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23055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氰化物为氰化钾、氰化钠(山奈)、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氰化金钾及配制品黄铜盐仿金盐的总称。

氰化物毒害性非常严重,口入0.1克即使人致命,与酸相遇立即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如吸入体内进入血液也会使人丧命。

为了安全生产,确保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希公司全体员工(电镀车间)严格遵守执行。

一、认真执行剧毒品“五双”制度。

即双人保管、双把钥匙、双本帐双人发货、双人领用。

剧毒品仓库实行24小时报警监控。

二、车间领用氰化物时,由车间领发员填写氰化物领用单,写明数量与用途,经车间主任批准后,由车间主任同领发员二人共同领用。

三、仓库保管员与车间主任共同各自保管的钥匙打开仓库,在车间主任的监督下入帐,严格按量领发料。

四、开桶发料应戴口罩及橡胶手套,在通风情况下进行。

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

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

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硫氰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通常用于制造有机合成物和杀虫剂等。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硫氰酸钠的化学性质使其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正确地掌握硫氰酸钠的安全生产要点对于减少事故和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硫氰酸钠安全生产的要点。

一、硫氰酸钠的基本性质硫氰酸钠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一般为白色结晶体或粉末,味苦。

化学式为NaSCN,分子量为81.07g/mol。

其燃烧产物为毒性比较大的氰化物,因此应注意防火和防爆。

二、硫氰酸钠生产过程的安全措施1、必须有一个严格的生产计划,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而且应有有效的监测和防护措施。

特别是在酸化过程和蒸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

2、生产现场应有清晰的标识和警告标志,员工应有相应的安全教育。

在操作前,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空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应进行监测。

3、必须有专业的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监控和操作,关键步骤要经过专业人员的确认才能进行。

所有的温度、压力、流量、浓度和pH值都需要实时检测。

4、在生产过程中,不要搭配其它不相容的物质,尤其是金属或金属离子,如铜、锌、铜和锌的盐。

5、生产结束后,需要对所有设备和管道进行清洗和检查,设备要及时维护,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

三、硫氰酸钠的储存要点1、硫氰酸钠必须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宜放于防火柜中,远离火种和热源。

2、储存场所应具备足够的通风条件,以免因积累的蒸汽而导致爆炸。

3、在储存期间,要对硫氰酸钠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品质合格,并且检查容器是否有老化或者破损。

4、储存过程中需分开存放以及实施专门管理,防止混淆使用。

四、硫氰酸钠的使用要点1、在使用硫氰酸钠前,必须仔细检查容器的完整性和标识的清晰性。

2、使用前应通风消毒保证空气卫生,有防护装备的工作人员才可进行操作。

3、在硫氰酸钠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仪器的准确性、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在操作期间要使用专用的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工具,以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硫氰酸钠生产工艺

硫氰酸钠生产工艺

硫氰酸钠生产工艺
硫氰酸钠(NaSCN)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常用于制造染料、杀菌剂、银镜,以及用作杀虫剂等。

硫氰酸钠的生产工艺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
硫氰酸钠的主要原料是氰酸钠(NaCN)和硫酸(H2SO4)。

首先要准备好这两种原料,并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2. 反应反应:
将氰酸钠溶解在水中,生成过氰酸钠溶液。

然后将硫酸缓慢地加入过氰酸钠溶液中进行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
2NaCN + H2SO4 → Na2SO4 + 2HCONa
3. 结晶过程:
将反应得到的硫氰酸钠溶液进行浓缩,使其达到饱和度。

然后将饱和度的溶液通过晶体分离的方法,如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得到硫氰酸钠的结晶体。

4. 洗涤与干燥:
将得到的硫氰酸钠结晶体进行洗涤,去除杂质。

可以使用冷水或其他溶剂进行洗涤。

然后将洗涤后的结晶体放在通风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得到最终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硫氰酸钠的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反应的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同时,生产过程要遵守环保要求,合理处理废水和废气。

以上就是硫氰酸钠的简要生产工艺,每个厂家根据自己的设备和工艺条件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基本过程是相似的。

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177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工艺简述该装置以氰化钠、硫磺为原料,进行加成反应生产硫氰酸钠。

简要工艺流程是将氰化钠、硫磺粉、表面活性剂加入反应釜中,反应生成硫氰酸钠。

反应产物经排氨、过滤、排硫化氢、脱色、过滤,得到成品硫氰酸钠。

本装置的物料硫磺易燃;氰化钠、硫氰酸钠有毒。

2重点部位反应釜氰化钠与硫的加成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生成硫氰酸钠。

由于硫磺极易燃烧,氰化钠遇酸性物质会发生分解,放出的氰化氢气体易燃、易爆、剧毒,因此有很大危险性。

另外氰化钠有剧毒。

3安全要点3.1反应釜3.1.1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00℃。

3.1.2严防氰化钠分解放出氰化氢气体。

3.1.3硫磺易燃,要严加管理。

3.2其它部位3.2.1严禁氰化钠溶液管线有泄漏。

定期对管壁厚度进行测试,对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3.2.2硫氰酸钠严禁与酸类、氧化剂放在一起或接触,以免发生反应放出氰化氢气体。

3.2.3维修人员在检修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3.2.4如果氰化钠溶液溅到衣服、皮肤上,要立即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的用0.5%硫代硫酸溶液进行清洗或浸在溶液中解毒。

若口唇溅上氰化钠,应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嗽口解毒。

3.2.5严禁在工作场地饮食。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硫氰酸钠标准

硫氰酸钠标准

硫氰酸钠标准
硫氰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标准通常会根据用途和产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硫氰酸钠(NaSCN)在某些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可能会有一些标准规范。

通常,硫氰酸钠的标准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纯度标准:规定硫氰酸钠的化学纯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外观和性状:描述硫氰酸钠的外观、颗粒形状、颜色等物理性
质。

3.含水量:确定硫氰酸钠中水分的含量。

4.重金属含量:规定硫氰酸钠中重金属(比如铅、汞等)的最大
允许含量。

5.包装和储存:描述硫氰酸钠的包装要求以及储存条件。

这些标准可能由国家或国际化学、药品或实验室行业的标准组织制定。

举例而言,如果你在美国使用硫氰酸钠,可能需要查阅美国化学学会(ACS)或美国药典(USP)等标准。

要获取最新和最准确的硫氰酸钠标准信息,建议直接查阅相关的行业标准文献、供应商提供的证书或直接咨询当地化学品供应商。

非法食品添加物“硫氰酸钠”解读

非法食品添加物“硫氰酸钠”解读

非法食品添加物“硫氰酸钠”解读作者:奇云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2年第08期硫氰酸钠是什么硫氰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水溶液呈中性。

熔点287℃时会分解出硫化物、氮化物和氰化物。

主要用作丙烯腈纤维抽丝溶剂、化学分析试剂、彩色电影胶片冲洗剂、某些植物脱叶剂以及机场道路除莠剂,还用于制药、印染、橡胶处理,黑色镀镍及制造人造芥子油等。

硫氰酸钠使用和禁用历史硫氰酸钠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主要是防腐保鲜作用。

1991年,国际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公布了《乳过氧化物酶体系用于原料乳的保鲜指南》,该指南严格规定了硫氰酸钠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规定在原料乳收集和运输至乳品加工厂期间,仅在缺乏必要的冷却设施时才可应用,并需对经此法处理过的原料乳检测硫氰酸钠的含量。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奶牛场缺乏冷却设施,采集后的生鲜乳常因细菌繁殖腐败而损失。

乳过氧化物酶体系提供了一种费用低廉而实用的方法,提高了原料乳的利用率,因而在第三世界国家普遍使用。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收集鲜乳和将其运到加工厂时,由于条件限制还不可能普遍采用冷却设施。

在此背景下,为了暂时保存牛乳而使用化学保存剂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86年版本中,曾将硫氰酸钠列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与过氧化氢合用,用于黑龙江、内蒙古地区的生牛乳保鲜。

我国也于1995年发布《活化乳中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生鲜牛乳实施规范》,利用乳过氧化物酶体系保存生鲜牛奶,防止牛奶腐败变质。

但由于硫氰酸钠的毒性作用及其滥用,以及我国经济条件的进步和原奶的冷链运输不断完善,我国于2007年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取消了硫氰酸钠的保鲜用途。

2008年12月12日,卫生部又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明确规定乳及乳制品中硫氰酸钠属于违法添加物质。

硫氰酸钠(硫氰酸钠作用与用途)

硫氰酸钠(硫氰酸钠作用与用途)

硫氰酸钠(硫氰酸钠作⽤与⽤途)近⽇,河北美国⾷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称,辽宁惠⼭乳业集团⽣产的⾼钙⽜奶中检出硫氰酸钠,数值⾼达15.20 mg/kg。

⽴即采取措施,停⽌销售辽宁惠⼭乳业集团⽣产的⾼钙⽜奶,并在市场上销售。

同时,随机抽取该企业在河北销售的7种产品进⾏调查。

河北美国⾷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指出,“硫氰酸钠是有毒产品,少量硫氰酸钠会对⼈体造成很⼤危害”。

有媒体报道“检出剧毒氰化物”,也有⼈直接称其为“毒⽜奶”。

应该说,河北美国⾷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处理措施是及时合理的。

然⽽,他们对硫酸氢钠的介绍并不客观,在媒体的帮助下,会有不必要的恐慌。

硫氰酸钠从哪⾥来?硫氰酸钠⼴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如⼗字花科植物、动物的⾎液和唾液等。

⽜奶中有⼀种天然的抗菌系统,称为“乳过氧化物酶系统(简称LP系统)”。

它由三种物质组成:乳过氧化物酶、硫氰酸钠和过氧化氢。

其中硫氰酸钠的含量与⽜的⾷物等因素有关,波动幅度⽐较⼤,典型值为3 ~ 5 mg/kg,⼀般不超过10 mg/kg。

这就是国标“≤10 mg/kg”的原因——超过这个值说明有⼈为添加。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惠⼭⽜奶的检测结果为15.2 mg/kg,⽽惠⼭乳业则声称他们从第三⽅检测机构得到的结果并没有超标——⽬前还不清楚到底是哪⼀⽅的检测出了问题,让我们拭⽬以待“到时候”。

“零售养殖-收购乳品企业”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的乳品模式。

在原奶从奶农到乳品企业的过程中,如何抑制细菌的⽣长是⼀个⾄关重要的问题。

当然,理想的⽅式是冷链操作,但很多情况下很难实现,化学防腐仍然是最后的选择。

在⽜奶中使⽤LP抗菌体系是⼀种可⾏的⽅案。

在⾃然状态下,⽜奶中有⾜够的乳过氧化物酶,但硫氰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含量较低,不能充分发挥LP体系的抗菌潜⼒。

如果加⼊硫氰酸钠和过氧化氢,可以⼤⼤提⾼百特耐瑟系统的抗菌性能,从⽽达到防腐的⽬的。

联合国粮⾷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在这个项⽬中⾮常活跃。

QSH1020_1496-2014硫氰酸盐、硝酸盐类示踪剂

QSH1020_1496-2014硫氰酸盐、硝酸盐类示踪剂

Q/SH1020 1496-2014代替Q/SL 1496-2000硫氰酸盐、硝酸盐类示踪剂施工与检测方法2014-06-26发布 2014-09-01实施Q/SH1020 1496-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L 1496—2000《硫氰酸铵、硝酸铵示踪剂检测方法》。

本标准与Q/SL 1496—2000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增加了示踪剂种类;——增加了示踪剂前期适应性评价;——规范了注入示踪剂后取样方法;——增加了HSE要求。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油气采输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洪涛、崔洁、王桂勋、刘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SL 1496—2000。

IQ/SH1020 1496-2014 硫氰酸盐、硝酸盐类示踪剂施工与检测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硫氰酸盐、硝酸盐类示踪剂的前期评价、施工步骤、检测方法及HSE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硫氰酸盐、硝酸盐两类示踪剂的施工与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5925—2012 油田注水化学示踪剂的选择方法Q/SH 0098 油气水井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Q/SH1020 0212 注水井洗井工艺规程Q/SH1020 0614 油、气、水井和油、水泵站采样办法3 示踪剂前期适应性评价3.1 地层背景浓度测定:测定方法按照SY/T 5925—2012中的3.2执行。

3.2 配伍性评价:测定方法按照SY/T 5925—2012中的3.3执行。

3.3 静态吸附评价:测定方法按照SY/T 5925—2012中的3.4执行。

4 示踪剂用量计算结合井组的动、静态资料,按式(1)Brigham-Smith公式计算:G=1.44×10-2høS w C pα0.265L1.735 (1)式中:G——示踪剂用量,t;h——地层有效厚度,m;ø——地层孔隙度,小数;S w——含水饱和度,小数;C p——从油井采出示踪剂浓度峰值,mg/L(根据实际情况定,一般可选取100mg/L~300mg/L);α——分散常数(0.0153),m;L——井距,102m。

硫氰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氰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氰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化学品中文名称:硫氰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thiocyanate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sodium sulfocyanate技术说明书编码:1925CAS No.:540-72-7分子式:CNS.Na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硫氰酸钠540-72-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职业中毒少见。

主要由误服引起。

大剂量致急性中毒时,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血压波动,心率减慢。

可出现黄视症。

重度中毒可致肾功能明显损害。

慢性作用,可抑制甲状腺机能。

可使妇女经期延长而量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硫化物、氰化氢、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硫氰酸钠操作规程

硫氰酸钠操作规程

硫氰酸钠操作规程硫氰酸钠操作规程1原料配⽐:氰化钠:2400L硫磺:440kg操作规程:1.1合成釜(3000L)操作1.1.1先检查合成釜双底阀是否关闭,反应釜尾⽓系统是否开启,釜内是否已经有真空。

1.1.2开启反应釜夹套冷却⽔循环。

1.1.3按氰化钠使⽤操作规程将氰化钠打⼊合成反应釜。

1.1.4打开⼈孔,投⼊计量好的的催化剂。

1.1.5将200kg硫磺加⼊反应釜,盖好⼈孔盖,开搅拌。

由于反应放热,釜内温度上升,注意调节真空度,避免温度升⾼时真空太⼤造成液体暴沸冲料。

釜内温度得上升程度取决于冷却⽔的冷却效果,⽤循环⽔冬天⼤约上升⾄55度,夏天⼤约会上升⾄70度。

1.1.6待温度开始下降时继续投⼊剩余的硫磺,注意第⼆次投硫磺时要开搅拌,分批投⼊,每次以釜内的硫磺充分搅拌分散,被⽔浸润以后再投。

1.1.7投完硫磺以后,盖好⼈孔盖,待温度开始下降以后即可排夹套⽔,开盘管蒸汽开始升温。

注意过程控制真空度,避免暴沸。

1.1.8升温110度左右观察釜内液体表⾯是否有黄⾊硫磺漂浮,并可以补加氰化钠,以釜内有⼀定泡沫时⽬测是否有少量硫磺漂浮,液体整体清亮。

1.1.9降温60℃导⼊赶氨釜1.2赶氨釜(3000L)操作1.2.1导料前先检查反应釜底阀是否关闭,尾⽓系统是否开启,尾⽓真空是否导⼊反应釜。

1.2.2打开夹套快开阀,保证夹套⽔不会憋压。

1.2.3导料结束,开盘管蒸汽升温赶氨1⼩时。

1.2.4赶氨结束,降温60度以下,加⼊活性碳,继续降温。

1.2.5待赶酸釜准备好以后,将料抽滤⼊赶酸釜。

1.3赶酸釜(3000L)操作1.3.1抽滤前检查反应釜底阀是否关闭,放空阀是否关闭,真空是否导⼊。

1.3.2抽滤结束,关闭真空,开放空阀,开启尾⽓吸收系统。

1.3.3打⼊上批母液。

1.3.4滴加盐酸(30%)调PH值1-2。

1.3.5调酸结束,开夹套快开阀,防⽌升温过程夹套⽔憋压。

开盘管蒸汽升温赶酸⾄温度达到120度。

1.3.6降温80度下加⼊活性碳,继续降温⾄60度左右保温。

硫氰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氰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无资料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暂无
修改说明:
第一版
其他信息:
MDL号:MFCD00011123PubChem号:暂无BRN号3594965
填表部门:
审核部门:
常见用途:
1.用作聚丙烯腈纤维抽丝溶剂、化学分析试剂、彩色电影胶片冲洗剂、某些植物脱叶剂,以及机场道路除莠剂。还用于制药、印染、橡胶处理、黑色镀镍及制造人造芥子油。2.抑霉防腐剂,与过氧化氢合用于牛奶保鲜,有抑制霉菌作用。我国规定每升生牛乳的最大使用量为0.3%的过氧化氢2.0mL,加硫氰酸钠16.76mg。可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使用。如要扩大使用地区,必须由省级卫生部门报请卫生部审核批准并按农业部有关实施规范执行。3.用作分析试剂,如作掩蔽剂、沉淀剂、显色剂。还用于印染和医药工业。4.用作聚乙烯醇水溶液黏度的稳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
(mg/m3):
无资料
前苏联MAC
(mg/m3):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接触限值: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无资料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称:
硫氰酸钠
中文别名:

英文名称:
Sodium thiocyanate
英文别名:
Sodium sulfocyanate
CAS号:

MSDS硫氰酸钠

MSDS硫氰酸钠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后,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
pH:
熔点(℃):
287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7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安全技术说明书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包含以下内容:1. 化学品名称:三聚硫氰酸三钠盐2. 化学品标识:识别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化学式和可能的异构体。

3. 成分/组成信息:提供关于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纯度、杂质和添加剂的信息。

4. 危险性概述:描述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可能对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如急性毒性、刺激性和环境影响等。

5. 急救措施:提供在发生意外接触或泄漏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包括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和食入的急救措施。

6. 消防措施:描述适当的灭火介质和灭火方法,以及如何安全地处理泄漏物。

7. 泄漏处理:提供处理三聚硫氰酸三钠盐泄漏的指导,包括个人防护措施和环境清理步骤。

8. 操作和储存:提供关于如何安全操作和储存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9. 接触控制/个人防护:提供关于如何减少工作人员与三聚硫氰酸三钠盐接触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和个体防护装备。

10. 物理和化学性质:描述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物理状态、外观、气味、溶解性等性质。

11. 稳定性和反应性:描述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稳定性、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和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

12. 毒理学资料:提供关于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毒理学信息,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等。

13. 生态学资料:描述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包括对水生生物、陆地生物和空气的影响。

14. 废弃处置:提供关于如何安全处置三聚硫氰酸三钠盐废物的指导,包括废物分类、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15. 运输信息:提供关于运输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指导,包括包装、标识和特殊注意事项。

16. 法规信息:列出与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法规、标准或指导文件。

17. 其他信息:提供其他有关三聚硫氰酸三钠盐的重要信息,如参考文献、免责声明等。

请注意,上述信息可能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建议在使用前进行更新和验证。

同时,使用任何化学品时都应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并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

硫氰酸钠

硫氰酸钠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CAS:
540-72-7
中文名称:
硫氰酸钠
英文名称:
sodium thiocyanate
别名:
sodium sulfocyanate
分子式:
NaSCN
分子量:
81.06
熔点:
287
密度:
1.73
蒸汽压:
溶解性:
溶于水,溶于乙醇。
稳定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
危险标记: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
pH:
熔点(℃):
287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7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包装类别:
Z01

氰化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氰化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024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氰化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氰化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工艺简述以丙烯腈生产的副产物氢氰酸(含HCN大于99.6%)与浓度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反应器中于温度50~55℃条件下,进行液相中和反应,迅速生成氰化钠。

氰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离心脱水、干燥、成型压片、包装即为含水量小于0.2%的氰化钠产品。

防毒是本装置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原料氢氰和产品氰化钠均系剧毒物质,该装置属有毒、有害生产。

氢氰酸还属一级易燃液体。

2重点部位2.1氰化钠反应器该反应器是本装置的关键设备。

危险因素较多,进出反应器的物料均为剧毒品,且反应前有易燃性质。

生产控制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稍有失误即可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发生事故。

如液体氢氰酸在碱性条件下会很快发生自聚反应,不仅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压力的突然升高,而且生成棕色的粘稠液体使生产无法进行下去,严重时也可造成管道堵塞或设备爆炸事故;氰化钠在60℃以上的温度下很容易水解,在反应过程中稍不注意即可突破,由此造成操作紊乱状态,处理过程不仅麻烦且很危险。

3安全要点3.1氰化钠反应器3.1.1由于氢氰酸的沸点较低、毒性极大,且易燃、易爆,所以对装置投料前的系统气密性试验要严格认真地进行检查。

所有涉及氢氰酸的设备和管道上的密封点,均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生产中要经常巡检,发现有泄漏时,应立即切断物料来源或做停车处理。

不准在有泄漏的情况下生产,防止中毒或爆炸着火。

3.1.2氰化钠反应器的生产操作,要按控制程序进行,经常检查是否有控制机构失灵等异常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避免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发生氢氰酸自聚或爆炸事故。

硫氰酸钠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硫氰酸钠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硫氰酸钠检测仪的使用方法硫氰酸钠是一种化学抗菌剂,常用于食品特别是牛奶中,以起到抑菌效果。

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硫氰酸钠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延长牛奶的保质期。

然而,对于这种物质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在食品中添加硫氰酸钠必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标,而且只能依照规定的用途和用量使用。

另外,对于硫氰酸钠的安全性也需要进行评估和监控。

虽然它在确定浓度下是安全的,但过量使用或长期摄入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硫氰酸钠时,需要遵奉并服从科学、合理的原则,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硫氰酸钠检测仪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食品中硫氰酸钠含量的仪器。

它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食品中硫氰酸钠的含量,帮忙企业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该仪器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硫氰酸钠含量。

同时,该仪器还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食品企业的现场检测。

硫氰酸钠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如下:1、样品前处理:① 称取0.5g(0.5ml)绞碎的样品于试管中,加纯洁水至25ml刻度;② 超声提取5分钟,过滤备用。

(若颜色较深,可加入0.5g活性炭,60℃水浴加热10分钟后,趁热过滤)2、对照样品测试① 取3mL样品液,加入0.5mL纯洁水;② 摇匀后,移取2.5ml于比色皿中;③ 将比色皿放入指—定通道中,按“对照测量”3、样品测试① 取3mL样品检测液,加入0.5mL亚硝酸盐检测液;② 室温(255℃)放置10分钟;③ 移取2.5ml于比色皿中;④ 将比色皿放入指—定通道中,按“样品测量”依照上述步骤操作后,即可得到食品硫氰酸钠的检测结果。

另外,需要注意仪器的清洁和维护,躲避对仪器造成损坏或误差。

最终,对于检测结果异常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复查和处理,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总之,ST—SDLQ硫氰酸钠检测仪是一种紧要的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食品中的硫氰酸钠含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烧碱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

烧碱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

烧碱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300烧碱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1工艺简述隔膜法生产烧碱工艺是以原盐用水加热溶解制得粗盐水,再经10%电解液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脱掉钙镁离子制得精盐水。

精盐水经预热,以盐酸控制PH值在3~5,送入隔膜电解槽,由电解槽盖进入阳极室,并经改性隔膜流入阴极室。

直流电经每个电解槽的两个极之间电解盐水,在阳极室放出氯气,在阴极室放出氢气。

湿氯气经洗涤、冷却和浓硫酸干燥,即为产品氯气。

湿氢气经洗涤、冷却、再洗涤,除去微量的氨、氧、二氧化碳、硫等杂质后,即为产品氢气。

电解液经碱蒸发浓缩成50%氢氧化钠液碱,再经冷却过滤后得到含氯化钠(1.0.±0.1)%的成品隔膜碱。

析出的氯化钠经盐分离设备除去,返回盐水精制。

50%液碱经氨萃取,制得含氯化钠500ppm以下的精制液碱。

精制液碱再经降膜浓缩和闪蒸浓缩到99.8%的浓度,接着造粒,冷却成粒碱。

包装出厂。

本装置生产有氢、氨等易燃、易爆物质和氯、氨、硫酸等有毒、有害物质,属有毒有害生产作业岗位。

2重点部位2.1隔膜电解槽该槽为烧碱生产的关键设备。

生产中可因盐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高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钙(镁)沉淀而堵塞隔膜,不仅影响产率而且导致氢氧化钠浓度升高,电槽电流效率下降,槽电压升高而威胁安全生产。

使用含氟纤维和石棉混合的改性隔膜,虽然可以降低槽电压的氯中含氢,但氯气中含氧稍增高。

硫氰酸钠 MSDS

硫氰酸钠 MSDS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溶于水,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
用作腈纶生产中的溶剂,也用于配制凝固液,并用于染色和医药等工业。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硫化物、氰化氢、氧化钠。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回目录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
pH:
熔点(℃):
287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7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UN编号:

硫氰酸钠540-72-7

硫氰酸钠540-72-7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标识符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硫氰酸钠CAS No.:540-72-7别名:硫氰化钠;1.2 鉴别的其他方法无数据资料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无数据资料2 危险性概述2.1 GHS分类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4环境危害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慢性水生毒性:AquaticChronic3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危害类型GHS07:感叹号;信号词 【警告】危险申明代码 无数据资料H332 吸入有害健康。

H412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造成长期影响。

警告申明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RSHazard symbol(s) XnR-phrase(s) R32;R22;R53S-phrase(s) S13;S612.3 其它危害物-无3 成分/组成信息3.1 物质分子式 - CNNaS分子量 - 81.064 急救措施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一般的建议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如果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恶心,头痛,呕吐,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无数据资料5 消防措施5.1 灭火介质火灾特征无数据资料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碳氧化物,硫氧化物,氧化钠5.3 救火人员的预防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无数据资料6 泄露应急处理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2177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
标准版本
硫氰酸钠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工艺简述
该装置以氰化钠、硫磺为原料,进行加成反应生产硫氰酸钠。

简要工艺流程是将氰化钠、硫磺粉、表面活性剂加入反应釜中,反应生成硫氰酸钠。

反应产物经排氨、过滤、排硫化氢、脱色、过滤,得到成品硫氰酸钠。

本装置的物料硫磺易燃;氰化钠、硫氰酸钠有毒。

2重点部位
反应釜氰化钠与硫的加成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生成硫氰酸钠。

由于硫磺极易燃烧,氰化钠
遇酸性物质会发生分解,放出的氰化氢气体易燃、易爆、剧毒,因此有很大危险性。

另外氰化钠有剧毒。

3安全要点
3.1反应釜
3.1.1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00℃。

3.1.2严防氰化钠分解放出氰化氢气体。

3.1.3硫磺易燃,要严加管理。

3.2其它部位
3.2.1严禁氰化钠溶液管线有泄漏。

定期对管壁厚度进行测试,对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3.2.2硫氰酸钠严禁与酸类、氧化剂放在一起或接触,以免发生反应放出氰化氢气体。

3.2.3维修人员在检修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3.2.4如果氰化钠溶液溅到衣服、皮肤上,要立
即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的用0.5%硫代硫酸溶液进行清洗或浸在溶液中解毒。

若口唇溅上氰化钠,应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嗽口解毒。

3.2.5严禁在工作场地饮食。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