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实验报告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在信号放大过程中使用了电阻和电容元件来实现信号的耦合和放大。
本实验通过搭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进行测量,旨在探究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理解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 学习搭建和调试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方法;3. 测量并分析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和放大倍数。
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直流电源4. 电阻、电容等元件5. 多用途电路实验板6. 其他常用电子元器件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给定的电路图,使用实验板和电子元器件搭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确保连接正确,并注意电源极性。
2. 调试电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电路的输入端,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信号,并调整电路参数,使输出信号达到最佳效果。
3. 测量频率响应: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测量并记录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
绘制频率-幅度曲线,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4. 测量放大倍数: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接入电路的输入端,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
计算并记录电路的放大倍数,分析电路的放大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响应:经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幅度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在低频时,电路的放大倍数较高,随着频率的增加,放大倍数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电容的频率特性导致的。
2. 放大倍数:测量结果显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在设计范围内。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改变放大倍数的大小。
较大的放大倍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但也容易引入噪声和失真。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搭建和调试该电路的方法,并通过测量和分析得出了电路的频率响应和放大倍数。
这对于今后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电子线路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实验报告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1.实验目的了解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原理,联系设计放大器电路,掌握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2.实验器材“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电路模板,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模拟示波器,导线若干。
3.实验原理3.1三极管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
三极管具有三个电极,二极管是由一个PN 结构成的,而三极管由两个PN 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用字母b 表示)。
其他的两个电极成为集电极(用字母c 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 表示)。
由于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是NPN 型的三极管,另一种是PNP 型的三极管。
三极管的电路符号有两种:有一个箭头的电极是发射极,箭头朝外的是NPN 型三极管,而箭头朝内的是PNP 型。
图表 1PN 结三极管3个电极的电流I E 、I B 、I C 之间的关系为:C B E I I I += 公式 1三极管的结构使I C 远大于I B ,令: BCI I =β 公式 2 Β称为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当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一个微小的电流时,在集电极上可以得到一个是注入电流β倍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
集电极电流随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2.2电路原理-+图表 2实验电路图(1)如图表2所示,本实验中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采用电容耦合方式,电路 中电容的作用是隔离放大器的直流电源对信号源与负载的影响,并将输入的交流信号引入放大器,将输出的交流信号输送到负载上。
输入信号为零时,三极管所处的状态称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由CE C B I I I 、、可以确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用符号CEQ CQ BQ I I I 、、来表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根据电容阻直流、通交流的特点和节点电位法,可得放大器静态时输出端的电压为:cCQ CC CEQ BQBQ b CCBQ R I V V I I R V I -==-=β7.0 公式 3根据叠加原理可得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为:i BEQ BE V υυ+= 公式 4即在静态工作点电压上叠加输入的交流信号。
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实验报告

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原理:
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由电阻和电容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将输入信号通过电容耦合方式传送到放大电路中,经过放大后的信号再通过输出电容耦合方式传送到负载中。
由于电容的输入和输出阻抗较高,可以避免直流信息的传播,从而保证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
实验器材:
1. 功放、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2. 电阻、电容、连接电线等元器件
实验步骤:
1. 将所需的电路元器件连接好,按照电路图中的示例进行搭建。
2. 确保电源连接正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验。
3.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参数,例如频率、幅度等。
4. 打开电源,进行电路的调试和测试。
5.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
和分析。
6.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获得理想的放大效果。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后,可以得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波形和幅度。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测结果,可以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
指标。
实验结论:
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通过实验可以
验证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该电路可
以实现较好的放大效果,并满足一定的放大要求。
然而,需要注意
电路参数的选择和调整,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和最佳放大效果。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实习报告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书题目: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课程:电子设计与制作院(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期限:指导教师:一、题目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二、选题的意义1. 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电路设计的全过程(设计-仿真-PCB生成-调试等)。
2. 能合理、灵活地应用分立元件或标准集成电路芯片实现规定的电路。
3.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
4. 培养独立设计能力,熟悉EDA工具的使用,比如EWB(现在为Multisim 系列)(仿真分析)及Protel(原理图和PCB版图的制作)等。
5.培养书写综合设计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具体要求1、设计要求1. 根据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电路及器件型号,计算电路组件参数;2. 在EWB中进行电路仿真,测量与调整电路参数,使满足设计计算要求。
3. 测试性能指标,调整修改组件参数值,使其满足电路性能指标要求,将修改后的组件参数值标在设计原理图上。
4. 上述各项完成后,在Protel软件中绘制电路原理图及其PCB版图。
5. 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2、设计步骤1.选择电路形式及晶体管;2.设置静态工作点并计算电路组件参数;3.电路性能仿真分析,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性能指标测试及电路参数修改;4.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测试;5.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计算。
6.在Protel软件中绘制原理图及PCB版图。
注:步骤 3 ~ 5 在multisim中完成。
四、设计方案1、方案简介由于实际待放大的信号一般都在毫伏或微幅级,非常微弱,要把这些微弱信号放大到足以推动负载工作,单靠一级放大电路器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就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单元放大电路连结起来组成多级放大电路,使信号逐级放大到所需要的程度。
其中每个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为多级放大器的一级,级与级之间的联结方式称为耦合方式。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能够绘制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际搭建,测量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增益等参数,进一步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特性。
实验原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在该电路中,输入信号流过电容耦合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在放大效果之后,输出信号再通过电容耦合与下一级电路相连。
电容的作用在于隔断响应电路,防止直流信号干扰放大器的工作;阻容耦合的作用在于隔断响应电路,并且实现信号的传递与放大。
为了实现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通常会使用反馈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
实验所用材料:1.电容:10μF、33μF;2.电阻:220欧、10k欧;3.三极管:9014;4.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搭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注意电路图中的元件连接顺序和极性。
连接完成之后,对电路中的元件逐一进行检查,确保接地、接电及元件连接正确无误。
2.接通电源后,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测量,分别测量各元件的电压大小。
此时可用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波形,并通过调节电阻、电容及三极管的参数,对电路的放大倍数进行调整和测试。
3.在测试阶段,应仔细观察各元件的工作状态,以便及时发现电路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如若遇到电路短路等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并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排查和修复。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多次调整了放大倍数,并对电路的工作效果进行了测试和测量。
最终,我们成功地搭建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实现了色频放大器的基本功能。
通过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改变电容值和电池电压的条件下,能够对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精细调节,达到理想的放大效果和稳定性。
实验结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其原理和设计方法简单易懂,适用于多种放大电路的应用场景。
在实验中,我们掌握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搭建步骤和调节方法,并实现了实验设计的目标。
当然,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实验误差和不确定因素,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 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方法。
3.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测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性能参数。
4. 分析电路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模拟电子电路,主要用于放大交流信号。
它主要由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
电路中,电容C1和C2分别起到输入耦合和输出耦合的作用,用于隔断直流信号,使交流信号得以传递。
三、实验器材1. 晶体管(如3DG6)2. 电阻(1kΩ、10kΩ、100kΩ等)3. 电容(0.01μF、0.1μF、1μF等)4. 直流电源(+5V、+12V)5. 示波器6. 万用表7. 面包板或电路实验箱四、实验步骤1. 电路搭建:根据实验原理图,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按照要求连接到面包板或电路实验箱上。
2. 静态工作点测量:使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基极电流IB和发射极电压VE,记录数据。
3. 动态性能测试:a. 输入信号: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1V。
b. 输出信号:将输入信号接入电路,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记录幅度和频率。
c. 放大倍数计算: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 电路调整: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观察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如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工作点: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IC、IB和VE,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 动态性能: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3. 电路调整: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观察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如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等。
六、实验结论1.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地放大交流信号,具有较好的线性度。
2. 通过调整电路元件参数,可以改变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性能。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进行测量,研究其放大特性和频率响应。
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电路中包括两个放大器级别,其中第一个级别为共射放大器,第二个级别为共集放大器。
合理选择电阻和电容值,以满足放大要求。
2. 连接信号源:将信号源与电路输入端相连,确保信号源输出正常。
注意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适中,避免过大或过小。
3.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记录幅度和相位差。
同时,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值。
4. 测量频率响应: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变化。
记录幅度变化的曲线,并分析其特性。
5.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路的放大倍数、增益带宽积和输入输出阻抗等参数。
分析电路的性能和优缺点,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路的放大倍数: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差异,计算得到电路的放大倍数。
比较两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以发现第一级共射放大器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而第二级共集放大器则具有较低的放大倍数。
2. 增益带宽积: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出信号幅度,可以绘制出增益带宽积曲线。
增益带宽积是电路的重要性能指标,表示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放大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增益带宽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3. 输入输出阻抗: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值,可以计算得到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
输入阻抗表示电路对外部信号源的负载能力,输出阻抗表示电路对负载的驱动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较低的输出阻抗和一定的增益带宽积。
两级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两级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以两级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为标题引言:本实验通过搭建两级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研究其放大特性及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进一步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两级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性,并验证负反馈对电路增益和频率响应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箱3. 示波器4. 直流稳压电源5. 万用表6.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三、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1. 按照电路图搭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并接通电源。
2.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000Hz,幅值为200mVrms。
3. 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入信号Vin和输出信号Vout的幅值。
4. 记录不同频率下的输入输出数据。
5. 改变电路参数,如电阻、电容的数值,重复步骤2-4,得到更多数据。
四、实验数据分析1. 绘制输入输出电压的频率响应曲线。
2. 计算增益的幅值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情况。
3. 分析负反馈对电路增益和频率响应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
曲线显示出在低频时,电路具有较大的增益,随着频率的增加,增益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电容的作用导致高频信号的衰减。
同时,我们观察到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电路的相位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负反馈对电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益的稳定性和频率响应的改善上。
通过引入负反馈,可以减小电路的增益变化范围,使得电路在不同频率下都能保持较稳定的增益。
此外,负反馈还可以改善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使得电路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平坦的响应。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两级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负反馈对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
负反馈可以稳定电路的增益,并改善其频率响应特性,使得电路在更广泛的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搭建电路并测量数据,深入理解了两级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性。
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实验报告

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实验
实验对象:放大器电路
实验原理: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放大器电路,主要
由输入电阻、负反馈电阻、输出电阻、耦合电容和集电极负载电阻等
组成。
该电路输入信号经过一个输入电阻后进入晶体管的基极,通过
耦合电容和集电极负载电阻放大后输出。
其中,耦合电容主要用于隔
离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集电极负载电阻则可以调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实验目的:建立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的实验电路,了解其工
作原理,掌握其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晶体管、电压分压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等。
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注意电路连接正确,电源电压稳定。
2.调整信号发生器产生适当大小的输入信号,并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端,确定其频率。
3.将示波器接入放大器的输出端,调整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尺度,观
察输出波形的幅值和相位变化。
4.通过调整集电极负载电阻的大小,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
压的比值(即放大倍数)。
5.记录实验数据,计算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的各项参数:增益、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的各项参数如下:增益:10
输入电阻:50KΩ
输出电阻:2KΩ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建立阻容耦合单级电压放大器的实验电路,成功了解了其工作原理,掌握了其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和计算各项参数,我们可以看出该电路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适用于一些低频信号的放大处理。
实验四反馈放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实验—04反馈放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加深理解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 学习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量与测试方法。
二.电路原理简述实验电路为阻容耦合的两级放大电路,如图4-1所示。
在电路中引入由电阻R F2和电位器R F1组成的电压负反馈电路。
引入负反馈的放大电路,其性能可以得到改善。
图4-1其中:R F1=1k Ω,R W =150k Ω,C 2=C 3=0.47μF ,C 7=C 8=0.01μF ,C 1=10μF/25V ,C E1= C E2=47μF/25V ,R E1’=R E2’=10Ω,R F2=51Ω, R C1’=R E1”=120Ω,R C2=R S = R E2”=470 Ω,R B22=1k Ω,R B21=1.5k Ω,R B1=10k Ω,T 1=T 2=9013(β=160-200), 外接电阻R L =2k Ω三.实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1.直流稳压电源 1台 0~30V可调2.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3.示波器 1台4.晶体管毫伏表1只5.万用表1只6.电阻1只2kΩ*17.反馈放大电路模块1块 ST20028.短接桥和连接导线若干 P8-1和501489.实验用9孔插件方板 297mm×300mm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1. 按照电路原理图选用“ST2002反馈放大电路”模块,熟悉元件安装位置后,开始接线:一根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12V和电路图中的+12V端;一根连接稳压电源负端和电路图中的0V端;线路经检查无误后,方可闭合电源开关。
2. 测定静态工作点将电路D端接地,AB不连线,RW调到中间合适位置。
输入端接入信号源,令V i =20mV,f=1kH,调RW使输出电压V为最大不失真(Vi尽量最大,也可增大输入信号)正弦波后,撤出信号源,输入端(I)接地,用万用表测量下表4-1中各直流电位(对地):3.测量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将D端接地,AB不连接(即无负反馈的情况),RF1调到中间位置。
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直流电压及正弦信号的测试方法;2.掌握如何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3.掌握两级放大电路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双踪示波器 1台函数发生器 EE1641B 1台数字电表 1台实验板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1块三、工作原理说明1、电路的组成NPN型三极管T担负着放大作用,它具有能量转换和电流控制的能力,当微弱的输入信号ui使二极管基极电流i B产生微小变化时,就会使集电极电流i C产生较大的变化。
它是放大电路的核心。
V CC是集电极直流电源,为信号的功率放大提供能量。
Rc是集电极负载电阻,集电极电流ic通过Rc,从而将电流的变化转换为集电极电压的变化,然后传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基极偏置电阻Rb的作用是,一方面为三极管的发射结提供正向偏置电压;同时给三极管提供一个静态基极电流Ib。
C1、C2是耦合隔直流电容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还必须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为此,Vcc、Rc和Rb等元件的参数应与电路中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有适当的配合关系。
由于单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因此常由若干个单级放大电路组成多级放大器。
组成多级放大器时,要合理选择单级放大电路和级间耦合方式。
常用的级间耦合方式及特点见表 1。
表1 常用的级间耦合方式及特点因阻容耦合式电路简单,性能稳定,故本实验采用此耦合方式,实验原理图见实图 1。
四、实验内容1.设置静态工作点,要求第一级的静态工作电流为2 mA,第二级静态工作电流为 mA。
2.测量各级放大倍数3.测量两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其中,R=2KΩ,R L=Ω。
完成下表。
4.测量两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并绘出频率特性曲线。
实图 1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五、实验报告要求1.认真记录测试数据,正确描绘曲线;2.根据测试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总结多级放大器的工作性能;3.回答思考题。
计算1.静态在没有加输入信号(v i=0)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实验报告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
2.通过实验验证阻容耦合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增益、带宽等。
3.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二、实验原理阻容耦合放大器是通过电容将信号耦合到下一级放大器进行放大的电路。
这种耦合方式可以有效地隔离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使各级放大器之间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避免静态电流的相互影响。
阻容耦合放大器通常由前置放大器、滤波器和后级放大器组成。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阻容耦合放大器电路板、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2.连接电路:将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阻容耦合放大器电路板按照要求连接起来。
3.调整信号发生器,使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合适。
4.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信号,记录实验数据。
5.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重复步骤4。
6.计算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
四、实验数据分析1.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信号,发现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有关。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高时,输出信号的幅度较大;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低时,输出信号的幅度较小。
这是由于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所致。
2.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
增益是指在一定频率下,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幅度的比值;带宽是指增益下降到最大增益的一半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
在本实验中,我们测量了多个频率下的增益和带宽,并记录在表格中。
宽也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这表明阻容耦合放大器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了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和增益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阻容耦合放大器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和较高的增益,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来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
本次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极放大电路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实验报告

多极放大电路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实验报告说到多极放大电路,嘿,你可能会想,这名字一听就很高深对吧?其实呢,它并不复杂,只不过是把我们常见的放大电路做了个“升级版”。
你看,电流一经过放大电路,信号就被放大,变得更强,就像你对着麦克风大喊一声,声音立马变得震天响。
你以为你只是大喊一声,其实是你的声音被那个电路帮忙放大了。
多极放大电路呢,就是把这个“放大”的过程做得更精细、更复杂一点,基本上能让信号放大得又好又稳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这两个放大电路的实验,保证你看了之后能明白个七七八八,甚至还有点小乐趣。
你问什么是直接耦合?嗯,直接耦合呢,其实就是在两个电路之间没有任何“中介物”。
就是说,信号直接从一个电路传到另一个电路,啥都不加,简单粗暴。
这就像你和别人说话,没啥中间人,直接用嘴巴说,声音就传过去了。
可是呢,这种做法也有它的缺点,万一信号太强或者太弱,搞不好就被放大得不太合适,弄不好还会有点失真。
直接耦合的好处是传输效率高,不会浪费电能,可是呢,要求放大电路之间的阻抗匹配得特别好,稍微出点差错,结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
哎,说到底,电路之间的配合,就像情侣之间的默契,一点不合适就会出问题。
那说到阻容耦合呢,这就有点意思了。
顾名思义,阻容耦合就是通过一个“电容”来传递信号。
这就像你通过耳机听别人说话,耳机里面的电流信号被转换成声音。
电容的作用呢,就是隔离掉直流成分,只传递交流信号。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低频的干扰,让信号在放大电路中更加纯净。
就好比你在大街上听别人讲话,如果路上的车声太吵,可能听不清楚,而电容就相当于把这些“噪音”给过滤掉,只留下你想听的内容。
阻容耦合比直接耦合要好一点,毕竟它能减少一些干扰,保护信号不被搞乱。
不过呢,它的缺点就是要设计得小心,电容的选择很重要,选错了,信号就可能传递不畅,甚至完全不传递。
实验报告嘛,说白了就是把这些原理通过实际的电路搭建出来,然后一步步测试、分析。
你想象一下,我们在实验室里,拿着示波器看着一个个波形,心里想着:“哎,这个信号放大得不错!可这边怎么有点失真呢?”通过这些实验,咱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尤其是那些直接耦合和阻容耦合的细节。
实验二 单级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

VO开
RL 5.1k VOL
RB2 10k
Re1 51 Re2 1k
Ce 47uF
Av=Vo/Vi
RO =[ (VO开– VOL)/VOL]×RL
Vi 0.05V t
0 - 0.05V
Vo
标出电压幅值
0
t
3、非线性失真:保持输入Vipp不变,调节RP,使输出波形
出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测量静态工作点,观察波形 变化,并绘制Vi、VO波形。
二、实验器件:
电阻:51Ω 1个、 1KΩ 1个、 5.1KΩ 10KΩ 1个、 15KΩ 1个、 电容:10uF 2个、 47uF 1个 可调电阻:100KΩ 1个 三极管: 1个 2个
三、实验内容:
Rp
100k
RB1 Cb 10uF
15k
Rc 5.1k Cc 10uF Re1 51 Re2 1k Ce 47uF
Vcc +12V
VOPP
Vipp 0.1V 1KHZ
RB2 10k
RL 5.1k
标 志
c
e b
实验电路图
1、静态工作点测试:调节Rp,使Ve为1.0V
Ve 1V Vb Vc Vce Vbe Ic
uF
Vcc +12V
饱和 区
Cb 10uF
15k
Ib
RL 5.1k Ce 47uF
Rp
100k
RB1
Cb 10uF Vipp=0.1V
15k
Rc 5.1k
Vcc +12V Cc
10uF
RB2 10k Re1 51 Re2 1k RL 5.1k Ce 47uF
Vopp
Vopp(vipp=0.1V)
阻容耦合两级放大电路实验

阻容耦合两级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1)观察多级放大电路级间耦合的相互影响,掌握如何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
(2)学会阻容耦合两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3)了解放大器的失真及消除方法。
2.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发生器。
(4)分立元件放大电路模块。
3.预习要求(1)复习教材多级放大电路内容及频率响应特性测量方法。
(2)分析图5.3.1两级交流放大电路,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图。
(3)写出图5.3.1所示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放大倍数的表达式,并根据图中提供的参数,初步估计测试内容的变化范围。
其中,假设β为100,r bb =200Ω。
4.实验原理(1)对于二级放大电路,习惯上规定第一级是从信号源到第二个晶体管V2的基极,第二级是从第二个晶体管V2的基极到负载,这样两级放大器的电压总增益Av 为:V2V1i1O1i2O2i1O2V A A V V V V V V A •=⋅==式中电压均为有效值,且i2O1V V =,由此可见,两级放大器电压总增益是单级电压增益的乘积,此结论可推广到多级放大器。
当忽略三极管V2偏流电阻R b 的影响,则放大器的中频电压增益为:be1be2C11be1L11i1O1V1r //r R βr R βV V A -='-==be2LC22be2L22O1O2i1O2V2r //R R βr R βV V V V A -='-===be2LC22be1be2C11V2V1V r //R R βr //r R βA A A ⋅==• 必须要注意的是A V1、A V2都是考虑了下一级输入电阻(或负载)的影响,所以第一级的输出电压即为第二级的输入电压,而不是第一级的开路输出电压,当第一级增益已计入下级输入电阻的影响后,在计算第二级增益时,就不必再考虑前级的输出阻抗,否则计算就重复了。
(2)在两级放大器中β和I E 的提高,必须全面考虑,是前后级相互影响的关系。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验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1.实验任务
用常用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器件搭建不失真,通频带宽的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设计静态工作点和动态特性,测试通频带并用面包板实现。
2.实验目的
掌握用模拟电子技术中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掌握面包板电路基本调试手段
3.实验原理
1)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开环特性测试
电路图如上所示,通过四通道示波器各个引脚可知两级放大倍数,静态工作点等信息:
第一级放大倍数为2.698/4.582=0.588倍,静态工作点为(D通道设置在第一级电容之前)即得11.949V如下图所示
第二级放大倍数由两级放大倍数之积与第一级放大倍数的比值。
如示波器所示,第二级静态工作点为6.613V。
两级放大倍数之积为329.535mV,则放大倍数为总体放大倍数329.535,第二级放大倍数为32.953/0.588=56.04,频率响应如图所示
2)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闭环特性测试(电压串联负反馈)
测试增加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以及放大倍数的影响如下:
如图,闭环放大倍数为32.47,比开环时缩小
2)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开环特性测试(电流并联负反馈)
如图所示,放大倍数为32.89,放大倍数有所下降。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班级:13级计科二班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指导教师张爱丽本组成员王现宁1308114064 黄超 1308114140学号姓名实验地点计科楼412 实验时间2014.6.12项目名称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类型综合性一、实验目的1、学习两级组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
2、学习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3、学习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测定二、实验仪器或设备及素材实验板、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毫安表。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按电路图检查实验电路板电路及外部接线后,送上电源。
2、测量静态工作点:接通E c=12V,调R P1,使U C1=11.5V左右,调节R P2 ,使U C2=8.5V左右,然后按照表2进行测量静态表 2U C1(V)U B1(V)U E1 (V)U c2(V)U b2(V)U e28.5 2.3 2.9 5.4 2.8 2.11.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输入信号不变,按3中给定的条件,分别测量放大器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输出电压V01、V02,把数据记入3中。
1.测试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一般采用逐点法。
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在各频率时不变,在RL=∞和RL=5.1K两种情况下,改变频率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Vo,将数据记入4和表5?1.找出上下限截止频率fH 、fL ��?增益下降到中频增益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点),在fH 、fL 两点左右应多测几点,并求出放大器的带带Δf= fH - fL45五、结果分析与总结在进行电路的仿真和测试中,明显的看到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能力比单管的放大电路的放大能力强,在交流分析、直流分析、瞬态分析、温度分析中看到: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能力很强,由于电容对直流量的电抗为无穷大,因而阻抗耦合放大电路各级之间的直流通路各不相同,各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
实验三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三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技巧。
3.熟悉常用的放大器模块及其参数的测量方法。
4.分析并比较不同工作点下的放大器的输出特性。
二、实验原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由输入电容、负反馈电阻、耦合电容、集电极电阻、负载阻抗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为:输入信号首先经过输入电容,隔直耦合地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电容的作用是去除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分量,确保放大器工作在正常工作点。
在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取决于耦合电容的容值,通过改变耦合电容的大小可以调整放大倍数。
工作原理:当输入信号作用在输入电容上时,由于输入电容的存在,输入信号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偏移。
其偏移的大小取决于输入电容的容值,容值越大,偏移越小;容值越小,偏移越大。
在A点,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较大。
在B点,放大倍数适中。
在C点,放大倍数较小。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1.交流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3.直流电源4.多用电表5.电阻、电容、晶体管四、实验步骤2.将交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波形。
3.分别测量不同工作点下,输入与输出信号的电压波形,计算并比较不同工作点下的放大倍数。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不同工作点下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特点和优缺点。
五、结果与讨论表1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元器件数值元器件数值R1 10kΩR2 10kΩRc 2.2kΩRe 1kΩC1 10μFC2 10μF表2不同工作点下的输入输出波形及计算结果工作点A B CV1(mV) 800 400 200V2(V) 10 5 2放大倍数V2/V1 0.0125 0.0125 0.01根据实验结果可见,不同工作点下,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基本一致,大约为0.01、这是因为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通过耦合电容实现耦合,不同输入信号对于放大倍数影响不大。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104-1单级阻容耦合晶体管放大器设计单级阻容耦合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一、实验任务:单级阻容耦合晶体管放大器设计(1)已知条件:+Vcc=+12V,V1=10mV,R L=2kΩ,Rs=50Ω(2)性能指标要求:Av>30,F L<30HZ,F H>500HZ,,Ro<3kΩ,Ri>2kΩ,(高频率)电路稳定性好。
(3)设计设备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双踪示波器 1 元器件及工具 1直流稳压电源 1 失真度测量仪 1函数信号发生器 1 实验面包板 1晶体管毫伏表 1 数字万用表 1( 4 )设计要求〈1〉确定电路及器件,设置静态工作点,计算电路元件参数,拟定测试方案和步骤;〈2〉在面包板或万能板上安装好电路,测量并调整静态工作点,使其满足计算要求,将数据填入表格。
〈3〉测试动态性能指标,调整修改元件参数,使其满足放大器性能指标要求将修改后的元件参数值标在图上并将性能指标Av,Ri,Ro,及fl、fh的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二、设计原理1、工作原理晶体管放大器中广泛应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称之为阻容耦合共射极放大器。
它采用的是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Q主要由R B1、R B2、R E、R C及电源电压+V CC所决定。
该电路利用电阻R B1、R B2的分压固定基极电位V BQ。
如果满足条件I1>>I BQ,当温度升高时,I CQ↑→V EQ↑→V BE↓→I BQ↓→I CQ↓,结果抑制了I CQ的变化,从而获得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4.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器的直流与交流参数(1)共发射极放大器的直流参数共发射极放大器的直流参数主要有I BQ、I CQ及U CEQ、U BEQ。
如图1电路所示,这些直流参数的关系式如下:(2)共发射极放大器的交流参数共发射极放大器的交流参数主要有电压放大倍数A uo、输入电阻R i与输出电阻R o、最大输出电压幅度U om等:1) 电压放大倍数A uo:式中负号表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是相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别
电子工程系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实验
班级
实验名称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姓名
实验时间
2011年3月16日
学号
指导教师
报告内容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学习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
2.观察电路元件参数对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
3.进一步熟练掌握和运用放大电路主要性能参数(如静态工作点参数、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批改时间
年月日
231.5
1180.6
3.接入负载电阻 ,按表3.2测量并计算。
4.测两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1)将放大器负载断开,先将输入信号频率调到 , 为 。
(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频率,按表3.2测量并记录(或自拟表格)。
(3)接上负载、重复上述实验。
50
500
1K
5K
10K
50K
70K
80K
90K
表3.1
静态工作点
第一级
第二级
5.15
3.22
2.58
7.89
3.38
2.75
6.50
2.70
2.07
7.89
3.38
2.75
2.在输入端 输入频率为 , 为200mV的交流信号(一般采用实验箱上加衰减的办法,即信号源用一个较大的信号,在实验板上经100:l衰减电阻衰减,降为2mV),使 为2mV,调整工作点使输入信号不失真。
由于电容具有传递交流的作用,耦合电容的容量足够大,对交流信号所呈现的容抗就可忽略不计。这样,前一级的输出信号就无损失地传送到后一级继续放大。
(2)心得:
本次试验巩固了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放大电路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观察了电路原件,电容对放大电路幅频特性曲线的影响。
成绩
教师签名
(3-1)
其中, 是后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后级放大倍数为
(3-2)
全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3-3)
2.低频段和高频段的电压放大倍数
在低频段和高频段,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是一个复数,它是频率的函数,其模值与相角都随频率变化。
(1)单级放大电路在低频段和高频段的电压放大倍数
在低频段,三极管的电容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容抗较大,它们的交流压降不能忽略。电压放大倍数用下式表示:
100K
110K
120K
63
748
918
1060
1072
841
712
661
612
566
528
528
30
398
463
537
547
496
458
437
418
400
378
378
根据以上数据绘出两级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① 时的幅频特性曲线
② 时的幅频特性曲线
四、实验中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使得实际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4.巩固多级放大电路的有关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介绍
本实验采用的电路如图3-1所示。
1.中频段的电压放大倍数
在图3-1电路中的中频段,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可以当作交流短路,三极管的电容效应可以忽略不计。此时,考虑后级放大电路对前级放大电路所构成的负载效应时,也就是将后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作为前级放大电路的负载,则前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注意:如果发现有寄生振荡,可采用以下措施消除:
①重新布线,尽可能走短线。
②可在三极管eb间加几 道几百 的电容。
③信号源与放大电路用屏蔽线连接。
,按表3.2要求测量并计算
表3.2
输入/输出电压(mV)
电压放大倍数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10.2
918.0
5.1
459.0
2340.9
10.2
463.0
5.1
相频特性即放大倍数的相角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它反映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可用李育沙图法、双踪示波法进行测量。
三、实验内容和数据记录
实验电路见图3.1
1.设置静态工作点
(1)按图接线,注意接线尽可能短。
(2)静态工作点设置:要求第二级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前提下幅值尽量大,第一级为增加信噪比,工作点尽可能低。(通常 调在6V左右)注意测静态工作点时应断开输入信号。
(3-6)
将上式分别用幅值和相角表示:
(3-7)
(3-8)
3.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测量
频率特性分为幅频特性和相品特性两方面。频率特性即放大倍数的大小随频率变化关系曲线。它可以用扫描仪器来测量,也可通过逐点法测量。逐点法,就是在一定频率内取一些频点,分别测量出各频率点处的电压放大倍数,然后,在对多数坐标系中绘出幅频特性曲线。本实验就是学习利用逐点法测量电路的幅频特性。
(3-4)
其中, 是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
在高频段,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阻抗非常小,它们的交流压降很小,可以忽略,可作交流短路处理,但三极管的电容效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则必须考虑。电压放大倍数可用下式表示:
(3-5)
其中, 是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
(2)多级放大电路在低频段和高频段的电压放大倍数
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