备:1. 教材:《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章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实验器材:试剂、试管、烧杯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化学实验视频,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了解化学吗?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如化学元素、化学分子、化学反应等。

2.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并帮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针对练习题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为什么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如何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挖掘更多关于化学的知识。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

实验操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节课需要加强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第一章:化学实验与实验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的基本流程。

2.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守则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的基本流程。

2. 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守则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实验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化学实验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2.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的基本流程和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3.实验操作演示(30分钟)老师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演示,并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4.学生动手实验(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指定的化学实验。

同时,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5.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2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化学实验内容的理解。

6.实验检查和安全总结(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室安全进行检查,同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总结,并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练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以示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六、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化学实验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实验操作演示:通过老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教案
1.预测:1-a 如果铜片上附着的黑色物质是烟灰,则很容易抹去;
1-b 如果把铜片加热,而火焰没有与铜片接触,则金属将不会变黑。
2.假设:铜片变黑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预测2 若把铜片放在没有空气或没有氧气的试管里加热,铜片的颜色将不变。
实验与事实
【实验1-11】验证假设与预测1-a的实验:用洁净干布擦一擦已冷却的铜片黑色部分。
3.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了解常用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方法
在本节的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结合实物,对一些常用的仪器做简单的介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学法指导:讲解化学实验的要求以及安全知识,介绍常用化学仪器及其使用方法,练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常用的操作。
[讲 述]上述变化过程中,有的只发生物质形状或状态的变化,有的物质的形状和状态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检 查]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
[观察活动]【实验1-5】 火柴梗燃烧
燃烧前:火柴梗
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有发光发热现象。
燃烧后:黑色物质
【实验1-6】 镁条燃烧
现象:黑色不能被擦掉
结论:预测1-a错误
【实验1-12】验证假设与预测1-b的实验:铜片在敞口试管中加热(火焰不与铜片接触)
现象:铜片变黑
结论:预测1-b错误
【实验1-13】验证假设与预测2的实验:用酒精灯对着放在有塞试管内的铜片左端加热,变黑后逐渐向右移动,直至铜片不再变黑。此时,将火焰移至铜片最右端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2023年秋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

2023年秋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

2023年秋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全册)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
1.1 化学的定义与分类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化学分类。

通过案例教学、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化学有初步了解。

1.2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让学生了解物质在化学中的作用以及化学反应时物质的变化。

第二章化学的实验基础
2.1 实验室安全及实验基本操作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

2.2 常规性实验
本节主要介绍常见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让学生逐渐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第三章空气与氧气
3.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3.2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氧气的制取方法和主要性质,让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运用。

第四章碱、酸与盐
4.1 酸和碱的基本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和区分酸、碱和盐。

4.2 酸、碱和盐的常见实验
本节主要介绍酸、碱和盐的常见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酸、碱和盐的特性和区别。

第五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5.1 金属的基本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金属的基本性质、特性和用途。

5.2 金属在化合物中的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金属在化合物中的应用,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属的重要性和作用。

总结
本书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掌握,让学生在化学学科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化学第1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第1章教学设计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社会生活与化学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观察身边的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现象,能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描述(了解)。

2.初步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练习用化学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2.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的习惯。

3.练习提出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1.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化学学习的内容教学课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

[讲述]1.家里的塑料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3.食品中的添加剂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5.药箱里的药品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讲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些就是化学科学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习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常用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化学,去研究自然世界。

[板书]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生活处处有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探究的方法1.2 物质的变化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辩证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两种变化的异同、区别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用具白纸、装有某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镁条、碳酸氢钠固体、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试管、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第一课时②教学过程[观察活动]请一位同学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用装有另一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提出问题]1.白纸上是否已用什么化学药液写下了隐形字?2.喷雾器里装的是什么化学药品?3.两种化学药品接触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使白纸上显出字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开始,学习这门有趣而又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课。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全套)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章空气§1-1 空气【教学目的】1.介绍科学家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发现空气成分,使学生了解发现空气成分的科学家。

2.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

3.初步了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难点】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用具】水槽、钟罩、燃烧匙、红磷、酒精灯、火柴、橡皮塞【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空气是地球上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每天都在空气的氛围中生活,它是既看不到踪影也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人们长期把空气看做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空气究竟是哪些物质组成的呢?演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随着大量白烟的产生,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结论:被消耗了1/5体积气体是空气中的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所以,在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的1/5。

一、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代表1.制得氧气,瑞典化学家舍勒,英国化学家普得斯特里。

2.发现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十九世纪末,经过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空气中除了氧气、氮气外,还含有氦、氖、氩、氪、氙等惰性气体。

二、空气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三、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止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使一些有害气体和烟尘进入空气,使空气受到污染。

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的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连绵不断。

污染的空气给人类和自然都造成很大的危害。

随着今天工业的发展,防治和控制大气污染,为人类生活提供清洁的的空气,是关系到保护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在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小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少量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1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n(B)在公式c(B)=中V(B)(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5)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2.辨析比较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选择容量瓶必须指明规格,其规格应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等。

如果不等,应选择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如配制500mL1mol·L-1的NaCl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若需要480mL上述溶液,因无480mL容量瓶,也选择500mL容量瓶,配500mL溶液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应按配制500mL溶液计算。

(2)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是否漏液方法是: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紧玻璃塞,用手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按住瓶底倒转容量瓶,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塞处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无液体渗出,将其放正,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转观察。

(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加热,也不能久贮溶液。

(4)配制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
(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注法。(一倒二向三紧挨),一定量的液体可用量筒取用。
三、物质的溶解
1.少量固体的溶解(振荡溶解)手臂不动、手腕甩动
2.较多量固体的溶解(搅拌溶解)
四、物质的加热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2.给试管中固体加热
五、仪器的洗涤
1.洗涤时,先洗容器的外壁,后洗内壁。
课时
总第3课时
二次备课
课题
1.3物质的变化
1.在没有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这个观察活动可以用淀粉溶液事先在白纸上写下字,用一个小喷壶里面装上碘酒,喷上以后会显蓝色(现象不是特别明显)
2.在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时要多举几个例子,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3.本节课开始出现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规范的化学语言,并会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
[讲述]1.家里的塑料
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
3.食品中的添加剂
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
5.药箱里的药品
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
[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
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
2.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外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无成股水流下。
作业布置
书写并记忆常用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以及药品的取用规则。
板书设计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1,参观实验室
2,练习实验基本操
3,实验室安全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和实验仪器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化学实验仪器能够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课的不足在于实验仪器不是很齐全,但本节课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手段
讲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观察活动]请一位同学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用装有另一种无色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提出问题]1.白纸上是否已用什么化学药液写下了隐形字?
2.喷雾器里装的是什么化学药品?
3.两种化学药品接触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使白纸上显出字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开始,学习这门有趣而又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课。
[讲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些就是化学科学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习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常用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化学,去研究自然世界。
作业布置
基础训练1.1身边的化学课后巩固部分
板书设计
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生活处处有化学)
3.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了解常用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方法
在本节的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结合实物,对一些常用的仪器做简单的介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法指导:讲解化学实验的要求以及安全知识,介绍常用化学仪器及其使用方法,练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常用的操作。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物理变化,了解物理变化的主要现象和判断方法。
2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和判断方法。
3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观察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活动,尽量把一些实验教与学生完成。
[观察活动]变化1火柴梗被折断
现象:火柴梗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2水的三态变化
现象:水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3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
现象: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二、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
(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学习化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时
总第2课时
二次备课
课题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1.必须让学生掌握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而烧杯和锥形瓶要放在石棉网上才能加热。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有内容。
4感受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教学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教学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感知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化学的用处,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好愉悦的学习情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物质产生联想。
2.给学生补充“用火柴棒检验酒精灯的火燃温度”实验,根据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得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玻璃仪器洗涤时,洗净的标准时什么,这是常考内容。
4.这节课附加让学生开始记元素周期表中前二十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化学实验的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课时
总第1课时
二次备课
课题
1.1身边的化学
1.认识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热情。
2.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习化学做好准备。
3.可以在本节课最后添加几个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选择题,让学生体会一下生活中的化学。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注意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手段
讲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用于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