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水量计算
冷却塔补水量计算

冷却塔补给水量计算说明
1、循环水量在冷却塔运转当中,因下列因素逐渐损失:
A、当热水与冷空气在塔体内产生热交换过程中,部份水量会变成气体蒸发出去;
B、由于冷空气系借助机械动力(马达与风车)抽送,在高风速状况下,部份水量会被抽送出去;
C、由于冷却水重复循环,水中之固体浓度日渐增加,影响水质,易生藻苔,因此必须部份排放,另行以新鲜的水补充之。
2、补给水量计算说明:
A、蒸发损失水量(E)E=Q
600=(T1−T2)×L
600
E-代表蒸发水量(kg/h) ;
Q-代表热负荷(Kcal/h);
600-代表水的蒸发潜热
(Kcal/h);
T1-代表入水温度(℃);
T2-代表出水温度(℃);
L-代表循环水量(kg/h) ;
1000千克/h=1立方米/h;
B、飞溅损失水量(C)
冷却塔之飞溅损失量依冷却塔设计型式、风速等因素决定之。
一般正常情况下,其值约等于循环水量的0.1~0.2%左右。
C、定期排放水量损失(D)
定期排放水量损失须视水质或水中固体浓度等因素决定之。
一般约为循环水量之0.3%左右。
D、补给水量(M)
水塔循环水之补给总水量等于M=E + C + D
冷却塔用于空调时,温度差设计在5℃,此时冷却塔所须之补给水量约为循环水量的2%左右。
冷却塔的水量损失计算

冷却塔的水量损失包括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1、蒸发损失水量(1)初步确定冷却塔的补充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e=(0.001+0.00002θ)ΔtQ=KΔtQ其中:Qe-——蒸发损失水量(m3/h)Δt——-冷却塔进出水的温度差(℃)Q———循环水量(m3/h)K-—系数(1/℃)K值气温(℃) —10 0 10 20 30 40K(1/℃) 0。
0008 0.001 0.0012 0。
0014 0。
0015 0.0016 (2)精确确定蒸发损失水量时,可按下式计算Qe=G(x1-x2)其中:G——进入冷却塔的干空气量(Kg/h)x1,x2——分别为出塔和进塔空气的含湿量(kg/kg)2、风吹损失水量对有除水器对机械通风冷却塔,风吹损失量为(0。
2%-0。
.3%)Q3、排污损失水量与循环冷却水质要求、处理方法、补充水的水质及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有关,总体量并不大。
循环水补水量怎么计算蒸发量和循环水量的关系是当蒸发量为循环量的1%时,循环水进出水温差~5.6℃,如按10℃设计,那么蒸发量≈循环量×1.8%;补充水量=浓缩倍率/(浓缩倍率—1)×蒸发量,浓缩倍率一般取3,也就是补充水量是蒸发量的1。
5倍。
循环水池取15~25分钟的循环水量,水量大时靠低限(别把水池整太大啊),水量小时取高限,循环水的补水量应为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和泄漏损失之和。
1、蒸发损失水量计算方法分为估算水量和精确计算水量两种。
估算水量为循环水进出水的温差和循环水量之积再乘个系数(与气温有关);精确计算水量为进、出塔的含湿量之差与进入冷却塔的干空气量之积。
2、风吹损失水量,不易计算,一般是按有除水器的为0.2%-0。
3%r的冷却水量,无除水器的为≥0。
5%的冷却水量.3、排污和泄漏损失量与循环冷却水水质及处理方法、补充水的水质和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有关.蒸发损失=循环量×0。
85%×冷却塔温差/6。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
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
1千卡/小时(kcal/h)=1.163瓦(W)
1美国冷KW)
国际工况下满负荷运行一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是多少?
计算:
冷却塔公称流量=100x104x1.2x12.5/?(1000x5)=300(m3/h)
蒸发损失水量Q=300xE(%)x24h=300x0.83x24=59.8(m3/天)
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
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
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1.2x1.25x861/(1000?t)(m3/h)
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1.2x1.25/(1000?t)(m3/h)
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1.2x1.25x3024/(1000?t)(m3/h)
?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RT—表示冷吨
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
蒸发损失:E(%)=?t/600x100%=5/600x100%=0.83%
?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
600:水的蒸发热(kcal/kg)
举例:
已知主机制冷量100x104(kcal/h)电制冷冷水机组一台,需选多大的冷却塔?
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
摄氏温度℃=(华氏°F-32)5/9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如何计算冷却塔补给水量

如何计算冷却塔补给水量
冷却塔使用范围很广,有工业用到冷却塔,商场用到冷却塔等等。
那么这么一套设备是如何计算补给水量的呢?
循环水量在冷却塔运转当中,因下列因素逐渐损失:
①当热水与冷空气在塔体内产生热交换过程中,部份水量会变成气体蒸发出去;
②由于冷空气系借助机械动力(马达与风车)抽送,在高风速状况下,部份水量会被抽
送出去;
③由于冷却水重复循环,水中之固体浓度日渐增加,影响水质,易生藻苔,因此必须部
份排放,另行以新鲜的水补充之。
补给水量计算说明如下:
①蒸发损失水量(E)
E = Q/600 = (T1-T2)*L /600
E 代表蒸发水量(kg/h) ;Q代表热负荷(Kcal/h);
600代表水的蒸发潜热(Kcal/h);T1代表入水温度(℃);
T2代表出水温度(℃);L代表循环水量(kg/h)
②飞溅损失水量(C)
冷却塔之飞溅损失量依冷却塔设计型式、风速等因素决定之。
一般正常情况下,其
值约等于循环水量的0.1~0.2%左右。
③定期排放水量损失(D)
定期排放水量损失须视水质或水中固体浓度等因素决定之。
一般约为循环水量之
0.3%左右。
④补给水量(M)
水塔循环水之补给总水量等于M=E + C + D
冷却塔用于空调时,温度差设计在5℃,此时冷却塔所须之补给水量约为循环水量
的2%左右。
理论和实践终究是有微小落差的,用户还需从使用中计算得到最恰当的补给水量。
冷却塔水量损失计算知识讲解

冷却塔水量损失计算冷却塔水量损失计算水的蒸发损失WE=[(Tw1-TW2)Cp/R]*LCP:水的定压比热,取4.2KJ/KG.摄氏度,R:水的蒸发潜热2520KJ/KG ,L:循环水流量,(Tw1-TW2):温差。
例如你设计的温差是10度,就是10/600=1.67 %,每小时循环水量1000吨的话,每小时蒸发16.7吨,这是冷却塔全效时的蒸发量,如果低于这个量就是冷却塔设计有问题。
蒸发耗损量当冷却回水和空气接触而产生作用,把其水温降时,部分水蒸发会引起冷却回水之损耗,而其损耗量和入塔空气的湿球温度及流量有关,以数学表达式作如下说明:令:进水温度为T1℃,出水温度为T2℃,湿球温度为Tw,则*:R=T1-T2 (℃)------------(1)式中:R:冷却水的温度差,对单位水量即是冷却的热负荷或制冷量Kcal/h对式(1)可推论出水蒸发量的估算公式*:E=(R/600)×100% ------------(2)式中:E----当温度下降R℃时的蒸发量,以总循环水量的百分比表示%,600-----考虑了各种散热因素之后确定之常数。
如:R=37-32=5℃则E={(5×100)/600}=0.83%总水量或e=0.167%/1℃,即温差为1℃时的水蒸发量*:A=T2-T1 ℃----------(3)式中:A-----逼近度,即出水温度(T2)逼近湿球温度的程度℃,按热交换器设计时冷端温度差取值的惯例,宜取A≥3℃(CTI推进A≥5 oF即2.78℃),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合理和不经济。
水塔蒸发量计算第2.2.4条冷却塔的水量损失应按下列各项确定:一、蒸发损失;二、风吹损失;三、排污损失:四、冷却池的附加蒸发损失水量第2.2.5条冷却塔的蒸发损失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c=K1ΔtQ式中qc——蒸发损失水量,t/h;Δt——冷却塔进水与出水温度差,℃;Q——循环水量,t/h;K1——系数,℃-1,可按表2.2.5采用。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 x x 861/(1000t) (m3/h)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 x /(1000t) (m3/h)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 x x 3024 /(1000t)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蒸发器)水流量(m3/h)x x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冷凝器)水流量(m3/h)x (m3/h)式中:—为选型余量—为冷凝器负荷系数,对溴化锂主机取861—为1KW=861(kcal/h) 3024—为1RT=3024(kcal/h)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 RT—表示冷吨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蒸发损失: E(%)=t/600 x 100%=5/600 x 100%=%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600: 水的蒸发热(kcal/kg)举例:已知主机制冷量100 x 104(kcal/h)电制冷冷水机组一台,需选多大的冷却塔国际工况下满负荷运行一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是多少计算:冷却塔公称流量=100 x 104 x (1000x5)=300(m3/h)蒸发损失水量Q=300 x E (%) x 24h=300 x x 24= (m3/天)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1马力(或1匹马功率)=瓦(W)=千瓦(KW)1千卡/小时(kcal/h)=瓦(W)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摄氏温度℃=(华氏°F-32)5/9(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 x x 861/(1000?t) (m3/h)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 x /(1000?t) (m3/h)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 x x 3024 /(1000?t)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蒸发器)水流量(m3/h)x x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冷凝器)水流量(m3/h)x (m3/h)式中:—为选型余量—为冷凝器负荷系数,对溴化锂主机取861—为1KW=861(kcal/h)3024—为1RT=3024(kcal/h)?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RT—表示冷吨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蒸发损失:E(%)=?t/600 x 100%=5/600 x 100%=%?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600: 水的蒸发热(kcal/kg)举例:已知主机制冷量100 x 104(kcal/h)电制冷冷水机组一台,需选多大的冷却塔国际工况下满负荷运行一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是多少计算:冷却塔公称流量=100 x 104x (1000x5)=300(m3/h)蒸发损失水量Q=300 x E (%) x 24h=300 x x 24= (m3/天)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1马力(或1匹马功率)=瓦(W)=千瓦(KW)1千卡/小时(kcal/h)=瓦(W)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千瓦(KW)摄氏温度℃=(华氏°F-32)5/9(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冷却塔蒸发水量的计算

冷却塔蒸发水量的计算
冷却塔蒸发水量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蒸发水量 = 冷却塔进水量 - 冷却塔出水量
其中,冷却塔进水量是冷却塔中进入的水的流量,冷却塔出水量是冷却塔中排出的水的流量。
蒸发水量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常用的方法有:
1. 水平流冷却塔的蒸发水量计算:
蒸发水量 = 冷却塔进水量 × (冷却塔进水温度 - 冷却塔出水温度) / (进水温度 - 出水温度)
2. 塔式冷却塔的蒸发水量计算:
蒸发水量 = 冷却塔进水量 × (冷却塔进水温度 - 冷却塔出水温度) / (进水温度 - 出水温度) ×塔式冷却塔的效能
其中,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都是以摄氏度为单位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实际的蒸发水量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中央空调冷却塔循环水量计算

中央空调冷却塔循环水量计算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空调系统,它可以为整个建筑提供制冷、供暖、通风等服务。
而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却塔,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热水通过喷淋装置喷淋到填料层上,使水与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使水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而冷却塔的循环水量则是决定其冷却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
循环水量指的是冷却塔内循环水的流量,它与冷却塔的冷却能力、填料层的高度、水温、湿球温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因此,正确地计算冷却塔的循环水量对于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计算中央空调冷却塔的循环水量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参数:1. 冷却塔设计流量:即设计时规定的循环水流量,通常以吨/小时为单位。
2. 冷却塔实际流量:即实际运行时的循环水流量,通常以吨/小时为单位。
3. 冷却塔进口水温:即循环水进入冷却塔前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4. 冷却塔出口水温:即循环水从冷却塔出口流出时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5. 冷却塔进口湿球温度:即循环水进入冷却塔前的湿球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6. 冷却塔出口湿球温度:即循环水从冷却塔出口流出时的湿球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在明确了这些参数后,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冷却塔的循环水量:Q= G × (T1-T2) ÷ (T3-T4) × (1+0.00024×(T3-T5))其中,Q表示循环水量,单位为吨/小时;G表示冷却塔实际流量,单位为吨/小时;T1表示冷却塔进口水温,单位为摄氏度;T2表示冷却塔出口水温,单位为摄氏度;T3表示冷却塔进口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4表示冷却塔出口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5表示标准大气压下的湿球温度,通常取28℃。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修正系数。
比如,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填料层高度、风速、空气湿度等因素对循环水量的影响,并进行相应修正。
最新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 1.2 x 1.25 x 861/(1000∆t) (m3/h)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 1.2 x 1.25 /(1000∆t) (m3/h)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 1.2 x 1.25 x 3024 /(1000∆t)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蒸发器)水流量(m3/h)x 1.2 x 1.25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冷凝器)水流量(m3/h)x 1.2 (m3/h)式中:1.2—为选型余量 1.25—为冷凝器负荷系数,对溴化锂主机取1.65861—为1KW=861(kcal/h)3024—为1RT=3024(kcal/h)∆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 RT—表示冷吨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蒸发损失: E(%)=∆t/600 x 100%=5/600 x 100%=0.83%∆t—冷却水进出水温差,国际工况下取∆t=5℃600: 水的蒸发热(kcal/kg)举例:已知主机制冷量100 x 104(kcal/h)电制冷冷水机组一台,需选多大的冷却塔?国际工况下满负荷运行一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是多少?计算:冷却塔公称流量=100 x 104 x1.2 x 12.5/ (1000x5)=300(m3/h)蒸发损失水量Q=300 x E (%) x 24h=300 x 0.83 x 24=59.8 (m3/天)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1千卡/小时(kcal/h)=1.163瓦(W)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摄氏温度℃=(华氏°F-32)5/9(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冷却塔补水计算

冷却塔补水计算本项目空调系统夏季采用水冷螺杆机组+冷却塔+空调末端的形式,设置制冷机组3组,根据暖通专业提供资料,制冷机组参数为(制冷量:1074.9 kW 功率:199.6 kW;蒸发器:184.9 m3/h,46 kPa;冷凝器:230.7 m3/h,52 kPa;制冷剂:HFC-134a;运行重量:5399 kg)1、冷却塔选型1.1 循环冷却水量计算公式如下:Q=Qc1.163∆t式中:Q - 制冷机循环冷却水量(m3/h)Qc- 制冷机冷凝热量(kW)(取1.3Qe)Qe- 制冷机设计参数下的制冷量(kW)∆t- 冷却水温升(C°)(取5 C°)则Q=1.3×1074.9/1.163/5×3=240.30×3 m3/h=720.90 m3/h1.2 冷却塔出水温度取32 C°,参照郑州气象条件,夏季大气压力99.17kPa,干球温度35.6 C°,湿球温度27.4 C°。
1.3 根据以上条件,选择冷却塔6台,参数如下:冷却水量:154 m3/h管程压损:6.20 m电机功率:5.5 kW 2台喷淋泵功率:1.5 kW 2台运行重量:8270 kg2、循环水泵选型2.1 扬程计算公式如下:H=H1+h1+h2+H2+H3式中:H - 水泵扬程(m)H1- 制冷设备水头损失(m)(取5.20 m)h1- 循环管沿程水头损失(m)h2- 循环管局部水头损失(m)(取0.3 h1)H2- 冷却塔配水管所需压力(m)(取6.00 m)H3- 冷却塔配水管与冷却塔集水池(盘)水面的几何高差(m)(取4.00 m)循环管流量为720.90 m3/h,管径为DN400,流速为1.711 m/s,单位水损为i=0.011026 mH2O/m,循环管长度为290m。
水泵扬程考虑1.1的安全系数,则H=1.1×(5.20+1.3×0.011026×290+6.00+4.00)=21.296 m2.2 设置循环水泵3台,数量与冷冻机组相匹配。
冷却水补充水量计算

冷却水的补水量计算冷却塔的水量损失包括三部分:蒸发、风吹、排污,即Qm=Qe+Qw+Qb 或 Qm=QeN/(N-1)式中:Qm:冷却塔补充水量Qe:蒸发水量损失Qw:风吹水量损失Qb:排污水量损失1)蒸发损失水量Qe=KΔtQ——-(1)=0.00152x10x8000=121.6 m3/h式中 :Qe为蒸发损失量;Δt为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差,℃;Q为循环水量,m3/h;K为热量系数,1/℃。
热量系数K值表注:气温中间值可采用内插法计算。
2)风吹损失水量对于有除水器的机械通风冷却塔,风吹损失量为Qw=0.1%Q————-(2)=0.001x8000=8 m3/h3)排污和渗漏损失该损失是比较机动的一项,它与循环冷却水质要求、处理方法、补充水的水质及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有关 .浓缩倍数的计算公式:N =Cr/Cm式中 :N为浓缩倍数;Cr为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Cm为补充水的含盐量.根据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含盐量平衡,补充水带进系统的含盐最应等于排污,风吹和渗漏水中所带走的含盐量 .QmCm= (Qw+Qb)CrN =Cr/Cm=Qm/(Qw+Qb)=( Qe+ Qw+Qb)/( Qw+Qb)———–(3)Qm= QeN/(N 一1)=121.6x6/(6-1)=145.92 m3/hQb=Qm-Qe-Qw 或Qb=Qm/(N-1) 一Qw=145.92/(6-1)-8=16.32 m3/h注:排污量需根据过滤器反冲洗排水量校核。
浓缩倍数为补充水含盐量和经浓缩后冷却水中的含盐量之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推荐N值,一般情况下最高不超过5~6。
N值过大,排污和渗漏损失大,必然造成水浪费,N值过小,补水量小,冷却水浓度大,会造成系统的污垢和腐蚀。
本工程浓缩倍数N取6。
由式(1)可以计算出蒸发水量,再由(2)风吹损失水量,最后由式(3)计算出排污和渗漏损失水量。
冷却塔简要计算方式

3.校核所选塔的结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寸、运行重量是否适合现场安装条件。
简要经验值计算公式:
设备总冷量(KW)×856(大卡)÷3000=冷却塔水流量
但在此基础上加上25T~100T=冷却塔实际规格流量 或 冷却塔水流量×1.2~1.3=冷却塔实际规格流量
冷却塔简要计算方式
冷却塔的选择:
1.现在一般中央空调工程使用较多的是低噪声或超低噪声型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其 国产品的代号一般为DBNL-水量数(m3/h)。如DBNL3-100型表示水量为100 m3/h,第三次改型设计的超低噪声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
即:水量数(m3/h)=(主机制冷量+压缩机输入功率)÷3.165
冷却塔水量损失的计算公式

冷却塔水量损失的计算公式[日期:2007-7-4] 来源:作者:原创[字体:大中小] 冷却塔的水量损失包括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1、蒸发损失水量(1)初步确定冷却塔的补充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 e=(0.001+0.00002θ)ΔtQ=KΔtQ其中:Q e———蒸发损失水量(m3/h)Δt———冷却塔进出水的温度差(℃)Q———循环水量(m3/h)K——系数(1/℃)K值(2)精确确定蒸发损失水量时,可按下式计算Q e=G(x1-x2)其中:G——进入冷却塔的干空气量(Kg/h)x1, x2——分别为出塔和进塔空气的含湿量(kg/kg)2、风吹损失水量对有除水器对机械通风冷却塔,风吹损失量为(0.2%-0.3%)Q3、排污损失水量与循环冷却水质要求、处理方法、补充水的水质及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有关,总体量并不大。
冷却塔冷却水量的计算:[1]. Q = m s △tQ 冷却能力Kcal / h (冷冻机/ 空调机的冷冻能力)m 水流量(质量) Kg / hs 水的比热值1 Kcal / 1 kg - ℃△t 进入冷凝器的水温与离开冷凝器的水温之差[2]. Q 的计算Q = 72 q ( I 入口-I 出口)Q 冷却能力Kcal / hq 冷却水塔的风量CMMI 入口冷却水塔入口空气的焓(enthalpy)I 出口冷却水塔出口空气的焓(enthalpy)[3]. q 冷却水塔的风量CMM 的计算q = Q / 72 ( I 入口-I 出口)上述计算系依据基本的热力学理论,按空气线图(psychrometrics)的湿空气性能,搭配基本代数式计算之。
更深入的数学式依Merkel Theory的Enthalpy potential 观念导算出类似更精确的计算方程式:Q = K ×S ×( hw -ha )Q 冷却水塔的总传热量K 传热系数S 冷却水塔的热传面积hw 空气与冷却水蒸发的混合湿空气之焓ha 进入冷却水塔的外气空气之焓此时,导入冷却水流量(质量),建立KS / L 的积分(Integration) 遂计算出更为精确的冷却水塔热传方程式。
冷却塔补水量计算

补水量
大连斯频德角型横流式冷却塔
循环水因以下(1)至(3)的原因减少。
应按此减少量进行补充
(1)蒸发损失
冷却塔将蒸发一部分的水,以使循环水冷却,为此,将减少被蒸发的水量
△t
蒸发量E(%)= ×100
R
△t×L
E(kg/h)=
R
△t:循环水出入口的温度差(摄氏度)
L:循环水量(公斤/小时)
R:水的蒸发潜热量(千卡/公斤)37摄氏度时为575(千卡/公斤)
(2)水滴损失
为鼓风机转动时于气体一起放出的水滴量与由通风窗散发的水量时间的和
水滴损失量C(%)=约为循环水量的0.1%
(3)排污因为冷却塔时常蒸发一部分的水,一致留下循环水中的溶解成份并浓缩,循环水中的浓缩溶解成份浓度与补给水的溶解成份浓度的比称为循环水浓缩倍数。
为使循环水在一定的浓缩倍数下运行运转,将一部分的循环水排出外部,以保持适当的水质,这种工作称为排污
排污量应为低于补给水水质,设置环境以及使用的状态所设定的浓缩倍数的值,一般为了使循环水在某个浓缩倍数以下进行运转时,排污量、可按一下公式进行计算
E
排污量B(%)= = -C
N-1
N:浓缩倍数(一般N=3左右)
(4)补给水量
M(%)=E+C+B M(公斤/小时)=L×(E+C+B)
比如:蒸发量E=0.87% 水滴损失C=0.1% 排污量B=0.3% M=0.87+.01+0.3=1.27(%)
在这里为1.27%,一般可认为补水量为循环水的2%左右
每小时循环量5970吨
24小时循环量:143280吨。
冷却塔简要计算

冷却塔简要计算方式冷却塔的选择:1.现在一般中央空调工程使用较多的是低噪声或超低噪声型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其国产品的代号一般为DBNL-水量数(m3/h)。
如DBNL3-100型表示水量为100 m3/h,第三次改型设计的超低噪声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
即:水量数(m3/h)=(主机制冷量+压缩机输入功率)÷3.1652.初先的冷却塔的名义流量应满足冷水机组要求的冷却水量,同时塔的进水和出水温度应分别与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出水和进水温度相一致。
再根据设计地室外空气的湿球温度,查产品样本给出的塔热工性能曲线或说明,校核塔的实际流量是否仍不小于冷水机要求的冷却水量。
3.校核所选塔的结构尺寸、运行重量是否适合现场安装条件。
简要经验值计算公式:设备总冷量(KW)×856(大卡)÷3000=冷却塔水流量但在此基础上加上25T~100T=冷却塔实际规格流量或冷却塔水流量×1.2~1.3=冷却塔实际规格流量单位换算:,埃1 = 10-8cm = 10-10m是光波长度和分子直径的常用计量单位。
当讨论粉尘表面与其它表面间的范德瓦耳斯引力时,也用 来计量表面间的距离。
气体分子的直径约为3 。
从长度单位上讲, 比纳米小一个数量级。
与取自瑞典科学家 ngstr m(1814-1874)的名字, 的正确发音为“欧”、“埃”。
cfm(cubic foot per minute),立方英尺 /分钟英制风量单位,1 cfm ≈ 1.7 m3/h特别地:2000 cfm = 3400 m3/h英国人已经不用英制了。
美国人和日本人有时仍用英制单位。
℉ (Fahrenheit),华氏温标华伦海特(1686-1736)确定了三个温度固定点:海水结冰时为零度、人的体温为96度、水结冰时为32度。
在现代温标中,纯净水的冰点0℃=32℉,沸点100℃=212℉。
北美国家仍使用华氏温标。
fpm (foot per minute),英尺/分钟英制风速单位,1000 fpm ≈ 5.08 m/smbar (millibar),毫巴气压单位,有时用于过滤器阻力,1 mbar = 100 Pa = 10 mm WG mg (milligram),毫克1mg = 0.001g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常以mg/m3来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