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fork()调用计算Fibonacci数列
c语言fabonacci数列求值问题
c语言fabonacci数列求值问题C语言Fibonacci数列求值问题Fibonacci数列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数学问题,也是C语言学习中常见的一个练习题。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编写一个C语言程序来求解Fibonacci数列的第n项的值。
Fibonacci数列的定义是:第一项和第二项都是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数列的前几项如下:1, 1, 2, 3, 5, 8, 13, 21,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循环或递归的方法。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实现。
首先,我们来看循环的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两个变量来保存前两项的值,然后通过循环计算出第n项的值。
具体的代码如下:```c#include <stdio.h>int fibonacci(int n) {if (n <= 2) {return 1;}int a = 1;int b = 1;int result;for (int i = 3; i <= n; i++) {result = a + b;a = b;b = result;}return result;}int main() {int n;printf("请输入要求解的项数:");scanf("%d", &n);int value = fibonacci(n);printf("第%d项的值为:%d\n", n, value);return 0;}```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函数`fibonacci`,它接受一个整数参数n,返回第n项的值。
在函数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循环来计算第n项的值,循环从第3项开始,每次计算出当前项的值后,更新前两项的值。
最后,我们在`main`函数中调用`fibonacci`函数来求解第n 项的值,并将结果输出。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递归。
递归是一种自己调用自己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个问题。
python递归函数斐波那契数列
python递归函数斐波那契数列
递归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在执行时会调用自己。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数学序列,其中第n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 递归函数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示例:
Copy code
def fibonacci(n):
if n <= 0:
return 0
el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
调用
print(fibonacci(10)) # 输出55
Copy code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fibonacci() 的函数,该函数使用if-elif 语句来判断传入的n 值。
如果n 小于等于0,函数将返回0。
如果n 等于1,函数将返回1。
在其他情况下,函数通过递归调用自身并将n 减少 1 和 2 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中第n 个数字的值。
注意:使用递归方式计算斐波那契数列会导致重复计算很多数字,会导致时间复杂度过高。
如果需要计算大量数字,建议使用循环或其他优化算法。
斐波拉契数列(Fibonacci)的python实现方式
斐波拉契数列(Fibonacci)的python实现⽅式第⼀种:利⽤for循环利⽤for循环时,不涉及到函数,但是这种⽅法对我种⼩⼩⽩来说⽐较好理解,⼀涉及到函数就⽐较抽象了。
1 >>> fibs = [0,1]2 >>> for i in range(8):3 fibs.append(fibs[-2] + fibs[-1])45 >>> fibs6 [0, 1, 1, 2, 3, 5, 8, 13, 21, 34]或者说输⼊⼀个动态的长度:1fibs = [0,1]2num = input('How many Fibonacci numbers do you want?')3for i in range(num-2):4 fibs.append(fibs[-2] + fibs[-1])5 print (fibs)第⼆种:利⽤函数 函数1:1 >>> def fibs(num):2 result = [0,1]3for i in range(num-2):4 result.append(result[-2] + result[-1])5return result67 >>> fibs(10)8 [0, 1, 1, 2, 3, 5, 8, 13, 21, 34] 函数2:1def fibs(n):2 a,b = 0,13while a < n:4print (a)5 a,b = b,a+b或者是下⾯这种形式:def fibs(max):n,a,b = 0,0,1while n < max:print (a)a,b = b,a+bn = n + 1return'done'增加⼀个max,就可以使相加的次数与传⼊的参数max相⼀致,⽐如输⼊10,a+b就会相加10次,然后结束循环。
用递归的方法编写函数求fibonacci 级数。
用递归的方法编写函数求fibonacci 级数。
Fibonacci级数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数列,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具体来说,Fibonacci 级数的定义如下:
F(0) = 0
F(1) = 1
F(n) = F(n-1) + F(n-2) (n >= 2)
其中,F(n) 表示第 n 项。
要编写一个函数来求 Fibonacci 级数,可以考虑使用递归的方法。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函数 fib(n),它的返回值是第 n 项的值。
然后根据定义,可以得到以下递归式:
fib(n) = 0 (n = 0)
fib(n) = 1 (n = 1)
fib(n) = fib(n-1) + fib(n-2) (n >= 2)
这个递归式可以直接转化为代码。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以下Python 代码来实现 fib(n) 函数:
def fib(n):
if n == 0:
return 0
el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fib(n-1) + fib(n-2)
这个函数的实现非常简单,它首先检查 n 是否为 0 或 1,如果是,则直接返回相应的值;否则,它使用递归调用来计算 fib(n-1) 和fib(n-2),然后将它们相加并返回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fib(n) 的计算依赖于 fib(n-1) 和
fib(n-2),因此这个函数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数级别的,即 O(2^n)。
因此,当 n 很大时,这个函数的性能可能会非常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更高效的算法来计算 Fibonacci 级数。
c语言斐波那契额递归流程
c语言斐波那契额递归流程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列,其中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以下是使用递归方式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C语言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fibonacci(int n)
{
// 基本情况,当 n 等于 0 或 1 时,直接返回 n
if (n == 0 || n == 1)
return n;
// 递归调用,计算前两个数的和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
}
int main()
{
int n, i;
printf("输入斐波那契数列的长度: ");
scanf("%d", &n);
printf("斐波那契数列: ");
for (i = 0; i < n; i++)
{
printf("%d ", fibonacci(i));
}
return 0;
}
该代码中的 fibonacci函数使用递归方式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n个数字。
在 main函数中,用户输入斐波那契数列的长度,然后循环打印出相应长度的斐波那契数列。
需要注意的是,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效率较低,特别是对于较大的 n 值。
这是因为在递归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使用迭代或动态规划等其他方法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递归求fabonacci数列c语言
递归求fabonacci数列c语言Fibonacci数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大名鼎鼎的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上和计算机科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里,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用C语言递归求解Fibonacci数列。
什么是Fibonacci数列?Fibonacci数列,又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学数列。
它的定义如下:F(0)=0F(1)=1F(n)=F(n-1)+F(n-2)(n>=2)也就是说,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
Fibonacci数列前几项依次为:0、1、1、2、3、5、8、13、21、34、55、89……递归求解Fibonacci数列在C语言中,Fibonacci数列的递归求解其实非常简单。
我们只需要定义一个函数,在函数体内部递归调用即可。
以下是递归求解Fibonacci数列的C语言代码:```cint Fib(int n){if(n == 0) // 当n等于0时,Fibonacci数列的第一项为0return 0;else if(n == 1) // 当n等于1时,Fibonacci数列的第二项为1return 1;else // 当n大于等于2时,按照公式递归计算return Fib(n-1) + Fib(n-2);}```以上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Fib的函数,接受一个整数类型的参数n。
在函数体内部,我们使用了C语言中的if-else结构,根据n的值判断返回什么值。
当n等于0时,Fibonacci数列的第一项为0,返回0;当n等于1时,Fibonacci数列的第二项为1,返回1;否则,按照公式递归调用Fib函数计算Fibonacci数列的第n项。
在主函数中,我们可以调用Fib函数输出Fibonacci数列的前十项:```cint main(){int n = 10; // 输出Fibonacci数列的前十项for(int i=0; i<n; ++i)printf("%d ", Fib(i));printf("\n");return 0;}```输出的结果如下:0 1 1 2 3 5 8 13 21 34以上就是用C语言递归求解Fibonacci数列的方法。
斐波那契数列.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程序使用循环结构和递归算法计算斐波那契数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数列,在这个数列中,前两个数是0和1,后面的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这里有两种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方式,一种是使用循环结构,另一种是使用递归算法。
1. 循环结构实现pythondef fibonacci_iterative(n):if n <= 0:return []elif n == 1:return [0]elif n == 2:return [0, 1]else:fib_seq = [0, 1]for i in range(2, n):fib_seq.append(fib_seq[i-1] + fib_seq[i-2])return fib_seqprint(fibonacci_iterative(10)) # 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10项2. 递归算法实现pythondef fibonacci_recursive(n):if n <= 0:return []elif n == 1:return [0]elif n == 2:return [0, 1]else:fib_seq = fibonacci_recursive(n-1)fib_seq.append(fib_seq[-1] + fib_seq[-2])return fib_seqprint(fibonacci_recursive(10)) # 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10项注意:虽然递归算法在理解上可能更为直观,但对于大的n值,递归算法可能会因为重复计算和栈溢出而变得非常慢。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使用循环结构或者带有记忆功能的递归(也就是动态规划)来优化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
此外,以上代码中的fibonacci_iterative和fibonacci_recursive函数返回的都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如果你只需要计算第n项,可以对这些代码进行相应的修改。
编写计算并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20个值的程序汇编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数学问题,也是编程领域经常使用的一个案例。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概念,更能掌握如何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来计算和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20个值。
1. 斐波那契数列的概念在开始讨论如何编写程序来计算并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20个值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斐波那契数列的概念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回顾。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递归的方式定义:F(0) = 0,F(1) = 1, F(n) = F(n-1) + F(n-2)(n ≥ 2)。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递归的定义来计算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20个值。
2. 编写汇编程序计算并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20个值在深入讨论如何编写汇编程序来计算并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20个值之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
汇编语言是一种底层的计算机语言,它使用符号化的指令来操作计算机的硬件。
在编写汇编程序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使用寄存器和内存来存储数据,以及如何使用指令来进行计算和控制流程。
基于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可以开始编写汇编程序来计算并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20个值。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概念和原理之后,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如何用汇编语言来实现相关的计算和输出。
从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来看,汇编语言作为一种底层的计算机语言,可以更加直接地操作计算机的硬件,从而实现高效的算法和程序。
通过编写汇编程序来计算并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20个值,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过程,更能够对汇编语言的特性和优势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4. 总结和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斐波那契数列的概念和原理,更掌握了如何使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程序来计算并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20个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简单的递归定义和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实现了一个高效的算法和程序。
fibonacci函数用c语言
fibonacci函数用c语言Fibonacci函数是根据古印度数学家创造的一种数列,在数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最初的计算公式是F(n)=F(n-1)+F(n-2),其中n被称为Fibonacci数列的项数。
直观上,Fibonacci数列就是由0和1开始,之后的项数是由前面两个数之和组成的。
用C语言实现Fibonacci函数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定义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就是Fibonacci函数,其输入参数为n,即数列的项数,输出结果则是F(n):int Fibonacci(int n){int F1 = 0;int F2 = 1;int Fn;if (n == 0)return F1;else if (n == 1)return F2;else {for (int i = 2; i <= n; i++) {Fn = F1 + F2;F1 = F2;F2 = Fn;}return Fn;}}其次,我们可以在主函数中将Fibonacci函数调用来计算Fibonacci函数的结果:int main(){int n;printf("请输入要求的F(n):");scanf("%d", &n);int Fn = Fibonacci(n);printf("Fibonacci数列的第%d项为:%d\n", n, Fn);return 0;}最后,使用C语言编译器对以上代码文件进行编译,并可在终端窗口中看到程序运行的结果:Fibonacci数列的第n项为:x以上便是用C语言实现Fibonacci函数的实现方法。
Fibonacci 函数只需要一个参数,则可以根据这个参数来计算出数列中的各个项数,可以用此函数来解决问题,极大的提升了程序的效率。
用for循环求斐波那契数列
用for循环求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列,它的前两项是0和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也就是说,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是0、1、1、2、3、5、8、13、21、34、55……以此类推。
这个数列在数学上有很多有趣的性质,也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金融、自然科学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for循环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for循环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结构,它可以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
在计算斐波那契数列时,我们可以使用for循环来重复计算每一项的值。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for循环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
假设我们要计算前10项,可以使用以下代码:```n = 10fib = [0, 1]for i in range(2, n):fib.append(fib[i-1] + fib[i-2])print(fib)```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变量n,表示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
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列表fib,初始值为[0, 1],表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
接着,我们使用for循环来重复计算每一项的值。
在每次循环中,我们将前两项的和添加到列表fib中,然后继续下一次循环。
最后,我们使用print函数将计算出的斐波那契数列打印出来。
运行这段代码,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输出:```[0, 1, 1, 2, 3, 5, 8, 13, 21, 34]```可以看到,这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前10项,与我们预期的结果一致。
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这段代码中的各个部分。
首先,我们定义了变量n,表示要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项数。
这个变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比如可以改为20,表示要计算前20项。
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列表fib,初始值为[0, 1]。
这个列表用来保存斐波那契数列的每一项的值。
我们将前两项的值分别设为0和1,然后使用for循环来计算后面的每一项。
在for循环中,我们使用range函数来生成一个整数序列,从2开始到n-1结束。
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常见方法
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常见方法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常见方法介绍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在计算机编程中也经常用到。
它的定义是:第一个和第二个数为1,之后的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C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方法。
方法一:递归递归是最直观的实现方法之一,通过不断调用函数自身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int fibonacci(int n) {if (n <= 1)return n;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方法二:迭代迭代是一种更高效的方法,通过循环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int fibonacci(int n) {int a = 0, b = 1, c;if (n == 0)return a;for (int i = 2; i <= n; i++) {c = a + b;a = b;b = c;}return b;}方法三: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是一种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并保存结果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
int fibonacci(int n) {int f[n+1];f[0] = 0;f[1] = 1;for (int i = 2; i <= n; i++) {f[i] = f[i-1] + f[i-2];}return f[n];}方法四:矩阵快速幂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方法,利用矩阵的性质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typedef struct {int m[2][2];} Matrix;Matrix matrixMultiply(Matrix a, Matrix b) {Matrix c;[0][0] = [0][0]*[0][0] + [0][1]*[1][0];[0][1] = [0][0]*[0][1] + [0][1]*[1][1];[1][0] = [1][0]*[0][0] + [1][1]*[1][0];[1][1] = [1][0]*[0][1] + [1][1]*[1][1];return c;}Matrix matrixPow(Matrix a, int n) {if (n == 1)return a;Matrix half = matrixPow(a, n/2);Matrix result = matrixMultiply(half, half); if (n % 2 == 1)result = matrixMultiply(result, a);return result;}int fibonacci(int n) {if (n <= 1)return n;Matrix a;[0][0] = 1;[0][1] = 1;[1][0] = 1;[1][1] = 0;Matrix result = matrixPow(a, n-1);return [0][0];}总结通过递归、迭代、动态规划和矩阵快速幂等方法,我们可以在C 语言中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
for循环实现Fibonacci数列
for循环实现Fibonacci数列
Fibonacci数列的递推公式为:F n=F n-1+F n-2,其中F1=F2=1。
当n⽐较⼤时,F n也⾮常⼤,现在我们想知道,F n除以10007的余数是多少。
输⼊格式
输⼊包含⼀个整数n。
输出格式
输出⼀⾏,包含⼀个整数,表⽰F n除以10007的余数。
说明:在本题中,答案是要求F n除以10007的余数,因此我们只要能算出这个余数即可,⽽不需要先计算出F n的准确值,再将计算的结果除以10007取余数,直接计算余数往往⽐先算出原数再取余简单。
样例输⼊
10
样例输出
55
样例输⼊
22
样例输出
7704
数据规模与约定
1 <= n <= 1,000,000。
分析:n取值过⼤,优先使⽤for循环逐个处理对10007取余。
进⼀步理解了an即为后两项之和,只需更改后两项即可
源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a1,a2,end,i;
scanf("%d",&n);
a1=1;
a2=1;
end=1;
for(i=2; i<n; i++)
{
end=a1+a2;
a1=a2%10007;
a2=end%10007;
}
printf("%d\n",end%10007);
return 0;
}。
php用递归函数实现斐波那数列
php用递归函数实现斐波那数列斐波那数列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数列,它的定义如下:第一项为0,第二项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也就是说,斐波那数列的前几项为0、1、1、2、3、5、8、13、21、34、55、89、144……以此类推。
在php中,我们可以使用递归函数来实现斐波那数列。
递归函数是一种函数调用自身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简洁地实现一些复杂的算法。
下面是一个使用递归函数实现斐波那数列的php代码:```function fibonacci($n) {if ($n == 0) {return 0;} else 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for ($i = 0; $i < 10; $i++) {echo fibonacci($i) . " ";}```在这个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fibonacci的递归函数,它接受一个参数$n,表示要求斐波那数列的第$n$项。
如果$n$等于0,则返回0;如果$n$等于1,则返回1;否则,递归调用fibonacci函数,求出前两项的和。
在主程序中,我们使用一个for循环来输出斐波那数列的前10项。
输出结果为:0 1 1 2 3 5 8 13 21 34。
递归函数的实现虽然简洁,但是它的效率并不高。
因为递归函数会重复计算很多项,导致时间复杂度较高。
如果要求斐波那数列的前几项,递归函数还是比较适合的;但如果要求较大的项数,就需要使用其他更高效的算法了。
递归函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编程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加简洁地实现一些复杂的算法。
在实际编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浅析JSR-166y中ForkJoin框架的应用
浅析JSR-166y中Fork/Join框架的应用作者:丁黎明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第08期摘要:多线程开发技术可以有效利用计算资源,而Fork/Join框架是一种经典的多线程开发框,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处理线程调度问题。
文章从JDK各个版本对并行编程的支持着手,介绍了未来JSR-166y中引入的Fork/Join框架及其应用方法,并给出Java实现代码。
关键字:线程模型任务分解并行调度0 引言JDK从1.0版本开始提供ng.Thread类支持并行编程,其主要功能是初始化和管理线程,开发人员使用它可以将宝贵的精力集中于业务逻辑而不必关心底层实现。
为了解决并行编程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JDK中引入了synchronized和volatile关键字,它们以各自的形式实现不同程度的内存同步。
随后,JDK5.0版本引入JSR-166中Doug Lea提供的并行框架,实现了锁机制和原子操作;JDK6.0版本中引入JSR-166x中的并发Collections框架;未来的JDK7.0版本中将引入JSR-166y中的Fork/Join框架,可以实现更细粒度的并行运算。
1 Fork/Join框架简介Doug Lea在论文《Fork/Join Parallelism in Java》中,首次把Fork/Join的概念引入到Java 中。
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原始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将后者分摊到多个线程中执行并得到结果,汇总这些结果得到原始任务的结果。
在分解的过程中,如果子任务的规模还不足以直接执行,则对子任务继续分解,直到所有子任务都适合在目标平台直接求解为止。
图1所示为Fork/Join框架的原理示意图。
将适合求解的子任务分配到多路系统或多核心系统的独立计算单元中运算,则可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
具体应用过程中,软件设计人员只需要关心任务分解、求解以及汇总结果的方法,线程调度、传递中间结果等基础工作由Fork/Join框架完成。
用for循环求斐波那契数列
用for循环求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中,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0和1开始的一串数字,后面的数都是前面两个数之和。
例如,前十个数为0、1、1、2、3、5、8、13、21、34。
在计算机编程中,斐波那契数列也是一个经典的问题。
很多程序员都尝试过用for循环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演示如何用for循环求斐波那契数列:```javapublic class Fibonacc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n = 10;int[] fib = new int[n];fib[0] = 0;fib[1] = 1;for (int i = 2; i < n; i++) {fib[i] = fib[i-1] + fib[i-2];}for (int i = 0; i < n; i++) {System.out.print(fib[i] + " ");}}}```我们先定义了一个变量n来表示需要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个数。
然后定义了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fib来存储计算出的数列。
接着,我们将fib[0]和fib[1]初始化为0和1。
接下来的for循环从2开始,将fib[i]设置为fib[i-1]和fib[i-2]的和。
这里使用了数组的下标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每个元素。
最后,我们使用另一个for循环来输出计算出的数列。
执行上述代码,我们将得到如下输出:```java0 1 1 2 3 5 8 13 21 34```正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输出的前十个数字就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前十个数。
总之,通过for循环求解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易于理解和实现,而且效率高。
所以,掌握这种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太难。
用栈实现斐波那契 python
用栈实现斐波那契 python
以下是用栈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Python代码:
```python。
def fibonacci(n):。
if n == 0:。
return 0。
elif n == 1:。
return 1。
else:。
stack = [] # 定义栈。
stack.append(0) # 将初始值 0 入栈。
stack.append(1) # 将初始值 1 入栈。
for i in range(2, n+1):。
#弹出栈顶元素,即取出上一次计算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
num1 = stack.pop()。
num2 = stack.pop()。
#计算当前项的斐波那契数。
current = num1 + num2。
#将计算结果入栈,以备下一次计算使用。
stack.append(num2)。
stack.append(current)。
#栈顶元素即为所求的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return stack.pop()。
```。
使用栈来计算斐波那契数列,可以避免递归调用带来的额外开销,同时也避免了递归深度过大导致程序崩溃的问题。
python循环求斐波那契数列
python循环求斐波那契数列
摘要:
1.斐波那契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2.Python 循环求斐波那契数列的方法
3.代码实现及运行结果
正文: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数列等,是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在《计算之书》中提出的一个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首两项分别是0 和1。
斐波那契数列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例如与黄金比例(Golden Ratio,约等于1.6180339887...)的关系,以及它在生物学、金融、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Python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编程和数据分析的编程语言。
在Python 中,我们可以通过循环来求解斐波那契数列。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python
= 10 # 设定求解的斐波那契数列项数
a, b = 0, 1 # 初始化数列首项
for i in range(n):
print(b, end=" ") # 打印当前项
a, b = b, a + b # 更新首项和次项
print() # 换行
```
运行上述代码,我们可以得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10 项:0 1 1 2 3 5 8 13 21 34。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在求解较大项数的斐波那契数列时可能会遇到计算速度和内存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动态规划、矩阵快速幂等更高效的算法来解决。
总之,通过Python 循环,我们可以方便地求解斐波那契数列。
(完整版)使用fork()调用计算Fibonacci数列
实验二Linux 进程创建实验目的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练习使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进程练习Linux操作系统下C程序设计实验准备知识1. fork()函数:创建一个新进程.调用格式:#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unistd.h>int fork();返回值:正确返回时,等于0表示创建子进程,从子进程返回的ID值;大于0表示从父进程返回的子进程的进程ID值。
错误返回时,等于-1 表示创建失败实验内容:使用fork() 调用计算Fibonacci 数列Fibonacci数列是0, 1, 1, 2, 3, 5, 8 .. 通常表示为:fib o=O, fib1=1,fib n=fib n-1+fib n-2写一个C程序,使用fork()系统调用产生一个子进程来计算Fibonacci 数列,序列通过命令行显示。
例如,如果参数为5,Fibonacci数列的前5个数字将在子进程中被输出。
因为父进程和子进程拥有各自的数据拷贝,所以需要由子进程输出。
在退出程序之前,父进程调用wait()等待子进程完成。
要求提供必要的错误检测以保证在命令行传递的参数是非负数.实验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ys/types.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pid_t pid;int i;int f0,f1,f2;f0=0;f1=1;if(argv[1]<0){fprintf(stderr,"request a nun-negative number");}pid=fork();//printf("pid = %d ",pid);if(pid<0){fprintf(stderr,"fork failed");exit(-1);}else if(pid==0){printf("argv[1] = %d\n",atoi(argv[1]));printf("0 1 ");for(i=2; i<=atoi(argv[1]);i++){ f2=f0+f1; f0=f1; f1=f2; printf("%d ",f2);}prin tf("\nchild process completed' n");}else{wait(NULL);prin tf("pare nt process exited");}return 0;}实验结果Eile Edit View Terminal Tabs 旦 MpUsing Zhiwei*s New BASHRC ..........Ust* astri>_ldbl / dt^labl / pt_ldbl / dft_labl to enter Ast r o/PrimeTime/D FT Labivi *]# vi Lab.c-J# gcc -o 丄ab.run lab .c ./lab .run vi lab.cocalhost -]# vi lab .c -]# vi lab.c 〜]# gcc -o lab lab,c-1# vi lab.c T# gcc -o lab lab.c T# ,/lab 5 argv[l] - 50 1 1 2 J 5 child process cotnp 丄己tEdparent process cxitod[root^localhoEt -]#[root^localhost[root&localhost Lroot^locaBiost[rcot'JlocaUiost[roQt&localhost[rootOlocalnost[root^localho5t [rootfllocalhost[root^localhost[ruu tdlucdUiusl。
斐波那契数列
1、编程求斐波那契数列第2011个数除以13的余数。
由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可得:f(2011)=f(2010)+f(2009)=2f(2009)+f(2008)= =13f(1998)+f(1997)= =2002f(9)+f(8)所以斐波那契数列第2011个数除以13得到的余数等于斐波那契数列第8个数除以13得到的余数程序如下:function f = fibonacci(n)n=1:8;f(1) = 1;f(2) = 1;for k = 3:8f(k) = f(k-1) + f(k-2);enda=mod(f(8),13)程序结果:a =8ans =1 123 5 8 13 21所以斐波那契数列第2011个数除以13得到的余数等于82.若把斐波那契数列写成按如下方式分组:(1), (2,3), (5,8,13),……请用编程求解第2011组求和后得到的数除以13所得的余数。
解:根据求和公式:第2011组求和是求斐波那契数列2023066项之和。
设: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an则:a1=1,a2=1,a3=2,a4=3,a5=5,……,an。
求和:Sn=a1+a2+a3+……+anSn=1+a1+a2+a3+……+an-1因为a2等于1,所以Sn=a2+a1+a2+a3+……+an-1即:Sn=a2+a1+a2+a3+……+an-1Sn=a3+a2+a3+……+an-1Sn=a3+a2+a3+……+an-1Sn=a4+a3+……+an-1……Sn=an+an-1+an-1即:Sn=2an+a n1 -1所以:f(1)+f(2)+ +f(2023066)=2f(2023066)+f(2023065)-1f(2023066)=f(2023065)+f(2023064)=2*f(2023064)+f(2023063)= =2023060*f(6)+f(5)=155620*13f(6)+f(5)f(2023065)=f(2023064)+f(2023063)=2*f(2023063)+f(2023062)= =2023060*f(5)+f(4)=155620*13f(5)+f(4)即:2f(2023066)+ f(2023065)-1=2*(155620*13f(6)+f(5))+155620*13 f(5)+f(4)-1所以求2011组求和后得到的数除以13所得余数等同于求2* f(5) +f(4)-1除以13所得余数程序如下:function f = fibonacci(n)n=1:5;f(1) = 1;f(2) = 1;for k = 3:5f(k) = f(k-1) + f(k-2);enda=mod(2* f(5) +f(4)-1,13)程序结果:a =12ans=1 1 2 3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Linux 进程创建
实验目的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
⏹练习使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进程
⏹练习Linux操作系统下C程序设计
实验准备知识
1. fork()函数:创建一个新进程.
❑调用格式: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int fork();
❑返回值:
正确返回时,等于0表示创建子进程,从子进程返回的ID值;大于0表示从父进程返回的子进程的进程ID值。
错误返回时,等于-1表示创建失败
实验内容:使用fork()调用计算Fibonacci数列
⏹Fibonacci数列是0,1,1,2,3,5,8…….通常表示为:fib0=0,
fib1=1,fib n=fib n-1+fib n-2
⏹写一个C程序,使用fork()系统调用产生一个子进程来计算
Fibonacci数列,序列通过命令行显示。
例如,如果参数为5,Fibonacci数列的前5个数字将在子进程中被输出。
⏹因为父进程和子进程拥有各自的数据拷贝,所以需要由子进程
输出。
在退出程序之前,父进程调用wait()等待子进程完成。
要求提供必要的错误检测以保证在命令行传递的参数是非负数.
实验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id_t pid;
int i;
int f0,f1,f2;
f0=0;
f1=1;
if(argv[1]<0)
{
fprintf(stderr,"request a nun-negative number");
}
pid=fork();
//printf("pid = %d ",pid);
if(pid<0)
{
fprintf(stderr,"fork failed");
exit(-1);
}
else if(pid==0)
{
printf("argv[1] = %d\n",atoi(argv[1]));
printf("0 1 ");
for(i=2; i<=atoi(argv[1]);i++)
{
f2=f0+f1;
f0=f1;
f1=f2;
printf("%d ",f2);
}
printf("\nchild process completed\n");
}
else
{
wait(NULL);
printf("parent process exited");
}
return 0;
}
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