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术教学的创新
内容摘要:《美术教学》,中指出:我国德育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它涉及三个层面:课程内涵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其中课程理念的演进是课程变迁的深层动因。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课程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才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才能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本次课程改革就是力图构建全新的课程理念,使课程能够越来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找到与社会生活的立足点,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力图促进德育教育的理念扎扎实实地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够从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德育教育是指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概括起来对其中的教育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与认识。
一、美术教育应从技能向审美的转化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还存在着这样的普遍现状,就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学生只是练习画画、练技能,在教学上还是疏忽了美术素质的教育,我认为单纯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转化为如何感受美,发现美和热爱美的学习方式,使其全面发展美是在学习中产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发现技能技法,而且逐渐获得自然界中的美。应转变为这一教学方式,能使以前单纯的美术绘画课学习,提高到重视审美教育层次,从而进一步把技能型向审美型的转化过程,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又获得美育的感受。
二、美育教育应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指改变环境条件,改造与革新事务的勇气和毅力。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根本,是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动力,在我国,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也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将它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和创新精神成为各学科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美术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之一。
《美术课程标准》提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想法设法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创设施展才华的氛围。例如,在“实
用美术”图案设计中,把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活动空间,让学生感悟美术,最具体的做法如下几点:1、搜集材料,收集生活中一些商品包装图案,如纸、香烟包装,以及各种精美图案,让学生自己去搜集;2、归类、剪贴,将其它图案,产品商标进行美化装饰组合;3、欣赏、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观赏评价,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美术又一定的好感和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阔学习视野,掌握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实用美术理性的认识。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它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的培养,我们对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解,就会更明确,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作为美术科,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德育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所谓学生个性,其中包含着学生一般水平的发展和共同目标的达成,但素质教育不满足于每个人的一般的共同发展,而是根据个人的千差万别的自然个性,个性的价值是被蕴藏在个性的精神素质,创造个性和智慧的价值决定的,不是随着一个面貌的出现都是个性价值体现,作为美术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精神素质,并以创造能力来衡量学社的个性。
德育主要解决的就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直接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所以任何社会都十分关心德育的地位和性质,而且常常通过干预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在教育实际中,德育对其它各育的实施起导向作用。可以说没有德育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德育总是具有德育性,只是程度不同和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设置教学形式,评价方法等各个方面必须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发展,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这样才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学习某确定课题,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就特定题目让学生准备一次考试,对学生从某特定活动的监督管理,要求学生模仿某特定的模式,训练学生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教学核心是集体讨论和集体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活动。重点在教师互动上,研究和实践表明,这类方法尤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和自主性以及形成社会态度。
在教学中,是教师凭借发问去刺激和指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自由的活动和思考,发表他们的疑问,见识从而解决问题。
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传统课程观,使在过去长期的课程实践基础上逐步积累起来对课程的认识,一方面把课程载体构成狭隘化为“教材”缺乏课程包括多媒体课程的现代观念,另一方面把课程实际构成狭隘化为“教学内容”,将内容与目的目标,手段、方法、评价割裂开来。
传统课程目的观,借“后现代”之躯还儒家传统思想之魂,强调“天命”下贯而化“人性”的道德教化的课程追求。核心追求使工具理性还原,承认情欲使人之本性,承认理性是人的本质力量。传统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被许多人看成是与西方的后现代化思潮契合的,进而被突出强调为进行生态教育的理念追求。其实“天人合一”的传统,强调“天命”下贯而成“人性”以“天理之性”统一人的“气质之性”,强调人通过“践仁”的“道德实践”,躯实现最抽象的“道德理性”。这显然是与后现代的根本追求背道而驰的。
现代课程观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对课程实践的越来越深入认识的结晶,是对传统课程观的超越,人们已经开始深刻认识到,课程是一个包含丰富的独立系统。课程系统结构有两个纬度,共时态和历时态。就共时态而言,课程系统由课程研制者,学习者,内容与环境四大要素构成,就历时态而言,课程系统的要素有:关于个性和社会理论、教育目的和目标、教育内容、结构与组织、活动样式和评价。因此课程研究特别是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改革实质上不仅仅局限于内容的范围,从共时态看必须包含教育者,学习者、内容于环境的同时改革;从历时态看,必须包含理论,目的目标、内容、结构与组织,活动样式和评价等的整体改革。课程构成包括物化构成和层次构成两个方面。在课程的物化构成上,课程资源观已超越课程观,扩大为课程材料,课程标准和课本上还必须重视课程原理,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料课程包。另一方面,不能脱离理想课程和官方课程而让校方课程,所教课程和所学课程放任自流了,必须系统的规划,实施和评价理想课程。
现代课程观是课程包含教学的大课程观。20世纪以来,随“课程论”衍生并成为一门独立的教学分支学科,许多人开始信奉“课程与教学”是两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领域,当代,持续的课程改革牵动并包含了教学改革,人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