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应急预案编制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b659563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b.png)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编制导则。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范本》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类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包括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矿井火灾、煤尘爆炸、冒顶片帮、大范围停电或停风等事故。
1.4 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条块结合,主管为主。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2.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2.1 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分为四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协调组、应急救援实施组、应急救援支持组。
2.2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成员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组成。
2.3 应急救援协调组应急救援协调组负责协调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确保救援资源合理分配。
2.4 应急救援实施组应急救援实施组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事故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
2.5 应急救援支持组应急救援支持组负责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技术、信息等支持。
3. 应急救援预案内容3.1 应急救援预案分类应急救援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2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应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总体预案。
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应急救援职责、应急救援资源、应急救援程序、应急救援措施、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等。
3.3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特定事故类型,如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等,制定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制度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b30166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1.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煤矿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煤矿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和外资等。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实施、修订、培训和演练等全过程管理制度,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煤矿企业应设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和演练等工作。
第五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应急办公室职责:(一)组织编制、评审、修订、实施和演练应急预案;(二)负责应急物资、装备和人员培训等工作;(三)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四)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应急信息,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五)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提高全员应急意识。
第三章应急预案编制第七条煤矿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煤矿行业标准和实际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编制应急预案。
第八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适用范围;(二)组织机构与职责;(三)事故风险分析;(四)应急响应程序;(五)应急处置措施;(六)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七)应急培训与演练;(八)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第九条应急预案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预案内容应基于科学分析和实际需要,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二)针对性:预案内容应针对煤矿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具有针对性;(三)实用性:预案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在实际应急工作中执行;(四)可操作性:预案内容应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实施。
第四章应急预案评审与修订第十条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提交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审。
第十一条评审内容包括:(一)预案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的合理性;(三)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的实用性;(四)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的充分性;(五)应急培训与演练的有效性。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情况报告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f50fb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8.png)
一、编制背景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我矿于[时间]启动了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二、编制过程1. 组织机构为确保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顺利进行,我矿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矿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发布等工作。
2. 编制依据本次应急预案编制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煤矿安全规程》(3)《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4)国家、地方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3. 编制内容本次应急预案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应急响应程序(4)应急措施(5)应急物资和装备(6)应急培训与演练(7)应急保障措施4. 编制方法(1)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案例(2)组织专家进行研讨(3)结合我矿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4)编制应急预案初稿(5)征求意见,修改完善三、编制成果经过[时间]的紧张工作,我矿完成了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
新编制的应急预案共分为[章节数]章,具体内容如下: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 应急响应程序4. 应急措施5. 应急物资和装备6. 应急培训与演练7. 应急保障措施四、下一步工作1. 发布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学习培训2.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4.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5. 加强应急值班值守,确保应急信息畅通通过本次应急预案的编制,我矿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预防和减少事故损失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矿将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件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7f0fb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c.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4.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5. 《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第三条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所有煤矿生产、建设、运输、储存等环节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应急救援。
第四条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4.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应急指挥部成立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救援工作。
第六条成员及职责1. 指挥长:由矿长担任,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领导。
2. 副指挥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 成员:包括生产、技术、安全、环保、医疗、保卫等部门负责人。
第七条分级响应根据事故等级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响应。
第三章应急救援措施第八条事故预警1. 建立健全事故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预警。
2. 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
2. 确定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到位,参与应急救援。
第十条人员疏散与安置1. 根据事故情况,制定人员疏散和安置方案。
2. 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3. 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第十一条事故处理1. 组织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2.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防止事故扩大。
3.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信息报告与发布1.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2. 适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第四章应急保障第十三条装备与物资1.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流程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819533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6.png)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1. 编制目的:为规范煤矿事故应急管理,提高煤矿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保障煤矿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煤矿实际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二、编制组织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煤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明确编制小组职责:负责预案编制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
三、编制内容1. 预案概述:包括预案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编制原则等。
2. 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储备等组织机构及职责。
3. 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报告:明确事故报告的范围、程序、时限和报告内容;(2)应急响应启动: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3)应急处置:明确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事故调查等应急处置措施;(4)应急恢复:明确事故现场清理、设施设备修复、环境监测等恢复措施。
4. 应急救援队伍及物资储备:明确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装备和物资储备。
5. 应急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频率、内容、组织方式和评估标准。
6. 预案管理:明确预案的修订、培训、宣传、培训和演练等管理工作。
四、编制步骤1.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法律法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案例等资料。
2. 分析事故风险:分析煤矿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和影响范围。
3. 编制预案初稿:根据收集的资料和事故风险分析,编制预案初稿。
4. 审核修改:组织相关部门对预案初稿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5. 拟定预案:根据审核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预案送审稿。
6. 报批:将预案送审稿报送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9732f8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9.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煤矿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煤矿安全规程》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5.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6. 国家及地方相关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三、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
2. 综合协调、高效应对:各部门、各单位协同配合,形成合力,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3. 科学合理、注重实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 依法依规、权责明确: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煤矿及所属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一般及以上经济损失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预案内容1. 组织体系及职责:明确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下设机构的职责和组成人员。
2. 应急响应程序:详细规定事故发生后的报告、响应、处置、恢复等环节的流程和措施。
3. 预警与预防: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
4. 应急救援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5. 后期处置:明确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措施。
6. 应急保障措施:确保应急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工作到位。
六、预案管理1. 修订与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修订,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 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培训,增强应急意识。
露天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露天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e4c718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0.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露天煤矿在发生各类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矿区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编制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矿山安全法》3.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4. 《露天煤矿安全规程》5. 企业内部相关规定及要求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坍塌、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露天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事故处理、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发布、报道等工作。
五、事故预警与报告1. 建立健全事故预警机制,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2.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
3. 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救援进展等。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指挥组:(1)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2)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3)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灭火、堵漏、救援等。
2. 医疗救护组:(1)迅速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伤员进行救治;(2)对伤员进行分类,确保重伤员得到优先救治;(3)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3. 后勤保障组:(1)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如食品、药品、帐篷等;(2)组织救援队伍的生活保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3)做好救援现场的交通、通讯保障工作。
4. 信息宣传组:(1)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向有关部门和媒体发布;(2)做好舆论引导,稳定矿区职工情绪;(3)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规范标准
![煤矿应急救援预案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aa059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f.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规范煤矿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标准。
1.2 编制依据本规范标准依据《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范本》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3 适用范围本规范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煤矿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和个体煤矿。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2 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应急救援资源;(3)及时掌握应急救援工作进展,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4)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3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汇总、资料整理等工作;(2)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设备抢修等;(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防疫消毒、卫生保障等工作;(4)交通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运输、车辆调度、交通管制等工作;(5)通信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通信设备的维护、保障应急救援信息畅通;(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人员生活保障等工作。
三、应急救援预案编制3.1 预案编制原则(1)全面性:预案应涵盖各类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实用性: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3)科学性:预案应遵循科学原理,采用先进技术;(4)动态性: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
3.2 预案编制内容(1)事故风险分析:分析煤矿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风险;(2)应急响应程序:明确事故发生后应急响应的组织、指挥、调度、救援等程序;(3)救援力量配备:明确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的配备要求;(4)救援行动措施: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制定相应的救援行动措施;(5)信息报告与发布:明确事故信息报告、发布程序及责任人;(6)应急演练:制定应急救援演练计划,定期开展演练。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责任部门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责任部门](https://img.taocdn.com/s3/m/285a573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a.png)
一、引言煤矿作为国家能源的重要来源,其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降低事故损失,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煤矿应急预案编制责任部门规定。
二、编制责任部门1. 主管单位(1)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确保预案编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供支持和协助。
2. 煤矿企业(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实施和演练工作全面负责。
(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3)企业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参与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演练工作。
三、编制程序1. 预案编制(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组织编制煤矿应急预案。
(2)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专家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2. 预案评审(1)企业内部评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2)外部评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预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3. 预案修订根据评审意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4. 预案批准修订后的预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
5. 预案实施与演练(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预案,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2)企业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责任追究1. 对于未按照规定编制、修订、实施应急预案的企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2. 对于因未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导致事故应急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结语煤矿应急预案编制责任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预案的编制、修订、实施和演练工作落到实处,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煤矿应急预案规定
![煤矿应急预案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94976a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3.png)
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提高煤矿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煤炭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的煤矿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和外资煤矿。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1. 煤矿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煤矿应急预案。
2.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和目的;(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4)应急资源调配和保障措施;(5)应急培训、演练和评估。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煤矿企业应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煤矿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机构:(1)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应急工作。
(2)应急救援队: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护、物资供应等工作。
(3)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汇总、报送和发布。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1. 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队应根据事故类型、规模和影响,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3. 信息报送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单位报告事故信息,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4. 后勤保障组应根据应急救援需要,及时调配物资、装备和车辆,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资源调配和保障措施1. 煤矿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2. 应急物资储备库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和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3. 煤矿企业应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合作,建立应急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六、应急培训、演练和评估1. 煤矿企业应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提高职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煤矿企业应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煤矿救援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煤矿救援应急预案编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d26f0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6.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煤矿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指南。
二、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事故预防,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应急救援格局。
3.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反应、协同作战。
4. 科学合理、务实高效:结合煤矿实际,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预案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编制内容1. 总则(1)编制依据(2)适用范围(3)编制目的2. 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部(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3)救援队伍及职责3. 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报告(2)应急响应等级(3)应急响应启动(4)应急救援行动(5)应急恢复4. 应急救援措施(1)人员搜救(2)医疗救护(3)现场处置(4)设备设施抢修(5)环境监测5. 保障措施(1)物资保障(2)资金保障(3)人员保障(4)通讯保障6. 应急演练(1)演练目的(2)演练内容(3)演练组织(4)演练评估四、应急预案管理1. 宣传培训: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预案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3. 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4. 应急预案评审: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附则1. 本指南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煤矿企业。
2. 各级煤矿企业应根据本指南,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
3. 本指南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4.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5b2f477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b.png)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作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这是煤矿应急预案编制的首要法律依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规定了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原则、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信息报告、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内容。
煤矿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据该法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明确了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煤炭资源开发、煤炭生产、煤炭经营、煤炭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该条例规定了湖南省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原则、监督管理、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等内容,为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地方性法规依据。
五、《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该办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了具体实施,明确了湖南省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分工、信息报告、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内容,为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依据。
六、《湖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规定了湖南省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原则、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信息报告、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内容,为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指导。
七、《湖南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该预案明确了湖南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的流程、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信息报告、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内容,为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
八、《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了煤矿企业必须遵守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为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技术依据。
九、《矿山救护规程》该规程规定了矿山救护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职责分工、救援程序和装备要求,为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救援依据。
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该导则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格式,为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编制规范。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煤矿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ae2f102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b.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导则。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3. 《煤矿安全规程》4. 《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指南》5.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三、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3. 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4. 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应急相结合四、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煤矿企业所属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应急预案编制内容1. 预案编制依据和目的2. 煤矿概况及风险分析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 应急响应分级及流程5. 应急处置措施6. 应急物资储备及保障7. 应急演练与培训8. 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六、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煤矿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煤矿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应急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事故处理和应急处置。
4.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5. 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和通讯保障。
6. 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和保障。
七、应急响应分级及流程1. 一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二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三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响应流程: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各应急组织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4. 事故得到控制后,逐步恢复正常生产。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840573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0.png)
一、编制目的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发生,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二、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通过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煤矿企业对各类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应明确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的职责,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
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煤矿企业负责具体实施。
3.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原则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应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关注员工的生命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4. 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原则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应遵循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原则,确保预案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
5. 应急与救援相结合原则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应急与救援相结合,既要有预防事故的措施,又要有一套完善的救援方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6. 预案编制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应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煤矿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生产规模、技术装备等因素,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7. 预案动态管理原则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应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煤矿生产条件、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
8. 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原则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应遵循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预案内容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主要内容1. 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包括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和应急预案等。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明确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的应急组织体系,规定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任务。
3. 应急响应程序制定应急响应的程序,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应急处置、救援行动、应急结束等环节。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小组](https://img.taocdn.com/s3/m/ff5bbd6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3.png)
一、编制背景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特成立煤矿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二、编制目的1. 建立健全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开展;3. 保障煤矿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4.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三、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2. 综合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3. 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4. 动态调整、持续改进的原则。
四、编制小组组成1. 组长:由煤矿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统筹协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2. 副组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担任,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3. 成员:包括安全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门、通风部门、机电部门、环保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
五、编制小组职责1. 组织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2. 收集整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相关资料;3. 分析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确定应急预案编制重点;4. 制定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 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6. 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编制流程1. 初步调研:收集整理煤矿生产安全风险、事故案例、应急救援资源等相关资料;2. 风险分析:对煤矿生产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排序;3. 编制预案: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 审核修订: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预案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5. 发布实施:经煤矿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正式发布实施;6. 演练检验: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7. 修订完善:根据演练检验结果和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七、编制时间1. 成立编制小组:自本预案编制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编制小组的组建;2. 初步调研:自编制小组组建之日起,2个月内完成初步调研;3. 风险分析:自初步调研完成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风险分析;4. 编制预案:自风险分析完成之日起,2个月内完成预案编制;5. 审核修订:自预案编制完成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审核修订;6. 发布实施:自审核修订完成之日起,1个月内正式发布实施。
煤矿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
![煤矿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a2e06a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e.png)
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1. 成立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安全、生产、技术、设备、财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 编制小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编制方案,明确编制工作的时间节点、工作内容、职责分工等。
二、调研和收集资料1. 调研煤矿企业基本情况,包括矿井类型、生产能力、人员结构、主要设备等。
2. 收集国家和地方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等资料。
3. 调研周边环境,包括地质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等。
4. 收集历史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救援措施等。
三、制定应急预案编制方案1. 确定应急预案编制的总体思路、编制原则和目标。
2. 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内容、结构和编制方法。
3. 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四、编制应急预案1. 编制应急预案的总体框架,包括总则、组织体系及职责、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预案管理、附则等。
2. 针对煤矿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3. 制定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包括预防措施、预警措施、应急处置措施、救援措施等。
4. 编制应急预案的附件,如应急预案图、应急处置流程图、救援队伍组织结构图等。
五、评审和修改1. 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 根据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3. 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形成最终版本的应急预案。
六、培训和演练1. 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 根据演练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七、备案和发布1. 将应急预案报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 将应急预案在企业内部发布,确保全体员工熟悉应急预案内容。
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通过以上程序,煤矿企业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实用的应急预案,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编制煤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编制煤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da86b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f.png)
一、总则1. 目的: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矿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3.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矿长;- 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总工程师;- 成员:各科室、区队负责人。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队伍:- 由矿山救护队、通风队、机电队、医疗救护队等组成;- 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抢险、救护等工作。
3. 相关部门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事故调查、分析及整改措施的落实;- 安全生产部: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及应急演练;- 人力资源部:负责伤员的救治、转移及家属安抚;- 财务部:负责应急资金的管理及使用。
三、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等级:- 一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二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 三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 四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
3. 应急处置措施:- 立即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做好转移工作;- 撤离现场无关人员,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取证。
四、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 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3. 恢复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生产。
五、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救护器材、药品、食品等。
2.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用于事故应急救援。
煤矿应急预案制定方案范文
![煤矿应急预案制定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93655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4.png)
一、前言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指导思想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建立健全煤矿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冒顶、透水、中毒、窒息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由矿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各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修订和实施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应急工作。
(2)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提出整改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3)机电部门:负责矿井供电、通风、排水等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故障。
(4)救护队: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
(5)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供应和保障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情况等。
2. 应急响应启动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到达现场。
3. 现场处置(1)救护队立即开展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生产技术部门组织抢修设备,恢复生产。
(3)机电部门负责确保矿井供电、通风、排水等设备正常运行。
4. 现场恢复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应急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护设备、灭火器材、防护用品等。
2. 应急队伍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通信保障:确保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部与现场救援人员之间的通信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课程设计大峪沟煤业(集团)将军矿综合应急预案学生姓名丁林阳专业班级安全工程1141班学号201110104110指导教师吴金刚学院名称安全工程学院2014 年 5 月5 日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职称):批阅时间:目录1 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1.3 适用范围 (1)1.4 应急预案体系 (1)1.5 工作原则 (1)2 危险性分析 (1)2.1 矿井基本概况 (1)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4)3 组织机构及职责 (7)3.1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7)3.2 应急救援组织职责 (8)4 预防与预警 (9)4.1 危险源监控 (9)4.2 预警行动 (9)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10)5 应急响应 (11)5.1 响应分级 (11)5.2 响应程序 (11)5.3 应急结束 (12)6 信息发布 (12)7 后期处置 (12)7.1 后期处置内容 (12)7.2 工作总结与评估 (13)7.3 责任追究 (13)8 保障措施 (13)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3)8.2 应急装备与保障 (13)8.3 救援队伍保障 (14)8.4 经费保障 (14)8.5 技术保障 (14)8.6 其它保障 (14)9 培训与演练 (15)9.1 宣传教育和培训 (15)9.2 演练 (15)10 奖惩 (16)11 附则 (16)11.1 术语和定义 (16)11.2 应急预案备案 (16)11.3 预案维护与更新 (17)11.4 预案制定与解释部门 (17)11.5 应急预案的实施 (17)1总则1.1编制目的认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应急行动协调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大峪沟煤业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规定要求,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大峪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内部发生事故的应急工作。
范围包括本煤矿所涉及到的范围,适合于顶板、水、火、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以及等级非人身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1.5工作原则煤矿事故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生产矿井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应对,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2危险性分析2.1矿井概况1958年巩义市大峪沟矿务局开始建设,属于国有企业,在大峪沟镇(郑州与洛阳之间的巩义市城东15km处)。
它的交通便利,310国道横穿矿区,在北面仅有6km处是连霍高速。
它还拥有—条长12.5km的准轨铁路专用线,在巩义市与陇海路接轨。
本局占地面积339.97万m2,建筑面积19.23万m2,矿区面积48 km2。
已经探明的储量有1.74亿吨,能够开采的有0.94亿吨。
将军矿现有两对设计生产能力为450千吨/年的矿井。
开采的一1煤和二1煤为无烟煤,原煤品质纯净,发热量高,是理想的工业用煤。
将军矿井为全隐蔽型井田,煤层埋藏很深,采用斜井开拓工程量比较大,建井工期较长,投资高,所以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
支护方式以锚喷支护为主,局部为锚网喷或混凝土砌碹。
将军矿通风系统为中央边界式。
小窑开发多出现在将军矿区南部,巩义市红旗煤业有限公司红旗矿井和金龙煤矿在将军矿的西部。
其中,巩义市红旗井在矿井东部凉水泉水库附近与将军矿毗邻,是一个高瓦斯矿井。
金龙煤矿属于低瓦斯矿井。
井田北以F9断层为界,因此井田北部边界煤柱为F9断层煤柱;井田东、西相邻的分别是红旗井、谷山井,南侧与开采浅部煤炭的老窑相邻。
(1)区内的地表水系矿区内仅西部有一条河流,即东泗河,属黄河流域伊洛河水系,从南部山区流向西北,在站街镇东北汇入伊洛河,经神北横切邙岭注入黄河。
该河为季节性河流,以排洪为主,由于附近各煤矿排水的注入,现为常流不断的小溪。
该河上游筑有凉水泉水库,位于大峪沟井田19勘探线附近,是本区主要地表水体。
据现有资料显示,其蓄水面积1067m2,水深1.5m,库容16008m3,为小型塘坝,以农田灌溉,拦、蓄洪水为主。
(2)井田内的主要含水层寒武系含水层由白云质灰岩、灰岩构成,分布于南部山区,因远离煤系地层,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由泥质灰岩、泥灰岩、灰岩组成。
广泛出露于煤系地层以南的低山丘陵,是煤系地层的基地。
据实测剖面厚141.86m。
含裂隙岩溶承压水,局部含水丰富,是一l煤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出露于本层的泉水较少,流量0.05~0.982L/s,标高+190~+622.18m,多为季节性泉水。
据2601孔抽水结果,单位涌水量q=O.0183L/s·m,渗透系数K=0.219m/d,水位标高H=+288.45m。
水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一般为HC03-Ca-Mg型,矿化度0.20~0.30g/L。
PH 值为7~7.5。
(3)地表水与井下水的水力联系根据1982年12月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地质三队编写的《河南省巩县荥巩煤田大峪沟井田精查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及结合周边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116m3/h,最大涌水量为151m3/h。
通过对矿井的观测,井下涌水的主要来源是回采裂隙波及四系含水层及地表,四系含水层的潜水沿裂隙流入井下,引起井下涌水量增大,井下涌水与大气降水有明显的水力联系,井下涌水量随着地表降水量的增减而增减。
井下涌水的主要来源在浅部,地表水、大气降水和第四系潜水通过各种孔隙、裂隙渗入地下,或通过回采落顶后的塌陷破裂带充入矿坑,在矿井井巷开拓回采过程中,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首先得以揭露和破坏,其砂岩裂隙水(开采二l煤层时)或灰岩岩溶裂隙水(开采一1煤层时)将会充入矿坑,构成矿井主要充水水源;还有区外浅部生产井及废弃老窑,积存有大量老空老塘水,当未来矿坑回采落顶后的塌陷破裂带或采掘工程一旦与之沟通,就有可能造成溃水淹井事故;一1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中所含地下水,在其底板隔水层沉积薄弱地段或在断裂构造发育地段,多会以突水形式充入矿坑,具有水压高、水量大、破坏性强,以动储量为主,不易疏排等特征。
二1煤:灰分(A)18.96%,全硫含量平均0.90%,发热量(Q)为27.08MJ/kg,二1煤层属低硫、中灰、高热值、高熔融灰分粉状无烟煤。
煤的容重达1.60t/m3。
可作动力用煤和民用燃料。
(4)矿井瓦斯将军矿煤层瓦斯含量为4.49 m3/t~11.22m3/t,一般为8m3/t,在假设未来新矿井的生产效率、采煤方法与红旗井大致相同的前提下,以红旗井相对涌出量与原始煤层瓦斯含量之间的关系(1.76倍)计算,将来新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应为7.90~19.75m3/t,一般应为14.08m3/t左右,为高瓦斯矿井。
(5)煤尘根据1760孔取样测试资料,二1煤层煤尘火焰长度为0,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0,应属无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
煤自燃倾向据区外1711孔取样测试资料,二l煤层着火点温度原煤样为413ºC,氧化样为407ºC,还原样为425ºC,属不易自燃煤层。
(6)地温根据现有资料的计算结果:该区地温梯度最低 1.22ºC/100m,最高2.85ºC/100m,一般梯度在1.7~2.8ºC/100m。
二1煤层温度最高为26ºC,最低为17.63ºC,一般为18~23ºC,本井田应属地温正常区。
(7)地压目前没有明显的地压显现情况。
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2.2.1危险源识别与检测(1)主要危险源矿井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的种类主要有水、火、瓦斯、煤尘爆炸、冒顶、提升运输、中毒窒息、机械伤人等其它因素。
(2)存在形式及场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场所主要表现形式①水各采掘工作面、各种巷道及采空区、主排水系统及二级排水系统、地质钻孔、主副井口、地面变电所、风机房。
工作面突水、钻孔导水、洪水倒灌及主要生产场所进水等。
②火工作面采空区、变电硐室、炸药库房等主要生产场所、煤场。
煤层自燃发火、电器失火、地面生产生活设备火灾煤场煤堆自燃。
③爆炸采空区、采掘面、盲巷、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巷、炸药库、炸药使用、运输,压力容器。
瓦斯煤尘爆炸、爆破器材管理使用不当发生的爆炸、压力容器引发的爆炸等。
④提升运输主要运输巷、主副井、采掘工作面的各提升小绞车、斜巷运输处。
立井井口坠人坠物、提升绞车过卷蹲罐、绞车制动失灵,斜巷跑车断绳、车辆冲撞挤压。
⑤瓦斯采掘工作面、老巷、盲巷、采空区等。
超限、爆炸。
⑥机械伤害矿井生产各个环节。
特别注意回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及各皮带运输环节。
⑦高空坠落作业环境垂直落差大于国家规定的场所,如立井井口、井架,高空作业脚手架等。
井筒掉人、坠物,坠落、高空作业坠人坠物(井筒简修)。
⑧地压矿井井下。
巷道底鼓、支护失稳大面积垮落、冒顶、片帮,支架压死。
⑨有害气体主要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回风巷、盲巷等。
表现为超标或积聚而发的爆炸或缺氧窒息死亡等。
⑩电高压输配电场所使用、维修地点。
触电。
(3)检测、监控的手段矿井具备瓦斯监控系统。
对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控,能够满足对矿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控。
2.2.2危险源风险分析(1)瓦斯爆炸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
在开采、运输、储存过程中会释出瓦斯,只要条件具备都会引起灾难性爆炸。
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2)压力容器爆炸矿井的压力容器主要有:压风机、压风包、压风管道、蒸汽锅炉、蒸汽管道、氧气、乙炔气体瓶等。
受压容器发生爆炸事故,不但使整个设备遭到破坏,而且会破坏周围的设备和建筑物,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水灾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
主要水害危险有老空水、地表水危险等。
发生地点主要为采掘工作面及各种巷道,主排水系统及二级排水系统等。
发生大的水灾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淹井。
(4)火灾井下火灾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中毒等,更主要的是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的爆炸,引发灾难性事故。
分为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
①地面火灾矿主井提升机房、副井提升机房、主井井口房、副井井口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变电所、矿井维修车间、煤场、办公楼、食堂及宿舍、仓库、木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