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问答题训练
高二历史必修三练习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近代史的人物?A. 孙中山B. 张之洞C. 韩愈D. 毛泽东2.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发生在哪个年代?A. 1840sB. 1890sC. 1910sD. 1960s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南北朝的统一C. 唐朝的建立D. 隋朝的覆灭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世界两个伟大革命之一。
()2.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 《资本论》是马克思著名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4.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19年。
()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世纪末实现的。
()三、简答题1. 解释"帝国主义"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简述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 什么是五四运动?它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4. 解释"社会主义"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5. 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及其初期活动。
四、论述题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论述它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提示:可以选择以下历史事件进行论述,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事件。
-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长征五、作文题请根据你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理解,写一篇总结性的作文,题目自拟。
在作文中,应包括对近代中国历史重要事件的回顾和思考,可以提出你对历史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
(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习题中题目内容可能有所调整,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解答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议一议]法家怎样论述改革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文化意义?答案提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通过变法改革适应社会发展这种改革的思想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体现了进步的历史观。
[想一想]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答案提示: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诸侯国迅速发展,出现了争霸的局面。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转变成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为了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诸侯争用客卿,采取礼贤下士的态度。
政治上的宽松,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学移民间,大批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站在各自的利益上发表论说,传播著述,以求他们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于是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一个最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自我测评]“六经”包括哪些典籍?答案提示:《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阅读与思考]1.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对于推行改革有怎样的意义?答案提示:他认为如能强国利民,可以不法古,“不循其礼”。
反驳了“法古天下,循礼无邪”的守旧观点,大胆破除传统的禁锢,从而促使秦孝公确定变法图强的决心。
2.商鞅既然批评效法古人,为什么在论辩中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驳斥对方的依据呢?答案提示:商鞅在论辩中所列举的古人的事迹,都是古人不因循先人的典型事迹,可以反证他“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理论。
他要效法的是这些古人的做事原则而非具体做法。
另一方面,商鞅在论辩中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驳斥对方的依据,也说明我们民族尊古的传统有十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即使改革家也难以彻底摆脱这种影响。
而论辩中用古人事迹说明问题,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也是一种有利的策略。
■二儒学的兴起■[想一想]1.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答案提示: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体现的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直接有益,不构成对政权的威胁。
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题一、选择题A. 但丁创作《神曲》B. 达·芬奇绘制《蒙娜丽莎》C.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D. 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A. 加尔文B. 马丁·路德C. 约翰·卫斯理D. 托马斯·莫尔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造纸术A. 笛卡尔B. 伏尔泰C. 卢梭D. 康德A. 书同文B. 车同轨C. 行同伦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及其影响。
2. 请简述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3.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说明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4. 请阐述启蒙运动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意义。
5. 请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马可·波罗行纪》中对元朝的描述:“……这里的人们非常富有,到处都是繁华的城市和繁忙的市场……”问题:根据材料一,分析马可·波罗对元朝的描述是否真实?为什么?材料二:英国《权利法案》部分内容:“……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国王不得随意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问题:根据材料二,分析《权利法案》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
2. 论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3. 论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及其历史意义。
五、比较分析题1. 比较分析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与古罗马共和制的异同。
2. 比较分析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根本区别。
3. 比较分析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六、连线题1. 拜占庭帝国衰落A. 查理曼2. 印刷术的普及B. 穆罕默德3. 十字军东征C. 古腾堡4.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建立D. 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七、名词解释题1. 董仲舒2. 柏拉图3. 经院哲学4. 殖民扩张5. 民族主义八、判断题1.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允许所有公民参与政治决策。
()2. 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欧洲航海家。
高中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包括:A. 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 所有以上3. 以下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特点: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文言文D. 提倡白话文4. 辛亥革命推翻了:A. 清朝统治B. 封建制度C.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 以上都是5.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所有以上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7.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亥革命后条约》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9.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 内战问题B. 经济恢复问题C. 社会稳定问题D. 所有以上10.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淮海战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
12. 辛亥革命后,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______。
13.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口号是______。
15.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7. 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问答.doc
11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有何不同?他们各自的哲学观点是什么?%1不同:智者学派认为学习知识是为城邦政治服务的需要;苏格拉底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 的认识。
%1各自的哲学观点:智者学派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提出价值标准的相对性;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自然哲学探自然,标志西方人觉醒。
智者学派重社会,人文精神强调人。
苏格拉底研究“人”,知识美德影响深。
亚里士多爱真理,逻辑哲学集大成。
希腊先哲爱智慧,好学深思重理性。
西方精神滥觞地,言必希腊说人文。
从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再到亚里士多德,西方的人文精神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1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一次唤醒了人类的自我意识,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1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邪恶的首要根源: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这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12文艺复兴的实质人文、科学、民主,互相推进。
它们的基础是资木主义经济的发展。
人文主义的含义人文主义:人要脱离神(上帝),人超越自己,人要以自己的观点解释世界,人要按照自己的面貌去生存,人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如何评价“巨匠的风采” ?世俗文化的兴起,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先是文学语言,后是形象思维,所有绘画和雕塑,都以人的面貌、追求、本质、智慧为本。
人文主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大潮;%1适应了西欧资木主义发展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清除思想障碍;%1动摇了神学权威,对宗教改革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说《十日谈》和《哈姆雷特》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薄伽丘的《十日谈》面对现实世俗生活,把人间百态、人间欢乐和幸福作为描写中心,揭开了以“人”为中心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序幕。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必修三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必修三### 高中历史练习题及讲解:必修三#### 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A. 土地私有制B. 皇权至上C. 科举制度D. 奴隶制度2.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创立科举制度C. 实行郡县制D. 推行分封制3. 清朝乾隆年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限制了哪些方面?A. 贸易B. 文化交流C. 宗教传播D. 所有以上#### 二、填空题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
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其中“_______”政策,有效地解决了边疆问题。
#### 三、简答题6. 简述清朝“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
####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矛盾及其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 参考答案及讲解:#### 一、选择题1. 答案:D。
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土地私有制、皇权至上和科举制度,而奴隶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特点。
2. 答案:A。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3. 答案:D。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贸易、文化交流和宗教传播。
#### 二、填空题4. 答案:郑和。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
5. 答案:改土归流。
康熙皇帝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有效地解决了边疆问题。
#### 三、简答题6. 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边疆统一和民族融合。
#### 四、论述题7.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官僚腐败和民族矛盾等方面。
这些矛盾的积累,为近代社会的变革提供了动力,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同时也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提供了可乘之机。
以上练习题及讲解涵盖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特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深层次原因。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精选(六) 精品
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精选(六)46、(12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12分)(注意:所回答内容必须在表格范围内,突破表(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
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3分)答案要点:(12分)(1)(9分)(2)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3分)47、(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2)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
(6分) 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2分)(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2分)(1) 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分)(2) 核心内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和科学;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分)性质:材料一、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三是无产阶级性质(或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2分)(3)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2分)4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有哪些政治主张?(2)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20世纪2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业已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这两项重大的理论成果分别在党的那一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题目: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A. 电力的广泛应用 B. 内燃机的发明 C. 化学工业的发展 D. 电话的发明2、下列哪一个事件直接导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C. 巴黎和会的召开 D. 布尔什维克的崛起3、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A. 宣告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 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C. 标志着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峰 D. 激发了全球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二、简答题4、简述中国明朝时期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特点。
41、阐述欧洲启蒙运动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411、请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全球经济地位及影响。
三、分析题7、分析唐朝和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71、比较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
711、评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10、论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101、阐述欧洲一体化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1011、请从全球化视角,论述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关系与冲突。
以上是本次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希望有助于大家对历史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亚洲大陆地区?() A. 中国 B. 日本 C. 印度 D. 伊朗2、下列哪个洋不属于世界四大洋?()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3、下列哪个国家不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 A. 中国 B. 巴西C. 美国D. 印度4、下列哪个城市不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A. 纽约 B. 东京 C. 伦敦 D. 悉尼5、下列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A. 中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埃及二、简答题6、请简述亚洲大陆的气候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第一课时1. 题目:简述秦朝的建立过程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问题类型:简答题- 内容概要:秦朝的建立过程包括秦穆公继位、秦穆公实行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等。
秦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央集权、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方面。
- 参考答案:秦穆公实行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强大;秦始皇通过灭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
由秦朝统一六国而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基础。
2. 题目:解释“兼并战略”在秦朝的实施中的意义。
- 问题类型:解释题- 内容概要:兼并战略是指秦朝通过吞并其他国家的领土来实现统一的策略。
这种战略的意义在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统治力量,扩大领土并消除潜在的敌对势力。
- 参考答案:秦朝实施兼并战略的意义在于通过吞并其他国家的领土来扩大自身的版图,增加资源和劳动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潜在的敌对势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时1. 题目:简述汉朝的统治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 问题类型:简答题- 内容概要:汉朝的统治经历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对国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 参考答案:汉朝的统治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上,刘邦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稳定了国家统一;在军事上,刘秀创建了东汉朝代,平定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在经济上,汉朝推行了均田制和开疆拓土,发展了农业和经济;在文化上,汉朝儒学的发展和兴盛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2. 题目:阐述汉武帝的改革和创举。
- 问题类型:阐述题- 内容概要:汉武帝是汉朝的一位重要皇帝,他进行了多项改革和创举,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参考答案:汉武帝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创举。
他实行的均田制有利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他推行的开疆拓土政策扩大了国家的版图和资源;他大力发展儒学,推行儒家思想,对社会的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重视经济的发展,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高中必修三历史练习题
高中必修三历史练习题封建社会与农业社会的转变一、选择题1.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归谁所有?A. 皇帝和贵族B. 士兵和百姓C. 地主和农民D. 商人和手工业者2. 封建势力的产生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农田的集中B. 商业的发展C. 文化的繁荣D. 科技的进步3. 下列哪个社会不属于封建社会?A. 原始社会B. 东方封建社会C. 西方封建社会D. 封建主义社会4. 农业社会的典型代表是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5. 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A. 农耕B. 商业C. 采矿D. 渔猎二、判断题1. 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主要基于农业社会的生产关系。
(正确/错误)2.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享有绝对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正确/错误)3.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是生产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正确/错误)4. 农业社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正确/错误)5. 农业社会的出现不影响封建制度的存在和稳定。
(正确/错误)三、问答题1. 什么是封建制度?它有哪些特点?封建制度是一种基于农业经济基础的社会政治制度,它的特点主要包括土地私有制、农民地位低下、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权力等。
2. 农业社会是指什么?它与封建制度有什么联系?农业社会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农业社会与封建制度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封建制度往往是在农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封建制度通过农业经济基础的支撑而得到稳定和延续。
3. 封建社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封建社会的出现使社会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封闭的状态。
封建社会中的农民地位低下,缺乏社会流动性,限制了个体的发展。
此外,封建制度的权力集中于封建统治者手中,限制了社会的创新和变革。
4. 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农业社会主要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相对简单,社会流动性较低,意味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比较缓慢。
高中必修三历史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必修三历史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问,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B. 促进经济发展C. 推动科技进步D. 扩大对外交流2.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实施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B. 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C. 加强了与外国的文化交流D. 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二、填空题3.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4. 清朝乾隆年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5. 请简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主要特点。
6. 请简述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8. 阅读以下材料:“自秦以来,封建之制废,郡县之制兴。
”请分析材料中提到的郡县制与封建制的区别,并简述郡县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9. 阅读以下材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请分析材料中提到的思想,并结合历史事实,论述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答案及讲解】1. 答案:A。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2. 答案:B。
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主要目的是防止倭寇的侵扰,但同时也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3. 填空题答案:弘扬佛法。
玄奘西行取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法,传播佛教文化。
4. 填空题答案:维护国家安全。
清朝乾隆年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外来势力的渗透。
5. 简答题答案:康乾盛世时期的主要特点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对外扩张等。
6. 简答题答案: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主要内容包括禁止民间与外国进行贸易,限制海上活动等。
这一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是双刃剑,一方面保护了国家安全,另一方面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
高中历史必修3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3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2. “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提出的?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新疆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家?A. 孙中山B. 毛泽东C. 邓小平D. 蒋介石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与哪个国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A. 美国B. 苏联C. 英国D. 法国5.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年。
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了______。
8. 1950年,中国政府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______战争。
9.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______会议。
10.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______行使主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12.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14. 论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请分析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人民的启示。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B5. D二、填空题6. 19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8. 抗美援朝9. 十一届三中全会10. 香港三、简答题11.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主张驱除外敌,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民权主义主张实现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民生主义主张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公平。
历史必修三练习题
历史必修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唐朝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C.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东厂D. 清朝设立六部,加强中央集权2. 关于辛亥革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完全的民主政治3.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B.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C. 新文化运动主张文言文D.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的一次重要运动二、填空题4.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________制度。
5. 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其直接导火线是________的签订。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被称为________。
三、简答题7. 简述清朝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
8. 请简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四、论述题9. 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五、材料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材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礼记·礼运》请分析这段材料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并结合历史事实,谈谈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六、判断题11.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A. 秦朝的郡县制是封建制度的一种形式。
B.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朝。
C.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主张“打倒孔家店”,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七、案例分析题12. 请分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八、综合题1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一观点的理解。
九、开放性问题14. 如果你有机会回到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你会选择哪个时期?为什么?十、论文题15. 请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文。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答案:B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以下哪项不是进士科的考试内容?A. 经义B. 策问C. 诗词歌赋D. 律令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海外资源D. 军事征服答案:B4. 清朝末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民族矛盾激化B. 阶级矛盾激化C. 宗教信仰冲突D. 自然灾害频发答案:B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_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7. 唐太宗时期,实行了“_______”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和亲8.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修建了著名的_______。
答案:万里长城9.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_______”政策,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答案:金瓶掣签10.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其爆发的导火索是_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请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官员,强调公平竞争,选拔人才更加注重实际才能和知识水平。
科举制度的实行,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后世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必修三解答题
历史必修三解答题1.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二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个三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得原因。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话,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答案1、(1)三个阶段①学术觉悟;林则徐、洋务派“师夷长技”(或答“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结果失败。
(3 分。
每点1 分)②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了,未能拯救中国。
(3 分。
每点1 分)③伦理觉悟;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自8226; 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 分。
每点1 分)( 2 )原因:①政治: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 )的阻碍。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精选(三) 精品
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精选(三)21、(附加)右图人物是德国的约翰内斯·谷登堡(1400—1468),他创制了近代金属合金活字印刷术,并采用机械方式,开创了以机械操纵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在谷登堡之前,整个欧洲大陆大约只有3万册书,而到了1500年,各类题材的图书猛增到900万册。
在西欧有不少人都称约翰内斯·谷登堡为印刷术的发明者。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你至少列举两件史实来证明你的观点。
不同意。
(2分)理由:(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868年)的印刷品是中国唐代的《金刚经》卷子(2)北宋平民毕升(?~1181)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革命(3)元代的王祯(?~1368)成功创制了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以上三条任取两条即可,每条2分,王祯的成就写到其中一项即可得2分)22、阅读下列表格:(1)表格中的①②③出分别应填什么?(2)概括汉字从起源到秦统一的演变历程,指出“书同文字”的背景和意义。
(3)元杂剧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繁荣起来的?(4)明清小说有哪些突出成就?试举例加以说明。
(1)①宋词创作进入鼎盛阶段,元代散曲创作进入高潮时期。
②京剧兴起,并且日益成熟③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兴起,并提出绘画理论。
(3分)(2)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2分)背景:①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造成混乱,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
(1分)②秦统一后,为加强政治统一的需要。
(1分)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分)(3)①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1分)②当时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纷纷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促进了元杂剧的昌盛。
(1分)(4)特点及举例:①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
商人第一次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1分)“三言”、“两拍”。
(1分)②明清时期政治黑暗,官场腐朽,社会矛盾逐渐加深,出现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
历史必修三问答题
历史必修三问答题必修三专题⼀1、中国传统⽂化的主流是什么?它的演变过程是,它开创发展在什么时候,代表⼈物是哪三位?它什么时候变成正统思想,代表⼈物是谁?它的新发展在什么时候?新发展成什么思想?代表⼈物是谁?它在什么时候遭到批判,代表⼈物是哪些⼈?它在什么时候正统地位被打倒,代表⼈物⼜是哪些⼈?2、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化分别发⽣了怎样的变化?3、孔⼦出⽣在什么时代?代表思想有哪些?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政治理想是什么?他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对教育做出了什么贡献?4、孟⼦提出了怎样的道德规范?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的“君轻民贵”的原则体现了中国早期的什么思想?荀⼦在天⼈关系是怎么表达的?指出⼈道有为,⼜提出什么观点?他的思想⼀定程度上体现了唯物主义。
5、道家的处世⽅法是什么?历史观是什么?⽼⼦指出事物向相反⽅⾯转化,体现了什么思想?庄⼦提出了什么思想,说明万物⽆界限和差别。
庄⼦追求逍遥⾃得的境界。
道家⽼庄是怎么看待⾃然的?怎么看待功利和⾃由的?6、君主集权、奖励耕战是哪个学派的观点?韩⾮⼦是法家集⼤成者,他吸收了哪家的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法家是怎样的历史观?法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当时的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独⽴法家学派什么时候消失,它的思想去哪⾥啦,对中国政治产⽣什么作⽤?7、墨家代表⼈物是谁?他的核⼼思想有哪两个?它与儒家的主张区别有哪些?墨家讲究实际功利。
8、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君主受命于天”的思想,这对中国政治产⽣了什么影响?他⼜提出“不在六艺之科、孔⼦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体现了什么主张?这个主张对中国学术发展产⽣了正反哪两⽅⾯的影响?董仲舒的新儒学,新在哪⾥?使儒学的地位发⽣了怎样的变化?9、太学创⽴在什么时候?它是中国历史上第⼀次培养什么⼈才的官⽴学校?太学是儒学教育官⽅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它的建⽴对儒学发展有什么影响?对中国官僚体制有什么影响?10、宋代对儒学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程(程颐、程颢)、朱熹分别对理学起到了什么作⽤?理学的新发展是在儒学思想中,吸收了哪两种思想?11、⼆程确⽴理学的最⾼范畴是什么?它是将儒家的哪些思想提升,并形成了天⼈关系的思想体系。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精选一精品
高中历史必修三问题精选(一)1、阅读以下材料:(15分)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 ... 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通》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传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请回答:(1)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6分)(2)儒家思想是如何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的?(3分)(3)宋代理学对儒家思想有什么新发展?(2分)(4)试分析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
(4分)(1)核心内容:“仁”、“仁政”;强调“礼”,维护统治秩序;主张以德治民。
(2)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学说,提倡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3)宋代理学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
(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核和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谐稳定发展,甚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明王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⑴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的言论?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⑵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⑶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2 0 0 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1)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
(2)法家主张人们应按现实需求进行革新,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实行严明的法度,符合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潮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必修3问答题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在当时“未取得成功”的原因。
(4分)(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2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3)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2分)(4)材料四作者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4分)对待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2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为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材料五天下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指出其代表的学派及核心主张。
(8分)(2)材料一、二、三、四的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2分)原因是什么?(2分)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
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
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
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
……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之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匐蓑、秧马等。
“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
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
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270余处,清代3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
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
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
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蓄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二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十六七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
在改良农具方面英国也走在前列,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力推动。
早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
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启示?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戏剧、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流派。
印度梵剧产生于公元一、二世纪,而古希腊戏剧则在公元前五世纪即已成熟。
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戏剧成型于公元十一、二世纪左右的宋金时期,比印度梵剧晚了大约1000年左右,比古希腊戏剧则晚了约17个世纪。
材料二《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情”的力量。
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而复生,成为有情人的典型。
杜丽娘出生官宦之家,自幼受到无所不在的封建文化束缚。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唯一的悲剧。
这虽然是悲剧,却歌颂了纯真的爱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家族的世仇勇敢追求真爱,并且为了对方不惜献出生命——摘自梁军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人文主义思想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古希腊戏剧早生而中国古代戏剧晚熟的客观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思想内容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相似的原因。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根据表中中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其他相关史实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1.(1)关键:取信于民(2分)“未取得成功”的原因:不适合各国统治者富国强兵,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没有得到各国统治者的推崇。
(4分)(2)主要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原因: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需要(2分)(3)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守仁主张“致良知”。
(2分)(4)观点: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答出两点即得4分)态度: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即可概括出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取信于民。
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在当时“未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不适合各国统治者富国强兵,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2)根据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即可概括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根据所学史实即可分析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朱熹....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即可概括出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途径的差异。
再结合所学,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守仁主张“致良知”。
(4)根据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即可概括出作者提出的观点主要是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对待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我们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全面性认识、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2.(1)材料一:儒家,主张“仁”“礼”“德治”(2分)材料二:墨家,主张尚贤(2分)材料三:道家,主张无为(2分)材料四:法家,主张严刑重罚(2分)(2)材料一的主张(2分);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改造和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分)(3)黄宗羲(2分);批判君主专制,要求限制君权(2分)。
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近代思想的先声(2分)【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仁者爱人”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强调仁爱;材料二主张尚贤,是墨家思想;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无为而民自化”是道家思想;“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这是法家思想。
(2)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最大。
原因就在于经过儒生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成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
考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点评:战国百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定型。
在此基础上,后世学者不断地发展改造,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逐渐的发展成一套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得儒家思想一直成为我国的主流思想。
在近代前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反对宋明理学的新思潮,是儒家文化在新的阶段的新发展。
3.(1)文艺复兴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倡导世俗教育,以培养合格市民为目标;体现了关注现实现、现世、人性、享受为中心的价值观;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推动了人性的复苏和精神解放。
(2)不同之处:中国:凸显现实情怀;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
西方: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
成因: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君权神化,使中国缺乏宗教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