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变迁中的涵化和整合
文化人类学的复习重点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大纲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文化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轨迹,了解文化概念与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各个不同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主张;同时,批评地吸收各派的理论方法,注重国外理论对国内学者学术成果的影响,即外国的理论如何应用中国的研究实践,从而,达到对理论方法的掌握。
第一章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要点:1、什么是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
2、什么是文化。
3、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4、该学科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5、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研究社会文化的部分叫文化人类学,研究体质的部分叫体质人类学。
文化是渗透有人类意识的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这里的意识指:人类为生存长期同自然同社会斗争的经验积累)。
人类不同人群的交往始于人类社会的早期,但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和欧洲烈强以掠夺财富的活动分不开。
“殖民地人的管理和教育”、制定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不同族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生存与发展)服务,都离不开人类学理论的应用。
社会学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行为的一门学问,而这些关系与行为背后的指导因素却是一系列的文化观念。
两门学科是对人类生存系统“软环境”的不同侧面的研究。
一个注重具体的行为(社会学),一个注重抽象的理念(文化人类学)。
第二章进化论在人类学的地位教学要点:1、文化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4、进化论对人类学的主要贡献。
5、各个学界对进化论的评批观点。
6、进化论对我国学界的影响及建国以来的建树。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
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的影响,人类学学科本身思想脉络的影响及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是文化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论语言接触、文化认同与涵化变迁——从“洋味儿”汉语说起
论语言接触、文化认同与涵化变迁——从“洋味儿”汉语说起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洋味儿”汉语这种受到深层影响的表达方式的出现便是社会进步,中外语言的频繁接触,文化变迁、整合涵化的必然结果。
“洋味儿”汉语,目前还无法对其在汉语语言功能上的利弊给出定论。
但是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为了历史悠久的汉语,必须在中外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让汉语在对中外交流和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同时免受负面影响;为了汉语所负载的文化繁荣,必须在中外文化接触的过程中保持清醒、明智选择,既不盲目认同外来文化,又能鉴别吸收那些优秀先进的文化营养成分,使其为我所用。
关键词:“洋味儿”汉语;语言接触;文化认同;涵化爱丁堡应用语言学教授夸德尔曾给文化下了经典定义:“一个社区诸成员有着共同的政治或伦理观念,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对解释世界的方式、客观现象如何分类和赋予这种分类以何种意义有着类同的认识。
各社区有一共同历史,并对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有着共同概念,即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
他们也对干活、穿衣、吃饭、结婚、信仰、子女教育的正确与错误方式有共同观念。
所有这一切就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各社会文化。
”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语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存在,它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
一、“洋味儿”汉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言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
频繁地对外交流,人们学习外语的热情高涨不退,万千新鲜事物的不断涌入,媒体的空前发达使得信息传播更为直接等等的这一切,推动了五四运动以来汉语接受英语影响的又一高峰期的到来,“洋味儿”汉语的出现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1.“洋味儿”一提起外语影响,最容易联想到的是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
如“咖啡”、“坦克”、“啤酒”、“卡车”、“冰激凌”、“足球”、“鸡尾酒会”、“激光”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单个语词颇具“洋味儿”,但我们认为这仅是词语音译、意译或是半音半译后产生的附属“味儿”,故不在此文所探讨范围内。
从涵化视角审视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传统文化的变迁-最新资料
从涵化视角审视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传统文化的变迁一、引言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的文化。
无论是传统物质的、精神的还是制度的文化,都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它是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亮点,由于民族旅游具有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里需求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涌向民族旅游地进行旅游观光和体验。
又由于民俗旅游业“投资少、内容多、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经济效益高、创汇收入多”等特点,各级政府纷纷将民俗旅游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此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变迁。
如何看待和对待正在进行中的文化变迁?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二、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传统文化变迁状况文化变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赋予了这个概念不同的含义。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文化的任何方面所发生的任何变迁,它既包括物质文化的变迁和非物质文化的变迁,也包括文化特质、文化特质从等文化内容的变迁和文化结构的变迁。
[1] (92)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在现存的古羌寨中,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最具有典型性,据史料记载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 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羌寨,是羌族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之地,被誉为“世界羌文化遗址”、“羌族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理县政府在1996 年把桃坪羌寨作为发展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2003 年又提出建立以桃坪羌寨为起点的藏羌文化走廊,并把桃坪羌寨新区建设成为融羌族传统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全新旅游集镇。
由于民俗旅游的的发展,桃坪羌寨原有的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被逐渐瓦解,传统落后的经济观念被改变,当地居民树立起了现代商品经济意识,这无疑对桃坪羌寨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中国文化的生成与整合
中国文化的生成与整合
中国文化的生成与整合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国文化的生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华夏文明。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群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包括语言文字、礼仪制度、农耕技术等。
这些文化元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并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其次,中国文化的整合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流与融合中实现的。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朝代和统治者,他们不仅传承和发展了已有的文化,还吸收了周边地区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加以融合。
例如,汉朝时期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唐朝时期受到了中亚和西亚文化的影响,元朝时期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
这些外来文化的融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此外,中国文化的整合还与宗教和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宗教和哲学体系,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道教等。
这些宗教和哲学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演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
最后,中国的地理和民族多样性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整合。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巨大,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些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的生成与整合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涉及到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哲学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文化变迁
定义:1.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2.文化变迁可以分为无意识的变迁和有意识的变迁,后者又包括主动变迁、指导性变迁和强制变迁三种类型。
基本模式:一个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其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引发新的需要。
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
文化变迁的模式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
机制结果:文化变迁的主要机制为创新、传播和涵化。
1.创新,通常包括发现和发明两种。
2.传播。
对传播的界定;依传播形式的不同而分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刺激传播三类;采借时的选择;文化传播的整合过程。
3.涵化。
涵化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接受、适应(同化或融合)、抗拒。
4.文化变迁与进化。
"一般进化"和"特殊进化"。
社会人类学家能够亲历和体验的文化变迁结果通常是涵化,而不是属于抽象层次上的或"长时段"的"一般进化"。
文化的变迁是随社会的变迁而变迁的。
从文化内部因素来看,文化的接触和传播、新的发明和发现、价值观的冲突等是变迁的主要原因。
从文化的外部条件来看,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变动、人口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等是变迁的主要原因。
所谓文化变迁,指的是文化的跳跃性发展,或文化的突发性变化。
从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来讲,文化变迁是一个渐行不息的长程,既有对传统的粹取与摈弃,又有对外来文化的批判与吸收。
影响原因: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一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
当环境发生变化,社会成员以新的方式对此作出反应时,便开始发生变迁,而这种方式被这一民族的有足够数量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它的特点以后,就可以认为文化已发生了变迁。
文化变迁的借用具有选择性。
人们并不是完全接受他们面前的所有东西,对接受一方来说能用的;适应性较强的。
结合中国文化史,论述文化变迁的原因,进程及结果。
结合中国文化史,论述文化变迁的原因,进程及结果。
答:文化变迁的主要机制包括创新、传播、涵化。
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观念模式的改变总是引发文化的变迁。
文化的变迁是一个长时期的、适应性的、多线性的变化过程,是从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开始,进而促发文化内部的持续改变,最终使得社会趋于新的均衡状态。
20世纪以来,国际舞台上涌现出大量的新兴民族国家,而西方的殖民霸权式微,使得世界上众多民族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各民族为捍卫其自身利益而高举的旗帜。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文化民族主义也会走向极端,成为民族冲突的背景和缘由。
因民族文化冲突而引发的世界民族问题热点,已给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启迪和警示,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文化在中国现代化中的涵化与精神
文化在中国现代化中的涵化与精神
《文化在中国现代化中的涵化与精神》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正在经历着涵化和精神的重塑。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礼仪习俗。
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经历着涵化,融入到现代社会和生活中去。
比如,中国的传统医学、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化形式,都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这种涵化让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提供了精神支撑。
与此同时,现代化也要求中国文化进行精神的更新和重塑。
随着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都在发生着变化。
在这种变革中,中国的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精神的重塑,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比如,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相融合,形成新的道德准则;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培养出新时代的人才。
因此,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既经历了涵化,又面临着精神的重塑。
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现代文化的更新和完善。
中国的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地涵化和精神的重塑,将给中国社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更多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力量。
个性文化趋同发展的两种态势——兼论文化交流与涵化
第33卷第6期 2016年12月晋中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Vol.33 No.6Dec. 2016个性文化趋同发展的两种态势----兼论文化交流与涵化侯志强(晋中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山西晋中030619)摘要:个性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数量逐步减少,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复杂。
个性文化的交流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典型的或纯粹的文化交流;另一种是文化的涵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新型的相当强大的涵化力量,任何一个文化共同体和个性文化,都因为汇集多种外来经济成分而变成了以它为主体的多种文化成分相互碰撞,相互竞争,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发展态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双向涵化;所有个性文化之间的趋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交流;涵化;个性文化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808(2016)05-0021-03文化都是有个性的,个性文化又像人的生命一 样,有生也有死,这是就每一个个性文化而言的。
但 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所有个性文化的整体发展 过程去分析,又是这样的情况:整个社会的文化内 涵在逐步地增长,个性文化在不断地减少。
因而,时 代较早的个性文化数量比较多、规模比较小、复杂 程度比较低;时代较晚的个性化数量比较少、规模 比较大、复杂程度比较高。
个性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是数量逐步减少,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复杂。
为 了说明这种发展演变趋势,用得着概括两个个性文 化之间关系的理论概念——文化交流和涵化。
一、文化交流与涵化文化交流指的是个性文化在交往过程中都保 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的文化现象。
它是各种个性文化 发展过程中继续进行文化整合的选择标准,一切新 创造出来的文化要素都只有粘合在这个模式之上 才能存活。
这一选择标准,也同样适用于这里定义 的文化交流。
就是说,在文化交流中,每一个个性文 化对待外来文化要素也像对待本身新创造出来的 文化要素一样,实行着同一个价值选择标准。
文化人类学复习资料
文化人类学复习概念:文化普同论:所谓普同性是指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
各个地理区域的人民,无论肤色是否相同,还是民族是否相同,都属于同一物种,因此人人都是平等的同类。
进一步说,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同性特征就是人类学关注的普同性内涵。
整体论:又称整体论,是指在人类学科的研究进程中,历代人类学家以不同理论为出发点,积累关于人类整体性认识论的不断完善过程。
当代人类学家至今仍需要不断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关注对其共时性和历是性的双重观察,做生物性与文化上的综合分析,以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区域社会与更大的人类社会的总体。
文化相对论:也称文化相对主义。
该理论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指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
认同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参与观察者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
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指没有提纲的访谈,主要由被访谈对象自由阐述。
结构性访谈指人类学者根据研究主题事先设计好具体问题,系统地访谈研究对象。
文化震撼:人类学家在一个异文化的环境下做调查时,除了生存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之外,其身体、心理和情绪上也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现象。
人类学把这种为了适应不同的文化而导致的精神压力称为文化震撼。
民族志乱伦禁忌:限制血缘亲属之间不能发生性关系的禁忌。
内婚制和外婚制交表婚:即一个男子可以娶舅父之女或娶姑母之女为妻。
平表婚:是指一个男子与父亲兄弟的女儿或者母亲姐妹的女儿结婚。
核心家庭:也称小家庭,是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性的、经济的、生育的、教育的和情感的等基本家庭功能。
文化变迁与涵化
第六章文化变迁与涵化一.【教学要点】一、文化变迁二、传播和借用的特点三、文化涵化二、【基本内容】一、文化变迁(一)、文化变迁的定义文化变迁,就是指或由于民族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
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的均衡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
(二)、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关系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或更确切地说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
而文化变迁总是与之相伴随,所以有的人类学家索性用社会文化变迁一词。
(三)、各学派对文化变迁的研究。
1、早期进化学派。
2、传播学派。
3、功能学派。
4、美国历史学派。
5、创新与文化变迁。
二、传播和借用的特点(一)、传播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二)、传播是相互的、双向进行的。
(三)、文化传播的范围或借用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与密切程度。
(四)、相似文化群体容易相互适应和借用量大。
(五)、重新解释(Reinerpretation)(六)、变迁的主要原因。
(七)、文化系统的变迁。
三、文化涵化(一)文化涵化定义。
(二)文化涵化和传播的关系。
(三)文化涵化的研究内容。
1、文化系统。
2、接触情况。
3、文化间的连接关系。
第一是结构的,或者称为文化间的作用系统,这是建立在文化(宗教的、商业的、军事的)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成对的,相互的关系。
例如传教与信教,买与卖;统治与被统治。
可以把这个网绘成许多连接着接触中的文化的线,每条线连接两端,说明两个文化之间在某一方面的涵化作用。
第二是成对关系的元素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可能仅限于两个系统的一些成员之间,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影响着大批的人。
4、涵化过程。
1)、文化之间的文化特质的传递(即传播)。
2)、文化的结合。
3)、替代4)、融合和同化。
5)、隔离或孤立。
这是一种非整合的模式,外来文化强加给接受者,后来并不情愿接受。
浅谈文化变迁
浅谈文化变迁作者:石菁菁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8期[摘要]克莱德·伍兹在《文化变迁》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西方人类学关于变迁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这对于正处在从传统社会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社会与现代生活方式过渡的中国社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化变迁文化发展[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69-02《文化变迁》一书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系克莱德·伍兹先生撰写,作为美国“文化人类学分科入门丛书”中的一册,本书系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西方文化人类学中变迁研究的理论、方法、现状,并结合理论方法描述了危地马拉高原的变迁情况,直观地给读者展示了这一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变迁的方方面面。
且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
一、文章结构本书分别由以下五部分构成:(一)人类学和变迁历史透视本文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人类学对于变迁问题研究理论的总体情况,并评价出这些理论的贡献和弊端,为之后自己关于变迁研究做了铺垫,也算是关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的综述。
变迁的理论主要涉及了人类学的三个学派:古典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新进化论学派。
在作者看来,古典进化论学派把人类社会单线进化的理论建立在“人类心性的一致性”上的假设是不全面和不真实的,严重忽略了民族间接触导致文化特质的借用和传播情况;传播学派则把他们宏大的理论建立在借用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类的创造性;新进化论中怀特的“普遍进化”将技术作为文化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过于简单化了,斯图尔德的“特殊进化”把文化变迁置于更广阔的范围内,探讨特殊事例的变迁规则。
(二)变迁的发生变迁是所有社会文化体系中永恒不变的现象。
作者提出,创新是所有文化变迁的基础,包括文化长期的变异、发现、发明和传播借用。
即当一个社会文化环境或自然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们就会做出一定的适应行动,于是变迁接踵而至。
中国文化的生成与整合
中国文化的生成与整合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其生成与整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文化的生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经过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在整合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吸纳了多种外来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的生成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距今几千年前的上古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先民在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最初的文化形态,包括祭祀、婚丧礼仪、文字等。
商、周时期是中国文化生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如诗经、尚书、周礼等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秦汉时期的统一帝国为中国文化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制度为后世的文化整合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文化的整合过程中,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隋唐时期的大唐文化是中国文化整合的典范,吸收了中亚、印度、希腊等多种文化,形成了繁荣的文化景象。
宋元时期的文化整合更是开创了新的时代,文化的多元融合、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明清时期的文化整合则是在文化的多元一体化上更上一层楼,中国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创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今天的中国文化在整合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文化的创新、文化的传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整合不仅包括了文化的多元融合,还包括了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文化的繁荣是整合的结果,文化的创新是整合的动力。
中国文化的传统文化在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文化基因,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文化动力。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的生成与整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文化的多元融合、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繁荣、文化的传承是中国文化的文化基因,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的文化动力。
中国文化的繁荣不仅是文化的多元化的结果,也是文化的创新的动力,文化的整合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文化的。
世界文化在涵化中发展论述
世界文化在涵化中发展论述
世界文化在涵化(综合化、融合化)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交流、融合和借鉴,在不同文明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开放、包容的态势。
涵化是指文化的综合、融合与更新,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
首先,涵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交流不断增加。
这种交流促使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文化多元的时代。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需要。
其次,涵化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可以使各个文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强调多元共存、相互尊重。
涵化可以帮助消除文化冲突,促进文化共享和共创。
第三,涵化有助于创新和进步。
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知识、思想和经验的共享,使得各个文化能够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从而创造新的东西。
例如,在文化涵化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艺术、音乐、文学、美食等各个领域都能够相互影响和融合,产生了独特的文化创新。
最后,涵化使得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涵化让各个文化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保持自己的特点和独创性,同时也接受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吸收,形成了更加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面貌。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交流都是涵化的,有时候也会出现文化同化或者文化冲突的情况。
因此,在推动世界文化涵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尊重、平等和互利的原则,促进不同文化之间均衡的、和谐的发展,以实现真正的文化多元共享和共创。
文化涵化
(一)文化涵化涵化是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文化从其他文化中获得对新的生活条件的适应过程,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交流。
1《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一书中将涵化定义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发生变迁的过程。
文化涵化的前提是“文化接触”。
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使接触的双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
其结果一般有:首先,包括自愿接受的“顺涵化”(positive acculturation)和被迫接受的逆涵化(negative acculturation)即对抗涵化。
2最早使用“涵化”一词的是美国民族学局首任局长、著名人类学家鲍威尔,他在1880年写的《印第安语言研究导论》中谈到在百万文明人的压倒之势的情况下涵化的力量造成土著文化巨大的变迁。
赫斯科维茨在1938年出版的《涵化—文化接触的研究》是最早的专论涵化研究的著作之一。
博厄斯在1896年写的《美洲神话学的成长》一文讨论北太平洋沿岸印第安人民间故事的散步时指出,不同部落的涵化,其结果使他们大多数的文化特征变得一样。
米德的《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变迁中的文化》,描述一个北美印第安部落安特勒人与白人的文化接触从开始到最终的结果。
特恩窝尔德认为涵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是一个文化从另一个文化获得文化元素,对新的生活条件的过程。
综上所述,涵化的研究最早始于部落及部落文化。
确切地说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接触过程中是人而不是文化进行互相接触。
蒙古族与汉族长期共处,民族间互相接受了对方的一些文化因素,使之发生了文化涵化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另一方的文化因素结合到自己的文化系统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我国学界有关文化涵化的研究,大约兴起于1980年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
这期间很少有人借用文化人类学的“涵化”理论研究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
童恩正先生对涵化的解释是“当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经济文化上都比较强大社会接触时,这个较弱小的社会经常要逼迫接受较强大社会的很多文化要素,这种由于两个社会的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即称为涵化。
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的历史小作文历史小作文
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的历史小作文历史小作文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文明也在不断演变。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了解文明的变迁,同时也要关注当下,把握时代的脉搏。
我们来看看历史的长河。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的生活还很简单,没有太多的规矩和礼仪。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靠狩猎、采集和渔猎来维持生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学会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这样就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
这个时期被称为农业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文化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如《诗经》、《楚辞》等。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在这个时期,发明家们发明了许多改变世界的机器,如蒸汽机、电力等。
这些发明使得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工业文明时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也要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
进入21世纪,信息科技革命席卷全球,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数字文明时代。
在这个时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动态,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视频聊天,甚至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不同的世界。
数字文明时代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空间。
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关注当下的时代特征,把握历史的脉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立足,不断前进。
文化涵化
(一)文化涵化涵化是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文化从其他文化中获得对新的生活条件的适应过程,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交流。
1《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一书中将涵化定义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发生变迁的过程。
文化涵化的前提是“文化接触”。
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使接触的双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
其结果一般有:首先,包括自愿接受的“顺涵化”(positive acculturation)和被迫接受的逆涵化(negative acculturation)即对抗涵化。
2最早使用“涵化”一词的是美国民族学局首任局长、著名人类学家鲍威尔,他在1880年写的《印第安语言研究导论》中谈到在百万文明人的压倒之势的情况下涵化的力量造成土著文化巨大的变迁。
赫斯科维茨在1938年出版的《涵化—文化接触的研究》是最早的专论涵化研究的著作之一。
博厄斯在1896年写的《美洲神话学的成长》一文讨论北太平洋沿岸印第安人民间故事的散步时指出,不同部落的涵化,其结果使他们大多数的文化特征变得一样。
米德的《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变迁中的文化》,描述一个北美印第安部落安特勒人与白人的文化接触从开始到最终的结果。
特恩窝尔德认为涵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是一个文化从另一个文化获得文化元素,对新的生活条件的过程。
综上所述,涵化的研究最早始于部落及部落文化。
确切地说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接触过程中是人而不是文化进行互相接触。
蒙古族与汉族长期共处,民族间互相接受了对方的一些文化因素,使之发生了文化涵化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另一方的文化因素结合到自己的文化系统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我国学界有关文化涵化的研究,大约兴起于1980年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
这期间很少有人借用文化人类学的“涵化”理论研究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
童恩正先生对涵化的解释是“当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经济文化上都比较强大社会接触时,这个较弱小的社会经常要逼迫接受较强大社会的很多文化要素,这种由于两个社会的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即称为涵化。
文化变迁(资料)
文化变迁(美)克莱德.伍兹内容简介本书论述了有关文化变迁理论的主要问题,如变迁的一般原理,变迁的动力、条件、方式、方向、过程,以及变迁中的传播、涵化、社区发展等.前言提要定义和种类1.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2.文化变迁可以分为无意识的变迁和有意识的变迁,后者又包括主动变迁、指导性变迁和强制变迁三种类型。
一个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其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引发新的需要。
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
文化变迁的模式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文化变迁的主要机制为创新、传播和涵化。
1.创新,通常包括发现和发明两种。
2.传播。
对传播的界定;依传播形式的不同而分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刺激传播三类;采借时的选择;文化传播的整合过程。
3.涵化。
涵化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接受、适应(同化或融合)、抗拒。
4.文化变迁与进化。
"一般进化"和"特殊进化"。
社会人类学家能够亲历和体验的文化变迁结果通常是涵化,而不是属于抽象层次上的或"长时段"的"一般进化"。
文化的变迁是随社会的变迁而变迁的。
从文化内部因素来看,文化的接触和传播、新的发明和发现、价值观的冲突等是变迁的主要原因。
从文化的外部条件来看,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变动、人口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等是变迁的主要原因。
所谓文化变迁,指的是文化的跳跃性发展,或文化的突发性变化。
从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来讲,文化变迁是一个渐行不息的长程,既有对传统的粹取与摈弃,又有对外来文化的批判与吸收。
影响文化变迁的原因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
当环境发生变化,社会成员以新的方式对此作出反应时,便开始发生变迁,而这种方式被这一民族的有足够数量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它的特点以后,就可以认为文化已发生了变迁。
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和融合
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和融合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与融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国古代文化不断演变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承。
这个演变的过程既注重传统的保留,又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特点。
本文将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与融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
古代中国文化的演变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时期。
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以农业为主,形成了最早的中华农耕文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代与西周的兴起,诸多著名文化遗迹如殷墟和商周青铜器等逐渐出现,这一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基石。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开始多元化。
诸子百家的思想大放异彩,儒、道、墨、名等各种学派纷呈。
这一时期,由于乱世的动荡,各种思想交融碰撞,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例如,孔子的儒学强调仁爱之道,强调家族观念和个人修养;老子的道家思想则注重自然和无为而治;墨子的墨家则倡导公平和兼爱等。
这些思想代表了古代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随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
这一时期,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这种“焚书坑儒”的举措虽然形成了统一的行政制度,但也对古代文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然而,汉朝的崛起使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至此,中国的文化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隋唐时期,中国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时代。
尤其是唐代,被誉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
美丽的长安城成为了东方的瑰宝,许多艺术和文化瑰宝诞生于此。
唐代以来,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保持着广泛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外来文化的融合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例如,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不仅在信仰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还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建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唐代的诗词更是在古代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古代文化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从同化到涵化文化的涵化与同化
从同化到涵化文化的涵化与同化布迪厄在其著作《再生产》中明确指出,尽管教育承担着众多的功能,但其最重要的功能乃是通过作为相对独立的垄断着符号暴力合法实施的社会机制,在中立性的外衣之下,使它灌输的文化专断得以再生产,从而有助于集团或阶级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再生产。
虽然肤色不同,种族不同,非洲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融合了亚裔、非裔等不同面孔的内阁成员依然结成了强强联盟,不同程度地支配着各类稀缺资源。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从同化到涵化的特征尤可展露此种态势。
种种复杂的情境呼唤更具有普适力的教育途径,一度被称为“大熔炉”的美国也日益变迁为“沙拉碗”,映射在教育领域即为多元文化教育的蓬勃发展。
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分析并减免主流文化课程与教学中的偏见,歧视等为自身拓宽发展空间。
美国著名的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曾专门论述了多元文化教育范围的五个方面:内容整合、知识建构过程、消除偏见、教育机会均等、加强校园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作用。
这些范围的任务最终要通过课程与教学来实现。
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标便在于:证明现存主流文化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可以变更为能够容纳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
2 多元文化教育概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从20世纪70年代进入学校领域,1977年5月,委派教师教育计划的重要国家组织――国家教师教育委派委员会――采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它的分支机构――由约80%的美国培训教师的机构组成――在教师教育计划中,含有多元文化组成部分。
这个标准指出,应为在教师教育计划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便利条件,且多元文化教育应在课堂上、研讨会、指导读物、实验室和诊所经历以及别的领域的经历中受到关注。
为了检验多元文化教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反应和实际的效果,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者于1993―1995年间在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黑人学生中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决定教育是否需要采取多元文化主义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途径在于倾听学生们的呼声,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共同心声是“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是多元文化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
真 性,
照 之前
在科 学 的 目 的问 题 上
,
坚 持 理论 的 遇
果 并非 形 成 一 个有 机 的 不 可 分 析 的 整 体
而
。
在提 出评价 科 学 进 步 的 原 则 作为 参
坚 持科 学中存 在 进步 ,
,
是 一 种 既 融 合 渗透
,
又相 互冲 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甚 至 并存
提 倡 一种
不 悖 的 松 散 杂 陈 但 又 非完 全 无 序的复 合 体
学 史 所 做 的 合 理 重 建 和 事 实 上 的 科学 史 有 某 种 程 度 的接 近 在 迎 接 上 述 挑 战 中 牛 顿
。
从认 识 和 概 念 的 角 度 看 来 与 自己 的 实 践 经 验 不 一致 的 习 俗 行 为或 信念 文 化 的整 合 机 制 使得 文 化移 植
迁
、 、
,
。
、
史 密斯 系统 地 提 出 了 他 的 温 和理 性 主 义 观 点
理 论 的不可 通 约 性 对理 性 主 义 构不 成
,
文 化变
文 化涵
,
文 化 发 展 得 以 实现
,
也 就 是说
。
,
多 大 威胁
通 过实 在论 的方 法
,
,
就 可 克服
化 是建 立 在整 合 的 基 础 之 上
文 化整合 的结
在 于 他们 适 应 时 代 的 要 求
以 敏 锐 的 洞 察力
,
文 化 整 合有
发 现 人 类 思维 面对 巨 大 困 难
来 的 哲 学提 示 新 的 发 展 道 路 念 的 真 实 意 义 就在 于 此 海 学刊 》
。年 第
。
以深 刻 的批 判
,
种形 式
构 型 整 合 与主 题袋 合 , 联 系整 合 ,
将 其辩 证 法
,
选择
、
统 一 的 过程
,
这 个过 程
“
升 华 为思维 自 己 构 成 自 己 的 方 法
,
将 其 发展 将 其发 展 历
,
是双 向对 流 的 文 化 涵 化是 既 区 别 于 文 化 , “ 抗 拒 又区 别 于 文化 同 化 刀 的 文 化 影 响形
式
播
,
史 提 升 为 概 念 圆 圈 运 动 的 具体 内 容 , 同 时 统 哲 学 的 迷 宫 的 现实 道 路
。
力找 到 解 决这 种困 难 的 思 维 方 式
。
从 而 为后
逻 辑整 合 , 适 应 整 合 或 功 能 整 合 , 风 格 整
黑 格 尔绝 对 理
合 , 调节 整合 对环 境 的 适 应
文化整 合 的 动因 首先 是 文 化
其 次 是 人 类倾 向 于 改 革 那 些
沈 建 国 摘 自 《江
,
、
文 化整 合 是 构成 文化 的 诸 要 素 特 质 诸子 系 统 的 相 互 适 应
,
、
、
认 识史
。
并人在 于
,
和 谐一 致
。
、
他 们 为 人 类 的 知 识 宝 库 增 添 了 多少 财 富
而
及它 们 的 某 种 决 定性 方 式 的 综 合 会 科 学 国际 百 科 全 书 》 指 出
美国 《 社
“
绝 衬 理 念 ” 是 传 统 哲 学向 现 代 哲
学转 化 的 中介
对 于黑 格尔 的 绝 对 理 念
,
,
人 判 断 的重 要 性
欣 摘 自 《自然 辩 证 法 研
人们 的注意 力
年第
期
通 常 集 中 在批 判其 唯 心 主 义 实 质 和 吸 收 其 辩
娜齐 目
论 文 化 变迁 中 的 洒 化 和 整 合
思 活动
,
,
它 把 传统 哲 学 推 到 了最 高 峰
将 其对
文化 群体 深 人 接 触 时 所 发生 的 变 化
即 文化
将 其 追 求 统一性 原 理 的 对 象 归 结 为
,
移 动 的 过程
接收
、
也 就 是 伴 随 着 文化 接触 产 生 的 对抗
。 、
思维 与 存 在 统一 的 逻辑先 在性
成 果 对 象 化 为 概 念 的有 机 组 织
。
、
改造
和 改 变世 界
。
绝 对 理念 的唯 心 主 义 性
又 是对 本土 文 化 重 新 估价
质在 其 原 有 的 形 态 上 难 以 实 现 其改 变世 界 的
功能 哲 学 史 是 人 类 的 艰 难 而 曲拆 的 自我
伟大 哲 学 家 之 所 以 伟 大
,
,
反 思 和 改铸 的 过 程
诸 部分
是 一 种温 和 的
、
、
渐进 的 文 化 接 触
、
传
它 又 不 自觉 地 为现 代 哲 学指 出了 一 条 走 出传
移人 的 过程
、
,
它 表 现 为两 种 或 多 种 文 化
、
之 间 的 交流
互渗
。
不 致 引 起 文 化之 间 的剧
。
— 哲 学视 角 由客 体 性 原 则 转换 到 主 体 性 原 则 哲学 对象 由 外
孔 摘 自 《江 海 学 刊 》 年
动 态 的理 性 模式 单 一 的 静态 模式
则, 究》
用 一 个 模式 序 列 取 代 以 往
期
系 列 中 的 每 一 个 模式 都 标
志 着 科学 史上 一 定 时 期 发挥 作 用 的 比 较 法
强 调 理 论评 价 和 选择 过 程 中 科学家 个
。
孙 正隶
、
证 法 思 想 上 而 忽视 了 它 在 哲 学 发展 史 中 由 传 统 哲学 向 现 代 哲 学转 化 的 中 介 地 位 首
。
在 文 化 传播
变 迁 过 程 中有 一 种 十 分 重
。
先
要 的形 式
,
即 文化 的 涵 化
,
涵化 指 的 是 不 同
,
— 思 维全 体 自 由 性 的 追 求 上 升 为 人 类 思 维 的 反
期
,
烈 的 冲突 和 对 抗 文化 的 共 同 发展
和 重建 的 过程
,
涵 化 的 结 果 应 当促 进 双 方 或 形 成 一种 新 的 文化 它
、
部 世界 和 精神 世 界 转 换 到 概 念 界
,
文化
世
,
哲学 功 能 由解 释 和 说明 世界 转 换 到规 范
当然
,
既 是 对 外来 文 化
、
异质 文 化 系 统 吸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