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的制作方法与要点

合并财务报表的制作方法与要点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合并财务报表成为了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评估企业价值和风险的关键信息。
那么,如何制作一份准确、清晰的合并财务报表呢?又有哪些要点需要特别关注呢?一、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概念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因控股和被控股关系所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简单来说,就是把母公司和其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份全面的财务报告。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制作方法1、确定合并范围首先要明确哪些子公司应纳入合并范围。
一般来说,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或者虽然拥有的表决权不足半数但能够通过协议、章程等方式对其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都应当纳入合并范围。
2、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为了保证合并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母公司和子公司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如果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同,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进行调整。
3、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合并工作底稿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工具。
在工作底稿中,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项目进行汇总,并通过编制抵销分录,消除内部交易和往来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4、编制抵销分录抵销分录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抵销项目包括: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内部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等。
5、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将抵销后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项目金额相加,得到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总结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总结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是指将一个母公司及其控制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合并为一个整体呈现的过程。
它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合并范围的确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合并范围。
合并范围的确定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即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企业合并或重组的影响。
一般而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达到过半数以上,即被视为控制子公司,需要进行合并。
二、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1.购买法购买法是指母公司通过对一家或多家子公司的股份进行购买或者控制子公司的经营和财务决策来形成控制关系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
在购买法下,母公司按照其取得子公司股权的成本,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纳入合并会计报表。
2.权益法权益法是指母公司对于某一家子公司拥有相对较小的控制权,但仍能对其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并获取与其所拥有的控制权相适应的权益收益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
在权益法下,母公司将其在子公司的投资按照成本计入合并会计报表,并按所拥有的控制权份额,确认其权益收益。
3.企业合并方法企业合并方法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合并、收购或其他方式形成新公司,用以代替原有企业的组织形态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
在企业合并方法下,新公司按照成本计量方式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并确定合并前后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差异。
三、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步骤1.获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母公司需要获得子公司编制的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2.调整子公司财务报表母公司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
例如,消除控制关系下的内部交易、重估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等。
3.合并子公司财务报表母公司按照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将调整后的子公司财务信息合并至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1. 简介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在集团公司存在下,将其所有的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整合和汇总,以便更好地展示集团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对于准确反映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2. 全面合并法全面合并法是最常用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之一。
根据全面合并法,集团公司将其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整合和汇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
全面合并法采用全面整合和合并的方式,把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与母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合并计算,从而呈现出集团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2.1 合并范围确定在全面合并法中,需要明确合并范围。
合并范围的确定通常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根据财务会计准则或公司法规定的控制条件,明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
控制程度高的子公司应被纳入合并范围。
•共同受益与共同决策:考虑子公司是否与母公司共同受益或共同决策,如果是,则应纳入合并范围。
2.2 合并方法选择在全面合并法中,既可以采用购买法,也可以采用合并法。
购买法是指母公司通过购买股权或股权转让来实现对子公司的控制,而合并法则是指母公司通过实质性经营控制而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合并方法。
3. 纳入合并报表项目的处理在全面合并法中,需要对纳入合并报表的项目进行合理处理。
3.1 资产负债表对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科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应将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并将合并时发生的内部交易予以抵消。
3.2 利润表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将各项科目进行合理汇总和调整。
合并利润表通常需要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盈利情况进行分别统计,并考虑到合并时可能发生的内部交易和互相对母公司或子公司进行了让利的情况。
3.3 现金流量表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合理调整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本期留存收益调增 1200-350=850; 借: 长期股权投资 490
贷:资本公积
70(100*70%)
595(850*70%) 100
2100 100 310 210 2240 1340
120 1080 未分配利润——年初 490(700* 70%) 5000 0
例3: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以存款6000万元购入乙
公司股份,占乙公司表决权资本的70%。当日,乙公司 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假设其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相等),其中:股本为5000万元, 资本公积为200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 润为900万元。2008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布发放现金 股利200万元,20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 提取盈余公积90万元。2009年4月20日,乙公司宣告 分派现金股利350万元。2009年8月10日,乙公司资本 公积增加100万元。2009年乙公司实现净利1200万元, ,提取盈余公积120万。假设 甲、乙公司合并前无任何 关系。 要求:(1)编制甲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 (2)2008年12月31日和2009年12月31日将甲公司 的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
银行存款 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商誉 资产合计 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权益合计.
760
240 1000 900
S公司 帐面价 调整分录 调整后数据 借 贷 0 0 30 40 40 10 45 100 135 5 0 0
合计
35
760 40 45 135 240 1220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概述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不同子公司或合并实体的财务信息汇总,形成一个整体的财务报表。
它在企业集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提高集团外部对企业集团的了解,为股东、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本文将介绍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是基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则:1. 控制概念控制概念是指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具有操作管理和财务决策的权力。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只有那些被控制的企业才会被纳入报表范围。
控制通常是通过股权占比或控制关系来判断的。
2.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要求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使用一致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
这样可以确保不同子公司的财务信息之间具有可比性,并减少因会计政策不一致而引起的报表差异。
3. 元素确认和计量原则元素确认和计量原则是指确定合并财务报表中各项财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按照会计原则,企业应按照成本原则或公允价值原则对各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进行确认和计量。
4. 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法是指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尤其适用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具有较高流动性和市场价值的资产和负债。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合并范围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子公司或合并实体应被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这通常是通过股权占比、控制关系或法律约束来判断的。
2. 归集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在确定合并范围后,需要归集每个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信息应按照一致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进行编制。
3. 消除内部交易由于子公司之间存在内部交易,为了准确反映合并实体的财务状况,需要消除这些内部交易。
常见的内部交易包括内部销售、内部采购和内部借款等。
4. 抵销合并范围外的投资如果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对合并范围外企业的投资,在编制报表时应将这部分投资进行抵销,以避免重复计算。
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一、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步骤:(一)确定合并范围,统一会计期间。
(二)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三)对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会计政策);(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会计政策、在购买日的子公司的资产公允价值的调整)。
如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一致时:借:固定资产——原价贷:资本公积——年初少计提折旧时:借:管理费用(假设是管理用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第二年)借:固定资产——原价贷:资本公积——年初少计提折旧时: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以前年度少计提的折旧)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第二年少计提的折旧借:管理费用(假设是管理用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四)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第一年合并时:(1)实现净利润;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2)收到现金股利;会计分录: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3)其它资本公积变动(除净损益的变动)。
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连续合并财务报表时:(第二年)按权益法调整以前年度的长期股权投资:(1)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备注:数额是按上年需经过权益法调整(实现利润、收到现金股利)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变动数额,为实现利润后和收到股利后调整的数额;(2)调整上年除净损益以外变动的资本公积: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年初(3)本年在调整:实现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收到现金时: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五)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
会计分录:借:股本——年初——本年资本公积——年初——本年盈余公积——年初——本年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商誉(借方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投资持股比例)未分配利润——年初(合并当期为“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备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没有借贷方差额(六)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消。
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六、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办法一、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一般规定(一)合并范围企业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将各级子公司年度决算进行层层合并,逐级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对于企业所属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被投资单位,所属子公司均不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由企业(或指定所属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将该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1.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所控制的境内、外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包括:(1)企业集团应当将能够控制的企业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凡不能控制的企业,均不能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按规定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全资、控股子公司;(3)按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所属事业单位;(4)按规定执行《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基建项目或基建(含技改)财务;(5)企业所属独立核算的其他经济组织。
2.下列子公司可以不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之内:(1)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公司;(2)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3)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
3.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合营企业纳入合并范围,并按照比例合并方法对合营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予以合并。
4.对投资各方占等额股份的子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由委托管理一方纳入合并范围,或者按股权比例进行合并,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应由控制一方纳入合并范围。
(二)合并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附表。
(三)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应按下列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1.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购买子公司,期末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可以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但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应在附注中披露出售或购买子公司对企业报告期(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以及对前期相关金额的影响。
具体按以下情况分别进行披露:(1)被出售或购买的子公司在出售日或购买日,以及被出售的子公司在上年度末的资产和负债金额,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和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步骤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步骤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多个公司或组织的财务报表合并为一份报表,以展示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合并范围: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合并范围。
合并范围包括哪些公司或组织需要被合并,以及是否需要包括其子公司、关联公司或合营企业等。
确定合并范围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
2. 统一会计政策:合并财务报表要求被合并公司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如果被合并公司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需要进行调整,以使其符合母公司的会计政策。
3. 汇总财务信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核心是汇总各个公司或组织的财务信息。
这包括汇总各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在汇总过程中,需要将各个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调整,以消除内部交易和重复计算等影响。
4. 消除内部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如果各个公司之间存在内部交易,需要将其消除,以避免重复计算。
内部交易包括内部销售、内部采购、内部借款等。
消除内部交易的目的是确保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5. 调整合并口径: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各个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调整,以符合合并口径。
合并口径是指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计量方法。
调整合并口径的目的是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6.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开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通常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等。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进行填报,并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审核合并财务报表:完成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后,需要进行审计。
审计是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以确保报表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审计过程包括对财务信息的抽样检查、内部控制的评估和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等。
总结: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步骤包括确定合并范围、统一会计政策、汇总财务信息、消除内部交易、调整合并口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和审核合并财务报表等。
财务会计中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

财务会计中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在财务会计中,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一个企业集团内的各个成员企业的财务报表合并为一份整体报表,以展示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本文将探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并分析其中的重要指标和注意事项。
一、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合并范围:首先要确定合并报表的范围,即包括哪些成员企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成员企业是指母公司及其控制下的子公司。
控制关系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权,一般是超过50%的股权控制。
2.统一会计政策: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各个成员企业要统一会计政策,即采用相同的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
3.消除内部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要消除成员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以避免重复计算。
比如,当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销售交易时,合并报表中只需计入对外销售额,不计入内部销售额。
4.合并核算:在统一会计政策和消除内部交易的基础上,进行合并核算。
合并核算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二、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是对合并报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以了解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方法:1.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是比较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数据,以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
比如,比较两个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可以了解企业在该期间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变化情况。
2.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比较同一期间内不同企业或不同会计科目的财务数据,以分析企业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比如,比较不同成员企业的营业额、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率,可以找出业绩较好的企业以及存在的风险点。
3.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财务指标的比率,以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常见的比率包括利润率、偿债能力比率、运营效率比率等。
比如,通过计算毛利率和净利率,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步骤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步骤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汇总与整合,以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合并报表能够帮助管理层、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全面地了解整个集团的运营情况。
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通常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
以下部分将详细阐述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步骤。
一、确定合并范围在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之前,首先要确定合并的范围。
合并范围主要的依据是控制权,通常通过持股比例来判断。
一般来说,以下三个标准可以作为参考:控制权:母公司如果直接或间接持有子公司超过50%的投票权,即可被视为对该子公司的控制。
共同控制:对于一些合营企业和合伙企业,母公司和其他投资者在经济活动中共同控制资产的配比,也需纳入合并范围。
影响力:对持股低于20%的投资,不具有控制权,但如果能影响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则可按权益法核算,而非纳入合并报表。
确定合并范围的基本程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后续报表编制的准确性。
二、收集单体财务报表在确定了合并范围后,需要收集相关公司的单体财务报表。
单体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为了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这些财务报表应同时选定同一时间段(例如,年度或季度)。
单体财务报表应当经过审计,以提高合并后报表的可信度。
三、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由于各个公司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所有单体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统一调整。
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将所有子公司的会计核算基础(如收入确认、存货计价等)统一至母公司的会计政策。
会计期间的管控:确保所有纳入合并的公司时间段一致。
如果某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与母公司不一致,应进行必要的调整,将其填平至相同时间段。
该步骤确保了各公司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是编制可靠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基础。
四、消除内部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需要消除内部交易及未实现利润,以避免双重计算。
这一点十分关键,因为相关交易只在集团内部发生,并不影响整体利润。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步骤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步骤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一个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确定合并范围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第一步。
合并范围包括母公司及其控制的子公司,以及合资企业和联营企业等。
在确定合并范围时,需要考虑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和实际控制情况,确保所有相关公司都被纳入合并范围内。
第二步:统一会计政策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需要统一各个公司的会计政策,以确保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统一会计政策包括会计估计方法、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准则的选择等方面。
在统一会计政策时,需要考虑各个公司的特点和业务模式,确保会计政策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第三步:调整合并报表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各个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内部交易和利润,确保报表反映真实的经济实质。
调整合并报表包括消除内部交易、调整资产和负债的价值、调整利润和损失等方面。
调整合并报表需要谨慎处理,确保调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四步:合并报表的编制在完成合并范围的确定、统一会计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合并报表的工作后,可以开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内容,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编制。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提供给利益相关者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第五步:审计合并报表完成合并报表的编制后,需要进行审计工作,以验证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审计合并报表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确保报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审计合并报表是保障报表质量和透明度的重要环节,对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
通过确定合并范围、统一会计政策、调整合并报表、编制合并报表和审计合并报表等步骤,可以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公司的经营决策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1. 引言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不同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的财务报表。
对于跨国公司或者具有多个子公司的企业来说,合并财务报表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流程和方法。
2.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流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收集子公司财务信息首先,需要收集每个子公司的独立财务报表。
这些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每个子公司应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2 标准化会计政策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和标准化。
这样可以消除因会计政策不一致而导致的潜在偏差,使得合并财务报表更加准确和可比。
2.3 消除内部交易和利润确认差异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要消除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以及利润确认方面的差异。
这样可以确保合并财务报表反映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4 加权合并法对于控制子公司,通常采用加权合并法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加权合并法是指按照股权比例加权计算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和利润等项目,然后合并到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2.5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最后,根据上述步骤的结果,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等。
3.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3.1 垂直合并方法垂直合并方法是指将不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按照项目进行合并。
这种方法适用于子公司之间业务相对独立的情况,各子公司之间没有明显的互相影响。
3.2 水平合并方法水平合并方法是指将不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按照时间进行合并。
这种方法适用于子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联或者相互依赖的情况。
3.3 股权法股权法是一种特殊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适用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控制权的情况。
按照股权法编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将对子公司的投资计入合并财务报表中。
4. 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和局限性4.1 重要性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财务报表合并方法

财务报表合并方法财务报表合并方法1. 什么是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是指将一个公司的多个子公司或关联公司的财务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汇总,形成一个整体的财务报表。
通过财务报表合并,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2. 合并方法的选择在进行财务报表合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合并方法。
常见的财务报表合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全部合并法全部合并法是指将母公司与其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合并,以母公司为主体进行报表的编制。
这种方法适用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控制力,并与子公司共享风险和收益的情况。
纳入合并法纳入合并法是指将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所形成的权益计入到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重要影响力,但不满足全部合并法的条件。
净资产法净资产法是指将子公司的净资产按照比例计入到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母公司对子公司没有实际控制力,但持有子公司较大比例的股权。
权益法权益法是指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计入到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但母公司不进行合并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重要影响力,但不满足纳入合并法的条件。
3. 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财务报表合并的编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合并范围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子公司或关联公司需要进行合并,以及选择合适的合并方法。
调整财务数据将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以消除内部交易和内部利润。
消除投资关系将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投资关系进行消除,以避免重复计算。
汇总财务数据按照选择的合并方法,将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汇总,形成合并报表。
编制合并报表根据汇总的财务数据,编制合并报表,包括综合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4. 财务报表合并的意义财务报表合并的意义在于提供公司整体的财务信息和业绩表现,帮助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决策。
通过财务报表合并,可以更好地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为投资决策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有其特殊的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 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同时,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 司保持一致。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 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 期间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二)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在合并工作 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进行汇总和抵 销处理,最终计算得出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三)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 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进行抵销处理。编制抵销分录,进行抵销处理是合 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和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将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 的加总金额中重复的因素予以抵销。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的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借记或贷记的均为财 务报表项目(即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项目、现金流量表项目和所有者 权益变动表项目),而不是具体的会计科目。比如,在涉及调整或抵销固
只分享有价值的备等均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 项目, 而不是“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来进行调整和 抵销。
(四)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加总金额的基础上,分别计算 出合并财务报表中各资产项目、负债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收入项目 和费用项目等的合并金额。其计算方法如下: 1.资产类各项目, 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 加上该项目抵销 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 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 定。 2.负债类各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 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 额, 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 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 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3.有关收入类各项目和有关所有者权益变动各项目, 其合并金额根据 该项目加总金额, 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 加上该项目抵销 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4.有关费用类项目, 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 加上该项目抵 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 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五)填列合并财务报表 根据合并工作底稿中计算出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类以及现金流量表中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填列生成正式的合并财务报 表。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 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 无论你是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合并财务报表是指企业集团中多家子公司或关联公司的财务报表综合为一份报表以展示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业绩。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对于了解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及其要点。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原则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全面性原则:合并财务报表应包括集团内所有的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确保全面反映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2. 一致性原则: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遵循一致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方法,以保证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和分析具有可比性。
3. 实质优先原则: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应根据交易的实质而非形式来进行,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4. 独立性原则:合并财务报表应从各个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自身经营状况中剥离出来,以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定合并日:合并日是指财务报表中作为合并起始点的日期。
合并日通常是在控制关系发生的那一天,也可以是财务报表日或其他约定的日期。
2. 获得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财务报表: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之前,需要获得集团中各个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3. 处理差异和消除关联交易:子公司和关联公司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和关联交易,需要进行相关处理以消除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这些差异和关联交易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互相投资、债务及关联债务的消除、关联交易的调整等。
4. 计算及调整合并项目:在处理差异和关联交易后,需要根据合并原则计算并调整合并项目,如平价投资法中的权益法调整,及其他关联公司因素的调整等。
5.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根据调整后的财务信息,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应包括集团内所有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6. 编制合并利润表:根据调整后的财务信息,编制合并利润表。
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

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合并报表编制方法一、概述合并报表是指将各个子公司、分支机构和关联企业的财务报表合并起来,形成整个集团的财务报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整体的财务情况和经营状况,为投资者、银行和政府等提供更加全面的财务信息。
二、合并报表编制的原则1.会计一致性原则。
合并报表编制应当遵循会计一致性原则,即在同一会计期间内,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保证报表的真实、准确、全面和可比性。
2.整体观念原则。
合并报表编制应当采用整体观念原则,即将全部子公司、分支机构和关联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汇总、加总和调整,形成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3.相互独立、非重复计量原则。
合并报表编制应当遵循相互独立、非重复计量原则,即各个公司之间互相独立,各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应当不重复计量。
4.公允价值计量原则。
合并报表编制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并进行相应的公允价值调整。
这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三、合并报表编制的步骤1.汇总各公司的财务报表首先需要汇总各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一步需要确保各个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完整、准确和可靠的。
2.调整各公司的财务信息在进行合并之前,还需要对各个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调整。
这一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1)企业合并前的利润、股权变动等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2)各个公司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存在差异,也需要进行调整;(3)各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可能存在着重复计量和遗漏计量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3.计算合并财务报表的各项目在对各个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调整之后,需要计算出合并财务报表的各项指标,包括:(1)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这一步需要将各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合并起来,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2)合并后的利润表:这一步需要将各个公司的利润表合并起来,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合并后的现金流量表:这一步需要将各个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合并起来,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合并(hébìng)财务报表的编制郭宗慧基本概念1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经济意义(yìyì)上的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2 、编制(biānzhì)主体:母公司3 、编制方法:以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ɡǔ quán)投资后,抵消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的。
4 、注意:母公司应设置备查账,记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qǐyè)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者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第一节合并财务报表概述一、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控制的特征:1、控制的主体:是惟一的;2、控制的内容:是另一个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和经营政策;3 、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4 、性质:是一种法定权利。
二、母公司和子公司1 、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或者主体)。
2、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或者主体)。
三、控制的具体应用1、母公司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 (如被政府接管)的除外。
(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2) 母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3) 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2、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下的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情况(1) 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2) 根据公司章程或者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者类似机构的多数 (超过半数以上,但不包括半数)成员;(4)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者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的提出1)我国出版业改革背景中国承诺开放出版业是中国加入WTO勺重要条款。
根据协议,在书报刊分销服务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1 年内,外国服务提供者可在部分城市设立中外合资勺书报刊零售企业;加入2 年内,开放所有勺省会城市及重庆市和宁波市,并允许外资对零售企业控股;加入3 年内,取消对外资从事书报刊分销服务企业在地域、数量、股权及企业设立形式方面勺限制;在音像和娱乐软件分销服务方面,承诺在不损害中国审查音像制品内容勺情况下,加入时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与中方伙伴设立合作企业,从事音像制品和娱乐软件勺分销。
另外,自承诺自加入时起,全面实施《与贸易有关勺知识产权协定》[1]。
2006年12月1日,我们将向外商开放总发行市场,这等于向外资完全开放中国出版物市场[2]。
2003年颁布实施勺《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第22 条规定:设立出版物总发行、批发、零售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个人从事出版物总发行、批发、零售业务,除具备本规定第六条、第八条、第十条规定勺条件外,还须符合新闻出版总署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制定勺出版物发行网点设置规划[3]。
这表明,出版业已向民营企业全面开放。
我国出版业资本是国有资本,并以省为界,画地为牢,各省出版局(或出版总社)垄断着本省勺出版大权,依靠国家政策吃饭。
国内外资本勺准入严重威胁着原本相对垄断勺国内出版物市场,使得原有勺出版企业不得不走上变革之路。
2001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就发布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标志着中国媒体政策的正式松动。
对于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整个媒体产业来说,“17 号文”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地提出了媒体集团化、媒体可以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这三条规定[4]。
2)出版产业化趋势政策一出,各省出版集团逐步迈向改革之路。
之前,国内的出版行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在全国实行区域划分,各省新闻出版局(出版总社)负责管理本省的教材及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及销售,主要经营一省的中小学教材,基本完全依靠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及国家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市场禁入壁垒生存,市场经济的大潮对其的冲击微不足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及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出版行业市场化进程也开始推进。
各省开始组建出版集团,建立母子公司体制,打破进入壁垒及各省区域划分状况。
1999年2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
2000年3月,辽宁出版集团正式挂牌运营。
2000年9月,湖南出版集团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各地成立出版集团以后,逐渐理顺产权关系,科学调度、优化重组、合理运行存量资产,追求资产效率的最大化。
并且在出版主业之外,通过购并、合作等方式开始渗入其他领域,部分出版集团开始呈现出经营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出版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3)出版产业特点在经营管理上,出版集团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这里,笔者仅就资产方面及经营关联性方面作一个描述。
(1)国有资产目前占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资本份额较少,但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不同类型资本混合经营。
H出版集团总部资产全部是国有资产,成员单位中90%以上的资产也属于国有资产。
这种国有资产绝对控股的地位会随着出版业的逐步放开而改变,国家允许外资及民营资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进入,目前H出版集团已与外国某知名出版集团有合作意向。
另外,出版集团的资本也会向其他行业渗透,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以出版业为主,以其他多种行业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2)出版集团经营业务内容基本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出版的整个流程包括编制、出版、印刷、发行及销售,H出版集团几乎囊括了所有出版的环节,甚至包括物资供应,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出版社负责编制、出版,印刷厂来印刷,物资公司提供纸张及相关物资,新华书店负责发行及销售,一本图书从编制出来到卖到读者手上之前可以不离开这个集团,资金几乎完全在集团内部循环。
(3)集团各单位之间关联方交易频繁。
由于业务的关联性强,集团出版经营各环节相互之间的依赖性高,导致集团总部与各个成员单位、各个成员单位相互之间关联性业务发生频繁,而且交易量大。
比如,省新华书店所发行的图书及音像制品80%以上的交易额都与集团总部关联。
合并财务报表概述1)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合并财务报表又称合并会计报表。
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它是通过抵销内部交易或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合并会计主体。
其主要理由如下:(1)合并财务报表的产生是因为控股合并形成了超越个别会计主体的新会计主体- 合并会计主体,没有合并会计主体就不存在合并财务报表,当然也就无需研究合并理论、合并方法、合并程序、合并范围等问题;(2)合并会计主体对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产生了冲击,但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应该在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内根据合并会计主体的特殊性研究合并财务报表的特殊问题;(3)合并财务报表的目标、构成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合并范围、合并程序等理论与实务问题都与合并会计主体有关[5]。
2)合并财务报表的历史合并财务报表是19 世纪末20世纪初初首先出现在美国。
第一份合并财务报表是由美国科顿石油托拉斯公司于1886 年编制的,以后就逐渐发展成为流行的惯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税法中强制规定母子公司合并纳税,使得大部分控股公司都开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1940 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证券上市公司必须编制和提供合并财务报表,使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成为证券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由此,编报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越来越多。
受美国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也逐步开始重视合并财务报表的作用。
在20 世纪30 年代,在英国,控股公司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合并报表开始在英国流行,1948 年英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在拥有子公司时必须在提供个别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公开反映企业集团财务报表。
法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1971 年要求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股票上市公司以及所有公营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德国在1965 年公共公司法中,也要求企业编制集团财务报表。
日本从1977 年开始,要求编制和公布合并财务报表,并制定发布了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及规则。
为协调各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国际财务准则委员会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开始制定发布合并财务报表方面的准则。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股份制企业开始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或到香港、纽约等海外证券交易市场上市交易。
为了满足海内外证券上市的需要,这些股份制企业均已对外编报合并财务报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规范上市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其合并财务报表。
财政部于1995 年初发布实施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规范了合并财务报表行为。
3)合并财务报表的作用合并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对外提供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
在控股经营的情况下,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分别编报自身的会计报表,分别反映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这些会计报表并不能有效提供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会计信息,所以必须要通过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整个集团经营状况的需要。
其次,合并财务报表有利于避免一些企业集团利用内部控股关系,人为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
控股公司的发展使得利用控制和从属关系进行大量关联方交易,人为调节利润成为可能。
通过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可以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所产生的收入及利润予以抵销, 使会计报表反映企业集团客观真实的财务和经营状况[6]。
出版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必要性由于母子公司体系的形成,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了综合反映集团整体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必须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同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对出版集团本身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
(1)合并财务报表是客观评价集团整体实力的基础。
很多出版集团目前判断集团整体经营水平是通过汇总财务报表来实现的,汇总财务报表是将报表的各个项目简单加总得出的,并没有抵销内部交易。
对于一个关联方交易频繁发生且交易额非常大的集团来说,这种评断标准显然是不客观的。
集团管理层必须要了解本集团的整体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此为基础评价集团实力,从而认识到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为将来的战略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条件。
(2)信息使用者有了解集团整体经营状况的需要。
出版业的改革打破了原有状态,出版资本要走出去,其他资本也会参与进来,出版集团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投资人或合作方需要以合并财务报表为依据了解集团整体经营情况。
另外,股东、债权人及财政、审计、税务部门等都需要了解集团合并信息,维护国家或自身的经济利益。
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合并财务报表的一般理论,然后以H出版集团为例,以其2004年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了H出版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用实例说明合并财务报表与汇总财务报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提供信息的差异。
根据实例数据说明,相对于汇总财务报表来说,合并财务报表更能客观公允的评价一个集团整体的规模、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财务报表合并理论合并财务报表的目标理论要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合并财务报表主要为谁服务? 二是合并财务报表是主要为解释受托经济责任还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或者兼而有之。
现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和控制者服务论。
1)母公司理论按照母公司理论,在企业集团内的股东只包括母公司的股东,将子公司少数股东排除在外,看作是公司集团主体的外界债权人,以这个会计主体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合并损益表中的净利润仅指母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把合并会计报表看作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延伸和扩展。
其特点是:(1)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可按市价反映,按照公允价值改记的子公司净资产,仅限于归属买方的部分,少数股权只能以账面价值反映,这种观点认为属于少数股权的部分并没有被购买,应当保持被购买前的账面价值;(2)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属于母公司;(3)合并后的股东权益中删除了少数股权,仅包括母公司股东的权益。
可见,按照母公司理论,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是从母公司股东权益出发考虑的,是为母公司现有的和潜在的股东而编制的[7]。
其不足之处有:它假设一个集团是由控制着许多子公司的母公司构成。
它既没有考虑一个集团也可以由两个以上规模相当的公司合并而成的可能性,也没有考虑受一个以上公司控制或受到另一个公司重大影响的公司;它不仅忽视了少数股权股东的利益,也忽视了除股东以外的所有其他利益当事人的利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