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建筑之美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序列层次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空间的序列组织和层次变化,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美感。
这种序列层次不仅体现在单体建筑之间,也体现在建筑群落的组合之中。
2.自然和谐美: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在建筑造型和色彩等方面,都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3.结构精巧美:中国传统建筑采用木质结构体系,注重结构逻辑的清晰和构件之间的连接,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结构精巧的美感。
4.规格稳定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建筑的稳定性,采用中心对称或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稳定、平衡的美感。
5.造型意境美: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意境深远。
建筑立面造型丰富多样,屋顶曲线优美,檐口精致细腻,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美学特征。
6.装饰文化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装饰文化,运用雕刻、彩绘、琉璃等手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之中,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文化内涵深厚的美感。
这些美学特征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中国建筑美赏析
中国建筑美赏析
中国建筑美赏析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历史丰富和文化博大,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各种优秀的建筑——无论是建筑的外型,装饰,还是结构,都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赏。
中国古代建筑有大量的建筑群落,从小的围墙到大的宫殿,从平凡的街道到非常精致的宫殿,都是一些建筑的著名景观。
中国古代颇具特色的建筑,比如大明宫,颐和园,故宫,比如朝阳门,苏州的园林,等等,都是世界闻名的建筑。
中国的古代建筑一般采用各种精美的装饰,此外,它们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许多宫殿采用了层层石柱和翼墙装饰,使它们看起来更加雄伟壮观。
在园子里,更是涌现出丰富多彩的建筑,有亭子,台阶,石桥,池塘,石雕,树丛,等,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之美的一部分。
中国的古代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比如它们采用的框架结构,也叫“构架结构”,因为它利用框架支撑和支撑结构的特性,使建筑物在结构上更加稳固牢靠。
它采用了木材,石头,金属和其它材料,以及当时发明的木结构,使建筑更加美观。
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美装饰、结构、工艺等等,都像它们的历史一样悠久,拥有不同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无可比拟!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结构和装饰,都是都充满神秘感和魅力,都是值得我们去赏识和欣赏的。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体会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体会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体会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
艺术成就。
这些建筑中既有宫殿、寺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私人居所、
城墙等民用建筑。
在赏析中国古代建筑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这
些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首先,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建
筑师会根据周围环境和地形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和造型,使建筑物与周
边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例如,天坛的建筑布局呈圆形,象
征着天地万物的和谐,而其亭台楼阁设计也是因地制宜,恰到好处地
融合了自然风光。
其次,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对称和均衡。
栩栩如生的鼎足三分,常常被
用来形容古代建筑的精彩之处。
在建筑设计中,对称和均衡在形式和
结构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例如,紫禁城的主体建筑“三大殿”就采
用了对称布局,左右对称、前后呼应,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强烈的
均衡美感。
最后,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内外结合。
一些著名的建筑如颐和园、故宫、
慕田峪长城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内外结合的美丽。
颐和园依山傍水,山青水秀,自然美景和建筑之美融为一体;故宫的宏大气势、独特建筑风格和珍贵文物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象征的代表性建筑;慕田峪长城环山拱连、变幻莫测,更是内外结合的代表。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建筑史的瑰宝。
它们独具中国特色、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和艺术魅力,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索、赞赏和传承。
探索古代建筑之美
探索古代建筑之美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宏伟的建筑结构,一直以来都令人无限向往和敬畏。
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长城,古代建筑师们留下了许多令后人叹为观止的杰作。
本文将探索古代建筑之美,从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建筑中寻找建筑之美的奥秘。
一、埃及金字塔的神秘古埃及金字塔代表着人类智慧和技术的巅峰。
它们以其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结构而闻名于世。
作为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的巍峨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金字塔的形状简单而庄严,代表着埃及古代文明的形象。
其底座四方,象征着法老们的权力和统治,而高耸入云的外观则显示了人类的雄心壮志。
金字塔内部结构复杂,包含许多密室和通道,为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提供了安全和隐秘。
二、中国的古代建筑之美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木构建筑技术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从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到千年古刹的凤凰寺,中国的古代建筑展示了独特的东方美学。
古代中国建筑注重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它们通常以庭院式建筑为主,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古代建筑师注重平衡、对称和比例,创造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建筑的搭建和装饰也十分注重细节,使用雕刻、彩绘等技术,使建筑更显精致和富丽堂皇。
三、希腊古典建筑的卓越之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古典建筑独特而富有魅力。
从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到玛索利亚斯墓,希腊古典建筑展现了自由、理智与美的完美结合。
希腊古典建筑以其优雅的比例与对称而闻名。
它们采用了柱廊结构,通过几何形体的规则和谐,展现了建筑的均衡美。
希腊人注重线条和空间的平衡,建筑外部装饰采用了精美的雕塑,使建筑更加生动而优雅。
四、罗马建筑的巨大影响古罗马人承袭希腊文化,发展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其影响至今依然深远。
从斗兽场到巴西利卡,古罗马建筑的设计和结构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建筑师。
古罗马建筑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它们通常采用拱顶和穹顶结构,使建筑在搭建之初就具有耐久性和稳定性。
罗马建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宏伟的比例和富丽的装饰,如拱门、雕塑和壁画,使建筑更具魅力和震撼力。
中国古代建筑的尺度之美从宫殿到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的尺度之美从宫殿到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具特色的尺度之美而闻名于世。
从宫殿到园林,古代中国人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了精确的尺度,并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比例,创造出了令人赞叹的建筑奇迹。
一、宫殿的尺度之美中国古代宫殿是尊贵与华丽的典范。
无论是紫禁城的乾清宫,还是陵墓中的明十三陵,每个宫殿都严格遵循着一系列精确的尺度标准。
例如,宫殿的门楣高度、殿堂的宽度和长度、庭院的布局等,都精确地按照传统的尺度比例来设计。
这种精确的尺度应用不仅增强了宫殿的整体美感,还赋予了建筑以庄严肃穆之气。
二、庭院的尺度之美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既作为生活起居的场所,也是艺术与自然相融合的表现。
古代中国人通过合理的尺度布局,打造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庭院。
例如,苏州的拙政园以及北京的颐和园,它们都充分展示了庭院的尺度之美。
庭院的主轴、廊柱的高度以及水池的大小等,都严格按照比例设计,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三、园林的尺度之美中国古代园林被誉为“人间仙境”,其尺度之美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园林设计师们巧妙地运用了比例和对称等手法,创造出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景象。
比如苏州的拙政园和扬州的个园,它们都充分体现了尺度的重要性。
园林中的假山、池塘、亭台楼阁等,无一不在设计中严格遵循着尺度的精确要求,使得整个园林景观显得更加和谐、秀美。
四、尺度之美的文化意义中国古代建筑的尺度之美不仅体现了技术上的精湛,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尺度之美不仅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是一种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深深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通过精确的尺度应用,古代中国人追求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无缝连接,从而使建筑成为了文化艺术的表达载体。
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尺度之美从宫殿到园林,无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智慧的体现。
通过准确的尺度比例和巧妙的布局,古代中国人打造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和景观。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结构美学。
古代建筑不仅是人们居住、劳作的场所,更是表达美学理念和价值观的载体。
以下将从建筑构造、材料运用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结构美学。
一、坚固耐久的建筑构造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首先体现在其坚固耐久的建筑构造上。
古代建筑借鉴了大自然中的结构原理,采用木、石等材料搭建,通过巧妙的构造方式达到了优异的抗震、抗风能力。
比如明亮寺的“悬空”结构,通过架空的檐柱将寺庙悬挂在悬崖峭壁上,既保护了寺庙不受自然环境侵害,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空间美感。
二、材料运用的精湛技艺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还体现在对材料运用的精湛技艺上。
古代建筑大量运用木材、砖石等天然材料,通过工匠的巧手和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纹路独特的装饰艺术。
比如故宫的琉璃瓦和玉石栏杆,灵动的色泽和精细的纹饰体现了古人对材料运用的高度技艺和美学追求。
三、空间布局的奇妙设计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还体现在其独特的空间布局上。
在古代建筑中,空间的划分是非常精细而注重层次感的。
建筑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形成错落有致、藏有玄机的景观。
比如福建土楼的“四合院”式布局,将多个圆形或方形的楼体错落有致地组合在一起,既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态,又满足了多户人家的生活需求。
四、伦理价值的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还承载着伦理价值观的体现。
古代建筑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同时,更强调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比如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以人为本”,借助建筑和园林布局的手法,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类对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理念。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学体现在建筑构造的坚固耐久、材料运用的精湛技艺、空间布局的奇妙设计以及伦理价值观的体现等方面。
这种美学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建筑艺术的深厚造诣和审美追求,更是历史遗产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一、均衡和谐:中国古典建筑极为注重建筑的均衡和谐,追求建筑的整体美感。
从平面布局到立面设计,都力求各个部分的比例协调,形成一个整体的和谐统一感。
例如,在庭院的规划和布局上,会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呼应,通常采用“中轴对称”的方式,使得建筑的各个部分相互呼应,构成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二、尊重自然:中国古典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并借助自然元素来增强建筑的美感。
建筑常常与山水融为一体,利用山川河流的形态和风水理念,使得建筑地势高低合理,布局合理。
同时,在建筑的设计和装饰中,会运用自然界的元素,如水、花、树等,使得建筑与自然相互映衬,形成一种自然、朴素、和谐的美感。
三、丰富的装饰:古典建筑在形式和装饰上非常注重细节和精致度,常常通过装饰物来衬托建筑的美感。
例如,在建筑的柱子、梁木、门窗等部位,常常使用雕刻的方式来增加装饰性,如雕花、雕纹、雕栏等,使得建筑表面流动、丰富而细腻。
同时,古典建筑中的彩绘、砖雕、陶瓷等工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中,使得建筑更加华丽和富有艺术感。
四、重视空间感: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空间的氛围和体验。
通过空间的布局和分隔,建筑师创造了不同的功能空间,形成了不同的场景和氛围。
例如,在建筑的庭院中常常设置假山、水池和花坛,使人有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同时,采用不同材料、颜色和纹理等方式来营造空间的美感,通过光线的把控和采光方式,使得空间充满生机和变化。
五、寓意和象征:中国古典建筑在设计中常常融入寓意和象征,通过建筑的形象来传达对生活、文化和道德的理解和追求。
例如,在宫殿建筑中,屋顶常常采用蓝色琉璃瓦,象征着皇权和天命;而在寺庙建筑中,常常出现龙、凤、狮等神兽的雕像,寓意着祥瑞和守护。
这些寓意和象征通过建筑的形态和装饰来体现,使得建筑不仅仅是实用的居住或宗教场所,更是具有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载体。
以上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的一些基本要点。
当然,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非常丰富多样,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中国的古建筑之美介绍
中国的古建筑之美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古建筑一直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自古以来,中国古建筑就承载着人们对历史、信仰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它们或雄伟壮观,或精致细腻,每一座古建筑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
古建筑之美不仅体现在其外观和结构上,更体现在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在中国,古建筑往往与宗教信仰、政治权力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和园林,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智慧。
中国古建筑的美,首先体现在其建筑风格上。
中国古建筑自古以来就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古建筑常常利用山水、景观和自然元素来构建建筑空间,营造出一种自然、神秘和安静的氛围。
中国的古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于世,每一座园林都是一幅融合了山水、建筑和植物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中。
古建筑的美还体现在其建筑结构和材料上。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用材的选择和建筑工艺的精湛。
古代建筑师们善于利用木材的纹理和色彩来创造建筑的独特韵味,每一根梁柱、每一块砖瓦都蕴含着工匠的智慧和匠心。
中国古代的木质建筑常常采用斗拱、榫卯结构和雕刻工艺来装饰建筑的梁柱和门窗,营造出一种精致、华丽的建筑风格。
古建筑的美还体现在其装饰和细节上。
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常常以砖雕、木雕、瓷砖和彩绘等形式呈现,这些装饰精美细致,充满了艺术感和历史感。
古建筑的门窗、梁柱、房梁和壁画都是建筑师和工匠们的艺术创作,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古建筑常常采用龙、凤、狮等祥瑞图案作为装饰,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安慰。
中国古建筑之美,不仅体现在其建筑风格、结构和装饰上,更体现在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中。
浅谈中国古现代建筑美学欣赏论文
浅谈中国古现代建筑美学欣赏论文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这是由于中国建筑美的特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建筑美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建筑美论文范文篇一:《试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之美》内容摘要:文章就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灵动美、虚实美、流动美、序列美展开论述,并通过中西方建筑美学之比较,意在说明我们应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之精髓。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美学一、建筑空间之美学概述建筑,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
这种空间环境,一方面要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感受的需要。
即建筑不仅是一种物质性产品,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性产品,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或曰是精神对物质的超越。
为此,不仅要赋予它以使用要求,而且还应当赋予它以美的属性。
回顾建筑史册:希腊庙宇神堂的尺度、罗马万神庙内部的完整、哥特教堂中庭的运动感、文艺复兴时期室内的和谐以及巴洛克建筑的诡谲变幻,都说明了建筑空间之美。
从众多建筑名作中可以看到,诗意的空间一方面来自实体美的建构,这主要是与建造逻辑相符的建筑结构、材料、构造等建筑元素自身美的创造;另一方面则来自对富于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空间观念的创造,它源于人与自然的一些原始体验,在建筑中主要表现为对自然元素的妙用。
而空间观念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实体的构成。
二、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之美(一)灵动空间之美中国传统的室内居住空间都具有功能上的灵动、可变美。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筑结构上的灵活性。
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上是以“柱”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支撑屋顶和楼层的木构架和室内分隔空间的墙体在结构上是分开的,这使得墙体不承担重量,而且为灵活分隔室内空间提供了可能性。
在古建筑中,分隔室内空间的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完全分割,即在柱子之间砌薄墙或镶板;另一类是半分隔,即在相邻空间之间设置隔扇、屏风、碧沙橱、帐幔、罩、博古架和其他陈设来分隔,造成空间若断若续、若分若合、若开若闭的层次和丰富的变化,使相邻空间之间相互沟通,又彼此隔离,成为一个互相渗透的有机体。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丽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丽之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独特的风格和瑰丽的美感,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从古代宫殿到寺庙、园林和民居,中国古代建筑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装饰艺术和传统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丽之美。
一、建筑结构的独特魅力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之一在于其建筑结构的精巧和稳固。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利用榫卯结构和斗拱等工法,使得建筑物能够抵御地震和自然灾害的袭击。
例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屋顶常采用“黄鹤翘角”和“翘角歇山”等特殊形式,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加稳固和美观。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古代园林建筑常常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利用山石、水池和花草等元素,创造出优美的景观。
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和颐和园等,以其精致的建筑结构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二、装饰艺术的精湛技艺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以其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古代建筑常常以雕刻、绘画和彩绘等手法,将建筑物装饰得华丽而富有艺术性。
例如,故宫的宫殿建筑以其精美的彩绘和雕刻而闻名,这些装饰艺术不仅令人赞叹,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丽之美。
另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人认为色彩能够表达情感和意境,因此在建筑装饰中常常使用鲜艳的颜色。
例如,古代寺庙建筑常常以红色和金色为主,寓意吉祥和神圣。
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感,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美的追求和崇拜。
三、传统价值观的体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丽之美还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深厚底蕴。
古代建筑常常以宫殿、庙宇和园林等形式,承载着人们对尊严、权力和自然的崇敬。
例如,古代宫殿建筑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
而古代园林建筑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珍视。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建筑的布局和对称。
古代建筑常常采用“中轴线”和“对称式”布局,以体现中国人传统的平衡和谐观念。
中国建筑艺术之美
中国建筑艺术之美
中国建筑艺术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美: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如斗拱、榫卯等构件的运用,使得建筑物既稳固又美观。
同时,建筑的布局和空间处理也充满了智慧,如对称、轴线等手法的运用,使建筑物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2. 装饰美: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如彩绘、雕刻、砖雕、木雕等,既有精美的图案,又有寓意深刻的题材。
这些装饰既体现了匠人们的高超技艺,又展示了古代文化的韵味。
3. 色彩美: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搭配讲究和谐,如黄瓦绿檐、红墙绿树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同时,建筑的色彩还与地域、气候等因素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
4. 材料美:中国古代建筑善于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石、青瓦等,将其发挥到极致。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为建筑增色不少。
5. 文化美:中国古代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宫殿、庙宇、园林等,都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
通过对建筑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中国建筑艺术之美是多元且丰富的,它既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故宫的建筑之美古代艺术的瑰宝
故宫的建筑之美古代艺术的瑰宝故宫的建筑之美:古代艺术的瑰宝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其建筑之美融汇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既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又体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一、宏伟的规划与设计故宫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凝聚了古代中国建筑师的智慧和才华。
整个建筑群占地约72万平方米,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太和殿为中心,是京城的政治中心,展示了皇帝威严的气势;内廷以乾清宫为中心,是皇帝生活和办公的地方,展示了皇宫的宁静和瑰丽。
故宫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与和谐。
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符合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思维方式。
同时,故宫巧妙地运用了红墙黄瓦、琉璃瓦、雕梁画栋等元素,使建筑群更加美观庄重,给人以宏伟壮观之感。
二、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风格以明代的宫殿建筑为主,继承并发扬了宋、元时期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明清建筑风格。
其特点有:1.建筑结构复杂:故宫的建筑结构极为复杂,由多个殿宇、中庭、花园等组成。
不同部位的建筑分别有不同的功能,如正殿是接待朝贡使者、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侧殿则是办公、居住的地方。
这种复杂的建筑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工艺水平和审美眼光。
2.色彩丰富多样:故宫的建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色彩,如红色、黄色、绿色等,使整个建筑群呈现出鲜明的视觉效果。
另外,建筑上还绘制了各种精美的图案和壁画,增加了建筑的艺术价值。
3.装饰精美华丽:故宫的建筑装饰十分精美,以雕梁画栋为代表。
雕梁画栋是一种以雕刻和绘画为主题的装饰技法,经过精心雕刻和绘制,使得建筑充满了艺术气息,给人以华丽壮观之感。
三、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首先,故宫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
太和殿、乾清宫等大殿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举行重要祭祀活动的场所,象征着封建王朝的统治权威。
浅析古代建筑之美
浅析古代建筑之美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浅析中国古代建筑之美张关超(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摘要: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此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风格上我国建筑始终保持着一贯的独有和完整性。
虽同是东方世界,我国古代建筑鲜明和特色与日本、韩国等国的建筑有非常大的差异。
我国古代的建筑很早就采用的韵律、和谐、对比、对称、轴线设计等方法,使我国古代建筑呈现出了极佳的美的视觉体验。
我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之美、和谐之美、对称之美、天人合一之美,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中华民族对美的深刻认识也在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装饰;和谐;对称;天人合一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之美彩绘和雕饰。
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
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
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
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
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
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
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
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1.2.1秦汉时的期室内装饰根据墓葬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的住宅已比较成熟和完善。
一般规模较小的住宅,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屋门开在当中或偏在一旁。
诗词意境解析古代建筑之美
诗词意境解析古代建筑之美古代建筑之美令人陶醉,如同一首美妙的诗词,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与遐想。
本文将从诗词意境的角度,对古代建筑之美进行解析,探究其背后的深意。
1. 梦幻的宫殿般建筑宫殿在古代建筑中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其建筑风格和布局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古代诗人常用宫殿修辞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在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写道:“逍遥肆意无羁,宫中行乐自适宜。
琼台玉构延绵细,绿水悠悠芙蓉香。
”这样的诗句以宫殿为背景,通过描绘琼台玉宇、绿水芙蓉之美,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宫殿世界。
2. 寄托哲理的庭院景观古代建筑中的庭院常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理。
诗人在描绘庭院时通常以自然景象来寄托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一诗句通过赋予草木以生命,抒发岁月更迭、生死轮回的哲理思考。
3. 深远的山水对联山水对联也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艺术形式之一,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山水的景仰与赞美。
诗人经常使用山水对联来描绘出美妙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寄托情感和哲理。
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夜凉如水剩嘉茗,月皎千里觅仙踪。
”诗句中用“夜凉如水”和“月皎千里”形容秋夜的凉爽和宁静,通过形象化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4. 雅致的园林造景园林是古代建筑中体现美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巧的布局著称。
诗人在描绘园林时经常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园林的赞美和渴望。
如苏轼的《东篱乐府·南阳诸葛庙》中写道:“一园花草尽秋心,千顷日晴长绿阴。
不拟游人看此景,年年看尽不敢寻。
”通过对园林的描绘,表达了对这座优美园林的敬佩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诗词意境的引领下,古代建筑展现出了令人陶醉的美丽。
它们不仅体现了建筑师对美的追求,更有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的注入。
正如一首精致的诗词,古代建筑之美引发人们对美的反思与探求,让人在欣赏和体验中得到心灵的触动。
形容中国古建筑之美
形容中国古建筑之美中国古建筑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原始建筑虽然简陋,但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迄今为止,中国的古代建筑已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工艺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令人叹为观止。
其实,中国古建筑之美,其最为基本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即人们信仰天神,期求长生不老和祥瑞承运的也能体现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建筑最为基本的构造方式也是采用方格、圆形等自然的构造形式,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特征、建筑结构等等都受到了自然规律的影响。
在这些方面,中国古建筑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
中国古建筑风格独特、姿态优美、材质精湛。
中国古建筑讲究意境、精益求精,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中得到完美体现。
在建筑材料上,中国古代的建筑材料大都采用石、木、泥、瓦等天然材料,制作工艺上更是讲究精细、细致。
甚至在泥塑的制作中,大师们仅凭手感、经验来完成。
中国古代的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建筑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古代的宫殿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卑等级制度,大量采用了黄色的颜色,黄色被认为与皇权有关。
而在寺庙建筑中,由于其具有信仰色彩,所以其建筑风格显得更为神秘而古怪,大致体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
又如在园林建筑风格中,则充满了自然之美,富有意境。
这些风格各有特色,互相交错与迭加,最终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姿态各异的艺术图景。
中国古建筑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塑造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建筑有时会覆盖一个较大的文化背景,如建筑的语言、符号或者铭文,这些对当时的人们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往往也会借鉴自然美,通过对大自然的艺术表现来表达人们对宇宙万物的敬畏和爱慕之情。
中国古建筑也代表了一种对人类自然放逐、和谐共生,精神资源的最佳诠释之一。
中国古建筑之美,已经成为人们强烈追求的体现,其建筑风格以及所表现的文化语言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介绍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布局之美:中国古代建筑讲究整体布局,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庭院设计,都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使得整体效果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2. 造型之美: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丰富多样,有台榭、楼阁、宫殿、园林等多种形式。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但都强调飞檐翘角的曲线美和稳重大气的整体美。
3. 雕刻之美:中国古代建筑的雕刻技艺精湛,形式多样。
无论是木雕、石雕还是砖雕,都注重细节处理,刻画生动逼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雕刻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花草鱼虫等自然元素,又有人物故事等文化元素,展示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4. 色彩之美:中国古代建筑注重色彩搭配,善于运用红、黄、蓝、绿等多种颜色,使得建筑外观显得五彩斑斓,极具艺术美感。
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考虑到审美效果,还具有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的功能。
5. 装饰之美: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多样,采用壁画、彩绘、挂件等多种形式进行装饰。
装饰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吉祥图案和寓意象征,又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悠久历史。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之美表现在布局、造型、雕刻、色彩和装饰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成就,也为世界建筑艺术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我国的古代建筑有多厉害?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美与精妙绝伦的工艺智慧
我国的古代建筑有多厉害?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美与精妙绝伦的工艺智慧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最具有魅力和特色的建筑之一,以美丽的形式和精湛的工艺感动着世界。
古代中国建筑的特点是对自然的尊重、追求和谐,注重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古代中国建筑采用了许多独特的设计和构造方式,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几何形式的完美和整齐,并大量地运用了木材、竹子、石材、泥土等传统的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对自然环境的高度尊重。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会发现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完美融合,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布局和风水原理的运用上。
古代建筑将大自然视为神圣,坚持取天地之灵气,将建筑和自然环境和谐地相融合。
古代中国建筑的大门和内部布局也是其独特的特点之一。
在古代中国建筑中,常常会看到宽敞高大的门廊,代表着主人家的尊贵和钦佩。
而在内部布局上,古代中国建筑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的原则,为居住者营造出富有灵性和和谐感的居住环境。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之美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众多的民族元素和独特的风格,因此它拥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古代中国建筑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完美的对称与和谐的布局。
大宗土木和木结构,并且使用各种精美的木雕、石雕、泥塑等装饰品,使建筑物更加唯美而优美。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也体现在精湛的工艺和艺术风格上。
古代建筑工匠们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从选材、技法到雕刻、彩绘都有着高水平的技艺,他们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许多传统的工艺与技巧。
中国的古代建筑也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古代建筑很少使用强烈的色彩,主要运用柔和的色彩来提高建筑物的美感。
这些颜色一般是自然而然的,不经过过度处理,给人自然和谐的感觉。
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智慧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技术非常繁复而且精湛,采用了许多独特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其中,木结构是古代建筑的代表性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处处可以看到精致的木结构,从屋瓦到梁柱,从悬挂的梁柱到鼓楼,都是由各种形状的木材组成的。
中国古建筑之美
2020·08放眼世界没有一个文明能如同中华文明般集延续性、独特性以及多样性于一体。
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五千多年,造就了数不清的历史文化奇迹,在很多领域创造出卓越的成就,尤其在建筑领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各式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精致雅韵又不失大气磅礴。
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对于这样一种美如仙境、不是天堂胜似天堂的古典建筑,文章尝试从形式、旋律、意境三个角度来分析和欣赏它独特的美。
一、形式美中国古典建筑和欧美建筑有一点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多样,变化丰富,有皇家宫苑、院落民居、园林别院、书院书斋、楼阁亭榭、庙宇楼堂等等,多元化的样式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社会阶层。
相对于欧美相对单一的建筑功能形式,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上的多样化体现了东方美学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也同时对周边国家造成了强大而持久的影响。
中国有着辽阔国土,不同的生态气候以及众多的民族构成造就了不同地域特点的建筑,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比如晋派建筑的大气、古朴、深沉,徽派建筑的错落有致、趣味天成,闽派建筑的气势宏大、形态各异等等。
多样性和多重文化特性是中国古建筑的共同特点。
本文从以下两点再深入分析中国古建筑的形式美:(一)独有的木质结构外部的形式都是由内部的结构决定的,中国古代建筑大都以木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形式,分为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尤其以抬梁式运用最为广泛,主要作为殿堂或者厅堂而存在。
常规的中式古建筑分为三部分,由台基、柱梁以及最具有特点的屋顶构成。
由于中式古建筑的墙体并不承力,结构力主要是由梁柱来承受的,所以经常看到很多的古建筑即使墙体倒了,建筑主体依然屹立不倒。
中式建筑的屋顶设计在整个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被称为第五立面,其类型可以分为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等,形式多样且富含变化。
屋顶正脊两端常常设立鸱吻(鸱吻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鱼,甩尾能掀起千尺巨浪),它左右对称,既起到装饰作用,又有避雷作用。
中国古建筑美的感悟
中国古建筑美的感悟古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横跨几千年的时间,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古建筑的瑰宝。
这些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工艺水平和审美情趣,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通过对中国古建筑的观察和感悟,我深深体会到中国古建筑之美。
1. 核心美学价值中国古建筑的美学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内在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师追求的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
他们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追求山水之间的完美结合。
这种追求完美的和谐美,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生活的态度。
古建筑的美学也体现在其简约和谦逊中。
古代建筑师注重将建筑融入自然,不过度修饰和炫耀。
他们尽量保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一致性,让建筑更加谦逊和含蓄。
这种简约和谦逊的美学价值,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典型建筑形式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宫殿、庙宇、园林、佛塔等。
其中,典型的建筑形式包括寺庙和园林。
寺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
寺庙建筑通常具有严谨的布局和丰富的装饰,寺庙内供奉有佛像,是人们祈福和礼佛的场所。
寺庙建筑以殿堂为主要构筑,采用悬山法、遣水法、掩映法等技法,独特的布局和形式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
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另一个代表形式。
园林建筑注重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结合,通过湖泊、假山、亭台楼阁等元素的布置,创造出一种优美、宜人的环境。
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人文与自然和谐的美学观念,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3. 精湛的技艺和工艺中国古建筑之美还体现在其精湛的技艺和工艺上。
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无使用一颗铁钉,却能在经历百年乃至千年的风霜雨雪中屹立不倒,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木构建筑技术。
古人喜欢使用雕刻、彩绘等手法装饰建筑,使其更加绚丽多彩。
古建筑的瓦当也是一大特色。
瓦当不仅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更通过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运用,使建筑更加美观。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
从古代的宫殿和寺庙到民居和园林,这些建筑以其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华丽的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真正精髓。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特点以及文化意义进行探讨。
一、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古代建筑是以木材和陶土为主要材料,建造简单而实用的房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利用石材、砖瓦等材料,建造更加宏伟的建筑。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人们建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宫殿和祭祀建筑。
比如殷墟中的商代宫殿遗址和西周的周原宫,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而在秦汉时期,人们开始兴建巍峨壮观的长城,以及宏伟的陵墓,如秦始皇陵和汉武帝陵。
这些建筑物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体现了古代王朝的权威和统治力。
随着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起,中国的古代建筑达到了巅峰。
北方的宫殿建筑以北京的故宫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精湛的工艺和雄伟的气势。
而南方的园林建筑以苏州的拙政园和北京的颐和园为代表,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心制作的湖泊、岛屿、小桥和亭台等元素,创造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
二、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谐调与平衡。
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民居,都注重整体布局的谐调和建筑元素的平衡。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以对称结构为主导,通过均衡的布局和精心雕刻的装饰来营造平衡美。
同时,建筑物的规模和比例也被严格控制,以确保整体的和谐。
古代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中国古代建筑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筑物的布局和设计通常是根据周围的地形、气候和风水思想来决定的。
例如,丽江古城的建筑借鉴了当地水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水乡建筑风格。
此外,古代建筑还注重装饰和细节的雕琢。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华丽的装饰而闻名,包括雕刻、彩绘和瓦当等。
这些细致的装饰物不仅为建筑增添了艺术价值,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审美追求和工艺技艺的高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古代建筑之美
张关超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
摘要:我国古代建筑得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得历史过程,此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就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得主要阶段。
在几千年得发展进程中,无论在结构上还就是在形式风格上我国建筑始终保持着一贯得独有与完整性。
虽同就是东方世界,我国古代建筑鲜明与特色与日本、韩国等国得建筑有非常大得差异。
我国古代得建筑很早就采用得韵律、与谐、对比、对称、轴线设计等方法,使我国古代建筑呈现出了极佳得美得视觉体验。
我国古代建筑得装饰之美、与谐之美、对称之美、天人合一之美 ,不仅使中华民族得务实精神得到了很好得诠释,中华民族对美得深刻认识也在建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装饰;与谐;对称;天人合一
一、中国古代建筑得装饰之美
1、1彩绘与雕饰。
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得作用。
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
色彩得使用就是有限制得,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
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得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与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
明清得梁枋彩画最为瞩目。
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与玺彩画、旋子彩画与苏式彩画。
雕饰就是中国古建筑得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得砖雕、台基石栏杆上得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
雕饰得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北京故宫保与殿台基上得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得龙凤花纹,重达200吨。
在古建
筑得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得佛像、陵墓前得石人、兽等。
1.2.1秦汉时得期室内装饰
根据墓葬出土得画像石、画像砖,汉代得住宅已比较成熟与完善。
一般规模较小得住宅,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屋门开在当中或偏在一旁。
有得住宅规模稍大,有三合式与日字形平面得住宅,布局常常就是前堂后寝,左右对称,主房高大。
贵族居住得住宅更大,合院内以前堂为主,堂后以墙、门分隔内外,门内有居住得房屋,但也有在前堂之后再建饮食歌乐得后堂。
从这里可以瞧出,中国住宅得合院布局已经形成,这种主次分明,位序井然,充分反映出中国家庭中上下尊卑得思想观念。
住宅内部中得陈设也就是随着建筑得发展以及起居习惯得演化而决定得。
由于跪坐就是当时主要得起居方式,因而席与床榻就是当时室内得主要家具陈设,尤其就是汉代得床用途最广泛。
人们在床上睡眠、用餐、会客。
汉朝得门、窗常常置帘与帷幕,地位较高得人或长者往往也在床上加帐幔,逐渐成为必需得设施,夏天可避蚊虫,冬天又避风寒,同时也起到装饰居室得作用。
1、2、2明清时代得室内格局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得木构架体系更加成熟与完善,但也趋向程式化与装饰化,北京故宫也称紫禁城,就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得古建筑群。
而且室内装修与设计也就是其她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得,太与殿得内部装修就就是其中最辉煌得一个,明清两代皇帝即位、大婚、朝会、命将出征等都在这里举行。
殿内设七层台阶得御座,环以白石栏杆,上置皇帝雕龙金漆宝座,座后为七扇金屏风,左右有宝像、仙鹤。
殿中矗立6根蟠龙金漆柱,殿顶正中下悬金漆蟠龙吊珠藻井。
整个大殿得装修金碧辉煌,同时又不失庄重严肃,给人一种很强得威慑力。
内廷中得乾清官就是皇帝得寝官,也就是清朝皇帝举行内廷典礼、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得地方,其内部布置接近太与殿,正前方也就是一个雕龙宝座,后设五扇龙饰屏风,左右安置香炉、香筒、仙鹤等陈设。
屏风上置“正大光明”匾额,就是大殿中最引人注目得地方。
二、中国古代建筑得与谐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得就是与谐、恬静得情感,儒家、道家、佛家得思想深烙其间,体现得都就是礼乐相辅、情理相依得审美情趣,人情味、伦理性就是中国绝大多数古建筑宣泄得情调,这种情思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得规划、布局与构筑,形成了古代中国建筑特有得建筑风格与艺术风格及特征。
2、1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得观念。
《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得规划制度,虽然未必全都成为事实,但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规划得大区域规划构思。
古有“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1],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
中国得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得外衣,绝大多数就是讲求环境与建筑得关系。
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
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就是一个超级尺度得城市环境。
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墙以内;即使一般得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得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
重要得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就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得建筑大多就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得魅力。
2、2建筑与空间得与谐
建筑与空间得与谐,也就就是说建筑、自然环境,二者得与谐统一。
例如位于山西悬瓮山下得晋祠,就是一处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环境清幽得胜景。
这里得山形态奇特具有脉理,池中得泉水有来龙去脉,鱼沼飞梁,曲径通幽,大大小小得建筑散布其中,显得十分与谐。
可谓就是中国北方唯一得一处园林式祠庙建筑群。
三、中国古代建筑得对称之美
众所周知,从美学得角度来瞧,对称也就是自然美得形象表征。
对称往往与均衡联系在一起,对称就是均衡得天然格局,让人产生健康与平静得均衡感。
对称讲究相同部分间规律得重复,呈现在建筑上,
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得感觉,具有古典美感与秩序感。
例如,整个明清时代得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得中轴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得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得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高潮迭起又井然有序,尤以故宫三大殿得平面布局最富特色。
紫禁城得这一建筑特点正就是我国古代建筑对称美得一大体现。
四、中国古代建筑得天人合一之美
中国古人讲究人与自然得与谐共存,如“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2]便就是庄子“天人合一”得基本思想得集中体现之一。
又如“乐者天地之与,礼者天地之序”[3]即古人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得状态之中。
意思就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与谐、有序得运化之中,这与庄子得“通天下之气”就是一个意思
再如,“夫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而奉天时”[4]以及“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5]等等,均就是古人追求天人合一得思想得体现。
庄子得一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更就是将这种思想推到了极致。
中国传统建筑一向以取得与自然得协调而著称于世,李约瑟曾
经说过:“中国建筑总就是与自然调与,而不反大自然”。
这种瞧法准确
地道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得审美精神意境。
从本
质上说,中国传统建筑能形成有别于其它国家民族建筑文化得格局
及体系,除受制于地域、民族、气候、制度及历史等因素外,“天人
合一”这个几乎贯穿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得哲学审
美观念,则更就是起到了决定性得作用。
事实表明,遵法自然,追求
“天、地、人”三者与谐为一,实际上成了古代中国人营构建筑得一
种自觉意识与一种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管子•乘马》
[2]《庄子齐物论》
[3]《乐记》
[4]《周易大传?文言传》
[5]《老子章句》
[6]《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