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各章节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上物理各章节知识点

八上物理各章节知识点

八上物理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1〕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每个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3,大单位到小单位乘103,小单位到大单位乘10-3。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相垂直,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时间〔1〕时间的单位:秒(s)、小时(h)、分(min)。

1h=60min=3600s(2)测量工具:停表。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像为: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6、v=S/t变形可得:s=vt,t=S/v。

7、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原理:v=S/t〔2〕〕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第二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清单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清单

初中物理八年级各章节知识点清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基本单位1、基本单位:米(m)2、常用单位:比米(m)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3、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µm 1µm=103nm1m=106µm 1m=109nm二、长度的测量1、基本工具:刻度尺(包括各种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学生用尺等)2、精确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三、刻度尺的使用1、认识刻度尺(1)量程(测量范围)(2)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3)零刻度线是否磨损(4)单位2、刻度尺使用规则(1)“选”,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2)“放”,①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②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③有刻度的一边与被测一边平行(3)“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4)“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3、特殊测量方法①累积法;②化曲为直法;③滚轮法;④辅助法;⑤化整为零法四、时间的测量1、基本单位:秒(s)2、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3、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h=3600s五、时间的测量1、基本工具:停表、秒表、电子表、石英钟等2、机械停表的使用及读数(重点)六、误差与错误1、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叫做误差2、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测量仪器的精确度、测量者的观察能力估测水平和测量方法有关,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而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和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3、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章:机械的基本概念- 机械是指利用物体的力和运动进行能量转化和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

- 力有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单位是牛顿。

-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 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机械运动的描述-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变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量,与路径无关。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物体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平均加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直线。

- 物体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线是一条抛物线。

第三章:重力与压强-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重力的作用方向是向下的,符号为负。

-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 压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力和受力面积成正比。

-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

第四章:浮力与飞行-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上向力,大小等于排除所占的液体或气体体积。

- 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 飞行是物体在空气中受到浮力的支持而保持在空中的运动状态。

- 机翼形状和空气动力特性是飞行器飞行的基本要素。

第五章:电的基本概念- 电是物质带电后产生的现象。

- 带电物体之间存在电力相互作用。

- 电荷是电的基本物理量,单位是库仑(Coulomb)。

-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是安培(Ampere)。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章节知识点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章节知识点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章节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2.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上册涵盖了多个单元的知识,本文将对这些单元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力、压强与浮力1. 力的概念和单位: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表现,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或方向。

3. 力的分类: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和非接触力(重力、电磁力)。

4.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原理和合成力的方向与大小的求解。

5. 压强: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公式为P = F/A。

6.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二、光的传播与反射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直线传播。

2. 碰到物体时的光: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镜面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作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斯涅耳定律)。

5.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直线路径。

三、声的传播与听觉1. 声源和声的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需要介质传播,速度是不同介质中的声音传播速度。

2. 聆听声音的条件:声音在合适的频率范围内,声音的强度足够大,达到耳朵的最小可听阈。

3. 声音与物体振动的联系:不同物体振动的频率与发出的声音有关。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固体传播速度最快。

四、机械能与功率1. 动能和势能:物体的运动能力和位置能力。

2. 动能转化:势能转动能、势能转动能。

3. 动能定理:物体受力做功时,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功。

4. 功率:功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为P = W/t。

五、电学基础知识1. 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电流和电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3. 电阻和电阻率:物体阻碍电流的程度和导体阻力大小的量度。

4. 串联和并联:电流在电路中的分布方式。

六、电路与图像的形成1. 电池:正负极和电动势。

2. 电流方向:电子流动规定为负电荷方向。

3. 元件的作用:电源、导线、电表、电灯、电阻等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各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各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各章知识点八年级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年份,涉及到许多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这里将对八年级上册物理各章知识点进行概述和总结。

第一章:物质和运动在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物质和运动的相关知识。

学习者需要理解物质是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而运动是物质在时空中的变化。

同时,了解物质的种类及其性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二章:力和运动这一章节着重介绍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学习者需要明白力是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物理量,包括引力、摩擦力、弹簧力等。

同时,了解运动的三个规律,即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第三章:能量和功在这一章节中,教育者让学习者了解能量和功的相关知识。

学习者需要明白能量是指物体做工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同时,了解功是指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工作。

第四章:机械波和声波这一章节主要是介绍机械波和声波的相关知识。

学习者需要理解机械波是一种媒质传递能量的波动形式,如水波、声波等。

同时,要学习声波的特性,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

第五章:光的传播和光学仪器在这一章节中,学习者需要学习光的传播和光学仪器的相关知识。

学习者需要理解光的传播是一种电磁波的形式,包括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同时,了解光学仪器的种类及其原理,如凸透镜、凹透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第六章:电路和电流这一章节主要是介绍电路和电流的相关知识。

学习者需要理解电路是指电流在电线、电器和电源之间的通路。

同时,了解电流的概念,包括电荷、电压和电阻。

第七章:电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在这一章节中,教育者让学习者了解电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

学习者需要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如磁力线和磁场强度等。

同时,要学习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如电动机和发电机等。

第八章:核能与原子能在这一章节中,学习者需要学习核能和原子能的相关知识。

学习者需要理解核能是指原子核的能量,包括裂变和聚变等现象。

同时,了解原子能的应用,如核反应堆、核武器和核医学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共有五个章节,涵盖了科学实验、运动的描述、物理量的测量及单位、物体的密度和温度、热能传递等知识点。

下面将针对每个章节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科学实验中,基本要素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实验结果等。

同时,还有常见的误差和装置调整等重要问题需要注意。

除此之外,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在位置或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描述运动时,需要明确参照系和运动的方式。

参照系是观测运动的基准,可以是固定在地上不动的参照系或基于运动物体的相对参照系。

运动的方式分别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复运动等。

第三章物理量的测量及单位物理量是指可以用数值表达的物理现象,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量等。

要对物理量进行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并采用相应的单位来表示测量结果。

常用的单位有国际单位制、厘米-克-秒制等。

第四章物体的密度和温度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公式ρ=m/V表示。

温度是指物体分子运动活跃程度的高低,可以用摄氏度、华氏度等来表示。

在物理学中,物体的密度和温度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浮力原理和热力学等。

第五章热能传递热能传递是热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涉及了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方式来实现热能的传递和控制,以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章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同学们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精神的培养和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水平。

八上物理必背知识点

八上物理必背知识点

01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①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②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八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每章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m = 1000m,1m = 10dm,1dm = 10cm,1cm = 10mm,1mm = 1000μm,1μm = 1000nm。

- 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时,物体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若零刻度线磨损,则与某一整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时间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 = 60min,1min = 60s。

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停表等。

2.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 运动的快慢。

-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公式为v = (s)/(t),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为v=(s)/(t)(这里的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八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上册)

八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上册)

第一章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

都可以作为声源。

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

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

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4.噪声的控制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存在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力和压力
- 力的概念和特点
- 力的单位和测量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二单元:机械效应和杠杆
- 机械效应的概念和分类
- 杠杆的定义和结构
- 杠杆的运动特点和计算方法
- 杠杆的应用和例题分析
第三单元:浮力和密度
-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 物体浮沉的条件和判别方法
- 密度的计算和性质
- 密度的应用和测量方法
第四单元: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 速度与时间图像的分析
- 位移与时间图像的分析
第五单元: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和计算方法-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各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六单元: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原理
- 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平衡力和力的平衡条件
-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场景
第七单元:简单机械原理
- 斜面的概念和分类
-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 机械优势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第八单元:热传递和温度计
- 热传递的方式和规律
-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 温度计的原理和种类
-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误差计算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导语】这篇关于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的文章,是作者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五花八门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视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00mlm=l0dmldm=l0cmlcm=l0mm1mm=1000μnlμm=1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毛病是可以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取更公道的测量方法;③屡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进程是:提出问题、料想与假定、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换与合作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情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样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一册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一册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一册全)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2.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刻度尺的使用①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②放置: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③读数:视线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录:数值+单位4.时间的单位:秒(s);常用单位换算:1h=60min=3600s.5.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停表(秒表)6.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①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②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可避免,不能消除误差;错误:不该发生的,能够避免;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①判断运动状态: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运动(不变→静止)②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运动的、静止的)都可以;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观众方法②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花的时间——裁判方法2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采用方法①定义)①公式:v=路程(s)——米(m)——千米(km)时间(t)——秒(s)——小时(h)速度(v)——米/秒(m/s)——千米/小时(km/h)②单位换算:1m/s=3.6km/h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①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②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一直保持不变③图像四、测量平均速度(1)原理:v=ts(2)测量工具:刻度尺(测路程)、停表(测时间)(3)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的目的:便于测量时间;(4)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在确定位置停下,便于计时;(5)步骤:按如图组装;测量路程;释放小车测量时间;计算速度;(6)若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时间偏短,速度偏大(7)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致底端的过程中,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且v下半>v全>v上半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物理书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物理书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物理书知识点
第一单元运动
- 运动的概念及特征
- 速度与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 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第二单元力和压力
- 力的概念和单位
-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 重力和摩擦力的概念
-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 杠杆原理和浮力的概念
第三单元密度和压强
-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
- 浮力和物体的浮沉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 脉搏计算和心脏的作用- 气压和大气压强的概念
第四单元热学
- 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 导热和导电的区别
- 直热和不直热的传递方式- 物体的热胀冷缩
- 相变现象和相变过程
第五单元声音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音调- 声音是如何扩散的
- 如何保护听力健康
- 噪声污染的危害和预防
第六单元光学
- 光的传播和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 光的成像和透镜的原理
- 镜子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光的色散和波长的概念
第八单元电学
-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
- 电阻和电阻的计算
-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 静电场和电场强度
- 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规律第十单元科学与技术
-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 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
- 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应用
-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
- 运用科学与技术解决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整理,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

八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是什么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振动与发声的关系Q1: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了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还会在介质中传播,慢慢减弱,直至消失。

因此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例如回声。

Q2: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一定能听见吗?不一定能听见。

例如:声音太小、距离太远。

3.音叉乒乓球实验(1)实验现象:敲击音叉后,乒乓球会弹跳起来。

(2)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实验方法:转换法(将看不见的微小振动转换为看得见的明显振动)(4)转换法的目的:放大实验效果4.声源定义: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必须是正在振动发声。

Q:下列例子声源都是什么?(1)敲击音叉发声:音叉(2)人说话发声:声带(3)小鸟鸣叫发声:鸣管(4)小溪流水声:水(5)弦乐器:弦(6)管乐器:空气柱(7)气球爆炸:空气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条件(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介质的种类: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例子:“怕得鱼惊不应人”、“隔墙有耳” 。

2.真空闹铃实验(1)实验现象:随着罩内空气不断抽出,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但最后还是能听到微弱的声音。

假设空气被完全抽干,将听不到声音。

(2)实验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3)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知识点三:声波(1)介质种类:一般情况下,(2)介质温度:同一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传递着信息和能量 。

知识点四:声速1.定义: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声速,用符号v来表示。

注:15℃时空气中声速是340m/s2.计算公式:v =S/t3.声速的影响因素知识点五:回声1.产生原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2.听到回声的条件:当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能分辨出回声。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知识点一:响度1.响度定义: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全)时(km/h)作为速度单位。

2、加速度是物体速度改变的速率。

物体的速度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这就是加速和减速。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ΔvΔt其中:Δv——速度变化量——米每秒(m/s);Δt——时间变化量——秒(s);a——加速度——米每秒平方(m/s²)。

3、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线性关系,即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一个直线函数,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其中:v0——起始速度——米每秒(m/s);a——加速度——米每秒平方(m/s²);t——时间——秒(s);v——结束速度——米每秒(m/s)。

4、自由落体是指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符号为g,大小为9.8m/s²,方向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v=gt,下降距离公式:h=1/2gt²。

改写: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介绍国际单位制(简称SI),并列举了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以及其他单位,如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同时介绍了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并详细说明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2、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并列举了其他单位,如小时(h)、分(min)。

同时,介绍了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减少误差的方法,区别了误差和错误。

二、运动的描述1、介绍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2、介绍参照物的作用和选择原则,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介绍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以及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同时,介绍了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介绍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自由落体的概念和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在20Hz到20kHz之间。

而高于20kHz的声音叫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每节课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每节课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每节课知识点归纳第一节课 - 力的引入- 力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物体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第二节课 - 力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杠杆原理和杠杆平衡条件- 合力和分力的测量方法第三节课 - 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情况- 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和方法第四节课 - 物体运动的描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第五节课 - 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描述方法- 列运动的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第六节课 - 物体的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描述方法- 列运动的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第七节课 -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 自由落体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第八节课 -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的计算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九节课 -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概念- 合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第十节课 -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广- 动量、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力与加速度的比例关系第十一节课 -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基本概念- 滑动摩擦力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十二节课 - 摩擦力和静止摩擦力- 静止摩擦力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静止摩擦力的应用第十三节课 - 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 弹力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弹簧的伸长量和弹性势能的关系- 弹簧的应用场景第十四节课 - 力的合成与分解综合应用-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应用- 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十五节课 - 测量合力的方法- 测量合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测量合力的力偶法总结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每节课的知识点归纳。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各章课堂笔记知识点汇总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各章课堂笔记知识点汇总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各章课堂笔记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走进实验室课堂笔记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分析论证(6)评估(7)交流合作二、测量的初步知识1.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换算关系:1千米=103米1分米=10-1米1厘米=10-2米1毫米=10-3米1微米=10-6米1纳米=10-9米注:中学生的平均身高1.60m左右;一层楼的高约为3m;课桌高约为80cm;一张纸的厚度约为几十μm。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3.正确使用刻度尺: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五点:(1)会看: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是观察它的量程;三是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2)会放:①贴: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边尽可能贴近被测物体.②平:刻度尺应与被测长度相平行(或重合),不许歪斜.③齐:应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被测长度的起点)对齐;若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刻度尺上的某一整刻线作起点.(3)会读:①视: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②估:既要读出准确值,又要读出估计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③补:无估读值,应在估读数字处补“零”。

(4)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记录测量结果时,一定不要忘记写单位。

(5)会选:会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4.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累积法(测多算少法)(2)化曲为直法(3)平移法5.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①选用准确度更高的测量仪器。

②改进实验方法。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物理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1、长度
(1)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每个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3,大单位到小单位乘103,小单位到大单位乘10-3。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相垂直,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时间
(1)时间的单位:秒(s)、小时(h)、分(min)。

1h=60min=3600s
(2)测量工具:停表。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像为: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6、v=S/t变形可得:s=vt,t=S/v。

7、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原理:v=S/t
(2))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
第二章声现象
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固体传声速度最快,气体最慢。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同种介质同一温度时传播速度一样。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

当时间小于0.1s时回声和原声叠加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