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训练教案

合集下载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构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 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记叙文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记叙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让学生明白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3. 示范: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其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两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总结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的经验和感悟,与同学交流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记叙文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运用方法和技巧的情况,评价其阅读理解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其阅读记叙文的分析能力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记叙文的奥秘。

2. 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和阅读方法。

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范文为例,分析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方法。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教师中心稿)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教师中心稿)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技巧,能够有效地提取和理解记叙文中的信息。

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记叙文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记叙文的阅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浏览和精读记叙文,如何提取和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

3.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不同类型的记叙文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任务驱动法: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践所学的阅读技巧。

4.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计划:1. 第1周: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 第2周: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如何提取和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

3. 第3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第4周:提供不同类型的记叙文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5. 第5周: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2. 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2. 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3. 分析记叙文的结构4. 介绍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5.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阅读重要性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记叙文结构和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二章:记叙文的人物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对人物描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2. 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重要性2. 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人物描写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三章:记叙文的情节安排一、教学目标1. 理解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对情节安排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2. 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情节安排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情节安排的重要性2. 讲解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情节安排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情节安排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情节安排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四章:记叙文的情感表达一、教学目标1. 理解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情感表达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对情感表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2. 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情感表达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2. 讲解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情感表达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情感表达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情感表达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五章:记叙文的背景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背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背景描写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对背景描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背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2. 背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背景描写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背景描写的重要性2. 讲解背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背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背景描写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背景描写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背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背景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第六章:记叙文的理解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分析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的作用和种类2. 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 与记叙文内容的关系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的作用和种类3. 分析与记叙文内容的关系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分析的作用和与内容的关系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分析的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七章:记叙文的细节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细节描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2. 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重要性2. 讲解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细节描写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细节描写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细节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八章:记叙文的语言风格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语言风格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分析语言风格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语言风格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语言风格的种类和特点2. 分析语言风格的方法和技巧3. 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主题的关系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语言风格的重要性2. 讲解语言风格的种类和特点3. 分析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主题的关系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分析其语言风格和与主题的关系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言风格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分析语言风格的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九章:记叙文的结构安排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结构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结构安排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结构安排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结构安排的方法和技巧2. 结构安排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结构安排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结构安排的重要性2. 讲解结构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结构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结构安排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结构安排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结构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结构安排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十章:记叙文的主题理解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主题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分析主题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主题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主题的种类和特点2. 分析主题的方法和技巧3. 主题与记叙文内容的关系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主题的重要性2. 讲解主题的种类和特点3. 分析主题与记叙文内容的关系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分析其主题和与内容的关系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主题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分析主题的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重点解析本套“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涵盖了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人物描写、情节安排、情感表达、背景描写、理解、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结构安排以及主题理解等十个章节。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阅读的意义3. 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记叙文阅读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记叙文阅读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记叙文阅读对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4. 总结:总结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并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经历的记叙文,锻炼写作能力。

第二章:记叙文的要素与结构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要素与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2.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主体、结尾3.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悬念、起伏、过渡、描写、抒情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分析一篇记叙文,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的要素与结构。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要素与结构,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构成。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记叙文。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分析文章的要素与结构。

2. 写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锻炼写作能力。

第三章: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快速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提高记叙文阅读的效率。

1. 记叙文阅读的方法:略读、精读、猜读2. 记叙文阅读的技巧:抓住文章线索、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事件发展、把握文章主题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篇记叙文,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记叙文的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趣,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类型及基本结构。

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泛读、精读、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

3. 记叙文中的叙事线索:时间、空间、逻辑等线索的识别与分析。

4. 记叙文人物形象的把握: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5. 实践练习: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及技巧。

2. 难点:对记叙文中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成果。

4. 实践演练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讲解阅读方法。

2. 第二课时:分析记叙文中的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

3. 第三课时:实践演练,阅读一篇记叙文并进行分析与评价。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成果。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记叙文的理解、分析深度和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思维的批判性。

4. 阅读测试:通过定期的阅读测试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技巧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阅读材料:提供精选的记叙文作为教学案例。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文本、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和分析工具。

记叙文阅读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记叙文阅读教案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记叙文阅读考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把握文章的主旨3、找准文章的线索4、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5、把握标题的含义及作用6、分析人物形象7、辨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8、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9、分析语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10、赏析记叙文的语言11、了解记叙的顺序12、区分写作手法(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常见问法: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答题思路:1、分析文章的标题: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句式:“通过?(事情),表达(赞扬、抒发)了?的感情(精神、品质)。

答题技巧: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将标题适当补充一下,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难忘经历。

2、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

找出文中的记叙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最后一课》一文的要素:时间是普法战争期间,地点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人物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事件是韩麦尔先生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争期间,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课上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二是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课文实例:《背影》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概述《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学对象:初中语文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能快速梳理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分析故事情节的梳理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故事情节。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导入: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

(2)讲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结构。

2. 故事情节的梳理方法(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线索,如时间、空间、人物、情感等。

(2)学会通过划分层次、归纳总结等方法,快速梳理故事情节。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情节梳理的方法。

第二课时:3. 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培养(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题。

(2)培养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重要细节,如人物性格、情节转折等。

(3)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概括给定故事的情节。

4.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讲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如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分析能力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相关章节。

2. 案例分析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用于分析和练习。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分析材料,提高课堂效果。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

第一篇: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及句子赏析之教案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技巧。

学会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分析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注重语言的特点,语言的特色。

在小学阶段,阅读题在整张卷子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是很大的,因此能否做好阅读非常关键。

而在所有的短文类型中,记叙文的阅读又是重中之重。

那到底什么是记叙文呢?记叙文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常见的小说、童话、散文、寓言、人物传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从内容来看,记叙文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类: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不同类别的记叙文,阅读方法也有所差异:1、写人的记叙文:首先,要了解短文里面所写的事情,因为写人和写事是分不开的,人物的个性、思想等往往都是在事件中体现出来的。

其次,要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更能够了解主人公的特点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最后,还要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思想等,同时环境描写还能对人物够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

2、记事的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楚短文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理清了六要素也就等于理清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理清文章的层次,也就是题目里经常出现的分段。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分成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几个部分;二是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分,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几个部分。

最后,要抓住文章重点,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抓住关键的字词句,从中领悟作者的意图。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4. 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与分析5. 记叙文的语文思维与审美情趣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记叙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特点、结构、要素,以及阅读方法和技巧。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和分析结果,互相学习。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分析能力:通过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记叙文阅读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3. 语文思维与审美情趣: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文思维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教材,提供相关记叙文篇目。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记叙文阅读的辅导书籍和文章,供学生参考。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等辅助教学工具。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记叙文的阅读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5.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记叙文时,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实践1. 课内阅读:选取适合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和分析。

2. 课外阅读: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拓宽视野。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记叙文中的重要信息提取与筛选4. 记叙文阅读策略分享5. 经典记叙文阅读练习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入记叙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练习分析记叙文的结构,提取、筛选关键信息。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使用的策略。

5. 练习:提供经典记叙文供学生练习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程度。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一篇课外记叙文,运用所学策略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策略。

3. 练习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拓展阅读: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阅读,提升素养。

七、记叙文阅读技巧1. 快速浏览:整体把握记叙文的大意,抓住文章的主题。

2. 细致阅读:关注记叙文中的细节,理解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

3. 分析人物:关注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4. 解读通过预判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八、课堂练习1. 片段阅读:让学生阅读记叙文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2.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记叙文阅读教案设计

记叙文阅读教案设计

记叙文阅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会分析记叙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3)掌握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能力;(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记叙文,培养批判性思维;(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记叙文创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2)学会欣赏和评价记叙文作品,培养审美情趣;(3)通过阅读记叙文,增强学生对生活、人性的理解和关爱。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2. 记叙文的主题分析:学会从情节、人物、环境等角度分析记叙文的主题;3. 记叙文的情节结构:掌握记叙文的情节发展、高潮、结局等结构要素;4. 记叙文的人物描写: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和心理;5. 记叙文的阅读技巧:掌握快速浏览、细读、批判性阅读等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记叙文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的分析方法;(3)记叙文阅读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记叙文主题的深入挖掘;(2)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记叙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3. 案例分析:选取经典记叙文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记叙文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记叙文的主题分析;3. 第三课时:记叙文的情节结构;4. 第四课时:记叙文的人物描写;5. 第五课时: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记叙文概念和特点的理解;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记叙文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的能力;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经典记叙文作品的分析解读水平;4.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的记叙文创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理解、分析记叙文。

3. 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速度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4.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来深入理解记叙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

3. 练习法: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讲述记叙文的重要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3. 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来理解记叙文。

4. 练习: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记叙文。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students 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并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理解和分析记叙文。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students 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并提高阅读记叙文的速度和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2. 评价标准:a. 能正确阐述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b. 了解记叙文的结构,并能画出基本结构图。

c. 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材料。

2.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3.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记叙文阅读材料。

2. 网络资源:寻找优秀的记叙文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3. 辅助工具:如思维导图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结构。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阅读专家进行讲座,分享记叙文阅读的经验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教案设计

记叙文阅读教案设计

记叙文阅读教案设计第一章: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1.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解释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1.2 记叙文阅读的技巧介绍快速浏览和精读的技巧强调理解记叙文结构和情节的重要性1.3 记叙文阅读的策略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策略分析人物、事件和背景的策略第二章:理解记叙文的人物2.1 识别人物的角色分析人物的特点和性格强调人物对故事发展的影响2.2 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动机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动机2.3 人物关系和冲突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强调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对故事情节的作用第三章:把握记叙文的情节3.1 理解情节的发展分析故事的起始、发展、高潮和结局强调情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3.2 关注情节的转折和变化识别情节中的意外和转折点分析情节变化对故事的影响3.3 情节与主题的联系探讨情节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强调情节对于揭示主题的重要性第四章:理解记叙文的背景和环境4.1 分析背景和环境的特点描述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强调背景和环境对人物和情节的影响4.2 关注背景和环境的象征意义分析背景和环境中的象征元素强调象征意义对故事主题的暗示作用4.3 背景和环境的转换识别故事中背景和环境的转换分析转换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提高记叙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5.1 培养阅读的敏感度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和感知提出提高阅读敏感度的方法和建议5.2 提高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探讨不同的观点强调批判性思维对深入理解记叙文的重要性5.3 应用和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的记叙文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实践应用第六章:记叙文中的主题与主旨6.1 理解主题的概念解释主题的定义和作用强调主题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6.2 分析主题的表现形式识别文本中的主题句和主题段落分析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在表达主题中的作用6.3 探讨主题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题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意义强调主题对提高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第七章:记叙文中的象征与隐喻7.1 理解象征和隐喻的概念解释象征和隐喻的定义和特点强调象征和隐喻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7.2 分析象征和隐喻的意义识别文本中的象征和隐喻元素分析象征和隐喻与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的联系7.3 探索象征和隐喻的作用探讨象征和隐喻对增强文本表现力和深度的作用强调象征和隐喻对提高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第八章:记叙文中的对话与内心独白8.1 分析对话的特点和作用强调对话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识别对话中的不同类型和作用8.2 关注对话与人物性格的关联分析对话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强调对话对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性8.3 理解内心独白的作用和价值解释内心独白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内心独白在揭示人物内心想法和感受方面的作用第九章:记叙文中的描写与细节9.1 分析描写的类型和作用介绍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等不同类型强调描写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9.2 关注细节的作用和价值强调细节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文本中的丰富细节9.3 运用描写和细节提高记叙文阅读理解提出运用描写和细节的策略和方法强调描写和细节对提高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第十章:记叙文阅读的评估与反思10.1 记叙文阅读的评估标准介绍记叙文阅读的评估标准和要点强调评估的重要性和对提高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10.2 自我评估与反思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提出评估和反思的方法和建议10.3 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的策略总结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强调持续阅读和反思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性第十一章:记叙文阅读的实践与应用11.1 记叙文阅读的实践练习设计多样的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强调实践在巩固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11.2 记叙文阅读的讨论与分享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阅读体验强调讨论与分享对深化理解和启发思考的作用11.3 记叙文阅读的应用拓展提出将阅读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的建议强调记叙文阅读对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第十二章:记叙文阅读的案例分析12.1 选取典型的记叙文案例介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记叙文案例强调案例分析在理解记叙文阅读技巧的重要性12.2 分析案例中的阅读技巧与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阅读技巧强调案例分析对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12.3 记叙文阅读案例的总结与启示总结案例分析的要点和启示强调案例分析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的价值第十三章:记叙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3.1 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记叙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强调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相关性和实用性13.2 设计教学活动和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强调教学活动和方法在促进学生参与和理解的重要性13.3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评估与反馈提出教学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强调评估与反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作用第十四章:记叙文阅读的教学资源与应用14.1 记叙文阅读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介绍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等强调选择与利用教学资源在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性14.2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辅助工具与技术介绍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和technology,如在线阅读平台、电子词典等强调辅助工具和技术在提高教学效果和便利性的作用14.3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应用场景与实践探讨记叙文阅读教学在different 教学场景中的应用,如课堂、在线教学等强调实践在培养学生的记叙文阅读能力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改进15.1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强调反思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15.2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提出针对教学中问题的改进策略和方法强调持续改进对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15.3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探讨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可能性强调积极应对教学变化,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重要性。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1.1.2 让学生了解到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的技巧对于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3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记叙文的特点2.1.1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手法,通过时间、空间的叙述,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人物的行动。

2.1.2 记叙文通常有明确的主题和情节,通过情节的展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2.1.3 记叙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意义。

2.2 快速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2.2.1 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理解其含义和作用,从而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2.2 梳理时间线索:通过梳理时间线索,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有助于快速理解和概括故事情节。

2.2.3 分析人物行动:通过分析人物的行动和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3 概括故事情节的技巧2.3.1 归纳总结:在阅读结束后,对故事情节进行归纳总结,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3.2 提炼主题: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提炼出故事的主题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3.3 运用修辞手法:在概括故事情节时,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案例3.1.1 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记叙文作为教学案例,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

3.1.2 通过阅读案例,让学生实践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1.3 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3.2 练习与反馈3.2.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元素。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主题、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技巧的鉴赏能力,如描写、抒情、议论等。

4.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记叙文,提取信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

5.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分析其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记叙文主题分析: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挖掘记叙文的主题。

3. 记叙文写作技巧分析:讲解描写、抒情、议论等写作技巧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4. 记叙文阅读策略: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提取信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意图。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主题分析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3. 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基本元素。

2. 第二课时:讲解记叙文主题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挖掘记叙文的主题。

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写作技巧,分析经典案例。

4. 第四课时:教授记叙文阅读策略,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要点的能力。

5. 第五课时: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练习:布置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批判性思维: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记叙文的评价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记叙文教材,如《语文》课本等。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要素和结构。

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skimming、scanning 和careful reading 等方法阅读记叙文。

3. 记叙文的理解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分析记叙文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4. 记叙文的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对优秀记叙文的欣赏能力,学会客观评价记叙文的优缺点。

5. 实践练习:提供一系列记叙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skimming、scanning 和careful reading 等方法阅读记叙文,以及如何分析记叙文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记叙文阅读教材、练习题、辅助教学工具。

2.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设备。

1. 引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记叙文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教授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3. 实践: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阅读记叙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进行评价,提供反馈和建议。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相关的记叙文阅读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文体的特点,如议论文、说明文等,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2. 引入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

七、教学活动: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阅读不同的记叙文,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理解,互相交流和学习。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记叙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经历。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4. 通过对记叙文的阅读复习,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定义: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特点:真实性强、情节生动、人物鲜活、情感丰富。

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结构:引子、主体、结尾要素:人物、事件、环境、情感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抓住,预测内容细读开头,掌握主题分析人物,理解事件关注环境,感受情感提炼要点,概括总结4.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词语理解题句子理解题段落理解题文章主旨题人物分析题事件分析题环境描写题情感把握题5. 记叙文阅读练习与反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记叙文进行阅读练习对照答案,分析错误原因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习效果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要素等基本知识。

2. 实例分析: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策略。

3. 练习讲解:针对记叙文阅读练习,讲解答案及解题技巧。

4. 针对性训练: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5. 测试反馈: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学生在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部分取得优异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记叙文的学习内容。

2. 教辅: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

3. 网络资源:有关记叙文阅读的优质教学视频、文章等。

4. 参考书籍: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解析、策略指导等书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记叙文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记叙文阅读的思考。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能够准确捕捉关键信息。

3. 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策略和方法,对记叙文进行梳理和概括。

4.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 快速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3. 记叙文梳理和概括的策略。

4. 练习和反馈。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记叙文,引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记叙文的特点。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让学生明白记叙文是如何构建故事情节的。

3. 示范:教师以一篇记叙文为例,展示如何快速阅读并准确捕捉关键信息。

4. 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梳理和概括。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捕捉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对记叙文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概括。

3. 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4.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记叙文的基本要素、阅读方法和梳理概括策略。

2. 记叙文素材:用于教学和实践练习的记叙文文本。

3. 评价工具:用于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4. 辅助材料:如笔记本、文具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高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案

高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阅读知识简介,掌握答题规范。

(二)过程与方法
知识点——答题方法——练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认真的答题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知识点的掌握及答题方法。

三、前置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特别是:1、记叙文中散文及小说的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2、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分析文章的标题的作用和含义
1、标题的作用(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2、常见问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3、一般答题格式(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4、实战练习
(二)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1、常见问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2、一般答题格式(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4、实战练习。

记叙文阅读训练教案

记叙文阅读训练教案

记叙文阅读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1、四大意识: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2、六大步骤: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1)学会摘关键词(2)学会摘关键句(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三、知识清单(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

(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充当线索的一般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见闻等。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找线索一般要注意:标题、开头、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
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
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
1、四大意识:
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
2、六大步骤:
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
3、答题原则:
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
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
(1)学会摘关键词
(2)学会摘关键句
(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
三、知识清单
(一)、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

(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
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充当线索的一般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见闻等。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找线索一般要注意:标题、开头、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四)、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当事人身份叙述,写来真实、亲切自然、。

2、第二人称:像在和读者进行对话,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3、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凡客观世界乃至人物内心所想的一切都能进行叙述。

(五)、表达方式:
1、记叙:主要交代事实,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绍给读者并写出人物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2、描写: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

3、说明: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

4、议论: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5、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的感情。

(六)、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拟人:运用拟人,使……具有了人的特点(或灵性、情感等),生动形象,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的强烈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3、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

作用:运用排比,加强语势,强调了……内容,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或感情强烈)。

4、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一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意思相近的修辞方式。

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内容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

5、对比:将……和……对比,突出了……。

6、设问:设问是自问自答。

作用: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

用在标题处,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中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

(要结合内容写具体);
7、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要结合内容写具体)
8、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作用: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或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或态度),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9、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表达具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0、反复:起强调作用。

(……反复,强调了……)
(七)、描写的类型及作用:
1、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2、环境描写:
(1)、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其作用主要有:
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背景;
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展示人物的性格;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注意不要堆砌其作用,应结合具体文章内容去分析。

3、描写的角度:
(1)、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

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及对事件、环境、气氛的直接描绘。

(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

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八)、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铺垫、伏笔与照应、过渡、象征、欲扬先抑、讽刺、联想和想象等。

(九)、语言特色: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炼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亲切自然,口语化热情奔放幽默讽刺冷峻辛辣
四、解题技巧或常用语
(一)、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和特殊作用:
1、首先,联系主旨、作者意图思考。

2、其次,不能局限于语句本身,要上牵下连,从周围语言环境中找答案,或开篇点题,扣住题目,或巧妙过渡,承上启下,或前呼后应,铺垫照应,或总结全文,点明题旨。

3、对语句所涉及的对象,背景和相关情形有所了解。

(二)、开放性试题:
1、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要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2、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明扼要。

(三)、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感染力。

(四)、赏析语言角度:
1、修辞。

(最常用的角度)
2、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如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等)。

3、语言风格。

4、从遣词造句传神巧妙角度。

5、从蕴含哲理、给自己的启示角度。

6、从作者描写角度(听、视、味、嗅、触觉,色彩搭配,动静结合等)。

7、四字成语、引用古诗文、化用诗句(突出特点,增强趣味性、生动性,更有文学色彩)。

8、从表现手法角度(如对比、欲扬先抑、衬托等)。

(五)、为文章拟标题:
根据文章的线索或中心,或用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作者情感作为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