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程序和思路

合集下载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职能定位不明确、应急管理工作不到位和缺乏应急管理执行力三大问题,应该明确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角色、落实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和提高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执行力。

[关键词]基层政府;应急管理;问题;对策[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应对突发危机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危机,最大限度地消弭突发危机事件对社会的影响的过程。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是指县(区)以下的镇(乡)级基层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组织管理过程。

一、加强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意义(一)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我国的自然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阻碍着社会的进步,然而,突发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是不能避免的,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必须学会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进退有度,科学应对,进行应急管理。

其次,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也开始转入深刻的转型期,这段时期被公认为社会高速发展期,也是社会矛盾高发期,这段时期充满前进动力又包含大量不确定因素,生产领域频繁发生的意外事故,转型期公共卫生领域酝酿出的新型疾病,不同阶层、群体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日趋复杂的矛盾,不同民族、宗教之间激发的深层次的摩擦、冲突等等,使社会在这一时期容易产生突发危机事件。

这一时期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

(二)有利于维护党群关系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就得以确立,党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浅谈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浅谈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浅谈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组织、协调、指导等方式来做出应对和应急处置的工作。

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基层应急管理的定义、组织体系、职责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基层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由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组织下属各级社区、乡镇、村居等实施应急预案,对灾区进行组织领导、物资保障、人员救援和灾后恢复等工作的系统过程。

基层应急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的危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其次,基层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等多个主体。

政府是基层应急管理的核心机构,承担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项应急工作的责任。

有关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应急预案、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等工作。

而社会各界则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应急管理工作中。

再次,基层应急管理的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培训组织力量,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应急意识和技能;完善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和管理;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反应速度;组织灾后恢复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最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人员短缺问题。

由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泛、任务繁重,在一些基层单位中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缺乏专业人才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其次是经费不足问题。

由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物资保障和专业设备投入,但由于财力有限,使得一些基层单位无法充分满足工作需求。

还有就是应急意识不强的问题。

一些地区和单位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急意识较弱,导致工作开展的不够顺利。

综上所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重要的社会治理工作之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优化组织体系,完善职责分工,提升工作水平,解决好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挑战。

对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突发事件多出自基层,受在基层,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对于我县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抓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关键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要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和必要的经费,确保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职责到位.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也应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应急领导机构,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扎实有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二要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要按照预案体系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根据本辖区、本行业特点,认真做好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线,管不管用是预案的生命线。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充分体现应对突发事件各环节的工作,在编制时,要做到职责明确、简明扼要,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

要结合预案积极组织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与的应急演练,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三要抓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基层应急队伍处于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是先期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一支基本素质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可以在隐患排查和信息报告中发挥预警作用,在先期处置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协助处置和恢复重建中发挥辅助作用。

组建基层应急队伍要充分整合现有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企事业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等重要力量,要建立物资储备制度,落实后勤保障,改善技术装备,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处置能力。

2024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3篇)

2024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3篇)

应急管理工作计划一、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管理责任。

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

组织开展预防工作演练,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领导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基层组织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应急知识宣传力度,完善应急培训体系。

创新应急管理宣教形式。

利用广播、横幅、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加大应急管理知识宣教力度。

提高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各行政村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学校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____《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不仅要加强镇应急方案实施人员的应急能力培训,同时也要针对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员工岗前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在生产过程中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工作实效。

按照简便易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原则,针对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分工、核心任务、处置程序、响应时间和善后工作等环节,对已编制完成的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同时编制预案简本,实现预案的全覆盖。

要针对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四、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规范应急队伍建设。

继续增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并配备必要装备,以增强抢险救援能力。

美国应急指挥体系简介

美国应急指挥体系简介

美国应急指挥体系简介美国应急指挥体系简介美国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先进和成熟的应急管理机制。

美国于1979年成了国家应急管理署(FEMA,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y),专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9·11”之后,2003年美国在FEMA的基础上成了国土安全部(DHS,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重点加强了防恐反恐的职能,形成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一、美国应急管理体制总体情况(一)联邦层面。

2004年美国发布了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和国家应急预案NRP(National Response Plan)。

NIMS是一个应急管理方法的模板性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NRP则是描述应急机制、指导如何应急的文件。

2008年1月,为更符合和体现其指导性目的,鼓励促进其他具体应急预案的完善,又将国家应急预案改进为国家应急框架。

NRF(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

同年12月,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也进行了相应修订完善。

根据事件复杂性如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等,NIMS将突发事件分为五级,第五级为最轻微的事件,第一级为最严重的事件,如图1所示。

第五级和第四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为市县,由当地政府(县和市等)负责;第三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为州一级或者大城市,由州政府指挥协调处置;第二级和第一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为州一级或者国家层面,由州和/或联邦政府协同处置。

美国发布第五号总统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NIMS规定的原则和标准,促进各州在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一致性。

由于美国实行联邦制,NIMS的执行并不能强制,但是在美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产生的费用主要由联邦政府承担(一般可达75%以上甚至全部),州一级政府只需承担少量费用,而州政府要想从联邦政府拿到应急经费,就必须执行NIMS系统规定。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背景介绍基层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责任。

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时,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必须承认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其应对突发事件的效能和效率。

二、分散的责任与资源在我国的行政体系中,严格意义上讲基层政府并没有太多直接业务职能。

特别是在较大规模突发事件中,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但是由于权责不明确,导致拖沓和混乱。

此外,在不同级别之间以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传递滞后或失真;资源调配困难,无法迅速投入救援力量;甚至出现争抢任务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严重削弱了基层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

三、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支持基层政府应急管理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人员素质、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经验相对不足。

大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缺乏实践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经验。

此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尚未广泛引入到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中。

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支持使得基层政府在危机时刻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不完善突发事件处理需要准确、及时地获取各类信息,并进行准确评估后采取相应措施。

然而,在现实情况下,由于沟通渠道有限或者存在信息封锁,基层政府往往无法及时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

某些时候,部门之间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壁垒和局限,导致存在脱节和冲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并且畅通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共享机制至关重要。

五、预案管理和演练的不完善基层政府应急管理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且实用的预案体系,来指导行动并规范流程。

然而,在某些地方,存在预案制定不够标准化、难于操作或者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问题。

此外,预案演练也常常是形式主义,缺乏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将预案管理和演练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培养出能够灵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人员队伍。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通过组织、协调和执行一系列工作,以减少灾害的危害、保障和恢复社会正常运转的一项活动。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将介绍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的现状。

其次,国外的应急管理体系注重全过程的管理。

这包括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与重建等各个环节。

各国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包括指挥体系、应急预案、资源调配机制等,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和能力。

例如,日本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国家级、地方级和基层层级的指挥体系,各级政府根据不同灾害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实现从上至下的全过程应急管理。

另外,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强调公众参与和社区防灾意识的培养。

各国政府鼓励并积极组织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自护意识。

社区防灾意识得到加强,公众通过参与防灾演习、宣传教育和提供反馈意见等方式,增强了对应急管理的理解和支持。

例如,新西兰的应急管理体系中,社区和居民被视为灾害管理的关键参与者,政府通过开展社区防灾培训、建立社区应急资源库等措施,培养了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最后,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向多部门协同合作和跨国合作。

各国政府意识到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复杂性和跨国性,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和跨国合作来有效应对。

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机制的建立,为各国提供了合作平台和资源支持,加强了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例如,欧洲联盟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成立应对危机与自然灾害功能性公司(ERCC)等机构,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提高了欧洲地区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呈现出多部门协同合作、全过程管理、公众参与和跨国合作等特点。

这些经验和实践对于我们完善国内应急管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起草说明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起草说明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起草说明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应急管理工作在基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对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进行探讨。

二、理论层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1.1 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基础。

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组织的建设,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

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选拔培训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应急管理队伍。

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制度,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程序。

1.2 强化基层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法治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法制建设,首先要加强应急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基层实际。

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执法监督,确保应急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三、实践层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环节2.1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大投入,完善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要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应急管理队伍的信息素养。

2.2 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协同能力协同是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

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协同能力,首先要加强政府、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要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与群众的互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2.3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培训水平培训是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基础。

要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培训水平,首先要加强培训内容的研究和开发,确保培训内容科学、实用。

要加强培训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四到位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四到位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四到位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基层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地方政府和居民社区能够迅速组织和协调资源,有效应对各种灾害和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能力。

要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应急意识和培养应急技能。

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灾害和紧急情况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应急意识。

同时,要开展针对基层居民的培训和演练,教授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其次,要完善基层应急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

各个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明确责任分工和职责,确保在灾害和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行动。

同时,应建立起与其他应急机构、社区组织和志愿者等的联动机制,形成应急管理网络,共同协作应对突发事件。

第三,要加强基层的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加强对社区的排查和隐患整治,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前预知灾害发生,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和疏散工作。

最后,要加强灾后重建和救援工作。

基层应急管理应注重在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上。

加强志愿者和社区组织的培训和动员,形成社区自救的力量。

同时,要健全灾后救助和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全社会形成共识,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除了加强应急意识、完善机制体系、加强预防减灾和灾后救援等方面,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制度创新。

制定与基层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社区的职责和权责。

同时,要制定和推动实施应急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演练计划、资源调配机制等,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程序。

论基层政府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困境及思路

论基层政府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困境及思路
较行业 化 , 不能形 成整体性 的力量优 势 , 因此难 以担 当应 急 主力 军 的角 色 。这是 因为 : 一 , 统 “ 政 第 传 强
府一 弱社会 ” 模式 缺乏对 民间 慈善力 量进行 制度 性组 织安 排 , 社会 公众 互 助 能力 相 当分散 脆 弱 , 众多 支 援之 手不 知伸 向何 处 。加 之 “ 突发事 件 发生 之 后 , 由于有 关 危 机信 息 失 真 , 机态 势 的迅 速演 变 , 种 危 各 信息 的传播 真假难 辨 ,_ 社 会 民间力 量 不知 如何 开 展 自救 互 助 , 只能 处 于消 极 等待 救 援 的被 动 状 ”2 而 态 。第二 , 、 在应对 突发公 共事 件过程 中 , 层政 府与 民间 的协作 渠道并 不 畅通 , 基 社会 动员 机制 有待加 强 。 四川 汶川 大地震 、 甘肃舟 曲特 大泥石 流 给 我们 的重 要 启示 就 是 必 须在 坚 持 政 府 为主 导 的 同 时 , 实现 由 “ 政府 应急 ” “ 民应 急” 向 全 的转 变 。但 作为 各种 突发 事 件先 期 处 置 主体 的基 层 政府 在 应 急动 员 上仍 以 政 治动员 和行政 动员为 主 , 在一定 程度 上甚 至抗 拒 民间社 会力 量 的参 与 。尽 管一 些 基 层政 府 积极 探 且 索 以政府 购买服务 的途 径解决 基层 民 间救助力 量不 足 问题 , 囿于 资金 、 术 和人 才 等 限制 , 得 民 间 但 技 使
收 稿 日期 : 00—1 — 1 21 1 0
作者简介 : 昌茂 , , 熊 男 福建三明人 , 福建 师范 大学公共管理学 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行政管理 。
・・ — —
4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09-5-26摘要:针对目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和培训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以政府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为课题;二是要逐步深化对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认识;三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四是要坚持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进行调研。

近期,笔者先后赴受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影响较重的几个南方省份进行调研。

在调研中了解到,各省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并且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了一些应急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有些地方还组织了应急管理演练。

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一)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现在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但是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性自然灾害预测的科学研究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二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监控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三是各部门之间的专业预测、监控信息的交流、会商、筛选、决策机制未建立或健全;四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布预警的判断指标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五是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专业术语通俗化、警报化的问题尚未妥善解决。

(二)信息上报、发布与核实问题目前很多领导同志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隐瞒信息是很不明智的事,只有及时上报信息和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才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

诸如,不同的部门对某一事件信息的掌握会存在一些出入,需要时间进行核实;媒体的抢先报道与政府正式的新闻发布有时也会存在出入。

(三)政府各部门的常态工作与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的界定问题应急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的应对,也包括大量日常的准备和预测预防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又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能职责紧密联系。

值得研究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应急管理中的常态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避免想做工作但无权限或者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发现没有做好准备的状况。

美国应急管理经验借鉴及建议

美国应急管理经验借鉴及建议

美国应急管理经验借鉴及建议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不断加强应急组织协调,完善应急制度保障,加强宣传培训,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系统内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正在逐步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框架基本形成。

但是由于受人员、资金、业务工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应急法规体系、人员、物资、机制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基层应急保障机制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及不足(一)金融应急立法明显滞后于金融安全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金融快速融合发展的形势下,金融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特别在金融混业经营进程加快的情况下,一些创新业务的风险管控还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和法律约束,在对金融机构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空白点”,同时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但对金融安全和突发应急处置以及协调联动方面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明确规定,对金融机构承担的支持、配合维护金融稳定的义务也没有详细的描述和具体的操作实施办法,导致基层在金融安全应急处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协调处置困难。

(二)应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应急管理与应急培训不合拍。

目前,基层应急预案主要分为总体预案、部门预案、专项预案、内部预案等,其内容包括总则、组织体系、危机处置报告程序、预防机制与预防措施、业务应急处置、技术应急处置等,但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调查、损害评估、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同时突发事件评估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二年,截止目前只开展过一轮评估工作,特别是对突发事件处置评估工作经验尚浅,理论研究较多,实战程度不够。

同时,全面专业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开展不多,对应急预案深刻解读不够,导致难以全面、系统掌握应急处置操作程序和技能。

(三)应急预案演练不严密,演练与实际反应不合拍。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的启示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导读: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关键字:突发公共事件美国的应急机制振灾机构专业救援队伍特点和趋势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应急机制,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国际社会都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他们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对中国有许多重要启示:建立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重要基础;快速救援的机制建设,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促使全社会高度关注、共同参与,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根本保证。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

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XXX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安全减灾和应对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成立了XXX,继续推进“国际减灾战略”行动,以减轻自然、人为和技术灾害。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一、美国的应急机制美国的应急管理以渗入生活所有领域中的新经济和新技术、遍布全球的恐怖主义威胁和特大灾害为三大主题。

因此,美国的应急机制的内容,也以这三大主题为主。

(一)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振灾机构美国在1979年3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三里岛事件以后,XXX针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管理灾难的机构—XXX(XXX: XXX),XXX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总署设署长办公室、总顾问办公室、国家紧急准备办公室、XXX、公民使团办公室、平等权利办公室和监察长办公室。

基层乡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乡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乡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以某基层乡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归纳该乡镇紧急状况的基本类型,梳理了该乡镇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及成效,总结该乡镇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乡镇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乡镇政府;应急管理;对策1 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导致基层政府应急管理问题矛盾愈发突出[1-3],基层政府处于防灾、安全、抢险等应急工作一线,应急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政府政府履职服务水平。

尤其疫情防治常态化下提升基层政府的应急处置能力是非常亟需的[4-5]。

加强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紧迫且长期的任务研究基础和条件。

通过对基层政府应急能力的调查研究,找到适用于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的路径与对策,逐步提高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2 乡镇政府应急管理理论基础2.1 基本理论2.1.1 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理论是指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在紧急状况事前、事发、事中、事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等活动的总称[4]。

应急管理主要工作是即使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事件时,也能够及时的启动和采取应对措施,但是这份工作的准确实施离不开政府相关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使之更具备预防和预警的功效。

主要包含建立并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探索紧急状况的运行规律、增强应急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2.1.2 动态演化理论乡镇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并不是恒定的,对外围来说,它随着管理时间、管理目标和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2]。

乡镇政府在处置紧急状况过程是动态的,主要还是展示乡镇政府能够充分发挥其现有职权的效能,精准的处理好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社会突发问题,不越界,办好事。

中美两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对比分析

中美两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对比分析

中美两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对比分析山东大学物理实验与化学分析学院应急预案管理十四组引言:2003 年以来,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的发展历程,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 .在从“全”到“优"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已有的理念认识、体制机制、理论方法、管理模式均面临的挑战,亟需借鉴发达国家体系建设演进经验,全面推进新阶段下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美国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应急管理方面起步较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且经过多次重大实践的检验和完善,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对于解决我国应急预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国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美国应急预案管理的概况及发展历程1.美国应急预案管理体制美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系分为联邦、州及地方级,民间不同领域的应急计划和预案也被纳入其中 .在联邦层面,成立于年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是美联邦政府应急管理的核心协调决策机构。

“9. 11"事件之后,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统一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但侧重于协调处置国内恐怖袭击事件。

隶属于司法部的联邦调查局(FBI)和隶属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中央情报局(CIA)是其对内和对外恐怖消除、情报搜集的主力。

1979 年成立的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是美国主要的应急管理机构,作为全国响应协调中心,主要职责就是建设全面、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加强应急准备,事故发生后提供有效响应和协调支持,从而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恢复工作。

各州政府也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中心等应急机构。

美国政府明确规定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是资源配置、责任追究和应急准备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综合应急管理部门的设立,从体制上统一了应急管理工作,为事前预防提供组织保障,为事后处置提供统一协调高效支援.2。

美国应急管理层次分级“ 9 · 11 ”事件后,联邦应急管理署与海岸警卫队、移民、和海关总署等 22 个政府机构合并,共同组建国土安全部( DHS ),负责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的协调责任。

加强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理性思考纪宗宝

加强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理性思考纪宗宝

加强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理性思考纪宗宝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社会生活中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各种危机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政府作为公权的代表,必须在处理危急事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建立应急型政府,实现政府应急管理的常态化,已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

关键词:应急型政府;危机管理;常态化解决公共危机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经常由于在处理公共危机时,没有针对性的常设机构,使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变的被动,笔者通过分析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几项解决路径,仅供参考。

一、我国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缺失我国目前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位置,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制度不是很完善,由于公共危机涉及到的领域较多,需要多个部门来协调处理,但在具体事务的决策上,必须有专门的机构来解决。

而我国恰恰在这方面比较缺失,在很多危机发生前无人处理,致使很多可以避免的危机被矛盾激化而失去控制,这将大大降低政府采取措施缓解矛盾的有效进程。

(二)管理层级太多,基层政府缺少处置危机事件的应有决策权我国政府的管理层级是金字塔式的,领导层人员少,基层的人员多,而权力大多掌握在领导层手中,当发生危机时,基层人员无权进行处理,要一层一层向上级汇报,这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其优点,但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弊端就凸显出来,政府组织层级过多,权力过于集中,基层组织缺乏决策权,层级汇报不仅拖延了办事效率,还促使危机矛盾激化,加重公共危机带来的后果。

(三)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界限不清常态管理是指政府相对于平稳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处于正常运行态势下所进行的管理,而危机管理,则是自然环境或者社会冲突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日常情况下的政府管理,公共管理是应急管理与常态管理的统一体,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常规性公共管理中潜藏着非常规性的因素,而在非常规性公共管理中也蕴含着常规管理的一般规律。

国外应急管理概览

国外应急管理概览

1 国外 基 层应 急管 理 的 工作 理 念
1 1 防灾行政 一元 化 、 政 风 险 分 散 化 、 . 行 防灾 参 与社 会化
效预防与应对各种灾害和危机 , 建立一个更安全 的世界 , 联合 国呼 吁 国际 社会 在 灾 害 与危 机 的管 理、 民众个体 的安 全保障、 安全社 区建设 与公 众 参与、 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防灾应急能力建设 四个 方 面进 一 步加 强 合 作 。一 些 发 达 国家 从 本 国 实
道府县 、 方公共 团体 的责任 及 相 互 协作 和居 民 地 等 的责 任 都 作 了 明确 规定 。关 于 基 层 居 民 的责 任 , 7条 规 定 : 方 公 共 团 体 的居 民 在 自 己采 第 地 取 预 防灾 害手 段 的 同时 , 须 努 力参 加 自发 的防 必
化、 防灾参与社会化等趋势。特别是“ . 事件 91” 1 后, 各国普遍认为 , 包括基层 在 内原 有 的防火 行
更新 、 制度建设 、 组织管理 、 能力建设 等方 面积累
收稿 日期 :0 1 0 1 2 1 — 6— 9
作者简介 : 林生(9 7一) 博士, 顾 16 , 北京清华城 市规划设 计研 究 院公 共安 全研 究所所 长, 清华 大学公共 管理 学院北
京应急 管理研 究基地研究 员( 兼职 )从事和 负责应 急管理 、 , 公共安 全、 国土规 划、 区域政 策等研 究、 规划
设 计和教 学工作 。





பைடு நூலகம்

第2 4卷第 3期
政 体 系远不 能适 应 新 型 危 机 的 各 种挑 战 和 综 合 协 调 , 要 导人 危 机 管理 的理 念 和模 式 , 行 更 需 进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应急管理体制纳入政府管理职责,职能在常态和非常态间灵活转换;适时提升和强化该应急管理体制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及时调整该机构的模式和职能。

由于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为提高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各国政府纷纷进行资源整合和机构改革,其中体制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各国体制虽然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体制的决策核心;统一指挥、加强协同是体制建设中的重点;自上而下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机构;应急管理体制纳入政府管理职责,职能在常态和非常态间灵活转换;适时提升和强化该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及时调整该机构的模式和职能。

全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显着增加,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

越是发达的国家,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抓得越早,系统更加完善。

"9·11"事件后,许多国家认识到,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

为此,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着手提高应急管理体制的能力。

近年来,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发展总体态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由单项应急向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由单纯应急向危机全过程管理转变;由应急处置向加强预防转变。

同时,政府、企业、社团组织和个人在危机全过程管理中都有明确的责任。

在进行新的资源整合和体制整合中,最关键的是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虽然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大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体制的决策核心当前,公民的安全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的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体制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更涉及到维护政府的执政能力、运行功能和公信力等。

在1994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恐怖事件,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等突发事件中,由于政府处理乏力,引起公民强烈不满,导致发生"政府威信危机"。

关于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发表时间:2020-06-02T13:22:35.17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作者:徐兴开[导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天津市德安圣保安全卫生评价监测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00摘要: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作为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信息的及时性、时效性以及精准性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预测等方面。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进而对新时期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思考;一、引言在政府管理建设中,政府应急管理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事故现场的处理,因此,谈到应急管理,人们对此的认识往往基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就事论事。

实际上,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处理只是政府应急管理的一个环节,而也不应当是应急管理的全部,特别是在当前我们正在打造的应急管理工作,这一点可以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得到启示。

很显然,应急信息工作是政府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它对政府应急管理的影响,主要通过应急信息的三个主要的性质,即及时性、有效性、规范性。

[1] 总体来说,应急管理部门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在应急管理指挥、抢险救援、灾害治理、安全生产监管等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新时期基层政府如何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如何充分发挥体制改革带来的优势和力量,如何构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等问题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

所以,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的研究就非常有意义。

二、新时期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2.1 基础性在新时期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新时期政府应急管理对于社会的高效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通过预防为主来建设其相应的应急管理体系。

基层应急管理治理体系

基层应急管理治理体系

基层应急管理治理体系
基层应急管理治理体系是指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基层单位出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及时通报和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

该治理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架构:建立起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库等多个组织架构构成的体系,以保障应急反应时的协调和快速响应。

二、预警机制:建立起能够及时预警和预测突发事件的机制,包括气象、地质、水文等多种预警手段,以保障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做出及时反应。

三、应急预案:建立起应急预案体系,由应急预案、演练、评估、修订等多个环节组成,以保障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四、应急救援:建立起应急救援队伍,包括公共安全、医疗、消防、交通等多个领域,以保障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救援和处置。

五、信息共享: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包括各级政府、企业、社区等多个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以保障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掌握情况、快速反应。

基层应急管理治理体系的建立,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外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程序和思路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不仅包括交通、通讯、消防、民众管理、医疗服务、搜索和救援、环境保护等内容,还包括重建和恢复计划、心理医治等内容。

预案随科技进步适时修订,并注意针对新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制定新标准,以适应应急管理的最新发展。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除了制定全国防灾计划外,还制定了社区版的“可持续减灾计划”。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通过对已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总结,不断修改应急预案,使之更详细、实用,更接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预警系统。

日本在全国建立覆盖全面的基层无线网系统,包括户外扩音器、家庭接受器、车载无线电话移动系统,并与基层政府办公区、学校、医院、福利设施、消防等机构的防灾网络系统并网。

当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居民的第一反应便是打开电视或收音机了解灾情。

与此相对,印尼政府没有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同时缺乏对居民的灾害教育培训,导致了印尼在印度洋海啸中损失惨重。

应急规划、应急救援。

国外许多城市在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中均把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有基层居民参与的安全街区规划设计也成为一种新生事物。

东京在2000年城市发展战略中就提出建设“防灾生活圈”,实现“不用逃跑的街区,安全安心的街区”的建设目标。

在高龄化社会中,对灾害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救助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基层应急管理的关注点之一。

美国的国家服务公司成员包括美国和平队、美国志愿者协会、民间社会团体和退伍军人协会,服务公司负责组织工作小组到最需要志愿者的地方帮助年老、有身体伤残和精神伤残、低收人的人员。

应急物资的储备。

为了减轻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的负担,有效地分散政府应急管理的风险,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与民间部门和团体事先在灾前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以确保能迅速调配和整合应急物资和避难空间。

除了与政府的合作外,灾前协议型伙伴合作机制还包括民间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安全合作。

法制保障。

针对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需要,发达国家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职责和义务,强化了“自救、互救、公救”相结合的合作关系。

以此使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化和标准化,保障基层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

同时强调政府应急管理的责任有限性,明确基层居民自救互助的职责。

快速响应和社会动员。

重视发生灾害时的第一时间启动(先期处置)和紧急动员机制是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表现。

在社会动员方面,各国重视完善各类基层防灾应急组织的建设,鼓励志愿者活动,发挥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作用。

3.1公共危机管理预警防范管理是衡量现代政府社会管理有效性和信任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第一步,也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兴起了以市场为导向和公众满意为主要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美国行政学家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了“有预见性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的治理范式。

政府管理的目标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

据第三届国际预警大会的资料显示:预警机制的收益大约是投入的2~4倍,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政府管理工具。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国家在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将预警防范管理与政府管理能力、社会公众满意度直接挂钩,促进政府由事后管理向事前和事中管理转变。

罗伯特·希斯的“4R”模型(流程模型),将危机管理划分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整个流程就是危机的预警防范工作,通过监视特定的环境,从而对每个细节的不良变化都会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给其他系统或者负责人。

此外,米特罗夫和皮尔森的“五阶段”危机管理模式、奥古斯丁的“六阶段”论,都对信号侦测、危机准备及预防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赫尔曼·古德斯坦提出了“问题导向警务”模型(问题管理模型),力求尽早确认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或萌芽中的各类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配置可利用的资源,对现有和潜在问题采取必要行动,以缓解、遏制和消除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罗伯特·达尔提出了衡量社会冲突的四大指标(冲突分析模型):冲突的弥漫性(涉及广度,即每十万人中的参与人数);冲突的剧烈程度(冲突中伤亡数);冲突的持续性;冲突总量。

“瑞士和平”研究所(Swisspeace)提出的FAST模型(Early Analysis of Tensions and Fact-Finding)被西方学者广泛应用于区域性冲突的预警研究。

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IGAD)使用FAST 模型建立了冲突预警与反应机制(The confict Early Warning and Response Mechanism)。

3.2 社会风险评估社会风险评估是通过构建预警指标体系来识别并测量影响社会稳定或不稳定的风险因素,衡量社会风险的积累程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和完善情报预警防范体系。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罗蒙德·鲍尔的《社会指标》一书引发了运用指标从事社会预警研究的热潮,人们开始考虑构建社会预警指标来预测社会风险。

基于指标的宏观结构化预测模型。

这类模型是将社会不稳定因素与政治、社会、经济、人口因素的动态趋势相联系进行风险测算,其代表性观点有:埃·蒂里阿基安的社会动荡来临的三大指标:都市化程度的增长;性的混乱及其广泛扩张,以及对其社会限制的消失;非制度化的宗教现象极大增长。

理查德·艾斯特斯提出了测定社会不稳定最严重的六个指标:社会组织中的精英人物专权;人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严重;社会资源日趋贫乏;政治动荡不安;家庭结构处在崩溃状态;传统文化力量处在崩溃状态。

威胁评估。

社会风险是社会不稳定的内在因素,而威胁是利用社会风险形成的脆弱点并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直接因素。

对社会威胁的分析和评价是社会预警的重要内容。

在预防恐怖主义与有组织犯罪威胁方面,加拿大刑事情报局提出了“一体化威胁评估方法”。

该模型的核心内容是“Sleipnir”排序分析体系,由19项指标组成,包括犯罪团伙的腐蚀能力、掩盖和渗透能力、运用新技术能力、颠覆能力、情报能力、经营能力、机动性、稳定性、垄断性、组织凝聚性、与其他犯罪团伙的联系度、与其他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的联系度等。

新威胁通常以非政府、非常规、动态的或随机的和非线性的状态出现,没有任何规则,不受任何约束。

为了应对新威胁,作者提出要着重四个方面的投资:第一,历史教训的研究。

建立一个高层次历史学家董事会,对伊斯兰等种族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第二,作者认为未来战争将发源于低级别国家和低级别问题,因而要建立覆盖全球的情报网;第三,建立一个有效的情报共同体,建立情报共享;第四,加强间谍、卫星侦察和秘密行动。

通过这套方法,加拿大警方对主要颠覆组织和犯罪团伙进行威胁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目标进行预防打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3 情报主导情报是预警防范的灵魂。

在西方,对于重大社会安全的预警防范往往是以情报为主导的,即通过获取情报及时发现威胁社会安全的突出问题和苗头动向,做到主动出击、快速反应,迅速将问题处置化解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情报主导确保预警决策建立在更为客观的分析基础之上,更科学地确定工作重点和优化资源配置。

情报预警模型。

目前,成熟的情报模型有经典的循环模型、基尔的情报控制论模型、国家情报模式业务模型、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提出的3-i模型等。

前三种模型是情报的过程模型,在思维框架上是类似的,一般包括情报输入、汇集整编、分析、发布、反馈和审查等环节;3-i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它更有效地阐释了情报的功能以及实施情报主导的意义。

警务情报学者杰瑞·莱特克里夫认为3-i模型(如图1)中的“情报分析”环节是分析员积极解读社会治安局势,并影响决策者对社会治安状况的驾驭,因而3-i模型清晰地展现了情报预警的总体格局。

情报预警的核心国外情报预警工作核心探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第一,预警防范工作是以情报搜集为核心还是以情报分析为核心。

艾瑞尔·里维特认为,预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情报机构事先没有获取确凿的证据。

因而,公共安全的防范是积极发展情报搜集手段。

第二,情报预警的重点。

通常对可能诱发重大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情报来源于对现实世界和虚拟社会的异常现象和反常事件的监测和跟踪,即情报预警是以“事件”驱动的。

4 . “安全城市”研究的最新动态2 1 世纪初,不安全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 美国“9 ·1 1 ”事件,1 。

5 年伦敦地铁连环爆炸事件,同年“卡特里娜”咫风袭击了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阿拉巴马三个州,20 年爆发的S A R s 致使中国大陆遭受到传染疾病的严重威胁,以及致使东南亚地区大量家禽死亡、经济损失严重的禽流感等,都促使非传统的城市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这一阶段的研究扩充了传统安全城市的内涵,打破了防灾与防卫的局限,上升到更高的人类整体性安全层面。

2 06 年石月主题为“我们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将构想化为行动”的第三届世界城市论坛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在本次论坛中,提出了。

T h e s比rc 丫即安全城市的倡议。

论坛提出: 本世纪,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力量和威胁给城市规划、城市政策和城市设计的有效应对能力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传统城市安全理论的基石( 个人安全、社区安全、服务和系统的安全) 函待发展,急需变得更加敏感和灵活。

于是,一个探寻适应性安全、预防性安全和人类安全三者间关系的研究方案被提上议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